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社区构建: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变化,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网格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和谐社区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概念,分析了传统社区管理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形势变化,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网格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和谐社区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概念,分析了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与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相对应,探讨了网格式社区管理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我国社区实际,指出了网格化管理的操作流程和积极影响,为我国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和谐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
浅谈和谐社区构建: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社区管理面临着新问题、新形势,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态势。当前社区人口流动系数增加,信息统计工作繁重,以往依靠行政管理体制来维系的社区管理模式,与现阶段社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设和谐社区,必须立足于新措施、新模式。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是我国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一大突破,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构建和谐社区进程中,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概述

  (一)内涵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出现与我国新形势下社区管理形势有着密切关联。通过研究学者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认知,可以初步得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定义。简单来说,[]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把信息管理同社区管理融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基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通过信息收集、融合、整理的方式掌握社区构件,通过信息实时输送方式来进行社区管理。这种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够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和高效性,实现全覆盖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行推动了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治安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区网格化管理“二、三、四”理论:即“两级XX、三级管理、四级模式”。“两级XX”的提法是确立区级机关的主管XX地位,强调两级XX,也就是强调区级XX在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的独立地位,意味着具体的管理事务、管理权限,以及财政资源由市级XX向区级XX流动。“三级管理”强调街道党政机关在管理本地区事务的重要地位。虽然街道办事处在法律上不具备一级XX的地位,但是强调街道机关的管理职能和地位,意味着街道承担更加明确的协调和管理的职能,包括通过“会签”权,提升街道XX引向行政管理在区内派出机构的影响能力。“四级网络”强调居民区层次在社会管理中基础性单位的地位,通过居民区各类组织,建立起维系社会管理和稳定的网络体系。“二、三、四”模式的实质体现了上海模式的精髓,即强调XX自上而下的行政调控,区、街道和居民区三个层次上的组织体系成为确保社会管理的组织架构。在总的发展方向上,强调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

  (二)特点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社区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管理领域来说,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
  1、主动管理特性
  以往的社区管理通常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往往等到出现事故后,才予以解决。先前社区管理模式通常采用惯例巡查方式,难以发现隐藏的问题,疲于应对事故,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主动管理模式,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人员和社区管理定位,把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系统性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创新管理特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特色在于数字化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社区信息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操控,实现了可控和相当高的操作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以往社区管理者管理方式多为粗放式管理,难以实施精细化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的技术主要为编码技术,实现了社区管理对象的具体化,通过运用网格化管理,社区管理者能够对管理信息进行精准定位。社区网格化管理应用技术主要为信息采集技术、GPS急速和手机定位技术,同时能够对社区管理员工作进行实时监督。
  3、监督管理特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监督评价体系。建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建立公开、公正的考核体系,优化社区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推动和谐小区建设进度。这种监督管理特性能够保证社区管理人员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公正的行为。
  4、环形管理特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形管理模式,通过对信息流程处理和再造,妥善解决了信息处理速度慢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系统评价机制,实现了组织管理层面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闭环管理模式中完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区管理步骤。

  (三)优势

  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特点与优势密切相关。通过对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平台操控,可以有效解决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社区管理模式有效开展,推动综合管理水平提升。
  1、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在以往社区管理模式中,社区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是社区管理的主体,这一部分人通常文化素质不高,数量不足,难以高效完成社区管理。对社区管理工作,主要通过人力调解来实现。随着社区人口形势越发复杂,单纯依靠人力资源来进行管理,社区管理效率偏低,同时造成了人力成本浪费,增加了社区管理成本。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主要采用信息化操作平台,依托技术支撑,完成对社区信息收集、处理工作,通过信息处理平台,能够高效完成社区管理工作,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2、完善社区管理监督
  长期以来,社区管理往往处于一种人力管理状态,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人员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上级部门对街道居委会的监督也停留在报送材料的审核上,因此对社区管理层的监督工作不力,容易造成社区管理员的懒惰思想。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能够准确记录社区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业绩,推进工作有效开展,对于监督社区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
  3、强化事故预警机制
  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对信息进行搜集处理,能够及时发现事故潜在发生因素,而以往的社区管理者往往疲于应对事故,比如说社区火灾预警,在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到温度系数,分析可能发生火灾区域,做好火灾预防工作,从而避免了事故发生。

  二、和谐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建立和谐社区任重而道远。当前我国社区流动人口日益增加,行政管理模式依旧是我国社区管理模式主流,在我国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可以分为如下方面:

  (一)传统管理模式弊端

  在我国社区管理模式中,XX行政管理模式依然占据重要角色,社区管理并非与行政管理相矛盾,而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阻碍了我国社区建设进度。
  1、依赖XX经费
  在社区管理经费比例中,XX经费比例高达30%,街道和社区管理办公经费长期依赖于XX财政,不利于社区管理发展。单一的经费来源渠道造成了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经费捉襟见肘,不利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事务综合管理。这种过分依赖XX经费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我国社区有效开展工作,使得依赖XX管理模式成为了一种习惯[]。
  2、主导行政观念
  从我国社区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社区管理发展趋势是精细化管理。由行政部门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依旧停留在粗放式管理,在社区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部门重视行政指令的运行和各个执行部门之间的配合,忽略了公私团体、居民的参与。建立和谐社区离不开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全民参与的社区管理才能推进我国社区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社区管理的作用是联系集体与个人的利益。社区管理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的管理方式,而是全体小区居民的参与管理模式,因此对于我国社区管理来说,单纯依托我国行政社区管理模式,会阻碍我国社区管理水平。

  (二)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者素质不高,人员不足困扰着我国社区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落后的管理理念滞缓了社区管理工作开展。
  1、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从我国社区管理工作实际来看,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者主要是年龄偏大的老人,这些人同样也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由于这些人年龄偏大,同时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区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当前我国社区管理面临着很多新形势、新问题,文化素质偏低的社区管理人员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由于文化基础薄弱,通常较难开展学习活动,因此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难以应用到新技术。
  2、管理人员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管理工作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创新管理工作方法,使用传统套路进行社区管理,造成了我国社区管理水平难以有新的突破。

  三、网格化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融合

  结合我国社区实际,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我国社区管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对我国和谐社区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分析网格化社区管理工作原理,针对当前我国建设和谐小区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指出了网格化社区管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网格化社区管理的具体流程。

  (一)网格化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可行性

  从众多推行网格化管理的社区实际管理效果来看,网格化管理有助于推动社区管理水平提升。长期以来社区尚未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化的管理方案,难以对社区管理对象予以长期、及时的指导。网格化社区管理则弥补了信息空白,从总体上来说,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和谐社区的可行性主要分布在如下方面:
  1、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
  从居民安全角度考虑,火灾、人身安全等问题是小区居民密切关心的问题。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够对小区多个对象予以实时监控,比如说设施设备、电器等对象,采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能够避免社区中存在的盲点,这种全覆盖的社区信息网路,保证了小区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相对于以往的社区管理机制来说,网格化社区管理实现了实时监控,推进了工作有序开展。而之前的管理模式中,由于社区管理员非常有限,因此很可能存在疏漏之处,由此导致无法全面掌握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为问题发生留下了隐患。
  2、预防与管理一体机制
  社区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重点人群和环境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予以纠正,避免出现类似事故。社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并可以制度化、系统化。这种高度预防机制能够避免社区出现安全问题,妥善处理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因此网格化社区管理机制是融合预防与管理机制为一体的。
  3、高效整合社区资源
  社区内分布不同的组织机构,包括XX部门、学校和医务室等,这些资源处于分散状态,不利于实现信息沟通。网格化社区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区资源,实现社区内资源共享,为管理提供了翔实数据,能够及时进行资源优化,提供最全面的数据信息。
  4、信息分析与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依托某一种技术或者方法而获得持久的管理效果。因此社区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用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能够随时将统计信息记录下来,同时与之前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找到社区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继而依托数据分析,来获得社区管理目标改进。
  这种管理模式依托于信息处理,能够对处理信息和未完成信息进行统计,使其明确完成事项,梳理办事流程,无形之中减轻了人力成本。
  5、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全民参与
  未来的社区管理模式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因此对于社区管理者来说,只有充分调动公正的社会参与意识,才能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这种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省管理成本。当前我国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以XX管理为主导,不利于公众参与,因此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网格化管理模式信息来源渠道多元,既有监督员的收集信息,也有群众举报信息。通过信息采集机制,提高了居民自身素质,结合一些宣传策略,推动了小区居民全民参与的行为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建设和谐小区有着密切联系,把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推进和谐小区建设进度。

  (二)网格化信息工作

  社区网格化信息管理,离不开信息平台,从技术角度上来说,网格化社区管理工作就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其中社区网格化信息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网络平台构建
  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要构建三个网络体系。其一,建设社区管理区域网络。在可以操控范围内,将社区所有区域进行系统信息化管理操作,确保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比如说小区易燃点和危险区域等。其二,建立服务人员网络。小区服务人员包括医务室和XX街道办事处,因此有必要建立小区服务人员信息网络体系,使之能够形成固定化模式。其三,构建服务一体化模式。这种信息网络模式,是通过构建一体化信息处理平台,来缩短办理业务时间,实现业务办理效率提升。
  2、建立信息采集机制
  网格化社区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采集工作。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开展。其一,发挥社区管理工作者积极性,采用巡查方式来掌握第一手资料。其二,发挥小区居民积极性,通过发放小册子和网络公布电话,方便居民第一时间提供资料和信息,打造一流的网络平台。其三,对已发生事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整理第一手资料。
  3、完善信息处理机制
  社区对承办的事项进行随时跟踪,事项处理完结之后,予以信息注销,对于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事项则做出合理解释。通常居民小区对信息处理机制进行进一步跟踪和监督,确保办实事。

  (三)网格化社区管理流程

  网格化社区管理流程可以分为网格组建、网格分配、网格管理和网格整理。这四个步骤是网格化管理的主要流程。
  1、网格组建
  在开展网格化社区管理工作之前,社区管理员对社区整体情况进行系统摸排,了解第一手资料,根据不同的居民楼类型,来规划社区网格部署。
  在网格社区管理模式过程中,网格组建离不开高素质社区管理队伍。在发展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人才,改善社区管理队伍年龄大、机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状态,推动社区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网格分配
  社区管理员要通过电脑进行小区网格分配,使每一区域对应不同的责任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每一个负责人要详细了解自己所管辖网格居民翔实信息。网格分配要与工作人员的责任制相挂钩。
  3、网格管理
  社区网格管理的关键在于处理信息,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处理,及时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信息,做到信息有机统一,在处理信息之后,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归纳,从而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避免下次二次发生。
  在对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之前,社区必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多方面的。其一,改革我国社区行政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长期以来行政管理模式制约了我国小区管理模式,不利于我国小区建设。因此开展网格化小区管理,必须要改革小区管理行政模式。其二,聘用高级社区管理人才,当前我国小区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制约了我国小区管理模式改进,不利于和谐小区建设。在推行网格化社区管理的进程中,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必须的。其三,要应用网格化信息操作平台,依托操作平台,解决网格化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结

  当前我国小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与人们理想之中的和谐小区建设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集中归结为较低的管理水平和落后的管理方法。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出现为我国小区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种管理手段主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以信息为平台,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等流程,实现了小区建设科学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我国小区管理成本。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我国小区建设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对于推动我国和谐小区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书籍
  [1]徐济益,张曙.对创建“三元一体”城市社区管理目标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8(02)
  [2]王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3]王莹,沈晓峰.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XX的功能定位[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06)
  [4]王茂华.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J].江海纵横.2007(05)
  [5]王敏敏.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探求.2007(05)
  [6]张波.浅谈国外社区建设及其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08)
  [7]马成文.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决策导刊.2007(08)
  [8]苏彬,张伟.城市社区管理问题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9]石玉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07)
  [10]吕耀怀,罗晓莉.我国社区管理的模式及其优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549.html,

Like (1)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6月16日
Next 2020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