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措施对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分析 ——以华能国际为例

电力工业发展情况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直接的利益关系。在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受到资源、技术、发展模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在提高能效和节约资源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国际国内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不仅获得新的机遇更是面临

  一节能环保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截止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超过200多种,从这些已经出现的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其深厚的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定义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从本质上讲,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核心含义,一是经济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虽然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但没有经济增长一定没有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保证,因此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排除经济增长。相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内和代际公平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的经济增长,同时强烈要求更高程度的经济增长,以确保一个公平的发展,节能和代际资源二之间,地区之间的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差距太大,不能此外,还将逐步平衡,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是环保保护。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和自适应功能去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的简称,是一类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为一体、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成本的节约控制,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的概念始于英国XX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含义是指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产出,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以造福于公众的福利。
  低碳经济是和传统的高碳经济相对应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选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在论文选题及研究过程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导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及时为我进行论文的审阅和批改,细心地纠正论文中的不当之处,并指点我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导师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两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正是导师的严格要求和细心指导才有这篇论文的成功。感谢学校期间所有的老师,为我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让我在两年半中学到不少知识和技能。
  我还要感谢在一起度过愉快的生活的各位同窗好友,正是由于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企业节能环保与经济效益现状

  (一)电力企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近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各地城市都开始了对电力事业发展的编制和改造,并在这一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城市电网的建设取得了极为惊人的发展。具体来讲,我国电力设施在宏观上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川渝、南方等七个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大型电力联网体系,并在其他地区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地方电力网络。这些网络依然基本覆盖了现行的大部分工业和居民用电[陈波萍.节能减排战略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3,05:197]。
  在具体的电网建设中,以超高压500kV和330kV网架为主体的主要电网已实现联通,华东与华中电网通过5ookV直流联网运行,南方四省形成了500kV交流互联电网。我国的电力设施联网已经实现了向大区联网阶段的过渡。基本的城市电网都由220kV输电网络和1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联合构成,并在电力的送配中承担主要任务。[8]
  此外,在经济的发展要求下,简单的输电联网还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电能的需求,因而电能的量也成为近年来电力企业追求的目标。这一现实要求在金融危机结束后更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全国电力企业的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强高度。
  从我国现代电力企业诞生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极为猛烈的发展,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发电要求产生了不同时期的独特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就构成了我国发展电力设施建设与运营的三个阶段。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接手了一堆烂摊子的国民经济行业之后,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只在世界上列到极为低下的水平,与我国当时的需求极为不成比例[曾忱.中国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及其与经济效益协调性评估[D].湖南大学,2014.]。因而在建国后,我国领导人痛定思痛,在国家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下大决心要把我国的电力发展提上层次,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迎来了一个高潮。截止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一世界第8位和第7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打开国门,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也迎来了国家电力的再一次飞跃,在进入21世纪时,我国的发电机组已达到500Gw,全年新增装机超过6OGw,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又得到了新的趋势。城市文化的大幅兴起引起了新的电力革命,随着用电质量要求层次的提升,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技术瓶颈要求和更加细化的产品分类。这就使得原有的电网不再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因而引起了第三次的发展高峰。我们目前正是处于这次发展之中,其中电力设施的低碳建设与运营就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发展方向。
  同时由于近年来经济增长过的实际需要,使得近年来的城市电力网络构建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不仅是电力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用电需求提升的现实结果。由于我国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极为发达,目前承担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制造份额,我们的工业用电上对电力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夏季这一用电高峰期,工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交织在一起,长久以来承担着电力传输网络的系统已然无力承受。可见,我国城市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矛盾突出,加速建设改造己是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城市电网主要包含了送电网和配电网在内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并包含为其提供电源的变电所和发电厂在内。因为城市电网承受了电流输送的极大部分,具有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同时加上城市在功能上的复杂特性,城市电网必然也会在运作的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效果。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和现代市政工程的组成,城市电网在进行现代改造的同时还要兼顾配套的设施工程,因而实施难度更高。
  根据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信息,从2000年6月至今,全国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着十以上的速率,同时发电装机增长速度也极为迅速,长期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这都比同期的GDP增长速度高出许多。截止2011年底,我国全国发电量已然跃居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程瑶.节能减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这正好如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信息中心副主任孙耀唯所说的:“中国电力工业己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200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体系。在国内经济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升级之后,我国的电力需求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迅速的膨胀起来。所以在新世纪最初的年头里,我国的社会用电量也基本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速率,使得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电力的短缺情况。这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无疑对我国的碳排放量减少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可以可观的是,由于传统发电方式无法满足国内经济和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造成了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新热潮,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电力能源渠道已解决目前已是燃眉之急的电力短缺。这也是我国以核电、风电、水电等新型能源发电得以迅速发展的现实原因。
  当然,在“九五”和“十五”计划年间,处于对电力需求的极大增长,我国每年新装机组的增长都极为可观,这也是我国电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一个有力佐证。

  (二)电力企业节能环保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高涨,人类的对于自然的看法已从最初征服自然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寻求与自然的效益共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通过采取对能源生态系统最小有害性的影响,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也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滥用化石能源,加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有关,若再不采取行动,人类必然会尝下自己酿制的苦果。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世界主要国家在进行对环境的认真探讨之后制定了《京都议定书》以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碳排放量。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减排目标:X在2020年的目标是排放58.0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05年降低20%;欧盟在2020年的目标是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30%;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将单位GDP产值能耗降低45%。要达到这一碳排放水平,减少经济发展的速度无疑是不可取的,因而必然要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的角度来进行考虑。
  为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整个能源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的技术变革。在发电环节,一是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产能和降低能耗,实现能源的节约以减少碳含量排放,另外就是通过在输电环节的降低能耗来实现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此外,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应尽量开发新能源,在以风能、水能和核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上进行发电,不仅可以有效丰富电力的发电能源,还能进一步的降低能耗,采用可再生资源。当然在电力的运营阶段,还可以通过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使用的碳排放降低。例如通过对电力需求的侧管理,削峰填谷,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增强。还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终端控制实现在对电力的低碳经营。

  (三)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电力发展结构也经历着从重化工业发展向新常态发展阶段的转化。电力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快速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式发展转变;从多元化发展转变为突出主业、其他产业适度延伸的发展模式;由主要依靠能源消耗变为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同时,在维持火电增产增收现状的同时,水电、风电、核电、新能源等环保产业要发挥更多的优势,共同促进电力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

  三案例分析——以华能国际企业为例

  (一)华能国际企业节能环保措施情况

  华能国际对原有的给水泵进行改造,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对企业内的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获得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最优搭配,从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价值,推动生产效益的提高。基于这样的目的,企业必须要对生产管理的各项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将设备管理、工程技术和财务经营纳入到统一的生产管理范围,并对设备技术经济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使用,优化设备的费效比,推动设备资产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设备的改造工作需要在国家能源局针对全国燃煤厂做出的综合升级改造指示的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有关的建设工期规定,具体安排设置给水泵的运行方式改造项目的进程。
  为了配合企业的生产管理安排,与其他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协调一致,华能国际的给水泵运行方式的改造工作可以选择在相关服务机组设备的大规模修理和维护期间进行,针对电动改汽动的给水泵改造项目的部分准备工作,也可以在不影响整个2×125MW等级机组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安排,例如对1号泵部分辅助设备的拆除工作可以放在相关人力和物质资源到位之后进行。根据电动给水泵改汽动给水泵的相关管理要求和华能国际对机组设备进行大规模修理和维护的实际周期,给水泵运行方式的改造工作大约需要45天左右。

  (二)华能国际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华能国际在此次的改造项目方案中,对一期工程2×125MW机组电动给水泵作出调整,调整后将使用汽动给水泵。而汽动给水泵的小汽轮机的工作汽源将由三期工程背压抽汽提供,抽汽量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提升了三期机组的工作效率。
  改造后的收益计算如下:
  在2011年华能国际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表1华能国际收益分析指标
节能环保措施对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分析 ——以华能国际为例
  其中,上表中的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根据年运行时间和负荷率折合计算而来,计算过程为: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年运行时间×负荷率=7540×65%=4901。
  另外,对电动给水泵进行改造之前的相关指标变化如下表所示:
  表2华能国际改造前耗能指标
节能环保措施对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分析 ——以华能国际为例
  对电动给水泵改造为汽动给水泵的相关变化指标如下:
  表3华能国际改造后耗能指标
节能环保措施对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分析 ——以华能国际为例
  根据上表的数据显示,改造前的电动给水泵和改造后的汽动给水泵指标的变化值如下表所示:
  表3项目改造前和改造后的指标相对变化值
节能环保措施对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分析 ——以华能国际为例
  在原先的电动给水泵的热耗率指标中采取的是未扣除前置泵耗功和凝结水泵等耗功毛热利率,而净收入是指多供电收入减去用汽成本。
  因此,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断出在进行电动给水泵改造为汽动给水泵的项目后,每年的净收入为420万元。

  (三)节能环保措施对华能国际企业降低成本的分析

  1调整能源结构对降低企业成本的分析
  低碳经济对企业的技术、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推进低碳技术改造传统高碳行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会增加企业的短期成本。从长期来看,企业形成低碳技术,革新生产工艺最终会给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控制低碳成本,将低碳成本管理纳入战略规划。对低碳成本进行全过程的控制需要从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开始,在各个供应链环节都加入环境因素,深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实施低碳设计、环保材料的选择、低耗能生产、低排放等措施,将环境影响纳入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通过技术和工艺的革新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
  2实施“上大压小”对降低企业成本的分析
  “上大压小”是国家针对电力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颁布的一项重要政策。它的内容就是建设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机组来替代以前使用的高污染、高耗能的小火电机组,再结合发电调度方式的改进政策,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同时,大大减少了企业能源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发电效率,优化电力企业产业结构,增加企业效益。从2012年开始,使供煤耗在煤价下降的大前提下,企业继续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成本管理和燃料消耗、厂用电率等耗指标不断下降,直接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3实施减排措施对降低企业成本的分析
  从2011年“十二五”规划将脱硝改造列入计划,开始对电力企业氮氧化物减排做出规划和要求。为了严格控制企业对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国家对污水、废气、烟尘、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物实行征收排污费的规定。排污费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会增加企业当期管理费用,使企业成本增加,对企业盈利状况产生消极影响。公司2012年脱硝机组容量占装机总容量53.13%,2013年脱硝机组占总煤电机组的82.81%,截止2016年底,公司脱硝改造任务完成。随着完成脱硝改造的机组数量逐年增多,和2015年上调的脱硝上网电价加价政策,公司的排污费大幅下降,2016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样的变化大大减少了公司成本费用,增加公司利润,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完善节能环保措施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节能环保政策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变革,变革的动力源自于XX的规制,因此在变革之初,需要以XX为主导,通过XX的相关政策引导来促进改革的正确方向。目前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着电力企业参与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标准制定困难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XX介入,以纠正市场产生的外部性。所以,在低碳电力经济发展之初,XX可以强制性规定一些要求。要求相关企业参与减排,下达减排任务,定期检查,并制定相对应的奖惩措施来保证任务的完成。
  制度落实方面,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机制,低碳电量配额、最低能耗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等约束机制,碳税、污染税等财税机制,绿色电价等激励机制。由于二氧化碳,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无法通过自发的市场机制实现配置,而需引入适度的宏观调控,由XX制订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与引导。[22]同时,微观角度应深入分析低碳经济下电力市场所呈现的新的结构与运行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电力市场体系、市场模式、电价形成机制及市场交易体系。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指出,需要经济经过“较长”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或者到达某个点后,环境的污染程度才能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由严重变轻。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来看,这一时间的长度往往以数十年为限度,这对于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时间成本,不仅在当前视野下不能死板的照搬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要通过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切实寻找出一条少污染,集约型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当前我们电力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所在。
  要加强XX对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投资的干预。国家提高对低碳发电投资的补贴,可以提供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具体可通过以下手段:
  1、可再生资源电费与火电同价
  由于新能源应用于发电的时间较短,在价格上并未占据优势,同时火电在传统粗放发电时成本较为低廉,使得新能源发电与火电竞争没有优势,因而XX应加大对新能源发电的资金扶持力度,做到新能源发电收费与火电收费等同,减少系能源发电的成长限制。通过控制可控成本,来制定收益限额,同时,制定的电价还受消费品价格上涨和预期效率改进情况的限制。通过价格约束机制,使消费品价格的通胀与居民电价联系起来,逐步消除现有的交叉补贴的情况。同时,要求配电公司向监管机构提交4年调控期内的价目表。监管机构有权设定电力部门的收费细则以及最高电价。
  2、完善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奖惩机制
  电力行业在碳减排方面面临着现实的发展问题,因而具有极强的绩效效应。如果XX在引导企业进行碳减排力度不足,必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要求,也必然不能达到和谐发展的效果。因而XX要完善电力行业发展的奖惩机制,不仅对积极利用低碳技术改造的企业进行奖励,在税收等领域创造优惠机会。此外还要对不改造的高碳排放的企业进行惩罚措施,例如停业整改等。通过双重手段进行优化改造。
  庇古的“庇古税”理论认为,对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的企业进行征税,即经济运行存在负外部性效应时,应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的企业进行津贴和奖励,即经济存在正外部性效应时,应给企业以补贴。依照这一理论,在我国电力行业进行低碳运营的时候,由于其兼顾了社会责任,在实行现代管理的同时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利益,必然要XX对其进行重点照顾。[常凯,彭珂.火电和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对环境绩效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4,18:224-227.]

  (二)加强节能环保信息披露

  现在多数企业基本除财务报表外还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的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就电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说,通常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安全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等板块,可以看到环境责任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参与者,应该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状况作出及时、清晰的报告。因此,像电力行业这种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可以编制企业节能减排报告,分季度、年度对外披露企业的节能减排信息,这样使节能减排上升到战略高度,迫使企业上下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同时,经常对节能减排状况进行披露,可以使企业及时检查当期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度,并及时发现当期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不足,为企业按时按量完成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考核监督作用。

  (三)提高节约用电意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低碳消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电力消费观念由“高碳低价”向低碳高价”的转变也初具条件。这将使“自上而下”的国家战略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的自发行为逐步实现融合,为低碳电力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要充分应用舆论工具,开展多种多样的节电节能宣传工作,宣传低碳电力带来的好处,主动引导低碳电力消费。其次要畅通低碳电力购买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便于消费。此外还应建立认证机制,表彰低碳电力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给社会带来示范效应。
  通过加强现代管理,建设低碳电力运营,可以对当前的城市电网进行服务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电费定价这一间接反应影响用户对用电的时间选择,并最终达到解决用电的目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电力行业和用户间的交流就成为一个较为紧密的话题。近年来天津市新建的大批住宅和办公楼,在电力容量方面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规划,既满足了居民家庭和服务业用电需求,也给电网企业带来了效益。但是,天津市范围内仍然有大批20世纪90年代、80年代甚至更早建设的住宅、办公楼,楼内原有电路的电力容量低、老化严重,大容量电器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全市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的缓和及城市电网改造扩容的进展,增加居民用电和服务业用电的瓶颈已经转到了较早建设的住宅和办公楼的内部。因此,在加快城市电网改造扩容的同时,更换住宅和办公楼内容量不足的电路,是增加居民用电和服务业用电的必要条件。在业主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电力企业、业主及地方XX三方共同投入的方式,实现住宅和办公楼内电路的增容。

  五结论

  本文提出的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方案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对当前的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该改造项目无论是在经济效益方面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能带来较高的回报。另外,项目的改造对于其他热电类企业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为热电厂的技术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新的思路,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本文的研究中也尽量站在华能国际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企业实施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区位影响也进行了评价,文章认为,类似于华能国际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或者是在施工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企业,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判断,对投资商的相关资质和提供的汽动给水泵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也应当对投资商的仓储和运输能力进行门槛的设置,华能国际基本对来自承包商和分包商的风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由于其他因素大多不会受到人为调节,因此华能国际还应当控制来自于自身的风险因素,尽量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另外,由于本人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写作研究的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对于某些方面的认识较为幼稚和肤浅,另外,由于时间的限制,论文的研究也有待提高,希望更多的学者对以上方案进行分析和试验,使本文的改造方案进一步完善,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完全实施出来,为热电厂质量管理的发展尽一份力,推动我国的环境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波萍.节能减排战略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3,05:197.
  [2]曾忱.中国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及其与经济效益协调性评估[D].湖南大学,2014.
  [3]程瑶.节能减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常凯,彭珂.火电和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对环境绩效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4,18:224-227.
  [5]邓学衷,蔡萍,彭利燕.基于节能减排战略企业财务评价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03:25-26.
  [6]邓学衷,陈波萍,蔡萍.节能减排责任与企业债务融资——对“两高”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七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卷(下),2012:6.
  [7]顾小红.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节能与环保,2010,01:29-31.
  [8]和文娜,赵选民.低碳经济下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石油行业的经验证据[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01:26-32.
  [9]盖兆军.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0]李志学,杨媛.环境规制政策对能源企业绩效影响—以火电企业为例[J].
  财会月刊,2011,33:55-58.
  [11]黎毅,张相云.节能减排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分析[J].财会月刊,2014,02:73-75.
  [12]梁广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数据[J].企业经济,2013,10:10-15.
  [13]马琳.节能减排模式下的煤炭企业财务成本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2013,02:62-63.
  [14]时军.基于低碳经济环境的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3,01:75-77.
  [15]申亮,王玉燕.节能减排、经济增长与地方XX行为选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01:56-63.
  [16]孙萍,吕海涛.低碳经济背景下电信企业节能减排的效益分析与途径探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05:69-72.
  [17]盛丽颖.中国碳减排财政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分析[J].财会研究,2011,13:13-15.
  [18]Athar Hussain.2009.Energy consumption,carbon emissions,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Ecological Economics,(68):2706—2712
  [19]Ramanathan R.2006.A multi—-factor efficiency perspective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ld GDP,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73):483-494
  [20]M.Galeotti,A.Lanza.1999.Richer and cleaner?A study on carbon dioxid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nergy Policy,(27):565-573
  [21]Ugur S.Ramazan S.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Causality relationship in G-1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s[J].Energy Economics,2003,25(1):33-37
  [22]Dean,Brown.Pollution regulation as a barrier to new firm entry:Initi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288-303
  [23]Stefan Schalteggera,Terje Synnestvedt.The link between green and economic succes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s the crucial trigger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2,65(4):339-346
  [24]施敬君,刘淑军.企业电力管理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
  [25]马福龙.节能减排在化工企业中的作用[J].化工管理,2016(25):94-94.
  [26]庞筱.节能减排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6.
  [27]岳野.廊坊供电公司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28]陈克娟.电力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05-106.
  [29]雷涛.需求侧管理对电力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与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0]李梦洁.电力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6,35(19).
  [31]陈春常.电力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41-141.
  [32]曹凤霞,王书银.基于节能环保的电力经济调度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
  [33]司亚丽,杜驰平.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8):00237-0023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85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3月18日
Next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