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选择《沉香屑•第一炉香》当中的女主人公葛薇龙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对葛薇龙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同样也指出了,在小说所描写的时代背景之下,如葛薇龙一样的少女,她们最终的命运必将会使像悲剧,这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而推动着这些少女一步步在清醒中走向堕落的,既有她们的思想观念,也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更有金钱和权利的诱惑等等。
关键词:葛薇龙;悲剧;乔琪乔;梁太太
引言
张爱玲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所撰写的文字内容多以女性视角切入,作为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张爱玲活跃于上世纪40年代至五六十年代于1995年9月,病逝于X洛杉矶,小年75岁,张爱玲一生著作颇多,而其中能够为世人所传送,并经经络道道,就包括本次研究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在该部小说当中,以葛薇龙梁太太等女性人物角色向大众传递了一种女性人物视角的觉醒,同时也由于这些女性角色最终的毁灭和悲剧结局向作者揭示了,在那样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仅仅是处于一个稚嫩的阶段,她们仍然是依附于男性社会的,是依附于权利和金钱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觉醒与独立。
可以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是张爱玲的成名作,做该小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出版,一开始是在紫罗兰杂志上进行发表,一经发表就受到本地读者的热爱,快速席卷了上海的青年文坛,成为了张爱玲成名之作,也使得张爱玲更有信心以《沉香屑·第一炉香》为基础去撰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和倾世之恋等小说与散文。
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万千读者对《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爱不释手呢?本文认为《沉香屑·第一炉香》的精神内核是十分丰富的,一方面,该文揭示了新时代背景之下那些女性知识分子对于自我意识的觉醒需求;但另一方面又阐述了在当时一个男权社会、甚至是在当时那样一个军阀混战的动乱社会之下,女性命运的一些身不由己,尤其是在面对金钱和权利等种种诱惑的时候,一些不谙世事却具有更强烈野心的少女,将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逐步走向堕落,最可怕的就是她们拥有更高的自我认识,她们拥有更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她们是在清醒的过程当中以自愿的状态走向堕落的。
整部小说以上海少女葛薇龙的视角切入,从她离开上海进入到当时还是殖民地这个香港求学作为故事线索,描述了从上海小城市进入到纸醉金迷和香港上流社会以后的少女心态转变,张爱玲的细腻笔触在于她把葛薇龙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描述了葛薇龙由于自身具有更高的自我认识和更强的知识水平,所以她能够清醒的判断到梁太太对于自己的态度转变是为了什么,但同时也刻画了葛薇龙在那样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背景之下,在爱情中处处小心自卑的人物形象,普通女子的悲剧,命运同当时的时代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而这种个体同群体之间的碰撞才造就了一种独属于文学作品的苍凉悲壮之美。
一、葛薇龙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普通上海女孩的外貌形象
为什么《沉香屑·第一炉香》能一经出版,就颇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成为当代知识青年追捧的书籍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沉香屑·第一炉香》其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刻画葛薇龙这个女性人物形象的时候,并没有把她描述成为一个绝代风华的大美女,也没有对其人物形象做出更多特殊的刻画,反而是将葛薇龙的人物形象同普通上海女孩的人物形象对等了起来,那么这样一来,读者们在捧读《沉香屑·第一炉香》这本小说的时候,当她们脑海中浮现起来,关于葛薇龙的外貌形象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的是那些穿行于大街小巷当中穿着学生装和黑布鞋的普通上海女孩这种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人物形象,使得读者更容易。对角色产生认同感和熟悉感,而张爱玲又以其独到且细腻的笔触对葛薇龙这个女性人物的外貌形象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刻画,其中所描述的一些比喻词藻是相当形象的,如张爱玲在描述葛薇龙的脸部特征的时候,说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也将她的脸旁形容成为了粉扑子脸。但同时张爱玲为了能够为葛薇龙未来向交际花的形象转变,也着重描述了一下她的五官,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她的眼部描述,张爱玲在书中写到葛薇龙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褶皱很深,一下子就能扫到鬓角里面去,通过这样的描述,人们又能够从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粉扑子脸当中感受到了一丝女性成长的妩媚之感,为葛薇龙未来从少女转变成为香港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原是引为憾事的,一心想晒黑它,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
除了这种五官相貌方面的描述以外,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的书中,同样也对葛薇龙的外部肢体和人物整体形象进行了一次评价,通过这次描写可以使读者们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的少女形象——如在书中张爱玲描写葛薇龙,隔着玻璃门瞧着自己的影子,在她的身上看到了黑非常浓厚的东方色彩影响,虽然身着南英中学的别致制服,但是其款式还是满清末年的样子,也就是布衫和窄裤腿儿。同时张爱玲又借助外部形象描述,表现了葛薇龙作为少女暧昧的特点,她不满足于布衫的打扮,而是在外面又加上了一条绒线背心,短短的背心下面露出了一截长长的褂子,虽然觉得非驴非马,但是也彰显出了葛薇龙本人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其少女的特点,而通过这样的描述,使得葛薇龙这个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而通过竹布衫和绒线背心,这看起来毫不搭调的两件服装搭配也表现出来了葛薇龙本人来自于上海城市,同当前香港奢华萎靡社会的格格不入。
(二)充满野心欲望的内在形象
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当中,花费了极多的笔墨去刻画葛薇龙这个人物形象的内在心理动机,可以说她从一开始进入到凉菜的家,她就是以一个绝对清醒者的模样进去的,虽然她清楚的意识到梁太太为什么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她却愿意为了在香港上流社会窥见那些美妙的场景,而成为梁太太的傀儡和棋子,这样的人物情感转变表现出来了葛薇龙本身野心勃勃的内在形象,而同时她又以一种清醒者的角色投入到了香港纸醉金迷,上流社会的欲望深海当中,她是一步一步堕落了的。
实际上,葛薇龙这种内心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形象与她的原生家庭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张爱玲在你刻画葛薇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赋予了它一个悲惨的身世,虽然是大家千金,但是却家道中落出生育这样落魄的家庭,她有着更多的期许,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回归到上流社会当中,能够重新成为众星捧月的千金小姐,同时也由于葛薇龙出身大家,所以导致她对于读书的渴望是迫切的,也是由于这种渴望才致使葛薇龙一步一步沦为梁太太的棋子。在小说中葛薇龙投靠了就是她的姑妈,也就是梁太太梁太太年轻的时候立牌重义不顾与家族亲人割裂联系,而是一门心思的要嫁给香港有钱人,梁纪腾做1房2太太只是为了满足她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梦想,在小说当中葛薇龙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姑妈是怎样的,恰恰相反的是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姑妈认为姑妈是一个以勾引男人为本领的女人,虽然她知道这样的环境不好,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摆脱落魄家庭的阴影,所以她只能够硬着头皮到梁太太家讨生活,希望姑妈能够支持她的学业。而这次选择也恰恰是个威龙无尽命运悲剧的序幕,她在自己的姑妈家看到了真正上流社会的缩影,看到了纸醉金迷的夜夜笙歌,她也看到了梁太太在众多男人之中来回徘徊的快乐和愉悦,因此她感到了极度感到了羡慕,就如同她渴望读书一样,她的内心再一次升腾起来,了勃勃的野心与欲望,希望能够成为上流社会男人们纷纷追捧的女性,甚至希望和梁太太一样能够成为依靠美色换取上流社会通行证的女人。甚至书中描述葛薇龙第1次见到梁太太以后,她对于梁太太的评价并不是充满鄙夷和负面情绪的,她认为自己的姑妈是一个有本领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银翼,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这样的评价也表现出来了,葛薇龙从骨子里就对于上流社会的向往表现出来了她本身所具有的勃勃野心与欲望,而恰恰是由于这种欲望的驱使,才使得葛薇龙最后在杨太太和乔琪乔等人的推动之下成为了为金钱和欲望沉沦的女人。
(三)在清醒中堕落的命运轨迹
张爱玲于23岁的年轻时期写下了《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全文仅4万字,但是却已经出版就受到了文坛的,可更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追捧,这是由于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当中,刻画了一个在清醒中堕落的女子形象,这样的命运轨迹是令很多人震撼的。甚至有多数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之前认为,在清醒中将远离这些困境,只有在混沌中才能够处于堕落,而葛薇龙却时时刻刻都是清醒的,无论是她对于自己家庭身世的清醒认知,还是对于自己姑妈梁太太情况的认知,又或是对于自己与乔琪乔爱情的认知,不得不承认,葛薇龙从始至终都是清醒的,但恰恰是由于这种清醒,才使得我们更多的去哀叹葛薇龙本人的堕落悲剧,才使得读者去感慨,为什么在这种清醒的认知之下,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女性角色,最终还是需要规律堕落,这实际上是整个时代赋予葛薇龙的命运轨迹,同样也是作者张爱玲所赋予葛为龙的命运轨迹。
在书中对于葛薇龙的描述,从始至终都是以清醒儿子所贯穿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她自己的欲望,利益以及未来的前途命运的时候,葛薇龙是非常清晰的作出判断的,譬如在一开始她愿意忍气吞声的听自己的姑妈梁太太不断的进行抱怨,甚至是愿意承受梁太太的指桑骂槐,就是因为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只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只要梁太太愿意资助她在香港的学费,那么她愿意成为梁太太的棋子,也愿意承受梁太太的辱骂。但是少女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总是无法保持那样清醒的态度的,葛薇龙同样如此。当葛薇龙遇到她的爱情乔琪乔的时候,她从绝对的清醒就转变成为了一半的糊涂,在这种状态之下,她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希望能够获得乔琪乔在情感方面的反馈,但是当二人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以后,她又开始为自己的态度感到迷茫,她的轻型表现在她深知乔乔是一个浪荡公子,是一个没有能力更没有实权的二世祖,但是她的糊涂在于她已经不能自拔的深陷于与乔琪乔的爱情之中,甚至说在这种半清醒半糊涂的状况之下,葛薇龙的爱情观开始产生了变化,开始形成了一定的畸形状况,甚至是她为了能够满足乔琪乔不断花钱的欲望,她是主动愿意用自己的美色和身体来挣钱,只是为了和乔琪乔最终能够结婚。与此同时,在爱情中,葛薇龙的糊涂还不仅在于这一点,更在于她并不能够很好的去分别一段爱情的价值敲起敲很明显,仅仅是把葛维龙当成了一个闲时打发时间的工具,到后期乔琪乔更是把葛薇龙当做了一个可以挣钱的工具,她甚至同梁太太说,等到七八年以后,葛薇龙没有办法用自己的青春美貌换取金钱时,那么桥西桥立马和葛薇龙离婚,但是葛薇龙却守着这一份莫名其妙的爱情,不断的向梁太太屈服,开始走上了和梁太太一样的道路,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葛薇龙还不如梁太太,杨太太是为了能够为自己衣食无忧的下半生争取筹码才成为了有钱人的姨太太,而在这段爱情当中,葛薇龙一直都在付出,甚至最终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生命都付出了进去。
但总的来说,葛薇龙的命运是在清醒当中逐渐堕落的,这种命运轨迹,使读者啧啧称叹,不得不哀叹一生命运无常。
(四)沉溺于情与钱的世俗形象
什么能令少女自愿走向堕落呢?一是爱情,二是金钱。这是很多读者在阅读完《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以后最直观的感知,而同样也是张爱玲在刻画葛薇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所贯穿其中的人物内核,那就是葛薇龙本人是非常沉溺于爱情和金钱的,在这样一个世俗形象的影响之下,葛卫龙无论是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生命,还是为了找到一张通往香港上流社会通行证的门票而成为梁太太的棋子,这些举动似乎都有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这样的世俗形象使读者又爱又恨,一方面我们嗟叹与葛薇龙对于爱情的坚持以及无私奉献,但另一方面读者又憎恨葛格威龙对于金钱和上流社会的过度贪恋。
总的来说,葛薇龙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悲剧的命运结局,与她自身的人物性格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葛薇龙既具有普通上海女孩的外貌形象,但同时又具有妩媚的风情,这为她进入香港的上流社会成为交际花奠定了基本的条件基础。同时,葛薇龙的内心是被熊熊欲望所充斥着的欲望之火,一旦点燃就促使她滑入了在清醒中堕落的命运轨迹,而葛薇龙本身是非常沉溺于金钱和爱情的,这是葛薇龙产生命运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葛薇龙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悲剧的命运,是与她自身原因密不可分的。
二、葛薇龙的悲剧命运分析
(一)爱情悲剧
葛薇龙的悲剧始于爱情,而同时她的爱情本身也是一出巨大的悲剧,从一开始葛薇龙将自己的目光瞄准在了卢兆林的身上,就是她悲剧的时代,她为什么会看中卢兆林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已经在梁太太的引领之下见惯了香港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在频繁出入不同交际场所以后,她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少女,美貌将会为她赢得多少财富,将会为她带来更多的权利,当她已经迷恋上这些奢华的物质生活以后,在面对梁太太皮条客一般的要求以后,葛薇龙坚决的说了,不当然在这一阶段当中,她已经对自己的第1次爱情,也就是第1次瞄准的目标,卢兆林感到十分的失望,她已经完全放弃了卢兆林,但同时也是她发现吴少林在梁太太的引诱之下将变得不可一击,由此她更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年轻少女在美貌方面的价值以及金钱的作用,所以她开始承认了金钱大于爱情这一个观念。从这一时期起,葛薇龙就从一个稚嫩无知的上海普通少女,转变了成了一名野心勃勃的女人。也正因如此,葛薇龙清醒地意识到,她的下一段爱情绝对不可能是在校园内发生的,她不可能像喜欢卢兆林一样再去挑选一个,看起来健康阳光又可爱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男朋友。爱情和物质之间的强有力联系是葛薇龙在第1段爱情以后所收获的最深切箴言,也是葛薇龙开始第二段爱情悲剧的根源。
葛薇龙的第2段爱情是和浪荡公子乔琪乔发生的,乔琪乔几乎拥有任何女人都不能拒绝的完美脸庞和神仙态度,她的出现令各位龙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到自己在爱情当中的自卑,同时也使得她深陷于这次恋情而不可自拔。更可怕的是,乔琪乔不仅仅是虚有其表的二世祖,她更是一个情场高手,她深知面对葛薇龙这样的青涩少女,怎样的撩拨才能够使得她彻底沉沦在葛薇龙的堕落之路上,可以说乔琪乔是功不可没的,她的推动使得葛薇龙放弃回到上海,更使得葛薇龙愿意为了和乔琪乔结婚而成为游走于男人之间的交际花。
(二)命运悲剧
张爱玲善写爱情,而她笔下的爱情绝对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也不仅仅是皆大欢喜,她的爱情观投射到了葛薇龙的身上,成为了葛薇龙这个女性角色的精神内核,同样也造就了葛薇龙的命运悲剧,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葛薇龙的命运悲剧是显而易见的,她的悲剧主要来源于两层。
首先,葛薇龙的命运悲剧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她虽然出生于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有我家庭之中,但是由于家道中落,所以迫使她不得不中辍学业,甚至连上学的学费筹措都变得十分紧张,这样的转变使得这个年轻的女孩哀叹命运的不公,同样也向我们展示了在家族兴衰背景之下,女性人物角色的无力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葛薇龙能够选择的就是她那个远在香港给人做姨太太的姑妈,也就是本文的第2个女主角梁太太。
其次,葛薇龙的命运走向悲剧,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外部环境对这样一个无知的少女产生多么大的吸引力,是我们不得而知的。物欲横流的上香港上流社会将会对葛薇龙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更不用说其中还有梁太太和乔琪乔作为幕后推手,在她没有走进香港之前,还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学生,但是当她住进了梁太太所居住的富人区以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无论是华美的衣服还是簇拥着她的仆人,都令她感到眼前一亮,甚至小说中直接写到那天在做梦时还在试着衣服,上学的时候更是区别于普通学生,每天有司机开着豪车接送。同时,葛薇龙频繁出入的各种交际场所也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些场所中,她就如同一个晚清时期的公主一样,她受到了那些有钱男人的追捧,使得她开始在情和钱的诱惑下渐渐沉沦,没多久葛薇龙便凭借着自己的相貌和谈吐,成为了香港富人区有名的交际花。
(三)个人悲剧
葛薇龙的性格和爱情观本身就是有所缺陷的:一方面她是对于自己的目标有清晰定位的,无论承受着来自梁太太怎样的利用或辱骂责打,她都甘愿在这里咬牙坚持下去,就是她想要留在香港继续读书。当然一开始她的目的也仅仅是读书而已,但随着梁太太的有意为之,也随着乔琪乔这样一个以爱情为名不断,诱惑的浪荡公子引诱似的葛薇龙的这种个人性格缺陷再一次被彰显出来,从缺陷转变成为了她个人命运的悲剧。直到后期我们能说葛薇龙完全不知道乔七乔是个怎样的人吗?我们能说葛薇龙认可她和乔乔之间的爱情吗?不,葛薇龙在这段爱情中一直是半清醒半糊涂着的,她的清醒在于她清醒的知道自己对于乔琪乔来说什么也不是,甚至就如同一个妓女一般,但是她却宁愿糊涂的沉沦下去,在这段爱情当中继续不断的付出,成为乔琪乔弄钱的工具。
与此同时,葛薇龙的自身弱点也推动着她进一步走向了堕落甚至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的弱点在于她很难去抵挡外部的诱惑,无论是乔乔乔和姑妈有意而为之的,还是她眼见手处的上海射流社会情境,都使得她对于爱情和欲望产生了更强的需求,在爱情中她变得不可自拔,在上流社会中她变得贪恋往返,所以这时葛薇龙在后期做出选择时,将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欺骗性,使得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使得她在清醒当中走向了堕落,这才是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对葛薇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最大感受。
她在爱上乔琪乔之前,就知道了乔琪乔是一个浪荡子。可是她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乔琪乔现在还年轻,只要她将来的妻子相信她,加上她们乔家的人脉,她会变好,会有出息的。于是她开始和乔琪乔谈恋爱。当乔琪乔又对她说:可以给她快乐,不能给她婚姻时。她很震惊,原本想分手。可是又自欺欺人道:谈恋爱为什么一定要以结婚为目的呢?乔琪乔是正确的。再后来,她为了帮乔琪乔弄钱,彻底出卖自己去当别人的情人时,也是因为她自欺欺人地说自己说:乔琪乔不是不爱自己,才不和自己结婚的,是因为她没钱,所以我要去给她弄钱。
(四)时代悲剧
《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当中所刻画着的人物几乎最终都是走向悲剧的,无论是自身精神方面的枯萎还是生命的败落,这些悲剧仅仅是个人的吗,本文认为不是这样的个人的悲剧背后所隐含的就是时代的悲剧,甚至可以说在文中所描绘的葛薇龙这样一个女性人物形象,它的原型必然出现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就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中,这样的女性人物是随处可见的,他们一开始有着自己的勃勃野心,有着希望依靠读书出人头地,再嫁到有钱人家过好日子的愿望。但是社会却给予他们沉重的鞭挞,兵荒马乱的年代,女性想要安身立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更多女性选择出卖自己或投亲靠友,才能够换取自己一段时间的温饱。
另外,葛薇龙的父母本身也是葛薇龙命运悲剧的推手,更刻画了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悲剧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亲子悲剧,葛薇龙的父母爱名誉胜过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们愿意和姑妈梁太太斩断一切联系,甚至葛薇龙的父亲,在提到梁太太的时候总是咬牙切齿,在面对自己的女儿时,他们又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来敷衍着葛薇龙,骗父母在香港上学将获取大额的奖学金,那么父母就信以为真,完全不考虑孩子在香港是过的怎样的生活,他们但凡有一丁点关心葛薇龙这样的谎言,早就不攻自破,葛薇龙最后也不会走向悲剧。所以说在葛薇龙个人悲剧的背后,所隐含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的社会悲剧。
张爱玲通过刻画这样一个普通且有趣的女性人物,使得善和恶同时存在于这样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身上,她既不是拯救世人的超级英雄,又不是毫无梦想底线昏昏噩噩生活的普通人,她仅仅是在世俗中沉沦的一个普通女孩,身上发生了的悲剧绝对不仅仅是戏剧夸张后的结果。当我们跳出葛薇龙的悲剧人生命运观念以后,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命运实际上普遍存在于那个时代背景之下的女性身上,她们以血肉之躯和时代进行抗争,最终又沉醉在了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之中,从淳朴变得精于算计,从清醒变得堕落,这是葛薇龙的悲剧,同样也是人性的悲剧。
三、结论
在张爱玲23岁的时候,她写下了《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其中所描述了大量人物形象都十分发人深省,无论是身陷于情与欲牢笼当中的葛薇龙,还是如蜘蛛一样布下的梁太太、又或是浪荡公子乔琪乔,这些人物形象丰满,精神内核发人深省。尤其是本文所研究的葛薇龙人物形象,她不仅是整部小说的灵魂和核心,更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一方面葛薇龙对于读书、对于未来的渴求,彰显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另一方面葛薇龙沉溺于男权社会带给她的情感、金钱和权利,又表现出来了在那一时代背景之下,女性人物对命运抗争时候的无力感,表现了悲剧观念之下的命运必然性。
参考文献
[1]王灵玉.张爱玲笔下女性的物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03):34-35.
[2]林湘莹,缪军荣.浅析《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表现[J].汉字文化,2019(04):73-74.
[3]杨子巍.尘埃浮花——浅论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卑微与盛开[C]..荆楚学术2018年2月.: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8:36-39.
[4]张蓝天.清醒的迷失——月牙儿和葛薇龙形象的比较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229.
[5]武兆.被异化的人格——陈白露与葛薇龙艺术形象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6,33(04):96-98.
[6]陈洁.天使的沉沦与救赎——伊薇特与葛薇龙之形象比较[J].名作欣赏,2015(18):119-120+136.
[7]李丽娟.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对照出发探视张爱玲的婚恋观[J].名作欣赏,2014(29):13-16.
[8]张宇.传统女性意识的深层痼疾——浅析张爱玲笔下葛薇龙悲剧命运的内因[J].长治学院学报,2014,31(04):62-64.
[9]陶一权.挣扎与屈服:葛薇龙的心理转变历程——论《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心理描写[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08):70-71.
[10]王丽.解析《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形象的现实教育意义[J].前沿,2014(Z8):207-208.
[11]贾诗涵.浅析葛薇龙和曹七巧软弱与疯狂的双重性格[J].学理论,2013(08):174-175.
[12]史红华.清醒的陨落——浅析《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人物形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105-106.
[13]胡小娜.堕落的天使——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葛薇龙的堕落[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03):31-33+45.
[14]佟丹.沉香屑中的葛薇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2):144.
[15]张健.对欲海沉沦众生悲剧的悲悯之情——论《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的悲剧原因及意义[J].理论界,2007(08):163-164.
[16]张金娣.试析葛薇龙的悲剧色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7):36-39.
致谢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本论文的分析。在这么长的写作论文时间里,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最初课题的选择、论文的开题、论文的中期检查到最后论文的完成,老师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老师始终孜孜不倦,耐心指导,在多次的论文修改过程中,给予我专业的指导。能够完成这篇论文,虽然辛苦,但很充实,这篇文章凝聚着指导老师的心血、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