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助推中国和世界经济提质升级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 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RCEP 不仅有助于整合区域多重制度框架,形成开放统一的亚洲市场,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而且还能大幅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有力推动中国与 RCEP 成员国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贸易投资和产业分工关系,从而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因此,如何全面客观地分析RCEP对于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于RCEP全面实施和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RCEP有利于我国双循环战略提质升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双循环战略既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但是以内部大循环为主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

毫无疑问,中国坚定地推进RCEP正是对这一战略的最好诠释,而RCEP协议的正式签署无疑将为双循环战略提质升级铺平道路。首先,RCEP 致力于构建的高质量自由贸易区会从根本上降低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进一步凸显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冲击。同时,中国还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进口中间产品,从而降低全球流动性泛滥给国内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有利于维持国内较低的物价水平,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其次,RCEP 关于服务业开放和投资营商环境改善的条款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打破行业进入壁垒,完善市场竞争,从而促进国内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国内流通成本降低和交易成本削减,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高质量运行。最后,RCEP 对于贸易新议题的规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流动和国内创新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RCEP 的正式签署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中国扩大金融开放,改善中国的经济金融政策环境,为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国际:RCEP提振经济全球化信心,为多边贸易谈判提供新动能

1、增进政治互信

长期以来,受历史文化、领土争端、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长期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东盟+1”“东盟+3”以及目前的RCEP都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框架。在RCEP提出之前,该地区还存在东亚自由贸易区(EAFTA)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CEPEA)等区域贸易倡议。由于这些倡议更多被视为大国竞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东盟的中心地位,因此迟迟没有在亚太地区各国中形成广泛共识。2009年,X发起的TPP谈判得到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一些东盟成员国的响应,无论这四个东盟国家参与TPP的初衷如何,都在事实上抛弃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谈判方地位,进而削弱了东盟的内部团结和以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模式。

面对TPP带来的冲击,保持亚太地区合作发展势头显然比亚太地区合作方案之争更重要,由东盟发起的RCEP谈判则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再次确认。正是由于区域经济合作能带来显著收益,特别是有助于挽救受到逆全球化和疫情严重拖累的经济,亚太地区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合作推动RCEP尽快签署。

2、提升经济福利

RCEP体现了亚太地区国家对贸易自由化和深度一体化的承诺。一方面,RCEP的签署进一步削减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例如,日本出口到中国、韩国和东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将分别取消86%、81%和88%的关税。中国对RCEP签署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27%,日本的这一比例为46%。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利于强化贸易创造效应,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总体增长和各成员国的福利提升。另一方面,RCEP成员国将进一步放宽商品、服务、投资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推动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的统一和便利化,促进地区经济深度融合。由于RCEP的许多成员国彼此已经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东盟国家对RCEP伙伴国之间的平均关税已经从2005年的4.9%降至目前的1.8%,因此RCEP推动地区深度融合的经济收益将比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削减来得更大。

从成员国角度来看,RCEP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和吸引外国投资。作为世界三大经济圈之一,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长期落后于欧洲和北美。RCEP的签署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大胜利,这是第一个让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大经济体走到一起的自贸协定,结束了东亚长期没有地区统合贸易协定的历史。可以说,RCEP的签署很可能强化全球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这一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发展趋势。

3、提振全球化信心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经历过数次高潮,也因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等原因而遭遇重大挫折。特朗普XX上台后,X相继采取退出TPP、修改北美自贸协定、加征钢铝关税等单边主义措施,甚至大肆鼓吹与中国经济“脱钩”,给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贸合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诸多国家纷纷采取限制出口、工厂回迁、边境管控等措施,加剧了过去已经出现的一些“去全球化”现象。面对“X优先”政策、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衰退,亚太地区各国需要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维护亚太地区开放与合作的大局。在中美贸易摩擦仍未平息的情况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X盟友仍选择与中国深化地区经济合作,表明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这些国家不愿意在X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事实上,RCEP签署与其说是X影响力衰退的结果,不如说是亚太地区自由贸易政策和开放地区主义信念的延续。这可以从TPP的谈判过程得到侧面印证:在X未参与之前,新加坡等国发起的TPP谈判已经出现 ;X退出TPP后,日本等国最终达成了CPTPP。RCEP本身也并非排斥X的产物,相反,RCEP所包含的开放经济和自由贸易理念为处于低潮的经济全球化带来新的契机。

RCEP助推中国和世界经济提质升级

RCEP助推中国和世界经济提质升级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9930.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8月12日
Next 2023年8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