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剑河县温泉村为例

摘要

随着生活工作中的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休闲的需求也很迫切,同时,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充足闲暇时间为旅游活动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使得休闲旅游得到兴起并发展成为全球旅游新趋势。剑河温泉地处革东断层,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很有潜力。本文是查阅了研究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和资料,采用了文献收集发、实地调查法等分析方法,结合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对剑河乡村旅游开发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乡村旅游;剑河温泉;开发模式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休闲的需求越来越期盼,同时,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和休暇时间的增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旅游业中的活力点。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开始向深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方向转变,在这过程中衍生出了,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生态观光型、农业体验型等一系列休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是集康养、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相比之下,温泉产品是较为热门的休闲旅游形式。全国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也以每年13.13%的速度逐年持续增长,乡村旅游收入保持着年均25.56%的增长势头。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为旅游地的旅游相关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各旅游地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剑河温泉城按照国家五星级温泉标准建设,融入特色苗族、侗族文化符号,打造成以室内外温泉和水乐园体验为主导,兼顾保健按摩、特色餐饮、棋牌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内首家苗侗文化主题温泉”。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乡村旅游研究中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是一个热点,温泉地的区位条件影响了温泉地的发展前景,因此其开发过程中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开发模式,那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具有当地特色的开发模式,则成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将在乡村旅游相关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理论,借鉴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以剑河温泉为例,对其旅游发展现状、优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开发的背景等作以分析,探讨剑河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温泉地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不足,同时也希望能为其它的乡村旅游地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2)实际意义

通过对剑河温泉资源,旅游产品和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温泉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有助于剑河温泉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开发模式。在其开发过程中,如何结合自身特色的资源,建立适合自己的开发模式,吸引更多旅游者来剑河旅游,并且能够有效解决旅游淡季问题。这将有利于促进剑河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县旅游从业人员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娱乐等行业就业岗位约1.2万个以上,旅游就业与再就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相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文献的研究,得出了相关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等,在此基础上,经实地调查和查看文献收集了有关于剑河乡村旅游的相关资料,据整理相关理论对剑河温泉资源概况、剑河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剑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前景探索进行系统分析。

 1.2.2研究方法

(1)文献收集法

本文针对剑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查阅了国内20多篇的相关文献,包括书籍、期刊、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分析,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实地调查法

2021.01.27~03.28到剑河温泉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与当地的居民进行访谈调查,对游客采取抽样问卷,得到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相关的各种数据并整理资料,在剑河温泉已建设开发的基础上,对剑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索。

2乡村旅游及开发理论基础

  2.1乡村旅游

对于一项事物的研究必须以清楚界定其概念为前提来进行,否则将毫无意义。在国外国内学术界中,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学者们各抒己见,研究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也就不同。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史悠久,由此可见,相比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较早,研究水平是比较高的。国外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865年的意大利,Frederick Steiner(1996)认为是被称为世界乡村旅游发展先驱国家之一的意大利最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和带领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乡村田园生活,是乡村旅游的开端。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对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乡村旅游对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的乡村旅游概念一般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乡村环境、传统文化和旅游功能。这是对乡村旅游概念解析的基本理论要素,也是乡村旅游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标志。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各自的学术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也差异很大,他们的研究内容也各有侧重。许多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发展方式上进行研究,例如,日本的观光农业旅游、意大利的乡村度假旅游、澳大利亚的牧场旅游、X的农产旅游等。因此,其研究给其他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案例和理论支持。

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因此成为了学者们的关注点之一。在后期的研究中,学者们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国内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王仰麟、祁黄雄(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农场和农业为媒介,能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功能的旅游业。刘建平(2008)从城乡关系出发,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城乡互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乡村独特的生态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学习、参与、购物等为旅游功能,以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人群迁徙为表现形式,兼具乡土性、知识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的特色旅游活动。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以乡村为旅游活动的发生地,二是以乡村所有物以及农村活动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特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具有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

 2.2乡村旅游开发理论

  2.2.1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区域内,有着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在乡村旅游开发萌芽阶段,应鼓励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各种资本进入市场,共同研发乡村旅游产品,为当地树立起有影响力的市场形象,为后续的营销和产品定位打好基础,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促成产业集群的雏形。同时,构建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注重细节层面的建设,丰富温泉线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要素,各要素相互之间配合,以及所配套的整体效果。地方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近十年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2.2.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1981年,X布朗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温泉是一种地热资源,普遍认为温泉是再可生资源,但是过渡的开发,也有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先开发、后保护,这对温泉资源构成威胁。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乡村旅游开发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持生态旅游的平衡;把可持续发展当成指导理论。

 3剑河温泉资源概况

  3.1剑河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背景

  3.1.1区位条件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中部。距凯里(州府)63公里,距贵阳(省会)241公里。是黔东南中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正在规划的涪柳铁路,拟定剑河站。

剑河县东邻锦屏县、天柱县,南邻榕江县、黎平县,西邻台江县、雷山县,北邻三穗县、施秉县、镇远县,地处几个旅游强县的综合交通枢纽。距湖南怀化仅210公里,从区位条件来讲,也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

 3.1.2交通条件

剑河温泉的交通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利的,距沪昆高速G60仅10分钟的车程,国道320穿境而过。2017年,建成了剑河温泉隧道,从县城通往景区的路程变成了环形路。通过调查剑河温泉景区的主要客源地来自湖南怀化,景区直接开通了怀化市←→剑河温泉的直通车,为游客提供更方便的交通方式。剑榕高速已通车,链接榕江交通枢纽,进一步打开剑河以南市场。已动工的剑黎高速,景区到黎平机场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一个小时多,在剑河温泉的附近形成了各级公路的“大路网”。

 3.1.3自然环境

(1)地形

剑河温泉景区总体地势是东北向西南倾斜,形成东北山区,西南丘陵的地貌特征。东北山区是温泉村村民的居住区,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半山腰上建造了特有的吊脚楼。在西南丘陵区则是当地居民的田地,后因温泉开发,逐渐改造为小部分居住区和乡村旅游景区。当地的相对高差不大,这种地势适合开展温泉休闲娱乐活动。

(2)气候

剑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剑河温泉景区全年的年均温为16.7℃13,主要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差不大,很适合全四季泡温泉。景区内的人工林和原始森林较为茂盛,空气当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3.1.4历史沿革

1997年剑河温泉景区开发,5个泉池,若干个室内小泉池;景区内建立了“游”、“娱”、“食”、“住”、“行”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2003年,因三板溪水电站建设需要,剑河老城搬迁至台江县革东镇,新建剑河县城。剑河温泉也迎来了发展机遇,2013年,由剑河县仰阿莎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按照国家5A级景区建设标准,打造知名温泉小镇、温泉城。景区内温泉资源丰富,室外温泉池和水疗池达40多个,配套由水上乐园、康养项目等诸多功能,致力将剑河温泉建设为“中国知名、全省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剑河县搬迁之前,剑河温泉距剑河老城30公里;搬迁后,距离不足10公里,剑河县相关旅游行业能为前来剑河乡村旅游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1.5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xx的正确的领导下,带领着剑河县各族人民,不甘贫穷,奔向小康,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直至2018年,全县的经济总量为47.8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542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437元。其中旅游综合收入22.61亿元14,不仅促进了剑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推动了旅游产业布局的多元化。2020年3月,剑河县正式摘下“贫困县帽子”,几百年来压在剑河县各族人民的贫困包袱,彻底得到了解决。在当地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好、居民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推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3.1.6旅游资源

剑河县自然景观丰富、人文历史景观悠久、可开发的潜力及使用价值大,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区,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加大对仰阿莎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的挖掘开发力度。

仰阿莎,是清水江畔地区苗族世代传颂的史诗,是关于苗族姑娘凄美而优雅的爱情。剑河县XX为推动民族节庆旅游,将农历的六月六定位“仰阿莎文化节”。

文化活动有:苗侗民族盛装游演、仰阿莎文艺晚会、苗族银饰工艺品展览等,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前来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红色旅游是目前国内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活动之一,长征时期,工农红军在剑河也留下红色印记。红军大广坳战斗遗址是红军长征路过剑河大广坳,遭遇湘军伏击,红军损失惨重,150多位红军战士阵亡,为缅怀先烈,昭示后人,建了“纪念碑”。2005年,在大广坳建红军亭,是进行爱国教育的好基地。2021年3月2日,在盘溪镇建立贵州省首所红军学校,改善工农红军曾战斗过的地区的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高度融合苗族元素的剑河华润希望小镇、被誉为“金钉子”的八郎古生物化石遗址等。从整理的资料,综合分析,剑河县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资源开发较好,民俗旅游潜力大。

第二,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开发。

3.2剑河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3.2.1旅游市场分析

剑河温泉城景区至运营以来,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本人在缺乏的关于剑河温泉内部资料的情况下,采取了“购买者意向法”对剑河温泉市场进行分析,与温泉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现场问卷等对游客在旅游动机、出行时间选择、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游客年龄、停留时间、消费能力、了解乡村旅游的渠道等方面对可挖掘市场进行实地调查(见表3.1)。

050dd3df4fccbab6939d374c3d772d52

3.2.2旅游市场定位

剑河温泉城景区内的旅游资源、配套设施以及与各县市的距离决定着温泉城的性质,主要是以节假日吸引游客前来,娱乐消遣,休闲观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地的客源市场主要是以国内为主,而且80%的游客集中在4h交通半径范围内的周边城镇群。通过市场分析,不同层次的目标市场。结合调查资料,综合考虑人口、城镇发展、消费能力水平、与剑河温泉距离等因素。

1628ffe977f0a414df99e4ac7f7b343f

剑河温泉致力打造优秀的乡村旅游产品,全新推出营销理念,占领省内市场,并逐步打开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拓展,用质量和口碑吸引更多的游客。

4剑河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4.1剑河乡村旅游发展现行模式

  4.1.1会议度假开发模式

温泉与会议结合的运营方式,其核心是为了开展大型商务活动,并作为发展的指标来进行相关的规划建设。对于温泉与中小规模会议市场结合的经营模式,这是目前较多温泉投资经营的模式之一。将温泉元素融入会议度假内,加入其他的配套设施来完善会议度假的综合功能。中小型会议与温泉结合的运营方式,是目前剑河温泉经营的模式之一,群体主要是小公司举办的团建活动。

 4.1.2康体养生开发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康体休闲和康复养生逐渐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和热点,在旅游度假区,旅游者的这种消费需求更加强烈。剑河温泉所含的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与法国的维稀温泉相似,属于优质冬硫温泉。按照景区建设标准,将苗药、侗药等养生项目结合开发,致力打造康体养生胜地。景区推出年卡套餐,吸引众多职工退休人员的青睐,为长期需要保健治疗的群体提供了便利。广东省职工退休康养区域帮扶对象是剑河温泉,有助于宣传剑河温泉的形象,更好促进景区的设施与服务升级。

 4.1.3文化体验开发模式

201O年,剑河县便把旅游形象定位为极具苗侗特色的森林乡村旅游县城,在温泉景区随处可见苗侗文化的主题元素。1997年,温泉开发以来,温泉村为了乘坐旅游经济发展快车,在温泉村建了苗族文化旅游体验区,加大对温泉沐浴文化、民俗文化等挖掘。温泉村是世代居住的苗族村落,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热闹的是农历“二月二”,出嫁后的姑娘,每年的今天都会带着自房的男女老少穿着盛装回家,然后穿着盛装的人们会聚集在广场载歌载舞。

将传统的产品和服务竞争转换为品牌和文化的竞争,温泉文化在未来可能是旅游企业的新机遇。开发部门与XX对温泉村的文化进行挖掘、创新,在研发产品方面输入更多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提升景区的综合实力。

4.1.4温泉小镇开发模式

剑河温泉小镇是剑河温泉致力打造的旅游形象,景区坐落在苗族原生态村寨里,生态环境优良,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民族风俗浓郁,民族节日丰富。温泉未开发之前,村里的居民大多数外出务工,村里的经济发展滞后,连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温泉开发后,温泉村的居民勤奋发展农家乐、客栈、泳衣商店等,接待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村民的热情好客得到了游客的赞许。剑河温泉景区将打造温泉网红商业街,间接促进温泉小镇的发展。温泉小镇是未来乡村旅游业空间发展的主流模式。以温泉作为核心产业,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推动乡村统筹发展,挖掘综合旅游市场。

 4.1.5综合开发模式

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乡村旅游的产品及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综合温泉度假区规模大、投资多、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配套齐全,并且与会议、体育、农业、民俗等相融合,发展新的旅游项目。面对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同行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就要有支撑的旅游产品。剑河温泉景区是以5A级景区标准建设,将商务会议、康养、休闲度假、娱乐等于一体,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产品,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

 4.2剑河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2.1交通设施不够完善

想要富,先修路。旅游活动也如此,交通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咽喉。外来游客来到剑河县城,不是很清楚通往剑河温泉景区的车站。目前剑河旅游交通线路规划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剑河高速路口有直通景区的巴士太少;在县城的农村公交只到文化广场还需步行十分钟;节假日的停车位供不应求。温泉景区是剑河县实行“旅游富县”的纽带,剑河温泉的发展影响着县城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设施的完善,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也能让剑河温泉走出去。

4.2.2特色饮食文化开发力度不够

外来的游客第一次到重庆,第一件事就是来一餐火锅。说重庆火锅是重庆市的一张闪亮名片,一点也不为过。说明当地特色的餐饮文化也能成为旅游吸引力。

民以食为天,人无论走到哪都离不开饮食,也是社会基本形式之一。不同的地域或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俗与饮食文化。目前剑河最具有特色的菜肴是酸汤鱼和长桌宴,但是缺乏对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有着丰富的土特产,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品牌。在剑河县内有着很多的特色小吃,但都较为分散经营,无法集中为游客呈现全面的饮食文化。

 4.2.3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旅游路线待进一步挖掘与完善

据目前游客反馈和调查,市场出售的剑河乡村旅游路线不够完善,前来剑河温泉消费的游客,期待能去更多的景点游玩。

剑河县山清水秀,有着广袤天然原始阔叶林,生态环境优良;1991年,剑河温泉村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当地民族风情浓厚,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将温泉与剑河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出更多优越的旅游路线出来,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选择,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以温泉为纽带,带动相关旅游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水平提升。

  4.2.4水上娱乐项目目前开发太少

目前温泉最火爆的是项目是水上乐园,到了夏季游客不愿泡热温泉,水上乐园成为吸引游客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也是精品温泉景区比配的配套设施。水上乐园是剑河温泉核心产品之一,但是不太齐全,有的项目甚至已关闭。剑河温泉致力打造四季全天候运营,但每到4~9月就是旅游低峰期,因为乡村旅游是很依赖市场的行业,所以在冬季乡村旅游旺季能满足游客的保健需求,也能在乡村旅游淡季提供丰富的水上娱乐项目。

 5剑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前景探索

  5.1剑河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路

通过实际调研,剑河乡村旅游开发应在剑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突出整体价值,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剑河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和市场发展趋势,确定以乡村旅游为基础,逐步开展研学、全域、民俗旅游为特色的发展思路,深层次挖掘古生物化石、民俗旅游资源内涵,同时完善休闲度假等功能,推出富有区域代表性的旅游产品,推进剑河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5.2剑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建议

  5.2.1配套建设完善的交通设施

根据剑河县交通情况,在剑河高速路口、彩虹桥、农村客运车站和剑河客运车站这几点专门设立的景区直通车,不断改善交通线路,使游客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乘坐公交到达温泉景区,方便游客出行。同时,在江北岸设立公交车点,途径两个村,也会方便当地居民出行。完善和丰富剑河县至剑河温泉景区的路线,与剑河县周边的人文景观链接,不仅丰富了旅游路线,而且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经实地调查,曾经设立过的旅游专线,后来因为乘客少,没有达到运营效益预期,减少甚至取消了班次,加上汽车的普遍,更多的游客倾向自驾游的形式。因此,新的旅游路线和普通的线路,也尽可能的考虑到更多的因素,避免造成浪费社会公共资源。

 5.2.2加强特色饮食的开发

首先,加强餐饮卫生的监督。2018年,剑河温泉推出“温泉加自助餐”活动,用餐过后的游客,出现了腹泻,呕吐的症状。剑河温泉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对剑河旅游行业的影响很大。有原生态地区的背景,应该秉持对游客负责的态度,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就是为了原生态、无污染的食材。

第二,进行市场调研。剑河温泉推出的餐饮未能吸引大众游客的就餐,就要深入的调研,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和对市场的综合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饮食偏好、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心理需求,推出消费者受欢迎的餐饮。

第三,注重特色饮食文化。集中当地的特色饮食和小吃,设立饮食文化街。选址在交通方便的地段,具有商业氛围和文化沉淀的地段。全新推出当地酸汤鱼、刨汤饭、长桌宴等特色饮食。鱼是用稻花鱼,猪是用熟食喂养的乡下猪。原生态的食材,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一定会成为剑河旅游餐饮文化。

  5.2.3以乡村旅游为中心,进一步开发旅游路线

据调查,来泡温泉的大多数游客当天泡完当天走,剑河温泉需要更多的旅游路线把游客留下来,开发部门以温泉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民族节庆、银饰刺绣、民间医药等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剑河的旅游资源在不断的开发,目前剑河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剑河温泉、剑河华润希望小镇、剑河仰阿莎湖、剑河八郎古生物化石遗址、屯州苗寨等等。按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温泉景区的旅游路线,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担任着重要的服务和咨询机构,可以把上述几景点结合起来推出剑河一日或两日游等路线,这样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实现多游的期待,而且给当地的交通、饮食、酒店等各方面的带来更多的效益。

 5.2.4增加适合夏季运营的水上娱乐项目

目前剑河温泉景区内露天池有约面积5000m²,现已建有的水上娱乐项目有水上滑道、水上冲浪、水上过山车和水上竞技等。有十几个小池,在冬季乡村旅游满足了游客保健的需求,但是到了夏季却不能满足娱乐的要求。综上,温泉景区内有较大的水域,为游客提供旅游健身的场地,也可以引进一些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水上项目。

 结论

本文是参考了20多篇的文献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调查对剑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索.

剑河温泉是贵州省著名温泉之一,但由于人工钻井找泉,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使得剑河温泉面临的挑战很大。由于管理水平和营销方面的影响,剑河温泉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中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创新营销手段。

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几年比较新颖的旅游项目,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开发是是一个复杂的旅游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指导理论。

剑河温泉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建设温泉景区,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通过对剑河乡村旅游资源和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剑河温泉水质优良为以后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保障;开发旅游路线较少;缺乏乡村旅游产品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协会乡村旅游分会.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2)[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2.

[2]罗明亮,李穆义.苗乡圣水度假天堂——走进中国首家苗族文化主题温泉小镇贵州省剑河县温泉镇[J].中国地市报人,2016-06-10.

[3]彭杨.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以黔东南州剑河县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5-08-25.

[4]吴殿廷,王欣,耿建忠,王瑜.旅游开发与规划[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刘荣风,张云.温泉多维资源及开发启示[J].现代经济,2008(7):179—181.

[6]魏晓露,张宗书.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

[7]黄向,徐文雄.我国温泉开发模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规划师,2005,(12):72-75.

[8]朱玉华.福州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08-01

[9]朱跃东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3-08-23(11).

[10]王玉海.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趋势分析[Z].Proceedingsof2015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reativeEducation(ICCE2015V11).2015-06-27

[11]郑莉莉.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师.2021-04-05.

[12]向云波.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05-29.

[13]剑河县人民XX办公室.剑河县地质环境条件[N].县XX办.2020-09-01.

[14]杨倩,赵振远,羊永,夫杜江.剑河温泉带状热储特征及其热储量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15.

[15]唐少霞;赵志忠;谢跟踪;毕华;邓广强;谌永生.海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2-15.

[16]高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北咸宁温泉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25.

[17]张建忠;杨新军.旅游度假区康体休闲与康复养生项目的开发模式——以安宁市乡村旅游度假区为例[J].泰安师专学报.2018-09-13

[18]欧阳著.苗侗剑河乡村旅游[J].当代贵州.2012-05-15.

[19]林东;郑耀星.福建乡村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0-20.

[20]王一晴.江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延伸业态研究[D].南昌大学.2015-06-30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本论文及研究在她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下完成,在此,我真诚对老师说声“谢谢”!感谢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感谢老师们在我求知道路上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老师们使我的知识不断丰富。十七载的求学路,你们像灯塔,照亮我前行。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理解和鼓励,感谢你们一直以来为我默默的付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和我的家人们,因为这一路有你们相伴,让我收获颇丰,你们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拼搏。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剑河县温泉村为例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剑河县温泉村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08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4日
Next 2024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