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饮食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拟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80例,统计其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40例患者中,痊愈的有28例,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1例,总体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痊愈的有5例,显效的有26例,有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3例,总体有效率为85.0%,说明实验组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疗效。结论饮食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临床上应强调饮食护理的作用。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饮食护理;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胃大部切除[1,2]。正是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术后护理也逐渐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关注。其中,饮食护理作为促进机体恢复和维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术后饮食护理既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3,4]。如若患者饮食不当、营养缺乏,则可能会引起吻合口漏、吻合口梗阻、胃结石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已有研究表明,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即胃瘫,与饮食护理密切相关[3]。因此,促进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恢复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饮食护理。为了进一步探讨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本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就医的8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拟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指标;年龄25~55岁;术前无进食功能障碍。排除标准:胃肠道发现癌变,并且癌变已经扩散,经胃大部切除术后不能根治;长期营养不良或者过度肥胖的患者;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者心理障碍,不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按照以上标准选取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年龄为40岁。我院对这80例患者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前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发现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31例,胃溃疡的患者41例,胃部良性肿瘤的患者8例。80例患者中,有11例为急诊手术,69例为择期手术。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数为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年龄、性别、病症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研究方法
选取的80例患者在进行相关的确诊检查后均进行了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对实验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饮食护理,而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两组患者的胃功能状况进行分析。
1.2.1常规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规护理对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常规护理包括:
①用药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后,为了促进切口的愈合,防止发生吻合口瘘等,抑制胃酸的分泌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术后患者应规律服用抑酸药。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胃肠动力药等,以尽快恢复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重建。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认真遵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漏服,也不要中途自行停药。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时,应告知主治医生,及时做出处理和治疗,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
②术后切口护理:胃大部切除术为开腹手术,术后常造成较大的切口,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发炎、缝线反应等,不利于切口的愈合。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切口情况,定时换药、清洗伤口,如果发现伤口红肿、溢脓等,应尽快告知主治医生,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杀菌等,防止感染进一步侵犯内部。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基础的伤口护理知识,如采取半坐位、不要用力咳嗽等,这些都可以防止腹压过大而引起切口缝线裂开,还有嘱咐患者伤口不能碰水以及其他污染物品。
③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临床上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这是因为良好的心态不仅能让病人积极进行治疗,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损伤,患者很容易负面情绪,从而对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能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
④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护理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改正,也能让患者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对于患者的康复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戒烟限酒、注意个人卫生,同时由于患者术后要在床上休养较长时间,应嘱咐患者定时翻身,或者由家属辅助其翻身,不能应害怕引起伤口疼痛而始终保持一个姿势,这样很容易引发褥疮,在伤口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嘱咐患者适当增加下床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强体质,也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患者还可以进行温水足浴或者是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
1.2.2饮食护理
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强调饮食护理,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将饮食护理分为初期饮食护理和后期饮食护理两个部分。
初期饮食护理:此阶段一般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的4天内。在这一阶段,由于患者胃肠功能已经开始恢复,护理人员主要以少量的清水喂服为主,每次间隔1-2h,喂服的量也不能过多,以不引起患者不良反应为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呕吐、腹胀等,则可以相应地延长间隔时间。在此过程中,由于不能进食提供热量的食物,因此还是主要以静脉输液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能量。
后期饮食护理:经过初期饮食护理且患者无不适症状出现后,说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则可以进入后期饮食护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流质饮食期、半流质饮食期和软食期。
在流质饮食期间,以给予患者低糖类食物为主。护理人员首先给予患者少量米汤类流质,无不良反应出现后,则可以逐渐增加为全量流质,每次给予100~150ml[5]。除了量的增加应该酌情考虑外,流质食物种类的转换也应该循序渐进,由米汤类逐渐过渡到稀米粥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流质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尚不能满足患者机体恢复的需求,所以还应该补充静脉营养。
流质饮食护理4~6d后,患者已经充分适应流质饮食,则可以进入半流质饮食期。此阶段的食物主要以蛋羹、肉末等半流质食物为主,具有高营养、易消化的特点,同时还应添加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等。进食半流质食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寻求让患者感觉舒适的最佳饮食量以及间隔时间。在这个阶段要尤其注意少食多餐,逐渐增大胃容量,切不可操之过急而让患者出现食物倾倒综合征不良后果等。由于此阶段的半流质食物能够为患者的机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能量,所以一般不再进行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在患者适应半流质饮食后,则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期,此阶段一般为术后的10~15天。在这一阶段主要强调食物尽可能绵软而使患者易于消化,不会额外增加患者消化道的负担。同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不能进食含纤维多或者易产气的食物,这是由于这些食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消化道造成损害,而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在进行饮食护理时,除了应注意饮食的成分以及数量外,还应注意饮食的速度、间隔时间以及饮食的温度等,所有的进食都应以不引起患者不良反应为标准。
1.2.3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评价标准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按照上述护理方式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痊愈:患者腹部切口愈合,进食情况好,食欲佳,进食后不引起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大便正常。
显效:患者腹部切口愈合,食量变小,喜欢进食软食,偶尔进食后有不良反应,但很快缓解,大便正常。
有效:患者腹部切口愈合,只能进食软食或者流质、半流质食物,进食过快或过多经常引起不良反应,大便有时呈柏油样。
无效:患者腹部切口反复发生感染,难以愈合,不能进食,或进食后即引起剧烈的不良反应,腹痛,大便呈柏油样。
2.2实验结果
实验组的40例患者中,痊愈的有28例,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1例,总体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痊愈的有5例,显效的有26例,有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3例,总体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相比较,可见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说明进行饮食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取得的疗效更好。
由表2的比较结果,可见对照组的患者的疗效主要集中在显效部分,而实验组患者则集中在痊愈部分,且这两者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这也说明了实验组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临床结果。
3讨论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及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其中主要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为主,有的甚至发展为癌变。胃大部切除术作为胃部溃疡性疾病以及癌变的常规根治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胃瘫等[6,7],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成为临床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随着护理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饮食护理作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由于饮食为患者健康的恢复提供基本的物质和能量需求,所以饮食护理与患者许多疾病的预后都密切相关。胃大部切除术切除了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则必然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消化功能,所以术后正确的饮食护理对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饮食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引起了许多研究学者的兴趣[9-12]。
本文通过选取80例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的患者仅进行了常规的护理,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了饮食护理,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高达97.5%,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仅为85.0%,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在进行3个月的护理后,大部分是达到一个痊愈的效果,而对照组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显效方面,这些都说明了进行饮食护理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达到了一个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除了强调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外,饮食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我们应该注重饮食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期在更多的疾病恢复上发挥作用。
本文仅研究了饮食护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产生的影响,其长时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蕊,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中外医疗,2014(05):第159+161页.
[2]. 卓志华,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中国保健营养,2012(22):第5149-5150页.
[3]. 徐灿丽与袁秀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胃瘫的预防及其饮食护理.护理学杂志,2004(02):第35-36页.
[4]. Brosnahan,J.,Supplementationwithkeynutrientsreducedpostoperativeinfectionsandlengthofhospitalstayaftergastrointestinalsurgery.EvidBasedNurs,2003.6(2):p.47.
[5]. Thetreatmentofheartfailure.TaskForceoftheWorkingGrouponHeartFailure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urHeartJ,1997.18(5):p.736-53.
[6]. 高秋花,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全科护理,2009(33):第3040-3041页.
[7]. 夏秀慧与叶云生,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06(03):第330-331页.
[8]. 张岩与刘翠芳,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的认知.护理学杂志,2009(08):第88-89页.
[9]. 吴攀英,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的有效措施及效果.中外医疗,2016(21):第158-159+198页.
[10]. 甜甜.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in2013年河南省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2013.中国河南郑州.
[11]. 解维玉,杨旭平与孙云凤,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第170页.
[12]. 上官琴琴,胃大部切除术65例术后护理体会.医药论坛杂志,2010(18):第199-201页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