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农业收入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已经收获的农作物如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茶叶、水果、水生植物(如菱、藕)等主产品以及副产品的价值。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农”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收入问题是解决好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收入问题的改善可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根据数据,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到2015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然而,截至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2205元,早已突破万元。不难看出,农民收入如何增长问题仍需探究。
2010年1月1日,胡xxxx提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这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自xxxx以来,xxxxxxx至少访问了河北五次。尽管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战略,但是河北省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远远不及北京和天津。河北省是农业大省,2018年中国各省GDP总量排名中,河北省以36010.30亿元的产值位居第八名,从GDP的背后来看,河北要想建设成为经济强省,农民增收问题亟待解决。农民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假设,加快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根据影响农业收入的因素,有可能更加清楚地掌握农民增收的方式以及农民收入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1.1.2选题意义
本文选择了农民的农业收入,其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本文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增长方式,丰富农村经济和建设乡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可以为河北省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资料,有利于制定与实施科学的农村政策,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对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是最基本的问题。河北是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的增长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农民收入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农业收入,所以农民的农业收入得到增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4)本文探析农民农业收入的构成问题,有利于识别农民农业收入的来源,从源头出发来更提高当前农业的收入水平。
(5)分析农民的农业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收入增加并且稳定增长后,农民总收入将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和消费能力。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农业的资源型限制与政策分析
卢军静(2014)指出,农业收入得到的回报所需时间长而且收入不稳定。由于农产品是不断增长的生命的结果,因此任何生产环节都只是一个序列,而不具备与工业一样的并列性。其次,季节性和地域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是两个明显的特点,农业生产时间和工作时间是矛盾的,劳动成本是不平衡的。而且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具有广阔的地域性。周成(2010)指出,农业的发展处于“天生的困境”,因为工业发展的速度远低于工业和制造业,因为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为了在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的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充分支持,也就是说,必须广泛支持农业的发展,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并逐步缩小与公民收入的差距。Alexandre Gohin,Yu Zheng(2020)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他提出建议应以农业为导向,以减少农业投资的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病虫害,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政策调整都将反映在农业收入中。在这些面前,单个农户的力量很有限,往往只能被动的适应,而难以主动加以利用。
农业生产有着鲜明的季节性,这个特点将使农业工作闲置。从整个生产周期来看,农业工资通常是相当低的。由于农业和农民的地位相对较低,国外普遍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农业进行了保护,以确保农民实现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农业朝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但是相关的研究表明,农业保护与一个国家的效率水平并不是相匹配的。Chen CHEN(2018)通过研究发现,随着价格支持和收入稳定政策的实施,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农业保护政策上花费的巨额财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XX的财政负担。相反,如果农业保护政策未能为工人提供足够的补偿,它们将继续提高耕地和其他价格,这对于农民的福利是较大的损失且是不可避免的。Zhanzhan ZHANG(2017)经过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通过降低农业用地价格来减少农业成本也是很重要的。Wenyan Xing(2010)也指出,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发展有着很严重的政策歧视,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较明显的城市偏向,这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一点与发达国家是不同的。
Iwona Filipczak(2016)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更多时候体现出一个强制性的特点,国家更多的时候会偏重于城市,发达的国家由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Yaosen Liu(2011)指出,XX补贴越直接并且给予农民较多的补贴,农民的总收入就越高,但是XX补贴与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和农民家庭的丧失程度负相关。也就是说XX增加补贴会使农民的流失率降低。
(2)农村劳动力流转困难与城乡分割的制约
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贾伟和辛贤(2010)使用一般均衡法计算得出以下结论,城市农民工的涌入将增加三个产业的产出,然而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难度增加,相关的产出也会进一步减少,当地劳动力工作的范围将会进一步缩小。高虹、陆铭(2010)建立劳动力流动决策的probit模型进行估计,认为在中国城乡分割在过去的背景下,农民往往难以承受社会和政策上的各种歧视,难以实现公民的社会融合,并且很少获得社会信任,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而且在农村地区,农民作为一种区域性的资源,数量庞大。所以在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进程中,打破城乡之间的分割局面来加快农村贸易进程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化导致了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王鹏飞、彭虎锋(2013)认为,城镇往往具有比农村更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时的市场信息、先进的科技和便利的基础设施等,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将越来越大,城市与乡村之间更有可能实现统筹发展,这样,城市作为主体,发挥好领导带动作用,促进乡村实现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终目的。
张风芹(2020)提到农业技术本身变化缓慢,农户选择技术时还需将风险等因素考虑进去。典型农户实际上采纳的是稳产,而非高产但产量欠稳定的技术。因此农业技术的运用不当使他们的收入很难快速提高。农民应当合理调整主粮与经济作物要素投入,增产增收。孙晓然、蔡军、苏跃辉(2015)指出,在主粮生产上要适应新常态,减少在劳动要素上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良农作物的品种、要让农资要素的投入更加均衡,使主粮生产呈现出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生产特点,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在经济作物上要结合已形成的一批特色品种,规模大、效益高、品质硬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对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作进一步分析,在经济作物品种的选取上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运用农业科技、加大市场影响力,尽可能地提高产品地产量和质量,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确保农民收入能实现大幅度增加。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应当在我国XX大力支持的条件下努力推进。雷平、詹慧龙(2016)构建了农业示范区的农场收入模型,收集了2010-2014年国内150个国家农业示范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模型得出了如下结论,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一个科学有效的办法。可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且在基于经济保障的前提下加快耕地翻修和相关设施的建设步伐,而且结论表明,每增加1%的高级耕地,会增加16元的农民收入,每增加1点灌溉系数会增加农民收入52元。提高百分之一的农业机械化率会提高农民家庭收入89元。总的来说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率是增加农民收入较为可行的办法。
河北省在最近几年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农民的收入增速却逐渐放缓。柴亚兰和王宝林(2017)表明,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改进和显著提高,而且对农产品的需求上也呈现出多样化、追求高质量产品的特点。所以增加农业收入就必须提升市场质量。
(4)信息化对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
赵洪丹、陈丽爽(2018)指出,当前农业开展了供给侧结构性,要想尽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出并且制定好有利的市场价格是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方面。在提高农业产出时,对农业技术的要求非常重要,农业生产者在进行生产工作时要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对当前的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升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水平。XX还需及时地向农户传递相关信息,包括当前地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还要传达现阶段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等,避免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
农民对市场的判断不准确,根本原因是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做出合理的判断。曹冰雪、李瑾(2019)采用OLS、QR与3SLS法分析了信息化影响农民增收的信息要素差异与个人禀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就不同收入阶层农户而言,高农业收入农户会受到信息基础投入与信息技术采纳产生的有增收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低农业收入农户与信息基础投入之间没有产生显著的增收效应,然而信息技术采纳却对低收入农户产生了一定的减收效应。因此在农村,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5)休闲农业对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
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相比,休闲农业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王明康、刘彦平(2019)通过设定门槛回归模型,探究休闲农业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这两者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主要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和XX干预的水平呈现出阶段化的发展特征,不同地区在开展休闲农业时,是由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典型异质性发挥作用的。通过积极建设以农民闻名的休闲农场品牌,积极参与组织各类休闲农业,推广农产品节日,风景名胜区客户共享,并与新媒体营销合作,通过休闲农业增加农业收入。所以今后的发展重心应该向扩大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这一方面倾斜。
王钰婧(2019)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在做好的前提下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发展农村旅游休闲农业中,有必要抓好工业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局面最终才能实现。
1.2.1文献述评
各位专家学者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非常广泛。简单来说,学者提出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农业生产自身的先天条件,XX政策支持以及农业科技的投入。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并且重视起来的,只有从农业生产的本身出发,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好XX推行的有利于农业的政策,农业收入才能得到提高。此外,依据当代农民自身的情况,本文认为农业收入增长与农民文化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农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逐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市场需求做好品牌打造,争取打造出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来增加附加值。可以引导农民尝试通过自媒体宣传自己的农产品,以促进农业收入增长。
1.3本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等网站,搜集关于农业收入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本文的研究框架,将现有的理论运用到河北省农业收入的影响因素上来,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引导。
2.统计分析法。通过在河北省统计局获取的原始数据信息,经过统计与整理制作了本文中出现的图表,对河北省农民农业收入的潜在因素作进一步分析,对研究结论做归纳总结。
3.计量分析法。本文运用SPSS软件,基于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河北省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农民农业增收的相关建议。
2河北省农业收入现状及问题
2.1河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
农村居民第一产业净收入常年较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知农业收入增加困难,要想农民整体收入大幅上升,必须提高农业收入。

根据上表,2006年至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开始进入飞速增长时期。能够看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在不断增加。
具体到河北省的几个市,本文收集到2008年至2017年这十年间各城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来分析河北省各城市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状况。

如表2-2可以看出,河北省这几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和唐山市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相对来说是最多的,承德市、沧州市和邢台市的产值是相对最低的。
石家庄市自2014年起第一产业产值飞速增长,究其原因是石家庄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有利于小麦越冬和春季返青。该市第一产业在石家庄XX的保护下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唐山市的第一产业产值相对较稳定,这源于唐山市优良的地理环境与适宜的气候。承德市山地多,土地资源缺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第一产业产值太低。沧州市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春旱、夏涝、秋爽、冬干,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第一产业产值较低。邢台市虽然是农业大市,但是如今水资源缺乏,农户分散种植严重,没有更多的特色农业,仅仅依赖传统农业,因此第一产业产值也很低。
2.2农业收入受到的制约
农产品价格较低,农民的农业收入在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很快的前提下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赵克华(2011)指出:农业是河北省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占到45%。因此,农业收益水平主要与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有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制约,粮食价格普遍偏低,不能完全进入市场,生产资料价格连年上涨,造成农业收益逐年降低,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根据表2-3,清晰呈现了近年来河北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农产品生产成本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逐年增长。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导致农业收入的相对下降,极大地困扰了农民,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XX逐步放开了农业生产市场和粮食收购市场,河北农产品市场在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显得毫无优势,缺乏竞争力,人们增加农业收入的前景黯淡。
2.3农产品交易的现状
如下表,本文选取了河北省几类商品的交易情况来间接分析农民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渔业等可获得的收入情况。

可以看出,干鲜果品类的销售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水产品类的销售额常年比较低。河北省的养殖业、种植业、水产业等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经过了层层加钱,最后农户得到的收入是比较低的。只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收。
3影响农业收入的因素分析
3.1影响河北省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3.1.1耕地资源不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然而人均耕地资源却极度匮乏,且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分布极其不均匀。根据2009年公布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河北省耕地面积9842.03万亩,人均耕地1.4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全省耕地进一步减少,建设用地的面积和比重逐渐增加。小麦和玉米为河北省主要的粮食产物,这些农产品的产量以及价格会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
(一)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分析
从下图可知,河北省的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8较2006年减少了96.6千公顷,降幅达1.1%。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总体波动幅度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在维护粮食安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农田扶持政策,这使得河北省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特点。

(二)粮食生产总量分析
由下图可以看出,从2006至2018年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较2006年增加920.3万吨,增幅为33.1%。2014年较2013年下降了4.8万吨,降幅为0.1%。从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获悉,2014年虽然河北夏粮单产、总产实现了双增格局,但由于秋粮生产遭遇了严重的“卡脖旱”,局部地区受灾严重,造成秋粮单产下降幅度较大,全年粮食单产、总产均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

通过对主要农产品总播种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单产波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总产量变动。所以在农业发展进程中要依靠科学进步和科技水平,提高单产,对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要尽可能地完善改进并加大推广力度,从而提升粮食的总产量。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都占据了很大比重,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业用量会很大程度以来粮食生产,稳定有效的粮食生产可以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通过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积极性。
3.1.2养殖业生产制约
本文选取2006年至2017年河北省的肉猪、牛、羊和家禽的出栏数量,来分析河北省养殖业生产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

由表3-1可看出,2006至2017年间,肉猪、牛、羊、家禽的出栏数量总体上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015年肉猪较上一年减少了87.3万头,降幅为2.3%。2015年家禽比2014年的出栏数量减少了1192.5万只,降幅为1.9%。究其原因为,2015年猪肉价格上下波动较大,供需不平衡导致一段时间内,肉猪养殖量减少。家禽出栏量减少是由于2015年的禽流感爆发,市场需求量少导致家禽的养殖数量减少。
农民的农业收入与农产品产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表给出了河北省2006—2018年的各种农产品总产量数据,接下来将通过分析水产品产量、肉类产量与奶类产量等的相关数据,探究农业收入的影响因素。

由表3-2的肉类总产量数据可知,从2006年323.5万吨到2015年359.9万吨,河北省肉类总产量增加了36.4万吨,增长幅度为11.2%。2014年总产量是这十年中数量最高的,由于2014年人民对肉类的需求量变大,各种肉类产品出栏量增加,因而肉类产量增加。2015年由于肉猪和家禽类出栏数量减少,所以拉低了整个肉类产量。
再看表3-2的奶类产品数据,总体来说,2006至2018年奶类产品总产量波动较大。河北省是全国奶业大省。由于国外生产奶类产品企业对中国本土奶类产品企业的影响,在双方竞争中,国人对本国奶类制品的购买量与需求量逐年波动,因此,供给逐年波动,影响了奶类产品的总产量。
由表3-2可知,2006至2018年间,河北省水产品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6年总产量为871418吨,2018年为1031000吨,增加了159582吨,增幅为18.3%。这说明河北省人民对水产品的需求是逐渐增长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供应,水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增加了,水产品的整体产量也得以逐渐增长。
通过对畜禽类产品产量的数据分析,可看出,养殖业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农民应当科学饲养家禽、生猪、牛羊、水产品等,以提高农业收入。
3.1.3农民文化水平急需提高
河北省农民素质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仍较为偏低。

从2006年到2018年的各项数据对比,河北省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受教育水平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农民没有接受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培训。所以要加大义务教育的普及力度,以此为基础发展职业教育,多多开展丰富的支农活动。鼓励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种植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利用水平,有利于开展现代化农业,并提升农民的农业收入。
3.1.4剩余劳动力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
中国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着过量的农村劳动力。河北是一个农业省份且人口数量多。然而河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畸形。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在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大多数就业人员会选择服务业。而且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水平不一致,产业比重失调,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会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所以农民的收入不能有效的增长。

从河北省的角度看,其有着比较简单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林业、渔业和畜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粮食消费量在逐渐减少,对肉类、奶类、以及蛋类的需求逐渐增加。只有增加肉、蛋、奶等的产量,才能促进农业收入增加。
4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模型分析
本文以2006年到2017年的农民农业收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计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以及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根据选取的变量,将研究模型设定为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农民农业收入用Y表示,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用X1表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用X2表示,X3表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4表示化肥使用量(万吨)。α表示常数项,β1-β4分别表示各变量回归系数,μ表示误差项。
1、相关检验

由相关检验结果可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07,但不显著,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较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89,但不显著,说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较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民农业收入在1%显著性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941,说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民农业收入为正相关关系;化肥使用量与农民农业收入在1%显著性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784,说明化肥使用量与农民农业收入为正相关关系。
与此同时,还可以观察到,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例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2,说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从表4-2初步回归结果同样可以看出,仅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他指标均不显著,正是由于共线性导致的。

2、主成分回归
考虑到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诊断共线性有几种办法,经过对其他专家学者的论文模型进行学习,本文适用主成分回归法。首先对各个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运用成分得分与农民农业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

在上述KMO和巴特利特球度的检验中,从结果可以看出,KMO的值大于0.5,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33,显著性为0,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各个指标的选取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然后进行公共因子提取,结果可知上述指数指标都大于0.95,表明各变量的提取度较好,保留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进一步进行公因子提取,采用特征根大于1的提取方法,由提取结果可知,提取的主因子有2个,第一个公因子的特征根为2.761,方差百分比为69.037%;第二个公因子的特征根为1.063,方差百分比为26.575%;两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5.612%,这些数据表明了当前的主成分分析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即两个公因子可以代表原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由表4-5成分矩阵结果可知,主因子1主要承载了上述四个指标,表明指标主要信息集中在第一成分,各变量在第二成分的载荷相对较低。

进一步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各个成分得分公式。
3、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测算历年成分得分,进一步以成分得分与农民农业收入进行回归分析。根据上述变量,本文将研究模型设定为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ZY表示农民农业收入,以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样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进行标准化,F1表示第一成分得分,F2表示第二成分得分,F3表示第三成分得分。
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成分得分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程度,回归结果如表4-5所示。

由回归结果可知,模型调整后的R方为0.737,说明各个成分得分对农民农业收入具有较高的解释程度。F检验统计量为16.413,显著性为0.000,通过了F检验,表明模型回归效果较好。由此可得成分得分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方程:
进一步将主成分分析中的F1、F2的公式代入回归方程,即可得各因素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方程:
可以看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33,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为负相关关系。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正向变动一个单位,农民农业收入则反向变动0.033个单位,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导致了农民农业收入的减少。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65,说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农民农业收入为负相关关系。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每正向变动一个单位,农民农业收入则反向变动0.065个单位,说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增长导致了农民农业收入的减少。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410,说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民农业收入为正相关关系。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每正向变动一个单位,农民农业收入也正向变动0.410个单位,说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扩大能够促进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
化肥使用量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451,说明化肥使用量与农民农业收入为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正向增加一个单位的化肥使用量,农民农业收入也会进行正向变动,并移动0.45个单位,这也进一步表示了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可以极大程度改进农民农业的收入水平。
综上可以得到结论,对农民农业收入起正向作用的因素是提高每公顷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民农业收入起反向作用的因素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5提高河北省农民农业收入水平的建议
5.1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度转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减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的数量可以促进河北省农民农业收入的提高。农业生产率较低妨碍了农户农业增收,XX应当鼓励农业劳动力适度转移到城镇以及农村的非农产业中去。河北省XX应当通过加强培训帮助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技能,要注意增强农民投入生产的积极性和政治思想方面的觉悟。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民科学有效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收入。
在自媒体时代,微信、淘宝等应用软件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些软件具有用户基数大、信息传播快的特点,如果农户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利用这些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营销,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农产品销售量,也能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5.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多元化经营
河北省平原面积广,在粮食种植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建设优质的小麦和玉米产业带,要让粮食生产呈现出区域化的特点,加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以保障当地农民的收入。河北省应依据当地第一产业生产条件,寻找具有产业优势的科学生产方式,现阶段的生产模式依旧是种植农业占据主导,其他领域鲜有涉及,所以必须对当前的生产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加大畜牧业、渔业以及林业的生产比重。
针对河北省畜牧业问题,应当扩大养殖产业化、集中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做好畜牧业疫病防控工作,XX积极加强养殖和生产的卫生监督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
XX应加快粮食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尽早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尽可能落实农业的补贴政策,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出台更加科学有效的惠农政策,调整当前农业结构,确保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完善改进农田水利的建设,加强防汛抗旱等农业防护工作的力度,完善农业生产的相关工作。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着力于改善农业体系和农村发展机制。努力根据当地情况,加强新型农业经营单位的培育,适度发展多种经营形式。探索并力争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和农村发展水平以及在实现收入持续增长方面取得实际成果。
5.3利用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总量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耕地资源的先天条件有优势也有劣势。虽然河北省人均耕地资源比较匮乏,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有着明显的优势条件,耕地资源类型齐全,结构分明,有利于分区利用,而且河北省的平原面积大,土地生产率也比较高,如果加以合理利用,稳定主要品种的种植面积并优化品种结构,可以提高产量以及品质。
化肥使用量过低会导致作物产量相对较低,农民应当根据所学的农业生产知识适当提高每公顷化肥使用量,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从而推进农民农业收入增加。
5.4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模型分析表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农民农业收入起正向作用。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会使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所以,XX应该发挥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作用,促使粮食最低收购和农业补贴等相关制度的完善,帮助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户从事农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农业生产领域的利润,促进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卢军静.我国农户农业收入影响因素深层探究[J].商业时代,2014(2):121-122.
[2]周诚.“农业解困律”概论[J].中国农村经济,2010(3):55-59.
[3]Alexandre Gohin,Yu Zheng.Reforming the European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From price&income support to risk management[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20.
[4]Chen CHEN.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8,10(11):9-13.
[5]Zhanzhan ZHANG.Analysis on Farmers'Straw Marketization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7,9(06):48-52.
[6]Wenyan Xing.The Impact of China’s Fiscal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on Famer’s Incom[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2(05):1-4
[7]Iwona Filipczak.Marginalization of South Asians Based on Race and Skin Color in Bharati Mukherjee’s Jasmine and Chitra B.Divakaruni’s“The Mistress of Spices”[J].Respectus Philologicus,2016,29(34).
[8]Yaosen Liu.The changes of Fiscal Agriculture-Supporting Expenditure and Famers Incom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Theory[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3(03):92-95.
[9]贾伟,辛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农村经济,2010(03):4-11.
[10]高虹,陆铭.社会信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0(3):12-23.
[11]王鹏飞,彭虎锋.城镇化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传导路径及区域性差异分析——基于协整的面板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0):73-79.
[12]张风芹.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J].种子科技,2020,38(07):111-113.
[13]孙晓然,蔡军,苏跃辉.新常态下河北省农民收入提高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57):78-82.
[14]雷平,詹慧龙.新形势下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家农业示范区面板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06):641-647.
[15]柴亚岚,王宝林.河北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1):62-86.
[16]赵洪丹,陈丽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06):113-124.
[17]曹冰雪,李瑾.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6);55-69.
[18]王明康,刘彦平.休闲农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4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9(01):40-53.
[19]王钰婧.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21):84.
[20]赵克华.河北省农民收入增长水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致谢
行文至此,意味着我的本科生涯即将结束。回首四年前的那个秋高气爽的九月,我在父母的陪伴下,拖着行李,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校园。如今,我带着收获的知识、开拓的视野、美好的友谊离开这里,留给母校无限的热情和真挚的谢意,感谢母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陪伴我四年的成长。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还拥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大学四年中写过的实践报告和学年论文,老师都不断悉心指导我。这篇毕业论文从模型的选取到整体的安排,从头至尾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其次感谢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是他们辛苦工作,供我读书,在我的求学生涯中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帮助,才会有现在的我。唯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回报父母的恩情。
还要感谢我的男友,在我写作论文期间给予了我许多支持和帮助。论文初稿完成的时候,电脑突然瘫痪,是他帮我把论文资料抢救回来,感谢他一路的陪伴。
此外,感谢我的室友们,感谢你们让异地求学的我感到温暖,缘分让我们几个女孩儿相遇,共同度过了美好的四年,相信我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最后感谢每一个在论文创作中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家人。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向你们表示感谢。
2020年的春节,新冠疫情爆发。感谢伟大的祖国,最美的逆行者,最英雄的医护人员,还有每一个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们。正是因为有你们无私的奉献,我才可以在家中安心的完成论文写作。
寒冬已过,春暖花开。愿母校越来越好,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愿莘莘学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