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朴素自然
1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1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或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个性、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感。它是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中最大的一个。堪称中国古代各类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在约5000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丰富的世界遗产增添了东方文明的神奇瑰宝。
1.1.1商周时期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1.1.2秦汉时期
据消息人士透露,秦始皇上台时开始建造宽敞的花园大厅和宫殿,但由于规划不周而未能完成。上林公园建在渭河南岸,挖了一个水池来引渭河。南北长200公里,东西长200公里。秦始皇一生都在远征和钓鱼上,建造了襄阳宫和李帝陵。
汉族称其为公园。汉帝国在秦帝国的基础上,发展了早期以园林为主的皇宫游。除了为皇帝提供一个花园供皇帝休息外,他还举行法庭听证会,审查皇帝的活动。状态。
据说山林园是150年后军阀在古秦园的基础上扩建的。在立公公园的数十座官布园中,泰耶盆地结合山水,建造了蓬莱岛、雅培岛、鄞州岛。建在哈拉斯卡拉尔岛上,种植了异国情调的花卉和植物。这自然很有趣。这种建造盆地岛屿并用石块装饰的方法,后世称为秦汉模式。
1.1.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曾几何时,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当时的花园由树木和灌木、小桥、流水和悬崖组成,用于放置风景如画的草地。
山水画作为创作层面的主题。文学艺术家参与园艺,后来发展出“秦汉模式”。青浦公园石马岩和灵芝公园,以及南京吴武所建的华林园是这一时期的常见园林。
隋唐时期,不少文人墨客都涉足造园。通过结合文学园丁和艺术家使用传统的诗画表达方式,将诗画所表达的艺术感和趣味导向创造园林景观,甚至绘画直接在手稿中表达意义。图片。并且我深情地送出风景,在从风景级园林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山水园林的水平上,逐步加强了我国的园艺艺术。
1.1.4隋朝时期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的战乱和焦虑,结束了昔日的社会经济繁荣。皇帝的粗俗放纵让园艺的气息更加浓郁。隋朝的杨广说:“我亲自看世界地图,想找个漂亮的地方建宫苑。”迁都府城后,“大江江以南、伍林山脉以北的独特的材料和岩石、独特的树木和动物”被迁至府城进行植物开发。一时间,古都洛安以园林闻名。,宫殿都豪华得惊人。《隋书地理》包括“周二少安百里”。公园有16码,每个码都有自己的名字。这相当于公园里的16个花园。供水、山地建筑、农作物和公园建设项目广泛。在日益孤立的城镇和乡村,他们是封建帝王、高官和贵族,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享受自然,模仿自然,建造花园。绿水掩水之花。于是,这座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城市,成为了皇宫院落与皇宫的交汇处。隋朝杨广除了修建京城和园林,到处都修建了宫殿和庭院。他三度去扬州见宗瓜,最后被吊在江都宫的院子里。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盛唐帝国,皇宫的设计变得更加精美,尤其是由于石刻技术的天赋,皇宫的建筑非常美丽的上午。美丽而且非常优雅。“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都很吸引人。唐太宗在西安修建的“汤泉宫”,后来改建为唐皇斯旺宗的“华清宫”。
1.1.5宋朝元朝时期
宋朝元朝造园也有顶峰期,对石头的利用是一个奇妙的发展。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我们在建设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造作局先在苏州和汉州成立,后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从全国收集奇花异石,送到京都的商事,建造宫殿和花园。万寿山“寿山源头”是一座大小不一的皇家公园。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名园。相国寺展出的一些水石现在是独一无二的。苏州、扬州、北京等地,都是华夏港的遗迹。在此期间,众多文人墨客参与了公园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写意山水公园的艺术理念。
1.1.6明清时期
中国园艺大师是明清两代。皇宫的建造是康熙至乾隆之间规模最大的。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建设“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大型自给自足的自然公园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治时代建立的江干园内建有私家园林,是“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的一系列大成果。与此同时,在明治时代后半期,创作了一本关于园艺创造的理论书籍。他们仍在寻找唐宋部落在创作理念上的起源,从美学到艺术园林理念。都是“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创意方式。自然观察、自由笔触和诗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园林建筑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种植的主要手段。花园逐渐从学习演变为旅行和生活的机会。大花园不仅模仿自然景观,而且反映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形成风格园林、大园和小园。
自然以山为基,以水生景观和植物为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完全没有模仿这些景观元素,而是刻意地改变、调整、工作和改进,以表现出一种简洁、概括和专注的自然。它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整体到局部都有强烈的诗意和绘画。在这种空间构成形式中,往往会使用某些建筑,如小屋、小屋等来提升景观,使景观与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筑物随处可见,但大花园却充满了自然生机。明清家族正是凭借这些品质和丰富的创作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
到清朝末年,园艺研究反而陷入停滞,园艺业由鼎盛走向衰落,此外还有外患、西方文化影响、经济崩溃等原因。然而,中国园林的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其园艺方法受到西方国家的推崇和模仿,“中国园林”开始于西方国家。从东到西,中国园林艺术成为园林之母,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艺术奇迹。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的终极和终极目标,以达到“即使是人造的,也像是在自然中的开放”的目标。
2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三种分类法:
2.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
2.1.1人工山水园
在我国,造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创造性阶段,并已成为一种最高审美水平的园林。这种花园特别建在城市的平坦地区。作为一个小朋友,创造一个模仿沙漠城市建造的自然环境的小环境。因此,它也被称为“城市山林”。
2.1.2天然山水园
它通常栖息在山地景观区的郊区或郊区,包括景观公园、山地公园和水上公园。建设自然山水园林的关键是选址。如果位置合适,您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对自然而不是人造花园产生真正的兴趣。
2.2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2.2.1皇家园林
皇家花园是为皇帝放松和享受而设计的花园。古人说,王的土地不属于整个世界。在统治阶级眼中,这片土地上的山河,是属于王室的。因此,公园的建筑色彩艳丽,建筑高大,规模宏大,有许多真山真水。现存的皇家宫殿包括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承德颐和园和河北。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是帝王的离宫别院,供休息、游玩之用,有的还有处理政务的功能。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皇家花园的一些特点:
(1)面积大,面积大,建筑美观大方,体现帝王风范。例如,清园占地约300亩的清朝。
(2)建筑风格丰富多彩。不仅有杭州苏迪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塔等南方小公园的风采,还有少数民族塔楼的壮丽气派。北海的西藏白塔和昔日的民俗风情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的“西方风景”。
(3)完全有效。皇家园林政治、受贺、看戏、生活、种植、祈福、研究、狩猎合而为一,有的还有商业用途的“市场”。
2.2.2私家园林
私家花园颇为皇室、王公官员、富商娱乐的花园。其特点是体积小,多用石头和水,建筑小巧美观,色彩艳丽纯正。强调对自然的追求,强调构图,强调主题,装饰建筑。园丁的艺术造诣和技艺都相当不错,有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2.2.3寺观园林
佛寺、道观的室内园林还应包括寺院内园林及周边的造景环境。与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相关的园林,是北京春院碧云寺、扬州大明寺东院等宗教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产物。在扬州。寺庙满足宗教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创造自我发展的环境。因此,它是一种静谧、庄严、非世俗的艺术理念。城里人刷新了美丽山水的自然品味,解脱了世界的混乱。以张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2.3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2.3.1北方类型
北部的花园对于那个位置来说相当大。而且由于大部分都在白俊,所以这座建筑是独一无二的。在有限的自然天气条件下;罕见的是河流和湖泊、花园悬崖和常青树。所以美丽和优雅是不够的。北方公园的代表通常集中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3.2江南类型
由于南方人口稠密,花园的面积较小。且江河湖泊众多,园林峭壁常绿,园林景观更加细腻美丽。由于以上条件,它的特点是明艳、典雅、古朴,曲线深沉,但其形体较小,较窄。南方公园的代表通常集中在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尤其是苏州。
2.3.3岭南类型
由于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常绿,种植条件比南北好。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热带景观和高大宽敞的建筑。现有岭南园林包括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
3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3.1筑山
造山是园艺中表现自然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清寒山林公园是利用从泰国盆地开挖的土地建成的,已成为东海山脉的代表岛屿,体现了山脉的人造建筑。在东汉时期,梁吉姆仿照伊若的两条峡谷,在花园的群山中修建了一块地。这引发了对模仿象征艺术的自然景观的美好世界的渴望。园艺。在创造之初就认识真理。魏、金、南、北文人学者采用概括、精进的方法,缩小所造山体的实际大小,力求反映自然山体的形态和美感。这个免费的山栈离模仿自然又迈出了一大步。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和艺术的发展,集山艺术受到重视。最常见的例子是以岩石为中心的徽宗皇帝。他建造的连阁是历史上最大的岩石,也是历史上最有经验的结构。明代造山的建造艺术更加成熟和流行。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在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先进和流行。清代园丁发明了放置圆顶洞穴和峡谷的方法。大小石钩用于制作弓。这比用明家的石块盖住屋顶要明智。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杰作。
3.2理池
水池也是园艺中代表自然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无论花园如何,水都是最强大的元素,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自然公园主要通过表现平静、广泛的平静水域(如玻璃和浓雾)来表现水的静止图像和功能。自然公园也表达了水的美丽,但它们是天然喷泉,而不是喷泉或常规阶梯式喷泉。水池有天然的骨骼肌和榆树,表达了大自然的人工美。因此,公园需要直接在池塘上节水。
一般来说,在一个古老的花园里,有三种管理水的方法。
(1)封面。蜿蜒的水池被建筑和奢华所遮蔽。虽有茅屋、廊道、茅屋、茅屋,但沿湖的所有建筑都在湖之上,水从下流,除了正殿前的平台,以强调房子的位置。侵入海滩视野的边界,或狐狸的水侵犯了朦胧的潘帕斯和海滩上的各种树木,造成池中无尽的水感。
(2)分离。建造海滩让水通过,分隔水和穿越隧道,在弯曲的石板上建造小桥,或踩楼梯。吨吨桥。这将增加土壤层的范围和深度,让水感觉更深。
(3)纳布科。如果水面很小,如一条倾斜的溪流或一个水源清澈的小池塘,可以将遗址用作托盘。穿越十字架的奇观,种竹、野藤、朱菜。藻类。虽然是湖,但也有深山草甸,审美意识。
3.3植物
植物是造山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水彩等花草树木,若隔着花草树木,就不美了。
自然公园有意识地表达了选择花草树木的美感和风俗习惯。
一、谈到美丽、树冠形状、树枝密度和准确性、树皮质地和叶子形状时,每个人都想要自然美。
二、色彩之美,树叶之美,树之美,花之美,有红枫叶、绿竹叶、白树皮、彩色玉米淀粉、白玉兰、紫南瓜等多种自然色。
三人谈香,追寻自然之美与宁静。四时翠绿,腊梅最美,兰花最淡,月月花香。
花草树木在塑造园林和悬崖景观方面发挥着作用,往往与园丁的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例如,竹子代表美丽和完整,松柏代表力量和长寿,莲花代表纯洁和纯真,兰花代表孤立和孤独,木兰、农家玫瑰和桂花代表繁荣和财富,石榴代表孙子和曾孙。还有大官富孙。
古树名木对于营造园林氛围非常重要。古树古花可以是朴素而深刻的艺术思想。因此,如果建筑物正对着一棵古老而有名的树木,建议将建筑物移动以保护大树。季诚告诉元娥:“多年来,树有弓,有帽子,所以我可以一步一步研究许多树枝来封顶。”盖房子很容易,100年很难种一棵树。除了花草树木,草也很重要。扁平草、螺旋草或卷曲草也是对自然的向往。。
3.4建筑
古典园林采用古典建筑。带顶的古典拱门和百叶窗雄伟、高贵、富丽堂皇。其造型之美不仅深受游客推崇,更与山水、树木相得益彰,营造出经典的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历来被视为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是可以观赏的美景。因此,除了使用的特征外,还有审美要求。小屋,小屋,小屋是建筑师们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讲解,将功能、结构和艺术融为一体的简约优雅的建筑作品。它的美来自于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元素,以及与古代室内装饰和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增强了它对建筑美的艺术影响。让我们做一个美好的场景。
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和寺庙那样具有仪式感,但它们使用少量来传播场景。尤其是私家园林建筑,造型更清晰,装饰更耐久。它是根据地方和景观安排的。在体现封建皇帝威严和艺术影响的审美对称和平衡的共同布局中,王宫采用了明确的优先级,山峦错落,中央布局稳定。私家花园往往违反严格的中央标准,更加灵活敏捷。搭配、呼应、对比、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使园林空间充满韵律与韵律。当然,所谓自由组织并不是说没有规则,只是把它比作一个严格的中央组织。主厅通常是公园业主和游客的聚集地,是整个公园的活动中心,也是整个公园的主体建筑。大殿前有雕花水池,可在湖间集聚观赏。以“元正堂”为主体的江南水上乐园,以苏州规矩公园的中心为蓝本,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上乐园。
在古典园林中,主楼通常是围起来的,附设一座或多座附属建筑,中心由走廊连接,形成建筑的构图。这种做法增强了主体建筑,增强了主体建筑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从使用和欣赏角度营造场景。
3.5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宁静、美丽和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文学中没有不愉快的场景,没有非情感的场景。”书法和园林水墨有助于改善场景和呈现艺术理念。园林需要书墨,用得恰到好处的字墨,山水、楼宇、树木、花草的意象“以美、石在山的每一个角落创造情感。”是需要的。升华。在艺术部门的较高水平。
园林水墨标牌的主要类型有铭文场景、板书、链接、题注、铭文、字画等。园板、匍匐雕塑、石雕大多直接引用前人的诗词或稍作修改。无论是黑板,还是石雕,这张画册不仅滋养情感,抒发心灵,更在舞台上发挥作用,为园林美景增添诗意,拓展艺术理念。
书画经常被用来组织销售。大殿内洋溢着典雅高贵的气息,并以众多的书画装饰。此外,对笔墨的热爱与园林场景无缝融合,让园艺艺术更加优雅完美。
4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4.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由山水、水生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村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地取材的精美加工和园林景观的艺术思想表达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纵然人工,如开天辟地”,强调“自然与神通”,有助于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
4.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寻找理想的居住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洁、舒适的气候。由于中国古代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改善气候条件,营造更加舒适优美的环境,如造景、植树等。植物、小屋建造、步行等。关于影响因素。光影、气流和温度等人类舒适度为舒适和人性化的环境创造了理想的环境。愉快的生活和生活。
4.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仅是园林的大小,还可以借用景观,将园林的景观和声音与大自然的户外景观联系起来,可以看到园林的全貌,拓宽空间的视觉边界。当您观看时,您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并通过无尽的扩展保存本地视觉效果。
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力量与沉稳,虚实的对立结合,过去与未来的连接,空间规划的缓慢而激动人心的进步技术,空间的轮转,园中之园。空间风格规划的原则,往往将整个园林划分为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个性的空间。再结合空间、振动、重叠、自然分割、景观、人文景观等所有元素。将它们分开显示在许多部分,以便人们可以看到空间的某些部分通向永恒的宝藏。
4.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园林艺术家将各种自然美景的典型特征加以提炼,在小园林中独创山谷,在二维园林领域,我画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效果。“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空间。”“大”和“小”的亲戚,主要是“对自然景观的篡改和对山水园林艺术表现的真正兴趣。”去创造。
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经常用山水诗和山水画来表达对山水的热爱,表达对山水与自然的分离与存在的思想和艺术观念。古典园林的艺术场景往往以系统、壁纸、石刻、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为代表。花园的元素被塑造成充满景观的意义和深度。
5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5.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通过向自然学习,园艺艺术有两个层次。(1)结构一般,构图应与自然和谐。山与水的关系,山、溪、坡、岩洞的结合,必须遵循自然景观形成的客观规律。(2)场景各元素的形象构成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例如,山峰和落基山脉由许多小岩石组成,堆叠时应模仿天然岩石的根部,并尽量减少人造屋顶的迹象。游泳池不停地旋转。花木的布局要密实,造型自然。树木和森林也参与其中,探索自然野生动物。
5.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隔空间,例如通常用于分隔空间的栅栏和建筑物。远方的空间试图打破一目了然的花园有限空间的界限,与自然连接,表达自然。为此,我们需要处理形式与灵魂、场景与情感、意义与环境、可见与现实、强烈与无情、因与借、完整与连续的各种联系。有限与无限,合法与不可能。如此一来,园林空间与自然空间得以结合与拓展。例如,有一个泄漏窗口,空间变成一个循环,视野是平滑的,因此分离不会继续,而是作为进入空间的双向入口。透过漏窗望出去,精美的花卉构图和色彩斑斓的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品味和审美价值。从抽干的窗户里,竹林凋零摇晃,我可以看到小屋,小屋和蓝天。白云飞舞,营造出深邃宽广的空间、空间和趣味。
5.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尽显自然之美。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也反映了自然。建筑的各种造型和灵魂都与天地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而园林的各个部分自然地体现出自然、淡漠、宁静、干练的艺术特色,相互联系。您可以在每一步更改它。随着逐渐愈合,中小型人将看到较大的视觉效果和其他视觉效果。
5.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草的呵护和摆放,强调自然的表现。云中松柏碎,枝繁叶茂,桃花开。
向自然取经、融会、适应、表达——在这里,中国古代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独立于世界森林和根源为艺术的永恒生命力。
6总结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古典园林所描绘的具有中国古代审美特征的园林景观,完全不局限于对形色的视觉感知或人的成就,这一点我是理解的。心理解释。在自然界中,它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适应园艺,并在自身内在实现他们的存在特征和重要性。
中国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源泉,而古典园林修养思想的核心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好的园艺是从“地”中“发展”出来的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融合新旧、中古、洋洋的趋势在所难免。仿古造景技法,借鉴西方谚语,把握西方优势,填补中国园林空白,将中国文化理念与西方现代理念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李旭,王蕾,龙毅湘.基于戏曲理论的中国古典园林叙事手法探析——以李渔的创作为例[J].华中建筑,2022,40(09):95-102.DOI:10.13942/j.cnki.hzjz.2022.09.012.
[2]易丹萍,周杨坤.情感营造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拙政园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22,54(03):134-136.
[3]朱玉琳.中国古典园林对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启发[J].佛山陶瓷,2022,32(08):163-165.
[4]秦音锜.寓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构图艺术[J].明日风尚,2022(15):156-159.
[5]潘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为例[J].教书育人,2022(22):30-32.
[6]田青.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质与文化内涵——评《中国造园艺术》[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04):136-137.
[7]姜乔洋,丁云峰.风景园林美学视角下中西方古典园林造园要素对比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14):113-115.DOI:10.14051/j.cnki.xdyy.2022.14.012.
[8]李晨.生态美学视角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07):346-347.
[9]毛旦毅,林广宇.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理念对当代大学校园设计的启示——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07):242-244.DOI:10.19875/j.cnki.jzywh.2022.07.085.
[10]邝江红,李崇瑀,时小轶,梁杰英,陈职聪.基于中外旅游宣传网页对比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名称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22(12):26-27+38.
[11]邱琼瑶.中国古典园林要素在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2(06):108-110.DOI:10.16129/j.cnki.mysds.2022.06.015.
[12]蔡熙,高锦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色彩研究[J].流行色,2022(06):116-118.
[13]胡逸玮.从公共卫生角度看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对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的启示[J].西部学刊,2022(10):60-63.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2.10.001.
[14]陈甜.中国古典园林的诗、画、园耦合与互动——以《红楼梦》大观园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11):116-118.DOI:10.14051/j.cnki.xdyy.2022.11.015.
[15]孙继超.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03):65-67.
[16]彭源芳.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3):118-120.
[17]廖舒婷,顾橙铖,刘帅.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J].炎黄地理,2022(03):84-86.
[18]薛宁,王在省,邹昌锋.杨维桢的书法构图与中国古典园林[J].艺海,2022(03):62-66.
[19]高兰英,陈新.设计美学视角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特征[J].大观,2022(03):3-5.
[20]刘月妍,叶菁,陈凌艳,何天友,郑郁善.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2022,42(01):4-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