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是林木钻蛀性害虫,该虫对林木的危害非常严重。它主要对松属Pinus造成危害,同时也对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及落叶松属Larix等针叶树种造成危害。采用国际通用害虫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吉林省存在松树蜂的风险,由分析结果可知,松树蜂在吉林省属于特别危险种类,具有特别危险性。因为松树蜂扩散能力强,危害严重,检疫现场识别具有难度,除害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建议将松树蜂定为吉林省补充林业检疫有害生物,并对其全面实施检疫管理。
关键词:松树蜂;松树;吉林省;防治措施;风险评估
第一章绪论
前言: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确认,确认它是否为检疫有害生物,并评估其引入的可能性。“危险生物风险管理”是为了减少引进检疫有害生物风险的决策过程。而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的意义在于,经过评估,强调有害物种在生物入侵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归纳目前国内外在外来生物风险分析种常用的技术方法,指出外来物种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主要是关于松树蜂SirexnoctilioFabricius,的风险性分析。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是重要林木钻蛀性害虫,它主要对松属Pinus造成危害;也对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以及落叶松属Larix等针叶树种造成危害。原产于欧洲、亚洲和北非的松树蜂是危害性非常大的害虫,它对国际上松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在1900年和1952年,它们相继被引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灾害的爆发给两国的辐射松树资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直到现在,它们还没有被完全根除。现在,松树蜂已经引入到很多国家,国际社会已对它有了高度关注。它们被北美植物保护组织列为外来林木有害生物中危害最大的生物。于2007年,松树蜂将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在2013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第一次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现松树蜂,它是国际重大林业检疫害虫。根据专家风险分析的结果可知,繁殖迅速、并能造成树木快速死亡是松树蜂的特点,由于我国寄主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面积广、适应性强,所以,一旦松树蜂侵入,将严重威胁到森林资源的安全。
在历年的普查、调查监测中红石林业局未发现松树蜂疫情,但由于局辖区内寄主植物种类多、面积大(达6.6万公顷),松树蜂一旦侵入,将对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采用国际通用害虫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吉林省存在松树蜂的风险,由分析结果可知,在吉林省,松树蜂是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其风险评估值为2.56,极有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和传播。为了阻止松树蜂在该省的发生及传播,应采取严格的检疫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松树蜂是吉林省一种特别危险的物种,具有特别大的危险性。因为松树蜂在吉林省的寄主范围比较广,扩散能力强,危害严重,检疫现场识别具有难度,除害处理难度大等特点。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确认,确认它是否为检疫有害生物,并评估其引入的可能性。“危险生物风险管理”是为了减少引进检疫有害生物风险的决策过程。而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的意义在于,经过评估,强调有害物种在生物入侵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所以,由于松树蜂危害胶大,且在吉林省分布较大 危害较重,所以应该对其进行下风险分析,以便确定其危害性,可进一步遏制其对自然环境。
查阅资料显示2013年松树蜂在我国北方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多地均有发现,吉林省具备其生存繁殖条件,松科植物20余种,都可能成为松树蜂的寄主,松树蜂一旦侵入,在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没有天敌的制约,有可能会大量繁殖,造成严重危害。松树蜂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吉林省有着多达20余种松科植物,都有可能成为松树蜂的寄主,而松树蜂在吉林省没有自然天敌人,容易引起外来物种入侵,造成严重危害。本论文研究吉林省松树蜂风险评估。
第二章背景
2.1松树蜂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2.1.1分类地位
松树蜂SirexnoctilioFabricius,又称云杉树蜂或蓝树蜂,它是一种重要林木钻蛀性害虫,该害虫属于膜翅目树蜂科树蜂属。
2.1.2外形特征
2.1.2.1成虫
体形呈圆柱形,长约10—44毫米,就体长而言,它们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雌虫比雄虫体型略大。雌虫的触须除基部为红棕色外,其余均为黑色;头部、胸部和腹部的颜色为蓝色,且呈现金属光泽;胸足颜色为橘黄色,腹部末端的形状为现角突状。而雄虫头部及胸部的颜色也为蓝色,且呈现金属光泽,腹部基部及末端颜色为黑色,中间颜色为橙色,前足和中足颜色为红棕色,后足颜色为黑色,且明显粗壮。
2.1.2.2幼虫
体形呈圆筒形,颜色为乳白色。老化时,它身长约为10—20毫米,头部宽约3—5毫米。头壳呈琥珀色,且形状圆形。另外,该幼虫的3对胸足退化,腹部末端出现角状突起,颜色为黑色。雄虫与雌虫相比,它的腹末第9节腹面有3块骨片,但雌虫仅有2块。
2.1.2.3蛹
乳白色,长10mm~18mm。
2.1.2.4卵
呈梭形,颜色为乳白色。其长度约为1.4毫米,中间部位最宽,其宽度约为0.5毫米。
2.2生物学特性
松树蜂的世代长短是不固定的,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在一到三年内完成一代。其中温度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制约着该虫的生长发育。松树蜂在温度为6.8℃时开始发育,其有效积温2500日·度。
5至9月是成虫的羽化期,而7月末至8月初是成虫羽化的高峰期。成虫最长12天的寿命。3到5天的预蛹期,16到21的蛹期。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幼虫可以在木材中存活2年。
雄虫与雌虫相比,雄虫羽化早。但雌虫可以在羽化的当天产卵。雌虫即可以孤雌生殖,也可以两性生殖,而孤雌生殖的后代均是雄虫。成虫是不需要进食的,它的飞翔能力很强,据国外报道,其扩散能力为30km~50km/年。雌虫选则树势较弱的树产卵,每头雌虫产卵量为25至500粒。雌虫产卵时分泌出有毒粘液,而该粘液被带入寄主木质组织中,造成针叶树木枯萎变黄,树势变弱,木质变干,甚至树木死亡。
卵期最短9d,但可以在寒冷条件下保持数月不孵化。
幼虫蜕皮次数不定。幼虫在寄主木质部中向各个方向取食,在树木体内的钻蛀而形成的蛀道呈“U”型。幼虫在木质部近表皮处化蛹。
预蛹期28d。蛹期20d~28d。羽化孔为圆形,3.0mm~6.6mm。
2.3发生及防治情况
在国际上,由于松科Pinaceae植物受到松树蜂的严重危害,所以,通常把松树蜂做为重大林业检疫害虫。在2013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第一次在黑龙江省特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现松树蜂。同年,在吉林省的农安县和榆树县也确认其分布。从现场和先前资料分析认为,该虫不属外来入侵种。
第三章风险评估
3.1松树蜂危险性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3.2区域内分布情况
在吉林省,松树蜂分布面积达300余亩,主要分布在农安县和榆树市。据统计,松树蜂分布面积小于其寄主(包括潜在的寄主)面积5%。赋值P1=3(权重为等权)。
3.3引入、定植及扩散的可能性
3.3.1松树蜂被截获的可能性
寄主植物调运的可能性和携带松树蜂的可能性都大。赋值P21=3.00(权重为等权)。
3.3.2运输过程中松树蜂存活率
在运输过程中,松树蜂的存活率达到40%以上。P22=3.00(权重为等权)。
3.3.3有害生物的适应性
松树蜂每雌虫可产20粒~500粒,具有两性繁殖和孤雌生殖能力。抗逆性强。P23=3.00(权重为等权)。
3.3.4自然扩散能力
松树蜂可随介体携带扩散能力,拥有较强的飞翔能力,扩散能力为30km~50km/年。P24=2.00(权重为等权)。
3.3.5分析区域内适应范围
松树蜂在吉林省全境内均能适应(≥50%)。P25=3.00(权重为等权)。
3.4潜在危害性
3.4.1潜在经济危害性
如果松树蜂传播到新的区域,将导致至少5%的树木死亡或产量损失。P31=2.00(权重为0.4)。
3.4.2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危害性
判断松树蜂在吉林省潜在的环境、生态、社会影响属高危状态。P32=3.00(权重为0.4)。
3.4.3官方重视程度
松树蜂未被列入我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P33=1.00(权重为0.4)。
3.5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
3.5.1受害寄主的种类
在吉林省,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old&Zucc、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偃松Pinuspumila(Pall.)Regel、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Nakai、鱼鳞云杉Piceajezoensis(Siebold&Zucc.)Carr.、沙松AbiesholophyllaMaxim.、臭冷杉Abiesnephrolepis(Trautv.exMaxim.)Maxim.、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等11种针叶树是松树蜂的寄主。以上11种针叶树,除偃松(分布极少)和黑松(面积小)外,其余9种可根据第2档次(5~9种)赋值来算。P41=2.00(权重为等权)。
3.5.2受影响寄主的分布区域及产量
松杉、云杉、冷杉和落叶松等树种,是吉林省重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树种。其中,全省有林面积为,云杉230万亩,冷杉115万亩,红松600万亩,油松75万亩,赤松45万亩,黑松30万亩,樟子松270万亩,落叶松960万亩。P42=3.00(权重为等权)。
3.5.3受害寄主的特殊经济价值
松科各属的经济价值极高,其社会影响极大。P43=3.00(权重为等权)。
3.6危险性管理难度
3.6.1检疫识别的难度
松树蜂幼虫野外鉴定难度大、而且花费时间长,所以只能通过专家鉴定。P51=3.00(权重为等权)。
3.6.2除害处理的难度
采用常规方法不能杀死松树蜂大部分虫态。P52=3.00(权重为等权)。
3.6.3根除的难度
根除松树蜂的难度极大。目前对其防治极少,不具有成功根除的范例。P53=3.00(权重为等权)。
3.7定量评估
3.7.1危险性综合评价值R值的计算
在上述指标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体系各指标间的关系,确立关系数学式(可以表达各指标间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构造出合理的分析模型,且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如表2所示)。
3.7.2有害生物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根据松树蜂的综合评价值(R值),R=2.77,依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表3),确立松树蜂的危险等级为特别危险(2.50≤R<3.00),因此,针对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四章风险管理
4.1认真实施检疫制度
在松树蜂分布区域,严令禁止调运可能带有寄主植物活体,同时,针对松木及其产品的检疫提出严格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复检检查力度,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实现全程跟踪检疫,另外,检测普查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4.2其他防治措施
要加强科学防治发现松树蜂的区域,积极研究有效防治措施,如农药预防、饵木诱杀、黑光灯诱捕以及生物防治等,尤其要做好樟子松和油松的防治试验示范。
要从根本上解决松树蜂灾害的发生,就必须加强松林种植管理,提高森林健康活力。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林业承包经营者的防治意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松树蜂识别知识及防治措施,同时,调动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松树蜂的防控工作。
第五章结论
危害性分析结果表明,松树蜂在我省属于特别危险种类,具有特别危险性。因松树蜂在吉林省的寄主范围比较广,适生范围比较大,存活率高,检疫现场识别具有难度;扩散能力高,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大,除害处理难度大,根除难,对林业生态建设形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建议将松树蜂定为吉林省林业补充检疫有害生物,并对其全面实施检疫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辐射松树蜂[J].植物检疫,1999,13(6):353-354
[2]殷玉生,徐金祥,安榆林.云杉树蜂的风险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2,12(3):41-42
[3]萧刚柔,吴坚.中国树蜂科昆虫研究[J].林业科学昆虫专辑.1983,1~19
[4]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M].北京:林业出版社,1992,.1156~1157
[5]洪泽源.松树蜂在吉林省危害的风险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14,43(2):32-34
[6]Taylor,J.S.SirexnoctilioF.,arecentintroductioninSouthAfrica[J].Entomologist’sRecord,1962.,74:273–274
[7]Tribe,G.D.ThewoodwaspSirexnoctilioFabricius(Hymenoptera:Siricidae),apestofPinusspecies,nowestablishedinSouthAfrica[J].AfricanEntomology,1995.3:215-217
[8]Tribe,G.D.&Cillié,J.J.ThespreadofSirexnoctilioFabricius(Hymenoptera:Siricidae)inSouthAfricanpineplantationsandtheintroductionandestablishmentofitsbiologicalcontrolagents[J].AfricanEntomology,2004.12:9-17
[9]HurleyB.P.,Slippers,B.&Wingfield,M.J.Acomparisonofcontrolresultsforthealieninvasivewoodwasp,Sirexnoctilio,inthesouthernhemisphere[J].AgriculturalandForestEntomology2007,9:159-171
[10]Long,S.J.,D.W.Williams,A.E.Hajek.Sirexspecies(Hymenoptera:Siricidae)andtheirparasitoidsinPinussylvestrisineasternNorthAmerica[J].2009,TheCanadianEntomologist14:153-157
[11]Dodds,K.J,P.deGroot,D.A.Orwig.TheimpactofSirexnoctilioinPinusresinosaandPinussylvestrisstandsinNewYorkandOntario[J].2010,TheCanadianJournalofForestResearch40:212-22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