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明显,让之前很多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国的基础建设随着国家的发展一直在快步前进,建筑工程造价在基础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工程造价的准确与否对整个工程的实施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工程造价具有天生的复杂性,必须让我们慎重对待,如果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并且让数据保持准确性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我们的认识,也改变了工程造价管理中持续困扰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比让我们更加系统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工程管理造价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本文我们将对信息技术进行详细的剖析,并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造价;运用和管理

  1.引言

随着如今的现代化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及市场进步所需,建筑行业日渐蓬勃发展,致使建筑业在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的细分,这使得对建筑造价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繁杂,对建筑造价管理的要求也更加高标准;对建筑造价对应的定额及编制、计价等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既是顺应现代发展的需求也是行业进步发展的需求[1]。

2.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2.1建筑工程造价的指导性、广泛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为了达成一个基础的公平的竞争平台,建设部出台了较为完善的、由人机材等等组成编制的定额,由其作为工程造价构建的关键的一部分。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建筑行业在越来越规范的基础上越来越市场化,由此定额也从XX计划性调整为市场清单化;随着清单定额的逐步完善,使得其更具有指导性,也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的应用进一步的更具有广泛性[2]。

 2.2建筑工程造价的数据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建筑工程造价为了能直观的反映建筑工程及行业的实施、发展等等情况,采用数据化的方式直接予以体现;如人材机的数据、其他相关的数据等等。而要达成这个目的,则需庞大的数据;但无论是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均需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完成,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才能达成目的[3]。

3.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工程造价管理的机制的缺陷不停暴露出来,反映出其没有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体系问题,导致工程造价的作用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针对工程造价行业,国家或行业对其设置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或缺失[4]。从我国现阶段来说,工程造价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水平是比较偏低的;不仅覆盖面不全,而且常出现信息、数据的动态收集、处理等均与市场的发展有较大的的延缓或差异,形成数据的缺漏、重复处理、不及时及滞后等现象;比如材料的信息价和市场价偏差现象,甚至部分材料信息价所列的型号、规格、参数等与市场完全不一致,导致其部分材料计价中无价可依,形成争议点之类。

目前,虽然建设部建设部出台了较为完善的、由人机材构建的数据库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大幅广,南北差异大,没有成形的、全面的、统一的技术标准,加之各省自行推进,导致信息、数据的共享困难,不能达到造价信息的全面统一[5]。

4.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加工及利用,从而实现项目相关目标,也称为即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这是一种新的造价管理模式;该模式的重点是信息、数据;从功能上分:动态信息收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存储,计算机辅助计算和管理系统[6]。基于信息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利用造价管理中信息、数据等更科学和高效的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和管控能力的技术;达到实现造价的全过程管控和风险预警。

在如今的建筑行业,建筑类别细分,形成数量多,数据更多,信息冗杂;要想造价管理工作良好有序的开展,且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就必须对行业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而要想达到更高效的对类似于材料的价格、劳动力的变化、机械的使用等等内容进行实时有效的管控与监督,就更加有必要应用到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由此才能逐步建筑工程项目的动态化管理[7]。

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不仅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和资源共享,达到应用可维护、流程可管理,还有着更科学、严谨、高效的优势,而且能大量消减重复的工作量,解放大量工程造价人员,节省大量人工成本,还能较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人为失误、主观臆断等现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8]。

 5.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分析

  5.1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定额编制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信息化管理相应的逐渐成熟;而在建筑行业同样如此。信息化带动工程造价的管理策略多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实施效率的提高,使得对工程造价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下面我们就以信息化管理对工程造价定额编制的应用说明。

如前所述,在现今基本采用清单定额的环境下,对相应定额的编制、完善、修正及更新就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达成此目标,所需的信息、数据更是极为庞大;如采用传统手段,不仅人力物力耗费极大且出错率较高,效率太低,基本达不到时限要求;而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不仅大大降低人力物力且出错率低高效,这对于定额的编制等起到重要的作用[9]。

同样,定额的编制涉及的方方面面较多,涉及的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应用,也是一种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不仅能更有效的针对定额编制的应用,也能有效的优化工程造价成本;为行业的发展平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10]。

 5.2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计价中的应用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工程计价一直是随之发展,是工程数据具象化的重要的标准手段。而实施工程计价,为确保造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除利用定额外,还须要用到多种先进的信息手段;即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对建筑数据库、定额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形成完整的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计价不仅是工程造价数据具象化的手段,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实现财务数据及各方面工程施工数据的科学、准确的估量与计算。由此可见,采用信息化管理对计价、造价、财务、工程等过程系列达成有效的畅通,有效提高工程计价、造价的准确度;有效提升计价和造价的合理性,降低工程风险。

 6.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等;这些管理都涉及到人及相应的较大的工作量,单靠人力去处理,就会出现工作的一些疏漏,故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及减少疏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了信息化的管理。

而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取的不错的成绩,面临如何降低或优化建筑工程成本,保证或增大合理效益,这也使得对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毕竟在建筑业特别是工程造价的发展过程中的相当长的时间段,靠人力、纸质收集、传递信息、数据,会出现一些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偏差;特别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事情繁杂,导致大量信息、数据经常无法形成有效的反馈,不仅无法有效核对成本及造价,给管理决策形成滞后,反而导致大量浪费,限制了发展。因此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提高定额编制、计价水平,更是建筑成本控制、行业进步的必然。

 7.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与展望

  7.1改进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机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

与时俱进,找准目前工程造价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在建设部等部门督导,行业牵头推动改进、完善造价行业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信息化标准等、打破壁垒,建立更贴合社会发展的高标准的信息化体系。

7.2建立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体系标准

为了更好更快的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体系标准,特别是其基础的技术体系标准。只要有了统一的有效的技术标准体系,就才能把行业、部门、不同地域等有效结合,达成资源共享。实现如不同类别工程建立对应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标准,完善配套的技术指标及成本指标等;实现如计价的统一接口标准,数据数据库的统一格式等,做好信息化资源共享的建设基础;实现如信息、数据的分类,达成类似价格等细分指标的分类管理;实现如资源共享下的数据动态提取及更新,提升数据的实时性[12]。

7.3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发展靠人,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发展同样离不开人;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涉及如建筑类、经济类、技术类、政策法规等方方面面,这也对人、对人才提出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不仅要懂造价专业、懂造价数据,还得懂政策法规、管理等等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高培养力度,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建立强大的专业队伍是我们实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必须。

 7.4提升计算机及软件等的软硬件技术水平

工程造价的结果必须准确真实,只有准确真实的造价数据,才能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才能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收获经济效益,因此计算及软件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就要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合理应用计价软件,根据不同的施工材料或是施工工序,选择不同用途的计价软件,通过计价软件对施工材料的数量、形状、规格等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的数据就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参考数据。而提升计算机及软件等的软硬件技术水平,不仅有助于完成上述目标,还能更快好省的提高应用范围及节省时间。

 7.5提升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如前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经较多较广;但随着发展,在目前的建筑领域,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不能局限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项目,而是更需要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计划,包括且不限于如策划、设计、实施、运营等等全面考虑。因此,这些所需求的庞大信息、数据支持的问题就必然更需结合信息化管理,打造相应的造价平台服务,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及其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8.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但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这就更希望国家、行业对发现的、可能的问题加快改进,加强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实际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标准,进一步促进工程造价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林华.基于BIM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D].兰州理工大学,2017.

[2]王玉娥,杜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9(09):106+108.

[3]董春盈.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54-155.

[4]林文敏,吉祥,陈继东.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建设监理,2019(07):41-43+60.

[5]刘吉萍.浅析建筑机电工程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低碳世界,2017(20):183-184.

[6]张红.试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69-70.

[7]李菲.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8]李果.应用BIM技术提升工程项目价值的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9]蒲红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7.

[10]靳萧夷.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11]Min Hu,Yunru Liu.E‐maintenance platform design for publi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based on IFC ontology and Semantic Web services[J].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Practice and Experience,2020,32(6).

[12]Fernanda Leite,Gregory Brooks.Integrating 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Program w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J].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20,26(2).

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188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15日
Next 2024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