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特质受欺负及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

为了探讨自闭特质对受欺负的影响及友谊质量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自闭症逆境商数AQ-10量表、欺负量表与友谊质量问卷(FQQ)对1080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儿童自闭特质与受欺负呈显著正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且后两者呈显著负相关;(2)友谊质量在自闭特质和受欺负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无中介作用。

 关键词:自闭特质;受欺负儿童;友谊质量

 一、引言

“校园霸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精神卫生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被欺凌的比率已经达到了30%[2-4]。许多研究显示,内化问题(即孤独、焦虑、自杀行为或想法)和自闭特质都是造成儿童受欺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保护作用的朋友关系。但是,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这三种关系对友谊质量有何影响。为此,本文将梳理这一实际问题中的相关证据,提出相关假设,并运用实证证据验证相关假设。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问题的提出

  (一)受欺负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受欺负”是一种在学校中,某一位同学在某一段时间内,被某一人或某一群人欺凌或伤害的一种现象。受欺负的类型可以划分为言语受欺负、关系受欺负和身体受欺负三种类型[6]。研究表明,在中国的中小学,70%的学生都有过在学校被欺凌的经验,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学校里对别人实施欺凌行为[7]。由此可以看出,学校里的欺凌是很常见的。受欺负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是受欺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的情况,会造成自尊降低、敏感等心理后遗症,还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校园恐慌等问题[8]。此外,这些不良影响还会持续危害到学生成人以后[9],从而造成学生产生品行障碍等更严重的人格问题。因此,对幼儿的欺凌行为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自闭特质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受到的欺负有很大关系。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具有社会交往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异常,并且对兴趣和行为有偏差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10]。自闭特质(Sub-Threshold Autistic Traits)是指在正常人群中表现出与ASD类似的情绪反应迟钝、社会交往能力受损等,但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具有与ASD相关的个性和认知特点[11]。孤独症儿被同龄人欺负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有调查显示,具有焦虑、抑郁、孤独感等自闭特征的孩子更有可能遭受同伴欺负[12],有调查显示,有44%-77%的ASD青少年说他们最近都有受欺负的经验[11],所以,与ASD症状有关的许多因素会导致儿童受害率的提高。这有可能是由于高自闭特质水平的人具有较高的焦虑感,与此同时,他们还缺乏社会技能[13],这对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不利。由此,本研究认为,自闭特征与受欺负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即具有较高的自闭特征的受欺负行为有较大的可能性。

 (三)友谊质量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友谊质量指的是用来评估个体与同伴友谊关系的好坏,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综合素质能力[14]。Bowlby在依恋理论中指出,当一方感觉到自己的同龄人的认同和鼓励时,他们会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此外,这种信任的人际联结,不仅是父母、老师,还包括了朋友,这就说明了友谊对个人的重要性。此外,Sullivan还从友谊功能的角度,对友谊在个人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在青少年时期,友谊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它可以为个人提供一个获得他人客观评价、构建自我价值的通道和一个安全的环境,二是它还可以推动个体在共情和关怀等更复杂的社会性技能发展方面的进展。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朋友关系的好坏对于孩子的社交发展具有独特的、特殊的作用,而朋友关系的好坏又会对孩子的欺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友谊满意度的提高,会导致孤独感的降低,高水平的友谊质量能够避免孤独感、抑郁感的产生,还能够提高个体的社会沟通能力,为孩子们提供与其他同学的连接,进而构建出高质量的同伴交往关系。相反,如果孩子之间的友谊质量较差,则会引起孩子之间的矛盾,影响孩子之间的交往风格,从而提高孩子受欺负的几率。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一个高层次的朋友会让你免受欺凌。好的友谊可以使孩子有一个或更多的同伴,他们可以帮助、保护自己,从而间接地降低受欺负的可能性。而较低的友谊质量则更容易受到被同伴排斥,在寻求伙伴的协助与支持上存在困难。由此可见,被欺凌和被欺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而在社交网络中,社交网络中的社交网络关系也会受到社交网络中社交网络的影响。一份对正常人的朋友关系量表(FQs)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朋友关系量表(FQs)与正常人的朋友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负向关系。而且,通过遗传学研究,已经确认了与自闭特质有关的基因序列,可以对FQ得分产生负向预测作用,同时,自闭特质与友谊的负相关关系也变得更为明确。高自闭倾向者对朋友的兴趣低于其他类型。尽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对友谊的需要一直在增加,但具有高水平自闭特质的个体的人际关系动因却很低,研究显示,自闭特质对儿童友谊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低共情会降低儿童获得高质量友谊关系的动机。我们前期的工作表明,高自闭性特征会导致人们不愿意接受自己,从而影响到朋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朋友间的交往障碍,从而导致朋友间的交往障碍。

三、问题的提出

总体而言,自闭症特征与受欺负儿童和朋友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自闭症特征会影响到受欺负者的可能性,而朋友的质量则会降低其对受欺负者的伤害。为此,本项目将首先探讨这一问题。

友谊可以让受欺负的孩子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自己恶劣的人际关系,而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乐观、和谐的友谊,则可以起到一种保护性的作用,防止孩子遭受更大的伤害,减少孩子受欺负的几率。这一点已被大量的理论研究所证实。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所以,该项目对探索朋友关系质量如何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因此,探索儿童的欺凌行为产生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已有的研究发现,朋友间的关系质量和自我封闭都与受欺负有明显的关系。然而,对于二者对被欺凌的影响,目前尚未有学者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索“友谊质量”与“自我封闭”两种人格特征对受欺负的影响,并以友谊质量为切入点,降低受欺负率,从而提高受欺负儿童的交往水平,为促进其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四、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为家长版问卷与学生版问卷,以班级为单位施测,以三至六年级的男女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的年龄集中在9-12岁,如表3-1所示。在2019年10月,一共收集了父母版问卷1454份,回收了儿童版问卷1768份,在排除了重复填答和有规律性作答的问卷后,最终获得了有效问卷1080份,具体情况如表3-2所示。

a343c98257264e8c309e5e4b9473a85d

67e569d7a32bf421bb3cb02ef853df0a

(二)研究工具

  1.自闭症逆境商数AQ-10

在语言运用方面,我们采用了自我封闭的调查问卷,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分,第1,5,7,10号问题的回答是“十分同意”或者“有些同意”,可以得到1分,第2,3,4,6,8,9号问题的回答是“完全不同意”或者“有些不同意”,可以得到1分。

 2.欺负量表

本研究使用张文新与武建芬(1999)所修订之「儿童欺凌量表」,共6项,分「直接言语欺凌」、「直接身体欺凌」及「关系性欺凌」三个层面,分别以「直接言语欺凌」、「直接身体欺凌」及「关系性欺凌」作为研究对象。这个量表使用的是五点计分法,“这一学期没有发生过、只发生过一两次、一个月两三次、大约一周一次、一周好几次”,按照这个顺序,分别是1到5分,得分越高,表示受欺负的情况就越严重。在此项研究中,Cronbach’sα为0.84。

 3.友谊质量问卷(FQQ)

采用Parker和Asher(1993)编制的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来测量小学生的友谊质量情况。该量表共有20个项目,问卷分为6个维度: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坦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该问卷使用五分制,以6个方面的平均数为6个方面的总分,以“冲突”和“背叛”为倒数。通过对问卷调查中各个问题目标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是“友谊质量”测验的结果。

(三)统计方法

对于这次研究调查结果,采对本次调研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运用Excel、SPSS 25等软件,对有效的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整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做出了解释,了解了自闭特质对受欺负的影响,以及友谊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而获得了相关的事实和理论基础。

 五、结果分析

  (一)自闭特质、受欺负和友谊质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小学生在自闭特质、受欺负和朋友质量等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从表4-1可以看出,在自闭测量中想象力和受欺负中身体受欺负的性别上有明显的差异,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肯定”和“关怀”、“帮助”和“指导”、“陪伴”和“娱乐”、“冲突解决策略”和“亲密坦露”和“沟通”等方面,女生的“友谊质量”和男生的“友谊质量”有明显的不同。

9bcc71d51e7060cf89cbd10c908237c2

 (二)自闭特质、受欺负和友谊质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定。从表4-2可以看出,在自闭特质中,注意力切换在独生子女上具有明显的差别,非独生子女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有明显的提高,在友谊质量中冲突解决策略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也有明显的差别,独生子女家庭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有明显的提高,其他维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

da0d0b6f0b12f92b5471420d3c4f80f3

 (三)自闭特质、受欺负和友谊质量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自闭特质、受欺负特质、朋友质量等不同类型儿童的自闭特质。从表4-3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初中生和初中生在自闭程度上没有明显的不同。在“受欺负”方面,在“言语欺负”、“身体欺负”、“朋友质量”等方面,各年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然后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语言受欺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六年级学生的语言受欺负情况明显好于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在肢体受到欺凌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在肯定与关怀、帮助与指导、冲突解决策略、亲密坦露与沟通、陪伴与消遣等维度上明显优于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在矛盾和背叛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六年级学生。

9f5b3851d67ac97203d85735ce6a48c6

ab39248b2b199712b26314886b71369a

 (四)自闭特质、受欺负和友谊质量相关关系的分析

运用相关分析,对小学生的自闭特质、受欺负和朋友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友谊质量中,冲突与背叛和受欺负的测量中,言语受欺负、关系受欺负、受欺负的总分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而在友谊质量中,身体受欺负、受欺负的总分则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

8d933d7d1b75833a038379045fa27fac

表4-5资料表明:在自我封闭测验中,注意转换与欺负的测验中,关系欺负、身体欺负与欺负的总分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向关系,交际与言语欺负、身体欺凌、关系欺凌与欺负的总得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向关系,社会与身体欺负与身体欺负之间存在极明显的正向联系,而自我封闭与关系欺凌、肉体欺凌、欺负的总分数之间也存在极高的正向联系,关系欺负与身体欺凌之间存在极强的正向关联。

6df23979765e85a1415e1dd792b9fb72

表4-6资料表明:友谊质量中的陪伴与沟通、肯定与关怀、帮助与指导、冲突解决策略、亲密暴露与沟通、自闭测评中的注意力转换、沟通、想象力、社交、自闭评分均有明显的负向关系,而冲突与背叛与沟通、自闭评分则有明显的正向关系。

d15533222b61c83e8ae093693d6acdce

(五)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分析

自闭特质、受欺负与朋友质量之间有极强的相关性,且朋友质量为中间变数。本研究拟以方杰,邱皓政,张敏强等人所建立的具有偏向性的Bootstrap模型作为中间变量,并将其作为被欺凌的中介变量,运用Bootstrap方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等变量之后,从表4-7中可以看出,在是性别和年级上,自闭特质可以对朋友的质量起到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友谊质量和自闭特征纳入多元回归模型,发现自闭特征对受欺负有正的预测效果,但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效果不明显,说明友谊质量对受欺负之间没有明显的中介影响。

09eae6192d1ef486b12311e2e4c05241

6fd0452fbd84d40f959ba25a055bbb74

 六、讨论

受欺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且研究发现自闭特质和友谊质量均对受欺负等不良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但对于研究探讨自闭特质对受欺负影响机制尚有不足,因此,本研究将基于自闭特质、友谊质量来探究自闭特质对受欺负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提出受欺负的影响模型,验证通过友谊质量可以缓解自闭特质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一)性别差异的讨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自闭测量中,想象力和受欺负中,身体受欺负中,男女之间都有明显的不同,而且,男性的分数明显地比女性高,这与之前的研究相吻合[18,23]。在“共情-系统化”理论框架下,研究发现,共情-系统化的能力会对个体的自闭特质产生作用[24]。多数男性更善于理性思考,如逻辑性和概括性,因而更有系统的能力;但是,大多数的女性更善于抒情、想象等感性思维过程,因此,她们的共情能力也更强,这也是为什么,在自闭特质中,男性的想象力分数明显高于女性的原因。但男生在体格上受到欺凌的分数明显高于女生,这一结果可以用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与女生比较起来,男生的本性更加活跃,在行动上具有更强的侵略性,但是在对自我的控制力方面,他们比女生要差一些。所以,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他们很容易发生身体冲突,也就是,男性的身体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要比女性高得多。

结果表明在友谊质量中肯定与关心、帮助和指导、陪伴和娱乐、冲突解决策略、亲密坦露和沟通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且女生的友谊质量明显高于男生。在青少年时期,儿童的朋友状态存在着一种典型的性别疏离(sex segregation)现象。所以,在孩子周围的同龄人中,存在着性别疏远的现象,这就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模式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同时,这一条件又对其行为方式和交互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男性更倾向于集体竞赛,且较重视获得社会领袖地位的乐趣;而女生则更希望有一个陪伴、关爱、平等交流、帮助自己的人,更注重友谊的亲密性,所以在友谊质量上,女生比男生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的讨论

调查发现,在自闭特质中注意力切换在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家庭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友谊质量中冲突解决策略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家庭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这可能是因为相对来说,独生子女可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注意,从而促使他们关系的关系更亲密。有研究表明,亲子间的关系越亲密,子女产生内向性问题的概率越低,局部解释了独生子女注意力切换得分低于非独生子的原因,同时余晓敏和吴汉荣的研究也证明了此观点,独生子女在社交方面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但独生子女在注意力等内向性的行为问题上的得分都低于非独生子女[25]。由于独生子女难于从家庭中获取同伴交往的经验,因此家庭之外的同伴社交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所以独生子女在面对友谊的冲突相比非独生子女有更多的解决策略。

 (三)年级差异的讨论

结果表明,在“语言欺负”和“身体欺负”两个维度上,“语言欺负”和“身体欺负”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年龄的增长,个人的自控力会越来越强,他们会减少对同伴冲动的直接的肢体欺负,取而代之的是嘲笑别人、给别人起外号等语言欺负,这和杨卫敏的研究是相吻合的此外,本课题还发现,同学间的友谊质量具有明显的年级差异,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六年级学生在肯定与关怀、帮助与指导、冲突解决策略、陪伴与玩乐、亲昵坦露与沟通等维度上明显优于三年级学生;高三学生在矛盾和背叛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高三学生。儿童的自我主义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发展而下降,他们推理他人内部活动的能力会提高,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也会变得更加深刻与全面,也就是儿童在友谊相处中出现的矛盾会慢慢地减少。李淑湘,陈会昌等人通过对儿童友谊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幼儿园早期就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而在帮助指导、肯定关怀、亲密交流、冲突化解等方面,则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才逐步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所以,他们的六年级与三年级相比,分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四)相关关系的讨论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自闭特质与儿童的受欺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自闭特质水平越高,受到的欺负就越多,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这表明,高自闭程度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同龄人被伤害率。因为高自闭特质的人具有高焦虑感,缺乏社交技能,造成了不良的同伴关系。而有研究显示,不良的同伴关系会提高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自闭特质与受欺负有正相关关系。

在受欺负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友谊质量与受欺负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学生之间的友谊质量愈好,其受欺负的负性率愈小。好的友谊质量可以让孩子们降低受欺负的几率,还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有了同伴的倾诉,孩子们受欺负后的负面情绪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差的友谊质量的孩子,出现各种内隐、外显行为问题的几率要比好的友谊质量高很多,而且,根据调查,那些失去了伙伴的孩子一旦获得了稳固的、积极的友谊,他们的内隐、外显等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都会明显降低。

结果表明,社交障碍患者的社交质量与其社交质量有明显的负相关。以往的研究表明,高自闭倾向个体对友谊类型的关注程度更低,而低共情倾向于通过影响友谊类型来影响其对友谊类型的关注程度。高水平自闭特质的儿童,在掌握社会技术和理解社会互动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他们很难对情绪的表达进行理解和描述,这对儿童友谊的形成、发展和质量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五)中介作用的讨论

因此,本研究认为友谊质量是影响自闭特质和受欺负行为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特质对欺负行为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对欺负行为没有间接的预测作用。

自闭特质并没有降低被欺凌的可能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我们没有对欺凌类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而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友谊质量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有三种欺凌方式,其中关系欺凌是一种间接欺凌,有别于直接欺凌,与直接欺凌不同的是,关系欺凌多发生在被欺凌者关系较近的同伴群体中,而关系欺凌者可能没有其他朋友替代,一旦建立起的信任关系被破坏,就有可能遭到同伴群体的背叛,这不仅增加了孤独和孤独的风险,还会使自闭特质升高,同时也会增加友谊冲突。而且相较于直接欺凌,关系欺凌更具操纵性和隐蔽性,也更容易被同伴,老师,家长所忽略。研究表明,由于关系性欺凌的隐蔽性,青少年可能不能准确地描述关系性欺凌的发生过程[29]。

这一研究结果具有很多潜在意义。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从“直接欺负”与“间接欺负”两个角度,从“直接欺负”与“间接欺负”两个角度,从“直接欺负”与“间接欺负”两个角度,分析“关系欺负”与“朋友”两个方面,探讨“朋友”与“朋友”在“关系欺负中的作用”。

 七、建议

本研究证明对友谊质量进行干预,能够缓解儿童的受欺负发生率。但高水平的自闭特质和受欺负儿童不易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难以产生高水平的友谊质量,因此本研究从学校和家庭两个角度对友谊质量干预做出建议。

 (一)从学校角度对友谊质量进行干预

积极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给学生带来归属感、安全感,也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个重要源泉。身为老师,应更多地接纳和关爱学生,为学生同伴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并指导学生的交往,从而提高学生的友谊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同侪配对法和防备应激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友谊质量。

同侪配对法能减轻幼儿社交敏感的障碍,对促进幼儿建立亲密的友谊具有显著的效果。同伴配对法通过创建儿童社交活动,让具有高自闭特质、受欺负的儿童获得良好的同伴经验,从根本上改变儿童对自身的消极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社会交往的兴趣。相关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集体游戏矫正,其在高自闭、受欺凌等方面的效果要好于行为矫正和游戏治疗。通过与同伴交往,可以提高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心,教师应鼓励儿童与他人进行单人或多人的同伴配对,以改善受欺负个体之间的友谊关系。部分受欺负、高自闭特质水平的儿童在面对社交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他们会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不利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防应激训练能训练儿童对应激情境的灵活运用,调整其逻辑思维、语用功能,从而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友谊质量。

 (二)从家长角度对友谊质量进行干预

儿童自闭特质的产生和发展与家庭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和严厉程度会对儿童产生的自卑、自闭等不良情绪产生影响,从而不适应社会情境。家长应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方法,在家庭方面的配合下,可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消极态度,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家长应该改变自己不健康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起高水平的友谊。

首先,身为一家人,一定要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大多数家长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但是也有一些家庭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非常缺乏,只把孩子交给有关机构和学校来进行干预,缺乏家庭之间的合作,会导致干预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单方面的训练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所以,在高水平自闭特质或受欺负儿童友谊建构阶段,家长应与学校保持沟通和配合,认真实施干预措施,

其次,在儿童友谊干预过程中,家庭成员应进行专业分工。不同的家庭成员对于儿童社交能力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以父母为例,一位母亲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安排,那么她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分工,那就是教孩子如何照顾朋友,如何照顾朋友。父亲可以教孩子如何指挥,如何安排。如果整个家庭对具有高水平自闭特质的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将会对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人际交往起到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友谊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影响受欺负儿童发展的孤僻、敏感等内部因素,以及学校、家庭的外部因素,对儿童友谊的建构和改善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干预高自闭和受欺负儿童的友谊质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赖嘉钒.典型发育个体的自闭特质对大小整合知觉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22.

[2]周明慧.自闭特质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D].闽南师范大学,2022.

[3]李洁婷.初中生自闭特质与网络社交偏好的关系:社交退缩的中介作用和述情障碍的调节作用[D].广州大学,2022.

[4]张怡宁.青少年自闭特质影响抑郁、社交焦虑的追踪及干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2.

[5]霍家佐.高自闭特质个体对愤怒情绪面孔的视觉注意偏向[D].华中师范大学,2022.

[6]曾颖洵.自闭特质与社交场景特征对自我偏向的影响[D].广州大学,2022.

[7]曹莉.社会信息对高自闭特质个体冲突适应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22.

[8]黄博文.高阈下自闭特质个体欺骗的特点及其神经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22.

[9]夏莹莹.意图理解对高低自闭特质大学生注视喜欢效应的调节[D].陕西师范大学,2021.

[10]霍超.自闭特质对听觉共情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D].重庆师范大学,2021.

[11]彭玉玲.自闭特质对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1.

[12]李予同.高中生自闭特质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21.

[13]张鑫.高自闭特质者人机和人际协作特征及其神经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21.

[14]张倩倩.面孔情绪训练对自闭症患者和不同自闭特质个体情绪加工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21.

儿童自闭特质受欺负及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儿童自闭特质受欺负及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2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430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20日
Next 2024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