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摘要: 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在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通过对长春市开发区主要路段行道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共有6科7属9种,其中国槐的多度、频度、重要值等多项指标均为最高

  摘要: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在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通过对长春市开发区主要路段行道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共有6科7属9种,其中国槐的多度、频度、重要值等多项指标均为最高,分别为582株,频度63.64%,重要值是37.98,其他树种重要值均不超过15,在此以重要值超过7的为主要分析对象。调查区域内总平均树高为6.88m,高度处于4—7m之间的树木最多,占总数的49.02%。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开发区行道树多数属于青年树种,行道树存在乡土树种运用较少,道路绿化存在种类单一,地方特色不够明显,缺乏色彩与季相变化等问题,并在文章最后提出改变当前现状、丰富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行道树;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环境
  前言
  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城市发展要立足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互进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既要为城市居民创造清洁、优美、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也要遵循城市生态学原理。城市森林为人们了解和处理当代城市诸多问题开辟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对于城市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路绿地系统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中岛状绿地的纽带,其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城市行道树以“线”的形式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化,构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行道树是街道规律绿化时种植的造景树木,是串连城市块状绿地的纽带。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建设的主要群体,同时拥有着美化市容、改善生态、疏导交通等多项重要作用。行道树的合理种植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成功失败、绿化成效显著与否、绿化质量的高低。因此一定要重视行道树在城市环境调节中的作用,并且将行道树的建设提高到城市环境工程中。当前行道树的结构和品种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过度,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长春市多风沙,可适当种植些高大乔木抵御沙尘天气。在绿化过程中,应充分应用蒙古栎、沙柳、黑桦等长春市特有的乡土树种,以表达地方生态建设的特色。本次通过实地调查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应用情况,对树木种类、结构、生长状况等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评价,同时提出改变当前现状,丰富行道树树种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长春市开发区的绿化建设作出积极影响。

  1概况

  1.1长春市概况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档,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

  1.2开发区概况

  长春市地处于环日本海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距蒙、俄、朝等国家都比较近,是开发图们江金三角珲春至长春间经济走廊的内端,是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实行科学配置的最佳区域。在东北平原中部已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城市带,其中明显形成了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四周城市集团,共聚集了百余个城镇。长春市位于沈阳、哈尔滨的中间,在东北地区处于中心位置,成为南北物流、人流的集散地,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核心优势。长春市经济实力雄厚,在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中上游。

  1.3地形地貌及气候

  长春市南部和北部地势高,中部低平,呈马鞍形。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0-6℃,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h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50-400mm,年平均风速3-4.4m/s。长春市地处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以草原植被为主,森林植被居其次,天然的乔灌木有榆、蒙古栎、黑桦、叶底珠、胡枝子、锦鸡儿、山杏、沙柳等。

  2研究方法

  2.1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和研究的对象为长春市开发区的行道树群落,调查研究过程中借助长春市地图,并结合道路绿化现状,对长春市开发区各级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调查,包括胜利北路、青龙山大街、青河大街、叫来河大街、木清河大街、库伦路、常胜璐、青伦山路、阿古拉大街、霍林郭勒大街等开发区路段。调查记录了各行道树种名、数量,并且测量了树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并在最后分析树木的生长情况及出现频率。
  长春市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沙地腹地,全境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据资料统计,长春市有维管植物1000余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黄、钻天柳、叶大豆、天麻、水曲柳、胡桃楸、狭叶瓶尔草、药用植物较为丰富,其中黄麻、甘草、防风、黄苓的分布较广,野生花卉、园林绿化树种资源、食用植物资源、沙生牧草资源也丰富,这些资源为进一步引种、驯化、规模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据初步统计,可用于城市绿化的乡土及驯化树种200余种。由此可见,长春市地方乡土绿化品种之多,可用品种之广,使长春市多品种应用树木成为可能。长春市城市道路绿化本着适地适树,多采用冠大而丰满的落叶乔木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既丰富了不同的树木品种的植物景观,又起到了很好的绿化效果。

  2.2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的多项数据进行调查,最后将所有数据统计,利用树木的胸径与冠幅等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
  多度指群落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量;相对多度=(某种植物个体数/植物个体数之和)×100%
  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带数目/全部样带数目)×100%;相对频度=(某种植物的频度/植物的频度之和)×100%
  相对显著度=(某种植物的胸高断面积/植物的胸高断面积之和)×100%
  重要值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能较全面的反应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乔木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3[10-12]
  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2.3行道树品种的实际应用

  长春市现已绿化道路752条,绿化面积439hm2。共有乔木51.7万株,花灌木229万株,各种绿篱长24万m。道路绿化树种120多种。目前主要存在主要问题有:道路绿化偏重于几个主要树种,且栽植形式单一,造成直观上的树种单调。如:黑皮油松占针叶树种11.7%,丹东桧占69.9%,阔叶乔木共35种.但新疆杨、银中杨及其它杨树为77%,所以显得树种非常单调。道路绿化苗木自给率低,市内园林苗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缺乏指导性育苗计划,而忽视了生产周期较长的道路绿化树种的品种和规范性育苗,使道路绿化品种苗木缺乏。据调查全市外购苗木占应用苗木的80%以上,使绿化成本增加。
  这些行道树品种大多为本地乡土树种或引种驯化表现良好的树种,栽植成活率高、造价低,也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必由之路。长春市地处平原,城市规划布局整齐规范,道路平整通直。在规划城市绿地时,增加主干路两侧绿地面积,高品位设计,构成绿地系统骨架,例如霍林河大街景观带、胜利北路景观带、建国北路景观带、青龙山大街景观带等。同时充分利用路测、街头、三角地等小的城市空间,无论是三百平方米也好、一两千平方米也好,结合其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地设景,或为维地形处理树石结合,或为一、二株成景,或植物与小品结合形成独立的街头小景观,形成局部对整体绿化的补充。例如,我市建设的街头小景观和平路游园我(1946平方米)、哲里木大桥游园(3200平方米)、科尔沁游园(507平方米)等。

  3结果分析

  3.1行道树概况

  根据调查,长春市开发区共有行道树9种,隶属6科7属,重要值7以上的为主要分析对象,本次调查以国槐、旱柳、绦柳、复叶槭、新疆杨为主要分析对象,见表1。
  城镇道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整个城阵网络中,将园林之中的点状绿地有机的链接起来,形成了整个城镇当中的园林绿地系统。行道树是园林绿化当中的骨干,对于改善和美化城市道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以乔木为主,旱柳、绦柳、
  新疆杨、复叶槭、北京杨为基调树种。

  3.2重要值分析

  据统计,本次调查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共计1577株,其中多为常绿针叶树、落叶阔叶树,重复率最高的是蝶形花科槐属的植物国槐,见表2。国槐的多度、频度等各项指标。
  均排在首位,共582株,占个体总数的36.91%,频度63.64%,重要值为37.98;金叶榆各项指标最低,重要值为2.39见图1。由此可看出开发区行道树以国槐、复叶槭、旱柳为基调互相搭配。常绿树种1种占总数5.56%,其他8种全部为落叶树种,阔叶树种在种类及数量上远高于针叶树种,长春市开发区多为阔叶植物,针叶植物应用偏少,有待完善。
  开发区行道树观花树种只有一种为国槐,观果树种两种为国槐,樟子松,其余多为观叶树种。观花观果树木种类只占总种树的22.22%,种类不够丰富,但是个体数较多,占树木总株数的42.47%,由此可见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观花观果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可以适当考虑引进新品种,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3.3胸径结构分析
  树木胸径大小等级按下述标准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级,胸径0—10cm;Ⅱ级,胸径为10—20cm;Ⅲ级,胸径为20—30cm;Ⅳ级,胸径为30—40cm[14]。
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行道树重要值大于7的树种是研究区域内的主要树种,决定了长春市开发区的道路绿化外貌,在此只分析主要树种。在统计过程中计算出总平均胸径为19.15cm,从表3可以看出,国槐胸径占了Ⅰ、Ⅱ和Ⅲ三个等级,其中Ⅲ级最多,为国槐总数的54.3%,国槐的平均胸径为16.68cm,低于总平均胸径,说明国槐在调查区域内青年树占多数;旱柳胸径占Ⅱ、Ⅲ、和Ⅳ三级,Ⅲ级最多,占92.68%,5.23%的个体胸径超过30cm,平均胸径为26.08cm,远高于总平均胸径,旱柳在测量树木中属成长时间较长的,成年树木较多;绦柳、新疆杨胸径只占Ⅱ级,均在10—20cm,平均胸径分别为绦柳14.1cm、新疆杨14.01,均小于总平均胸径,在调查区域内较年轻;复叶槭占Ⅰ、Ⅱ和Ⅲ三级,Ⅱ、Ⅲ级较多,分别占43.81%与43.36%,平均胸径17.79,仍低于总平均胸径,表明复叶槭在调查范围内也是青年树种偏多。调查区域内胸径20—30cm的树木最多,占总样本数的48.13%,处于10—20cm的树木占47.31%。综上所述,得出绦柳与新疆杨在调查树种中平均胸径最低,树种最为年轻,开发区树种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调查发现树木的冠幅与胸径的大小基本呈正相关,胸径偏小的树木,多数冠幅比较小,同时受阳光照射角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东西冠幅与南北冠幅会有些许偏差,向阳一面的枝叶相对来讲长的比较快,因此阳面冠幅要大于阴面的冠幅。从表4可以看出冠幅的数据与胸径的数据基本是成正比例的,冠幅低于3m的树木胸径基本在0—10cm或10—20cm之间。
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调查区域内总平均树高为6.88m,国槐、绦柳、复叶槭、新疆杨均低于总平均树高,分别为5.46m、3.68m、6.1m、6.54m,其中绦柳与总平均树高相差很多,低于4m的树木占绦柳总数的90%,在行道树中相对来说高度偏低,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这项数据会慢慢提高;国槐4m到7m间的树种约占78%,相对来说高度比较稳定;旱柳全部树种高于7m,平均树高7.55m,作为行道树完全起到了美化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

  4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

  4.1树种选择

  4.1.1确定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数量
  道路绿化不仅强调适地适树,而且是园林绿化精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鲜明、简洁明快、和谐统一、独具特色”,已是道路绿化设计和施工的共识。建议道路绿化树种数量控制在70种左右。如果再加上大量的各种花卉和草类,有足够的园林植物素材,可以规划设计建设出各具特色的优美街景。
  4.1.2确定所选择树种的生长型比例及数量
  根据长春所处气候带及地带性植被的特点,所选树种应以阔叶落叶树为主。根据生态效应,乔木大于灌木的实际情况,应以阔叶落叶乔木为主,但花灌木的美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大于乔木,所以花灌木所占比例要适度不能太少。地被植物将有大量草本植物作补充,且北方木本地被植物较少,所以适当压缩木本地被植物,让位于乔木。在以上思路指导下,其各类树种比例如下:乔∶灌∶地被=0.65∶0.30∶0.05,各占数量:乔木46种;灌木21种;地被4种。乔木针阔叶比例:针∶阔=0.15∶0.85,各占数量:针叶乔木7种;阔叶乔木39种。灌木针阔叶比例:针∶阔=0.30∶0.70,各占数量:针叶灌木6种;阔叶灌木15种。地被针阔叶比例:针∶阔=0.50∶0.50,各占数量:针叶地被2种;阔叶地被2种。这样针阔叶的实际比例为:针叶15种∶阔叶56种=0.21∶0.79。
  4.1.3确定选择树种
  针对道路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按已论述的选择理论根据和六条基本原则,坚持以长春地带性树种为主。为弥补地带性树种的不足,172北方园艺2007(5):172~173•园林花卉•特别是常绿针叶树的不足,可利用长春处于两个植物区系过渡带的优势,筛选长白山植物区系适合的针叶树,和内蒙古植物区系适合的落叶阔叶树。适当保留已大量使用,而且表现较好的规划树种及园艺品种。具体选择如下。乔木类46种:常绿针叶8种:黑皮油松、樟子松、X短叶松、臭冷杉、青扦、红松、长白赤松、沙松;落叶阔叶38种:山杨、小青杨、香杨、加杨、旱柳、馒头柳、钻天柳、白桦、千金榆鹅耳枥、蒙古栎、槲树、水冬瓜赤杨、春榆、大果榆、裂叶榆、桑、黄檗、水曲柳、花曲柳、白蜡、山楂、山樱、小榆、花楸、东北杏、紫椴、京桃、色木槭、白牛槭、怀槐、山皂角、文冠果、柽柳、稠李子、银柳、桃叶卫矛、梓树、胡桃楸等。灌木类21种:常绿针叶灌木5种:矮丛紫杉、长白侧柏、偃松、桧柏、兴安桧;落叶阔叶灌木15种:暴马丁香、小叶丁香、紫丁香、东北溲疏、东北连翘、山梅花、东北茶蘼、树锦鸡儿、天女木兰、四季锦带、东北接骨木、鸡树条荚莱、长白忍冬、红黄刺玫、小叶女贞等。地被4种:常绿针叶2种:砂地柏、偃柏;阔叶2种:百里香、红花鹿蹄草。

  4.2选择树种的应用

  4.2.1树种应用分类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分为基调树种、骨干树种、搭配树种,予以审慎选择和不同程度的合理使用。基调树种:具有地带性的的代表性树种,而且适应性强,地方风味浓厚,一般以市树为主,树种不能太多一般4~5种,但应用数量大,通过对基调树的栽埴,形成长春市道路绿化基调特色。所选树种:红松、长白赤松、山杨(小青杨)、蒙古栎、大果榆(日本厚朴)。骨干树种:地带性突出,本土气息浓厚、适应城市道路立地条件的能力强、较全面的符合道路绿化综合功能要求,是形成道路绿化特色的主要骨干树种,栽植量大、分布面广,形成道路绿化主体。骨干树种应以“市树”为主,在15~20种左右。所选树种:乔木:黑皮油松、冷杉、樟子松、小青杨、蒙古栎、紫椴、大果榆、旱柳、香杨、文冠果、水曲柳、花曲柳、椴色槭等。灌木:矮丛紫杉、长白侧柏、暴马丁香、东北连翘、小叶丁香、长白忍冬、东北接骨木等。
  搭配树种:为了美化街景、丰富树木品种、体现生物多样性,便于设计多种人工生态植物群落,优化生态环境。选择较多的搭配树种,与骨干树种搭配使用。所选树种:乔木:沙松、白杄、青杄、云杉、山杨、加杨、白桦、槲树、千金榆鹅耳枥、春榆、裂叶榆、水冬瓜赤杨、白蜡、山楂、山樱、花楸、东北杏、色木槭、糖槭、白牛槭、柽柳、稠李子、京桃、樟树、怀槐、山皂角、桃叶卫矛、胡桃楸、桑树、黄檗、馒头柳、银柳等。灌木:兴安桧、丹东桧、紫丁香、东北溲疏、山梅花、树金鸡儿、锦带花、鸡树条荚莱、红黄刺玫、女贞、日本绣线菊等。试栽树种:在所属植物区系中一些非常适合道路绿化的原生树种,以及有引种驯化可能或初步成功的外来优良树种,要有计划的试栽观察,若没问题可以推广,其中有些很可能成为骨干树种。推荐试栽树种:红松、偃松、长白美人松、钻天柳、杜仲、日本厚朴、栾树、水杉、天女木兰等。
  4.2.2树种应用导向
  由于城市道路空间和生态因子的多样性,所选树种不可能在每条道路上都适合栽植,为了便于指导对所选树种的概念应用,将其按“生长型”和“生态型”进行归类,为实际应用指出方向。适合主、次干道,空间宽阔的树种:樟子松、黑皮油松、臭冷杉、红松、长白赤松、小青杨、山杨、香杨、加杨、银中杨、旱柳、馒头柳、钻天柳、蒙古栎、白桦、大果榆、白蜡、紫椴等高大乔木。适合支路、区间道路,空间较狭窄的树种:桧柏、山楂、东北杏、怀槐、文冠果、桑、色木槭、京桃、柽柳、银柳、桃叶卫矛、圆冠榆、桑树等中乔木和小乔木。耐干旱瘠薄土壤树种:黑皮油松、樟子松、长白美人松、柽柳、怀槐、白桦、蒙古栎、金鸡儿、小檗、桃叶卫矛、桑树等。耐盐碱土壤树种:柽柳、白榆、加杨、白蜡树、黑皮油松、银柳、糖槭、杏等。耐荫树种:臭冷杉、云杉、紫椴、千金榆鹅耳枥、红松、水曲柳、胡桃楸、水冬瓜赤杨、忍冬等。喜阳树种:黑皮油松、落叶松、蒙古栎、柳属、杨属等。耐水湿树种:
  垂柳、钻天柳、桑树、柽柳、白蜡树、桃叶卫矛、落叶松等。

  5结论与讨论

  长春市开发区范围内,道路绿化应用树木9种,优势树种为旱柳、绦柳、新疆杨、国槐和复叶槭,这5个树种的株树占行道树总株数的87.58%,树种组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由此可见,长春市开发区的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还是不够多样,变化不够明显,乡土树种的应用较少,应考虑种植些蒙古栎、黑桦、锦鸡儿、沙柳、榆,这样可以增加地方特色。行道树中针叶植物的种类极少,仅一种,远少于阔叶植物的种类,建议适当增加水杉、桧柏等有观赏价值的针叶植物。
  通过分析发现调查区域内观花、观果和彩叶树种的种类仅占总种类的22.22%,相对来讲种类偏少,应在以后的开发中有所改善。为了丰富城市道路景观,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除了合理增加这些原有植物的数量以外,还需要及时引进一些适应性强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品种,如:北海道黄杨、臭椿、云杉和梧桐等,进而丰富长春市开发区域内的道路绿化景观。
  国槐、旱柳、复叶槭在调查区域内相对多度较高,而且三树种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所以建议短期内不要增加其幼体数量,这样不会影响其优势种的地位,金叶榆、北京杨个体数较少,可以适当考虑增加幼体数量的种植,扩大种群密度,保证种群的多样性。
  针对长春市开发区行道树绿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长春市开发区道路绿化形式比较单一,植物群落结构稍显单调,植物景观配置还需要逐步加强,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完善,可以使开发区拥有自己独特的绿化风格。绿化主要道路时,建议采用乔木加灌木的形式形成隔离带,灌木可以适当引进小叶黄杨、金叶女贞、榆叶梅和水蜡等适宜在通辽生存的植物。其次,道路绿化树种的种类单一,国槐等植物的出现频率过高,导致多个树种的重复率非常低,很多树种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植物的多样性需进一步丰富。最后,乡土树种没有得到完全的重视,很多优秀的乡土树种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除此之外,长春市很多独特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想要做出完美的整体道路绿化,在开发建设进程中,应充分利用长春市特有的生态环境,确定长春市开发区总体的绿化风格,本着弘扬地域文化为原则建设绿化带,根据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搭配种植,逐步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最终得到长春市特有的城市面貌。
  参考文献
  [1]杨士弘,郑宗清.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BongHoHan,KyongJaeLee.Studyonanalysisofthephysiologicalgrowthconditionandimprovementofstreettreesinseoul[J].EnvironmentalEcology,2001,10(1):39—48.
  [3]李海梅,刘常富,何兴元等.沈阳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配置[J].生态学杂志,2003,22(5):157—160.
  [4]龙骏,刘优君.,宁波市行道树种调查和选择研究[J].园林工程,2005,43(8):39—42.
  [5]石东阳,朱鸿杰,何志红等.柳州市行道树种的选择研究[J].园林科技,2007,104(2):6—9.
  [6]张敬丽,王锦,王昌命.昆明市建成区行道树结构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36—39.
  [7]秦华,李莎.重庆市商业性广场树种调查分析[J].北方园艺,2012,(18)99—102.
  [8]韩明星.大理市下关主城区主要行道树调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41.
  [9]李燕你,郭玲.沈阳市行道树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0,(27)66.
  [10]张金屯.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1]林鹏.植物群落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2]史素珍,李红星.西安市道路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J].西林业科技,2005,(2):21—24.
  [13]邓丽娟.城市行道树的选择与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43(13):97—98.
  [14]李洪斌,陈李利等.佛山市禅城区行道树调查研究[J].广东园林,2007,(2):58—6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771.html,

Like (1)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1月3日
Next 2019年11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