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凡的世界》中郝红梅的婚恋观  

  前言

《平凡的世界》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刻画了一段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生,却深刻的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的思想观念。这本书中的女主角郝红梅一生婚姻坎坷,但是却依旧不屈不挠的生活着,郝红梅其实就是中国当时女性的代表:即便别人看不起,即便遭受再多的磨难,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生活。郝红梅的婚姻经历会让每位读者都感到惋惜,但是她的婚姻经历的背后,带给人更多的是关于她婚姻失败的原因思考,以及对当时我国社会的婚姻观念的思考。

这本书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书中的女主角郝红梅的婚姻一生坎坷,她在婚姻方面经历了精神寄托下的朦胧爱情、命运驱使下的纯真爱情、现实打击下的不幸婚、历经坎坷后的恬淡婚姻四个阶段,每经历一个阶段,她的心智就会变得更加成熟,她的婚姻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其中她的婚姻观念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理想型的婚恋观、现实型的婚恋观、传统型的婚恋观、超越型的婚恋观。从她的人生经历以及观念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心态方面经历了“对命运充满了幻想——对命运抗争——接受现实”三个过程。她的这种思想转变过程非常符合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对自己的未来抱着美好的幻想,然后为了理想开始努力奋斗,最后发现现实是非常残酷的,然后才开始收回自己的幻想,安安稳稳的生活。通过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使人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文情怀,而且也能领悟到不少人生哲理。

  一、郝红梅一生的婚恋经历

在《平凡的世界》中,郝红梅的婚姻经历是她一生中最失败的经理之一,作者在此书中塑造了这枚一个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为了反应在当时的社会下,一个女孩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是通过郝红梅这一任务形象折射了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生存中的无奈。郝红梅不只是作者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更是中国当时社会背景下千万与自己命运抗争的女性的代表,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折射了现实社会对人带来的无奈。

《平凡的世界中》女主角郝红梅出生于一个富贵的家庭,她的爷爷是当时的地主阶级,都来全国解放之后,受到了批斗最后死了。但是她爷爷的死并没有使得人们对这个残酷剥削的地主阶级的仇恨消失,而是将这笔“仇恨”记在了女主角郝红梅的身上。作为一个单冲、善良、朴实而又平凡的姑娘,因为她爷爷的地主“帽子”,而使得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纵观《平凡的世界》整本书中,郝红梅只是一个并不突出的角色,但是她这一生中扑所迷离的命运以及坎坎坷坷的婚姻经历为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映像。

  (一)精神寄托下的朦胧爱情

高中时期,郝红梅与孙少平是同班同学,他们两之间的结缘源自于他们之间都有着及其相似的“贫困处境:他们放学后每次吃饭的时候,所有同学一拥而上抢光了里面所有的馒头、玉米馍馍、高粱面摸摸,每次当轮到他们两打饭时,只剩下几个“黑非洲”等待他们。孙少平,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他每次都等到所有学生都走光时,才会悄悄的拿走剩下的两个“黑非洲”,而郝红梅则是每次等到孙少平拿走了东西时,才会拿起自己的馒头,就这样过了几次之后,孙少平慢慢对郝红梅开始的注意,之后,就开始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经历。在当时的年代,男女之间有着非常严重的封建思想,他们每次来往都旨在背地里偷偷的交流,绝不敢在公开场合交往。

  (二)命运驱使下的纯真爱情

郝红梅和孙少平交往的起源来自于他们之间巧合的经历,这种处在青春期的男女交往,也就自然而然的萌发了他们之间朦胧的爱情种子。后来,她与孙少平的交往“秘密”被班上一个叫做侯玉莹的女生揭发了之后,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孙少平。由于自己的生活情况比较窘迫,作为一个自尊心请的姑娘,自然不甘心做一个别人眼中“卑微”的人,在残酷现实的驱使下,她开始有班级里的一位富家大公子交往——当地有名中医家的孙子顾养民,郝红梅选择与顾养民交往很重要的原因是,顾养民的家庭背景比自己好,而且顾养民本人也是长得一表人才,跟上这个“大公子”,她以后再也不用吃“黑非洲”了。很快,她与顾养民之间产生了爱情,他们之间的关系进展非常顺利,而且顾养民也对她照顾有加,顾养民的家人打算毕业之后帮她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

  (三)现实打击下的不幸婚

然和现实总是不遂人愿,她的美好愿望环美来的及实现,就因为毕业前期的一件事情让她的美好向往变成了“泡影”。事情起源于,毕业前期同学们互送礼品,几个女生送给郝红梅一个珍贵的手帕,而对于一个饱受了贫苦而又不甘成为一个“卑微人”的郝红梅,处于自己的自尊心,决定也送同学一些精美的礼品,给自己挣回面子。于是她萌发一个念头:到当地的售货店偷一些出来。可恰恰不巧,被售货员逮了个正着。

这时候孙少平出现了,他尽了自己的很大力气为郝红梅表摆平了这件事。但是,这件事还是为郝红梅的人生中“抹了黑”,不久之后,这件事被传了出去,最后顾养民的家里人也得知了这件事,作为一个当地有名有面的中医世家,当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坚决反对顾养民与郝红梅在一起,最终,这段美好的爱情因为郝红梅的虚荣心毁掉了。

由于郝红梅在供销社偷东西的行为很快在当地传开了,郝红梅也没法在当地待下去了,于是她远嫁他乡与外地的一个教师结婚了。婚后本来用于丈夫快乐的生活着,但是由于命运的产库无情,在她刚生下孩子没多久之后,丈夫在一次事故中遇难。失去了丈夫,她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受了很多的委屈也吃过了很多的苦。为了维持生计,她一边背着孩子一边在百忙之中自己开了一个水饺摊子,靠着自己的小本生意来维持家用。郝红梅的人生开始走向低谷,过着艰难的生活。

  (四)历经坎坷后的恬淡婚姻

后来遇到了老同学——田润生。她与老同学田润身的相识纯属于偶然,一次在卖水饺的时候,刚好碰得了老同学过来办完事过来买水饺。老同学见面经过一段寒暄之后,郝红梅的人生经历不免让田润生有了恻隐之心。田润生看到郝红梅一个人生活非常艰辛,想要帮助这位老同学。在送郝红梅回家的途中,他对郝红梅的艰难处境有了了解,出于自己的一个善心,田润生在生活中给予郝红梅非常多的关怀,就这样两个人产生了美好的爱情。

田润生之所以能与郝红梅走到一起,也与他的家庭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天润生的父亲田润堂一直对自己得儿子不认可,田润堂对自己的儿子恨铁不成钢,父子两人的意见非常不和,一见面就争吵。田润生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有种抑郁不得志的感觉,所以他往往在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的过程中才能够体会到成就感。虽然,郝红梅在田润生身上找到了这种迟来的爱情,但是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婚姻经历,使得她在田润生的父母眼里得不到认可,因此自己不得不和田润生四处漂泊、流浪他乡。

  二、郝红梅婚恋观的特征分析

贾平凹的《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受到广泛的欢迎,正是因为这本书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而是将一个很卑微、很渺小的人物作为书中的主角,通过描写这么一个人的一生的经历,体现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年代里,人对于现实社会或者说人对于自己的命运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多么的无奈,进而为读者留下很深的思考空间。其实,真正的大道理不一定就要在伟大的事件中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通过一些简简单单的生活琐事、平平凡凡的生活,也能够领悟出不少人生哲理。通过《平凡的世界》中郝红梅的爱情经历,我们每一位读者都会深深的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人一生的婚姻经历?当我们还在青春期时,心目中的婚姻,应该是非常美好的,是一种寄托在精神层次的追求。而当每一个经历了现实的残酷之后,人在选择自己的婚姻生活时往往不能再像之前幻想的那般美好,由于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人们很多情况下都会被现实的物质所驱使,使得婚姻从理想型转变到了现实型。然后再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和不幸之后,人往往会将婚姻看的非常的平淡,开始卡了一种平平凡凡的生活。所以《平凡的世界》一书透过郝红梅的经历将人的婚姻观分析的非常透彻。郝红梅的一生经历了四次爱情,每一次经历对她的人生观都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每一次经历她在婚姻观方面更加的趋于现实、更加成熟。在郝红梅身上一共体现了理想型的婚恋观、现实型的婚恋观、传统型的婚恋观、超越型的婚恋观四种婚姻观。

  (一)理想型的婚恋观

刚开始接触到爱情时,郝红梅的爱情观念其实和每一个年轻人的爱情观是相同的。每一个人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对爱情只是建立在自己的理理想模型的基础之上。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可能往往起源于一次机缘巧合或者两个人志同道合,这种爱情是一种建立在精神层次或者说理想层次的虚拟爱情。正如女主角郝红梅一样,虽然自己是一个贫穷而又又不甘心贫穷的姑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能保持一种低调的生活态度,并且在与孙少平的恋爱过程中,只是因为这个人与自己的志趣相同,性格相投,而并不在乎自己的男朋友有钱没钱,所以这种恋爱观念就是一种建立在理想模型上的恋爱,因为他们双方恋爱时,并没有考虑过物质方面的条件,所以只是建立在自己理想模型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爱情。

理想型的恋爱观不仅在郝红梅身上体现出来,其实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这种恋观念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尤其对于还未接触过现实生活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可以说往往会设定非常美好的规划,每一个人刚开始时都会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型的对象。所以这种爱情观念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一生往往都是在这种喜怒哀乐中度过,往往都是在平凡中度过,因为人在现实中生活就往往要受到现实环境的牵连,现实的生活往往与理想生活之间存在着盲动,当我们在遇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时,往往会因为考虑到各种因素而选择站在了现实这一边,而理想中的生活只有在童话故事中才能看到。

  (二)现实型的婚恋观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从“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的过程,郝红梅刚开始的恋爱经历就是一种“理想型”的恋爱,所以这种恋爱最终还是会失败的。在第一次恋爱失败之后,郝红梅对婚姻看的更加现实、更加实际了。因为她终于知道自己一味的幻想理想的美好,而现实却是非常的残酷,没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婚姻,终究会变成“泡影”。所以在选择第二次婚姻是,我们看到了郝红梅的成长,她没有去选择理想中的对象,而是选择了一个与家庭背景,能够在生活中为自己带来帮助、带来依靠,并且在未来工作中能够给自己带来扶助的人做自己的男朋友。

并且,在毕业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郝红梅在心智方面发生的变化。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穷,动起了偷东西的念头,进而使得经过这件事之后,她变得名声扫地,本来唾手可得的婚姻也变成了“泡影”。

这本书中郝红梅的婚姻观念的转变,其实放到我们现今社会也同样符合逻辑。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自己总是幻想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谈恋爱。而经过现实生活的打击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会该发生概念,在婚姻方面往往会更加看重物质条件。就像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的“拜金主义”者,或者现在很多人结婚时都会看对方有没有存款、有没有车、房子。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人越来越贪婪,也不是现在人对“婚姻观念”发生了改变。而是,每一个人当经历了现实之后,都会从自己的“梦境”中走出来,开始接受现实的残酷。人的精神追求往往是建立在离物质追求之上的,当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发生冲突时,人还是先会考虑自己的物质生存。因此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这种现实婚恋观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在婚姻方面想法的转变,更是体现了不管在任何时期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要着眼现实的思想观念。

  (三)传统型的婚恋观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看到,当女主角郝红梅在爱情方面从两个误区中走出来之后,在婚姻方面已经不再有太多的奢求了。刚开始她对爱情的概念是充满了理想型的,但是经历了现实的残酷之后,她开始关注于现实。于是,希望能够攀上一位有钱的公子,好摆脱自己的贫穷的命运,经过这一系失败的经历之后,她开始客观的接受现实,不在对婚姻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找了一个教师过上了平平凡凡的生活。然而,老天还要继续捉弄她,当她本以为能够和自己的丈夫过上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生活时,丈夫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离开了。这一次对郝红梅的打击无疑是非常之大的,一个本来为自己的婚姻抱有非常美好的女生,当她的理想变成泡影之后,能够开始坦然的接受普普通通的婚姻生活对她而言有这样的改变已经很多不容易了,然而老天似乎连这一个条件都不留给她,偏偏让她变成了一个寡妇。面对命运,郝红梅依然选择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与郝红梅有相似的特点。就好比说,当我们在追求某一件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是将这件东西想象的非常美好,当我们努力了发现美好的东西追求不到,只能得到一些普通的东西,我们也会坦然接受。但是,某一天发现老天甚至连普通的东西也要将它夺走,让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实。从《平凡的世界》郝红梅身上,给读者留下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的无奈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每一个人的理想都是很丰满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有可能离自己的理想差的非常远,但是让然能够坦然去面对现实。所以,人在现实中生活,就一定要立足于现实,要学会敢于面对现实生活,而不是一味的陶醉在自己理想的“梦境”之中。在《平凡的世界》中,郝红梅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她的经历以及心理变化,映射了千千万万和她一样拥有者美好梦想的少女,在现实生活的磨练之下,一步一步的从理想走向现实的一个过程,作者虽然在书中没有描绘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谈论任何大道理,只是描写了一个普普通通女性的经历,然而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却是一个非常深奥的人生哲理。作者的通过塑造这么一个典型的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郝红梅作为当时时代背景下一个比较“倒霉”的形象,她的人生经历其实也承载了当时社会的弊端与黑暗,社会的残酷一步一步的摧残着人的理想,并改变者人的思想。“郝红梅”这有点像《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们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然而他们的思想在残酷的现实摧残之下,一步一步地发生着改变,他们的改变不仅与自身的“命运”有关,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四)超越型的婚恋观

经历了非常不幸的婚姻生活,郝红梅正打算一辈子“守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个人就是家里人眼中的叛逆孩子田润生。其实,如果放在刚毕业的时候,我想郝红梅是绝对不可能和田润生走在一起的。纵观郝红梅前两段感情经历,可以看得书她对自己意向中的爱人抱着非常纯真、美好的幻想。比如,孙少平是一个认真负责、正直而且与她有着非常多共同语言的人,两个人也有非常特殊的缘分,顾养民家庭背景更是不用说了。而田润生则是一个在性格方面叛逆、不听家里面人的话,在成就方面是一个不被家里人看得起,在家里得不到认可的人。而他帮助郝红梅也并非因为他的善良,而是因为他在别人眼里一直是一个不被人瞧得起的孩子,所以他希望自己通过帮助别人来展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当他遇到一个比自己更“倒霉”的人时,不免生起侧影之心。所以,比起孙少平和顾养民而言,田润生其实在郝红梅心中还“排不上号”,但是之所以老天将这两个人的命运“阴差阳错”的排在了一起,主要在于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坎坷之后,郝红梅对生活的认识与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已经不再追求“相恩相爱”也不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只愿找到一个情投意合之人,然后平平凡凡的生活一辈子。其实我们看这本书的名字叫“平凡的世界”,可知作者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想强调一个“平凡即生活”的道理。我们每个人刚开始的时候,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各种幻想,但是到头来发现自己还是“归于平凡”。作者将这两个看似阴差阳错的人安排在一起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不管是生活也好还是婚姻也好,其实都是一些很平淡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种平衡的心态去接受它,人从出生到死亡也是一个很自然很平凡的程序,如果人一味的将自己的生活想象的波澜起伏,那么人的理想有多大,失望就会有多大。

郝红梅的婚姻结局是与田润生走在了一起,她和田润生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结局安排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经历的越多,就越变得成熟,因此往往越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而郝红梅最后找到的是自己本不想要的生活,却还能从容的接受,所以很多读者会对这样的结局安排提出质疑。而我则认为这样的结局安排其实恰恰是最合理的。因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无瑕的,人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也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有得有失的人生才是最切实际的人生,所以生活往往存在着残缺,而生活正式因为具有了有得有失的特点,才会显得有意义。

  三、郝红梅婚恋观的原因分析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在讲述郝红梅一生坎坎坷坷的婚姻生活之后,留给人更多的则是对造成郝红梅婚姻观念因素的思考。人在社会中生存,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社会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联系,郝红梅最为社会中的一个小小角色,虽然她的人生并没有传奇色彩、也没有大起大落,但是她的人生经历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等。其实影响郝红梅婚姻观念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客观因素,这其中主要包含了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传统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即郝红梅自身的性格因素。郝红梅在婚姻观念方面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次转变都与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郝红梅婚姻观念转变的原因了。

  (一)客观原因

1、家庭背景的影响

郝红梅家庭背景其实已经为她未来的不幸婚姻买埋下了伏笔,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刚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走了出来,再加上“十年文化革命”,所以当时的人对地主阶级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而不幸的是郝红梅的爷爷刚好就是地主阶级,所以作为地主的孙女,郝红梅在生活中也是饱受歧视,所以不管她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也好,还是与田润生结婚之后不受对方家里人认可也好,都与“地主阶级”这个恶贯满盈的“帽子”有关。所以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了郝红梅一生所经历的遭遇比正常人不平凡很多。郝红梅被扣了“地主阶级”的“帽子”,但是并没有得到“地主”般的待遇。因为自从她爷爷在文革批斗时期死后,她们的整个家族就开始落败了,到了她这一代,家里面已经变得一贫如洗,所以在她上高中时,因为家里没有钱,每次吃饭的时候偷偷的躲在一个角落。她的家庭背景使得她在同学心目中有着非常强的自卑感,也使得她永远都怀着一颗改变自己人生命运,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想法。也正是因为饱受了贫穷的折磨,受够了穷人的生活,所以她对金钱就会有着非常强的欲望观念,因此与孙少平分手之后,她开始重视自己未来的生活,所以选择了与富家子弟顾养民交往。

作者将郝红梅的第二段婚姻这样安排非常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作者抓住了郝红梅贫穷、受人瞧不起的情况下,一直想出人头地为自己争一口气的想法,给她安排了一段与顾养民谈恋爱的经历,这样的情节安排是非常符合文章逻辑的。因为人往往受过穷之后,就会比一般人更害怕贫穷,所以就比一般人更加渴望成为有钱人,因此此时的郝红梅经因为自己特殊的家庭背景,多少会有些“拜金”思想,因此为了考虑到自己的名利选择与顾养民谈恋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2、社会背景的影响

在多有的客观影响因素里面,对郝红梅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刚经历了“封建主义“后又经历了“十年xxxx”,这些历史背景对当时人的思想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当时的人对地主阶级是非常痛恨的,但是由于社会背景问题,当时人偏偏将这种仇恨施加在一个无辜的人身上,使得孙红梅的一生饱受“地主帽子”的影响。另外,当时男女之间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她与孙少民之间产生了爱意在现在看来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在由于当时的封建思想使得两人的恋爱经历告一段落。还有,就是在高中毕业时因为偷了别人的东西,而导致自己失去了爱情。可以看得出当时的社会,人心还是比较冷漠的,每一个人都会犯一些小错误,当别人犯了错误时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体谅和理解,而在当时,郝红梅犯了错误时,并没有一个人体谅她,相反受到的是无数人的歧视和职责,甚至连与他相爱的男朋友顾养民也不原谅她。因此,世间的人情冷暖从这一件事中就表现得玲离尽致。当郝红梅与田润生结婚好后,由于自己是地主的孙女,在田家得不到认可,最后与田润生过着一种四处漂泊的生活。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出,当时的社会还是缺乏公平的,郝红梅其实是无辜的,但就是因为是地主的孙女,才受到了很多人的嫌弃。作为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子,她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却受到社会上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读者看后实在觉得痛心。

郝红梅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有人说是当时人思想的缘故,也有人说是社会背景的问题,其实我个人认为,与这两者都有关系,因为社会任何一段时期人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背景往往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方式。鲁迅说:“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人走得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我想说,这个社会本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社会的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认知就会有差别,因此人们将自己的认知作为评判标准,进而也就有了对错。每一个社会背景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认知观念,某一段时期的某种行为是错的,可能到了另一段时期,社会的认知发生变化时,这种行为就变成正确的。或许我们现在所认为错误的事,可能在过上若干年后就变成正确的了。所以,人就像火车,而社会的认知就像火车的轨道,当这列火车与社会的认知刚好接轨时,他的做法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当这列火车与社会的认知不在一条“轨道”上时,他的做法就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错误的。

1、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往往能为社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观点方面也就不一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也不断在革新,旧的、落后的文化逐渐被新的文化所代替,所以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对”与“错”的评价标准也随着发生了改变。郝红梅作为一个当时时代下的受害者,造成她“受害”的因素往往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首先,我们从郝红梅一出生就被带上“地主阶级”这个恶贯满盈的帽子时,就可以看到郝红梅在婚姻上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于当时社会对于地主阶级的愤怒有关,因为人们经受了旧社会地主阶级的压迫之后,对地主阶级抱有很大的情绪,又因为郝红梅是地主的孙女,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将怒火燃烧到了这个无辜人的身上。其次,从郝红梅婚姻失败的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到在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甚为严重。我们看到郝红梅因为一时的虚荣心偷了店家的一点东西,最后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导致本来打算与自己结婚的男朋友也离他而去。如果这件事放在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人有虚荣心是非常正常的,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犯错误,但是放在当时的社会,尤其在当时对女人“三崇四德”思想极为看重的社会背景之下,一旦身上有了“污点”的女生,就相当于被判了刑。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得出,女人在当时的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别人觉得你好,就可以随时把你捧上天,别人若觉得你不好,随时可以丢弃你,甚至唾骂你。最后,我看再分析她与田润生结婚之后,因为自己的“地主”家庭背景,导致自己在婆家被人看不起,从而不得不跟着田润生四处漂泊。也能看得出在当时的社会,人们的婚姻观念是非常的传统、落后。婚姻本是两个相爱的人自由的相处,而偏偏在其中有穿插了家长的干扰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使得一段本来应付美满的婚姻有了不少的残缺。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刻画郝红梅一生的婚姻经历,将当时落后的社会文化展现的玲离尽致,让读者在位郝红梅一生不幸的婚姻而惋惜的同时,也不免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进行痛批。

  (二)主观原因

1、自身性格的影响

任何事情的起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郝红梅在婚姻方面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受害者”其实与她本身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郝红梅是一个典型的与命运不屈不挠抗争到底的女子,由于自身的急停背景问题,所以她在内心深处比别人要显得自卑,因此总是幻想者自己找到一个可靠的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脱离贫困,但是纵观她的一生我们发现郝红梅其实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的一生可以说经历了三个过程“生于平凡——企图改变平凡——归于平凡”,我们从她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得出,她在婚姻方面走了这么多弯路,与她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着极大的关系。首先,我们从她与孙少平的恋爱中可以看出,她与孙少平的感情其实一开始注定就是一段走不到镜头的感情,他们两个都是处在爱情朦胧期的青年,因为机缘巧合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恋爱是建立在理想层面的美好,而并未认真考虑过现实生活,所以一种脱离现实的爱情一定是没有结局的爱情,从这段失败的经历我们可以分析到处在高中阶段的郝红梅其实是一个充满理想型的人,她的这种不切实际、充满幻想的思想观念导致了一场失败的婚姻。然后,就是郝红梅的虚荣心比较强。郝红梅的虚荣心与自己的家庭身世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她是一个不甘心贫穷,不愿意被别人看不起的女性,所以当同班同学送她精美的礼品时,她也要送别人精美的礼品来为自己赢回面子,结果动了偷东西的想法,进而让自己的名声扫地。当然,郝红梅其实也有着不少性格有点,比如她在第一人丈夫死后,能够自强不息的维持着生活,她的坚强得到了田润堂的欣赏,于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她虽然是一个咨询信很强的人,但是遇到生活的挫折之后,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能够及时放下自己的面子、放下自己的身价选择坦然面对生活,这种精神其实是非常的可贵的,如果郝红梅因为自己的人生遭遇对社会绝望,进而走向了堕落的话她也许就不会迎来和田润堂的爱情生活了。

郝红梅是当时女性典型的性格象征,我们在她身上既看到了优点,又看到了缺点,她在人生中的每一次成败与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其实是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没有经历生活之前,我们都把自己的生活幻想的非常丰满,所以因为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就会不顾后果的求追求,当我们被碰得头破血流,被现实打击的灰心丧气时,才会静下心来接受残缺的现实。我们与其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为何当初不选择针对现实,踏踏实实的走完人生这条路,而非要“受了伤”之后才看懂人生呢?

  结语

《平凡的世界》一书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主要因为作者通过叙述一个人一生的经历,为人们揭示了“人的一生生于平凡,归于平凡”的道理,同时也深刻的反映了社会背景对人的摧残。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有智慧的人交朋友”,一本好的书不仅可以让人明白人生哲理,而且也能揭示社会现实。

这本书中,郝红梅的婚姻经历一共有四个阶段,她的自身性格以及人生观也随着每次婚姻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我们可以看到每经历过一次婚姻之后,她的性格更加显得成熟、更加现实。郝红梅的婚姻观一共经历了理想型的婚恋观、现实型的婚恋观、传统型的婚恋观、超越型的婚恋观四个阶层。作为一个婚姻方面的失败者,我们在同情她遭遇的同时,更多的则是要思考为什么她的婚姻会有如此多的打击,人在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时抱着一种存满幻想的心态去选择,还是应该着眼现实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封建社会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子”,这话在郝红梅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郝红梅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孩,却被无奈的现实、落后的社会制度所束缚。一个再有能耐的人,如果他的想法脱离了社会普遍的认知观,那么注定他会失败。所以从郝红梅的坎坷婚姻经历中,我们如果思考她的失败到底是自己的做法不对还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其实很难说清楚。因为郝红梅其实在性格方面在当时还是属于一个不错的女性,而如果说是社会制度“坑害”了她,其实也不对,因为从她的经历来看,她的每一次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社会其实也给她无数次的机会,只不过她自己没有把握好罢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她的婚姻失败,主要源于她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思想没有“接轨”,就像不两个“阴差阳错”走到一起注定会失败的人一样。这一点类似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就是一个缺点十足的人,所以注定他会失败,但是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贾宝玉的身上其实有着很多优点,但是他却为什么失败呢?当时的社会制度虽然封建却也培养出一大批人,为何偏偏他没有被培养起来呢?其最终的答还是“贾宝玉的性格与当时封建社会的磨合不到一块”。所以《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道理:人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

  参考文献

[1]黄亚菲.平凡世界的女性之美——《平凡的世界》人物赏析[J].新校园(中旬),2017(07):191.

[2]杨莉莉.《平凡的世界》“哭”的修辞阐释[D].阜阳师范学院,2017.

[3]李园.《平凡的世界》变异修辞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4]常春花,党洁.《平凡的世界》与崇高美——浅谈孙少安之于崇高美的诠释[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3):214-215[2018-01-19].[5]孙智慧.生命的言说-《平凡的世界》的政治美学阅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6.

[6]吴志远,陈娟娟.《平凡的世界》为何再次流行——基于引爆点理论的探析[J].西部学刊,2016(01):45-48.

[7]武菲菲.乍暖还寒——“平凡的世界”现象与“重写文学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06):33-41.

[8]胡文生,石兴泽.《平凡的世界》“两极阅读”引发的思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5(04):96-102.

[9]梁倩.2015年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改编研究[D].湖南大学,2016.

[10]盘小春.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意象”及其审美价值[D].广西民族大学,2015.

[11]张祖群.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展示的文化原型[J].美与时代(下),2014(06):91-96.

[12]宋温馨.《平凡的世界》: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3]姬娜.论路遥《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地域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2013.

[14]石欢欢.《平凡的世界》:平凡人物的“平凡世界”[J].名作欣赏,2013(09):14-15.

[15]孔德超.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田润叶爱情故事的悲剧性成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3(01):31-32.

[16]郭嘉兴.现实主义的悲剧——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创作情结[J].改革与开放,2010(18):183-184.

[17]刘翔,万君柳.浅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缺憾[J].文学界(理论版),2010(09):2-3.

[18]李蕾.人性的悲剧美,悲剧的人性美——解读《平凡的世界》的美学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47-4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4498.html,

Like (1)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14日
Next 2022年5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