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各项具体活动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它必需开支费用进行计划,及时进行效益分析,动态地纠正偏差,实施全过程科学管理,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必须以成本目标为依据,联系施工项目具体情况,对成本总目标加以层层分解,变成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消耗水平,建立承包责任制。把责任者的物质利益同完成任务情况的好坏紧密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责任者的积极性,使施工项目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选择责任负责人,明确责权范围
施工项目实行承包责任制,必须严格选择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材料采购和保管、安全管理、计划和财务核算以及技术责任负责人。同时必须明确他们的责权范围,以便有效地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2.认真会审图纸,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
在项目建设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会审设计图纸,在满足用户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修改意见,经用户和设计单位同意后修改设计图纸,以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和保证质量,同时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编制责任预算分以下3个步骤:(1)以施工图预算为主进行分解,把可控制成本列为预算收入,而把不可控制的上级管理费、税金、劳保支出等单独列出上缴。(2)编制项目可控制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它费用的施工预算,列为项目预算支出。(3)项目预算收入减去项目预算支出汇总后,编制项目效益预算。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把项目效益预算分解成月份、季度、年度、项目竣工等责任预算目标,作为考核标准。
3.实行全过程监督,进行反馈控制
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定期汇编业绩报表,将实际数与考核目标进行比较,共同分析两者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信息反馈,控制和调节经营活动,以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在编制效益预算过程中,通过加强质量和安全教育,提高责任人的质量和安
项目论证与评估实践报告
论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全意识,规范各种操作规程和加强对质量、安全检查及材料保管与节约的全过程监控,杜绝各种事故发生及材料浪费现象,避免发生由于质量、安全事故及材料浪费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要加强合同预算管理,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组织均衡施工。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材料采购及合理库存管理、工资结算标准及财务手续的管理等,节约各种费用支出。
4.评价实绩,实行奖罚,总结经验
项目经理和责任负责人要共同定期分析实际业绩,检查预算收入是否落实,可控制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杜绝了各种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否达到考核标准。要及时找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的原因,对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有功人员进行必要奖励,对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要分析原因,并给予有关人员必要的处罚。这样有利于调动责任者的积极性,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使施工项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5.成本控制的优化
成本控制工作并非是独立的行为,而是一个控制体系。在动态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成本控制标准办事,不能考虑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及“土政策”来影响成本控制,而是从客观情况出发,进行效益分析,认真研究成本控制的优化问题,防止表面上节约而实际上浪费的现象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质量是打开建筑市场的金钥匙,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施工进度是投资效益的关键点。只有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办事,才能把质量、成本与进度的矛盾得到完美的统一,把成本控制在最优状态。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