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守旧即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与对旧事物的留恋度,是新旧事物的冲突以及个体在这一冲突中的无所适从导致的固执坚守。守旧的个体的性格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具有相当虔诚的信仰,但又缺乏对新事物应有的准备与深刻的认识;亦或是具有相当刚烈、十分冲动的个性,且相当诚实,有深刻道德情感。而面对追求解放、恋爱自由的新潮思想与传统守旧观念激烈的接纳与妥协的选择,必然会引发后人的深思。关于守旧观念的讨论实则是运用比较现实的手法描述着男性话语体系下传统日本中家族故事的观念发展脉络。是站在男性视角上,在适应与博弈的时代氛围中演绎着何为观念驻留与发展史,叙述着无论是女性独特的自身精神探索还是自觉皈依拥护男权的女性都难逃男尊女卑的结局。此时,女性形象的补充建构了视听感知使得关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讨论更具有立体性。站在“女性视域”的角度上,植入女性自我独特表意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其角色定位以及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来揭示对男性话语结构的反思与关涉,从价值判断、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探讨纲常礼教束缚视域下女性群像。
关键词:日本人;守旧观念;女性视域
[Abstract] The conservatism is the acceptance of the new things and the nostalgia of the old things. It i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things and the stubbornness of the individuals in this conflict. The character of the old individual has obvious duality: a rather pious faith, but lacks the preparation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or a rather strong, impulsive personality, quite honest, and profound moral feelings. In the face of the pursuit of liberation, love freedom of new ideas and traditional conservative ideas of fierce acceptance and compromise choice, will inevitably cause later generations to think deeply. In fact, the discussion of conservative ideas is a more realistic way to describe 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family stories under the male discours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era of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describes the ending of whether women’s unique spiritual exploration or women who consciously convert and support the male power cannot escape the outcome of male superiority to female inferiority. At this time, the supplement of female images constructs the audio-visual perception and makes the discussion of Japanese conservatism more three-dimensional. Stand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vision”, implanted the process of female self unique ideographic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role orientation and image techniques to reveal the reflection of male discourse structure, from the value judgment,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under the vision of female group.
Key words: Japanese; conservative ideas; female vision
绪论
一、研究背景
本文围绕日本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伦理道德形象的生成及成因展开分析与讨论。在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贵族文化与教养和武士的尚武与忠诚构成了日本人民族性的重要内涵,在不同时代与社会背景下表现的各有差异,呈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外加四面环海,可耕地面积少,地震、海啸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外部不可抗力的自然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从而产生了同舟共济的观念,进而导致日本人在团体内部的彬彬有礼以及在团体外部的冷漠无情;时而恭敬服从,时而桀骜不驯;强调内敛、自律,又在对外的战争中残忍无比等诸多矛盾现象。日本人呈现的从上自下的自律性、完美主义的群像令世界人民为之震惊。在日本人的意识表象中,守旧是一个重要的行为表征。这种“守旧”意识以“对于保守势力的维护”为主要行为表征,具体表现为男性话语体系下的女性的被隐藏,甚至演化为一种无意识的思维定式,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性格特质,即使新学思潮的涌入,对旧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那部分被封建思想长期压制的女性,依旧扮演着传统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并已普遍成为日本社会和民众中公序良俗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理念、行为准则。分析探究日本人“守旧”行为的成因,是研究日本人行为意识、行为文化时不可忽视的存在。究其日本人“守旧”行为之成因,以文化伦理因素尤为重要和突出。对此,本文在文化伦理的视域下,从日本人行为要求里的“自律意识”、行为追求里的“完美主义”、行为动因里的“耻感文化”、行为特征里的“矛盾性格”、行为传统里的“平等主义”等方面对该行为之成因进行综合辨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涉及到跨学科探究的问题。因此,对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不能仅从单一的某一学科出发进行分析,而是跨学科,多角度综合进行归纳与总结,进一步而言,对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单一的追踪日本人的相关行为准则,更是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似理念的发展情况,来解读守旧,守旧观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态度。例如,生死观,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待生死问题一直呈现是“重生轻死”的价值理念,正如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灵枢·师传篇》里强调:“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都表现出活着的重视程度。而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是重视死,死是一种可视的生命现象,甚至积极进行死亡话题的讨论。因此,立足我国传统生死观念,面向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讨论,聚焦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而不断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模型。
(二)实践意义
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研究,是一个漫长且浩大的复杂工程,守旧界定落实更不会一蹴而就。毕竟任何理论与实际的落实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但是也不应该将其看做不可跨越的雷区。我们应立足于日本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辩证分析。因此,对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应该通过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分析现状困境与优势,进而从理论与实际维度分析与查找守旧观念在日本获得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文本解读法、文献研究法、词频分析法以及举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社群理论、商业模式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提出部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具体而言,研究本课题的方法有:
(一)文本解读法
本文研究对象是日本人的守旧观念分析,以传统观念为例,例如,生死观、家庭观以及医学方面的根深蒂固,呈现出观念上的矛盾性。必然要对有关理念以及价值观视角的文本予以解读,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对相关重要文本的反复阅读,实现对守旧观念的理性分析与正确认识。
(二)文献研究方法
学界对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已经产生大量的成果,利用期刊数据库以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内容为主题词进行相关文献的查找,梳理,归纳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于日本人以及守旧观念获得一个科学的总体认知。对于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在经过梳理归纳之后,提出部分自己的思考。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重新对日本人的守旧观念进行使用,获取有关日本人观念的评价信息。对日本人的守旧观念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并为相关观念为了完善发展提供部分自己的思考。并结合电子资料进行相关内容补充,从而全面的、正确的把握本研究相关主题的研究热点与理论前沿问题,为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价值问题的研究提供部分理论上的支持。
(三)词频分析法
词频分析法是一种根据文本内容中出现的关键词或主题词频次的高低,进而确定文本中隐含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研究方法。在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中,通过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挖掘到的文本数据进行网络舆情研究。关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的研究,例如,在微博、抖音等微媒体应用词频分析法,可以明确大众关注的话题以及进行准确舆情分析,进而,立足于日本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人守旧观念的成因。
(四)案例研究方法
在对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研究过程中,以守旧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的帮助之下,对守旧观念的价值输出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获得了较多的可靠数据与研究结果,提取出日本人的守旧观念
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日本人的思想发展现状,引进案例进行分析,寻找新型的整体推进破口,在个例上寻找共性,进而全面把握研究思路。
一、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相关概述
想要了解与探究日本人的守旧观念,首先需要对日本人以及守旧观念本身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例如,何为守旧,以及守旧的概念与特征。毕竟,只有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进行深入的探析。
(一)核心概念界定
日本人的守旧观念浸透在他们的思想、行为之中,具体表现在交往、社会以及环境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守旧的解读界定为因循守旧,呆板以及过度限制于常规的遵守等表现形式。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物以及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定性的惯习并会长期的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因此,一般对于此种惯习的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就是“照此办理”。最终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准则。例如,日本过时的相关法律、法规至今现存有近200多个。日本政府制定的许多法律、条例,一旦生效实施,常常是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沿用不变的。从法律角度而言,守旧可以解读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公元701~703年,日本文武天皇(大宝)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制定并颁布的当时日本国最重要的法律–《大宝律令》(或称《大宝令》)在古代日本很长时期内一直被视为经典法章,其中的年号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部分官制,也沿用到明治维新,都长达1000余年。明治初年,日本政府机构中的二官八省及现在的日本国各部称为“省”等等都是从《大宝律令》那里沿袭下来的。又如,有关决斗的法律是一项完全不时代需要的法律。该法律是一百多年前的1889年制定的,内容为:对决斗者处以2年上5年以下监禁、20元以上200元(日元)以下的罚款。1900年制定的铁路营业法第26规定:“铁路工作人员在列车超过定员的情况下强行把旅客推进车中者,处以30日元以下的罚款”,这也是一条明显脱离现实的法律。
(二)守旧与传统的对比分析
一般讨论的守旧的内涵基本上是指狭义守旧,是为了迂腐、过时的观念或做法而固守或拒绝做出改变或变通的方式。而守旧更接近于对于传统的消极保卫,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迂腐。从时间的意义上讲,如果守旧指的是过去为主,未来为辅的工作,那么传统则是未来为主,过去为辅的活动。具体而言,守旧重在“继往”,是指对于过去的观念以及行为的坚守,是在零到一的基础上面的进行变化、组合;传统发展重在“开来”,是指在以过去为基础之上的对标时代所需的从一到无穷的发展甚至是创造、创新。守旧与传统的交错存在,是对于过去态度的两个构成面。在步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侧重于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外在需求,当创新存在的基础性环境改变,大众也会对原有观念进行辩证客观的分析,并不断调节自我行为以达到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行为。因此,发展不是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侧重于从整体上观照新时代的新需求,最终实现“总体上的有益”。
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理论之争
从法理层面对日本人的守旧观念进行讨论,主要存在两种争执,一方面是支持的观点,一方面则是反对的观点,通过对不同角度所阐述的观点进行归纳与梳理,进而在此基础上,以此为中心进行相关的总结。
(一)日本人的守旧观念支持论
首先是权力论,日本存在的较高的自杀率,背后折射出的是独特的⽣死观。在《菊与刀》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评论日本人的自杀行为:“自杀如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便可洗刷一个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别人对他的好评”。日本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只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因死而生”这种独特的生死观根植于日本人心中。自杀者无论生前多坏,犯了多大的错,死后所有的罪恶都烟消云散、一笔勾销。自杀是他们净化自身,修身律己的一种行为。因此许多日本人在犯严重错误,希望获得众人谅解时会选择以死谢罪。该观点主要从个人权利角度出发,提出死亡权也是生命权的一种,应该给予相应的权利行使。其次是自我决定论,该观点是从伦理角度出发的,提出人生来具有支配自我命运的权利,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而选择的死亡,他人都没有干涉的权利。再次是同情论,该观点认为大众甚至受害者是出于对自杀者无法承受错误以及悔恨的折磨而采取的行为,该动机以及行为是一种美德,应该得到认可。
再次是经济论,武士作为日本社会特有的阶层,对日本的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形成于平安时代后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武士道。关于武士道精神流传最广的典籍就是《叶隐》。《叶隐》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它表现的就是武士对死亡态度,就是以生命为主尽忠,在需要的时候不畏惧死亡,毫不犹疑、毅然决然地死。普通人对生的留恋是武士道所摈弃的。它认为人生中功名利禄如浮云,一切都是虚幻,唯有死亡可以永恒。其次,对于身患无法医治的患者,对于医疗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对于家属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主动积极面对死亡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是生命价值论,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超然性考虑,生命的存在贵在质量,面对特殊群体对象,过度的劝解只会使其身心进行双重的折磨,此时的生命不再具有美好。
(二)日本人的守旧观念反对论
对于反对的观点,首先是生命神圣论的提出,这种理论大多活跃于宗教氛围浓厚的西方国家,如塞缪尔·普芬道夫就在其著作《人和公民的自然法义务》中阐述,“无论是谁自愿结束或丢弃自己的生命,都必须被视为是对自然法的违反”。在此基础上反对者提出了日本人的生死观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对错的观念,假设自愿自杀成为一种观念,之后就会发展为非自愿自杀,主动选择死亡的前提是应该是医疗技术的短板的存在,而不是致力于获得谅解、一笔勾销时选择的以死谢罪。假如不断的放弃生的延续,生命的价值只会止步于生。
(三)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理论之争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早已不再说停留于物质层面的满足,而是致力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早已不再是局限于生存的生理需求,而是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因此,面对人们的需求转变,如若一直将旧的事物视为行为准则,则是对人们基本权利的损害。新阶段对于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争论焦点主要聚集人格尊严权论以及生命权论。例如,守旧的生死观是否会滑向剥夺他人生命的非自愿,是否会剥夺他者的活着权利,是否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等道德争议又是否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等问题。当然,日本人的守旧观念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的研讨与推进,就是来源于学界的不断探索,在梳理相关理论的进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清晰的了解、意识到,守旧的遵旨并不是危害社会,它是对于个人对自己权利追求的尊重,进而在不断的争议之中,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用与价值。
三、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表现形式分析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从游戏中看日本人的“守旧”
日本人虽然是一个很现代的国家,但大部分日本人因循守旧。例如,电子游乐场在西方国家也已过了最辉煌的年代,而在日本,无论是市中心繁华高楼中或是城镇中的独立建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果你在傍晚下班或是放学后路过,看见身穿西装的上班族和穿着制服的高中生并排坐在一起的景象也不用太惊讶,他们可都正享受着场内各种游戏的乐趣。日本人虽然也非常热衷于手机游戏和在家里打电动,实体的游戏体验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电子游乐场内的机器和贩卖机也都会定期推出新的机种。
案例二:从“夫妻同姓”中看日本人的“守旧”
东京的3对处于事实婚姻状态的夫妇由于不满“夫妇必须同姓”制度,在要求使用不同姓氏完成结婚手续时遭到拒绝,因此在2018年提出诉讼。他们认为,日本宪法第14条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而该制度显然违反了这一条宪法。他们认为,“夫妇必须同姓”是过时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改姓可能会导致个人失去部分社会认同。日本最高法院新任的女性大法官宫崎裕子在1月9日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即使在最高法院工作期间,也将使用婚前的姓氏(即宫崎)来进行裁判、撰写审判书”。无独有偶,同样在1月9日,日本软件公司Cybozu社长青野应久等4人以“夫妻同姓没有法律依据”为由起诉日本政府,并要求国家进行220万日元的赔偿。尽管宫崎裕子是以最高法院女性法官的身份发声,而青野应久则是从男性角度对“夫妻同姓”问题提起诉讼,但这两件看似各有不同的新闻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或许说明了日本社会正在对“夫妻同姓”进行反思。
(二)案例整体分析
在日本人守旧观念案件中一个保守行为往往涉及多个法律关系,尤其是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个体的其他权益也可能遭受损害。对于日本女性而言,守旧体现在妥协于家庭与婚姻的束缚,并把家庭与婚姻当做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女性的解放仅仅片面的停留在对婚姻的主导上面,最终在家庭地位和话语权方面获得了优势,把自我人生的主导权等同于婚姻里面的主导权。
首先从法律依据层面分析可知。该案例以使用双方各自姓氏完成结婚手续时遭到拒绝,进而造成女性的精神以及实际损害为基础提起起诉,在家庭等私人领域中,对于女性关于必须使用相同姓氏完成结婚手续时,未遵循正当必要、目的明确、安全保障、依法利用原则。其行为看似违反了《日本民法典》中关于“夫妇,在结婚之际,使用丈夫或妻子的姓氏”等相关规定。但是,该条文看起来表达的是中立的观念,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男性入赘外,约96%的日本女性在婚后冠以夫姓。这也就是说,民法的精神对日本现实生活的影响非常小。日本对外自称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有着较为周全的法律规定,但是迄今为止,大部分的日本人相对于法的规定的遵守,更习惯于依靠传统的习惯常规办事。
其次从举证责任层面分析可知,检察院认为起诉人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在提供个人被不公平对待的事实同时也需要提供个人利益受到损害的证据,更要提供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概言之,在“夫妻同姓”相关案件的争议论点,关键在于原告是否能够举证个人失去部分社会认同的证明,然而在实际的举证中由于对社会认同的具体环节、损害程度、范围以及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因原被告实力的差距,难以进一步举证。这就要求在实际办案中,相关司法人员在进行案例处理的时候需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案件的现实情况做到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双重兼顾,既要把握相关法律条文,又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对于双方最公平的判决,才能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重需求。
因此,案例二中,宫崎裕子与青野应久之所以勇于说“不”,不仅在于“夫妻同姓”有其守旧落后的一面,也间接反映出,在日本,女性婚后冠以夫名,不只是简单的在称呼上发生了变化,她在婚前使用的信用卡、护照、银行卡、身份证明等都需要改名,而且在职场或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再使用从前的姓氏,而必须以夫姓来介绍自己等。因此,姓氏的调整看似简单,只是换了个称呼而已,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人的彻底“重生”。当然,冠以妻姓的青野应久虽然是男性,但他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在“夫妻同姓”问题上,现行法律存在与宪法精神相抵触的一面,所以日本的有识之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积极寻求导入新的制度或推动法律修改。但是,时至今日不论是导入新制度,还是推动法律的修改都依然处于原地踏步阶段。这其中既有作为立法机关的日本国会功能缺失的原因,也有日本最高法院裁判结果的现实影响。
四、日本人的守旧观念的成因分析
日本的“夫妻同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但其影响却持续至今。1898年,根据《明治宪法》精神而制定的《日本民法典》(旧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夫妻同姓”。1947年5月3日,写入了国民主权、尊重基本人权思想的《日本国宪法》正式实施。从3条与婚姻制度有关的法条表述来看,《日本国宪法》有进步之处,既明确了作为个体的日本国民在包括婚姻法在内的所有法律面前的平等,也明确了男性与女性在婚姻生活内的平等,但是它并没有从高屋建瓴的角度来彻底解决“夫妻同姓”问题,所以也为日后的争议留下了伏笔,这也就是说,民法的精神对日本现实生活的影响非常小。
(一)适用法律依据不统一
通过对上述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女性维权事件的发生由于权利性质界定不清的缘由,普遍将其按照人格权纠纷处理。一方面是由于相关具体条文规定的模糊性与缺失性导致法官在审判中需要扩大其解释范围,又或选择更加模糊的语义进行表达,进而失却了相关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及教育机关、世袭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日本守旧观念维持的关键点。
(二)个人侵权认定不明确
通过对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往往由被侵权人证明自身受到了损失以及侵权活动的存在,其面对的往往是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从收集证据的资金、
技术等成本上看,作为普通人根本不具备对公司数据信息管理是否存在漏洞等情况进行举证证明的能力”。由于现阶段,日本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将“夫妻同姓”问题规定为具体权利的法律法规,只能按照举证能力进行审判。由于原被告之间能力的差距,由原告个人举证在称呼上发生了变化,无法进一步举证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个人利益的损害,进而往往由于证据不足难以被法院受理。但是如果使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对于原被告双方都较公平。
结束语
正如杨义先生所说,“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隐义之所在。他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日本人的守旧理念着重描写的基本都是环绕男性的女性,显示了男性话语体系下女性命运的不平等化。即使心存美好,但因其无法从根本上挣脱男性话语体系下对女性的枷锁,只能在“围城”内外徘徊,妥协于赤裸现实的“理想”。然而所谓的守旧理念探究,就是进行多角度分析,方可探寻到不为人知的内容。正如,陈忠实所讲道的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做诱饵”。基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背景下,自然会本能的输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特征。将案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特性以及行为方式加持那些异常状态下的特殊行为的整体推进,在艺术性与视觉性的共赢过程中,也为未来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选取了有利的方案。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