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当前江苏省对外承接“一带一路”建设,对内发挥区域联动作用,积极主动的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形成国内、国外市场双循环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如皋市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区位交通、物流中枢、经济核心等优势,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努力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因此,对如皋市开放型经济进行测量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因此,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在于区域经济要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参与到全球经济中,因此有必要客观了解如皋市当前的对外开放水平,分析如皋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如皋市采取相应的对外开放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这对于推动如皋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开放型经济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进行了概念界定,提出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度较高的经济系统,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内陆开放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指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内陆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统筹考虑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利用自身较为充足的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在省际或区域之间自由流通和融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在梳理总结国内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综述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对如皋市开放型经济的现状、优势和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首先,本文通过数据描述对如皋市开放型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结合如皋市的政策优 势、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优势对如皋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如皋市当前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观测如皋市的对外开放水平,本文在系统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以2011年- 2019年作为研究时段,借鉴前期学者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估的研究,构建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一级指标,下设17个二级指标。

首先是开放基础评价,主要指标有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时间维度看,从2011年-2019年如皋开放基础指标总体呈增长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

其次是开放规模评价,反映的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小,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其中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投资依存度、国际外汇旅游收入比,对内开放主要包括内贸依存度、国内旅游收入比。通过分析得出如皋省在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等对外开放指标得分总体不高;国际旅游收入比较低,对外投资依存度较低。而如皋内贸依存度相对较高,近10年总体呈渐进增长趋势,国内旅游收入比较高,这说明如皋市对内开放对经济贡献度更大。

然后是开放结构评价,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及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包括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一般贸易出口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通过分析得出如皋市加工贸易占比更高,一般贸易近些年逐渐呈增长趋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呈曲折增长趋势。

最后是开放效益评价,指开放型经济的相关内容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包括贸易经济贡献度、外商投资贡献度。总体上来讲如皋市贸易经济贡献度呈曲折变动趋势,增长不明显;外商投资贡献度则呈轻微下降趋势。 最后,本文根据如皋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和指标体系分析结果,提出了如皋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从环境层面、对外贸易层面、对外合作层面、创新层面、引导资金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型经济;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首个“全球化疫情”使全球开放型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皋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在此形势下,如皋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和之前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对如皋地区的开放型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如皋地区开放型经济在疫情的影响下有何变化,并且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皋如何更高效的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开放型经济的概念界定

对外开放在历史上已有较悠久的历史,早在1664年,英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就对对外贸易有所阐述,从经济范畴出发,开放型经济就是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X学者格林沃尔德认为, 开放型经济是指贸易不受限制的地区的经济。英国的皮尔斯则认为,开放型经济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

国内众多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开放型经济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综合多种观点,本文提出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度较高的经济系统,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开放型经济内涵丰富,强调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与外部经济环境的联系与融通,目的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本文所界定的开放型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①跨越了空间范围,包括国际开放和国内开放。

②开放内容,包括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流动。

③从开放功能来看,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现内外联动,互利共赢。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开放型经济。

 1.2.2 型经济的概念界定

内陆是相对于沿海沿边的一个区域概念,是指远离海岸线或边界线的内陆地区。内陆开放经济与开放经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扩展。沿海地区不论是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还是开放程度上都与内陆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沿海沿海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都是内陆地区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内陆地区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结合理论界对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还具有以下特征:

①既要重视对外开放,加强面向国际的经济合作,同时更要重视国内区域合作,内陆相较于沿海地区,内外联动比较有限,因此要在国内联动的基础上,实现内外联动,互利合作。

②不是简单的引进来与走出去,要重点引进技术、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培育本地区的发展优势。

③要加强XX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因此内陆开放型经济从本质上来讲,具备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区位差别,还具有自身的特色,内陆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统筹考虑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利用自身较为充足的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在省际或区域之间自由流通和融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内陆开放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本质上是相同的。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而国内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的文献更多是专注贸易和资本开放,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第一次出现“开放型经济”这个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开放型经济内涵界定的研究。周小川(1992年)指出开放型经济要把国内外市场相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并把开放型经济与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进行了区分。莫世祥 (2005)指出开放型经济的核心是既对外、也对内同等开放市场。朱传耿、仇方道(2011)指出开放型经济强调的是整体开放,能够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优化和配置资源, 强调开放与社会协调发展。盛斌和黎峰(2017)则认为应赋予开放型经济新的时代内涵,即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

肖俊、林勇(2009年)首先从狭义和广义角度对开放型经济进行了界定,并从广义角度出发,构建了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对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进行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并进行了排名。曹文炼(2013年)设计了一套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对外开放度指标进行测算和排名。曹扬(2018年)构建了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对外开放、对内开放、金融基础、XX干预、开放潜力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进行了系统、客观的分析。王文胜、宋家辉(2019年)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与结构、开放质量与效益、开放潜力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各市进行了评价及排名。

最后,关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及路径方面的研究。汪素芹(2005年)对江沪浙开放型经济模式的产生和演化进行了阐述,并从开放度、主要经济指标、开放型经济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这三个方面对江沪浙开放型经济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李恒(2011年)以内陆省份为例,提出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安礼伟(2016年)指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竞争力来源的转变、全球价值链角色的转变,并提出了构建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戴翔(2019)则提出了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特征、要素及路径。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内涵、评价指标、实现路径等均作出了大量研究,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学术界对于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且对于江苏省等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究也较少,更多的研究集中于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开放较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因此本文也是基于已有的开放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搜集开放经济数据,总结开放经验与不足,提出联系实际的如皋市开放发展路径。

 2 如皋市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概况第一节 现状分析

  2.1 总额快速增长,开放规模不断加大

总体上来讲,如皋市进出口总额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从1998年到2020年,如皋进出口总额从80005万美元增长到4946.4亿元,增长了75倍。出口总额从57743万美元增长到2948.8亿元,增长了62倍。

“十二五”之后,从2011年开始,如皋市进出口总额增幅更加明显。如皋市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的159.9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17.12亿美元,10多年的时间内增长了4.48倍。“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980.34亿美元和3073.96亿美元。2016年,如皋市进出口总额略有下降,完成550.29亿美元。2017年,如皋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进出口和出口总额的76.7%和74.0%。2020年如皋市进出口总额是717.12亿美元,增长19.7%,占全省74.3%。2021年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892.1亿元,增长19.1%,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

表1 如皋市历年进出口数据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商品进出口总额 商品出口总额 商品进口总额
2011年 159.96 96.38 63.58
2012年 358.32 202.65 155.67
2013年 427.49 250.66 176.83
2014年 464.31 266.57 197.74
2015年 570.26 312.46 257.80
2016年 550.29 317.00 233.29
2017年 596.35 345.61 249.96
2018年 615.07 386.00 230.89
2019年 595.13 385.82 210.43
2020年 717.12 425.56 290.17

数据来源:如皋统计局,2020年数据经过单位换算得出。二、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作为内陆城市,要更加强调大力发展内需型经济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如皋市作为内陆城市,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从贸易方式上来看,见表2,可以看出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较快,贡献率逐渐加大。从2011年的41.3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62.1亿美元,增幅达到50.3%。2019年,江苏省一般贸易额是1358.35亿元,如皋市占到31.5%。

从商品结构来看,结合表2数据,在出口方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在持续增长。2019年,如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8.9亿美元,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33.67亿元,占比97.2%。机电产品出口额为352.1亿美元, 是2012年的2倍,占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90.2%。如皋市慢慢开始向信息化、科技化商品结构转变。

表2 如皋市贸易方式及主要商品结构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

指 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出口总额96.38202.65250.66266.57312.46317.0345.61386.00385.82
一般贸易出口41.339.242.545.139.638.951.761.262.1
加工贸易出口52.2160.7203.7219.5270.6275.8290.9324.7320.5
机电产品出口175.1219.7236.7286.9293.2317356.5352.1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8.7201.8215.5269.6276.4298.9334.1328.9

数据来源: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引资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部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如皋市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不仅是进出口总额在不断增长,如皋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也在不断扩大。

1984年,如皋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只有36万美元,但仅仅过了一年,便增长到172万美元。之后1994年突破1亿美元。2007年突破10亿美元。进入“十二五”之后,如皋市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继续增加,2011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30亿美元,同比增长63%。2016年,外资实际利用规模达到403305万美元,突破40亿美元。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如皋市外贸规模连创新高,不断释放“如皋速度”。从1984的36万美元到2020年的46.6亿美元,36年来,如皋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65815万美元,增幅达1293831%,有效地发挥了增加投资、扩大需求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从表3可以看出,如皋2011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是473亿元,2020年达到1214.9亿元,增幅达157%。利用省外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表3 如皋市资金利用规模

指 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年2017

2018

2019

2020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3134.333.236.338.340.340.542.144.146.6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亿元)473592.3730.4852924.2997.61071.51134.71175.91214.9

数据来源:如皋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四、对外投资额波动较大,呈下降趋势

从下表4对外投资数额来看,2014年,如皋全年境外投资额是9.3亿美元,2016年达到最高,2019年,如皋全年境外投资额下降到7.6亿美元。

表4 如皋全年境外投资额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全年境外投资额 9.3 10.1 13.9 4.6 6.9 7.6

数据来源: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五、开放通道持续拓展,开放平台更加坚实“十三五”期间,如皋创造了内陆开放的“如皋经验”,凸显了自身开放特色。在开放通道方面,积极推进 “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对对外开放提供了新动能,开航以来,国际货运量、国际货运航线数、航班数量、国际通航点等四项主要指标多次居如皋机场首位。2021年空中丝绸之路,货邮吞吐量70.47万吨。陆上丝绸之路,以运带贸、以运促贸。网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铁路和港口功能对接,高效助推对外开放的建设。

另一方面,开放平台更加坚实。综保区竞争力提高,开发区实力增强,对接引入国际交往资源,口岸能级不断提升,通关服务更加便利。

 2.2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

  2.2.1 政策优势

随着江苏整个的开放体系正在日趋完善,如皋市作为省会城市,成为各项国家政策的叠加之地。近年来,政策红利效应叠加呈现。《中国江苏与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发展规划(2017-2025)》、《构建跨境电商全省联动发展规划》、《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等政策不断出台,推动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同时,国家明确支持如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再加上当前江苏省有中国(江苏)自由贸易实验区、5个国家战略平台、3家跨境电商综试区、4家保税物流中心、28家跨境电商示范园区等,这些就是得益于XX在政策上的探索, 不断进行改革突破,建立先导优势。只有对外开放的平台和载体不断发展,才能提高江苏省及如皋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对外开放优势。

 2.2.2 区位优势

一般而言,一个地区在初期对外开放时,区位因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虽然处于内陆地区,但如皋是一个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处于全国交通运输枢纽的中心位置,溢出效应凸显。近年来,如皋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如皋结合国家政策,充分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全力打造“海陆空+网络”的四条“丝绸之路”,如皋市以物流通道为抓手,打开了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进发的新局面。另外,如皋市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使如皋具有了打造双循环核心枢纽的优越条件。

同时,如皋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 区位优势明显。

 2.2.3 经济基础支撑有力

如皋市是江苏省经济的重要引擎。经济增速从1991年至2013年连续22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8年,如皋市经济形态加快由生产型城市向服务消费型城市转型,经济发展呈现高度增长。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为如皋建设开放型经济城市提供了支撑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GDP数据来看,如表5所示,在六个城市中,如皋市2018年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18;2019年如皋市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15。2020年排名第3。

同时,如皋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11年,如皋市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5.2%、42.2%;2020年,如皋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9.7%、59%,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

表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GDP (单位:亿元)

年份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如皋 9193.80 10670.14 11586.42 12003.00
武汉 13090.81 14928.72 16223.21 15616.06
合肥 7366.64 8605.13 9370.21 10045.72
西安 7418.04 8499.41 9399.98 10020.39
长沙 10050.20 10405.63 11552.73 12142.52
南昌 5003.19 5274.67 5596.18 5745.51

 2.3如皋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 对外贸易质量有待提高

“十三五”时期,如皋对外开放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整个“十三五”期间,如皋进出口总额达到3073.96亿美元,屡创新高,尽管如皋市对外贸易取得一定成果,但对外贸易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出口商品技术含量较低,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其次,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X、日本和荷兰3 大贸易伙伴,会存在一定的贸易风险。在进口方面,规模偏小,影响产业结构的提升。2019年,如皋市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是1:1.84。

同时,如皋市对外贸易高度依赖龙头企业。2018年,如皋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25.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4.2%。其中富士康出口额为318.3亿美元,占到97.88%。2020年富士康如皋厂区完成进出口3984亿元,它的增长与否,直接影响我市外贸目标的完成进度。这说明如皋市本土外贸企业竞争力不强,出口贸易对富士康集团高度依 赖,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销量的起伏直接影响江苏省进出口总量,从长远来看,这对外贸的持续发展是不利 的。

 2.3.2 如皋市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各个城市都在向科技创新和“高质量”要发展。在《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2020》中的“中心城市成长性指数”排名中,如皋市科技创新成长性指数排名第8(即倒数第2),而 “建设指数”中的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如皋同样位列第8。同时在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也公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及排名”,如皋以0.5337排名第17位,在九大中心城市中倒数第2。

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如皋科创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如皋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7 年856家发展到2019年204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体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但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则差距明显。

 2.3.3 资源环境仍需改善

如皋作为省会城市,人口数从2010年的866万上升到2020年1261万人,11年间人口增加395万人,属于人口净流入地区,这既让如皋经济保持了活力,但同时也使得如皋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房价飞涨,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居住感受大幅度下降,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这也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3 如皋市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测量和评价

  3.1内陆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3.1.1 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1.系统性原则。又称整体性原则,以系统整体为研究目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开放型经济的总体情况,能全面反映江苏省近些年对外开放贸易的基本情况。

2.连续性原则。指标数据应该具有连续一致性,各个指标之间时间间隔相同,能较好衔接到一起。

3.可操作原则。评价指标应可很好的量化处理,计算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数据便于收集和计算,且来自于权威部门真实可靠。

 3.1.2 数据来源

由于2020年-2021年整体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以2011年-2019年作为研究时段,部分内容结合2020- 2021年的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如皋统计局及江苏省统计局、如皋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如皋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商务厅、《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以及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开放型经济的内涵界定出发,借鉴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构建了开放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见表 6。

1.开放基础

主要指标有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GDP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实力,人均GDP和开放型经济呈正向关系。第二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则体现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统筹程度。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小反映了当地居民消费和投资的能力。

一个地区经济环境越好,基础设施越完善,会使得该地区越能吸引外商投资,这是对外开放的物质基础。

2.开放规模

内陆开放型经济强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因此开放规模的测量要包括两个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规模测量的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小,包括对内、对外开放。其中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投资依存度、国际外汇旅游收入比,对内开放主要包括内贸依存度、国内旅游收入比,其中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反映了经济对外来资本的依赖程度。国际旅游收入比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服务贸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内开放主要反映国内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的流通程度。公式如下:

内贸依存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 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

外资依存度=利用外资额/GDP

国际旅游收入比=国际旅游收入/GDP 国内旅游收入比=国内旅游收入/GDP 对外投资依存度=对外投资额/GDP

3.开放结构开放结构可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及结构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出口比例上,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比例体现了开放型经济结构的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则体现出地区投资能力的强 弱。

公式如下:

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加工贸易出口额/出口总额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一般贸易出口额/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总额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机电产品出口额/出口总额

4.开放效益

开放效益指开放型经济的相关指标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贸易经济贡献度体现了贸易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外商投资贡献度则体现了外资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公式如下:

外商投资贡献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外贸经济贡献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

表6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开放基础 人均GDP CDP/总人口
第三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值/GDP
第二三产业比重 (二产产值+三产产值)/GDP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人口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人口
开放规模 外贸依存度 进出口总额/GDP
外资依存度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GDP
内贸依存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GDP
国际旅游收入比 旅游创汇收入/GDP
国内旅游收入比 国内旅游收入/GDP
对外投资依存度 全年境外投资额/GDP
开放结构 加工贸易出口比重 加工贸易出口额/出口总额
一般贸易出口比重 一般贸易出口额/出口总额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总额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 机电产品出口额/出口总额
开放效益 外贸经济贡献度 净出口增量/GDP增量
外商投资贡献度 实际利用外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

 3.2 如皋市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测量及评价

  3.2.1 开放基础的数据测量

表7 如皋市开放基础评价指标 (单位:元 %)

二级

指标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人均GDP5656061685680217299377179841139379210661211313996134
第三产业比重42.244.345.646.448.651.353.9585959
二三产业比重97.497.597.797.897.998.198.398.698.898.7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33900406364906257105665877276577281835488409671484
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7257192854431514344313769841061479865143440234

数据来源:如皋统计局。

  3.2.2 开放规模的数据测量

表8 如皋市开放规模评价指标

二级指标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外贸依存度 0.2085 0.4100 0.4272 0.4209 0.4858 0.4505 0.4380 0.3815 0.3543 0.4121
外资依存度 0.0404 0.0392 0.0332 0.0329 0.0326 0.0330 0.0297 0.0261 0.0262 0.0268
内贸依存度 0.4069 0.4210 0.4233 0.4361 0.4506 0.4518 0.4413 0.4558 0.4595 0.4229
对外投资依存度 0.0084 0.0086 0.0114 0.0034 0.0043 0.0045 0.0019
国际旅游收入比 0.0020 0.0018 0.0016 0.0015 0.0015 0.0015 0.0014 0.0013 0.0013 0.0007
国内旅游收入比 0.1171 0.1251 0.1276 0.1196 0.1357 0.1283 0.1298 0.1287 0.1367 0.1167

数据来源:根据如皋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3.3 开放结构的数据测量

表9 如皋市开放结构评价指标

二级指标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加工贸易出口比重 54.16% 79.30% 81.26% 82.34% 86.60% 87.00% 84.17% 84.12% 83.06%
一般贸易出口比重 42.85% 19.34% 16.96% 16.92% 12.67% 12.27% 14.96% 15.84% 16.10%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78.31% 80.51% 80.84% 86.28% 87.19% 86.48% 86.54% 85.24%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 86.41% 87.65% 88.79% 91.82% 92.49% 91.72% 92.36% 91.26%

数据来源:根据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的数据计算得出四、开放效益的数据测量

表10 如皋市开放效益评价指标

二级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外贸经济贡献度0.10060.15040.2363-0.0594-0.15420.26870.07810.27700.19280.1504
外商投资贡献度0.06670.05900.04560.04160.03740.03790.03580.03290.03490.0356

数据来源:根据如皋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出。

 3.4如皋开放型经济的评价

  3.4.1 开放基础评价

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越大,消费能力越强,对于资金就越有吸引力,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如此。外贸条件的改善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从2011年到2019年,各项指标曲线基本都呈增长趋势,人均GDP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2011年如皋市人均GDP为56560元,2019年为113139元,增幅达100%,这说明当地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在不断加大,这对吸引外商投资具有正向作用。2020年各项数据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受到疫情的影 响,经济有下滑趋势。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由2011年的33900元增长到2019年84096元,增幅为148%。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改善,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如皋的产品出口。

同时表6显示,如皋市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从2011年的42.2%提高到2020年的59%。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关系最为直接,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对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都会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4.2 开放规模评价

利用构建出来的开放型经济的指标体系,根据2011年-2020年相关数据,分别作出如皋市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内贸依存度、对外投资依存度曲线并进行比较分析。

外贸依存度反映了如皋市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及开放程度。近10年如皋市的外贸依存度变有了显著提升,2015年达到最高,反映出贸易活动对如皋经济的影响明显加大。从2011年-2015年,得利于国家贸易应对政策的出台,如皋市的外贸依存度从0.2085上升到0.4858,上升明显。但到2019年,如皋的外贸依存度下降至0.3543,这说明如皋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外资依存度体现了经济发展中外商投资的活跃度,反映了如皋吸引外商投资的程度,体现了在国际投资上的影响。从表3明显可以看出,如皋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虽然在逐年上涨,但从图2明显看出如皋的外资依存度却在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0.0404下降至2019年的0.0262。由此说明,如皋外资依存度水平较低。

如皋市的内贸依存度较高,近10年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说明如皋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内贸易, 这也符合内陆地区的特殊条件。

如皋的对外投资依存度很低,变动不大,说明如皋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较低,国际市场投资的影响力较小。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它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体现。从图3来看,国际旅游收入比较低,变动不大,国内旅游收入比较高,总体呈曲折增长趋势,说明如皋旅游业外向度较低,客源主要局限于省内及周边省市。

 3.4.3 开放结构评价

如皋市的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较高,说明如皋市外贸出口较依赖外资企业,而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产业联动效应较差,也不利于如皋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 从2016年最低,2018年和2019年轻微上升,但总体规模不高。

从产品出口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曲线变动较为一致,总体呈增长趋势,产品出口结构有所优化,未来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3.5 开放效益评价

外贸经济贡献度呈曲折变动趋势,增长较慢。由图5可以看出,从2011年的0.1006增长到2019年的0.1504,增长较慢,且2013、2014年还出现了负增长,说明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没有明显提高。

外商投资贡献度则呈下降趋势,说明近些年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效应较小,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总体来看,如皋市在江苏省经济发展较快,这为如皋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但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皋市的开放规模指标和开放效益指标还有很大不足,因此在未来通过建立开放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期动态测评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效果,因此加快如皋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当前比较迫切的问题。

 4如皋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4.1 环境层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提高经济开放度的关键。XX要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首先作为省会城市,如皋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要发挥如皋的区位优势,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交通、物流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空中、陆 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同时加强和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如皋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建设区域性开放平台,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形成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交流与合作。这个属于硬环境。

其次,XX服务功能上的差异直接会影响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要吸引内、外资的投入,XX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XX职能,放管结合,全面提升XX治理能力。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引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和营商规则,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这个属于软环境。

 4.2 对外贸易层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体现与外部的经济来往程度,也直接代表地区的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近年来如皋贸易规模虽然持续增加,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如东部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对外贸易层面如皋应积极发挥其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区域的双边合作,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优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扶持, 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省内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如皋优势产业。

同时,服务贸易也是进出口贸易重要部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如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形成更大的贡献。对主导产业要做大做强,如物流、金融、旅游等;培育新兴服务业,如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创业设计等;对传统的服务业要进行转型升级,形成竞争新优势。加快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坚持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过渡。

 4.3 对外合作层面:加强多领域的对外合作

开放型经济不是独立进行的,如皋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既要参与国际贸易,也要能够辐射国内市场。一方面可以通过XX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对话机制;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化与省际相邻城市在商贸市场领域的互动协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最终形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利益共享合作体 系。

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强化跨境电商核心功能集聚区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多领域扩大外贸市场。引导对外投资平稳健康发展,鼓励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4.4 创新层面:形成技术创新人才高地

新形势下的内陆开放重点在于创新驱动,不断地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力,才提升内陆开放层次,为内陆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如皋要大规模引进技术创新型人才。2017 年 11月如皋市委市XX发布了吸引人才“智汇如皋” 的相关政策,2020年9月15日,在科技城政策发布会现场,公布了《关于实施“人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来吸引高新技术发展的创新性科技人才。

 4.5 引导资金层面:“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首先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大力引入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如皋市的发展特点,要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争在商业、外贸、物流、旅游、金融等领域有所突破;加大对外资新增项目的支持力度,并拓宽投资领域和引资渠道,鼓励外资重点投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引进外资,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其次,XX要鼓励对外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引导企业进行境外加工贸易;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和发展跨国企业;XX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健康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形成国内、国外市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致谢

在设计这篇论文的过程中,老师对选题、构思及论文完成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和指导,我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的设计。在我的研究中,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而深刻的知识、敏感的学术思考、优秀的工作态度以及不知疲倦的教师态度是一生学习的榜样。学问的真理追求精神总是给我灵感。在过去的4年里,我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照顾,支持和帮助。向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尊敬!

最后,感谢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研究、评论、参与我的论文。

参考文献

[1]管志华.国家中心城市政策背景下如皋经济辐射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程健,邢裙,章彦姗.内陆地区经济开放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9(15).

[3]王雪垠.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江苏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4]胡妍.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

如皋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如皋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513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14日
Next 2023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