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蛋壳组合镶嵌为主的综合材料的绘画。蛋壳镶嵌作为一种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会给人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力,颠覆了以往的传统绘画观念,不断在材料的使用上寻找新的突破。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对蛋壳这种材料的认识以及理解,在蛋壳色彩、质地、肌理等方面的综合运用体现。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蛋壳艺术的不同运用表现,将国内国外的创作表现做对比,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第三部分以理解蛋壳镶嵌在装饰画中的情感表现以及画面主旨表达,深刻理解材料的特质。第四部分,结合毕业创作将我对蛋壳镶嵌艺术的感悟理解运用表现,通过对蛋壳镶嵌技艺的探索研究,对创作中利用蛋壳的镶嵌技法表现画面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蛋壳;综合材料;装饰画;镶嵌艺术;漆艺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审美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材料的运用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出现就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只不过它的使用价值较审美价值体现的更多。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沟通交往古朴自然,艺术方面受环境所限制,创作思想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当时人们的艺术创作以生活中所取得的材料作为基础材料,然而,这种方式却将材料的天然属性更好地表达出来。到了春秋时期,中国的漆器制作发展鼎盛,帛画也有了相当高的水准。在18、19世纪的欧洲,颜料的发现使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有了更多的选择,水墨纸本成了中国主要的绘画方式。然而,西方随着工业的发展油画逐渐成了西方艺术发展的主流,大量的物质材料被这些新兴材料所代替,装饰绘画材料在这一时期发展有所停滞。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科技水平、工业发展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艺术的创作也更加趋向实用性。例如,西班牙画家塔皮埃斯进行大胆的创新不再使用绘画颜料创作。杜尚运用现有材料废弃的车轮进行创作,越来越多的工业产物,物质材料被逐渐抬上了创作的舞台。在创作中通过这些材料的表现,使得作品的表现力张力更加的宽泛新颖,同时增加了艺术作品的表现维度。相比之下,传统的创作模式因为新的材料新的表现技法的出现而赋予作品新的内涵。
一对装饰画中综合材料的认识与理解
蛋壳在装饰画中的表现,可以从肌理.色彩.质地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分析:
首先是材料的肌理,材料的肌理指的是材料本身所特有的纹理、图案、凹凸等表面特征。装饰画中所讲到的肌理并不仅仅是物体所原有的肌理,往往是通过特定的工具和巧妙的加工处理技法所呈现出的画面感觉,把材料原来的纹样进行加工改造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创造出符合画面所想要呈现出的纹理样式。蛋壳在装饰画中有着较为独特的肌理质感,在创作中,按照画面的需要进行粘贴压平,蛋壳破碎的碎痕较为自然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在作品中运用不同的镶嵌手法会表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蛋壳的碎痕细致规律,画面表现出的冰裂痕秩序且匀称,精细温润。不同于细致的镶嵌手法,粗犷的蛋壳镶嵌则会表现出另外一种视觉冲击力,粗犷的画面会表现出一种沧桑斑驳的肌理效果。蛋壳渐变有序的排列顺序则会使画面呈现出在空间上的层次变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蛋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常见到的蛋壳有鸡蛋壳、鸭蛋壳、鹅蛋壳、等等。不同种类的蛋壳在色彩上也有所区分,从色彩上可以分为白色、淡绿色、浅青色、浅褐色、深褐色等,根据画面表现需求分别选用不同色彩的蛋壳进行修饰。在色彩上,蛋壳经过细致的打磨以及推光,揩清后都呈现出近似纯白明亮的的色彩。以漆画为例,蛋壳镶嵌的运用打破了漆彩原有色彩的暗晦,漆黑本身的深邃悠远与经打磨后蛋壳的朴素明亮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色彩对比。乔十光先生在1978

年创作的漆画作品《泼水节》(图1)中,他利用蛋壳自身固有的白色与其自然破裂的裂痕,表现了傣族姑娘的衣着,蛋壳的色彩和独特的质地使整个作品的画面优雅、秀丽,朴素的肌理使画面更具视觉美感。在他的另一幅漆画作品《江南春色》中(图2),

画面中的江南房屋的白墙以及石桥全部利用蛋壳开裂的纹理镶嵌而成,同时巧妙地利
用鸡蛋与鸭蛋的不同颜色,将石桥与白墙的阴暗面分出不同的层次,湖面中物体的立体效果通过利用蛋壳颜色的区分表现的淋漓尽致,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同时拉开了画面的空间对比关系,将画面所要表现出的季节气息表现的生动逼真,淋漓尽致。
在质地方面,具有骨感、坚硬、光感、冷峻的视觉特征,不同种类的蛋壳表现出的质感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在陈恩深的漆画作品《峡谷晴空》中(图3),在画面中为了将三峡岩石的硬度更好的体现出来,作者非常巧妙
的运用了硬度较大的鹅蛋壳。因为鹅蛋壳自然开裂纹的裂痕效果与蛋壳本身所具有的厚度的不同正好可以表现出三峡山岩的力度质感,在作品中,岩石的最上面用质地较硬的鹅蛋壳贴嵌,将峡山岩的雄强势态和视觉张力表现的恰到其份。鹅蛋壳自身的张力质感在画面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与表现,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真实而又有力度的岩石。
在质感方面,蛋壳还可以碾成颗粒状的蛋壳粉,将不同粗细的颗粒运用在作品中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白小华漆画作品《北海-五龙亭》(图4),将故宫雄伟
外观雪景表现得真实自然,更将漫天飘雪的风景表现得悠静、淡雅。

二蛋壳镶嵌艺术运用于绘画创作中的主要因素
(一) 蛋壳组合镶嵌艺术的追溯及发展
1978年,在距今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出土了一件漆碗,漆碗内外均涂有朱红色漆,这是我国距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在新石器时代,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均出土了大量的漆器以及绘有漆艺纹
饰的黑陶制品,在这些漆器作品中不仅仅运用了多种纹饰技法,彩绘、镶嵌,熬制色漆等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在殷商时期,我国的漆工艺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堆起的纹理和金箔片镶嵌被首次发现,我国漆工艺史上堆漆和金银镶嵌工艺也是由此开始,在出土的漆器中还镶嵌有大量精美的蚌壳、玉石等装饰品,由此可知,漆器的制作在殷商时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漆工艺发展到西周,镶嵌与彩绘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两种主要的表现技法。春秋战国迎来我国漆工艺史上的第一次突飞猛进的时期,这一时期漆器的造型与图案都极具特色,个性鲜明,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态势。到了汉代,漆器的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漆器的装饰技法又有新的发展与进步,将金银箔片镂刻成人物或动物装饰在漆器上,花纹图案多种纹样,逐渐发展成唐代盛行的金银平脱。到了宋代螺钿镶嵌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北宋开始出现薄螺钿,南宋时期,薄螺钿镶嵌技术逐渐成熟并逐渐流行开来。明清时期,镶嵌漆器上出现了“百宝嵌”,材料的选择多以金银玉石,珊瑚等一系列珍贵材料为标准。
在我国蛋壳镶嵌艺术最早见于上世纪30年代雷圭元先生的作品《泉边》。40年代沈福文先生创作的蛋壳嵌底堆漆奔鹿盘中也巧妙地运用了蛋壳儿镶嵌,均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在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上,漆画被确立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至此,我国的传统漆艺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综上所述,漆艺所具有的镶嵌、莳绘、彩绘、雕填等传统技法,也为蛋壳镶嵌艺术在作品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漆画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技术手段和情感表达方式。在漆艺作品中蛋壳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所展现的视觉语言为漆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蛋壳镶嵌技艺从传统漆艺中脱颖而出,逐渐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相结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符合现代审美观点的产物。
(二)现代蛋壳组合镶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的漆艺文化的发展促使了蛋壳镶嵌艺术的出现,但与古代的漆器镶嵌又有所区分,是对传统的镶嵌工艺的继承。在古代,人们为了制作更加的精美,金银玉石等一些名贵的材料成为了首选。从最开始选择比较单纯的填嵌到后来的百宝嵌,珍贵稀有的材料成为选择的标准。反观现在,用作镶嵌材料的蛋壳色彩平淡,价格低廉,但却被艺术家们所重视,并运用到了各种题材的创作中去,它在画面中呈现出的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代漆画中,蛋壳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将主题更好的表现出来,突出了蛋壳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表现价值,以及欣赏的独立性和创作的独特性。
在题材的选择方面,早期蛋壳镶嵌运用与创作中的题材内容较为单一,大多以中
国传统的图案为主,少数民族的人物以及花卉也是常见的表现题材。但随着人们对艺术观念的不断改变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关注,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作品表现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在选题上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世界。
在技法方面,早期的创作技法多以平贴为主,但随着审美观念的改变,在现代的作品中出现了多种镶嵌法,经罩染,打磨,推光等工艺将作品进行完善。在镶嵌的精细与否上,画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镶嵌精细的作品精巧细致,温婉如玉。疏密有序的镶嵌方式,使作品有虚有实,层次丰富,有较强的空间关系。
蛋壳在漆画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材料的表现和色彩的代替,而在于它超越材料本身之上的艺术表现力。
(三)法国蛋壳镶嵌艺术的运用
法国现代漆艺家让•杜囊(JeanDunand),他热衷于漆艺的创作,同时它的作品中也会出现漆艺与其他材料的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将蛋壳进行压碎镶嵌粘贴,使画面创造出一种自然裂痕的效果。在20世纪20-30年代期间,他通过壳镶嵌的方式创作了大量精美的漆艺作品。在1927年他创作的作品《动物漆屏风》中(图5)以蛋壳为背景的表现形式,通过蛋壳的镶嵌使整个屏风十分明亮。在这组作品中,屏风分为六扇,两扇分为一组,在每组的交界处,以长斜线分割成长斜方形,与每扇屏风的垂直长方形既相对比又相统一。在作品的上部有姿态各异的小动物,分为三组六只,使整个画面在几何形抽象构图中既统一中又有不同的变化,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日本蛋壳镶嵌艺术的运用
日本的漆艺艺术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征。现代漆艺作品的造型和装饰比较精炼单纯,具有时代风貌。日本的漆艺艺术家寺井直次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将蛋壳镶嵌技法与“莳绘”相结合运用于创作中,因而他也以此种方式的创作而著称。他所创造的现代立体漆艺作品《飞翔》(图6)在作品的胎体上描绘有一群展翅飞翔的鸟儿,鸟身上的白色部分创作者统一选用了鹌鹑蛋壳进行镶嵌而成,在作品中,鸟儿前后错落有致,作品对透视关系的把握也恰到好处,前实后虚,鸟儿表现的栩栩如生,双翅的
颤动感把握的恰到好处。在这件作品中,现代形式的美感表现的尤为突出,并且与日本传统的茶道文化相融合,且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色彩。
三蛋在装饰画中的情感探析
不同材料的肌理质感在画面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特征,对于这方面的把握就需要艺术家们在实践中深刻的挖掘材料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和美感,然后通过巧妙地运用和组合来增强画面的内容的丰富性,形成鲜明独特的视觉效果。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情绪状态会影响他们对画面材料的表现,在进行蛋壳镶嵌时,创作者情绪平静,那么最后所形成的画面就会趋于平稳柔和,当作者情绪激昂时,作品就会不拘细节,画面效果的处理就会出现鲜明的对比。
在色彩方面,色彩的本身其实并没有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在装饰画中,画面的整体色调偏冷色会给人一种安静.低沉的感觉,而暖色调能调动和刺激人们的情感,给人以热烈,奔放,欢快喜庆的感觉。蛋壳经过打磨后,明亮柔和的白色,在不同感觉的画面中表现得毫无违和感。同时,蛋壳明亮柔和的白与画面背景的漆黑深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画面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
蛋壳在装饰画中的表现已不仅仅局限于色彩的代替了,作为一种表现材料,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将材料更好的融入作品,表现出超越材料本身的艺术创作力。在作品中
不仅仅要巧妙地表现出蛋壳所特有的白色跟特殊的裂纹肌理外,还更应该注重追求材
料本身所特有的的意趣表现和审美价值。普普通通的蛋壳经过艺术家们合理的设计的巧妙的运用,也可以创作出题材广泛新颖,风格多变,技艺丰富的作品。经过艺术家们的巧妙安排精心打造,蛋壳在作品中的表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对材料本身的普
通认知,它在作品中的表现已远远超越了我们认识到的客观对象,成为了一种新的视觉符号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四我在毕业创作中对蛋壳镶嵌的探索感悟
笔者的毕业创作是一组以花卉为表现主题的作品,其中对蛋壳这一材料运用颇多,在作品中蛋壳不仅仅作为一种色彩的代替,还作为一种表现材料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
蛋壳自然碎裂的裂痕极具表现张力,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在漆画创作中缺少白色,而蛋壳所特有的白色恰巧弥补了漆画中白色的缺失部分,在漆画创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品中,利用彩绘与蛋壳镶嵌的手法来体现画面,在打磨好的漆板上描画出作品的印稿,粘蛋壳之前需要在粘蛋壳的地方涂上底漆来固定蛋壳,在作品中笔者选择的是花卉固有色的色漆来当做底漆使用,以便显现出它固有的颜色,同时方便把握蛋壳粘贴的疏密关系以及初步的大效果。花朵的表现要根据其形状和结构以及画面整体空间关系来进行虚实贴法,使蛋壳排列疏密有序,镶嵌完成后进行整体罩漆,分多次将蛋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平,待完全干后进行磨显,最后推光揩清完成。
在进行蛋壳镶嵌时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关于涂漆,在涂底漆的时候要注意涂漆的面积以及底漆的厚度,涂漆的面积过大,漆液易干容易出现固着不紧蛋壳掉落的情况,还要注意漆液的厚度问题,如果漆液过多,在进行蛋壳镶嵌时容易将漆液从裂缝中溢到蛋壳表面污染蛋壳,以至于在后续打磨时不好控制打磨程度。对于蛋壳的镶嵌方面,蛋壳分俯嵌跟仰嵌,在罩色完成进行打磨时,俯嵌仰嵌的表现效果就会凸显出来,俯嵌时色漆会主要集中在蛋壳裂缝的地方,而俯嵌色漆主要集中在蛋壳的凹陷处,打磨出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描绘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调整选择镶嵌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曾经被丢弃在生活废品中的蛋壳在现如今也能够变废为宝被运用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来。作为一种表现材料,我们对蛋壳的认知已不仅仅只认识到它本身的的特质,在一个新的领域作为一种表现
媒介展现出了超越它本身的艺术表现。他跟许多材料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同时我也相信,随着艺术的创新与融合,蛋壳镶嵌会被运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
综上所述,在1984年全国美展中漆画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画种,直至今日,漆画经过了多年的磨砺发展,逐渐成为了当代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蛋壳在漆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解决传统的大漆中缺少白色的问题,到现代漆画中蛋壳镶嵌的多种表现技法,无不体现了蛋壳运用在漆画中的作用,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力。漆画作为一个有活力的新画种,蛋壳的运用与探索时间也较为短暂,还需艺术家们的探索来完善。蛋壳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媒介,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的借鉴以及漆画在自身领域的探索,一定会有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慧敏.《浅谈蛋壳在漆画中的应用》,艺术科技2016年1期
[2]陈云君.《漆画中蛋壳镶嵌之工艺技法》选自《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4期
[3]林文洁.《论现代漆画蛋壳语言的美学价值》.四川美术学院,2005
[4]乔十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M].大象出版社,2004
[5]乔十光.《谈漆论画》.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6版
[6]钱凯一.《中.日.韩近现代漆艺的发展与传承比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4
[7]田辉.《以漆结缘共铸辉煌—记“从河姆渡走来—2005中国现代漆艺展”》.2005年5期.
[8]田璟瑶.《漆艺中镶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9]翁纪军.《漆艺——千文万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杨莉.《漆器装饰技法的探索与创新》选自《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