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而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为广东的发展带来诸多好处。但是,我们要明白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促进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简单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第二,从加工贸易的经营方式、主体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增值率持续提高等方面来分析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第三,阐述了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度依赖外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不均、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第四,介绍了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三个路径,分别为主体升级、产业升级、价值链升级。第五,结合广东加工贸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XX加大支持力度,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鼓励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加工链、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向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转移、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升级等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第一章绪 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借助改革开放带来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1989年起广东省的GDP总量跃升为全国经济的首位,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长期位居全国各省GDP首位。这是广东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区位与政策的结果。凭借着地处东南沿海和紧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广东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加工贸易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根据广东统计局数据显示,加工贸易占了广东对外贸易额的四成。由此看出,其是广东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进出口贸易、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受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这一比例却出现逐年下降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广东加工贸易向生产成本更低、资源更丰富的内陆省份或国外地区转移,依赖外资现象严重,地域分布不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2.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广东经济的日益发展,加工贸易逐渐出现一下问题。但加工贸易对广东对外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广东在加强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都需要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顺利完成。一方面,加工贸易的成功转型升级势必会促进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可见利润也会随之增多,国内的与之相关的产业也会受到带动作用,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带动国内其他省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十分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
Verdoorn,P.J(维尔多恩 P.J)(1960)是第一个发现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学者,虽然他并没有解释到底什么是加工贸易,但是,他的发现有助于今后学者给出加工贸易的含义[12]。Balassa,B (巴拉萨 B)(1967)他是第一个提出加工贸易概念的人,他认为在整个加工生产环节中,加工贸易属于一种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13] 。Howard Chao(2003)也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目前处于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以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主,而现代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向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另一个高层次水平分工发展[14]。
2.国内研究状况
何丽梅(2018)指出不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较低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区域结构的不平衡制约着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从制度、要素升级、结构优化等方面来促进加工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张才华(2017)认为以下这些因素影响了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例如劳动力成本、国内产业关联度、加工贸易的分布等。提出积极参与互联网经济,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环环节;鼓励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重视产品的质量;扩大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虚心学习国外技术;鼓励加工贸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增强对关联产业带动力等观点[2]。李玉林(2019)认为广东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不仅面对着国内企业自身的问题,还面临着外贸摩擦、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提出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完善税收政策、推动加工贸易产品国际化等建议[3]。么艺浛(2017)提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主体内外并重的形式作为广大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6]。高宇(2014)认为我国在中等收入阶段,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以贴牌生产为主[4]。梁广林(2015)认为对产品的定位不清、产品种类固定,缺乏多样化、制作水平低等方面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阻碍[5]。朱桂芳(2014)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广东省技术水平、产品内分工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等因素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的增加值成正相关性[11]。封小花(2013)国内产业结构和配套产业的提升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起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广东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7]。韩超(2016)提出关于产业间培育加工贸易新增长点和产业内促进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加工贸易转系升级路径[8]。王颖(2013)建立多元回归计量模型,以加工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变量较大程度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并提出了关于均衡发展加工贸易、完善产品结构、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政策建议[9]。
3.总体评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颇多,这些研究从各方面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目标集中于国家层次,关于省级层次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专门对广东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等方法,分析和研究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以所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关于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采用调查法、文献综述法等方法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的现状进行描述,进而用调查法的方式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2.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百度搜索、中国知网、以及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与分析。
调查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统计,对数据进一步挖掘和剖析,分析出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趋势。
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五为个部分内容
第一章,绪论。简单的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状况,最后简单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通过表格和数据介绍了转型升级的现状,其中分别为经营方式、主体、产品结构、增值率等。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外商投资利用不合理、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不均、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主体升级、产业升级、价值链升级这三个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
第五章,通过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四)相关概念界定
1.加工贸易的概念
加工贸易概念的界定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加工贸易是指国外企业已投资的方式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利用东道国原有的生产能力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到东道国境外销售;狭义的加工贸易是指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取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10]。
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来促进
本国加工贸易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生产体系中,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迈进,从而获得更多产品附加值。
第二章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
(一)加工贸易经营方式转型升级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广东加工贸易的基本形式。进料加工相对于来料加工,其利润空间较大,然而据数据统计,1980年,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占比分布大致为进料加工两成,来料加工八成。后续在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的支持下,进料加工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外进出口额不断增加,其比重也逐渐超过来料加工,是故,广东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方式也逐渐转为进料加工。从表2-1可以看出,广东省来料加工进出口总额虽然逐年增多,但是对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在逐年递减,十年间降低了11.31%。而广东进料加工进出口额的比重则逐年增高,由2009年的78.13%,到2018年的89.44%,提高了11.31%。由此可见,广东加工贸易由低加工费的来料加工方式渐渐向附加值更高的进料加工转变。
表2-1 2009-2018年来广东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进出口额在加工贸易总额中所占比
年份 | 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广东来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广东进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来料加工占比(%) | 进料加工占比(%) |
2009 | 3559.41 | 778.41 | 2781 | 21.87% | 78.13% |
2010 | 4460.36 | 845.32 | 3615.04 | 18.95% | 81.05% |
2011 | 5077.35 | 811.41 | 4265.94 | 15.98% | 84.02% |
2012 | 5299.13 | 680.49 | 4618.64 | 12.84% | 87.16% |
2013 | 5267.19 | 596.63 | 4670.56 | 11.33% | 88.67% |
2014 | 5202.62 | 605.65 | 4596.97 | 11.64% | 88.36% |
2015 | 4413.31 | 543.68 | 3869.63 | 12.32% | 87.68% |
2016 | 3705.81 | 429.11 | 3276.7 | 11.58% | 88.42% |
2017 | 3731.84 | 417 | 3314.84 | 11.17% | 88.83% |
2018 | 3973.25 | 419.39 | 3553.86 | 10.56% | 89.44% |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二)加工贸易主体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出于吸引外资的目的,广东省XX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因此,广东省吸引到了大批外资企业入驻。由表2-2可以看出,在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中最高的是外资企业。由2009年到2018年这十年的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在80%左右,而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相加的占比仅为20%左右,从而形成了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本地企业为辅的局面。近些年来,广东加工贸易主体多元化趋势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占比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6.45%到2018年的16.4%,十年间增长了近10%。但是,15年到17年这三年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均高达85%,并且常年稳定在80%,从而表明广东加工贸易的主体没有改变,仍是外资企业。而这种外资主导的状况,成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严重阻碍。
表2-2 2009-2018年广东省各类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年份 |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 | 私营企业所占比重(%) | 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 |
2009 | 12.17 | 6.45 | 81.38 |
2010 | 11.26 | 6.94 | 81.8 |
2011 | 10.92 | 8.06 | 81.02 |
2012 | 10.85 | 9.56 | 79.59 |
2013 | 9.05 | 9.9 | 81.05 |
2014 | 7.25 | 11.82 | 80.93 |
2015 | 3.04 | 10.19 | 86.77 |
2016 | 3.06 | 10.84 | 86.1 |
2017 | 2.68 | 11.46 | 85.86 |
2018 | 2.33 | 16.4 | 81.27 |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三)加工贸易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早期,加工贸易企业大多生产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例如,家具,玩具,制鞋等。经过40多年的发展后,其加工的产品的附加值渐渐提高,渐渐转为加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由表2-3可以看出,广东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增加了1969.47亿美元,其所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达到70%上下。广东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也在这十年中逐渐增加,期间出口额增加了943.83亿美元,在18年其所占加工贸易总出口额达到36.13%。从整体上看,广东加工贸易所加工产品的产品附价值逐渐提高,表明广东加工贸易产品渐渐由之前的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由此可见,广东加工贸易的产品在慢慢改变,产品结构逐渐转型升级。
表2-3 2009-2018 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
年份 | 机电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 贸易出口总额(亿美元) | 机电产品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 |
2009 | 2501.36 | 1393.74 | 3589.56 | 69.68% | 38.83% |
2010 | 3156.84 | 1753.39 | 4531.91 | 69.66% | 38.69% |
2011 | 3597.19 | 1975.25 | 5317.59 | 67.65% | 37.15% |
2012 | 3894.54 | 2213.7 | 5740.59 | 67.84% | 38.56% |
2013 | 4395.69 | 2564.07 | 6363.64 | 69.08% | 40.29% |
2014 | 4285.59 | 2310.17 | 6460.87 | 66.33% | 35.76% |
2015 | 4380.34 | 2325.47 | 6434.68 | 68.07% | 36.14% |
2016 | 4064.84 | 2135.92 | 5985.64 | 67.91% | 35.68% |
2017 | 4201.31 | 2157.98 | 6228.73 | 67.45% | 34.65% |
2018 | 4470.83 | 2337.57 | 6470.46 | 69.10% | 36.13% |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四)转型升级的效果持续改善
一个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产业升级的状况,可以在该地区的加工贸易增值率中体现,加工贸易增值率越高,其产品的附加值越高。通过加工贸易进出口之间的差额除于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后乘于100%,可以得出加工贸易的增值率。
由表2-4可以看出,近年来广东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产业逐渐升级,加工产品也慢慢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加工贸易增值率从09年到16年提上升了13%。即使17、18这两年有所下降,但也维持在70%左右。以上分析说明,广东省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国内生产环节增加,标志着广东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顺利进行,由初期的低加工费向高一阶段转型升级。
表2-4 2009-2018 年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与增值率
年份 | 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亿美元) | 广东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 | 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亿美元) | 广东加工贸易增值率(%) |
2009 | 2231.27 | 1328.14 | 903.13 | 68.00% |
2010 | 2755.75 | 1704.61 | 1051.14 | 61.66% |
2011 | 3115.15 | 1962.2 | 1152.95 | 58.76% |
2012 | 3248.78 | 2050.35 | 1198.43 | 58.45% |
2013 | 3234.2 | 2032.99 | 1201.21 | 59.09% |
2014 | 3205.89 | 1996.73 | 1209.16 | 60.56% |
2015 | 2812.1 | 1591.21 | 1220.89 | 76.73% |
2016 | 2387.01 | 1318.8 | 1068.21 | 81.00% |
2017 | 2383.6 | 1348.24 | 1035.36 | 76.79% |
2018 | 2498.95 | 1474.3 | 1024.65 | 69.50% |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综上所述,在经营方式上,广东加工贸易逐渐以进料加工为主;在产品结构上,逐渐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加工贸易增值率呈上升趋势,最高达81%,大致维持在70%左右。但是,外资企业仍旧占据广东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从而迟缓了加工贸易经营主体的转型升级。
第三章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凭借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承接了大量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自身加工贸易的飞快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联系愈加紧密,经济环境愈加复杂,人民币币值的不断攀升,这必然导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变相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严重减弱了广东加工贸易原本的生产成本优势。从表3-1可以看出,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的是年平均工资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09年为27578元,2010年已经突破3万,达到31277元,2018年广东省制造业年平均工资已经达到74030元。在同比增长率方面,2010年到2013年期间为上升趋势,在2013年同比增长率有所回落,2014年又上升为14.15%,之后几年的同比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由此可见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内的劳动力也不会像之前那般丰富且廉价,这将导致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成本的提高,从而迫使一下依靠廉价劳动赚取利润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濒临倒闭,为求生存,不得不向国内中西部及国外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
表3-1 2010-2018 年广东省制造业年平均工资变化情况
年份 | 年平均工资(元) | 同比增长(%) |
2010 | 31277 | 13.41% |
2011 | 35772 | 14.37% |
2012 | 41712 | 16.61% |
2013 | 45824 | 9.86% |
2014 | 52308 | 14.15% |
2015 | 57419 | 9.77% |
2016 | 62383 | 8.65% |
2017 | 66823 | 7.12% |
2018 | 74030 | 10.79% |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二)过度依赖外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大量外资进入,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公司也纷纷前来。广东省凭借着政策优惠和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批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故,早期外资企业在广东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国营与私营等内资企业也逐渐发展,但是仍未撼动外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如图3-1所示,目前,有80%的广东加工贸易企业为外资企业,仅仅20%是内资企业。这明显表示广东加工贸易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国营和私营等内资企业规模及占比仍然偏低,以至广东省内资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能力薄弱,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广东加工贸易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进程。
图3-1 2009-2018年广东省各类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三)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不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绝大部分的加工贸易企业汇聚在珠三角地区,而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受限于劳动生产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因素,加工贸易企业较少,发展比较落后。据有关数据统计,2016年,珠三角地区的四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它们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总量占据了整个广东省加工贸易总额的六成以上,具体数额为3314.8亿美元。显而易见,珠三角地区集聚了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而企业的过度集中会使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一方面,过度的集中会导致产能的过剩,资源的缺乏,土地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无法发挥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的闲置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的浪费、利用效率不高。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生产要素价格提高,而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相反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廉价。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降低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省XX应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缺乏加工贸易企业却拥有丰富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转移。
(四)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为简单的加工或者代加工企业,由于技术研发机构的缺乏、自身品牌稀缺、自身专利也较少,导致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竞争力取决于研发能力的高低,在此,本文选取广东省每年R&D经费支出来表示自主研发能力。如表3-2和图3-2所示,2010年R&D经费支出为808.75亿元,而到2017时增加到了2342.63亿元。并且广东的R&D经费支出是逐渐提高了,对GDP的占比也有所提高。但是R&D经费的支出仍旧较低,仅占广东省生产总值的2%左右。
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如果想要将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实现产品升级,必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除了极少数的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具有长远的目标和雄厚的资金,大部分的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动力去进行科研创新。因此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表3-2 2010-2017年广东省R&D经费支出额及占GDP比重
年份 | R&D经费支出(亿元)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011 | 1045.49 | 1.94% |
2012 | 1236.15 | 2.13% |
2013 | 1443.45 | 2.28% |
2014 | 1605.45 | 2.33% |
2015 | 1798.17 | 2.43% |
2016 | 2035.14 | 2.52% |
2017 | 2343.63 | 2.61% |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局网站
图3-2 2011-2017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局网站
第四章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主体升级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加工企业的升级。由于XX政策的支持以及广东省自身的区位优势,广东引进了大量国外资本,承接了大量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导致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大产品研发的力度,注重产品研发,从而培育自身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使广东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得以提高。
外资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广东加工贸易企业以外商投资为主导的局面。虽然外商投资的增加短期内能大大提高广东加工贸易行业的出口额,但是从长远来看,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的格局,不利于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XX应扶持内资企业的发展,改变以外资为主导的局面,这也是主体升级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二)产业升级
在进行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的时候,应重点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促使广东加工贸易行业由利润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产品档次。第二,省XX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促进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行业的技术含量,促进农业产品的出口。第三,整合加工贸易行业与服务行业,逐渐形成关于加工贸易行业的产业链,从而使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稳健发展。
(三)价值链升级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融入全球化垂直分工体系。提升自身在产业链的位置,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是广东加工贸易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为了促进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企业可以通过加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升级生产环节,增加国内配套产业等方式。广东加工贸易应向研发设计、分销服务、售后服务等方面转型升级,逐步的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全面发展。
第五章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XX加大支持力度,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XX通过政策来引导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明确定义行业目录。并且,建议XX在制定和调整政策时,应先依据实际情进行充分调查,使出台的政策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第二,加强监管,从而维护加工贸易发展秩序。例如,核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状况,末位淘汰,筛选出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大力扶持。第三,简化加工贸易退税程序、提高退税速度。
(二)鼓励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目前,广东加工贸易主体逐渐趋向多元化,但以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仍未改变。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依赖外资企业的自主完成是不理性的,XX应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进一步鼓励国有、民营等内资企业加入到加工贸易的发展进程中来。引导和鼓励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进行合作,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自身制造水平,培育自主品牌,并继续向全球价值链的顶端进发。
(三)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加工链
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两个方向,一个是上游复杂零件的生产,产品开发,另一个是延伸到下游分销,物流,金融等服务环节。因此广东应巩固和延伸加工贸易环节,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自身生产制造水平、培育自主品牌,掌控核心价值链,延伸国内产业链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产业升级还应优化产品结构,由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激励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参与高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促进产品的转型升级。
(四)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向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转移
由于区位和政策的原因促使珠三角地区成为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从而导致仅有小部分的加工贸易企业分布在非珠三角地区,这种分布过于集中珠三角地区的局面,不利于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两个地区分别拥有各自的比较优势,非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充足且价格相对较低、拥有大面积土地。而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珠三角地区与非珠三角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广东省XX应做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从珠三角地区向非珠三角地区转移的工作。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应该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加大对产品研究方面的投资,向品牌,研发,设计等方面发展。从珠三角地区转移过来加工贸易企业则通过该地区充足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促进非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吸取珠三角地区的经验,不能以破坏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应做到兼顾加工贸易的发展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对该地区的破坏和污染。通过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来促进广东各地区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
(五)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着重点之一在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省XX应建立人才培养激励制度。结合产业与教育,培养专业型人才,从而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加强国民继续教育力度,增加各类形式的岗位培训。增加人才引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把人才、资金和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六)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升级
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生产附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利于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因此,省XX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企业方面则应在产品自主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为打造自主品牌,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快速升级,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的维权意识。
结 语
广东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典型省份之一,而广东加工贸易可以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加工贸易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通过韩国、X地区和香港地区发展的经验,加上广东自身发展的问题,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是故,广东XX从各个方面对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帮助,提高其转型升级的效率,从而营造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本文通过数据和表格分析了广东加工贸易的经营方式、主体和产品结构的现状,并统计了广东近年以来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度依赖外资、加工贸易分布不均、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并与之相应提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参考文献
[1]何丽梅.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18(06):48-50.
[2]张才华.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201+211.
[3]李玉林.浅析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J].金融经济,2010(14):26-27.
[4]高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中等收入陷阱”跨越[J].云南社会科学,2014(1):61-6
[5]梁广林.当前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困境与出路[J].价格月刊,2015(5):83-85.
[6]么艺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12):50-51.
[7]封小花.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8]韩超.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路径探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6.
[9]王颖. 中国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0]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1]朱桂方.对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J].科技展望,2014(19):192-193.[12]Verdoorn,P.J.”The Intra-blockTrade of Benelux” in editedby Robinson,E.A.O[J].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Siz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1960(6):30-49.
[13]”B.Balassa:”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tion in the European common Market”[J].Economic journal,march,1967(12),1-21.
[14]Howard Chao,Lawrence Sussman,Vera Tong and Cindy Huang.Legal Aspect sof OEM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J].Topics in Chinese Law-an O’melveny&myersllpresearch report,2003(8):1-20.
致 谢
在本次论文写作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競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凤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