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摘要】

李宁公司,是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创立的运动用品公司,从1990年成立至今,经历过机遇和危机。近几年通过品牌重塑已逐步回到发展的正轨上,是我国著名的运动用品公司。

本文通过对李宁公司的发展概况、营销策略和营销特点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李宁公司通过策略的调整,利用电商渠道的发展以及采用中国元素在时装周上大展国潮风采等营销策略重塑品牌,再次在国内运动用品市场站稳脚跟。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运动市场,面对国内外其他实力强劲的运动品牌对手,李宁公司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李宁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其不足的地方,并相应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有助于提高其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我国国产运动品牌行业提供参考典范。

  【关键词】国产运动品牌;李宁;营销策略

  1前言

1.1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产运动品牌开始一个一个建立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及体育赛事等推动,我国运动用品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而在国产运动品牌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品牌都经过了机遇与危机,通过近几年的战略调整等方针才逐步回归到正轨上来。而其中李宁公司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李宁公司于1990年创立,2004年在香港上市。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良好,但后来因为过度盲目扩张、积压库存,营收开始走向滑坡。直至近几年来通过品牌重塑,转型销售渠道,在产品设计技术等方面迎合时下市场需求,才逐步挽回前期的危机损失。同时李宁系列产品通过在各大知名时装周上亮相,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于运动用品中,再结合现代潮流设计等,以崭新的品牌形象亮相于国内外的媒体视野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推动了其销售成绩的快速成长,李宁2019年上半年营收创十年最高增长水平。国产运动品牌的重塑成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李宁公司的营销策略十分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从中得到我国运动品牌未来发展的启示。

  1.2研究目的

近年来,经济水平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同时许多重要的国际赛事也在我国举办,运动的氛围也越来越浓郁,人民更加注重生活的健康,这便给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机遇。面对市场需求如此巨大的中国市场,国外知名品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与这些竞争力强劲的外国品牌相比,我国本土的运动品牌明显相对较弱。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缺乏绝对强势的国产品牌来与国外知名品牌抗衡。本文通过对李宁公司的营销特点、市场环境和营销策略等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我国运动品牌未来发展的启示。

  1.3研究意义

本文以李宁体育用品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李宁公司的概况发展历程、营销策略和营销特点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李宁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优势机遇等,运用相关营销理论对李宁的营销策略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从而运用到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之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1.4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检索知网文献等,了解更多关于李宁公司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第二、案例分析法(分析总结李宁公司自企业创业以来的相关案例);第三、模型分析法(利用PEST分析、SWOT分析以及4P营销理论等对李宁公司进行分析)。

  2李宁公司的概况

2.1李宁公司的基本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成立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起初成立时,李宁公司主要是生产和销售运动服饰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把产品线扩展到各类的体育用品。通过近几年的品牌重塑,李宁公司的发展逐步重回正轨,发展成为一家具有竞争力的本土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

  2.2李宁公司的发展历程

根据李宁公司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展期,从1990年李宁在广东三水成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这段时间无疑是李宁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借助李宁本人运动明星的品牌形象,在香港上市以及北京申奥成功等,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销售额高速增长,门店数量急剧增加。到2011年末,李宁线下门店在中国境内总数达到8255间。而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产品,纵观当时整个国产运动品牌行业,存在商品同质化、抄袭国外知名品牌设计等问题。而产品的设计往往起步更难更慢,李宁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对于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于2004年8月在香港成立设计研发中心。

第二阶段为调整期,产品的设计研发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对市场过于乐观的遐想,缺乏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库存数量不断飙升,但产品质量没有提升,最终引发了经营危机。2011年财报显示李宁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86亿元,同比下降65%,业绩大幅下滑并且痛失国产运动品牌第一的王座,2012年业绩继续恶化,亏损19.79亿,关掉门店1821家[1]。与此同时市场经验丰富,竞争力强劲的国际知名运动品牌也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开始参与到国内体育品牌市场的竞争中。原本国产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就十分激烈,李宁在这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中想要脱颖而出愈加困难。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经历了关店风波、连续几年亏损这几场寒冬,李宁公司逐渐意识到自己品牌所存在的问题等,根据当时的流行趋势以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李宁品牌体验价值”的奋斗目标,于2015年,与华米科技推出智能跑鞋,开启李宁品牌进军“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领域的XXX[2]。2016年在上海打造首家主打消费者互动体验的品牌体验实体店,致力于为消费者创造多元化、个性化购物的体验空间。同时还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电商平台的高速发展,开拓李宁的线上业务。2015年李宁官方天猫旗舰店销售额突破1.2亿元,其全年销售实现了1倍左右的增长,2016年净利润达6.43亿元,同比增长4395.5%,2017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89亿,同比上升67%[3]。2018年,李宁产品亮相纽约时装周,糅合国潮时尚于运动服饰中,展现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同时推动了李宁业绩的高速上升。

表12013-2019年李宁营收及净利润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2.3李宁公司的营销特点

(1)携手当下知名明星代言宣传。2006年李宁签约首位NBA球星琼斯,随后陆续签约了沙克-奥尼尔、扎克-海耶斯等,而最为著名的代言签约就是和韦德的1亿美元的10年次合同。韦德的加盟使得李宁的品牌价值真正得到质的提升,从宣传效应上来讲,韦德一人的效果甚至胜过历届签约球星[4]。今年2月,李宁官宣国内男歌手华晨宇成为李宁新代言人,具有独特风格的创造型歌手与李宁品牌的合作让消费者充满了期待。

(2)赞助体育赛事等以获宣传。李宁通过签约赞助国家体操队、乒乓球队、跳水梦之队等实力强劲的国家队伍,屡屡在国际赛事上特别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夺得冠军等优异成绩,使得李宁品牌的宣传效果更上一层楼。说起奥运会,2023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也即将到来,李宁也开始着手赞助各相关赛事,布局冰雪运动市场。

(3)品牌联名营销。去年5月,李宁发布了与人民日报以及汽车品牌红旗的联名系列,系列包含了卫衣、球鞋、帽子、挎包和短袖等,根据时下年轻人消费群体钟爱的风格设计出多样的款式[5]。9月,李宁和我国日化品牌汰渍推出色调以橙色为主,服饰上印有汰渍的商标的联名服饰,随后还和德邦快递、迪士尼、成龙等合作推出联名款式。跨界联名营销,不仅可以将各自经典元素运用到服装风格上,而且还能展现出品牌可发展的持续性,达到了1+1>2的效果。

  2.4李宁公司的市场现状

李宁公司发布的2019年财务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138.7亿元,同比增长32%;经营利润达15.43亿元,同比增长34.7%;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5亿元,大涨109.6%。

表2李宁公司2019年主要经营情况数据来源:李宁公司2019年财报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就李宁公司2019年的业绩来看,从产品种类划分上,鞋类和服装依旧是李宁营业收入的两大主要渠道,分别达到60.85亿元和71.1亿元,收入涨幅为32.3%和33.7%。从销售渠道上来看,来自特许经营商的收入占比最大,达49.5%,直营收入和国际市场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电商渠道收入占比同比增长1.4%。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有研究报告指出,虽然眼下国内体育用品行业面对竞争加剧及增长放缓的情况,但李宁公司却能逆势而上,未来三年其盈利复合年增长率可达42%,预计李宁公司净利润率可由2018年的6.8%水平升至2023年11.7%水平,于2023年盈利20亿元人民币,带动行业重新评估其市场潜力。

  3李宁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1.1政治法律环境

XXXxxxx以来,提出一系列体育改革发展新战略,指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之路,使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成果,中国体育产业当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6]。而体育用品行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一部分,新的机遇也正式开启,具有独特定位的体育消费产品服务将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

3.1.2经济环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一年增长8.9%,在消费支出方面,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一年增长8.6%[7]。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良好的消费增长趋势为体育用品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3.1.3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国家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推广与发展,人民对于运动项目的接受度更高,无论是在公园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还是在健身房撸铁跑步的健身健儿们,都体现出了国民健康意识的一定提高。社会氛围所导致体育锻炼人数的增长使得人们对体育用品的需求有所增加,为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较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3.1.4技术环境

李宁公司于发展前期就在香港和X建立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可看出李宁也是十分注重产品研发领域方面的。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运动品牌也更加注重产品的技术含量,纷纷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形成良好的追求产品科技含量的市场氛围。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转型,人们的消费越趋于理性,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性价,对科技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3.2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

3.2.1优势分析

(1)品牌知名度高。李宁公司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这个本身就给品牌带来先天的优势,同时李宁也是我国第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凭借李宁的个人影响力和公司发展的这二十年来所积累的实力经验等等,李宁公司具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

(2)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李宁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销网络和线上平台等,建立了非常广的公共关系资源。

(3)产品性价比高。李宁大部分产品的价格与耐克等国外知名运动品牌相比相对较低,具有价格优势。但相对于本土其他运动品牌,李宁又有明显的质量和技术上的优势。

3.2.2劣势分析

(1)品牌历史不久,个性不够鲜明。当前世界两大运动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和耐克分别创立于1949年和1972年,丰富的品牌文化历史底蕴使它们逐渐在全球消费者的心中留下独具特色的品牌个性与形象。而李宁公司创立于1990年,在品牌历史与品牌形象力等方面稍逊于国外知名运动品牌。

(2)产品设计能力和科技含量不够强。李宁公司虽然在国内外投入运营了设计研发中心等,但与国外知名运动品牌相比,设计能力和核心科技水平还是较低,专利产品也较少,产品研发水平较为落后。

(3)营销手段和效率有问题。成功的品牌营销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可度等,李宁的营销手段多为体育赛事赞助,签约明星代言,媒体广告宣传,品牌联名等,品牌的营销手段较为单一,营销效率不高。

3.2.3机会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消费潜力大。2016年国家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8]。而体育用品市场则约有1.2万亿,经常锻炼的人数可达到4.35亿,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也迎来北京冬奥会,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的发展建设,同时也十分支持和鼓励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公司的发展。

(2)高端市场的拓展空间较大。李宁公司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出于中低端的阶段,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定价也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追求越来越高,外观设计美观,技术含量高的体育用品高端市场潜力巨大,而国外知名品牌常常垄断了高端市场,所以李宁公司在这方面还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开拓高端市场的潜力。

(3)电商和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促进购物。线上平台的迅速发展促进李宁线上渠道的销售,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带来更好的发展。而移动支付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更是促进了消费者购物的便捷性,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更多的人选择移动支付,更好地促进了消费行为的产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潜力。

3.2.4威胁分析

(1)行业竞争大。李宁公司目前的形势为高端市场的发展尚未完善,国外竞争力强劲的运动品牌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中低端市场虽较为完善但也会受到本土运动品牌的威胁。

(2)产品研发的成本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行业竞争力度加大,运动用品的科技研发越来越被重视,国内外的运动品牌纷纷加大对科研人员的需求,出色的运动产品设计师会受到更多的品牌的赏识与追抢,品牌对于人才的储备、产品研发中心的投入等使得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

(3)品牌忠诚度不高,客户发展有限。李宁通过时装周、国潮风、品牌联名等营销宣传手段确实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但仅凭借联名或者代言人的流量而吸引过来的消费者难以形成较好的品牌忠诚度。而且随着消费者的偏好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一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减少对同一品牌再次购买或重复购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对李宁品牌的忠诚度以及潜在消费者的发展。

  4李宁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及分析

  4.1产品策略

休闲运动,看似能连起来同为一体的两个词语,但其实对于一家运动品牌企业来说实质上应该是不一样的。当前我国的消费水平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翻天覆地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服装的审美也有所改变,不能再将休闲与运动混为一谈。运动是运动,休闲是休闲,混为一谈的经营,消费者混乱,设计者也同样难以工作。对此李宁公司就制定了两个产品定位策略,第一个是针对专业运动消费者们的策略;第二个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定位策略。针对这些情况李宁公司都制定了相对应的策略,目前李宁品牌在篮球、户外、休闲、跑步等诸多领城都有所涉及,儿童服饰也分为两类,针对3-6岁儿童消费者服饰的Kids和服务于7-12岁儿童消费者们的Young,产品线丰富。但提及李宁时,总是会缺少一款或一类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所以李宁的核心产品定位策略仍需不断提高完善,让消费者能够对李宁公司的品牌形象有一个直观但又不缺深度的印象与理解。

同时李宁在近两年通过时下流行的跨品牌联名营销,与汰渍、迪士尼、敦煌博物馆等进行合作,添加合作品牌特有的元素于李宁的产品中,一改国产体育用品较为朴素的一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大胆的图案等在设计上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而且在产品的技术方面也投入许多力量,通过这种特有的产品策略让李宁品牌获得更多年轻消费者们的追求,同时还能拓展丰富产品线,积累更多产品研发经验,提高李宁品牌的整体竞争水平。

  4.2价格策略

耐克、阿迪达斯在体育用品市场的主导地位短期内肯定不可动摇,而李宁比起本土运动品牌安踏、361度等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价格相比以耐克为首的国际运动品牌低30%-40%,比以安踏为首的其他国产运动品牌高50%[9]。结合时下消费观念和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李宁在定位上将自己置于中高端的位置。

而在最近李宁推出与其他品牌的联名款则采用撇指定价的定价策略,通过提高联名产品的质量设计等等,利用消费者对于联名产品的猎奇心,以较高价格进入市场,再运用上明星同款、网络营销宣传、线下实体体验等手段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提高销量,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例如最近李宁推出其最新代言人华晨宇的一系列同款产品,同款球鞋定价1299元人民币,同款卫衣运动裤定价369元人民币,其中一对登上过纽约时装周的同款长款袜子定价高达99元人民币,但刚开售不久就便已火速售罄。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4.3渠道策略

在国产运动品牌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差不多所有品牌的产品渠道策略不约而同的都是直营加经销商的模式。随着这几年的经济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与发展,消费者们也已十分倾向于线上的购物便利,于是乎国产运动品牌就逐渐形成了线下渠道+线上渠道的渠道策略,随着各网络平台的发展达到了一种并存的状态,产品的渠道策略也已不知不觉中发展为全渠道策略的一个高度。不过全渠道策略看似发展空间非常大,但如果把握不好各渠道之间的平衡等,就会很容易产生弊端,导致公司经营不善。

李宁公司在2008年那段时间就是因为对渠道管理控制能力不足、市场细分不清晰,盲目扩张开店,大量积压库存,而导致了之后几年的发展亏损寒冬。李宁在2008年前的渠道策略都是线下开门店,2003年淘宝成立后经历了几年的发展成熟,所以李宁公司决定在网络平台开设网络商城,分为直营网店和授权网店。通过开设线上门店,从原来的单一渠道拓展为多渠道,改进了增加门店数量的传统渠道方式。随后在2008年6月,李宁开设自有独立官方商城,从长渠道向短渠道发展。线上渠道的开发也给李宁带来了可观的销售业绩,但在2012年的时候,李宁线下的分销商开始出现了不满的情绪,因为线上销售没有了地域上的限制,产品可以通过快递输送到全国各地,而线上官网的销售折旧力度往往比线下的要大,消费者通过对比价格等方面,越来越趋向于线上渠道的购买,这样便引起了线上与线下分销商之间的相互冲突。与此同时,线下的直营渠道和加盟商之间也存在矛盾,互相对彼此的产品价格不满,直营门店嫌弃加盟门店影响品牌形象。而且细看李宁公司的线下分销网络,层层叠叠地有多个经销商和分销商,线下分销渠道过于冗长,各网络人员过于复杂臃肿,导致窜货等问题此起彼伏。

图2李宁公司的分销网络来源:百度文库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根据这些问题,李宁公司在2013年的时候提出了渠道变革,线下增加自营店铺和常规店铺的数量,关闭低效率利润率低的店铺,减少较弱的经销商门店,鼓励较强的分销商和经销商自营或者收购,优化改造店面零售体验。截止至2017年底,李宁品牌的旗舰店、常规店等店铺数量为5915间,其中国内特许经销商店铺占64.7%,与2012年相比减少了10.9%,直营店铺占32.6%,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0.6%[10]。李宁公司通过改造优化零售终端以及加码电商渠道等做法,优化了渠道结构并提升渠道效率,随之带来了业绩的上涨。

  4.4促销策略

李宁公司从成立起就比别的运动品牌多了一份名人效应,那就是创始人李宁的光环。李宁在上世纪通过参加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多次取得冠军,为祖国争光,依靠他的名人效应,迅速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赞助体育赛事等活动,也是李宁惯用的促销策略。首先是在国内的体育赞助活动:1990年北京亚运会,李宁公司为此届亚运会提供圣火传递选手的服装。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领奖服装、运动鞋便是出自李宁品牌,自此以后,李宁在中国体育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使用外国体育用品的历史[11]。2000年,李宁开始“进攻”国外市场,成为法国体操协会的赞助商、与越南足球协会合作,提供运动装备,随后又成为瑞典奥运代表团指定体育装备合作伙伴等。这些赞助活动,为李宁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李宁通过签约一些国内外知名明星,如著名的NBA球星韦德,推出明星同款服饰“韦德之道”,通过韦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关注到李宁的产品,提高品牌认知的一种促销策略。今年,李宁签约华晨宇作为最新品牌代言人,具有独特风格的创造型歌手与李宁品牌的合作也让消费者充满了期待,他们之间所能碰撞出来的火花,关于明星代言人的促销策略开展,给李宁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5对李宁公司营销策略的建议

  5.1加强产品定位

李宁公司的产品定位一直以来都不够清晰,无论是公司成立初期时,基于市场的需求量大,开始盲目开拓产品线,导致产品的体系混乱,且质量不高,还是后来在品牌重塑时,盲目的走中高端路线,舍弃中低端市场,想定位于时下的年轻人消费者群体,但产品质量又跟不上高端路线,所以明确产品定位显得十分重要。针对李宁品牌当前的所有的产品线,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分类要精准,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压缩不太擅长领域的产品线,将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到擅长的领域,根据不同的运动类型和运动的特点以及不同类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专业性强的运动装备以及休闲为主的运动装备,打造出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的主打产品系列,在强化产品定位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忠实消费者。

  5.2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国产运动品牌长期以来因为过于借鉴国外知名运动品牌,同质化严重而被人们诟病,虽然李宁在发展初期就较为注重产品的研发等,在香港开研发中心,但始终在产品的高科技研发方面落后于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国外品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消费者对于运动的定义多样化,对运动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所以具备高科的技研发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李宁这两年来通过品牌联名以及国潮风等等对自身产品的设计作出了较大的升级改造,更加迎合于时下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而这种焕发新活力的年轻化战略也十分受到热捧。但产品的质量仍然是品牌长期稳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外观下功夫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质量等等,毕竟李宁是一个运动品牌,面向的消费者是对运动服饰有要求的消费者,所以必须要引入科技研发人才,加强产品的研发,利用科技创新和设计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生产技术、包装和结构,加快提升公司的科技实力,专心研发与运动品牌相关的科技,将更多的科技运用到产品中,让产品更具有专业性。

  5.3提升品牌的认知度

李宁品牌发展20年来,在国内市场积累了不少的认可度与知名度,但随着国内运动品牌的不断优化进步与国外强势竞争品牌的市场侵入,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运动品牌在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强大的实力和大量研发资金的投入,再加上国内外明星代言、全球分销、高超营销技巧等各类营销方式已牢牢占据了大约一半的中国市场。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李宁,市场饱和度竞争的情况愈发激烈。所以李宁公司非常需要融合多种方式,对自身的品牌认知度进行提升。首先最重要的还是从自身的产品质量下手,质量优异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对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尺码设计等等,例如优衣库在亚洲卖的服装的尺寸会比在欧美地区卖的偏小,同时还会根据不同国家的节日等等,推出结合文化、潮流以及运动功能的产品。不断优化创新,结合科技、潮流等,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积极推进李宁在全球的品牌适应性,从而提升品牌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5.4拓宽营销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慢慢融入到各个家庭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网上购物,网上浏览新闻时事等也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以及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有着巨大的广告热度以及消费潜力。网络营销由于其成本低、速度快、受众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12]。在这如此激励的运动品牌竞争市场,李宁公司应该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把握机会跟着时下流行向前发展。在这个自媒体发展丰富的时代下,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知乎和小红书等工具,通过与官方以及网络红人的合作,将公司的新产品形象宣传等及时展示给消费者,以及开售后的产品测评等等,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保持品牌热度,同时还可以通过社群营销等手段来更好地优化售前售后服务等。再者,李宁公司要不断完善优化官方网站的性能,提高官网美观性以及流畅性,及时更新产品等信息,提升服务水平等。在同类产品日益丰富,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打造高质量的限量发售模式也是不同品牌常用的一种营销手段。掌握好产品的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通过饥饿营销获取更多的品牌热度。

  5.5选择合适的流量

赞助体育赛事、体育团队和明星代言是运动品牌主要的两种赞助宣传方式,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选择品牌所需要所合适的流量显得十分重要。李宁公司其实多年来一直坚持于赞助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以及体育团队等等,但所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缺乏流量针对性,因此李宁公司应该调整好自己的赛事赞助规划,加大在与自身产品关联度高的体育赛事赞助上的投入,以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13]。而在品牌代言人方面,一开始李宁就涉足NBA的赞助,签约过了达蒙琼斯、奥尼尔、海耶斯、戴维斯以及韦德等NBA球星,但所带来的宣传力度以及效益却没有想象中的如此美好,还伴随着高昂的代言费用等等,给公司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而李宁今年最新的品牌代言人华晨宇,从现在所带来的流量热度销量来看,是代言人选择较为正确的一次,以华晨宇原创歌手的身份与李宁结合国潮等元素不断创新的发展定位结合在一起,为李宁品牌带来了更多消费潜力。因此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代言人的知名度,关注度等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其与品牌气质是否完美契合[14]。结合不同媒介的有效宣传,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最新产品等信息,达到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效果。

  5.6加强品牌文化的建设

品牌文化,是能深度引起消费者的同感,从而产生精神上认同的一种企业内在竞争力。优秀的品牌文化能赋予品牌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品牌延伸,进一步提高品牌的号召力和竞争力[15]。比如耐克品牌就非常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在产品的制作与宣传上,强调X文化精神中的独立与个性,依靠X文化内涵的培育在世界各国都取得了营销的成功[16]。建设有特色的品牌文化应该先从企业内部员工开始,以员工们的发展带动产品,带动整个企业向前发展。李宁可以通过对内部员工的管理教育,让员工对产品,品牌有更深度的理解,从而可以把特有的李宁品牌文化融入于产品当中,让消费者能更好地了解以及接受企业的品牌文化,从而产生精神上认同。

  6结论

本文以李宁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国内外运动品牌的发展以及现状的,再结合李宁公司自身的发展历史与现况等,对李宁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李宁公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产品策略上,首先还是要明确好产品的定位,同时从产品外观设计、科技含量等多个方面打造时下年轻人较为追崇的产品,将专业和潮流进行融合。其次,李宁公司在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同时,通过升级产品外观、技术含量等向高端市场拓展,增强产品在低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价格策略上,根据以往的不同产品的销售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的消费者定位以及他们的价格接受,对于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定价,减少价格浮动。而对于高品质,高科技的产品或者对消费者吸引力较大品牌联名新产品可以在根据消费人群的分析定位,进行适当的定价。通过合适的价格策略以获取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渠道策略上,要加大对线上渠道发展的投入,网上购物,网上浏览时事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所以要不断完善线上各渠道的销售服务等等,同时线下的实体店铺也要在选址、装修设计、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升级优化,结合好线上线下的优势,增强品牌发展渠道上的竞争优势。

促销策略上,增强体育赛事赞助的精准度,选择适合品牌发展的活动进行投资赞助。而在代言人选择上,在考虑代言人的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时,也要考虑到其与品牌气质是否契合,再通过不同媒介的有效宣传,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最新产品等信息,达到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效果。

注释

①根据各项运动的特点、比赛规定、运动员体型等因素以及有利于竞技的要求而制作的服装以及相关装饰物品。包括 服装、鞋、帽子、袜子、手套、围巾、提包、发饰、手环、遮阳伞等。

  参考文献

[1]吴莹.基于渠道理论的李宁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

[2]陈君瑞,宋爽劲.用“智能”拯救李宁[J].新经济,2015(24):56-57.

[3]李晓燕.国产运动品牌的浮与沉[J].中外鞋业,2018(04):90-95.

[4]张明.站上奥运领奖台——国产运动品牌成长之路[J].装饰,2015(09):40-41.

[5]颉宇星.相互借力营销运动品牌爱上跨界联名[N].中国商报,2019-11-19(P05).

[6]王伟.中国与加拿大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7]郭丽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08):124-125.

[8]谭伟,张雄林.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4):98-100.

[9]汪军.李宁的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1(05):21-22.

[10].李宁2013年减亏16亿元李宁亿元[J].纺织服装周刊,2014(11):49.

[11]杨光宇.品牌不是用钱“砸”出来的[J].科技智囊,2005(08):52-53.

[12]郭丽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08):124-125.

[13]黄章瑜.以李宁为例看国产运动品牌的网络营销[J].经贸实践,2017(05):155.

[14]JiabinZhang.StrategyofSportsBrandNetworkMarketingontheBasisofBrandImagePromotion[P].Proceedingsofthe201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Economics,EducationandSocialSciences,2018.

[15]HaukeA.Wetzel, StefanHattula, MaikHammerschmidt, HaraldJ.Heerde.Buildingandleveragingsportsbrands[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2018.

[16]JoshuaWesana,JoachimJSchouteten,EviVanAcker,XavierGellynck,HansDeSteur.Onconsumers’use,brandpreferenceandequityofsportsnutritionproducts[J].BritishFoodJournal,2019,121(2).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李宁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9月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2770.html,

Like (2)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9月8日
Next 2022年9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