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生长情况对比试验

  摘要

随着云南茶行业市场需求量大,自然在茶树品种栽培方面也要扩大;扦插成活率一直都是茶叶科技人员研究的重要领域[1]。所以本次试验研究,在同一时间,同一种基质配比,统一管理培育福鼎大白和紫鹃的两种扦插方式,寻找茶树扦插育苗的最适宜的扦插方式。结果试验表明,福鼎大白的一叶插成活率高于二叶插,但在根系方面,二叶插均优于一叶插。紫鹃的一叶插成活率高于长穗扦插,在根系方面,长穗扦插均优于一叶插。同一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其成活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根系方面,在成活率低的扦插方式反而更旺盛。

 关键词:茶树品种;短穗扦插;长穗扦插;成活率;茶树根系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茶树品种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同时也是我国绿茶主要生产及出口的大国。茶树良种的种植栽培在我国距今己有3000多年的时间[2]。我国悠久的茶叶栽培及种植发展历史,从栽培种植上茶叶功能与使用习惯上、经济收入增长上、文化生活情趣上等各方面,影响及丰富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茶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茶树品种更新和加速推广成为人们未来研究的问题。茶树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是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茶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我国现有茶树良种扦插繁育栽培方式有很多,目前主要还采用短穗进行扦插,短穗的扦插培育技术对于培育良种茶苗质量的要求是特别地高,所以应该研究探索和推广良种茶树育苗栽培技术和提高插苗品种的成活率、出圃率特别重要[3]。茶树育苗具有育苗技术相对简单方便和效易行、繁殖壮苗的速度快、繁殖成活率质量系数相对极高,能够同时完整地保留了后代母株茶叶优良的遗传育种品质,后代性状完整一致。21世纪我国福建茶农进行示范实施推广了良种茶树的短穗扦插育苗和育苗扦插法大面积推广应用。这种扦插方法,不仅还保证可以在短期内完全的保持茶树原有无性系良种茶树苗木特有优异的理化品质性状,而且它又确保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大量且高效地及时提供了我国优质的良种苗木,促进着我国的茶树优质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技术得到推广的发展普及与应用[3]。目前进行杂交茶树短穗扦插和育苗,已开始初步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完善我国中西南区各类型杂交茶区茶树良种扦插及繁育栽培体系建设的前两条最主要良种繁殖途径。短穗扦插培育技术在国内外问世短短十几年历史以来就已经很迅速普及并迅速得到国内外充分研究总结与运用,有效运用推广[3]。短穗扦插技术问世以来迅速得到总结和推广,短穗扦插顿时成为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法。茶树的扦插繁育方式通常包括短穗扦插和长穗扦插,短穗扦插是指用3cm左右、带腋芽和1至2片成熟叶的穗进行扦插,培育出新植株的方法,是目前常采用的茶树繁育方式,而长穗扦插是指20至25cm的长穗枝条进行扦插,培育出新植株的方法[4]。已有研究表明,短穗扦插育苗成本低,但周期长、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导致茶树新品种推广较慢。

 1.1.2选题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茶苗成活率条件因素很多,本课题用福鼎大白和紫鹃常规的短穗扦插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福鼎大白的二叶插和紫鹃的长穗插。统一使用同一种基质配比、单因素试验,进行对比福鼎大白的二叶插和紫鹃的长穗插探讨更有效果的扦插途径。两个不同原产地的茶树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是否有无明显差异。福鼎大白来自福建省随机选择的试验茶树品种,紫鹃来自云南省,是珍稀的茶树品种,属于国家新品种保护茶树品种,也是我国茶树品种中唯一含有花青素,茶汤呈紫色的茶叶,而且产量非常稀少,选择的原因是经过观察紫鹃茶树品种的顶端优势不明显,侧枝比较旺盛非常适合长穗扦插,因为它是稀缺的茶树品种,推广较慢,所以特地研究长穗扦插,这样出圃时间快,可以加速推广。

 1.2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研究现状及进展

茶树是我国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其种苗繁育方式经历了从原始的茶籽直播到压条分株,再经长穗繁育,最后是短穗扦插繁育,即一芽一叶插育苗[5]。据调查研究报告表明,肯尼亚是一个新兴的产茶国,在不长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产茶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6]。无性系品种的繁育以露地扦插繁培育为主。我国目前许多地方茶叶在科研示范生产过程与在茶园规模化生产示范试验生产实践活动中也都有实践证明,有性繁殖后代遗产性较传统复杂,性状易分离且差异更大,不易长久地保持茶树传统的良种性状,严重程度的有影响保留茶树良种、后代性状一致、方便后期抚育及管理、方便利用人工与机械进行后期采摘栽培管理操作等诸多的综合优点,故茶叶进行无性繁殖研究势在必行[7]。是为指导国内今后的几年在茶叶科技产业化发展前进的技术主攻的方向。21世纪初福建茶农进行了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法应用。这种扦插方法,不仅完全可以继续保持原有良种茶树植株的生理性状,而且又可以迅速快捷和大量高效地繁育提供优质良种苗木,促进加速了我国无性系茶树良种地推广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目前茶树短穗扦插育苗,已初步成为我国各茶区茶树良种推广繁育技术的最重要途径。关于长穗扦插据研究表明并没有什么进展,最近又翻起一波,因为它繁殖系数低,成活率低,本次实验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的紫鹃进行长穗扦插。紫鹃作为珍稀的茶树品种,最开始还是从云南等地引进,而其稀有主要在于我国适用应该茶树种植的环境其有限[8]。与此同时,长期持续饮用紫茶,对有效降压、减肥、降脂、养胃护胃、减缓轻度肝功能障碍、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功效都同样能发挥起到很有效积极的作用。

 1.3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3.1研究思路

随着云南茶行业市场需求量大,自然在茶树品种栽培方面也要扩大。本次实验是通过在云南区内进行的,利用云南的天气条件、环境条件等其它方面进行培育来自外省的茶树品种找到能够快速壮大茶树育苗的方法。本实验采用普遍利用的福鼎大白茶树品种进行扦插培育,而紫鹃也比较特殊因为它是稀缺品种,推广也较慢,所以在云南取内地理环境同一时间(冬季季节)和同一基质配比培育它们两个茶树品种有无差别。

 1.3.2研究内容

用黄土、珍珠岩、甘蔗渣做为扦插基质,品种选用“福鼎大白”和“紫鹃”茶树品种作为对比试验。福鼎大白有两种扦插方式分别是一芽一叶插和二芽二叶插,紫鹃也是有两种扦插方式分别是一芽一叶插和长穗插进行对比生长情况,研究它们二者之间在生长势、成活率等各方面的差异。茶树育苗工作在冬季季节进行,时间10月中旬至3月中旬起苗结束,150d后进行数据处理。浇水视天气情况而定,前期茶苗需要大量的水分可每天进行浇水,一个月后隔两天一次。一个月后每隔15d观察存活率并且记录愈合组织形成的时间,记录后再扦回育苗袋,不影响育苗以后的生长情况。于扦插150d后统计存活的株苗、发芽情况、长叶情况、统计侧根数量、测量根系的直径(测最粗的根系)和根系的体积等。

 2研究方法与材料

  2.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法,福鼎大白和紫鹃这两个茶树品种进行不同扦插方式,每个扦插方式培育15株,共45株,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设福鼎大白处理A一叶插(编号a1、a2、a3)、处理B二叶插(编号b1、b2、b3),紫鹃处理C一叶插(编号c1、c2、c3),处理D长穗插(编号d1、d2、d3)。四种处理都使用同一种基质配比培育茶树育苗。经过相同的扦插和管理,150d后经过实验观察得出数据知道常规的一叶插与其他扦插方式是否有更佳有效扦插途径。

2.2实验材料

茶树穗条准备:福鼎大白常规一芽一叶插穗、二芽二叶插穗;紫鹃常规一芽一叶插穗、3-4叶长穗插穗。基质准备:黄土(心土)、珍珠岩、甘蔗渣。

其他材料:生根粉(吲哚乙酸)、塑料薄膜、育苗袋(180个)。

 2.3实验仪器

园林枝剪剪刀、锄头、铲子、湿度测量地表、温度测量地表、基质检测设备、卡尺、体积量筒、镊子。

2.4基质配比及类型特点

  2.4.1基质配比

用黄土做为基础参照样,根据其他基质营养成分的特性分析进行配比了黄土、珍珠岩、甘蔗渣的比例为=4:2:1(体积比)。

2.4.2基质类型特点分析

(1)基质特点

能够长期提供与植物生长期稳定且协调合理的养分水、气、肥,不只但是起了支持土壤和固定植株位置的辅助作用,还意味着能够随时充当作物养分、水分快速运输转移的良好载体,使这些来自作物营养液质中输送的有机养分水以及营养水分同时得以高效中转,植物根系又可适时按照根系自身发育的生理需求而从中及时选择吸收。

(2)基质的结构

是指植物基质颗粒密度变化分布的大小、气水比、容重、空隙度及其变化情况等,它因为其植物自身的固有特殊化学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产生了影响其自身对地面空气水分物质交换以及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的一种巨大吸附力,从而会直接对其空气、水分、养分物质的直接交换供应、吸收与贮存性能和水分循环运输功能而产生的很大影响,同时亦将很大或一定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着土壤根系植株的健康生长。

(3)基质材料类型

不同种植基质成分的形态理化特性是综合体现一种栽培品种基质成分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培养基质植物的自然形态、形状、成分,可以将基质初步划分为天然有机的基质、无机的基质和混合营养的基质3种类型[9]。有机基质是一类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材料,化学的稳定性比较差,盐基交换量较高,拥有较强的蓄肥能力[9]。如甘蔗渣、堆肥等。无机基质里一般也含有很少量的无机营养物质,本次试验使用黄土、珍珠岩和甘蔗渣作为混合使用,珍珠岩自身物理性质均较疏松稳定,洁净和无致病性细菌,质地密度较轻,容重变化较小,总孔隙度稍大,有着较良好稳定的自排水力和通气性强等一些优点,但是其保水特性和保肥性却稍微相对差一些,而且本身pH值较高。作为茶树扦插育苗基质时一般应该尽量避免与使用其他单一基质或混合基质使用,所以本次试验珍珠岩和甘蔗渣作为混合使用,可以有效扬长避短,在促进水、气、肥条件相互平衡协调配合方面也比单一的基质好,有利于提高茶苗栽培整体效果[13]。

 2.5实验时间、扦插步骤及管理

  2.5.1实验时间

茶树育苗扦插时间是2021年10月18日,起苗时间是2022年3月18号;实验数据测量时间是2022年3月18日上午。

 2.5.2实验扦插步骤

(1)苗床整理

清除杂草,深耕晒土,碎土起畦。表面铺上一层黄土经过两小时翻晒消毒,畦宽1.0至1.2m,畦高8至10cm。

(2)基质备制

备制基质[黄土、珍珠岩、甘蔗渣=4:2:1(体积比)],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入育苗袋压实(育苗袋规格:7*8),每种扦插方式制备15袋。

(3)试验插穗选择

穗条选择:选择上季棕红色或黄绿色,半木质化,腋芽饱满,无病害,叶片完整的枝条。一芽一叶插穗准备:剪取福鼎大白、紫鹃约3cm左右的短穗,节间比较短的话,可把两节剪成一个插穗,剪口表面必须要平滑,带有一片成熟芽叶和一个成熟饱满的小芽头。二芽二叶插穗准备:剪取福鼎大白约3-5cm左右的短穗,剪口必须平滑,带有二片成熟叶和两个饱满的芽头。长穗枝条准备:剪取紫鹃半木质化的侧枝约8cm左右,剪口必须平滑,带有3-4片成熟叶,并把花芽摘掉。

(4)扦插前处理

对已经剪好的枝条进行前处理,使用生根粉(吲哚乙酸)进行处理,生根粉用酒精稀释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水浸泡到剪口上,不能泡到叶子。需要浸泡两小时后就可以进行扦插了。

(5)扦插注意事项

茶树扦插穗条可直插或斜插(要根据叶片着生情况而定),入育苗袋,每袋插一个穗条,紫鹃的长枝采用直插方式,因为穗条比较长,所以直插是最合适的。露出叶柄,避免叶片贴土,叶片必须根据季风方向而定,必须顺风。否则,母叶易受风吹而脱落,影响成活。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密接,有利于发根[11]。

(6)扦插后浇水

插完后立即浇水,要浇到插穗基部所达土层范围内都湿润,将土壤内部浇透,浇完水后,进行补土覆盖,最后拉塑料薄膜保持空气湿度和土壤湿润。

(7)扦插苗培育管理措施

生根前每天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看苗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

 2.6实验苗圃管理

(1)浇水

在茶树育苗扦插前期水分管理特别重要,要保持土壤(扦插基质)及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不宜过多或少,否则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不利于茶树育苗生根,所以在天气晴的时候进行一次浇水就可以,在阴天的时候间隔一天,在雨天的时候不浇水,也要适当的排水。在茶树育苗形成愈合组织的时候可间隔2天一次浇水,在茶树育苗生根之后间隔3至5天一次浇水。

(2)育苗管理

育苗扦插时间在秋冬季节,在前期秋天的时候比较好管理,但是一到冬天就要进行越冬管理了,在云南区抗寒环境较好,所以无需复杂,一般注意的积水,因为云南雨水较多,所以需要在育苗中覆盖塑料薄膜,两头通风透气,空气流通,做好苗床排水系统,需在晴天时掀开薄膜给茶树育苗光照。

(3)温度管理

在光照细致时要观察扦插苗是否受到影响,给它适当的遮荫,防止叶子被灼烧,在育苗实验过程中发现云南区内的温度差异并不大(表2-1)。

c6bbef11e6a360e0e859c3d95e8583a7

(4)天气变化的影响

茶树育苗从10月中旬至3月中旬起苗结束,实验时间一共150d。从表格中看得出这次实验茶树育苗所处的温度波度不大,在前期平均温度保持在20℃-28℃,茶树育苗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是每天保持一个水分充足、空气流通、光照充足的环境就可以了。过去了一个月后温度有所变化,所处温度在16℃-24℃,这时温度开始下降,育苗开始出现了叶子枯萎情况,特别是福鼎大白的叶子枯萎甚至死亡情况较为明显,而紫鹃的长穗也出现一些死亡情况,死亡率为20%,一叶插死亡率几乎为0。到了12月份天气变冷,福鼎大白的品种育苗成活率持续下降,扦插种类所存活几率不到一半,而紫鹃与11月份相比差别不大。在12月1号出现愈合现象,于12月21号育苗剪口已经形成愈合组织,育苗基本维持生命体征,福鼎大白在1月份时存活率暂时稳定,而紫鹃成活率还在持续下降,于2月初才基本稳定存活率,所达到的存活率也只有一半。1月至2月持续降温,雨水也较多,这时注意排水来保证存活率。在3月初发现没有生根情况并不良好,这时天气也回暖了,借助一些试剂促进茶树育苗生根,吲哚乙酸+酒精+硫氨酸+水稀释恢复茶苗根系的活力,用于喷土壤表面即可。

2.7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的软件主要是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性并不显著。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成活率比较

本次实验是在冬季进行的,所以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影响着育苗的生长,管理也相对麻烦,故茶树育苗的成活率也会大大地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进行观察,对比其成活率。福鼎大白茶树品种一芽一叶插(A)的处理a1、a2、a3成活率分别是33%、47%、47%,二芽二叶插(B)的处理b1、b2、b3成活率分别是27%、60%、13%,因此其成活率是处理A>处理B(表3-1如图所示)。因此,从实验数据说明,在一同时间,使用同一种基质配比情况下培育福鼎大白可知一芽一叶插的成活率高于二芽二叶插的。

836becf0040b4a4eb652bd49e9ff6ddd

注:每组扦插方式总数是15株

紫鹃茶树品种一芽一叶插(C)的处理c1、c2、c3成活率分别是73%、86%、93%,长穗扦插(D)的处理d1、d2、d3成活率分别是33%、73%、53%,其两种扦插方式成活率是处理C>处理D(表3-2如下所示)。因此,从实验数据说明,在一同时间,使用同一种基质配比情况下培育紫鹃的一叶插成活率最高于长穗扦插的。

表3-2紫鹃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成活率比较

67d4355a3bb6cc9b35fee1d6e9f730de

注:每组扦插方式总数是15株

3.2不同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成活后状况分析

  3.2.1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芽叶萌发情况比较

实验数据表明,通过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进行茶树育苗培育得出数据,对比其芽叶萌发情况,福鼎大白茶树品种一芽一叶插(A)的处理a1、a2、a3萌发情况分别是33%、40%、47%;二芽二叶插(B)的处理b1、b2、b3萌发情况分别是27%、60%、13%;紫鹃茶树品种一芽一叶插(C)的处理c1、c2、c3萌发情况分别是53%、60%、27%,长穗扦插(D)的处理d1、d2、d3萌发情况分别是13%、53%、33%。以上数据分析得出茶树育苗的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处理C>处理A>处理B、处理D(表3-3)。由此可知紫鹃的一芽一叶插萌发率最高,其与成活率挂钩,福鼎大白的二叶插和紫鹃的长穗扦插萌发率最低,因为地上部分叶子数量较多高度比一叶插高,导致营养方面供给不足,萌发率较低。由此看得出其萌发率有着明显的差异。

bd1a95b3459f2e9ed01c26eeb64d6db8

注:每个处理扦插总数为45株育苗

 3.2.2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长叶率比较

据实验表明得出此次试验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扦插长叶情况,对比其长叶率,福鼎大白茶树品种一叶插(A)的处理a1、a2、a3长叶率分别是0、6%、0,二叶插(B)的处理b1、b2、b3长叶率分别是0、0、0;紫鹃茶树品种一叶插(C)的处理c1、c2、c3长叶率分别是20%、27%、27%,长穗扦插(D)的处理d1、d2、d3长叶率分别是20%、20%、20%。所以得出茶树育苗的长叶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处理C>处理D>处理A>处理B(表3-4)。

从数据分析中可知道,还是紫鹃的一叶插长叶率最高,其次是紫鹃的长穗扦插;福鼎大白的长叶率几乎不长,从这看得出福鼎大白育苗培养所需的时间要长久。而本次实验的时间稍微紧迫,没有充分发挥好福鼎大白的各方面优势。而紫鹃一叶插在这次实验中不论是在哪方面占绝大的优势,正是因为用的是我国常用的短穗扦插方式。

cf9f707fcfbe535acd650d07940afe6b

注:每个处理扦插总数为45株育苗

 3.2.3茶树育苗愈合和长根情况

在此次实验中,并不是所有存活下来的育苗都生根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育苗愈合,二是生根了(表3-5),长出了侧根数量。由于扦插时间因素和环境所处的温度导致成活的育苗并没有完全生根,一般根系生长温度在10℃左右,而实验后期的温度是低于10℃的,所以不利于育苗生根。

e070251613c3520e2de78040b1d9300a

 3.2.4福鼎大白不同扦插方式对根系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是从茶树根系的侧根、直径、体积进行数据分析,得实验数据表明,同一种茶树品种不同的扦插方式中发现处理B的地下根系比处理A的较旺盛(表3-6,表3-7如图所示)。处理A侧根平均数3.9根,直径平均数1.02mm,体积平均数0.09cm3;处理B侧根平均数7.6根,直径平均数1.7mm,体积平均数0.23cm3。正因为处理B地上部分叶子较多,在光合作用方面好,给茶树根系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某些组重复根系确实存在一定的明显差异,但取平均数时可知处理A<处理B,但由于A三组重复误差相对小,B三组重复误差相差较大,相比两个处理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

cb88f6f943bdc277c85b0ec2606566a1

  3.2.5紫鹃不同扦插方式对根系的影响

不同的扦插方式对根系有着一定的影响,如处理D的根系比处理C的根系较旺盛,正是因为处理D地上部分叶子比处理C多、苗高比处理C的高。处理C侧根平均数3.9根,直径平均数0.77mm,体积平均数0.048cm3;处理D侧根平均数8.2根,直径平均数0.95mm,体积平均数0.333cm3,所以在光照方面处理D得到充足光线,这使根系长得旺盛。处理C、处理D在生根方面差距较明显,但由于处理D在光合作用方面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其根系的侧根、直径、体积比处理C高(表3-8,表3-9),在某些组重复根系确实存在一定的明显差异,但取平均数时可知处理C<处理D,但由于C三组重复误差相对小,D三组重复误差相差较大,相比两个处理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

e85d3b126b149804a89bddb19d1938d4

 4实验结论

在云南区内,茶树育苗扦插在全年都可以进行扦插,但在春季进行扦插效果比较好,由于夏秋季温度较高或是干旱,不利于育苗扦插,而且成本叶比较高。如条件合适建议在春季扦插,易管理成本低。本次实验是在冬季进行同一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使用同一种基质配比(4:2:1)培育育苗,其管理也较困难,有些扦插方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研究表明,发现福鼎大白一叶插的成活率比二叶插高,其成活率分别是42%、33%,同时侧根平均数分别是3.9根、4.7根;直径平均数分别是1.02mm、1.67mm;体积平均数分别是0.091cm3、0.23cm3。由此可知二叶插在成活后状况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在良种穗源充足的条件下可采用二叶插,可获得更优质的茶树育苗,在良种穗源不充足的条件下,可才用一叶插进行扦插,以节约穗条较好[10]。研究表明,紫鹃一叶插的成活率比长穗扦插的成活率高,其成活率分别是84%、53%,同时侧根平均数分别是3.9根、8.17根,直径平均数分别是0.77mm、0.95mm,体积平均数分别是0.047cm3、0.333cm3。由此可知紫鹃的长穗扦插在成活后的状况均优于一叶插,因为紫鹃是珍稀的茶树品种,属于国家新品种保护品种,由此紫鹃的主干不明显,侧枝比较旺盛,所以适合长穗扦插,这样出圃率快。

参考文献

[1]谷美仪,宋发如,田娜,黄建安,刘仲华,刘硕谦.茶树插穗生根率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J].茶叶通讯,2021,48(02):232-239.

[2]方翔.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0.DOI:10.26919/d.cnki.gannu.2020.000067.

[3]刘小妹,孙丽莉,傅向东,廖红.茶树嫩枝扦插的高效方法[J].植物学报,2019,54(04):531-538.

[4]任恒泽,张丽霞,向勤锃,韩晓阳,于谦,蔡鲁.生根剂处理对于茶树嫩枝扦插内源激素水平和繁殖的影响[J].茶叶科学,2019,39(01):11-22.DOI:10.13305/j.cnki.jts.2019.01.002.

[5]郭维,聂红艳,赵明勇,吴瑞,王嵩.不同处理姑箐古茶树扦插苗的生长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5):42-43+49.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8.35.014.

[6]任恒泽.茶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7]刘威.茶树扦插插穗生理生态变化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7,63(04):77-79.

[8]王雪萍,龚自明,高士伟,郑鹏程,叶飞,滕靖,王胜鹏,郑琳,刘盼盼.不同处理对茶树穴盘扦插生根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07):1052-1054+1060.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729.

[9]王雪萍,龚自明,高士伟,郑鹏程,叶飞,滕靖.GGR10号生根粉对穴盘扦插茶树生根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939-1940.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209.

[10]杨云丹,王世斌.茶树硬枝扦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01):33-34.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4.01.067.

[11]王雪萍,龚自明,高士伟,郑鹏程,叶飞,滕靖,王红娟.ABT1号生根粉对茶树穴盘扦插生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277-278.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3.11.088.

[12]方泽基.茶树良种特性及其扦插繁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6-27.

[13]王世斌.茶树硬枝扦插试验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29(01):60-64.DOI:10.16515/j.cnki.32-1722/n.2013.01.019.

[14]姚永宏,吴全,李忠林,邓祖玲,彭萍,刘奕清,孟元祥.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795-798.

[15]吴练荣.浅谈茶树插穗留养时期与扦插适期[J].茶业通报,2003(02):68.

同一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生长情况对比试验

同一茶树品种不同扦插方式生长情况对比试验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926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1日
Next 2024年3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