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包括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选择研究战后国外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其目的和意义表现在:一是因为战后国外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值得研究。国外属于英美法系国家,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判例法占主导地位,但国外从1947年颁布《1947年国家安全法》开始,历经62年的努力和实践,国外相关利益集团不断反复探索、博弈和妥协,围绕既赋予国家安全机关法律权力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陆续颁布了40多部有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总统行政命令,也形成了一些调整国家安全工作的有影响力的判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在这套法律制度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堪称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活动力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机构。
因而梳理和了解国外战后颁布的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的状况,考察战后国外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以及立法技术,回顾和了解战后国外国家安全体制和机构法律职能的运转、发展过程,探寻国外平衡国家安全工作权力和公民权利、妥善有效地解决二者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法律做法,是本论文的出发点,也是本论文的目的之一。
二是丰富和补充我国研究国外国家安全法律的学术成果,为完善我国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提出相关建议。我国研究国外其它法律制度的专家学者很多,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我国研究国外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却不多,几乎没有人研究国外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截止到2009年初,我国已经出版的研究国外国家安全法律的著作只有一本,即李竹教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研究》,’该著作的一部分内容涉及2000年之前的国外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情况;期刊论文只有一篇,即李竹的《国外、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背景析评》,’内容涉及冷战初期国外开展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的历史背景情况介绍,其它则几乎是空白。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里也没有发现以国外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因而研究国外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国家安全法律理论和实务成果,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论文比较全面系统地探究了国外建国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颁布的各项国家安全法律,总结了国外国家安全法制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充实了我国对国外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的成果。论文重点梳理了战后国外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史、国外现代国家安全情报体制的法律职能及其演变、国外国家安全法律监督的发展与完善,弥补了我国对这些法律制度研究的欠缺。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三、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从国内学术界综合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国内有关国外思想库的学术专著一般都是从整体上对思想库进行研究,而对具体某一单个思想库进行理论上的学术研究则为数甚少。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迄今为止,国内学界专门研究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数量不多,一般说来,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整体上对国外思想库进行研究或介绍,附带介绍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有关情况。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学者对于国外思想库的关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吴天佑、傅曦的著作《国外重要思想库》一书于1982年10月出版发行。这本书得到了国外中央情报局,国外xxxx非常的重视,作为中国人是怎么了解国外的思想库的一个入门研究的工具。该书对国外近60个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库进行了阐述,就这些思想库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未来前景作了概略绍介和分析。此书是中国第一本介绍国外思想库的著作,它的出版问世填补了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中国军事科学院在1985年出版了中国学者张静怡的著作《世界著名思想库》一书。
该书只在中国内部特定范围和领域内发行,书中列举了国外的布鲁金斯学会、企业研究所、兰德公司、英国的费边社、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外交政策中心等众多著名的民间思想库。作者在书中特别阐述了著名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指出它是一个私人协会组织,与国外著名的思想库成员之一——国外外交关系委员会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1987年,中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陈启能教授的著作《国外的思想库和国外社会:访美札记》从整体上对国外思想库在国外政治生活和外交事务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简略的介绍。
(二)国外的研究状况及主要文献
国外研究国外思想库和其成员之一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以国外学者居多,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最为丰硕。在国外,保罗·迪克森(PaulDickson)以在思想库研究方面的造诣而广为人知。他于1970年就出版了专著《思想库》一书。这是一本研究国外思想库的开山之作。他以1832年国外时任财政部长为解决汽船上的蒸汽锅炉问题,与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FranklinInstituteofPhiladelphia)签订了委托研究合同这一史实为依据,进而认为这可被视为国外思想库的起源。他的这种判断和结论在国外学术界受到广泛质疑,认为他的观点比较牵强附会,经不起严格的推敲。国外研究思想库和作为思想库成员之一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与国外对外政策而倍受学界推崇的是国外学者劳伦斯·H·肖普(LaurenceH.Shoup)和威廉·明特(WilliamMinter)于1973年出版的著作《帝国智囊团》,该书通过对很少受人注意的意见书、备忘录以及私人信件的细致分析,第一次对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介绍。该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委员会内情的挖掘还不够深入,这跟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大量文件有相当长时间的保密期有关,但瑕不掩瑜②1980年,国外政治学者伦纳德·西尔克(LeonardSilk)与马克·西尔克(MarkSilk)的著作《国外权势集团》③一书结合国外历史上的有关事件或政治生活中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的言行,用比较翔实的历史史料,对国外权势集团的性质、有代表性的权势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详细陈述。通过对国外权势集团的分析,表明了权势集团的具体组织结构和使命各异。作者认为,国外的权势集团是一种集合实体。它与国外的商界和XX一道,构成了国外经济社会中三种势力中的一种,即第三种势力,如外交关系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福特基金会等等。
参考文献
【1】赵明义著:《当代国家安全法制探讨》,X黎明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2】赵秉志、王志祥、王文华等译,《“9·11”委员会报告—国外遭受恐怖袭击国家委员会最终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召:年版。
【3】李竹、吴庆荣著:《国家安全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周旺生著:《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5】张殿清著:《情报与反情报》,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
【6】张殿清著:《间谍与反间谍》,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
【7】高金虎著:《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失误之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王防等著:《世纪超霸—美利坚》,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
【9】贾晓光著:《天眼—国外高空间谍情报侦察揭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成先平著:《中国外资投资企业法律制度重建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熊志勇著:《百年中美关系》,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2】李庆四著:《国外国会与国外对华政策》,当代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
【13】CodyBrown,NationalSecurityCouncil—-ALegalHistoryofthePresident’sMostPowerfulAdvisers,ProjectonNationalSecurityReformsponsoredbytheCenterfortheStudyofthePresidency,2008.
【14】GerryArgyrisAndrianopoulos,KissingerandBrzezinski:TheNSCandtheStruggleforControlofUSNationalSecurityPolicy,St.Martin’sPress,2011.
【15】Prados,John,Keepersofthekeys:AhistoryoftheNationalSecurityCouncilfromTrumantoBush,Morrow,2011.
【16】RichardA.BestJr.,TheNationalSecurityCouncil:AnOrganizationalAssessment,NovinkaBooks,2011.
【17】WilliamH.Baugh,UnitedStatesForeignPolicyMaking:Process,Problems,andProspects,HarcourtCollegePublishers,2010.
二、研究方案(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一)主要内容
本文除开头的绪论与结尾的总结之外,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当前国安会的成立基础、现状介绍;第二章国外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的发展与完善的借鉴(以国外为研究对象以二战为研究节点);第三章、国家安全工作的法律监督;第四章、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国安委法规建设的几点建议;最后结合国外国安会影响外交决策的政治实践,进行总体的分析与整合,从决策与咨询、协调、制度化、分权以及国家安全顾问的特殊效用这五大维度,论述了国安会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文章在结语部分,对国安会实质产生的积极效用进一步总结,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国安会可给予中国的现实启示进行了探讨。
(二)预期目标
首先全面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涉及的各类文献,包括国内国外关于国安委法规制度的专著、国内学者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及新法修改草案,并对文献内容认真阅读、学习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研究的总体框架,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结合自身的有关专业知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思考,本着认真仔细的态度着手撰写毕业论文,努力完成一篇合格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三)研究方案
针对该论文题目,本人拟通过以下方案予以研究:
首先,查阅文献。检索国内国外有关国安委法规研究的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归纳总结此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发现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与主要争论焦点。
其次,分析与研究。分析我国增设国安委法规的必要性;对国内外立法例展开比较研究;分析学术界对国安委法规的分析;针对我国国安委法规的构建提出具体制度设计。
其次,论文构思,拟定提纲。以拟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总构思,拟定详细的论文提纲。密切关注我国国安委法规的发展动态,相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并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完成论文的初稿。
最后,通过认真、谨慎的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对初稿加以修改,最终完成定稿。
三、论文工作计划及预期成果
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2013年10月,确定指导老师、联系指导老师,查找资料,初定选题。
2013年10月,报教研室审核,确定选题。
2013年10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题,下达任务书。
2013年10月—2013年11月,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2013年11月底,开展了二轮的开题报告的匿名答辩。
2013年12月10前,根据开题答辩意见反馈,学生再次修改开题报告等资料,尤其是论文的主要框架,为学生下一步写作论文打下基础。
2014年2月底前,要求学生上交论文初稿,指导教师认真修改并及时反馈。
2014年4月6日前,展开对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教师指导记录等过程性资料进行检查,特别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2014年4月20日前,指导教师至少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5次以上,并定稿、上交论文检测报告、答辩申请等相关材料,并上传电子稿。
2014年5月10日前,指导教师集中评阅毕业论文,安排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2014年5月20前,对首批申请论文答辩的学生进行答辩。
2014年5月30日前,对第二批学生进行答辩。
2014年6月5日前,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完善,提交终稿。
2014年6月8日前,完成毕业论文文档资料的整理工作。
预期成果形式及其应用价值
研究战后国外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总结其利弊得失,目的还是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通过分析比较国外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立法技巧、适用范围、内容安排等,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从而可以反观和总结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所长和不足。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