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1选题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国民对自生身体健康状况都比以往更加关注和在意。儿童,青少年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关注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是现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体制健康测试可以掌握学生体质发展变化和规律,可以更加切合实际的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素质,对提高国民身体健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自从二十一世纪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后,我国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体质测试进行着认真的实施的推广,在这中间取得了更加完善的经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的总结了各地方试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准确定位,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改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2014年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装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提高国民身体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它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全面的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培养积极体育锻炼习惯的教育手段,同样也是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标准,为彻底落实好《xxxx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可以使教师、家长充分的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可以通过检测数据得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教师在以后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制定出更加适合于学生的锻炼方法和具有针对性的锻炼策略,也为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奠定基础,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全面的发展。
1.2研究的相关概念
体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受后天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1.2.1体质健康
体质健康,体质健康状况是指人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所处的状态及发展程度。
1.2.2体质测试
体质测试,是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项目的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的物质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大幅的提升。新的生活方式使国民失去了大量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对国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最明显。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培养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次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对比与分析,有利于了解和提升农大附中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状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方便及时的发现出现的问题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和研究,有效的指明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及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3.2研究的意义
通过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与探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体制与健康状况,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程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评价,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2017-2019年三年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近年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为以后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建议,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2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以甘肃农业大学附属中学1-9年级所有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小学部男女生共475人,初中部男女生319人,2018年小学部男女生共565人,初中部男女生319人,2019年小学部男女生共591人,初中部男女生304人。
2.2研究的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搜索和学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搜素与学生体质、体质测试、体质健康对比有关的资料进行查阅记录,并结合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总结文献中与本文有关联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为研究分析提供依据,更好的进行论文的学作。
2.2.2数理统计法
借助电子表格对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收集数据后用《标准》评分标准和等级评定,对研究对象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进行数据整理,并做好其他项目的研究分析与准备。
2.2.3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学校体质测试的学生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出学生体质现状在2017-2019近三年体质健康状况有何种变化,从而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供数据依据。

3研究结果和分析
3.1近三年学生身体形态数据对比分析
3.1.1学生身体形态(BMI)指数统计对比分析
BMI指数,是用来衡量身体形态胖瘦程度和健康状况的指标。在学校体质测试当中使用BMI指数能够反应出青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和健康状况。
表1 2017-2019年男生BMI单项平均值统计(单位:kg/m²)
年级 | 2017 | 2018 | 2019 | 三年平均值 |
一年级 | 16.65 | 16.32 | 16.45 | 16.44 |
二年级 | 16.94 | 16.74 | 16.74 | 16.80 |
三年级 | 18.53 | 14.64 | 17.94 | 17.03 |
四年级 | 18.43 | 19.33 | 17.90 | 18.05 |
五年级 | 20.25 | 19.51 | 19.11 | 19.62 |
六年级 | 20.25 | 19.21 | 20.25 | 19.90 |
七年级 | 21.14 | 19.81 | 20.84 | 20.59 |
八年级 | 21.03 | 20.58 | 22.14 | 21.25 |
九年级 | 21.29 | 21.40 | 21.47 | 21.38 |
依据表1可知,1-9年级男生BMI指数平均值为16.44、16.80、17.03、18.55、19.62、19.90、20.59、21.25、21.38;逐渐呈缓慢上升趋势,都在BMI指数正常标准范围之内。2018年三年级男生BMI指数有较明显的下降,综合三年BMI指数的平均值对比有略微上升,都处于标准的正常范围之内。青少年儿童因逐渐开始青春期发育阶段,家长对学生的营养都比较注重,但其中不缺乏厌食,挑食的现象出现,所以BMI指数没有明显的升高和降低。
依据表2可知,1-9年级女生BMI指数平均值为15.98、16.05、16.49、17.41、18.57、18.78、19.23、20.15、21.16逐渐呈缓慢上升趋势,都在BMI指数正常标准范围之内。2018年三年级女生BMI指数有较明显的下降,综合三年BMI指数的平均值对比有略微上升,都处于标准的正常范围之内。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饮食方面更加科学、健康。还有包括高年级学生在内的大多数人群都开始关注身体形态的美观,会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去控制自己的身体形态,
这也是BMI指数在标准以上的原因之一。
表2 2017-2019年女生BMI单项平均值统计(单位:kg/m²)
年级 | 2017 | 2018 | 2019 | 三年平均值 |
一年级 | 15.97 | 15.52 | 16.46 | 15.98 |
二年级 | 16.12 | 15.68 | 16.36 | 16.05 |
三年级 | 18.99 | 13.92 | 16.58 | 16.49 |
四年级 | 17.07 | 17.48 | 17.70 | 17.41 |
五年级 | 18.07 | 19.71 | 17.93 | 18.57 |
六年级 | 18.22 | 17.96 | 20.16 | 18.79 |
七年级 | 20.28 | 18.33 | 19.10 | 19.23 |
八年级 | 20.06 | 19.98 | 20.41 | 20.15 |
九年级 | 20.57 | 21.68 | 21.25 | 21.16 |
3.2近三年学生身体素质数据对比分析
3.2.1 50米跑数据分析
50米跑,主要反映人体位移速度能力和腿部力量,短跑时身体处于无氧代谢,由磷酸原系统供能(ATP-CP供能系统),该供能系统持续时间6-8秒左右。
表3 2017-2019年男、女生50米跑平均值的统计对比(单位:S秒)
年级 | 2017年男生平均值 | 2017年女生平均值 | 2018年男生平均值 | 2018年女生平均值 | 2019年男生平均值 | 2019年女生平均值 |
一年级 | 11.60 | 11.90 | 11.10 | 11.60 | 10.90 | 11.40 |
二年级 | 11.00 | 11.00 | 10.50 | 10.80 | 10.30 | 10.90 |
三年级 | 10.60 | 10.60 | 10.00 | 10.30 | 11.10 | 11.10 |
四年级 | 10.60 | 10.60 | 9.60 | 10.00 | 9.80 | 10.10 |
五年级 | 9.70 | 9.70 | 9.80 | 9.90 | 9.90 | 9.90 |
六年级 | 9.40 | 9.50 | 9.10 | 9.70 | 9.30 | 9.50 |
七年级 | 9.20 | 9.50 | 9.10 | 9.30 | 8.60 | 9.00 |
八年级 | 8.50 | 9.10 | 8.30 | 9.10 | 8.60 | 9.30 |
九年级 | 7.90 | 9.40 | 8.00 | 9.20 | 8.10 | 9.20 |
依据表3可知,1-6年级各级学生50米跑平均成绩与上一年比较都有所提高。除五年级外各年级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三、五、六年级成绩2018年与2019年相比有下降,三年级下降程度较为明显,四年级2017-2018年成绩增长明显。一二年级均稳定缓慢提升,但2019年三、四、五、六年级均有所下降。综合三年内各年级男生50米跑的平均成绩都在及格线以上。七年级男生50米跑平均成绩三年内有所提升,八年级2017年-2018年有所提高,2019年下降明显,总体呈下降趋势,九年级三年内平均值均在下降,下降幅度不明显。但三年的50米跑平均成绩在合格线以上。,
依据表3可知女生50米跑对比,2018年50米跑平均成绩与2017年相比1-5年级有所提高,但2019年成绩增长幅度不大。三、五年级有所下降,五年级平均成绩低于三年的平均值。六年级三年内成绩无增幅变化,2018年成绩低于三年内的平均值。七年级50米跑平均成绩有所提升,八年级2017-2018年无增幅,2019年低于前两年,九年级有所上升,但2018-2019年无增幅。
男生在50米跑这个项目上明显优于女生,小学体育课主要以田径运动项目进行展开教学,低年级学生在项目的选择上同样也是比较喜欢跑步的,这是小学部50米跑成绩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之一,综合来看三年内女生50米跑的成绩均在合格线以上,但成绩较低都在60-70分之间,间接的可以反应出女生50米跑成绩的合格率。初中部男女生成绩出现不进反退的现象,由于作业多,考学压力大,使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和校外活动减少造成的。
表4 2017-2019年50米跑、标准差数值统计
单位 | 样本 | 2017年标准差 | 样本 | 2018年标准差 | 样本 | 2019年标准差 |
小学部 | 475 | 1.10 | 565 | 1.00 | 591 | 1.00 |
初中部 | 319 | 1.00 | 319 | 0.90 | 304 | 0.80 |
依据表4可知2017-2019年小学部50米跑的标准差逐渐变小,2018-2019年样本数有所变化标准差没有变化,三年标准差有波动,但相对稳定。初中部50米跑的标准差逐渐变小,初中部2017-2018年样本数不变标准差有所变化。
3.2.2坐位体前屈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坐位体前屈,主要反映躯干、腰、髋等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依据表5可知,1-6年级男生三年平均值分别为5.60、5.86、5.16、5.03、4.40、1.00CM。二年级三年平均值高于其他年级,一、三、四、六年级2018年平均值高于2017、2019年,六年级2019年成绩有负值出现。随着年级的升高1-6年级男生坐位体前屈的平均成绩也随之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初中年级男生三年内平均值分别为4.23、6.40、7.40cm。七年级2018年平均值低于三年平均成绩、八、九年级2019年平均成绩低于三年平均成绩,八、九年级三年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三年平均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
1-6年级女生三年平均值分别为9.90、10.23、7.76、8.33、8.10、7.96CM,二年级三年内平均值高于其他年级。2018年除三年级外各年级均高于2017、2019年。该项目是女生的优势项目,故总体对比分析来看女生坐位体前屈的平均成绩优于男生。初中年级女生三年内平均成绩分别为8.33、10.06、8.13CM.七年级2018年平均值低于三年内平均值,八年级2019年平均值低于三年内平均值.,八年级平均值出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九年级平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表5对比分析男女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数据,女生的柔韧度优于男生,女生在该项目中优于男生。比较突出的原因是女生的发育期要早于男生,加上女生骨质密度要比男生低,在受到外力压迫时更容易弯曲,所以在该项目上女生优于男生。
表5 2017-2019年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值数据统计(单位cm)
年级 | 2017年男生平均值 | 2017年女生平均值 | 2018年男生平均值 | 2018年女生平均值 | 2019年男生平均值 | 2019年女生平均值 | 三年男生平均值 | 三年女生平均值 |
一年级 | 5.30 | 9.90 | 6.60 | 10.30 | 4.90 | 9.50 | 5.60 | 9.90 |
二年级 | 6.40 | 9.80 | 5.30 | 10.70 | 5.90 | 10.20 | 5.86 | 10.23 |
三年级 | 5.20 | 9.70 | 5.40 | 7.50 | 4.90 | 6.10 | 5.16 | 7.76 |
四年级 | 1.80 | 7.60 | 6.90 | 8.80 | 6.40 | 8.60 | 5.03 | 8.33 |
五年级 | 5.00 | 8.00 | 3.90 | 8.40 | 4.30 | 7.90 | 4.40 | 8.10 |
六年级 | 1.70 | 6.60 | 2.00 | 9.60 | -0.7 | 7.70 | 1.00 | 7.96 |
七年级 | 4.80 | 9.60 | 2.20 | 6.20 | 5.70 | 9.20 | 4.23 | 8.33 |
八年级 | 10.10 | 11.40 | 6.10 | 11.30 | 3.00 | 7.50 | 6.40 | 10.06 |
九年级 | 9.50 | 9.70 | 7.40 | 9.70 | 5.40 | 10.40 | 7.40 | 9.93 |
3.2.3学生肺活量数据对比分析
肺活量,是指没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一次性吸入最多的气量,再尽最大的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肺功能发育情况的指标。肺通气功能通过肺活量来测试,人们在呼吸的同时,身体还将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体内不能长时间储存氧气,必须一刻不停的呼吸,来维持氧气的供应,肺活量数值越大,说明心肺功能就越好。
表6 2017-2019年小学部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数据分析(单位:ml)
年级 | 性别 | 2017 | 2018 | 2019 |
一年级 | 男 | 1239.5 | 1284.5 | 1351.9 |
女 | 1167.6 | 1121.8 | 1239.4 | |
二年级 | 男 | 1257.7 | 1419.3 | 1494.2 |
女 | 1134.1 | 1261.0 | 1361.4 | |
三年级 | 男 | 1197.9 | 1660.3 | 1858.3 |
女 | 1149.7 | 1614.3 | 1623.0 | |
四年级 | 男 | 1088.1 | 1701.1 | 1923.3 |
女 | 1073.5 | 1484.9 | 1656.6 | |
五年级 | 男 | 1761.6 | 2154.5 | 2168.5 |
女 | 1600.2 | 2031.1 | 1939.7 | |
六年级 | 男 | 1757.6 | 2480.8 | 2608.0 |
女 | 1400.2 | 2209.2 | 2221.8 | |
总计 | 1302.3 | 1643.0 | 1773.0 |
依据表6可知,2017-2019年,小学部学生肺活量平均值分别为1303.2 ml、1643.0 ml、1773.0 ml。总体趋势小学部学生肺活量平均值呈上升趋势,且四五六年级肺活量数值增长明显幅度较大。小学部肺活量逐年上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低年级学生较喜欢有关于跑步的运动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心肺功能逐渐发育,所以肺活量指标增幅较为明显。
表7 2017-2019年初中部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数据分析(单位:ml)
年级 | 性别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七年级 | 男 | 3522.8 | 2726.5 | 2764.5 |
女 | 3216.2 | 2290.3 | 2534.9 | |
八年级 | 男 | 3261.6 | 3324.4 | 3713.3 |
女 | 2972.5 | 2490.7 | 2780.6 | |
九年级 | 男 | 3636.2 | 3644.9 | 3866.1 |
女 | 3071.2 | 2517.4 | 2625.1 | |
初中总计 | 3298.2 | 2910.2 | 3104.1 |
依据表7可知,中学部三年内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分别为3298.2 ml、2910.2 ml、3104.1 ml。中学部学生肺活量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除七年级男生外,其他两个年级男生均有上升。但七八九年级女生从2017年开始肺活量平均值呈持续下降趋势。肺活量数据初中部男生明显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和考学压力的增加,学生们都减少了相应的体育活动,缺少了对心肺功能的锻炼,从而导致肺活量数值的下降。
3.2.4有氧耐力数据对比分析
有氧耐力,也称之为有氧能力。是指人体在较长的时间里进行糖类、脂肪等氧化后提供能量的能力。有氧耐力的高低取决于血液对氧气的输送能力和利用能力。通过持续训练、间歇训练、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细胞的血流量和氧气在体内的利用率。实验中一般通过PWC170测试、台阶实验来测量和评定有氧耐力。
表8 2017-2019年初中男生1000米跑平均值数据统计(单位:分/秒)
年级 | 样本 | 2017年平均值 | 样本 | 2018年平均值 | 样本 | 2019年平均值 |
七年级 | 63 | 5.04 | 51 | 5.11 | 47 | 4 .57 |
八年级 | 67 | 4.43 | 64 | 4.41 | 51 | 4.40 |
九年级 | 51 | 4.32 | 67 | 4.42 | 65 | 4.32 |
依据表8可知,总体上三年内男生1000米跑成绩呈缓慢上升趋势,八年级稳步提升,但七、九年级男生2018年的成绩数据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优于现阶段体育也加入到了中考的考试科目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增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重视程度。
表9 2017-2019年初中女生800米跑平均值数据统计(单位:分/秒)
年级 | 样本 |
2017年 平均值 |
样本 |
2018年 平均值 |
样本 |
2019年 平均值 |
七年级 | 45 | 4.09 | 50 | 4.10 | 47 | 4.17 |
八年级 | 42 | 4.01 | 45 | 4.02 | 49 | 4.07 |
九年级 | 51 | 4.02 | 42 | 4.05 | 45 | 4.07 |
依据表9可知,初中年级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800米跑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考学的压力,家长的教育畸形只关注孩子学习,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是人才,相比于学习成绩体育锻炼不是那么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放松了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和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对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素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3近三年体质测试成绩等级的对比分析
3.3.1体质测试等级统计对比分析
表10 2017-2019年小学部与初中部体质测试等级统计(单位:百分比)
年份 | 单位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2017年 | 小学部 | 2.52% | 19.36% | 74.94% | 3.10% |
初中部 | 2.50% | 26.95% | 65.51% | 5.01% | |
2018年 | 小学部 | 1.76% | 28.14% | 69.91% | 0.17% |
初中部 | 3.13% | 23.51% | 64.26% | 9.09% | |
2019年 | 小学部 | 1.35% | 24.53% | 71.40% | 2.70% |
初中部 | 2.96% | 26.64% | 64.47% | 5.92% |
依据表8可知,小学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017-2019年优秀率分别为2.52%、1.76%、1.35%,优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良好率分别为19.36%、28.14%、24.53%,及格率分别为74.94%、65.91%、71.40%,不及格率分别为3.10%、0.17%、2.70%,不及格率在下降,2018年下降明显。
初中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017-2019年优秀率分别为2.50%、3.13%、2.96%,优秀率有所上升。良好率分别为26.95%、23.51%、26.64%,及格率分别为65.51%,64.26%,64.47,不及格率分别为5.01%,9.09%、5.92。2018年不及格率较高,明显高于三年不及格平均值。
3.3.2体质测试平均成绩对比分析
表11 2017-2019年小学部与初中部体质测试平均成绩统计(单位;分)
年级 | 2017年男生平均成绩 | 2017年女生平均成绩 | 2018年男生平均成绩 | 2018年女生平均成绩 | 2019年男生平均成绩 | 2019年女生平均成绩 |
一年级 | 73.1 | 80.0 | 76.9 | 81.1 | 77.0 | 80.2 |
二年级 | 73.7 | 77.1 | 75.6 | 80.1 | 76.1 | 79.2 |
三年级 | 73.0 | 75.5 | 74.9 | 76.8 | 71.7 | 75.3 |
四年级 | 68.4 | 72.8 | 76.0 | 76.2 | 75.4 | 76.8 |
五年级 | 75.5 | 79.3 | 73.9 | 78.7 | 72.5 | 77.0 |
六年级 | 72.3 | 74.6 | 79.1 | 79.8 | 73.7 | 77.2 |
七年级 | 70.6 | 80.1 | 65.9 | 78.3 | 77.9 | 77.4 |
八年级 | 71.8 | 78.8 | 72.7 | 78.6 | 68.5 | 78.7 |
九年级 | 73.2 | 78.1 | 70.8 | 75.5 | 73.9 | 76.7 |
依据表9可知,2017-2019年1-9年级男女生体质健康测试平均成绩女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男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如上所述,虽然及格率较高,但优秀率和良好率较低,有65%的学生成绩为及格,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为不及格,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上2017-2019年小学部和初中部,男、女生成绩对比,女生优于男生。
2在身体素质方面,50米跑成绩小学部男、女生成绩在逐年缓慢上升,但初中男、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高成绩反而下降。小学生体育课主要有田径项目开展,对跑步项目有很大的兴趣,可能导致50米跑成绩上升,由于年级的升高,作业增多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校内和校外活动时间减少运动量下降,从而导致成绩下降,坐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原因是女生的发育期要早于男生,加上女生骨质密度要比男生低,在受到外力压迫时更容易弯曲,所以在该项目上女生优于男生。有氧耐力方面,男生优于女生。所以需要改变女生在有氧耐力方面的训练方法,指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方法。身体机能的情况由肺活量反应,2017-2019年小学部男、女生肺活量逐年上升,初中部男生逐年上升、女生在下降,除初中女生外,其他学生基本都是随着年级升高肺活量逐渐增加,基本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随着身体发育和体育中考的临近,通过加强对800米和1000米能力,采用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的锻炼方法,从而对最大摄氧量和肺通气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初中男生肺活量在上升,女生在下降,反应出需要改变女生在有氧耐力的方面的训练方法,指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方法。
3在身体形态方面,2017-2019年学生BMI指数在正常范围之内,无明显的上升和下降,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标准上。随着国民经济的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上升,通过科学的饮食,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身体状况。同时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肥胖问题。
4初中生因为升学考试的压力和作业的增多,导致校内校外活动大量减少,是体质下降较为明显。
4.2建议
1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宣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从而提高优秀率和良好率所占的比重。
2家长因该改变片面的人才观,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培养德、体、美全面发展,
使家长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学生体质问题,并在态度和物质上给与必要的支持,文化知识、体育锻炼同步增长。
3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训练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和锻炼方法。
4引导和教育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在课外时间、在家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玩手机,走向户外、走进运动场。保障学生体育运动锻炼时间和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赵美芹,体育与健康【M】.北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8:1-20
【6】史传华,朱小军.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研究-以江苏高校为例[J].开分教育学院学报,2017,37(7):122-124
【7】李涛•高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职业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