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扶贫贷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邯郸市扶贫贷款的现状问题

  绪论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XXXxxxx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扶贫贷款对于打赢这场攻坚战至关重要。扶贫贷款是由国内有关金融机构承担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业务,它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另一种是发放给龙头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贷款。它是国家为了促进和保持国内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本地优势产业而实施的一项金融扶贫举措。
  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XXX号召,积极开展扶贫贷款相关工作。2018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在《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金融扶贫体制机制,着力做好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对深度贫困地区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实行差异化的贷款利率,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落实好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强精准扶贫贷款异常波动情况的检测分析;2019年7月18日,在xxxx扶贫办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既要精准投放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能贷尽贷,又要规范管理,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掌握贷款使用情况,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防范化解风险。
  本文将简述邯郸市扶贫贷款的现状,重点阐述扶贫贷款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邯郸市扶贫贷款的现状

  (一)邯郸市扶贫概况

  邯郸市辖4区、1市、14县,213个乡镇,5208个村,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49.7万,其中乡村人口667.5万。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太行深山区和东部黑龙港流域盐咸苦水区。
  “十二五”结束全市15个县(市)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3.5万人,“十三五”期间邯郸市坚持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主线,以6个贫困县(区)和535个贫困村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截止到2018年,邯郸市的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了0.8%,到2018年年底已有491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邯郸市计划剩余的44个贫困村在2019年全部脱贫出列,3.3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20年上半年0.7万兜底贫困人口将全部稳定脱贫。此外,邯郸市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意见》,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务必继续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摘帽”不摘政策,务必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连续性;“摘帽”不摘帮扶,务必继续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落细;“摘帽”不摘监管,务必继续把各项监管工作抓实抓好。巩固“摘帽”贫困县、出列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果,确保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邯郸市扶贫贷款概况

  根据邯郸银保监局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辖内扶贫小额信贷投放余额1.14亿元,较年初增长0.71亿元,增幅达165.12%,实现应贷尽贷。2019年6月初,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0.75亿元,增幅142.09%,惠及贫困户8168户。
  近年来,市农发行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为已任,推动各种资源向服务脱贫攻坚聚合,树立“支农银行”和“扶贫银行”形象。截至2018年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94.04亿元,发放扶贫贷款21.8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3.2%,比年初增长12.62亿元,增幅136.9%。通过信贷支持产业发展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万人次,通过信贷支持项目建设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7万人次。一方面强化政银合作。先后与肥乡、广平、魏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15个项目、金额17亿元。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邯郸二级分部,在6个贫困县加挂“县金融扶贫事业部”牌子。对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办贷优先、计划单列、利率优惠等优惠政策,开通办贷“绿色通道”。扶贫贷款期限一般放宽到20年左右,最长30年;扶贫贷款项目平均利率仅4.6%,执行基准利率和下浮的扶贫贷款项目金额7.67亿元,占比69.5%。二是强化精准投放。以项目为依托,加大投放。①支持异地扶贫搬迁,为大名和魏县争取异地扶贫搬迁贷款10.8亿元,帮助两县49个村4.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79人)。②支持产业扶贫,向贫困县和非贫困县投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7.23亿元。

  二、邯郸市扶贫贷款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邯郸市扶贫贷款的使用情况,在2020年1月至2月期间,本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本人所在村庄及周边村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进行了调研。总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以下发现的在扶贫贷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均以此问卷为基础。具体问卷内容见附注1。

  (一)扶贫贷款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贫困户认知有偏差

  在贫困户了解扶贫贷款的途径的调查中,有31.25%的贫困户是通过村干部了解到扶贫贷款的相关信息的,60.42%的贫困户是从亲戚好友处了解到扶贫贷款信息,仅有8.33%的贫困户是从XX官网宣传得知扶贫贷款项目的。而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5%的贫困户并不了解扶贫贷款是什么,更别说申领条件、扶贫小额信贷的实际用途以及国家贴息优惠政策等各方面了,他们仅仅以为扶贫贷款是国家无偿给予的,可以无条件领到扶贫小额贷款,更有12.5%的贫困户认为资金是白给的,不用归还,有的甚至觉得“不贷白不贷,贷到手算数”,小额扶贫贷款成了众人想吃的“唐僧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XX的政策宣传不是很到位,邯郸市大多数贫困户的文化程度不高(35.42%的贫困户是文盲,上到小学和初中的贫困户分别占56.25%和8.33%,调查中的贫困户没有一人是高中学历),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相当有限,渠道也十分单一,XX依靠网络平台去宣传的话,会使大多数贫困户错过实时信息,导致他们对扶贫贷款的了解甚少。

  (二)扶贫贷款使用不够规范

  1.扶贫贷款对象审核不够严格
  扶贫贷款申请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家庭农场、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但在邯郸市扶贫贷款项目推进过程中,时有出现以下情况:将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人口纳入贫困户中,违规享受贫困户优惠政策,导致有真正需要的贫困户申请不到扶贫贷款;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导致非贫困户违规申领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等等。
  2.扶贫贷款贷后监管有漏洞
  在是否有相关专业人员指导监督贷款使用的问题中,62.5%的贫困户反映偶尔有,22.92%的贫困户反映没有,仅有14.58%的贫困户反映一直有。扶贫贷款资金要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加工流通及家庭手工业等符合邯郸市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规划的项目,不得用于子女上学、看病、子女结婚彩礼、还债等非生产性支出和赌博、放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由于缺乏监督,有89.58%的贫困户会将扶贫贷款的一部分用于解决燃眉之急,满足生活所需,以及投入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非生产经营类活动中。
  由于贫困户自身技能素养较低,再加上只有较少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即使贫困户投入了许多精力,扶贫项目也很难达到脱贫增收的效果,甚至会出现扶贫项目亏损以及返贫的情况。

  (三)扶贫贷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各扶贫部门之间缺乏对接沟通。因扶贫贷款涉及的部门多,XX和金融机构在扶贫贷款政策执行上缺少沟通对接意识,比如:贷款一旦出现不良状况,需要XX设立的用于担保的资金池发挥作用的时候,便互相推诿扯皮,不履行担保义务,存在各自为政现象。
  部分地区存在XX人员敷衍塞责的情况。比如:肥乡区旧店乡西新寨村原党支部XX谢克文、现任党支部XX郝景书、村委会主任郝金相在组织村民申请扶贫资金过程中不正确履行职责问题。在组织该村蔬菜大棚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该村村民郝某以其他村民名义申请扶贫资金9.5万元。

  (四)扶贫贷款手续较复杂,审批效率待提高

  对扶贫贷款复杂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8.75%的样本贫困户反映贷款的手续和审批程序比较复杂,18.75%的贫困户认为非常复杂。贷款流程为:贫困户向村金融扶贫服务站提出贷款申请,同时填写《保证书》;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向乡镇金融扶贫服务部提出申请,乡镇金融扶贫服务部要在收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申请后2日内,安排工作组进行实地调查,之后将调查报告材料报县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中心提出贷款申请,县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中心对乡镇金融扶贫服务部报送的贷款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后将贷款对象推荐到合作保险公司、合作银行,合作保险公司负责办理保证保险手续,合作银行负责放款。在整个贷款过程中,贫困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相关证明资料,尤其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贫困户来说,准备好这些资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贷款程序比较复杂,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降低了审批效率。

  (五)扶贫贷款项目与贫困户匹配度不高

  扶贫项目本身不错,普通人正常经营就可取得较好的收益。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身条件较差,或不具有完全劳动能力,或年龄超标,或实际经营能力不足,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难以胜任扶贫项目,扶贫项目的精准度不够,不太适合相关扶贫对象。例如,“一家一户养羊养牛”项目,部分贫困户因重病、残疾、年老等原因并不适合其饲养,扶贫项目难以发挥预想效益。
  少数主管部门存在大包大揽行为,搞运动式扶贫,缺乏对各乡镇、村具体情况的考虑和规划,未能充分了解村情民意,没有对项目落地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所引入的扶贫项目出现水土不服,未能与贫困区域、贫困户实现精准对接,使得扶贫项目在本地得不到较好的发展。

  (六)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较差

  一方面,贫困户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发展技能比较欠缺,缺乏致富思维,贫困家庭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转移就业新型产业生产技能和农业生产新科技知识,甚至部分贫困户思想上守旧保守,缺少脱贫致富主动性,安于现状,存在“日子过不下去了,由国家兜着”的思想,不参加工作,只等着国家救济,依赖性过强。另一方面,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土地贫瘠,产业单一,且人口多为老弱病残(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空巢”现象严重),这些贫困户对市场和产业的把握选择能力有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能力有限,只有少部分资金被投入到生产经营类活动中,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管理;缺少发家致富的“领头羊”,发展起来较困难。
邯郸市扶贫贷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邯郸市扶贫贷款的现状问题

  三、解决邯郸市扶贫贷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金融政策知晓率

  1.突出落实主体责任
  要强化组织领导。贫困县XX主要领导、主管金融和扶贫工作的副县长以及金融、扶贫、农业、财政、人行等相关部门要确定计划任务和资金筹措方案,制定工作细则,明确责任到人,做好扶贫贷款的各项工作;县金融主管部门要扩大扶贫贷款政策宣传范围,在面向贫困户和贫困村宣传时,重点面向县、乡村主要领导、扶贫干部和基层扶贫队伍进行宣传。
  2.其他渠道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介,独设板块进行宣传,组织扶贫小额信贷讲座进行宣讲,乡镇、村及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讲解扶贫政策,印制扶贫政策明白纸、宣传册等发给贫困户,使贫困户充分了解扶贫小额信贷的性质,确保贫困人口对金融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解除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顾虑与抵触情绪:(1)在每个贫困村书写2条以上金融扶贫标语,设置张贴2处以扶贫小额信贷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扶贫政策和业务的宣传图板,组织开展2场扶贫小额信贷讲座。(2)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等内容的金融扶贫明白纸、明白手提袋、宣传挂历和脱贫攻坚政策清单等,做好粉红色明白纸上墙工作,学习讲解全覆盖,做到不落一户。(3)在贫困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不少于6个月的扶贫小额信贷等金融扶贫公益广告,村喇叭按频次广播金融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4)利用群发短信业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推送不少于10条的金融扶贫公益广告。

  (二)规范扶贫贷款的使用

  1.进一步透明化扶贫贷款的使用
  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和群众知晓、监督。精准扶贫贷款安排使用情况:贫困地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员名单在乡镇、村内显要位置进行公示;扶贫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用途、额度、期限、利率等情况,予以公告;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名称、贷款额度、期限、贴息规模和带贫减贫机制等情况,要在实施前公示,实施后公告。
  2.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监管,严格流程
  一是规范完善县金融服务中心扶贫小额信贷档案资料,进行重新疏理;二是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发放台帐、信用评级台帐、三级网络台帐等各类政策台帐,做到一目了然;三是做好小额信贷资金监管,明确信贷投向,严格审查办理流程,确保合规发放:通过党委巡视、内部审计等多种方式,对扶贫小额信贷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监测,通过月监督、季通报、年考核及时通报,确保资金用得好、用得准、收得回;全市各级纪检检察机关要全面清理核查小额信贷的分配拨付,紧盯小额信贷项目。四是做好两个“严把”、两个“密切”——严把对象识别关:小额信贷面对的是建档立卡户,要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为目标,确保融资支持的每一个扶贫项目必须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把贷款流程关:贷款发放后,要密切关注资金使用情况,一旦发现贷款资金未按约定使用且拒不改变用途的,应立即向银行申请冻结资金;要密切关注借款人生产经营效益,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好吃懒做等影响经营效益的,应第一时间通报各部门采取措施;要密切关注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应会同金融机构清收贷款。
  扶贫工作队要时刻注意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的滋生,要进一步筑牢“四个意识”,保持政治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严禁xxxx侵占、截留挪用、挥霍浪费扶贫资金情况发生;严禁在项目招投标及发包、建设、验收、结算环节乱打招呼、吃拿卡要;严禁在扶贫贷款、物质采购、资金拨付中行贿受贿。要紧盯资金和项目落实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扶贫工作延伸到哪里,资金明细就解释到哪里;项目资金流向哪里,扶贫领域进展就覆盖到哪里,做到资金不缺位、权利不越位、意识不错位。

  (三)加强各部门分工协作

  要明确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县乡村及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责任分工,列出详细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强化问责问效,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县金融主管部门牵总,负责协调、督查各相关银行和保险机构落实好各项扶贫贷款政策,降低贷款门槛,提升服务品质,保证放贷比例的落实。县级财政、扶贫部门要统筹安排风险补偿金、担保基金、贷款贴息资金。县级扶贫部门负责审核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贫困县XX按乡明确一家扶贫小额信贷责任银行,并对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各金融机构负责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项工作考核、单独开发金融扶贫产品,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做好贷款项目调查与评估、贷后管理、逾期贷款清偿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四)采取便民措施,简化贷款调查及发放手续

  首先,印发2020年扶贫贷款政策宣传挂历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明白纸,下发到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对金融扶贫政策进行再宣传,方便那些缺少相关信息的贫困户,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其次,每个贫困户的需求、特性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对贫困户进行分类,制定差异化调查审批方案;对于已制定出的帮扶措施和脱贫方案,应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完善、优化,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并完善“一户一档”信息资料,规范档案管理。最后,对于资信状况良好的贫困户,可以适当省去一些无关紧要的调查和手续,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效率,使扶贫贷款能尽早落到有需要的贫困户手中。

  (五)科学规划扶贫项目

  科学、合理安排实施扶贫项目,实现扶贫项目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最优契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执行力,不断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这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1.差异化扶贫项目
  贫困户致贫原因不同,资金需求特点不同,金融机构应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独研发金融产品,在同一地区开展金融扶贫项目时,要设计出适合贫困人口需求的项目,根据贫困户的能力和信贷需求采取不同的扶贫贷款方案:根据对项目本身盈利能力和前景的预测和筛选来判断是否可对贫困户放贷;根据对生产效益、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预判来决定发放的贷款额度;对符合小额信贷条件的建档立卡户的贷款按要求执行基准利率,将以往贫困户较高利率的商业银行贷款转换成执行同期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最低利率优惠政策的扶贫小额贷款;对扶贫经营主体的贷款,可按贷款基准利率适当上浮。
  2.建立农村股份合作资金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并增加贫困户收益
  为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安全和保障贫困群众收益,防止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打水漂”,在确保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按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总体思路,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固定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入股参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管理。
  在县扶贫办的统一安排或乡(镇)XX的协调下,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所在村的村委会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书》,属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形成的,入股资产金额应控制在每户5万元以内。属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形成资产入股的,协议应明确农户获得保底收益不低于同期基准利率,同时由企业负责向贷款银行还本偿息。投入资产收益扶贫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可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资产或用于购买农机具等必需生产资料,以资产折股形式参与入股经营。资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改造职工宿舍;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企业担保金;其他不符合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支出。协议到期后,属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形成资产入股的,由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代扶贫对象一次性偿清贷款本金和利息,扶贫对象按照资产评估结果所确定的股份一次性取得应分红收益。

  (六)改变贫困户思想,增强其发展能力

  一方面,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教育,扶贫小组下乡,做好实地面对面宣讲,积极鼓励贫困户获得贷款后自力更生,想办法脱贫致富,靠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改变自己的贫困面貌。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利用贷款发展当地特色项目,不仅使自身得到发展,还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加强对贫困户职业技能的培训来增强其发展能力,引导其发展多样增收产业,用专业技术指导提升其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

  结论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邯郸市各部门积极响应XXX号召,开展扶贫贷款各项工作,变“大水漫灌”为“精确灌溉”实行精准扶贫贷款,创造“东菜西药、东养西游”的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以钉钉子的精神,举全市之力打赢这一场脱贫攻坚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
  本文对邯郸市扶贫贷款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相关数据和问卷调查发现邯郸市通过扶贫贷款实现了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促进了贫困户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扶贫贷款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贫困户认知有偏差,扶贫贷款使用不够规范,扶贫贷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扶贫贷款手续较复杂,审批效率待提高,扶贫贷款项目与贫困户匹配度不高和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较差的问题。建议邯郸市在以后的扶贫贷款工作中,加强宣传,提高金融政策知晓率,规范扶贫贷款的使用,加强各部门分工协作,采取便民措施,简化贷款调查及发放手续,科学规划扶贫项目,改变贫困户思想,增强其运用扶贫贷款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宁静,殷浩栋,汪三贵,等.产业扶贫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准实验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4).
  [2]陈忠言.产业扶贫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云南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实践[J].兰州学刊,2019,(5).doi:10.3969/j.issn.1005-3492.2019.05.015.
  [3]王朝明,张海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J].理论与改革,2019,(1).doi:10.13553/j.cnki.llygg.2019.01.003.
  [4]赵静.基层XX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和原因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3).doi:10.3969/j.issn.1006-3013.2019.03.029.
  [5]陆刚,孙芸莉.电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基于河北省实践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9,(8).doi:10.13253/j.cnki.ddjjgl.2019.08.005.
  [6]曾小溪,孙凯.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扶贫落实研究–基于宁夏的调研[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7]王春萍,郑烨.21世纪以来中国产业扶贫研究脉络与主题谱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6).
  [8]刘建生,陈鑫,曹佳慧.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6).
  [9]邢成举.产业扶贫与扶贫”产业化”–基于广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doi:10.13718/j.cnki.xdsk.2017.05.0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28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1月27日
Next 2021年12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