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实则有着深刻的关系,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认为,主要表现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两者目标存在一致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两者都要向多元主体改变;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两者都能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等方面。
关键词:绩效管理;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将当下的各种社会制度综合起来,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因改革、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并致力于将这些问题消除。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延伸了XX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并且在此过程中积极完善XX职能的和功能和结构。看似不同的两个方面,实则有着深刻的关系,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一、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两者目标存在一致性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在本质上是契合和一致的。两者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XX治理进程,提升XX治理效能[蔡振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XX绩效管理[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2):1.]。
XX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但是,纵观国内当下情况,由于过去XX治理中积累的问题过于繁杂,过于顽固,导致在XX治理的推进过程中面临许多的“硬骨头”。要彻底根治这些顽疾,一方面,需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XX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优势释放制度红利,从制度上形成改革合力,破除体制机制积弊,从宏观层面规范XX治理行为;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实现XX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减少甚至去除因XX绩效低下、作风拖沓、行政成本高昂等行政效能问题,从微观层面提升XX治理效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杠杆效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使XX集中财力办大事,用有限资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升XX治理效能。因此,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从微观和宏观的不同方面共同推动XX治理进程。
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两者都要向多元主体改变
“治理”一词意为:统治、管理。在公共治理理论中,治理指一系列活动领域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卢坤建.回应性XX: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J].学术研究,2009,(7):66-70.]。对于社会领域的治理,指XX及社会组织为满足市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配套性而进行统治、管理的一系列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XX绩效管理的主体需要不断丰富、拓展,实现多元化。过去,我国的国家治理主体主要采取以政党、XX为主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而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主体则更加多元,包括了政党、XX、社会等多个治理主体。基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人民群众对于XX绩效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及XX绩效自身环境的日益多变和复杂,XXX的绩效管理工作要摒弃原先仅仅由XX主导的狭隘局面,突破现存的困境,推动社会治理更快实现绩效治理主体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力量更好地融入到绩效治理中,营造多主体、立体化的XX绩效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XX运行和国家治理方面的深刻变革。革命性地把绩效理念和原则融入到XX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内涵之中[曹堂哲.国家治理新形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XX预算评价中,并且对于XX预算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X预算绩效应提高透明度,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向群众公开,提高公众的参与感和知情权。这既是坚持了人民的立场,也符合国家治理多元主体共存共治的要求。
三、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两者都能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推动XX绩效管理一项巨大、繁复的工程,涉及范围广泛,涉及内容多样。并且此项工作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前端的工作环节同终端的环节息息相关。因此,推动XX绩效管理一定要有全局意识,要有计划地推进落实,这样才能使全面实施XX绩效管理扎实落地。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离不开法制建设和完善的保驾护航。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全面实施XX绩效管理很可能实现不了预期的效果,甚至成为一纸空文。由于法制保障的缺失,过去XX绩效管理存在管理不规范、监督主体单一等问题。随着发展的深入,许多问题变开始暴露出来。因此,就目前而言,加快推进XX绩效管理立法进程,通过法规、法规的制定和体系的完善来倒逼XX绩效管理顶层设计的完善的需求越加迫切。当然,在立法过程中要注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结合实际国情和社会现状,确保立法可行。综合、系统的法律、法规保障也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依法治国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要求,在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进程中,注重法制建设、法制保障,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同样有着正面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认清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相关性对于推动XX治理进程,提升XX治理效能;形成多元化治理格局;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等方面均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振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XX绩效管理[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2):1.
[2]卢坤建.回应性XX: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J].学术研究,2009,(7):66-70.
[3]曹堂哲.国家治理新形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