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指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时,腹部压力增加时,尿道口的自发性漏出。当尿动力学检查显示膀胱充盈压力时,当腹部压力增加而无逼尿肌收缩时,出现不自主的漏尿[1]。压力性尿失禁在全球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数量占据全部成年女性数量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的发病率也达到了35.5%~46.7%[2]。当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后,会由于患者的年龄不断增长,出现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之目前大部分人未对压力性尿失禁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其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为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使得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3]。通过行为干预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使患者有意识地反复自主的收缩和舒张盆底肌肉群,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及周围器官的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并且通过有意识的延长两次排尿间隔时间以恢复排尿规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
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区经济、人口差异较大,不同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各异。使用“尿失禁”、“流行病学”、“发病率”为关键词,在万方、同方等中文数据库检索发现相关报道自2013年起明显增多,其研究方法较为统一、调查规模大小不一、地区辐射广泛,但发病率报道均较高。筛选近3年文献显示我国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涉及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大地区,共计样本量约62437例,详见表1。而海南、江西、河南、内蒙古、宁夏、青海、贵州、西藏、黑龙江、辽宁(台港澳地区未纳入)地区的女性尿失禁大规模流行病学报道较少见。
表1近5年我国(台港澳地区除外)各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特征

备注:∗该数值指40-55岁女性,/指数据缺失
综合文献结果可以看出:(1)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城市还是乡村,尿失禁作为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问题普遍存在。(2)年龄≥60岁的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于平均水平,并且有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复旦大学张玲华[8]调查显示,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女性中,60-74岁年轻老年人、75-89岁老年人、90岁以上长寿老年人的尿失禁患病率分别为20.15%、27.3%、33.3%,这种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与刘春燕[6]的研究结果亦较一致。(3)对于我国的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初具规模,但仍然缺少覆盖全国范围系统全面的女性尿失禁发病数据以供临床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使用。
1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
就诊病人中,妊娠(早孕、多孕、自然妊娠、多次自然分娩)、雌激素水平低下、重体力劳动者、高龄、盆底组织形态改变(盆腔手术、会阴部手术)、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因素在患病人群中比例较高,肥胖对尿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肥胖导致的长期腹部压力升高,损害盆底及其支撑韧带的功能,最终导致膀胱颈后尿道明显下移而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有资料证实,有家族史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明显升高[12]。
1.1妊娠和分娩
目前认为妊娠、分娩会使女性下尿路控尿系统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可导致尿失禁,是引起女性尿失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妇女产后恢复对子宫及盆底恢复有积极作用[13]。调查发现,80例病人多数为兵团农业团场职工,多孕、多次自然分娩者比例明显较大,且新疆地区1980年—1995年分娩方式主要以自然分娩为主,仅15%病人因特殊原因选择剖宫产,其中孕2产2以上者占78%。以当时国家法定假90天为标准,有77.5%的女性妊娠过后3月即积极参与生产劳作,多数为农业性体力劳动,产后保健意识淡薄、过早重体力劳作,是造成盆底进一步损伤,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14]。
1.2雌激素水平
研究显示,围绝经期妇女较绝经后妇女可能更易于出现尿失禁症状,且发生率与绝经过渡期相关[15]。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及盆底退行性改变,使40岁~50岁女性人群盆底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明显。雌激素作为维持女性性征及引导主要生理功能的重要因子,在SUI患病率中具有代表意义。
1.3腹压异常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诱因是腹压增高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调查发现调查人群中长期便秘病人占40%,重体力劳作者占60%,腹压异常升高是造成尿失禁的重要因素[16]。
2护理方法
2.1健康教育
王红丽、刘春香等认为,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健康意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教授改善尿失禁的技巧,以提到她们的生活质量;控制体重、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咖啡因的摄入,戒烟、控制呼吸道疾病。
何雨晴认为,可以按照不同阶段,如入院前、治疗过程中及康复期对病人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对刚进到医院病人,护理者可以对病人和家属发布医院精制小册子,上面有对病人患病的详细介绍同时让病人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对其展开介入治疗的内容交代清楚,此举很大程度为护理者减了压,是护理者工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病人和家属对病人病情也掌握更为清楚。根据《中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予以评定[4]。
李迎波、王晓燕等认为,大部分的患者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不了解,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增加该疾病的宣教力度。使用多种宣教方式来增加患者对下尿道解剖的了解,对尿失禁的原因进行了解,接受盆底肌训练。
2.2心理护理
谢婧,鲁谨认为,心理干预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改变病人的思维、信念及行为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中的重要作用,重塑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面对疾病的勇气,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帮助人们缓解和消除各种心理烦恼,增进健康。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对于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锻炼治疗的女性,可以改善病人及家属就医依从性,提高生活品质及性生活质量。通过提高心理认知水平,加强对疾病的重视,消除病人忧虑,提高遵医行为,显著增强治疗疗效。
王红丽、刘春香等认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消极心理,激发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何雨晴认为,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由于经常漏尿、遗尿,很有可能表现出缺少生活信心、压抑、消极、焦虑、抑郁、悲观,甚至是孤独、冷漠等情绪,因而相关护理者需要严格按照病人为主体护理准则行事,并同病人细心沟通,对病人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并需要给病人必要帮助和关心,应全力打造聊天型护理模式,让病人的消极情绪得以消除。
2.3饮食护理
何雨晴认为,先是应当做好饮水方面的指导,每天摄入液体的量应当确保在两千至两千五百毫升范围内,而且睡前三小时内应当尽可能少喝水,使夜间尿量减少。还要观察病人有无虚脱或脱水等情况出现,如果有要马上处理。接下来,针对食物摄入方面:我国中医理论指出尿失禁很多是因为中气不足造成的,所以建议患者多摄入白术、扁豆、山药与党参等食物。
2.4膀胱训练方法
王红丽、刘春香等认为,首先建立排尿日记,指导患者记录每周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膀胱训练表,然后参照上周的排尿记录预定本周的排尿时间,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使患者学会通过抑制尿急来延长2次排尿之间的时间以望重新恢复排尿规律,最后达到每2~3h排尿1次。
李迎波、王晓燕等认为,为患者进行排尿训练指导,在有尿意的情况下中断排尿,并且控制中断时间在10 s内,然后继续排尿,等患者的盆底肌能够较好的控制时,可以增加中断次数,训练患者的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5盆底肌锻炼方法
王红丽、刘春香等认为,患者取站、坐或卧位试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次,每日数次,以不疲劳为宜。病情允许,可做抬腿运动或下床活动,增加腹部力量。两组干预周期为4周。
李迎波、王晓燕等认为,患者站立或平卧,在吸气的同时收紧阴道肌肉。自觉盆底有提升感后保持5~10 s,并保持呼吸均匀,放松肌肉。每天训练5次,每次10 min,可以提升耐力,后期可以每天训练10次。
2.6并发症护理
李迎波、王晓燕等认为,尿液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了阴部潮湿,受到细菌的侵蚀,皮肤间也会有摩擦现象,所以女性会阴部的溃疡和炎症比较普遍,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不利于病情改善。护理时需要知道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护垫,清洁会阴,擦拭会阴。
2.7电话随访
刘玲莉,金宗兰认为,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电话随访工作,电话随访的频率为出院后当月每2周一次,之后3个月每月1次,其后每1季度回访1次,同时对家庭住址较近的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以及训练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掌握,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质量。
李迎波、王晓燕等认为,了解患者的训练情况,鼓励患者坚持完成训练。在训练时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能够感觉到成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3结语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并非致命性疾病,可是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交等多方面带来影响[17-20]。临床中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让患者接受盆底肌训练和排尿训练,排尿能力有所改善,定期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加强并发症的护理,指导女性正确的清洁会阴,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1-28]。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存在复发的情况,因此长期的训练不可缺少,一系列的训练可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强度都有所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因此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迎波,王晓燕,吴勤,张淑红.浅谈护理干预对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6):152-154.
[2]何雨晴.优质护理在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3):215.
[3]刘玲莉,金宗兰.延续性护理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应对效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2):10194-10195.
[4]吴海云.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9):151+164.
[5]王红丽,刘春香,罗燕,王红娟.行为干预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5):145-146.
[6]何曼,文军英,罗友芬,吕瑞芳.自我效能理论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05):551-552.
[7]邹琴,李晓玲,余咿淼.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4).
[8]吕红伟,陈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0):1951-1952.
[9]谢婧,鲁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调查及心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7,15(15):1884-1885.
[10]张艳,黄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运动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2017,37(1):254-256.
[1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5).
[12]Ertunc D,Tok E C,Pata O,et al.Is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familial condition?[J].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15,83(10):912-916.
[13]Sjöström M,Umefjord G,Stenlund H,et al.Internet-based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1-and 2 years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focus on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J].Bju International,2015,116(6):955-964.
[14]Kalejaiye O,Vij M,Drake M J.Classification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World Journal of Urology,2015,33(9):1215-1220.
[15]Hart M L,Izeta A,Herreraimbroda B,et al.Cell Therapy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Tissue Eng Part B Rev,2015,21(4).
[16]Kravtsova N A,Melkoniants T G,Gvozdev M Y,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Urologiia,2016(4):35.
[17]Jolanta A,Katarzyna S P,Marcin R J,et al.Coping with stres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Przegla̜d Menopauzalny=Menopause Review,2015,14(3):178-183.
[18]Sangsawang B,Sangsawang N.Is a 6-week supervised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program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late pregnancy in primigravid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ecology&Reproductive Biology,2016,197:103-110.
[19]Na H R,Park M H,Cho S T,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Alzheimer's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Sum of Boxes and Barthe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Asia‐pacific Psychiatry,2015,7(1):113-20.
[20]Cardozo L.New develop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Bju International,2015,94(s1):1-3.
[21]Starr J A,Drobnis E Z,Cornelius C.Pelvic Floor Biofeedback via a Smart Phone App for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Urologic Nursing,2016,36(2):88.
[22]Malallah M A,Al-Shaiji T F.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ur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a narrative review[J].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2015,26(4):477-485.
[23]Yu B,Xu H,Chen X,et al.Analysis of coping styles of elderly women patients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16,3(2):153-157.
[24]Park S H,Kang C B.Effect of Kegel Exercises on the Management 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dvances in Nursing,2015,2014(4):1-10.
[25]Leandro T A,Araujo T L,Cavalcante T F,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nursing diagnose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Revista Da Escola De Enfermagem Da U S P,2015,49(6):923.
[26]Xu T,Sun Q,Song D.Meta-analysis on effect of early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o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or primiparas[J].Journal of Nursing&Rehabilitation,2015.
[27]Rogerson L.Most sling operations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cure symptoms after one year[J].Nursing Standard,2015,29(47):14-5.
[28]Yoshida M,Murayama R,Hotta K,et al.Differences in motor learning of pelvic floor muscle contraction betwee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Evaluation by 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J].Neurourology&Urodynamics,2017,36(1):759-6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