摘 要
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拍摄手法接踵而出。作品《幻象》的创作灵感主要是来源于当今社会许多商业运用的720度全景拍摄;720度全景的成果图并不是直接就能拍摄出来的,而是需要许多图片合成的一种景象。摄影不单只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记载,更是对于艺术更新再缔造的过程,在这点上720度全景拍摄就能很好的展示出摄影艺术创新的多面性。其中《幻象》就是运用几幅真实存在的照片最终组合成了一张720度全景图。作品《幻象》的创作途径就是将几幅作品拼接成了全景镜头,720度全景效果图是前期拍摄出的现实感从而创作成的三维立体结果,这就是要求很多照片进行拼凑的。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幻象》的创作构思,阐述课题的探究和创作构思,第二部分阐述了《幻象》的创作根据,阐述了720度商业全景拍摄的概念和用途,第三部分介绍了《幻象》的创作历程,讲述了作者以何种原因创造出了这几幅作品,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归纳,创作后的心路历程,归纳了自身对全景拍摄的一些见解和提议。
关键词:全景; 幻象; 合成技术; 720拍摄
引言
随着生活的发展,我们对于视觉的认知不断的提升,对于电子产品不断的更新。简单的照片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对于这种720全景照片就开始有了新的研究。手机观看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需求了,人们不仅仅只想停留在平面视觉。在我认知的全景看房这种形式,其实就是将信息表现的更具体,更色彩化了。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熔炉,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模样、个性、偏好,但他们受到各种外部价值观的限制。大众所仰慕的形象,就成了我们的外貌,大众所流行的喜好,就成了我们自己的偏好。我们生活在这个看不见的枷锁中。因为时代和摄影产品的进程,互联网快速进步的现代,大量的消息被汇集起来,将这些信息输入到大屏幕中,把这些信息展示给大家,多媒体的类别也不断增多。
人们对视觉的需求越来越高,视觉传递的方式也不会被限制在陈旧的2D或是3D形态。人们开始寻找幻象的视觉效果。每一座城市中都有奇妙的景象,但仅仅的远、近景拍摄并不能抓住这些景象的美好,之前有许多人将一些舒适的风景拍摄下来,闲暇时候观看回忆,但是这种风景被局限在了固定的镜头里。
摄影不单只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记载,更是对于艺术更新再缔造的过程,在这点上720度全景拍摄就能很好的展示出摄影艺术创新的多面性。本文重点阐述720度全景拍摄在商业中的概念和用途。
当今社会,商业绝大多数运用720度的全景拍摄手法,例如房产中介运用三维,让消费者能够全面的看到房屋的构造,以及室外园林的全景等等,非常方便。
我的作品《幻象》就是运用了720全景拍摄的技巧。作品主要拍摄的是校园风光,主要是给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记号,并以作品留下对大学生活的纪念。再者可以向即将报考我们学校的同学或是想要了解我们学校的大众,展示校园的风光风貌。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需要计划拍摄场景,每个场景预计选取水平6张,天地各2张,以保证后期可以拼接成一个720°球形场景。
首先,在毕业设计作品的拍摄中通过学习知名摄影师的720摄影作品,策划自己的拍摄内容,重点体现自己融入解构主义理念的探索。其次,在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写作上,通过阅读资料及参考文献以及自身拍摄实践,针对现实生活中人的需求、720全景图片的作用和商业用途,从而总结归纳全景拍摄摄影中的表现技巧和技术的运用。
1、1720全景摄影《幻象》创作综述
1.1创作背景
在迅速发展的时代,照片的呈像方式也有了很多进步。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认真的静下心来考虑自己拍摄的内容,快餐化的摄影发展让绝大多数摄影师遗忘了自己的拍摄本心。在好奇心的吸引下,我确定了全景拍摄的方案,进而开始探究相关书籍。在观看邵伟、李晔的虚拟结合现实的作品中,找到了答案[1]。在ps和数字影像非常前卫的影像时代,仍然有很多摄影师在运用传统的手法来拼接照片使其变成720度全景照片[2]。如图1.1、1.2所示。
图1.1
图1.2
1.2《幻象》作品阐述
作品《幻象》的创作方法就是将几幅作品拼接成了全景镜头,720度全景效果图,是指前期拍摄出的现实感的普通平面照片,再进行三维立体创作出来的成品,这就是要求很多照片进行拼凑的[3]。如图1.3、1.4、1.5所示。
图1.3
图1.4
图1.5
常常我们会运用全景拍摄的相机或者是数码相机来创作拍摄,但是全景相机的弊端就是图片的清晰度很差,所以我们需要用数码相机进行取景,通常数码相机是利用鱼眼镜头进行拍摄的。取景的时候要利用三脚架固定,能够让拍摄出来的照片保证清晰度,拍摄时要保证站在一个位置,拍摄过程中不能从最开始的拍摄位置运动,要尽可能的稳定些。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模仿三脚架的周围环境,尽量要围着一个点环绕。拍照期间要保证照片的叠加在20%-25%,确保第一张照片的四分之一在第二张照片内,这样才会轻松地将其拼接好,这点非常重要[4]。
2 创作依据
2.1 720度拍摄创作思路
社会的迅速发展,许多商业化的公司都采用了全景三维多方面的展示出照片的特色,使照片不再有局限性[5]。从全景摄影的基础含义开始,讲述了全景云台的特点,阐述了摄影的普通方式与全景拍摄的各自技术特点;剖析了球形全景照片组合的手法和最后剪辑编辑手法能够广泛应用于房地产、街景等场景拍摄。720度全景是一个全新的视觉展示手法,其运用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手段,将要表达出来的景观通过720度的方式,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6]。如今,全景不仅仅是景象展示,也巧妙的运用到了游戏、影视等领域,且在商业化中也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所以我想运用《幻象》这一主题,展现出全景手法的及真实又虚幻的拍摄,全景是将来商业的发展趋势,无疑,这就是《幻象》的创作依据[7]。如图2.1所示。
图2.1
图2.2
2.2720度全景其他用途
现在传统的商业手段只是单纯的图片和小视频来进行推广,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图片和小视频早就不能给予客户对公司或者商品真实状况的表现需求[8]。如今,客户想了解到的是产品或者领域的真实状况,但是这种信息的内涵是传统图片和视频不能够多方面表达出来的。所以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并没有那么详细,但是利用了全景技巧就能够将产品现实化、立体化的推向市场,让客户720度多方位的了解到产品的好处,给客户一种身在其中的感受,更加生动的展现出了商业的优势[9]。如图2.2、2.3所示。
图2.2
图2.3
720度商业摄影还可以利用到招商集资、业务沟通、人才交流、人员应聘等等。在这些领域取用全景构图,可以传播商业公司的环境和规格。很多公司的市场认知,持续不断走向高端的途径,仅仅只几张照片是完全展现不出来的,公司通过720度全景拍摄出来的照片,让客户有个更加真实的感受,加强了顾客对其公司的印象,提高了产品的购买欲。现如今许多网络平台运用720度全景商业拍摄成功的吸引了一大部分的顾客[10]。近年来,新型拍摄手法层出不穷,其中最受大众所期待,也大有发展趋势的就属720全景技术了。自从2019年随着5G网络的到来,720全景拍摄商业营销已经迎来了新的趋势,720全景拍摄也形成了最近几年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所在,许许多多的行业领域与720全景拍摄都可以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给商业的展示与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便,更是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视觉体验[11]。
3创作过程
3.1创作前期
“幻象”,将我的观点和想法都展示出这幅作品当中,未来大趋势720全景拍摄将必不可少,伴随的也有许多新兴技术,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这让我对720全景拍摄有着浓厚的兴趣,“幻象”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自我学习摄影后的认知,720全景拍摄带我走入了科技的世界,让“幻象”不再是幻象。最大限制的保留场景的真实性,从原理到拍摄拼接修图完美的展示了我对720全景摄影的认知。如图3.1所示。
图3.1
3.2创作中期
普通的摄影手法,使照片视觉具有局限性,不可以将照片展示出整个的空间。所以,720度全景拍摄的作品只能运用多招聘组成720全景的方式从而达成想要的效果。因此,要求在同一空间的方位得到不同空间的视角,从不同空间的方位进行拍摄。我们把拍摄方位规划成五个范围,就是水平360度、向上倾斜360度、向下倾斜360度、顶部和底部[12]。
为了在相似的方位进行多次取景,三脚架是不能缺的一个道具。同样,还要求用到广角镜头来取景。拍摄时,镜头的焦点是不能改变的,焦距是没有要求的。焦距与聚焦的距离不能变动[13]。如图3.2、3.3所示。
图3.2 图3.3
除此之外,运用720度专用的全景相机来达到更精准的比例运算,并且保证了取景期间光轴的方位不能变动。如图3.4、3.5所示。
图3.3 图3.4
图3.6 图3.7
当然,运用普通的三脚架也可以拍摄出720度全景作品,把每张作品按照顺时针或者相反转动到固定的位置,可以保证转动位置的内容要有百分之三十和前一张相对应,一直到拍摄完所有的照片[14]。如图3.6、3.7、3.8、3.9所示。
图3.8 图3.9
然后就是斜顶的取景,还是需要百分之三十的画面要与水平照片相对应,30%左右画面一致,最后完成360度摄影。如果镜头焦距稍微长了,可能就要求持续拍摄以倾斜的位置取景的360度画面,再转动一圈。同样的,斜坡底部的照片也是同样的拍摄方法。如图3.10、3.11、3.12、3.13所示。
图3.10 图3.11
图3.12 图3.13
最后才是拍摄顶部和底部的画面,当拍摄底部,我们要求调整三脚架取景,从而避免三脚架在画面内。这里因为拍摄角度的原因,使三脚架入画,在后期的适合,运用修图工具将其去掉。如图3.14、3.15、3.16、3.17所示。
图3.14 图3.15
图3.16 图3.17
摄影不单只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记载,更是对于艺术更新再缔造的过程,在这点上720度全景拍摄就能很好的展示出摄影艺术创新的多面性[15]。如图3.18、3.19、3.120、3.21所示。
图3.18 图3.19
图3.20 图3.21
这是我拍摄最喜欢的一组,整体色调是偏冷色,制作成720度全景照片之后给人一种干净纯粹的感觉,就如同我这大学四年的生活。如图3.22、3.23、3.24、3.25所示。
图3.22 图3.23
图3.24 图3.25
高尔夫球场是我平时来的最少的地方,但是也是我觉得学校最气派的地方,放眼望去的草地,经过720度全景的呈像,显得格外广阔[16]。美中不足的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场地的空旷,再加上光的角度,使拍摄的适合产生了影子。如图3.26、3.27、3.28、3.29所示。
图3.26 图3.27
图3.28 图3.29
《幻象》系列作品也同于拍摄了校园的四季,每张图片的光线色彩运用,就如同了春夏秋冬。如图3.30、3.31所示。
图3.3
3.3后期创作
首先,我们完成所需素材的拍摄之后,可以利用Photomatix Pro把三连拍形式下每个方位的强、弱和正常曝光的作品组合成一幅更有曝光的效果[17]。接下来我们要用Light room开始调色,这个步骤要记得所有参数统一[18]。紧接着我们还要运用PTGUI开始全景的组成和创作,最后得到的是一张2:1的全景图。
此刻,我们利用Photoshop的关键作用是补齐。前面说到,运用PTGUI最后得到的全景图是有缺漏的,因此,我们要运用Photoshop等等修图app对天和地进行完善[19]。
最终,用pano2vr app将完善好的天和地的长图转变成全景图,格式要变成jpg;照片的质量也要变成最好,这样,一张完整的全景图就创作出来了[20]。
4 总结
设计该作品初期,常常否定自己,直到无意中看到一幅720全景拍摄作品,大大的启发了我的创造力,不断地尝试创新构思,一幅好的作品历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没有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打动不了欣赏作品的人,而这幅作品展示正是我大学四年来对沈阳城市学院的真情实感,蔚蓝的天空,曾经一起跑过的操场,每当回想起那一幕幕大学生活,都怀揣着对青春的那一份热情,也正是这份热情拍摄出了这幅作品,照片所记录的环境会改变,而对于青春的回忆将伴随着这一幕幕景象牢记于心。起初设计想法很多,看见了夏天的海便想拍沙滩,也想过河边散步的老夫妇,最后经过多次纠结才最终确定了这幅创作,我的创作表现是浓厚的校园生活气息。对于这次的创作中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理解,相信对于今后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创作《幻象》这组摄影作品,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对于摄影艺术的认知以及摄影内涵的见解还只是入门初级阶段,在未来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的对摄影艺术进行学习,不断的提升。
从现在来看,720全景拍照的局面愈来愈火爆。一方面是各类全景网络平台的功能日渐提高,为全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另外就是理光等拍摄的机器的推出,将720全景拍摄不再是专业全景拍摄师才能把握的才能,而逐渐变成了类似自拍神器的工具。普通人都不知道720全景拍摄的理念,他们更是不知道能滑动屏幕或者转移、不了解里面的画面链接可以切换。伴着全景技术的逐渐步入中国各种领域,720度拍摄的将来会愈来愈好,运用全景拍摄方式可以轻易的呈现每个地方提供客户观看,能够贴近和客户的关系,视线全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邵伟.李晔. Unity VR虚拟现实[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5:27
[2]王一.VR虚拟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7.2:73
[3]邬烈炎. 解构主义设计[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7:25
[4]白山衫. 现代摄影技术与艺术[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9:198
[5]麦肯. 720全景沟通[M].广东: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5.2.1
[6]邵伟,李晔.Unity VR虚拟现实[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5:27
[7]王驰.VR实用录[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2:73
[8]李炎. 影像结构[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7:25
[9]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6:2
[10]瓦尔坦诺夫.摄影的美学[M].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5:17-21
[11] 韩丛耀.图像:主题与构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5-10
[12] 杨建平.我眼中的世界[M].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1.6:27
[13] 赵华森, 陈燕. 艺术摄影中的绘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7:1-2
[14]李·弗罗斯特. 全景摄影[M]. 北京:中国出版社,2017:7
[15] 张健. 镜头:不期而遇[M]. 济南:济南出版社, 2015.7:58
[16] 徐冉, 曹毅亮. 艺术概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7:59
[17] 宋超. 摄影的视觉结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4:58-59
[18] 于然, 于琪林. 摄影技术[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1:62-63
[19] 邵伟,李晔. Unity VR 虚拟现实[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5:27
[20] 卢博. VR虚拟现实 商业模式+行业应用+案例分析[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2:73
致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书撰写的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论文撰写初稿之后,由于我的马虎,有很多明显的问题老师都为我耐心的指出来了,告诉我如何的改正这些问题,并且基于我论文的基础上给了我许多建设性的意义,使我的论文更富有学术性。到后期论文定稿的时候老师虽然觉得我写的可以了,但是还是给我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让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门。老师的态度让我也意识到研究目标的重要性,也使我在撰写论文期间能够搜集大量的文献参考,饱满自己的论文内容。在后期的修改过程中,老师也是为我的论文付出很多,让我的论文内容不断的丰富起来,更加具有科学性。在此衷心感谢老师在论文上给予我的帮助。
其次我还要感谢其他的科任老师。在大学四年里,我们每天都能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并且在教学安排中,付之于行动,这些学习内容是我大学四年里最丰富的经验。能够完成这次论文的撰写,离不开这些所学的知识。谢谢老师们在这四年时光里对我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学以致用。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寝室同学,同在一个屋檐下四年,我们彼此照应,尤其是在这最后的毕业论文,更体现出了我们的友谊。尤其是论文前期准备时,我对题目的理解不够透彻,也是同学们帮助我分析理解,查阅资料,完成准备。
大学的时光,转眼间就流逝了。有时候我感叹它很慢,每天有上不完的课,有时候又觉得它很快,因为现在,大学时光真真实实的就结束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这几年,学校真的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知识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有为人处世。最后还要感谢在这个特殊时期为我审批论文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