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击基本知识
1.1射击的简介
射击运动最早起源于狩猎和军事活动,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1954年第二届亚运会上,首次将射击列为比赛项目。据记载,15世纪瑞士举办过火绳枪射击比赛;500多年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兴起了跑鹿射击的游戏。
现代的射击运动指的是用枪支对各种预先设置的目标进行射击,以命中精确度来计算成绩的一种体育运动。射击竞赛项目繁多,包括使用各种规格的步枪、手枪和猎枪对固定的、移动的、隐现的以及飞行的各种目标进行精确射击和快速射击。参加射击活动不仅能学习射击技术,而且可锻炼身体,培养细致、沉着、坚毅等优良品质,射击运动逐渐走入中学,成为学生体育课上的一个项目。

射击运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举枪。这是射击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射击者举枪朝向目标的动作,这个动作有着一定的要求,姿势等的不对会影响到接下来的瞄准和击发。第二,瞄准。射击一般会将耙子分成不同的区,也就是做成圆形,不同的环形中是不同的区,瞄准时要保证枪面的平整,保持姿势不动。第三,击发。这是射击运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环节,击发时要保证用力的均匀,要让子弹在不知不觉中击发出去。
射击运动非常能锻炼人的耐力,是一项要求高精度的运动项目,运动者在射击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明显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各个步骤的动作姿势要抓住要领,抓住射击的本质,做好基础动作的锻炼。
在中学课程中加入射击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意志不坚定,心理素质差。很多学生在遇到重大考试时就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毛病,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心理承受压力弱的表现。射击运动中射击的成绩很多时候都与心理素质相关,在这一连串的举枪、瞄准、击发的动作中,都受到人的思维的支配,尤其是在击发的时候受到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最为明显,要求在击发时能够做到心理反应和手上力量的一致,力量的使用要均匀,确保不会出现用力不均而带来的瞄准误差。
1.2射击的发展历史
据历史记载,射击运动最早起源于狩猎和军事活动。15世纪,瑞士就曾经举办过火绳枪射击比赛。500多年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兴起了跑鹿射击的游戏活动。19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还举行过对活鸽子射击的游戏,这些都是现代射击比赛的雏形。
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欧洲不少国家已经成立了射击协会等组织,并相继举行过射击比赛。1897年举行了首届世界射击锦标赛。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建立于1907年,原名为国家射击联合会和协会的国际联盟,期间数次更名。1998年7月15日正式命名为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Shooting Sport Federation),简称为ISSF。国际射联是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国际业余射击运动在国际和世界水平比赛中唯一的管理机构。在现代奥运史上,除了1904年第3届奥运会和1928年第8届奥运会外,射击在其余各届奥运会中都是正式比赛项目。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射击比赛设5个项目。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增加到21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历届奥运会中射击设项最多的一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设置了15个比赛项目。
从1968年起,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但当时并没有设专门的女子项目,她们可与男子同场竞技。从1984年奥运会起,开始设立部分女子项目,1996年奥运会开始将男、女射击比赛完全分开。
射击项目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中国、X、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中国射击健儿在奥运会上成绩斐然,在已参加的奥运会中一共获得了19枚金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冠军,取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3射击比赛的规则
射击比赛的规则因为分项、射程、射击位置、子弹数量、发射规定时间、靶子和枪的种类而不同。
每个小项比赛都包括资格赛和决赛。资格赛中,排名前6(或前8)名的射手进入决赛。最终的名次是按照资格赛和决赛的累计成绩来确定。
如果出现同分,则同分射手通过单发决赛,决出最终的胜负。
2.射击目前在国内优秀的成绩
2.1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射击队一支世界射击劲旅,在历次奥运会和亚运会上都是夺取金牌的重点项目,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就是由我国优秀射手许海峰在一九八四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在男子自选手枪比赛中获得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X的洛杉矶市举行。这届奥运会是洛杉矶在没有对手(德黑兰中途退出)的情况下,获得的举办权。在上届北京奥运会,中国射击队历史性地获取了5枚金牌。
2.2全国运动会
第13届全运会射击比赛在天津团泊体育中心射击馆全部结束。在收官日中,两场混合团体比赛都进行的异常激烈和精彩,最终河北队险胜赢得了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的金牌,江苏队则赢得了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的冠军。并且21岁的河北选手杨皓然很幸福,在31日的天津全运会射击赛场上,他以超世界纪录的成绩打破男子50米步枪3种姿势资格赛全国纪录,又在决赛中夺得本届赛事个人第二金。
3.如何培养并引导青少年儿童对射击的兴趣
3.1完整有效的训练计划
学习射击运动的学员,猛扣是他们的击发。为了控制不让这一动作形成,就要在训练提高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击发的能力。这一时期的学员没有稳定,所以没有预压。都是第一道火压完就是预压了,等瞄好后就一扣,往往产生很大的力。由于没有稳定,所以产生的外力的影响就感觉不到。为防止猛扣动作的发展,在训练中就要练稳定和击发以分解的形式进行。练稳定性就可以对靶,而且少做击发,练击发就是以瞄白墙或白靶训练,强迫学员做压响的动作,把精力的80%都放到击发都动作上,第一道或压实,有瞄,有保持的感觉就行,下一动作就是压板机一直到压响,让学员的击发初步形成。因此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
3.2体能训练
射击训练的体能基础很重要,学员的击发不单训练自然性,主要的是抓稳、瞄、扣配合,击发完成的时机尤为重要,它决定着稳定期的利用。这是学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最终目的,也是能否打好每一发子弹的保障。为保证能在第一稳定期中自然击发,在训练中主要是控制准备动作的提前和预压的能力。在瞄区内连续均匀的压响,击发不能破坏保持稳定和瞄,逐渐向下意识击发技术发展,提高准备动作期的预压质量,也提高了第一稳定期的利用。
击发技术动作是射击运动整体技术动作完成的基础,是打好每一发子弹的重要因素,要有长期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好整体训练和局部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打出成绩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保障。现代射击运动项目的特点是射击运动目标小,精度要求高,要求射手在整个射击运动过程中,每个动作具有高度一致性.射击运动技能动作中的据枪、瞄准、击发是整体动作中的三大要素,而击发是三大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尤其是立射姿势射击运动时,击发技能显的更为重要,认识它的重要性和掌握他的规律性及其规范化的技能,对练好立射基本技术,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提高训练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3.3心理素质训练
(1)自信品质的培养。自信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品质,是承受压力和挫折走向胜利的源泉和动力。运动员当比赛训练有压力和挫折的时候,要坚守信念,锲而不舍地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即自信战胜困难赢得胜利。让执著积极乐观奋发的积极心态成为修养。
(2)专注力的培养。专注力是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必备的品质之一,它可通过长期的专项训练获得,同时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获得。①视觉守点法。具。②视觉追踪法,选择一个活动的目标,例如表针,仔细观察先看一分钟,逐渐延长等到注意力不离开表针后再进行重复训练。③意守丹田法。
(3)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一切成功的基础,运动员要学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保持积极的态度及乐观的精神,脚踏实地。对于别人给予的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要学会换位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事物都有两方面,遇事要学会往积极的方面转化。
(4)坚韧不拔意志力的培养。射击运动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克服训练比赛中的挫折失败,,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体现在对射击事业的热爱执著,体现在用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压力困难。
(5)注重培养射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定向。射击运动良好的心理定向是,无论在比赛和训练中注意技术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定向是一种脚踏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态度,我们要在培养技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力量。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始终贯彻在训练的每一天每一次举枪中,贯彻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把它作为一种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培养这种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种修心的过程。
(6)注重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品质的培养。射击训练单一且枯燥,业余队训练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空枪练习,青少年开始训练时往往凭兴趣,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加之业余队训练条件都较艰苦,一场比赛下来消耗的体力、精力非常大,竞争极残酷,因此,首先要培养青少年对射击训练的浓厚兴趣;其次,根据青少年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劲,注意培养他们的强烈竞争意识,利用两人对抗赛、男女对抗赛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斗志,再者用“优秀运动”的事迹鼓舞他们,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
(7)减压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赛前给射击运动员卸包袱、树信心,使之轻装上阵;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减压”,鼓励他们多看看自己的特长,积极争取打出自己的水平。
4.射击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邱健拿到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上的最后一枚金牌之后,中国射击队的金牌总数已经提高到了19枚,单届获得5枚金牌是中国射击队的一个纪录,一届奥运会上有7位新人出战同样也是此前的中国射击队难以想象的……
其实在中国的射击界内一直都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观点:射击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不高,所以丰富的大赛经验更为重要。加上中国射击的老将历来是老而弥坚,这就使得参加了多届奥运会的"数朝元老"在中国射击项目中层出不穷。
比如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奥运会金牌的许海峰,他就是中国射击队的第一位两朝元老,虽然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他只获得了一枚银牌,但不管怎么样,许海峰的连续出战开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的先河。
和许海峰同时代的王义夫就是最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结束,王义夫参加了全部六届奥运会,仅仅在手枪项目上王义夫就夺得两金两银,而他的参赛经历也被戏称为中国射击的"义夫模式"。
然后多朝元老就逐渐形成了中国射击队中最活跃的一股力量,李对红、杨凌、任洁等等这些都是至少参加过两届奥运会的老牌选手。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国际射击运动也在不断进步,老将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他们的拼劲和实力都给老将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中国射击界也开始考虑如何更顺畅地完成新老交替–既充分发挥老将的作用,又更好地培养和锻炼新人。中国射击队年轻化战略的成功显而易见。所以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射击队还会进一步的锻炼新人,让射击队的年龄结构更年轻……所以在以后的国际赛场上我们还能看见更多新鲜的面孔带上金牌站在领奖台。
总结
现在,射击运动深受大家喜爱,也越来越年轻化,大家对射击运动越来越熟悉,所以现在关注射击运动的年龄层越来越宽泛,有老年人,有年轻人,也有小孩,这对于射击运动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射击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让热爱射击运动的我们也能感受射击运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玉霞.射击制胜规律的哲学认识〔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12(1):27.
〔2〕张予云,张予南.体育科学中的哲学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5(3):23-27.
〔3〕于涛.体育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4〕郭蓓.射击项目制胜规律探讨〔J〕.体育科研,2006,27(4):64-70.
〔5〕柳号,张予云等.体育科学方法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6〕龙天启.体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7.
〔7〕敏芳.对步枪卧射击发动作的特点和规律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6):37-38.
〔8〕刘淑慧.下队服务十年回顾〔C〕.射击射箭项目论文选编,2004,8:276-277.
〔9〕刘淑慧.射击运动员成功路上心理的内适应〔C〕.射击射箭项目论文选编,2004,8:P292.
〔10〕俸晓东.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15.
〔11〕袁伟民.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9.
〔1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13〕刘淑慧,射击比赛心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4〕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射击/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致谢辞
吋光飞逝,转眼间紧张却又充实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这美好的大学时期,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给予我无微不至关怀和帮助。在这弥留之际,感谢左右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
其次,感谢老师对我论文的研究方向给予了指导和建议,并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及时帮助我解决问题和悉心指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此同时,还要感谢所以授课的老师们和所有同学们,大家在这短短的大学学习生涯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与你们共同度过的这一段美好的时光我终身难忘!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专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