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摘要

大学生创业对于本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XX和学校都在思索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都在积极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论文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特质的分析,对创业叙事的阐释。丰富创业机会识别领域研究成果,推动更多学者重视大学生个体特质、创业叙事在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创业者特质、创业叙事和创业机会识别分别从其内涵、发展实践和相关的学术研究进展与成果基础上,深入探讨大学生创业者特质是怎样对创业造成影响,并研究其影响机制,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并针对研究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对收集的数据利用SPSS25.0及AMOS25.0对量表和样本进行相关分析,检验量表信效度,通过CFA检验理论模型信效度与模型适配度,通过SEM分析检验理论模型路径系数及研究假设,深入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及创业机会识别三者影响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大学生人格特质各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发挥显著正向作用

(2)大学生创业叙事三个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发挥显著正向作用

(3)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4)大学生创业叙事在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建议:面向个体创业特质,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围绕创业叙事,强化培养大学生“讲故事”能力;重视创业机会识别,提升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叙事;人格特质;创业机会识别;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因为各个国家都开始兴起创业活动,创业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创业环境、绩效以及机会开发与创业者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就业创业面前选择创业,因此,创业人数相较于过去有了较多的增值。企业家一方面需要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对于新创企业,部分创业活动能够得到成功的机会,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新创企业的领军企业。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是推动创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很少,社会各阶层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近年来,山西省具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持续的增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对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仅能够使群体创业意愿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缓解该群体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山西省大学毕业生的个性特征与具体的影响因素,能够实现对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创业发展的准确预测,对于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创业叙事的兴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变化。主流创业学期刊也进行了叙述、讲故事等内容文章的刊登。已出版创业学专刊《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和《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就该问题发表了专题文章,国外也开始进行创业学理论以及方法学术刊物的出版,创业活动不仅仅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而是能够通过一定的社会过程得以实现。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一个通过理解实现创业知识传递的语言论述过程。创业叙事使得概念化创业过程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新视角,对于理解部分单一因素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如下几点:

大学生创业特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拥有该能力的大学生创业成功概率更高、就业机会更好,对就业机会影响力很大,所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特质极其重要。

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大学生创业素质息息相关,所以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解答,为政策的制定和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创业叙事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发挥其在创业者特质和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作用。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发展,创业也越来越火热,人们对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叙事这个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成为了各大学者钻研和探讨的问题,叙事研究视角也是一个新兴的、深受研究者喜爱的视角。该视角最先流行于海外,应用于海外各类创业事件的研究,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资料,然而就国内而言,创业叙事还是一个少有人涉猎的视角,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寥寥无几,也鲜有人对此视角付诸实践,更别谈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创业叙事和创业机会二者的关系。所以,本文针对这个研究缺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创业叙事的研究空档进行补充,在理论论述和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开拓了实证的全新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具有开拓意义。与此同时,本篇文章还有引进该概念的创新意义,补充了对于该案例的研究意义。此外,本文还将创业叙事的板块从社科领域转向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探究其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力,有利于丰富其在国内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创业三要素的辩证关系,即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和机会识别,而且还创造性地采取了实地调查、问卷填报、路人采访的方式,充分剖析了创作叙事的中介作用,为后续研究者对此话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核心载体,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都很高,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尽管如此,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对于就业方面的知识略有欠缺,而且容易误入歧途、落入陷阱,所以把握机会的识别特别重要,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必备技能,早发现、早评估、早就业。实践决定意识,意识是实践的反应,所以创业机会识别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本文通过理论的剖析,阐释了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叙事、个体特质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把握机会、识别机会,培养更快就业的个性特质,对就业起到了积极而乐观的作用,对个性特质提出了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还能够帮助其规避风险,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对各类就业信息进行理性分辨,能够充分把握各个岗位的职责描述,匹配自身的能力和需求,帮助其把理论化的想法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缓解就业压力。尽管大学生创业者不在少数,但是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针对此现象,大学生创业者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挖掘自身潜质,规避不适合自己的行当,避免走弯路,与此同时,还能通过这一过程,反思和复盘自己的创业经历,学会利用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成功。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创业机会识别的相关研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自主创业,所以学者对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对于创业机会的不断增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对现有的论文进行整理后,笔者发现,学者研究的重点都是创业者个人。下面对研究的方面进行分析:

(1)创业者的个人特质

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是创业者抓住创业机会的关键因素。个人特质主要包括个人的自我感知能力,对于风险的敏锐性,对于企业前景的分析性等。企业家的决策直接影响到创业初期公司的未来发展,企业家具有的个人特质是影响企业命运关键因素。Cooper等学者则认为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会对市场信息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这就使得创业者对市场具有一定的敏锐性[1]。这个敏锐性就会让创业者抓住潜在的机会;Kreiser等学者认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警觉性,不仅可以使得创业者能够对市场信息进行不断的收集,还能够使得创业者感知到更多的创业机会[2]。Keh等学者则直接利用机会评价体系,对创业者的风险感知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创业者对于风险的感知能力,不仅能够使得创业者规避许多风险,也能够提升创业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创业者的自信,从而使创业者抓住更多创业机会[3]。

(2)创业者的已有知识和学习

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不仅仅是出于对市场的敏感度,创业者还会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所学的知识对现存的机会进行思考以及判断该机会是否需要抓住。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思考以及评判,主要取决于所拥有的先验知识以及创业学习和外部知识等。Shepherd和DeTienne两位学者想要了解先验知识对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的影响,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每个创业者的先验知识以及社会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看待问题,以及处理市场信息的方式都存在差异性[4]。这种差异性就是个创业者再对机会进行分析的时候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创业者对于机会价值的判断。

Lumpkin和Lichtenstein则认为,组织学习对于企业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都会有所提升[5]。除此之外,也能够使得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内部信息的认识更加完全,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战略的制定都有所帮助。更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分析竞争对手的信息,这样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更有益处。对于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孙永波和丁沂昕学者进行了专门的整理与研究[6]。他们均认为,创业者对于创业机会的认知以及创业者所拥有的知识经验都会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不同阶段的企业对于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个人认知是主要因素,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特质就会成为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主要因素。

(3)网络结构和内嵌关系

Singh通过具体的调查得出,创业者认知的社会网络范围,也会对创业者对市场机会的感知产生影响[7],Ozge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网络也会影响创业者对于机会的识别,这主要取决于如果创业者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辨别出真实的信息,那么在对于机会的识别中,创业者也能更快的抓住机会[8]。Ardichvili则从家族因素考虑,认为企业家的家族关系尤其是涉及社会资本的家族,会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产生深远的影响[9]。

(4)环境因素

大多学者都认为是市场环境造就了创业机会。但是有些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对机会进行判断的时候,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个人特性还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创业者要对企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快速抓住市场环境中的就业机会。Shane则认为机会的识别会随着市场环境以及市场信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10]。

总结来说,创业者个人的因素是最影响机会识别的,这些因素包括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先前经验等。

1.3.2创业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最早的科研团队,他们觉得有能力创业的人身上都具有特殊的人格特质。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优秀的创业者都具有极强的神经质,所以他们认为创业者最突出的人格特质就是创新。能够创业成功的人都有着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才能从容的面对创业过程中各种挑战。Mcclelland认为外向性(为了实现自己目标,不断地完成具有挑战性工作)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创业能否成功的另一种人格特质[11]。还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发现创业者自身有很多优点:责任感极强、工作经验丰富、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高、承担风险的能力强等,这些优势在非创业者身上存在的很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很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内涵和创业之间的关系上,主要研究个体能力和创业具体过程。Crant研究表明,具有主动性人格特质的人在创业的时候更容易创新[12];Shane通过实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拥有创造性特质的人在辨别创业机遇上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13]。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创业者的各方面能力发现:其领导能力的高低与创业者的冒险性气有关;NicoleE通过对冒险性与领导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强的创业者不仅敢于承担风险,最主要的是他们的管理别人和自己的能力、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能力都比较厉害[14]。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坚强的毅力、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专业技能、预见能力等等”[15]。

国内学者研究创业人格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黄翠翠(2016)确定了创业人格的概念,指出“创业人格是指创业者或创业倾向者具备的特殊能力的总和,是非创业者不具备的,这种能力是促进创业者成功的主要动力”[16];温忠麟;叶宝娟以成都地区的创业成功人士为研究对象,创业人格是创业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责任维度(是否拥有大局观念、风险认知观念、正确的利益观念、对法律的遵守意识);2.进取成就维度(是否拥有积极进取的观念进取意识、拥有成功的欲望、效率至上的观念);3.自主自信维度(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驱动力、自我驱动意识、自信);4.批判创新(对追求真实的兴趣、对创新的要求、独一无二的思考方式、遇事果断);5.和谐合作维度(和人相处事宜、煽动情绪、情商高);6.踏实执着维度(工作的效率高、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7.勇气担当维度(强大的责任意识、有担当、对风险控制的能力)[17]。

综上所述,当前对创业人格特质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的实质是成功的创业者或创业能力突出的群体所具备的不同于非创业群体的特殊人格特点,包括创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的创新能力、拥有的人格特质以及内心需求等,本文仅研究人格特质方面。

1.3.3创业叙事的相关研究

很多学者在研究人类相关科学领域都会采取叙事研究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科学和文学理论科学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人士的出现,一些学者或组织结构应用叙事研究法探讨当下存在的创业问题。这种探讨兴趣的不断增长与叙事方式在学者研究创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Steyaert和Bouwen(1997)提出叙事方法在创业研究中可以提供建设性意见[18]。他们认为,研究人员在多元化创业的背景下,利用叙事研究可以预测和解释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创业现象。其中含有故事性要素的案例研究也被很多学者在研究创业过程中所采用。叙事研究理论应用于创业领域已成了一种明确的研究趋势。(Johansson,2004;Larty&Hamilton,2007),在这种理论中,叙事是了解事物的最有效的途径[19]。

在创业领域研究创业者时,利用创业叙事的方式可以诠释创业成功者的身份建构(Johansson,2004;Jones,Latham&Betta,2008;Ibarra&Barbulescu,2010;Hamilton,2014)。通过了解企业家的创业叙事和人身经历可以判断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经营企业的方式,同时有助于外界人士了解企业家身份并学习他们的创业行为[20]。通过创业叙事的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个体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同时在探索创业动机和身份构建时为我们提供帮助。

其次,叙事在企业家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创业经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Rae,2002;Cunlifife&Coupland,2012;Hamilton,2013;Garud,Gehman&Giuliani,2014)。显然,讲故事是我们了解企业家的行为以及他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学习识别机会和借鉴他人经验的最有效的方法[21]。还有学者认为,在研究创业者的过程中,结合叙事与科学方法能达到超出预期的结果(Rae,2005)。因此,识别叙事角色可以让我们对企业家如何学习和获取经验的方法了解的更全面[22]。

第三,通过故事和叙事方法阐述企业家的创业精神(Hjorth&Steyaert,2004;Downing,2005;Gartner,2010;Williamset.al,2016;Giuliani,Monti&Barberio,2017)。在叙述过程中采用隐喻的手法有可能挖掘出更丰富的内容[23]。使用这种叙述方式的意义在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创业精神。以讲故事的方式了解和学习企业家精神,在沟通方面更具有说服力。除此之外,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在合作与反思时的重要性。因此,利用叙事方法来诠释创业的各个方面,为研究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并取得明显的效果(Johansson,2004)。

1.3.4创业者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

个性特殊品质最早是属于心理学领域,在开创本专业初期逐步被带进管理学中开展有关人的本性方面的钻研。Entrialgo等学者在2000年出版的文章中通过实地考证发现开拓创始专业的人的特性对开创引导有着向上奋进的作用[25]。金融投资人陈浩义在2008年出版的文章中认为开拓创新的机遇的认识过程中,实际上是开拓者取得的人性特殊性质最开始是属于心理学的钻研领域,在开创钻研最开始初期逐步被带入约束学术中开展有关人格性质之类的钻研。Entrialgo等专家学者通过实践证明发现开创者特殊性格特质对开创业务引导有前积极向上的功能[26]。他认为开创事业的机遇的认识过程实际上是开创者取得的讯息物资、私人的讯息渲染作用,个性本身具有的特殊气质和隐患倾斜几方面原因全面影响下得出讯息处置结果的流程。个人通过对讯息的处置判断可以飞速地发现开创事业机遇。轻易就会发现,其实开创事业机遇的认识流程就是开创事业的人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对讯息进行处置渲染并得出结果的流程。经济人叶映华在面对当代青年开创事业请愿的实际考证中,经过实际考证检验了未来开创事业者的人性特征和认识世界的水平以及开创事业意愿之间明显的正反联系。相关专家郑振宇等经济学者在钻研个人思想对开创事业者及开创事业过程的感染,通过考究之后,都发现思想对每个人的认识和言谈举止有着关键的影响,特别对开创事业者而言,这将可能关系到开创事业者在整个的开创事业中的所作所为,进一步通过特殊的方式对开创事业的业绩和效能产生一定影响。假如一个人带着黯然的情绪参加系列活动中,将可能显著降低全体的开创事业的业绩和收效。专业人士仲伟伫先生和学者芦春荣先生在考察背景非静态性和机遇认识作用的逻辑中带入开创事业者人性特点,结论说明,个体特殊性质中的隐患和成功需要等都会对机遇的认识产生明显的向上引导作用。专业人士丁铎把人性特点中的探险性和主动性以及开创新思路特性和履职性等特征进行对比,发现这类人的人性特点都对青年学者开创事业的想法有显著的影响。

由以上论断推出,人性特点是影响机遇认识的一个主要诱因。人性特点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私人对机遇的认识和挖掘。在已经存在的文献中发现,即使学识渊博者们对人性特点的区分有所不同,可是人性特点对开创事业机遇认识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该文献资料中,作者将从表向性和开放性以及神经质三个角度探索其对机遇认识的影响。再带入开创事业叙述,验证其在其中变化量值之中有没有中间介质作用。

1.3.5创业者人格特质与创业叙事的关系研究

取得成绩的开创事业和开拓创新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对于专业技术开创事业更为如此。从叙述事件的角度来看,开创事业叙述可以从多方面作用于开创事业拓宽领域过程,如:经过涵义建筑带动开创新思路的形成,通过语言互相影响推进开创新事物的实际、操作的发展和变化以及通过情境变化的叙说来提升开创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等。Crossan等人提出的4I专业框架———个人层次的感觉和集团层次的释义和整体以及更高层次的规范化,都可以看作是更高层次的开创新思路的前提[27]。而在开创事业情景中,这几个方面都和叙述事件层层相关:第一感觉是源于开创事业者的成功论述,解释有信于开创事业者在语言和绘画以及逻辑等诉说因素对个人思想进行阐释,整体要求在解释的前提下,通过参与者互相带动从而达成意见一致,而规范化是参与者持久和长久互相联动的结果。

Garda等探索叙述事件和开创事业开创新局面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认为开创事业叙述事件包括关系和空间与作为三个方面,而三者都在开创新思路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8]。从关系角度来分析,逐步进化的开创事业叙述事件不只是反映出开创事业者对开创新思路的远景和行动力,而且展现出效益有关者的参与和努力。一是开创事业者通过叙述事件强化自己定位和其他高层次参与者互相联动,健全开创新格局的主要角色认可,并用这方面来进行辨别和实现自己和收益相关者有兴趣的开创新思路的机遇。二是开创事业者叙述事析把来源于各种情境中的世界和物资因素转化成体系和有理有据的述论,加快收效有关者接受并理解开创新思路。从空间角度来看,开创事业创新思路是逐步开展和推动进取的过程,开创事业叙述事件说法中包含时间和机遇以及临时性,隐藏在运行程序中的空间含义和开创事业者的时序经过互相交替,而空间和临时性以公里记录和行走路径等形式表示出来,形成开创新格局运动的机遇。在开创新格局中,开创者与收益相关者必须明白已经产生过的情况,协助正在开展的活动,并预想适合以后运营的规划。

为了推进开创新业绩收效,开创事业叙述事件中的作息顺序和趋势不仅要符合开创事业集体的要求,而且也要适合效益相关者的愿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规定的发展理念,同时需要在时间上保持不一致的社会人群之间的全面和谐,促进新发展的集团与其开创新局面在本领域展示和取得物资等方面维持同步。从作为层面来分析,开创事业叙述事件能够加速行为能力,并给予带动一定的深义。

开创事业者利用有关叙述事件来说服收益相关人员可以看作是“往外部推动促进”的过程,而收益有关者与开创事业者开展探索和提供保持(或者意见不统一或举棋不定)的过程就看作是“向内部带入”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反反复复互相交替所形成的论断,也正是开创事业开创新思路的世界性构筑过程。在资金回报不明确、相同行业伪造严重的开创事业开创新思路中,开创事业者需要运用适当的叙述事件语言描绘开创新局面取得的合理性和收益性,并依据开创新局面各项发展不停调换叙述事件的包含和方式与政策,用以更有说服力的方式来劝导收益相关者。在开创新思路主流的争抢运行中,许多集团都很看重开创新思路活动,而对于新开创集团来说,开创新思路不单是只肯有关生死存亡的重要意义,而且表现出不同于成功集团开创新思路的行为的独到特点。相对于既有成功集团能够用积攒的合理性和名誉与开创新的经验等为开创新思路做引路人,开创事业开创新思路不单要面对原有的微型企业缺点和新发现的缺点,而且需要全力打破格局取得外部的基本认可,而适当的叙述事件方略可以通过让利益有关者和调和开创新思路以及构筑适应主流想法的分类含义为其打开合理性之门。Garda等人所说的三个角度完全展现了叙述事件和开创新思路的特征和两者在开创事业过程中的融汇,全面地书写并解释了叙述事件在开创事业开创新思路中的独有影响,并全面考虑到作为开创新思路主体的开创事业者和作为开创新思路评价估算者的利益有关者的身份,不仅以新眼界和新手段让自己现有的开创事业创新思路钻研愈发丰满,而且能够以特别的研究想法和系统的研究结构对不同主题下的开创事业叙述事件钻研带来提示。

1.3.6创业叙事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

创业是一个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和利用机会的过程,是创业者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Garud和Giuliani基于发现和创造的视角,建议从叙事的角度来讨论创业过程中的机遇。叙事视角指引我们通过关联和时间的方式来注重创业机遇,在关联时空的互动中认识到机会的意义。在叙事视角的关联维度中,整合了发现和创造视角。从发现角度来看,外在的环境条件为思维敏捷的创业者提供了可以捕捉和把握的创业机会;从创造角度来观察,创业机会产生于创造性想象和效果导向的过程。在叙事角度下,关联与实践在不断的联动中形成创业相关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创业者将过去到未来的时间尺度上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元素整合到能够自我理解的概念中,从而形成创业机遇。

叙事将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转化为一段深刻而有意义的历史,这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或否定事实,而是要定格事实、重新设计、再付诸实践,融合到现实意义当中。创业者基于叙事角度找出创业的含义、方法、缘由、可能的障碍等,然后逐步形成自身的宝贵财富。基于不同的个人阅历和未来期待,创业者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差异化叙事,推动意义不断建构和理解的过程,从而呈现机会的理解、探索和定义。叙事视角在时间维度上极其注重创业机遇的把握。创业叙事让创业者能够通过回顾以往的经历来深入探讨某一事件,或者展望新企业未来取得的成就,提升个人创业意愿,保持和塑造企业家形象,甚至可以看作是个人认知自我“创业意识”的最佳路径,进而提高识别和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当然,创业叙事在时间维度上连接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实践过程中,很难为新思想的形成做好一切准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远非线性。另外,创业叙事也将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一并融入到了对当下的关注中来。一方面,创业者创造性的未来规划塑造了他们对过去的选择性回忆;另一方面,他们看待过去的方式会影响乃至改变他们未来将紧紧追寻的创业机会。

1.3.7国内外研究述评

在研读了有关创业叙事、人格特质以及创业机会识别等大量文献后,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在探讨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时,特质论最先被讨论的,对于影响创业机会识别人格特质的因素,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这些观点也存在一定缺陷和矛盾。将研究者对影响机会识别的人格因素的研究,包括成功动机、开放性、神经质、主动性、内控能力等整合起来,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且由于缺乏实证分析或存在自身矛盾,许多研究成果受到质疑。此外,一些学者对创业者的特征进行了提炼,试图找出与创业者相关的所有个体因素,如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等都概括到人格特质当中,混淆了人格特质和个体因素的概念,导致人格特质内涵的系统化、清晰化程度降低。

其次,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作为创业活动首要环节的机会识别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并在不同视角下对机会识别的内涵界定和影响因素等都取得了进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视角,国外的研究势头逐步强劲,而我国则还尚未涉入,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创业叙事和创业机遇的研究,不仅在数量和方法上都落后一大截,就连实证研究也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在叙事和创业机会的探索上还有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以上关于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创业机会识别的文献综述,不仅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相关变量的界定和维度定义,确立了本研究的逻辑分析思路,为后续章节的假设和模型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29]。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大学生创业来提供助力,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创造数量更高的劳动岗位。无论是学校还是XX,包括整个社会,都在考虑如何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投入创业浪潮之中。凭借本次研究,以期能够寻求有效地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本文根据大学生的情况,对他们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研究,围绕创业叙事深入剖析。对于创业机会识别方面而言,研究体系的丰富,也能够引发学者们围绕创业叙事以及大学生个体特质两方面对于机会识别的影响开展分析。

第一章绪论。围绕本次研究的价值和背景进行介绍,基于国内和国际上相关学者的研究资料和文献,通过整理和汇总,构成本文的理论体系,引发本文研究问题,并简要叙述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次研究依靠的理论基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建构主义机会理论,另一方面则是人格叙事理论。同时,针对三项内容,一是创业者特质,二是创业叙事,三是创业机会识别,先后根据相关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成果等多个维度展开叙述。

第三章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基于文献综述,围绕大学生创业者的特质对于创业叙事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进行研究,完成了本次研究的模型建立并延伸出对应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聚焦研究数据,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获取方式以及分析方法,介绍了问卷调查法的实际使用情况,以便能够奠定实证研究的基础。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对数据样本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随后检验数据样本的信效度水平,以便能够验证研究假设。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全文内容,对研究结论进行汇总,对本次研究的价值进行明确,围绕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高和促进,探索有效的落地方案。

1.4.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写作中,一方面阅读图书馆的藏书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借助互联网搜索平台,对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研究文献和资料进行查阅和收集,奠定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对研究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阐述,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利用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主要调查的变量有四点:一是大学生创业者特质,二是创业叙事,三是创业认知,四是其他控制变量,围绕研究变量,对其内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3)实证研究法

主要是以围绕研究对象的调查和观察为基础,完成相关资料的获取,随后通过适宜的分析工具开展分析和研究,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围绕研究对象,对其普遍定律进行总结和归纳的研究方法,以便实现研究科学性的达成,具备一定的可信度,在目前管理类学科研究上分布比较广泛。本次研究在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实现,聚焦有效样本数据,主要完成分析内容有四方面,一是描述性统计分析,二是相关性分析,三是信效度分析,四是中介效应分析,以便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终能够完成结论产出,并探索有效地实践方案。

1.5技术线路及创新之处

1.5.1技术线路

以下为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研究内容自己绘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1.5.2创新之处

基于文献综述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学术界中有三大变量存在着比较广泛的分布,一是人格特质,二是机会识别,三是创业叙事,特别在过去几年里,其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所以,围绕这些变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本文创新之处在于:

(1)研究内容的创新

借助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查询,不难看出在研究上,主流研究方向在于对三大变量单一的研究,或者是对其他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开展研究,鲜有针对三大变量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而本次研究的关键则在于此。其次是围绕人格特质的研究方面,鲜有针对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向型三个维度的划分研究。

(2)研究模型的完善

在研究模型上,围绕创业者人格特质和机会识别的研究模型,创造性地引入了创业叙事变量,对变量关系中它的作用进行研究,同时验证有无中介作用的存在。所以,对于机会识别和人格特质研究模型的优化和提升方面,本次研究也试探性地进行了尝试。

a.在创业领域的研究上,创业机会识别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研究中,学术界主要是围绕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而本次研究提出了创业叙事这一鲜有提及的元素进行演技。

b.在个体特质和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模型上,本文引入了创业叙事这一变量,对其中介作用进行了验证,利用实证分析,完成对应的验证工作,实现了“个体特质一创业叙事一创业机会识别”完整作用机制的理论,提出围绕大学生,落实创业教育和指导的积极作用和战略价值,也就是将鼓励创新的心理特质完成向相关能力的转化,随后才有机会衍生出创业行为。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创业性人格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于定义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例如在《现代汉语词典》(1994)的解释为“人们创办事业”“创”的主要名词解释是创造,也可以被称为“创建”、“创新”、“创立”;“业”的名词解释是企业,也可解释为事业、学业等。也有许多学者根据某些环境给创业下的不同的定论。其中有以下四种典型的解释;

Bird(1988)对“创业”的解释为:通过利用一定的资源,对于经济出生创立新的组织,或者利用现有的组织创造新的价值[30]。

1990年,Stevenson对创业一词进行了定义,他定义道创业就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并利用机会的过程[31]。这就包含了:发现现在已经存在的机会、对如何利用机会进行计划、对已经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对市场进行合理管理等内容。

1991年,Bygrave提出了他的观点:创业可以被认为是对机会的发掘、组建一个新的团队、追寻新的价值的过程[32]。在2018年,罗向平指出:创业是人们将自己已经有的知识运用到全新的领域和事件[33]。

斯晓夫和王颂等人(2016)认为:创业是指人在有创业意识和个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在业内获得创业的机会,利用此机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人类需求,产品和相关服务,并不仅仅是创造价值的过程[34]。

学者对创业型人格进行研究已经有很多年的研究历程,其中他们也有共同的讨论观点,即创业型人格是一种人体内心的心理活动,并且这种心理活动和特征非常稳定。

心理学家Bandura,A(1986)则基于上述观点提出了冰山模型[35],他比较全面客观地对创业型人格进行了讲解,他认为:创业型人格特征因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很难被个体察觉,因而被其成为隐藏在冰山之下的特征,一般这类特征会对后天的人为培训产生的阻碍,因而会对个体的一些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艾森克则认为:创业性人格是人体稳定的表现模式[36]。卡特尔则表示:人格特征是人体说,沙发的思维以及行动的表现力和倾向性,但是倾向性行为会受特定场合的限制[37]。吉尔福认为: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具备区分功能,可以利用稳定性区分人与人的不同点[38]。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国外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基础上对创业型人物特征进行了更系统的深入探索。在2008年以陈仲庚为代表的一个学者组织:他们对于创业型的人格特征的概念定义,为对个体那存在不易改变或改变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是存在于人体之内,并且对而且可以对人的行为特点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人所具有的特点,特别是可以在与别人沟通时体现出来他们的差别。

本文借鉴Dmovsek,M.等人在2002年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倾向性行为,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前进而随之变化[39]。

2.1.2创业叙事

创业叙事相关的很多研究被用在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当前来看,叙事研究也开始逐步在创业范围被引用。随着发展,很多学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创业问题与叙事研究的关系,发现了创业问题为叙事所提供的帮助。

1998年,学者StajkoviejA.和D.jLuthans指出:叙述研究可以被视为是创业研究的突出贡献者。而且,这些学者们依旧觉得叙事研究可以被运用于广泛行业,有利于学者们在多种知识结合的背景下,对创业者的行为进行预判。与此同时,采集了很多创业素材,在这些创业素材里,故事性要素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被使用了。

NurseK与Luthans分别在2006年提出了关于叙事对创业领域的研究是为了明确叙事理论的应用[41–42]。此研究理论认为,叙事是为了更明确的了解事物的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叙事也被列入创业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讨论话题。但是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关于创业趋势的具体概念,以及考察维度的一致观念。各学者也站在不同的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解释。

为了更加明确的理解创业叙事的概念,学术界有部分学者尝试对其进行归类。其中O’Connor的分类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他们将创业叙事分为个人叙事、一般叙事和情景叙事[43]。个人叙事是指;创业者站在第一人称角度讲述个人的经历与创业叙事。其中包括在传世的创业叙事,以及创新型创业叙事、个人突破型故事等多维度进行情景描述;一般性叙事指的是:撰写个人商业计划书等常规文件文本,例如:如何描写极具竞争性的营销故事、计划的项目从发起到最后成功的战略叙事等。而情境叙事则是创业者在客观能动性作用下、镶嵌于情境中的叙事,其中包括历史叙事与惯例叙事,历史叙事是指;此创业项目在整个行业的发展历程,而后者是一样的人涉及公共认知的常识、信念、价值观等形式出现。为后来创业者提供了行业经验、顾客兴趣以及社会期望等方面的经验引导。上述三种类型的吸收层次以及所占角度都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效果,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都是推动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创业叙事,我包含了创业过程中所应用的创业,文本,话术等语言艺术相关的内容。其中包含商业计划书、新闻发布会、创业文本材料、众筹启动资金、打造技术品牌以及培养客户忠诚度等创业行为中涉及的言语交际活动。

站在叙事视角看,当创业者处在一定文化情境中时,愿意表达最初的创业愿景,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与创业愿景进行结合突然形成了创业叙事中的核心文本。换而言之,创业者通过叙事将创业情境化。创业叙事充伴着创业身份的形成者、创业活动协调人员以及创业活动,未来的架构构想和创业活动等基础身份。为满足研究设计的需求,现在已有研究仅围绕特定的创业叙事对其创业行为、创业过程以及绩效的达成展开研究。正如Garter在2007年所发表的看法;叙事研究在未来是一项充满想象力的科学研究,未来会在创业研究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44]。

2.1.3创业机会识别

在整个创业研究中创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有关创业机会的相关概念却没有进行统一,所以不同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

某些著名学者例如Ardichvilli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创业理论为基础,创业活动是以机会为中心进行讨论,首先,创业识别是整个创业活动的第一步,所以对于机会识别而言,要在创业行为的过程中首先完成机会识别,其是创业成功的根本所在。对于不同学者而言,不同角度对于创业机会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45]。

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种感知,其中一些重要理论例如,Kirzner学者认为机会创业就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对企业一定要做的事情进行总体感知[46],这样反映出企业的一种重要感知过程,但是对于学者Christensen而言,其对创业机会进行了更深的研究以及理解,其不仅对新的业务能力进行强调,还提及了企业盈利的可能性[47]。

学者Churchill认为利润的总体确定是同意机会的成果,所以机会的利用不仅是机会识别而基础,还是机会识别完好利用的结果,相关产品的转化,使得识别机会可以进行开发及利用学者Kourilsky认为机会识别的创新对于整个企业市场而言,会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48],而学者Hills以及Lumpkin认为机会识别不仅可以为企业相关印务的创新打下基础,还可以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影响,初除此之外,某些学者认为,对于机会感知而言,其还具有较强的盈利性,而感知机会还充满着企业的未来操作性,例如学者Chandler曾经提出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会有很多次机会,产生很多机遇,以此确定创业是否可以成功。机会的识别不仅要在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中进行实现,还要在不断变化的商机中进行识别,所以创业者要拥有更加强力的识别能力,学者Lumpkin也同样认可此观点[49]。

某些学者认为创业机会不仅是个机会还是一种过程。例如Hills以及Dekoning提出的机会识别的过程[50],主要为三个过程,分别为,消费者并没有被满足,需求与资源具有相关的匹配度,相关资源的调配进行业务开发。

学术界对于其设定有着不同的角度,但是其感知视角都要对感知过程进行总体性的分析。

本文研究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创业者的机会识别是当事人主动搜索外界信息的主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引用自我寻找机会的能力对外界信息进行相关的搜集

2.2理论基础

2.2.1计划行为理论

著名学者Aizen以及Fishbein提出计划行为理论,其认为理论行为是相关理论得到进化以及延伸所得到的行为,其不仅对行为理论中的外部影响进行了总体的补缺,还解释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行为发生的影响[51]。所以该理论表示人物对行为的理解主要是以意向程度进行决定的。

但是,与理性行为相反的是计划理论,在计划理论中影响行为的不仅是个人态度,还有主观感知进行控制,其中个人态度产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对于事件发生的主体有自我评价的能力,是主观知觉,而对于环境因素而言,其可以将更多的人群以及事物归纳进当事人的综合考量之中去,而感知能力出发点是人本身,对于某项事物的成功率而言。在三项因素的共同努力下,个体才能在某些事项产生自我感知意识,而相关意愿一旦产生就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2.2.2社会认知理论

著名学者班杜拉创建社会认知理论,此理论认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人的行为模式进行解释。在此理论中,三个因素构成相互关联的系统,分别为社会环境、个人感知以及行为活动。对于个人影响力而言,社会环境必然是不法进行忽视的首要因素,对于主观认知而言,其是主要的影响方面,两者都会有不同的作用(胡玲玉等,2014)[52]。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社会认知理论受到人们的认可,某些企业管理理论对其也是相当认可的,在以后的研究中,大量的学者也对此理论进行深度的研究。社会认知理论是环境理论以及自我主管认知理论的结合,对于学者的研究思路开展了新的发展过程并且此研究成果也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社会理论认知不仅可以以经济环境、创业者意愿等方面为基础,来了解行业的行为以及人为因素,以此可以为创业行为进行更好的研究(丁明磊,刘秉镰,2009)[53]。学者Krueger在将认知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后,认为此行为是个体反应社会的总体认知行为[54]。

2.2.3模式识别理论

模式识别理论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识别能力,也就是人们对于事件信息的收集以及反应能力。此理论主要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总体的数据汇总,并且建立相应直观的模型,对相关现象进行解释以及分析,该理论模型普遍用于分析以及研究。

著名学者Matlin认为,大部分模式理论的模式是对相关事物进行的逻辑结构,任何若干的事物都会在其背后组建若干元素,在这其中有着大量的逻辑关系,对于模式理论而言,其研究过程具有相互激励额作用,所以模式识别要对整个事物进行刺激识别[55]。

而Solso(1999)则以模式论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分支学说,原型模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原型是反映和识别事物特征的典型[56]。原型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即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现象,在人类的生活经验和记忆中长期存在。执行模式识别也就是执行原型识别。

根据模式识别理论,学者Baron(2006)将模式识别理论引入了对企业家创业机会原型的研究[57],他认为,企业家将个人的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多种特征与企业家机会相结合所建立的认知框架,可以帮助企业家更好地识别创业机会。与此同时,他注意到,有些企业家有更丰富的机会原型,从而确保他们对创业的机会和风险更加敏感和警惕。

第3章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3.1假设提出

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大多数书研究人员将关系研究分为三类: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人格特质与创业叙事的关系、创业叙事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58],但是这三类关系之间有何联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以创业叙事为主要研究点,模型在这些中的变化难以预料,亟需被研究。

本文研究具体涉及四个方面:

(1)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

(2)创业叙事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

(3)人格特质与创业叙事的关系;

(4)创业叙事在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发挥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3.1.1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通过搜索有关文献资料,我们不难总结出创业者大多拥有独特的人格特点,他们的在洞察力、个性和能力等方向都与不创业的人存在肉眼可见的差异。为何创业团队里只有一部分可以比较突出,认知学派给予了一定的解释:创业者独特的人格特征在这中间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机会识别层次,在相同的外部环境时,一个创业者如果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成功地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并将其转变成创业的具体行为。特质论的出现让科学家们认识到机会识别的重要性。

Chell等通过研究指出人格特质的关系正比例与正确辨别出商业创业的机会[59];Viswisvaran通过研究指出人格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预测意义,特别可以预测到工作中的表现和创业机会识别[60];Shane通过研究指出人格特质非常重要,尤其是创业机会的识别和研究创业计划方面[61]。

基于上述研究作以下假定:

H1: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正影响

郑振宇等学者在2009年对个人情绪在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方面的作用,通过研究分析,指出情绪在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和创业行为的选择中,特别是在整个创业活动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且对创业的效果有间接的作用[62]。如果一个人从事带有沮丧情绪的行为时,会大大降低整体创业的成绩和效果。仲伟伫和芦春荣在2014年的研究中指出,环境动态和机会识别影响有何关系的研究中增加了对创业者人格特质的研究时,冒险的意愿和对个人特质的表现要求都对发现机会具有显而易见的正面影响[63]。丁铎在2015的研究中,对人格特质包含了冒险、主动、创新和正直的精神,指出所提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具有重要影响[64]。

Zimbardo在2000年的研究指出,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倾向具有特定的倾向方向,以此形成了特定的人格特质,这是不会跟随时间空间变化而有所改变[65]。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理论:大五模型和艾森克人格特质论。首先将人格特质分类为三类:(1)外向性;(2)开放性;(3)神经质。外向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展示为积极向上、自信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待人主动积极等;开放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展示为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强等;神经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展示为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将从人格特质的三类入手,从外向性、开放性、神经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机会识别的关系。

如图3-1所示。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作以下假定:

(1)H1-a:大学生外向性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明显正向

(2)H1-b:大学生开放性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明显正向

(3)H1-c:大学生神经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明显正向

3.1.2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叙事在企业家学习和经验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ae,2002;Cunlifife&Coupland,2012;Hamilton,2013;Garud,Gehman&Giuliani,2014)[66-69]。显然,讲故事与企业家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互动,确定机会并获得经验紧密相关。一些学者认为叙事是科学方法的一种补充方式。也就是说,学习与方法和工具的运用脱离不开关系(Rae,2005)[70]。基于此,确定故事的角色可以使您对企业家如何学习和获得经验有更广泛的了解。

叙事可以提供足够的机会通过隐晦的比于进行概念化。以这种方法运用故事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揭示从不同角度能够看到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讲故事和说故事的一种方法,视为重点的是交流和说服力的各个方面。另外,创建一个故事则强调了协作和反思以及企业家精神各个方面的重要性,这与以前的隐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使用叙事方法将企业家精神的各个方面概念化,将开辟新的视角并且非常有效(Johansson,2004)[71]。和Garter在2007年说的一样,叙事研究是一门富有想象力的研究,并且肯定会在公司研究中重要性更加强。

基于上述研究作以下假定:

H2:大学生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正影响

叙事把创业时候出现的日常经验转移成为有价值的生活事件。它们没有接受或拒绝事实,而是冻结、塑造并融入了意义进生活事件中[72]。创业的人使用叙事意义来建立创业者的含义,起因,潜在阻碍和创业方法,以融合为自己的见解。相关企业家根据各自的优点,不同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来呈现不同的故事,并鼓励进行中的意义构建过程,从而使之成为可能,并提出定义、理解和追求。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时间的维度夸大了一个长篇故事对于形成和获得创业机会的重要性。企业家故事回顾了以前的经验,并计划了新业务将取得的成就,以培养个人企业家精神,并促进教育和未来的形成,以提升企业形象,并鼓励企业家了解这样做的结果[73]。即便如此,它仍被视为鼓励个人认识自己的“创业意识”和促进对机会的认识和敏锐度的最佳方法。

本研究主要检验内容准备,激情和叙事卷入作为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如图3-2所示。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作以下假定:

H2-a:大学生创业内容准备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明显正向

H2-b:大学生创业激情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明显正向

H2-c:大学生创业叙事卷入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明显正向

3.1.3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的影响

创业叙事可以被认为是在识别机会的时候每个人独特的准备工作,目的是确定受人格特质显着影响的机会[74]。创业叙事是个人社交网络,先验知识和人格特质全面影响的结果。拥有广泛的社交网络可以改善创业叙事并增加发现机会的几率。创业者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人格也可以帮助改善创业叙事。学生外向性与公司内容创作行为紧密相关。外向性越强,创业者的内容准备就越突出,而规避错误的动机通常与搜索信息时的行为成正相关。Hisrich等提出个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的时候,为了抵御动荡并取得成功,他们使用积极向上的主观想象来维持较高水平的风险预警[75]。此风险预警有助于发现商机。Ray和Cardozo提出,创业叙事是创业者在发现外界环境有所不一样时候做出反应的趋势和敏感性。信息响应的特征受所获得因素的作用,人格和社交网络的特征也起着作用。林嵩等学者提到,个人机会的识别和评价直接受到人格特质和机会类型的约束。对机会潜在价值的认识和发展方向会影响评估机会[76]。人格特质、注意力和风险偏好程度都会影响对机会的判断。

基于上述研究作以下假定:

H3: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的作用明显正向;

H3-a1:大学生外向性对内容准备的作用明显正向;

H3-a2:大学生外向性对激情的作用明显正向;

H3-a3:大学生外向性对叙事卷入的作用明显正向;

H3-b1:大学生开放性对内容准备的作用明显正向;

H3-b2:大学生开放性对激情的作用明显正向;

H3-b3:大学生开放性对叙事卷入的作用明显正向;

H3-C1:大学生神经质对内容准备的作用明显正向;

H3-C2:大学生神经质对激情的作用明显正向;

H3-C3:大学生神经质对叙事卷入的作用明显正向;

本研究主要检验外向性、开放性、神经质三项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的影响,如图3-3所示。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3.1.4创业叙事的中介作用

创业叙事慢慢地在创业界被引起关注。不管创业叙事是否可以充当人格特质和识别创业机会之间的中间者,国内外研究团队对这块的研究几乎没有。同一时间,现有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关于学生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的影响[68],人格特质对识别创业机会的影响以及创业叙事对识别创业机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证据[77]。这意味着已经创造了研究机会来更详细地分析个人创业的机制。那么,人格特质的差异会首先影响创业叙事,然后影响创业机会的识别吗?换句话说,开放,外向,神经质人格等是常见的人格特质,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个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思想,但是除非这些特征改善了个人的创业叙事,否则并不一定导致对特定的机会的识别。从理论上讲,人格特质必然会第一步造成每个人的能力有所不一,其次才能对创业者的行为决定造成不同。在本文中,我们将创业叙事作为中间变量,以查看它是否可以充当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和对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中间者,以及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创业叙事,给出并测试它是否会影响创业者的观念。首先做了以下假定:

H4:创业叙事是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中的中介效应关系

H4-a:创业叙事是大学生外向性与创业机会识别中的中介效应关系

H4-b:创业叙事是大学生开放性与创业机会识别中的中介效应关系

H4-c:创业叙事是大学生神经质与创业机会识别中的中介效应关系

3.2研究模型

根据上述的一系列假定,本文的自变量选择为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中间变量设置为创业叙事,以此来研究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原理,建立本文的研究分析模型,如图3-4所示。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结合以前的学者们的研究,选择了外向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三个维度来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相关的进行入手。外向性是个人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取得成功的趋势。开放是个人从事高风险活动并容忍潜在风险压力的趋势。神经质的人格是个人打破习俗,独特和创新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关于大学生创业叙事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使用内容准备、激情和叙事。内容准备是经过许多途径获得有关其业务目标信息的人们的心理表达,这与创业者访问信息途径和信息量有关。搜索功能是相互关联的[78]。激情是指企业家筛选、处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链接和连接的能力。叙事卷入是指个人通过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将已处理和集成的信息作用于业务实践流程的能力[71]。一些研究人员指出,商机需要分解为两个维度:可行性和盈利性,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将其分解为三个维度:潜在的经济价值,独特性和可行性;一些研究者则认为需要将其分解。对于特定的创业机会学生,调查仅包括:本文没有细分因变量的维度,因为没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未从事创业活动的潜在创业者群体[79]。

3.3本章小结

根据文献综述和上述的一系列假定,研究人格特质三个方面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中间变量设置为创业叙事,研究创业叙事在他们的关系里是否是中间关系,基于此提出假定,并得到了理论模型如图3-4.本研究基于以往学者们的研究,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得到四大类的假定以及它们下面的十八个子假设,如表3-1所示。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第4章研究设计与方法

在第三章中,我们主要设计了一个以创业叙事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模型,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为了验证上一章提出的假设,这部分通过用已经有数据的人格特质、创业讲述以及机遇抓取这几个角度成熟量表,编制了问卷,并对问卷小样本数据进行了信效度分析,确定了最终的问卷数量表,为下一章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

4.1变量测量

本文共包含四个变量,三个主要变量是自我变量人格特质、创业叙事中介变量和因变量创业机会识别,一个控制变量,主要选择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专业、出生地等;另一个主要变量是外向性、开放性、神经质三个维度,创业机会识别分为内容准备、激情和叙事介入三个维度,其中创业机会识别仅限于自身。为了提高提假设检验的有效性,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学者开发并经多方验证的成熟量表,作为各变量测量题项,量表的测量方法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详见附录)。

4.1.1大学生人格特质测量

文章从Zimbardo等(2000)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格特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它会影响个体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并且不会随时空而改变。借鉴大五模型和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本研究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型、开放型和神经质型。外向性格主要表现在活泼开朗,自信乐观,善于交流,有激情等;内向性格主要表现在好奇心强,富于想象力,有创造力等;内向性格则表现在神经质。

其重点表现在敏感、易紧张、焦虑、不安全、情绪失控等方面。

本文的测量量表主要参考了Saucier(1994)开发的Mini-Marker量表。题目共18个,采用了李克特的5点评分表格的形式。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4.1.2大学生创业叙事测量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研究所选择的调查对象的特点及所处的社会契约环境,选择了内容准备、激情和叙事介入作为创业叙事的三个维度。Preparedness引用了Chen(2009)在研究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其中内容准备的概念定义为企业家在陈述商业计划时所使用的叙述方法。问卷共分为五个主题,分别是:“企业家的叙事包含实质内容”、“企业家的叙述经过深思熟虑”、“企业家的叙述连贯一致、合乎逻辑”、“企业家的叙述清楚地说明了商业计划的合理性”以及“企业家的叙述引用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热情(Passion)同样引用了Chen(2009)所用的测量方法。这份表格包括六个主题,分别是:“叙述人有充满活力的肢体动作”、“叙述人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叙述人有生动的表情语言”、“叙述人使用大量的手势”、“叙述人与人交谈时,他/她的眼睛都是炯炯有神的”以及“叙述人的语气和语气各不相同。叙事性参与量表是由Busselle和Bilandzic(2009)开发的,其中包含了四个维度共10个项目。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表4-2创业叙事的测量题项

4.1.3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测量

创业机会识别是个人对市场动态和企业家资源的高度敏感,能够感知和发现新的市场、产品、服务或组织方式,从而创造或提升价值的过程。巴伦首次将创业机会按机会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其分为三个维度:潜在经济价值、独特性和可行性。我国学者主要根据机会识别的特点,将其定义为盈利能力和可行性。根据提蒙斯的量表,杨玲把机会识别定义为盈利、可行和新颖的维度。由于创业机会识别主要是个人利用已有的信息对潜在的商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作出主观判断,因此,机会识别将作为一个单一的变量参与本研究。该量表(见附录)主要参考苗青(2006)、金金睿(2010)量表,共5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评分。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4.1.4控制变量

企业家机遇识别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人格特征和企业家机敏度的差异,PhillipH.Phan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家机遇识别也受到个体背景的影响,如性别、家庭背景、学历等。本文以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主,控制变量要突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因此将性别、学历、专业、出生地等四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对学历、专业划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控制变量“学历”包括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及以上,“出生地”包括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或农村,“专业”按现有专业类别分为文史、理工、经管等四个层次。

4.2问卷设计

本文问卷的设计包含五个部分。首先是卷首语。在卷首语部分阐述了此次调查的目的并对参与人员表达了谢意。问卷第一部分为控制变量的内容。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是本文各变量的测量题项。分为三个维度: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创业叙事量表、创业机会识别量表。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外向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三个方面,创业叙事包括三个方面:叙述内容准备、激情、叙述介入,创业机会识别中只有一个维度,是一个包含四个主题的测度量表。

4.3问卷收集

问卷通过发放给大学学生、研究生和毕业生,这些人员来自于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晋中学院、西安邮电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学的问卷回收情况,如下表5-1: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Mueller提出了SEM(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结构方程的模型)即总样本量不应小于被测变量数的10到15倍,且越好,至少不小于200,SEM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越好确保。在这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达到六百份,其中回收到的调查数据有580份,从51份错误问卷中删除,实际有效问卷529份,样本是数符合SEM要求的。

4.4样本特征分布

表4-5样本特征描述性进行统计分析(N=529)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分析

表4-5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性占总性别的57.84%,女性占42.16%,本科占45.1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3.46%。样本中“文史”占50%以上,“大中城市”占37.05%。郡。从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企业家,则大多数样本为“否”,比例为64.65%,其中35%的样本为“否”。在样本中,75.61%的人选择了“否”,44.23%的人选择了“无创业目的”,这与我国城乡居民的分布基本一致,因此本研究中控制变量样本的数据更为合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

4.5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和创业机会识别的三个变量维度测量的理论成果,根据研究需要借鉴成熟量表形成本法研究的各变量维度测量量表;其次,在前面确定的各变量的量表内容结合控制变量进行研究所需要的问卷。最后,对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情况进行概括描述,并对收集的问卷进行了特征变量统计分析,为下面一部分的数据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5章研究数据与假设检验

第四章采用量表预测试的方法提取有效的小样本数据,结果表明该量表设计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本研究向高校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更真实的数据。

5.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将选取七个控制变数:性别、受教育程度、主要出生地、家庭成员是否有创业者、本人是否有创业经验、目前的创业阶段,根据这几项指标来进行分析统计。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以表5-1中529个样本的44个元素进行spss25.0分析,表5-3中偏度的绝对值最高为0.655小于2,曲率的绝对值最大为1.448小于5。总样本符合正常分配的要求,可以在下一步进行分析。

5.2信效度检验

5.2.1信度分析

在进行了EFA检验后,为了确定测量量表具有有效性,需要进行信度评价,在Likert式量表中,一般用Cronbach,a系数来验证,Cronbach5a的值与题目的内部一致性呈正相关,通常认为a的值大于0.7就表示合格,最小值为0.5。CITC是校正项目的总相关性值,是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的总积差相关系数,CITC值较高表明该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反之则表明项目内部一致性较低,通常被认为最小可接受的CITC值为0.35。

(1)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信度分析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分析

表5-2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信度分析

从表5-2中可以看出,外向性、开放性、神经质分量表中Cronbach’a值分别为0.797、0.821、0.828,明显高于临界值0.7;而CITC三个维度中,CITC值最小值分别为0.594、0.577、0.643,均大于临界值0.35,且若删去每个题目,其他题目变量组成的分量表a系数无明显变化。因此,大学生个性特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和信度良好。

(2)创业叙事量表信度分析

表5-3创业叙事量表信度分析(N=106)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从表5-3中可以看出:信度系数值为0.938,大于0.9,因此这说明研究资料的信度质量很高。以CITC值来说,均大于0.4,说明各分析项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也说明信度较好。总之,研究资料的信度系值在0.9以上,综合表明资料的信度质量较好,可用于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创业叙事量表的内在一致性和信度较好。

(3)创业机会识别量表信度分析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信度系值为0.986,大于0.9,因此研究资料的信度品质较高。对于已经删除项α系数这一栏,任意题项删除了以后而信度系数却没有显著地增加。所以说明题项不应被删除。对于CITC值,CITC值均大于0.4表明各分析项目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同时也表明信度水平较好。总之,研究资料的信度系值在0.9以上,综合表明资料的信度质量较好,可用于进一步的分析。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创业机会识别量表的内在一致性和信度很好。

5.2.2效度分析

有效性是指使用量表测量被调查对象某种特质程度的大小,分为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测量量表内容与题有代表性和适切性,若研究中采用的变量维度和题都借鉴了国内外成熟量表,则认为内容效度好,不需要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测试。本文采用了国内外成熟的测量方法对变量维度进行测量,因此不需要进行内容效度测试,只需要进行结构效度测试。

在进行EFA(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探索性因子分析)测试表的结构效度测试之前,首先要观察测量项目数据是否适用EFA,本文选择了KMO值与Bartlett球形度测试值进行对比,当KMO值达到0.6以上才被认定为合格,KMO值趋于1,说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高,如果经测试后发现该研究适合于进行因子分析,那么就可以进行小样本构建的有效性测试。本文采用因子负荷、各因子变异贡献率和累积变异贡献率三个指标检验量表构建效度,一般认为因子负荷值大于0.5代表合格。

(1)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效度分析

表5-5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因子分析前相关指标检验(N=106)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表5-5显示,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的KMO为0.829,明显高于0.7的临界值,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471.998,P值为0.000,低于0.05,否定净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元矩阵,因此大学生人格特质量表适合于EFA测试。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从表5-6中可以看出,从包含12个题目的人格特质量的表中地三个因子来进行分析,即外向性因子和神经质因子还有开放性因子。在这其中最小的因子负荷值为0.561,明显高于最大因子负荷系数0.5,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0.63%,22.103%,22.963%,比较平均,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208%,显著高于最大因子负荷值50%。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特异性品质表现良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检验问卷的结构模型是否与实际收集的数据相一致,是否吻合,被测指标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各个维度的测量变量。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从表5-7可见,卡方值63.849,NC值1.252,小于2。那么模型适配度较好,RMR值0.026,低于了临界值0.05。那么该模型还能够得到认可。RMSEA值为0.024,低于了0.05,当增值适配度统计量值最低0.961,高于0.9的临界值。而这一数据,表明了人格特质量表模型与实际数据搭配是比较合理的。在简约适配统计量中,人格特质理论模型AIC值为117.849,低于了另外的两个IC值。综上,人格特质的模型适配均达到标准的临界值。

(2)创业叙事量表效度分析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由表5-8可知,创业叙事量表的KMO值为0.897,明显高于0.7的临界要求,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片方值为623.865,P值为0.000,低于0.05,否定了净相关系数矩阵非单元矩阵的假设,认为创业叙事量表适合EFA检验。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从表5-9可以看出,创业叙事量表中含有12个题项,分别抽取了三个因素:激情因素、叙述内容准备因素、叙述卷入因素,最低因子负荷值为0.708,大于负荷系数最低标准值0.5,因子负荷系数贡献率分别为24.352%、23.937%、22.357%,较平均水平高出了70.646%,显著高于临界值50%。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创业叙事量表的效度较好,可以进一步研究。

接下来,我们需要检验问卷的结构模型是否与实际收集的数据相一致,是否吻合,同时被测指标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各个维度的测量变量。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从表5-10可以看出,创业叙事模型的适配度所使用的有关指标进行评估。由5-9可以看出,卡方值为112.962,NC值为2.215,是小于3的,这说明模型匹配良好。RMR为0.025,小于0.05临界值,说明自适应模型是可以接受的。RMSEA为0.042,小于0.05。而增值统计值较低,为0.939,高于该模型的临界值,说明实际规模是合理的。在简单合适的统计数据表明,创业叙事量表模型的AIC模型为156.962,低于其他两个模型,这表明叙事模式是在接受范围之内的。

(3)创业机会识别量表效度分析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以表5-11为例,KMO为0.824,明显高于0.7的临界要求,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片方值为224.603,P=0.000<0.01,,不接受净相关系数矩阵非单元矩阵假设,因此该量表可用于EFA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表5-12的分析,得出创业机会识别量表中的惟一因素,即创业机会识别因子,其最小因子负荷值为0.826,明显高于因素负荷系数最小因子负荷值0.5,方差贡献率为74.635%,显著高于50%。以上结论表明,创业机会识别的效度指标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表5-13为创业机会识别模型关于适配度测试指标进行评估。5-11表示模型卡方值为7.874,NC为1.969,在1到3之间,表示匹配良好。RMR值为0.014,小于0.05,结果表明模型是可以接受的,RMSEA值为0.021,小于0.05,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具有附加值的拟合度统计值最低为0.954,高于0.9,说明商机比例尺图与实际数据吻合合理;在简化统计中,一个企业的理论识别模型的CAIC值为20.000,小于其他两个模型的CAIC值,说明其被识别的可能性是合理的,说明:确定企业的可能性坐好。总的来说创业机会能够判断各适配指标的匹配度能否已经达到了标准的预期值,并且能够判断路线图是否适合实际数据,最终判断是否允许执行SEM的测试。

5.3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统计方法。相关系数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在0和1之间是绝对的。绝对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大,一般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低于0.3低相关,0.3~0.6中等相关,大于0.6高相关。

本文用spss25.0软件计算了各测量元素的平均值作为7个潜变量的测量值,并分析了4个控制变量与7个潜变量的乘积差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见表5-4。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表5-14显示了所有变量的相关分析。对于表中的R值和相关系数值,变量之间或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自变量与自变量:第一,这三个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6,P<0.01;r=0.122,P<0.01;r=0.050,P<0.01),三个变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51,P<0.01;r=0.200,P<0.01;r=0.380,P<0.01),0.146,P<0.01;r=0.346,P<0.01;r=0.346,P<0.01;r=0.132,P<0.01;r=0.132,P<0.01;r=0.191,P<0.146,P<0.01;r=0.346,P<0.146,P<0.146,P<0.01;r=0.132,P<0.132,P<0.132,P<0.132,P<0.132,P<0.01;r=0.191,P<0.191,P<0.191,P<00.01;P<00.191,P<0.01;P<0.01;r=0.098;r=0.098;r=0.098;r=0.098,0.348,0.348,0.348,P=0.348,0.348,

而自变量三个维度与因变量间是明显的正的相关关系(r=0,227,P<0.01;r=0.306,P<0.01;r=0.286,P<0.01),

变量三个维度与因变量也是正相关的(r=0.344,P<0.01;r=0.380,P<0.01;r=0.260,P<0.01)。

5.4回归分析

通过前文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中介效应。本部分基于温忠麟、刘红云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方法及应用》中重点分析了结构方程模型因果关系中的中间作用,以及如何去调节作用的具体方法,更进一步的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的验证相关假设。

在下列回归分析中,本文均选取性别、学历、学科类型、出身地、家人有无创业者、本人有无创业、目前创业阶段作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加入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排除除自变量以外的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4.1外向性-创业叙事-创业机会识别中介效应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如表5-15所示,外向性人格特质因子得分通过三个创业叙事因子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模型。主要是按照温忠麟关于中介效应的解释路径做依次检验。

模型1展示的是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模型2、4、6分别表示自变量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正向、正向影响;模型3、5、7是三条中介路径的结果模型,我们发现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依然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证明: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正向影响的结论是稳健的。

5.4.2开放性-创业叙事-创业机会识别中介效应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如表5-16所示,开放性人格特质因子得分通过三个创业叙事因子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模型。主要是按照温忠麟关于中介效应的解释路劲做依次检验。

模型1展示的是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2、4、6分别表示自变量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负向、负向影响;模型3、5、7是三条中介路径的结果模型,我们发现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依然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证明: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正向影响的结论是稳健的。同时结合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的解读,我们不难得出,开放性人格特质-激情-创业机会识别这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是显著存在的,中介效应占比32%(ab/c)左右。

5.4.3神经质-创业叙事-创业机会识别中介效应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如表5-17所示,神经质人格特质因子得分通过三个创业叙事因子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模型。主要是按照温忠麟关于中介效应的解释路劲做依次检验。

模型1展示的是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模型2、4、6分别表示自变量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负向、负向影响;模型3、5、7是三条中介路径的结果模型,我们发现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依然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证明: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负向影响的结论是稳健的。

5.5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叙事与创业机会识别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假设的验证结果如下表。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分析内容整理

表5-18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这项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完善和汇编相关文献,并提高对工作机会的认识,人格特质和创业叙事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从而初步建立理论研究模型。根据该研究模型,以“大学生人格特质如何通过创业自警觉性影响创业机会识别”为主题,将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研究样本,对量表与样本使用SPSS25.0和AMOS25.0进行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利用CFA检验理论模型适配度与模型信效度,在检验及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路径系数时则需要使用SEM进行分析,经过深入研讨大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叙事及人格特质三者影响机制,得到如下结论:

(1)大学生人格特质的不同维度在创业机会识别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2)大学生创业叙事的三个维度在创业机会识别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3)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有积极的作用

(4)大学创业叙事在人格特征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存在部分的中介效应。

6.2研究启示

该研究深入讨论了学生人格特质对识别大学生创业机会和调解两者之间的创业叙事的影响。这表明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对他们的培养需要包含开放性、提高他们的神经质,识别工作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成功。特别适合企业家的特征也代表创造就业机会,而工作机会的确定则代表着企业家的目的是要转变为企业家的事实。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的方面,这一系列研究结果为改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提供支持的平台提供了有意义的改进建议,其中包含以下几点:

6.2.1解决个体创业的特点,实施个性化创业教育

在经济和社会变革与现代化方面,高校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扩大了大学生的范围和范围。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外向性,能接受的尺度大小和神经质程度,作为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分析项目,对承认创业机会具有积极影响。创业教育更需要多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变化,更应重视对学生人格特征的评估和分类,利用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并应加强对各种创业特质的个性化训练是对这一研究方法的最重要解释之一。我们将更多的成功创业例子纳入创业教育中,以帮助大学生创业工作机会创造楷模,改善创业动力并提高大学生的成功率。关于开放性,我们鼓励大学生勇敢积极应对创业实践中的风险,对于就业的不可靠和不可预估性保持充分的自信。在神经质方面,大学应选择一般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大学生拥有非常专业的知识素养,这非常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就业中取得成功,发动自己的思维,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克服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创新实践中并改善神经递质。

6.2.2通过专注于创新叙事来增强大学生的叙事技巧

从创业研究的角度,研究选择了叙事内容、情感和叙事参与准备,发现这三个维度对识别就业机会都产生了正面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提供了一种新的作为培训创业教育和创业技能方式。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技巧讲出令人动容的内容。由于缺乏业务历史,信息不对等和其他问题,造成新创业大学生资源不足的问题。他们需要通过讲故事来引起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并从资源中获得支持,以解决缺乏自身资源的主要问题。与讲故事的方式相比,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如何创造出一个好故事。一些大学生能够讲故事,他们的话语充满活力,并且他们的肢体动作和表达语言范围广泛。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说些什么比讲一个故事更重要,特别是对于专业投资而言。在获得资源支持的过程中。创建完美的,有特殊含义的,连贯和谐振历史,积极解释公司等的愿景,完成的理想,以创建一个符合大众形象和受到大家认可的图像,满足人们认识和接受好,穿越“合法性门槛”的新公司。利润来源需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开始叙述时,初创企业家需要根据他们的行业特征和组织特征来建立良好的历史。当大学生在人员资助平台上启动人员资助项目时,讲故事仍然是获得资源支持的非常效率高的手段。由于企业家针对的是广泛的,分散的,个人的,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投资技能的投资者,因此大学生需要“吸引投资者”以说服情感和投资者的反馈,以刺激反馈,坚持没有主要策略。因此,对于企业家项目,创建一个非常吸引人,打动人的获奖项目的叙述很重要。

6.2.3重视创业机会识别,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性支持

积极把握创业投资机会,作为投身于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关,社会都应该重视和关注它。学校和大学应在大学生教育系统更多的产业资源,应该将这些有效和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和资源用来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学习和通过启动由卡行业导师校企一起来共同完成学业研究,实践自己的职业,创造了校企合作的企业平台,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现实问题,积极探索行业、市场、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规矩和道具走向。XX是基于一项支持提供创业资金的现有企业家的政策。它们提高了企业家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凭借高水准的服务吸引了新的企业家。增加创业机会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培养出有利于就业和宽松开放的市场氛围,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一套创业优先政策,并实施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6.3研究不足及展望

基于大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出发,本研究考察了人格特质与创业叙事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创业机会,并通过数据测量测试和建立模拟模型来假设实际情况得出研究结论。根据主观的个人因素和客观的外部因素,这项研究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结果的不全面性,

这项研究仍然有很多缺点。例如,样本不具有准确性,大多数数据收集来自太原,西安及附近地区,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研究,因此分析结果并不能代表所有情况;

这项研究还没有完成一个全面的框架来确定驱动企业家机会的因素,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尽管在问卷调查中浪费了大量资源,但原则上收到的有效问卷数量符合本文的研究要求,但它们并不是真正需要的理想样本数据。

企业家的叙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对动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会影响到确定企业家机会的过程。本文通过横向研究考察了可能的非理性。将来,我们可以从企业叙事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出发,进行实验模拟或更长的时间,进行后续研究,以研究改变企业叙事的过程。

衡量企业叙事的标准还不成熟,相应的合理制度仍需改进。未来的研究可能会对研究模型产生更多的示范性影响,因此可以以更广泛,更详细的方式来理解识别机会的本构机制。

参考文献

[1]LonglongWang.Entrepreneurialnarrativesandconceptteachingandlearning.2020,34(1):24-35.

[2]JoanneLarty;EleanorHamiltonStructuralapproachestonarrativeanalysis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InternationalSmallBusinessJournal,2011

[3]HenriHakala,GregoryO’Shea,SteffenFarny,SeppoLuoto.Re‐storyingtheBusines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ialEcosystemConcepts:TheModel‐NarrativeReviewMethod[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20,22(1).

[4]PhilipTRoundy,MarkABayer.Entrepreneurialecosystemnarrativesandthemicro-foundationsofregionalentrepreneurship.2019,20(3):194-208.

[5]PhilipT.Roundy.Rustbeltorrevitalization:competingnarrativesinentrepreneurialecosystems.2019,42(1):102-121.

[6]孙永波,丁沂昕.创业导向、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机会识别[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05):130-144.

[7]DifferentStrokesforDifferentFolks:EntrepreneurialNarrativesofEmotion,Cognition,andMakingSenseofBusinessFailure[J].OrlaByrne,DeanA.Shepherd.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15(2)

[8]Narrativeattributionsofentrepreneurialfailure[J].SakuMantere,PekkaAula,HenriSchildt,EeroVaara.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13(4)

[9]EntrepreneurialNarrativeIdentityandGender:ADoubleEpistemologicalShift[J].EleanorHamilton.JournalofSmallBusinessManagement.2014(4)

[10]HannaSkorczynska.MetaphorandEducation:ReachingBusinessTrainingGoalsthroughMultimodalMetaphor[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4,116.

[11]JoepP.Cornelissen,JeanS.Clarke.Sensegivinginentrepreneurialcontexts:Theuseofmetaphorsinspeechandgesturetogainandsustainsupportfornovelbusinessventures.2012,30(3):213-241.

[12]RAISINGSTUDENTS`AWARENESSOFBUSINESSCONCEPTUALMETAPHORSINBUSINESSGENRE.2018,19(19)

[13]JeanClarke,RobinHolt.Imageryofad-venture:Understandingentrepreneurialidentitythroughmetaphoranddrawing[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17,32(5).

[14]VasilikiVamvaka;ChrysostomosStoforos;TheodosiosPalaskas;CharalamposBotsarisAttitudetowardentrepreneurship,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andentrepreneurialintention:dimensionality,structuralrelationships,andgenderdifferences[J]Journal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2020

[15]MichaelMandrup;TineLynfortJensenEducationalActionResearchandTripleHelixprinciplesi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troducingtheEARTHdesigntoexploreindividualsinTripleHelixcollaboration[J]TripleHelix,2017

[16]黄翠翠.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

[17]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05(15):731-745.

[18]MarkV.Cannice,ArthurH.Bell.Metaphorsusedbyventurecapitalists:Darwinism,architectureandmyth[J].VentureCapital,2010,12(1).

[19]ErikLundmark,AnnaKrzeminska,DeanA.Shepherd.ImagesofEntrepreneurship:ExploringRootMetaphorsandExpandingUponThem.2019,43(1):138-170.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6月2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079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24日
Next 2022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