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茶楼是现代人们喝茶品茶、休闲放松、商讨事情、接待宾客的地方。空闲时间约上好友在此一聚,茶的香气空气中弥漫,再喝一口手中的茶细细品味,会带给人们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茶楼就是对中国的茶道文化的多种展示的形式之一,茶楼的设计风格应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表达形式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福建春茶楼空间设计风格主要以新中式为主,传统纯中式风格给人们的感觉太过于庄严沉重,是不适合也不是当今社会人们所喜欢的。茶楼应该把中国特有的中式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之相结合,把中国的传统茶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在繁忙疲惫的工作之后来到这里,能够安静,悠闲的享受这慢下来的休息时光,给人们的心灵一个可以放松升华的地方。这次设计主要是通过对中国茶楼空间内部的风格,设计材料、室内陈设、空间的灯光与布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设计空间中如何更好体现传统的韵味。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古典元素;茶文化;现代空间
引言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传承拥有这深远的知识,不仅在物质的层面上,还包括蕴含着深远浑厚的精神层面。中国的茶道文化随着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给予中国茶道文化注入了新的意义。中国的茶道文化主要是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所传承的悠久文明与礼仪,品鉴茶犹如品悦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有浓烈也可拥有清闲,就像这人世间从来没有那两片叶子是相同的,也没有同样的生活,人生百态,难得心中一份坦然与一份安静品味人生。茶楼是品鉴中国茶叶的韵味,与人交心谈话的场所,中国茶楼营造的氛围是一种中国文化底蕴的体现。每当人们提到茶楼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的是庄重的中国传统的样子,在与中国茶道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对话。作为一名90后的当代年轻人的我所喜欢的中式传统设计的那种蕴含中国历史文化的味道,但它的历史味又太过厚重缺了一份活泼。
本次的毕业空间的设计我选择的是中式茶楼的空间设计,我主要是想把这次茶楼设计做成我理想中的即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又不失现代文化的丰富韵味的中式茶楼,本次设计方案有对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的弘扬,也有对现代空间设计中的明快,主要以新中式的感觉表达我心目中的茶楼。茶楼是一个让你慢下来放轻松的场所,而不像西式的咖啡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休闲浪漫的格调。茶代表着东方文化而中国的茶更富有讲究,更富有意境。把我想要表达展现的中式设计风格融到现代的茶楼空间设计中去。
1中式茶楼设计的现状分析
1.1茶楼设计在国内外的形式
中国是茶道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而茶楼是中国茶道文化传播载体之一,茶楼在中国是由唐宋时期的鼎盛到近代时期茶业的衰落,发展至今的茶文化附有一段艰辛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
因为中国的近年来国家经济迅速的发展,给予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发展一些基础,中国茶楼的文化在被时间历史的考验下,又以新的形式样貌展现中国茶文化的韵味。如图1.1所示。
图1.1空间效果图
中国的茶楼等多种茶艺所相联系的娱乐休闲的工作产业的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的茶文化尊定了更好的发展道路,赋予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更加广泛的适应性。
现代的茶楼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不再是以前传统的经营模式,现代的茶楼更加附有多元化营销形式给人们更有新鲜感。现代的茶楼可以举办各种重要的活动,也可人与人进行文化上的交流等等,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身心休闲放松的生活,茶道文化对于各行各业都有较为广泛的深入,而中式的茶楼又以它安静舒适典雅的空间环境和所营造的氛围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与走进茶楼里来。从古至今茶楼的文化使人记忆最深刻的是它所蕴含的氛围与空间设计感觉,独特的环境设计可以很好的与当地的文化形式相融合,使其更附有特色。
日本也是一个注重茶道文化的国家,日本早期的茶文化是从中国古代传播过去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变化日本逐渐产生了极具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与品茶空间的设计风格,更加着重人们心灵与大自然的交融。
现如今时代在飞速的发展,而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事物就会被新的时代产物所代替。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就要接受容纳XXX的思想,打破传统思想的枷锁,跟紧时代变化的步伐。不仅仅是中国的茶楼还有全世界其他各个国家地方的茶楼都要向着附有多元性、包容性进行发展。中国当今社会的茶楼服务对象应该更加广泛而不仅仅是上了年纪的人,不要在使人有一种中国式的传统守旧的印象,要与这时代相融合,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奇妙之处,像咖啡厅一样更加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的茶楼。
1.2中国茶楼的设计现状
随着我国的技术文化不断进步,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与西方相互学习与交流,融入一些西方技术,现如今设计装饰建材在我国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让我国茶楼有了不同的形式。如今我们国家的茶楼文化整个嗨处于上升提高的阶段,经营模式各种各样,现代人们可以在茶楼与朋友谈心交流,也可作为工作协商的地方,还可以进行购物等等。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快速的发展,茶楼所包含的功能就要更加的争强提高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性,例如在人们品茶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别具特色的中式简餐,也可以增添一些休闲娱乐的项目比如下棋、听相声、桌游等。无论什么是事物有好的就会有坏的,比如有的一些茶楼了太过于讲究高档次把品茶的空间设计的较为奢侈豪华,从而不注重茶文化增添了不少其他娱乐项目弱化了品茶有的意义,甚至有的茶楼空间设计太商业化,失去了中国独有的文化韵味,有一些跟为严重的更为低俗,只知道模仿基本没有什么特色。中国茶楼发展因应和时代相结合,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百花齐放。
2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元素在中式茶楼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2.1不同建筑装饰材料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人们一想到中式的茶文化脑中浮现的是青砖、雕梁画栋、实木家具、瓷器、书画、传统艺术等,这些元素构成了极具悠久历史色彩的的中式建筑设计风格形式,就好像一说到窗户是由玻璃制作的,而这些材料就成为了一种独有的代名词 。古典自然、附有意境韵味的美特点很好的展现让中国的传统茶道文化与中国茶进行有机的结合。中国的品茶技艺与治国传统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就是中国的茶道文化,茶叶的品质、沏茶水的质量、泡茶的火候、饮茶的器具和所处周围的环境是茶道艺术之美的重要组成。
在福建春茶楼空间设计中运用的装饰材料主要有中式的木栅格、原木座椅、附有中国古典气息的诗画与瓷器等中式元素来打造一个极具特色的新中式的简约空间。茶楼空间的表现手法是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碰撞,既前卫又不失其内涵。
2.2茶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应用
茶楼的内部布局根据其功能性质可分为接待、设施区、销售区、工作区、附加功能区。福建春茶楼空间中门厅是选用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书法字砖来铺设地面进行空间的划分顶部的吊顶是一盏中式灯笼,子砖与灯具很好的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之美。
在设计整体的风格统一的条件下,可以用中国的多元文化元素来对局部空间进行合理划分,要做到颜色的选择配比统一美感十足让人感觉舒适。一楼的空间运用中式的屏风进行隔断对多功能空间进行划分,顶部选择用长型灯,书写绘画区摆置一些圆形的镂空灯根据不同环境氛围需求进行装饰。而相对正式的空间则布置的较为休闲、简约,摆置一些蕴含意境的国画与水景,让整个空间拥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中国的茶道文化元素在空间划分中有效的应用,才可以更好的表达出气度和氛围。
2.3设计空间规划
在原有空间不变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满足包含功能的多样性,划分合理的条件来利用空间。在本身的空间里设计更多的样式,各个空间进行虚实结合的方法遮挡视觉感受,是每个空间相互隔觉又不失之间的联系,适当的分隔围合及可使人感觉放松自在,又可满足客人安静不想被打扰的心情。效果如图2.1所示。
图2.1走廊空间效果图
用这些中式元素装饰布置空间是设计更有韵味,更有特点,既表达表达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又营造出富有内涵意境空间。
2.4渲染意境烘托氛围的表达方法
好的空间设计应该给人带来的感觉是设计本身所烘托出的氛围,所渲染出的意境表达展现的。怡人的氛围,优美的意境给人带来的不只感官上的享受,还要有精神上的放松。
茶楼空间中实木颜色的桌椅和附有现代艺术感的新中式家具可以把设计空间中的特征很好的显现出来,加上诗画的典雅韵味,中式元素的装饰,古典艺术的烘托出强烈的文化氛围意境。如图2.2所示。
图2.2中式元素
3福建春茶楼空间设计中中式茶文化元素的运用体现
3.1设计理念
味道是我们对事物较为直观的一种感受。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的制作也很有讲究,泡制一壶好茶也蕴含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老人常说品茶就犹如品味人生,茶叶的第一次泡制好像年少时青涩无味;茶叶的第二次冲泡如青年时初尝人生的甘苦;中年时逐渐沉稳浑厚,香气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如第三泡;晚年时犹如茶失去了色,茶回到了最初的样子无色无味清闲寡淡。好的茶叶需要好的器皿相互衬托,一抹茶香气给人一种悠闲放松的意境想象。茶文化从古至今是我们国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以茶会友,品茶论道。
茶楼风格主要是以新中式的感觉为主,空间营造上展现的是一种简约而又不失传统的放松的氛围,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祥和的休息的空间。设计要从人们的感受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实际的情况为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提供悠闲和放松的空间感受,这才是一个优秀的设计。
3.1.1设计方向
福建春茶楼空间的设计方向是想通过中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来表达一个符合现代生活节奏而又不失富有历史感的茶楼空间。空间的功能多样化一层包含共享大厅、演奏区、写字绘画区、多功能娱乐区等,二楼主要为品茶空间有展示区, 不同规格的包间、茶点制作区、等。整体暖色调为主,黑胡桃木色、原木色为衬托营造一个悠闲的环境。装饰点缀上舍去多余的装饰,多用富有意境的国画,青花瓷器、多样的茶具等烘托出一个别有韵味的空间,使来到在这里的顾客在心灵上能够得到升华,得到放松。
3.1.2 风格定位
福建春茶楼设计风格主要是以新中式的设计风格来进行的,整体以暖色为主以黑色,木色进行搭配。门厅铺设的青灰色的砖,胡桃木色的围栏、水池里的鱼和荷花彰显清新典雅;吧台暖色的灯光与素石台面相互呼应,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木质屏风对空间进行阻隔划分。地面的地砖以青灰色为主,彰显沉稳气质,砖上的纹路犹如记录时光一般,使硬朗材质变的较为柔和在细节进行一些加工,无论是蕴含意境中国文化特点的诗画、竹制的落地灯、顶部的云石花纹,还是那些做工细致的展示柜、制作精美的的青花瓷器都是这空间更附有韵味。如图3.1所示。
图3.1包间效果图
3.1.3主要功能区划分
茶楼设计空间主要分为两层,一层主要以共享大厅,演奏区、就餐区多功能区为顾客娱乐休闲提供一个很棒的场所,二楼为茶点制作区,展示区,不同风格不同规格的包间等,附属设施空间有卫生间,经理室、储物间。在空间人流线上一楼全封闭的空间,多功能区则为半封闭式的空间,其他区域为开放空间,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二楼主要以品茶洽谈协商为主,每个包间为封闭空间空间较为私密安静,展示区为半封闭空间,为顾客交谈放松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空间。
3.2中式元素的装饰点缀
3.2.1点缀的手法
在某个空间中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通常是大面积的色彩与摆置装饰物的独特统一性不同的灯光也会烘托出不同的氛围。
3.2.2空间的色彩
福建春茶楼的空间设计颜色,顶面多以白色为主加上深红棕色木质感强的木条走边,墙壁多以青灰色为主衬托其上的装饰,不同的空间区域进行不同的装饰,比如多功能区的墙面可以挂置一些中国特色的诗词名画进行装饰。书画区墙壁则以从地面通顶的木色柜子来做,柜子里所摆放的物件就是不错的装饰,地面铺设青灰色仿古砖。主体色彩采用毛石、木色柜子、木质隔断等元素。点缀颜色使空间呈现大气、富有韵味,比如入口处的青花瓷器、水景区的鱼与荷花、展示柜中的品茶器皿本就是一种独特的点缀。
3.2.3空间的灯光
灯光是一种凸显空间生动性的设计元素,空间中要是没有了灯光的渲染设计空间也将变得平淡。灯光在空间设计中不单单只是照明作用,灯光能更好的突显升华所要营造的氛围,也可以增强空间丰富性。射灯大多用在照明指定的事物,光线直接打在特定的位置上,称为直接照明;柔和的灯光是对舒适安逸的氛围的一种营造。前厅处选用LED射灯直接照明和中式风格的灯笼吊灯进行间接照明渲染出安逸的氛围。空间顶面大部分选用LED筒灯直接照明来照亮整个空间,吧台区采用中式风格的方形吊灯间接照明和LED射灯来对重点事物进行局部照明,水景区的圆形吊灯使光线在水中折射形成特定的效果,在装饰事物上打LED射灯集中照明更加体现装饰的美感,茶叶茶具展示销售区的照明而用LED轨道射灯局部直接照明。二楼包房大多数是以LED射灯直接照明和吊灯间接照明相结合进行空间的照明。
灯具是空间氛围及风格表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照亮空间的光环境也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渲染气氛的作用。特定的空间选择特定的灯具照明所营造的氛围会对顾客心理产生诱导性给予顾客不同的感受。如图3.2所示。
图3.2室内效果图
4中式茶楼空间的设计中中国文化的呈现
4.1茶楼空间设计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茶楼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展现形式,是人们放松休闲社交的一个场所,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身体放空心灵的地方。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忙碌的人来说茶楼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场所。茶楼的发展要与时代共同进步,茶楼设计的发展要融入年轻化的设计元素,传统的文化不能遗弃,要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精髓使中国文化得以广泛的发扬。
4.2空间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交融
设计师的灵感大多来自于生活中,设计师需要有一双可以发现与众不同事物的眼睛,设计的创意就会多种多样具有特点。中式茶楼的空间设计之前对它所处的环境进行考察,可以把当地的风俗文化,地域特色融入到设计中去,也可以根据设计的主题来选择一些茶文化元素进行空间创作。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茶楼空间为人提供了一种舒适,惬意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品茶空间,对于物质上的享受来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需求。
中式茶楼空间设计装饰的程度很直接的影响所处空间的人的身体与心灵的感受,优秀的空间设计会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空间感受。中式茶楼空间所吸引人的主要有两大因素,其一为所处空间环境烘托出的典雅,二是整体氛围的轻松红和谐。中国的品茶文化时间长久,底蕴浑厚,把传统的茶道文化不加修饰的用到现代的茶文化去相对于现代年轻人了来说有一些古板庄重,而过多的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对茶文化本身的意境又会有些许的缺失,如何把传统和时尚相互结合,装饰选材上跟注重自然,绿色环保,体现出简约大方、雅的文化氛围。茶楼给人的感觉是高雅场所,在设计中要注重茶楼空间韵味的营造,空间中对中国茶文化的承载展现。
做空间设计犹如做一道菜,材料生活中的元素就看你怎样搭配来做出一道有特色,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也许它很经典,也许它很有新意。
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人物质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人就会追求更高精神生活,茶楼空间环境更高的是在于展现自身的美和舒适满足人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Apple,黎强.“美学是设计的密码”——黎强谈别墅设计[J].设计,2018(08):90-95.
[2]叶鑫.当今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J].科学技术创新,2017(31):178-179.
[3]牟杨,探析萨伏伊别墅的空间设计与布局[J].中外建筑,2017(07):30-33.
[4]刘治保,杨雪娇.别墅建筑景观设计的表现与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5):31-32.
[5]王亮,姚旭春,浅析东北地区别墅设计中儒家思想的体现[J].四川建材,2016,42(01):309-310+312.
[6]杨立敏,居住空间设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12-23
[7]郭明珠,高景荣,冯宪伟.住宅室内设计实训[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34-56
[8]吴波.自建小别墅设计与施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2-45
[9]杨小军,别墅设计[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31-54
[10]马玉琳,何真玲,郭春欢.别墅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64-75
[11]张绮曼 .室内设计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35-45
[12]邓雪贤,周艳珉,夏晓国.餐饮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9-41
[13]庄荣,吴叶红.家具与陈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21
[14]朱伟.环境色彩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33-45
[15]田原,杨冬丹.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34
[16]崔冬晖.室内设计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43
[17]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5-272
[18]王其钧.中国民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26-35
[19]李文华.室内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2-59
[20]欧朋文化,黄滢.禅意东方-居住空间[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7-42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无论从设计思路,制图规范还有效果图的制作中,我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比起以前的纸上谈兵,这次真的让我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也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毕业设计能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她对本设计的构思、框架和理论运用给予了许多深入的指导,教会我做事情要有条理,并且在构思的时候要大胆地想,大胆地做,总是引导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地思考。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老师独特的设计思维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也帮助我们很多,让我们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在此再次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给予了我很多的教导和帮助,老师们教会我很多环境设计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教会我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终生。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业老师批评和指正。本篇论文并不是我学术研究生涯的结束,而是开始,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以百倍的热情去学习来弥补今天的不足,力争有所建树,不负老师今日的教导。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