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琴演奏做为钢琴学习中最为基本的环节,其主要作用在与对作品艺术美感的传达与表现。这其中蕴含了十分复杂的音乐美学价值理论。音乐美学价值理论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音乐美学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对音乐美学价值理论对钢琴演奏的指导作用。希望可以促进钢琴演奏这对于美学方面的素养提升,对钢琴演奏艺术的理念研究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音乐美学;钢琴演奏;艺术行为
![浅议音乐美学理论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https://www.447766.cn/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钢琴演奏艺术长时期的摸索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在钢琴演奏中美学思想的进步,音乐美学历史悠久,这一概念最早由十八世纪末音乐家叶德所提出,音乐美学是以音乐艺术的总体高度方面对音乐的本质以及音乐内部存在的规律性作为基础的体系理论。音乐美学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三十余年历史,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钢琴字演奏,需要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美学价值的指导。我国的钢琴演奏不断地接受西方美学的熏陶,从只对音乐审美境界的表面追求,逐步涉及美学的本质以及根源。西方的美学研究偏重于理性研究,对于感性的重视有所忽视,然而,钢琴演奏表演的美学实质体现,则是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实现的。国内对音乐美学的研究有一定的缺陷,譬如,理论无法紧密地与实际相联系等。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于音乐美学理论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这一课题主要采取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调研法:通过知网,万方等专业网站以及网上图书馆和线下图书馆等寻找大量的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的钢琴演奏表演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案例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对观点的叙述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进行分析,避免了由于单一的理论叙述造成的枯燥。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何谓音乐美学
作为美学重要分支的音乐美学,以音乐艺术的总体高度方面对音乐的本质以及音乐内部存在的规律性作为基础的体系理论。美学一艺术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在经济基础,物质条件逐渐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门研究美,美感以及创造美,美的内部规律等相关方面的学科。音乐美学在研究方面以哲学为基础,通过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作为研究方法,通过理性的逻辑分析法对音乐艺术中关于美的普遍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是一门具备一定特殊性的艺术哲学[1]。音乐的创造,演奏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风格,形式内容等都是音乐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理论
钢琴演奏价值理论包含音乐美学以及艺术美学。音乐美学理论的应用主要在于对钢琴演奏音乐的内容形式以及音乐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音乐美学的原理对钢琴演奏进行赏析与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原则。通过美学的角度以及审美的态度去对钢琴演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尽心解决。艺术美学理论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探索期艺术规律以及钢琴演奏中美的规律。将艺术与美相结合,艺术表演活动与艺术审美哲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在进行艺术价值观塑造的时候,必然会在其中融入关于艺术美学方面的哲理。钢琴演奏美学价值理论方面,以音乐美学以及艺术美学作为理论基础,并非是用美来包装整个钢琴演奏的表演过程,重要的在于用美学理论中的精神来唤醒钢琴演奏中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以艺术审美的角度向人性美升华,最终通过对钢琴演奏来传播对于人性的关怀。
三、音乐美学价值理论在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地位
1、钢琴演奏者的美学素养是演奏表演的基石
优秀的钢琴家自身一定拥有十分深厚的美学底蕴,美学价值理论的灌输在潜移默化之中可以影响演奏者的心境以及对艺术的真正理解,是艺术的基石。音乐的真正艺术美丽在于其自身拥有的审美效能,可以唤起人们十分强烈的美感享受。美感享受更多的是人们感性方面的需求。如果音乐无法表达对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听众在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只会觉的乏味,毫无美感。因此,钢琴演奏者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底蕴,从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运用恰当的表现方式,与自身情感融合,从而对作品中的艺术美进行展现。
2、领略“美”是钢琴演奏技术的核心
美始终融入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之中,通过钢琴演奏中的技术应用体现乐曲中的美感,钢琴演奏技术与美感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毫无技术含量的演奏表演,即使对于审美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也无法演奏出具有余音绕梁的音乐。只有技术却审美的表演,看上去更像是虚有其表的炫技而并非掌握音乐灵魂的演奏,很难与听众形成共鸣。为了体现钢琴演奏艺术的内涵,表达情感,钢琴演奏者应该将演奏技术作为工具,以美作为宗旨与原则,进行演奏表达。
3、领悟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本质是演奏的前提环节
对音乐作品美学本质的领悟,可以让演奏者对作品时代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以及风格更好的把握。作品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如果在演奏的过程中剥离作品的美学本质,正常演奏表演将无迹可寻。对于表演作品的美学本质方面进行分析,将其作品中的内涵美感,意境美感以及结构美感等各个方面进行领悟,是进行演奏表演的前提环节[2]。只有将作品中美感进行细致入微地全方面领悟,通过自身的美学修养分析掌握作品思想,在此基础之上的演奏表演才可以对作品中的什么价值进行淋漓尽致得体现。才可以与听众达成共鸣,为听众带去一场充满美感的听觉盛宴。
(二)钢琴演奏是对美学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钢琴演奏是与审美息息相关的艺术活动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是将音乐作品中的美进行传达与表达,是实现音乐美学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3]。融入美学价值的钢琴演奏可以将演奏者以及听众在同一个时空空间之内相联系,形成审美需求与满足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钢琴演奏并非只是按照乐谱将钢琴键敲响的工作,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钢琴演奏不仅仅是将音乐作品内容进行还原,更多的是将作品中情感以及美学价值方面的精华进行展现,通过演奏的艺术行为将作品美学的内涵以及美学的价值得以有效实践。演奏者与欣赏者在乐曲的演奏过程中彼此融合,形成共鸣。
演奏者对于作品内在情感的再度表达是一种二度创作,是审美价值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音乐审美内涵的主体与实践形式的统一。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实现的审美内涵,是将人文艺术相融合之后形成的美。钢琴艺术的二度创作是以钢琴演奏作为整体艺术形式的中心,在这其中不能将钢琴演奏抛之于外。因此,在这其中演奏者自然属于钢琴艺术中的审美主体,钢琴演奏属于审美客体存在,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形成艺术审美。因此可见,钢琴演奏是对美学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三)美学价值是钢琴演奏的最终追求
对于美,是人类历史上更古不变的追求。钢琴演奏的意义在于对美的创造以及对美的表达,是演奏内容与表演形式统一结合的美学实践形式。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应该清楚知道,表达作品中的美感是演奏的最终目的,而技巧是实现美感表达的手段,技巧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美感而服务,真正要做到的是通过技巧实现美感的发挥,演奏最终的最求是实现音乐作品中的美学价值。
四、音乐美学理论对钢琴演奏的指导作用
(一)通过审美价值理论的研究拓展钢琴演奏的研究
音乐美学理论应的研究包含哲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以及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学角度,同时也包括自身具备的审美特征。以对待音乐美学的研究角度对钢琴演奏方面的研究同样有效。在钢琴演奏表演之前,首先要对演奏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哲学的角度,对其作品的内容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其哲学性的表达了解作品精神内涵[4],从而对作品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演奏作品的创作时代进行了解之后,通过心理学角度对作者在当时背景之下的创作心境进行分析,思考如何通过演奏将作者的情感得以更好的挥发,引发观众与其的共鸣,对作品更加深刻地了解。对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其延伸价值可以通过社会学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作品价值延申到作品中的社会功能,为今后作品在传播方面给予参考价值。作品本身具备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特征是对作品结构以及典型特征研究的关键着手点。
由此可见,对于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对钢琴演奏的研究。通过对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对钢琴演奏进行研究,可以让演奏表演过程中更好地将作品的美学内涵表达,体现除了演奏技巧与形式之外更多的表演内涵,体现演奏活动的内在精神涵养。正式由于音乐美学是对音乐本质进行研究探讨的学科,因此,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对音乐的演奏方面,可行性较高的同时,更加直接简明地对作品内在是美学进行了了解。
(二)音乐美学原则对于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实现技巧与内涵表达的统一
钢琴演奏的是指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并不是单纯地将作品再现,钢琴演奏一定是具备一定的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在进行音乐演奏的过程中,钢琴的演奏技巧必不可少[5]。演奏者通过对作品中的美学内涵的理解,通过自身的思想来运用灵活的技巧进行弹奏,通过对手指力道的掌握以及协调加之与作品美学内涵的融入,不仅仅创造动人心弦的乐章,通过技巧将作品内涵更好地表达,使表演技巧与艺术美感统一表达,完美呈现。
2、实现历史性与时代感的融合
通过音乐美学原则对钢琴演奏的指导,可以将音乐的历史性以及表演者所带有的时代感进行统一结合。音乐作品的历史性标志者音乐作品具备特定时期的历史风格,时代感是演奏者所处年代所赋予演奏者的精神特征。演奏者表演的音乐作品大多数不属于演奏者所处的年代,因此,在演奏者具备一定演奏技巧的前提下,对作品的历史性以及历史风格的了解必不可少,有利于演奏者对作品时代风格以及创作历程更加了解[6]。另外,通过对作品历史性的了解可以让演奏者在尊重历史性所给予作品的历史风格之上,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融入全新的时代因素,通过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对历史作品基于丰富,从而实现历史性与时代感的统一融合,保留原作品历史风格的基础上,施以时代感,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的同时,让听众更容易接受历史性作品。
3、实现内部情感与外在表演的统一
钢琴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有表现里的乐器之一,譬如,素有“钢琴诗人”之称的肖邦,其作品风格是浪漫,包含诗意。肖邦所创造的作品,都充斥着浪漫主义时期所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肖邦的演奏从来不受传统音乐模式的束缚,乐曲的表达一个人内心真情实感为书法,是自己内心情感上对于生活,自然甚至人民以及祖国方面的真实袒露[7]。钢琴作品与其说是乐曲,更不如将其说成是音乐的语言,将内心情感进行真诚地表达,通过自身对于作品情感的认知,通过演奏来将作者创作初衷以及作品中的音乐语言进行叙述,实现将内部情感与外在表演的统一,让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
4、实现想象力与演奏表演的统一
音乐作品并非是语言形式,虽然它极富语言性,但是仍旧是抽象的不具体的,因此在进行音乐作品的美学赏析的过程中,演奏者要根据音符或者标题等信息,运用自身充分地想象力,将音乐表达的意境在脑海中构思出来,这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于作品的欣赏难度。以《野蜂飞舞》为例,《野蜂飞舞》用丰富的乐曲想象力描绘了一幅极具生命力的野蜂在春意盎然的田野间,花丛内肆意飞舞的画面,通过乐曲的表达,加之想象力,仿佛看到了绿草如茵的东欧田园,一群野蜂生机盎然的画卷[9]。通过对作品美感的分析加之想象力,能够让作品更加容易欣赏。
结论
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音乐作品中音乐美学价值的理解直接影响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进而对演奏效果以及作品里想传达方面造成影响。本可以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上述中的观点为钢琴演奏者以及学习者提供借鉴意义。钢琴演奏的音乐美学价值直接关系到演奏的过程是否对观众的内心产生了触动,引发了听众的共鸣。其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是否真正得到了发挥。因此,重视音乐美学理论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可以让演奏者为听众带来更加精彩成功的钢琴表演。将音乐美学价值作为钢琴演奏的引领,可以更好的发挥作品的内涵与美感。
参考文献:
[1]李亚楠.音乐美学的实用价值[J].艺术评鉴,2017,(11):56-57+55.
[2]闫岩,张泽凡.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和创造性[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4):77(2017-05-11)
[3]李欣忱.音乐美学的史学视野[D].西安音乐学院,2017.
[4]吴文静.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1):207-208.
[5]张珊珊.音乐美学的自我觉醒——评《音乐美学十讲》[J].出版广角,2016,(20):89-91.
[6]向玮玮.音乐美学性质探析[J].黄河之声,2016,(04):89-90.
[7]于海萍.对音乐美学的分析与感悟[J].中国培训,2015,(18):164.
[8]罗腾.论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发展[J].音乐时空,2015,(10):103-104.
致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推荐,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