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还能带给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指南》实施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及到:“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俩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可见,体育活动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大班幼儿身心发展较中班、小班发展更成熟,大部分幼儿可以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自主练习和组织游戏,能够代表幼儿最高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大班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访谈等研究手段从户外体育活动的区域、活动内容、器械投放、时间安排等方面分析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并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户外体育活动
一、引言
(一)研究缘由
学前儿童处于3-6岁之间,身体正在快速发展时期,适量的运动能够更好地增强儿童的体质,发展身心素质和初步的运动能力,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较其他活动而言,以大小型器械为辅助的户外体育锻炼更有利于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的走、跑、跳、爬、投掷等各种身体活动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大肌肉以及部分小肌肉的发育。同时让幼儿自主进行户外户外器械的选择和游戏活动也给了幼儿较大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提高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有助于增强幼儿处理问题、化解冲突的能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实习过程中发现该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对于时间安排、区域划分等方面不够科学,无法落实相关文件的要求。以此,我选择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大班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幼儿体育活动的概述较为独特的有Lv Hui;Wang Kai;Wang Xiaohong2021年在期刊《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cience》上发表的《Discussion on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of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ies》,主要理论为在新幼儿园中,由于每个幼儿在兴趣爱好、身体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通过分析幼儿体育活动差异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得出体育活动要针对不同幼儿群体进行具体设计,进行差异化体育教学。
在关注幼儿体育活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Wang Mengmeng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上发表的《Research onthe Penet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Physical Exercises》中提出在对幼儿的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看重对幼儿行动能力的培养,而且要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两者相互渗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不仅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学,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2、国内研究综述
学术界最早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开始于郑宝翔1983年发表于《幼儿教育》的名为《谈谈幼儿体育活动(续)》一文中提到了“户外体育活动”一词,2010年颁布的《xxx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2012年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多,形成了大批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优秀研究成果。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予以检索,2010年到现在能查到的相关文献为859篇,其中主要以期刊占比较大,足见其成果的数量之大。如图1所示。
图1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为主题词检索的发文量统计图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大量阅读后发现,目前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策略、开展现状、影响因素、指导策略、混龄儿童的组织与实施等发方面。
综合考虑,本文将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区域分布、活动内容安排、时间分布、器械投放以及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方面出发,具体分析,研究上述方面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影响作用并做出这些因素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影响分析,最后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
(三)概念界定
“户外”是对于室内而言的,户外体育活动是体育锻炼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在《学前儿童体育》这一书中,许卓娅指出:在幼儿园中的户外体育活动有运用大、中、小型专业的体育器械进行锻炼的活动;运用环境以及大型设备进行锻炼的活动;以及运用各类自制器械或者具备替代性的器械进行锻炼的活动。袁敏珊提出:“区域性的运动是依照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将运动场所因地制宜地划分成各种活动,让幼儿可以依照自身的喜好进行区域、伙伴以及活动内容,并进行选择的一种运动形式。”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研究将户外体育活动定义为在幼儿园内室外区域开展的以促进幼儿各方面身体动作能力发展的活动。其具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正式的户外体育活动。它是幼儿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设定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目标,选择户外活动场地和材料,在特定时间所开展的活动;一种是以幼儿为主导的非正式的户外体育活动,此种类型幼儿通常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区域,依托各型设施或器械进行的体育活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中根据所在实习学校——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从中选取调查对象。笔者针对幼儿园大班(编号分别为A班和B班,其中A班女生16人,男生14人;B班女生14人,男生15人)59名幼儿和户外体育活动相关的负责老师进行抽样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地了解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得到更为翔实的资料,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
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体现为笔者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等为关键词,整合国内外学者针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这一主题发现的问题、如何分析这个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策略等。在研究过程中应用这一方法,为后期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通过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对户外体育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充实调查内容。
3、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
为更多地了解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两个大班户外体育活动的状况以及教师对大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想法,在咨询教师、查阅专业书籍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半山佳景幼儿园大班教师发放《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基本情况,二是教师对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看法。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进行书面调查不符合实际,为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区域选择的偏好情况进行了解,本研究对一班、二班两班59名幼儿进行口头式问卷调查,现场记录,最后对记录结果分析。
三、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本研究主要对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区域、目标与内容、时间安排、器械的投放以及教师指导与评价五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其中户外体育活动区域主要从区域划分和幼儿的区域选择方面分析;户外体育活动器械投放主要对器械的投放情况和器械的更换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户外体育活动教师指导与评价从教师指导方式、教师指导内容和教师评价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户外体育活动区域的现状分析
1、户外体育活动的区域划分
图3.1户外体育活动的区域划分
图3.2户外体育活动区域划分情况
半山佳景幼儿园将体育活动场地划分为攀爬区、走跑跳区、投掷区、技巧区四大区域,通过借助各类大小型器械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爬、钻等动作。攀爬区的设置主要以发展幼儿的钻、爬、攀登技能为主,借助滑滑梯和轮胎进行;走跑跳区的设置主要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能力为主;投掷区场地的设置以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为主,通过沙包、飞盘等进行;技巧区的设置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根据图3.2调查得出:半山佳景幼儿园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发展要求对其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划分,但通过观察发现可以看出每个区域的划分面积有着分配不均匀的情况,比如由于攀爬区大型器械较多、占地面积较大,而走跑跳区器械较少,使用面积较大。
2、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区域选择
通过对A、B两个大班总共59名幼儿进行的访谈,统计可知,若让幼儿进行自主户外体育活动区域的选择,幼儿的区域选择分布如图3.3。
图3.3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选择偏好图
由选择偏好图可以看出,攀爬区的占比最多,占人数的41%;选择去跑跳区的人数占比为34%;喜欢去投掷区的幼儿为15%;想要去技巧区的幼儿人数占总人数是最少的,只有10%。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户外体育活动区域创设缺乏吸引性。
(二)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的现状分析
半山佳景幼儿园结合本园幼儿实际特点、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年龄特点以及相关文件对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进行了安排,表3.1为实习期间搜集到的半山佳景幼儿园某两个大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安排表,如表3.1。
根据《指南》中关于“动作与发展”的教育建议指出:鼓励幼儿进行走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的等活动。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中,涉及到的动作有走、跑、跳、爬、钻、平衡、投掷等,其中与走、跑相关的有1条,与跳相关的有1条,与钻、爬相关的有2条,与平衡相关的有1条,与投掷相关的有2条,以及还是涉及到了1次拍球活动。目标除没有涉及到攀登的动作,其他均有涉及,相对全面。由此可以发现,教师在制定大班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时不均衡,涉及到走跑跳等方面较多,主要以安全系数较高的运动为主,且带有冒险性的攀登等活动内容少。
(三)大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
《指南》中提到: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通过对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发现,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分为三种,早晨二十五分钟晨练活动,上午一小时器械自选区域活动,下午三十五分钟的体能游戏。其中晨练活动是以走跳为主,主要是为调动幼儿的情绪和身体;自选器械活动区域主要根据幼儿喜好,进行独立的自主选择区域(如攀爬区、走跑跳区、投掷区、技巧区)进行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动作技能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体能游戏主要围绕健康领域中关于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核心经验进行制定目标,开展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各机能的协调发展。如图3.4从大班户外活动时间安排看,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能够满足《指南》中每日不少于一小时的要求。
图4大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
调查得知,半山佳景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基本能达到1个小时,但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开展户外活动时间的达不到文件规定,从中了解到其原因为由于天气原因缩短时间、其他课程的占用以及部分家长的不理解。
(四)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械投放的现状分析
1、户外器械投放的情况
通过三个月的在幼儿园实习,了解到幼儿园根据不同区域重点发展动作的不同,选择多种种类器械进行选择性投放,每个区域器械投放种类数量如图3.5。
图3.5户外器械投放情况
从图表3.5中可以看出,走跑跳区投放的器械最多,其中有平衡木、障碍筒、呼啦圈、方砖、跨栏架等5种多材料;投掷区的投放材料最少,仅有沙包、海绵球等2种;攀爬区投放的器械有滑滑梯、轮胎、拱门等3种;技巧区投放的器械有飞盘、跳绳、篮球、障碍筒等4种。可知,走跑跳区、技巧区器械材料投放较其他区域丰富,其他区域器械投放种类较少。器械种类不丰富、不充足。
2、器械更换情况
图3.6户外器械更换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如图6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户外器械的占比最多,占调查总数的49.02%,其次为每周户外器械更换占比为29.41%,每天和每月占比最少,分别为15.69%和5.88%。教师在进行投放时,绝大多数教师会考虑幼儿的需求进行材料的投放。但也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投放材料时不是很清晰。
(五)户外体育活动教师指导与评价的现状分析
1、教师指导方式现状
图3.7教师指导方式
如图3.7在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一般有三种:语言指导、动作指导和语言动作二者都使用。通过调查发现,教师采用语言指导的方式最少,占11.76%,采用动作动作指导的方式占19.61%,采用动作和语言的两者结合的最多,占68.63%。由此可知,教师在对于幼儿指导方式方面,不是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进行,能够较为全面的考虑到幼儿的需要。
2、教师指导内容现状
户外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通过在活动中的观察,总结出来有这几个方面:动作指导、安全教育、习惯养成、社会交往、品质培养。
由调查表3.2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幼儿的习惯养成方面较为重视,占所调查人数的70.59%;其次则较为重视安全教育和品质的培养方面,分别占比为66.67%、60.78%;但是教师在动作指导、社会交往方面将近一半的老师并没有关注过多。
3、教师评价
图3.8户外体育活动评价图
如图3.8通过调查可知,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占56.86%教师注重于运动安全,其次为幼儿运动的能力,占比为27.45%,注重幼儿运动品质的占比最少,为15.69%。可知,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运动安全评价较多,对幼儿的要求较低。
四、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区域划分欠合理、区域中人数不均衡,活动内容较为固定和单一、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时间不足、器械投放情况不合理以及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
(一)区域划分不合理,与幼儿人数分配不均
户外场地是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场地划分不合理会对户外活动的开展有较大的影响。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合理的划分,但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区域的划分面积有着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如攀爬区大型器械较多、导致使用面积较小,而走跑跳区由于没有大型器械,面积较大。从而导致各区域幼儿人数分布不均,人数较多的区域,如攀爬区会出现较长的等待时间,材料数量缺乏以及幼儿之间产生矛盾等现象,而人数较少的区域则影响活动的质量。
(二)活动内容不丰富
半山佳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主要是根据《指南》、幼儿园实际情况以及本园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制定。通过结果发现,活动内容不均衡,其中攀登、难度较高的运动较少,而关于走跑跳类、投掷等运动较多。有的家长由于对幼儿过度保护,不允许幼儿参与危险的活动,还有的家长会一直叮嘱教师注意自已孩子的安全,导致每月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固定。
(三)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
多数教师基本是按照幼儿园安排的流程进行组织活动,除去天气因素外,通过调查发现,有20%的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认为在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园所领导也不会对其进行检查以及教师认为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阶段,需要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学,从而对幼儿的运动能力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所以导致大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缺失。
(四)器械投放以及更换情况的规划性不足
通过调查可知,走跑跳区器械投放种类最多,投掷区最少。器械投放的种类主要以高结构材料为主,低结构材料较少,材料的使用情况较为固定。以及部分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由于没有较为明确的目标,造成投放材料不清晰,材料更换也不及时。
(五)教师指导内容不全面、评价单一
调查发现,教师在指导内容方面过度重视幼儿习惯的养成以及安全教育,对于社会交往以及动作的指导方面处于缺失状态,比如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能力进行相互沟通,在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已解决,不要对幼儿给予过度的保护。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教师在活动评价过程中主要重视幼儿的运动安全,对于幼儿的运动品质评价程度不够,且有极少数教师会对大班幼儿的运动强度和密度进行测查。
五、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安排户外运动场所,调动幼儿积极性
户外运动最重要的就是户外运动场所,这需要教师在有限的区域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户外体育活动场所,提高各个区域的利用效率,比如攀爬区由于有固定大型器械滑滑梯的占用,则在设计游戏环节时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滑滑梯。在场地的划分上,可以根据各区器械投放的大小和数量来合理划分面积,比如技巧区主要以小型器械来进行,相对占用面积较少,而攀爬区大型器械较多,则面积规划的大点。
在器材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为他们挑选合理的运动器材,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运动器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一些攀爬类的梯子、网子更能够满足大班幼儿的需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器材是进行户外活动的辅助,教师既要重视对器材的合理利用,也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
(二)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和内容
在制定大班户外体育活动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动作的水平、季节天气以及幼儿园所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目标体系。
在大班户外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要具有丰富性和选择性,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取经验,同时还要给幼儿提供最大的选择。(2)内容的选择与幼儿园主题相配合,户外体育活动要以主题活动为基础设置游戏场景,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在设计游戏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如攀爬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等品质。(3)关注幼儿发展,注重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内容。
(三)加强管理力度,确保计划的实施
首先,幼儿园应在思想上重视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关注幼儿的运动与发展。其次,幼儿园的领导要加强管理力度,落实计划,可以建立户外体育活动检查记录表,如:可包括户外活动的组织情况、时间安排等。此外,教师也应重视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的锻炼,不只关注知识的学习。
(四)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体育活动材料
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依靠大小型器械进行的,幼儿园需要定期的检查器材的磨损程度,及时的更换材料,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才能够与以保证。
户外体育器材的丰富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例如平常的投掷区幼儿人数较少,是由于投放种类较少,没有吸引力,如今可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重量的沙包小软球等材料,目标物可以是远近不同的塑料筐、悬挂网等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不同材料以及投掷的效果差异。大多数运动器材为高结构材料,玩法单一,教师和幼儿可以用一些废弃物品制作低结构或非结构的材料,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勇于尝试、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品质以及使幼儿在制作材料过程中玩出智慧、玩出健康。
(五)合理关注安全,注意指导与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清楚地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各种安全问题,如幼儿的身体状态、器械是否安全等,以及及时要提醒幼儿自身要时刻注意安全,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学会自我保护。但要注意把握好“度”,尽管保护幼儿安全非常重要,但不能将安全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对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品质的培养也同等重要。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体育活动的教育观念,也是影响幼儿对其的认识,所以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合作。教师可以经常向家长开展体育教育的宣传,内容可以是幼儿园近期要举行的体育活动,主要锻炼幼儿的哪些部位以及活动中对安全的重视等。并且可以告诉家长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一一进行针对性指导,所以,需要家长进行参与,可以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指导,最终实现最大功效。
此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宣传栏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户外体育观念,如不能参加危险的活动,例如攀爬架,易导致幼儿胆小,不敢冒险。教师可以通过给家长观看一些对幼儿发展有利的户外体育视频,扭转家长的观念,让家长学会放手。
六、结语
对于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这一问题,一直都是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秉着既能让幼儿有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教师和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去了解教师的想法以及幼儿的喜好。研究以昆明市半山佳景幼儿园为例,去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从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区域分布、器械投放等情况维度进行研究,并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以一己之力的研究,一定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调查的问题不够全面,分析的不够深入,提出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分析。其次,因个人能力和时间有限,此项研究所选用的样本数量较少,范围较小,难以确定在大样本,大范围中是否适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希望能够在更加关注幼儿对户外体育需要,更加深如了解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且可以全方面地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若溪.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5-53.
[3]虞静.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9):58-60.
[4]岳亚萍.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3):139-140.
[5]范一珺.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器械的灵活应用分析[J].才智,2019(31):159.
[6]高加菊.如何使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J].华夏教师,2019(01):49-50.
[7]陈大琴.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04):67-69.
[8]田苗苗.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D].山西大学,2021.
[9]谢君.乡镇幼儿园开展户外阳光体育活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10]熊晓英.城区小型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6.
[11]沈晓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适宜性投放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7.
[12]Lv Hui,Wang Kai,Wang xiao hong.Discussion on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of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ies[J].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cience,2021,2(3).
[13]Meng meng Wang.Research on the Penet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i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Physical Exerci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nd Management,2021,6(2).
致谢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老师对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多次进行指导,大到选题、构思、论文的修改,小到用词、排版等问题,都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论文的字里行间凝聚了老师的辛劳,更体现了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见解,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一切,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同时也十分感谢陪我度过大学生涯的同学们,是他们的陪伴与关怀使乐的度过了短暂的大学时光。在撰写论文期间,我的舍友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永远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为我默默地奉献。还有其他亲人对我的帮助与支持,在此我由衷的对他们表示感谢。
最后,再次对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老师、同学以及家人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