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对音乐等高雅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也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几十年的发展有过许多的困难,但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总趋势不断向前进步的。中国流行音乐不断向前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发展趋势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一开始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起的,并且在当时清XX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并且纷纷效仿西方国家来在各地开办新式的学堂,因此,其中所存在的学堂乐歌也开始发展起来,在最初时只是借鉴欧X家以及日本的歌曲来进行发展,到了后来也开始使用民间小调的形式来不断促进流行音乐的发展,再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通过引入大量的西方音乐传统基础知识理论,培养了更多的音乐方面的人才。
1.1XXXX的推进
1919年的XXXX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进程,并且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逐渐入侵中国上海,又由于特殊的位置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所在,在1927年时,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成为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个非常流行的歌曲,并且这首歌与民间小调和西式乐队进行融合,描写出了男女之间所存在的纯洁的爱情,但是在当时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时候,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高峰期所在,电影的出现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1.2不同时间段流行音乐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庄奴、左宏元、翁清溪等优秀的创作人,也出现了如邓丽君、姚苏蓉、青山、谢雷这样的优秀歌手。给X的流行歌坛注人生命力。但收到唱片业的制约,这一部分歌手很多选择去日本、香港等地区发展。这些歌手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并且,随着年代的更替,逐渐流传了下来。
到了20世纪80年代,通过“民歌运动”而觉醒的X流行乐坛以罗大佑的《之乎者也》与苏芮的《搭错车》为代表,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而随着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趋势,大批专业的唱片公司如滚石、飞碟、宝丽金等纷纷出现,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而蔡琴、齐泰、费玉清、李宗盛、周华健、王杰、张雨生、陈升、“小虎队”等音乐人也成为X乐坛的中坚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乐更趋向于商业化。经过商业包装的“四大天王”成为港台流行乐坛的标志性人物,而王菲、林忆莲、叶倩文等女歌星也纷纷走红
这一段时期的港台大部分流行歌曲旋律简单、歌词上口,偏商业化、娱乐化、年轻化。
90年代后期的X流行乐坛也出现了几位标志性音乐人,陶喆将欧美R&B的元素首次融人华语流行歌曲创作中,而周杰伦的出现更是将R&BHIP-HOP等外国音乐元素融会贯通,加人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开创了中国式说唱和“中国风”的流行音乐风格。“五月天”“F·]·R”“信乐团”的走红也使流行摇滚在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90年代中后期,内地乐坛百家争鸣,校园民谣与摇滚乐齐头并进。内地流行音乐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有毛宁、杨钰莹、那英、孙悦、高晓松、李春波、蔡国庆戴军、尹相杰、火风、韩磊、田震、韩红、孙楠、满文军、郑钧、何勇、窜唯、张楚等等。
1.3XXX的音乐进程
进人21世纪,T业的发展与信息全球化使得流行音乐传播途径更加广泛与便捷,这一时期兴起的网络歌曲标志了流行音乐的平民化,而“超女”“快男”则加深了这种平民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音乐类的综艺节目,让更多听众了解流行音乐的同时也使得流行音乐的商业化趋向加深。同时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吸收了世界元素的中国流行音乐也更加多元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信息全球化也在不断推进。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为音乐制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唱片与传媒公司、音乐工作室,录音棚逐渐形成完善的商业化体系,电视台与网络平台不仅成为老百姓了解流行音乐的平台,同时也成为更多怀揣梦想的优秀音乐人展现的舞台。同时对版权的逐渐重视使音乐人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保证了原创音乐的创作环境。在融人世界大家庭的讨得中。中国流行音乐也吸收了世界音乐的各种元素,创作出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世界音乐。并且流行音乐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体裁不再受限,风格多样化。听众的欣赏层次也在逐渐上升,随之上升的就是流行音乐自身的层次,音乐创作者们更多的在作词编曲上下功夫,优秀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同时在教育方面,专业音乐院校的开办、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王建元《对于音乐院校开设流行音乐专业的思考》[A]音乐艺术20033
[3]黄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问题》南京艺术学院院报2004.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