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背景及目的: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并且伴有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率在不断上升,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且地区之间差距巨大等特点,这些特征加剧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同时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健康管理对于慢性病的防控效果显著,但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收效甚微。健康管理成效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不仅是XX的作用,个人的健康意识与健康习惯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健康习惯的养成、健康信念的强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很多因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形成的,甚至从生命历程的早期便已开始,因此,本文引入生命历程理论研究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策略以改善当前的健康管理现状。

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研究国内外健康管理现状并且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剖析,然后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的追访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之后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判断不同维度的关键变量对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存在影响的强弱,最后结合本文的结果与专家访谈的建议提出老年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

结果:研究发现,近三成老年人饱受健康问题的困扰。影响因素方面:生命历程早期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往往不易陷入健康问题;老年人从家人、邻里获取的支持越多,健康状况往往越好;老年人经历的重大生命事件如儿童时期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晚年经历丧偶等会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带来消极的影响;老年人个体能动性越强,生活习惯越健康,往往身体健康状况越好。

结论:基于研究结果,结合生命历程理论来解决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现存问题,本文认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应从XX、社会、家庭、老年人本身多个主体全面调控:XX应持续关注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加强卫生保健体系的结构建设以求保护老年人的健康;社会应积极参与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中来,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事业需要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社区群策群力、各展所长;家庭应减少自身养老功能的弱化,传递孝文化,从经济角度给予老人支持的同时也要增加陪伴老年人时间和机会;老年人自身应培养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意识,不与社会脱节,将自己丰富的经验回报给社会,迸发新的活力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生命历程理论;健康管理;CHARLS;能力贫困;提升策略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持续走低,致使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1.潘韩霞.隔代照顾与成功老龄化.上海,上海大学,2019.]]。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B/OL].(2023-1-31)[2023-2-14].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内容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5亿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约1.76亿。陈艳玫等人[[3.陈艳玫,刘子锋,李贤德,黄奕祥.2015-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口预测.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05):480-483.]]根据中国目前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做出预测,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98亿。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慢性病对人类健康威胁越演越烈,得到各界的共同关注以及高度重视[[4.纵蒙蒙.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江苏:东南大学,201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自我保健能力也在下降,导致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由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高发,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远远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5.廖婷.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构建研究.甘肃:兰州大学,2019.]],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且分配不均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老年人数量的逐年增加了我国卫生保健服务的难度,以上数据和现象都可以表明实施老年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新医疗改革实施以来,有关措施相继出台。各级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指导方针,全面实施发展规划和老年人健康管理试点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受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一些老年人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无法正确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这就要求XX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改善他们自己的健康。虽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经增加到74元/人,但仍有资金分配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入不敷出。在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部分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不达标,体格检查项目不完整,医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健康管理成效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不仅是XX的作用,个人的健康意识与健康习惯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健康习惯的养成、健康信念的强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很多因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形成的,甚至从生命历程的早期便已开始,同时生命历程理论从宏观来看,涉及到影响健康管理的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四大主体。因此,本文引入生命历程理论研究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策略以改善当前的健康管理现状。

1.1.2问题提出

根据Elder的生命历程理论四大范式,社会个体的生活轨迹基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发生发展,同时也被二者影响;社会个体并非独立存在,社会和历史对个体的影响不断反映在这种关系网络中;生命事件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取决于事件在其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时间,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远超过事件本身对于个体的影响[[6.杨帆.“最后的”邻居.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0.]];社会个体并非完全被时空与事件影响,仍旧有主观能动性会选择的塑造自己的生命历程[[7.吴茜.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老年贫困问题与治贫路径研究.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现有研究证实,生命历程早期经历会对老年人一生产生产期长期影响[[8.石智雷,吴志明.早年不幸对健康不平等的长远影响:生命历程与双重累积劣势.社会学研究,2018,033(003):166-192.]],因此本文研究中的生命历程早期的受教育水平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来自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经济水平与心理健康;老年人儿童时期经历的自然灾害与晚年经历的丧偶事件可能会影响老年人早期的营养水平与晚期来自配偶的照料支持与精神慰藉;老年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1.1.2.1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能力贫困理论

Aa:受教育程度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正向显著影响;

Ab:社会与家庭的支持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正向显著影响;

Ac:老年人经历的重大生命事件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负向显著影响;

1.1.2.2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Ad: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正向显著影响。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当前社会,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群体又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迫在眉睫。但是,目前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实施效果不理想[[9.姜向阳.大连金州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调查研究.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5.]],老年人健康管理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仍然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目前学术界对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从概念辨析角度展开,并且以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居多。健康管理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在中国依旧处于探索本土化阶段。因此,本文试图从生命历程的视角下,分析老年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且希望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让老年人能享受到更好的健康管理效果,更积极健康的迎接晚年生活。

1.2.2研究意义

1.2.2.1理论意义

一是加深老龄化研究学科交叉。自从我国迈进老龄化社会,学者对于老龄化研究就越来越深入,较多研究从医学角度出发研究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弱化等生理问题,本文基于生命历程范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在对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策略,丰富现有研究角度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二是为健康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当前我国已经迈入“健康中国2030”战略开局之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核心便是对老年人慢病的成因进行多角度识别。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兼具专业性、持续性,现有研究理论支撑较少,从生命历程理论角度出发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从多角度为老年人慢病管理提供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1.2.2.2现实意义

首先,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医疗改革和医疗体系。我国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不仅在人口过度增长的初期抑制了人口增长,而且间接地促进了我国反向金字塔家庭结构的形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居家养老的挑战。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子女忙于工作,这逐渐削弱了家庭的护理功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需求[[10.江南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品牌定位战略——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6.DOI:10.7666/d.D01121435.]]。老年人健康管理可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减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为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释放压力。重视老年疾病的预防,有效控制多种疾病的并发症,是健康管理的目标,也是医疗改革的重中之重。

其次,老年人健康管理有助于实现社区健康管理与老年人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地方,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能够有效降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有利于提高社区健康管理的效率。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即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文献梳理介绍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概念,阐述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重点介绍生命历程理论和该理论与本研究的契合性。

其次:整理、分析数据,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梳理文献阐述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2014年CHARLS数据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

最后:解决问题,即要解决好“怎么办”的问题。结合生命历程理论理论,针对上述提及的影响因素,深度挖掘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改善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的提升策略。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1.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学术论文、专著等文献资料,收集有关老年健康管理、生命历程理论等研究成果,加强对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现状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范式解读和深刻分析,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将二者结合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框架。

1.4.1.2实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确定后采用倾向值匹配法,研究老年人购买医疗保险情况、邻里关系是否和谐互助以及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影响效果的强弱。

1.4.1.3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领域内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对健康管理的系统性认识,加强对健康管理现状的了解,并且基于统计结果结合专家的经验更加全面地提出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

1.4.2研究技术路线

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且利用能力贫困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加以佐证,在对国内外有关老年健康管理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作用主体的不同提出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针对性提升策略。

  第2章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1国外研究现状

老年健康管理一直在国外有所研究,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也不少。其中包含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习惯、对老年人健康的基本教育等。实验性的研究和科学性质的研究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国外很少有学者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主体进行研究。

2.1.1.1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研究

目前国外的学者基本上从营养的调节与运动的控制上进行研究,调查分析是他们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不过研究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团队几乎没有。LaurieA等人[[11.KamimotoLA;EastonAN;MauriceE;HustenCG;MaceraCA.Surveillanceforfivehealthrisksamongolderadults–UnitedStates,1993-1997.MMWR.CDCsurveillancesummaries,1999,48(8):89-130.]]分析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的对应原因,提倡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Dianne.L.Speake等人[[12.DianneL,Speake,MarieE,Cowart,KathleenPellet.Healthperceptionsandlifestylesoftheelderly.1989,12(2):93-100.]]于1989年在发表的文章中分析了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BarbaraK.Rimer等人[[13.BarbaraK.; OrleansC.Tracy; KeintzMarthaK.; CristinzioSuzanne; FleisherLinda.TheOlderSmoker:Statu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Intervention.Chest,1990,3(97):547-553.]]在Chest期刊中发表的文章里深入探讨了香烟会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且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EganBM等人[[14.EganBM,LacklandDT,CutlerNE.Awareness,Knowledge,andAttitudesofOlderAmericansAboutHighBloodPressure.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2003,163(6):681-687.]]研究了老年人对高血压的“知信行”对卫生保健政策、教育和研究有何影响。BurgerM.等人[[15.MBurger; GMensink; ABrönstrup; WThierfelder; KPietrzik.Alcoholconsumptionanditsrelationto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inGermany.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4,58(4):605-614.]]研究了德国人饮酒量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2.1.1.2关于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的探索

国外的研究人员也着重探索了老年人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聚焦老年人的身心健康。MoriskyDE等人[[16.MoriskyDE,LevineDM,GreenLW,SmithCR.HealthEducationProgramEffectson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intheElderly. ArchInternMed. 1982,142(10):1835-1838.]]研究发现,与年轻人相比,对于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对其老年人患有的典型慢病高血压有影响。StephenJ.Bartels等人[[17.Briggs,WandaP; Magnus,VirginiaA; Lassiter,Pam; Patterson,Amanda; Smith,Lydia.SubstanceUse,Misuse,andAbuseAmongOlderAdults:ImplicationsforClinicalMentalHealthCounselors.JournalofMentalHealthCounseling,2011,33(2):112-127.]]的研究发现,药物滥用现象发生在老人身上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呼吁XX和社会组织等机构关注老年人健康需求。BisschopMI等人[[18.BisschopMI,KriegsmanDMW,BeekmanATF,DeegDJH.Chronicdiseasesanddepression:themodifyingroleofpsychosocialresources.SocialScience&Medicine,2004,59(4):721-733.]]就社会心理资源对老年人的慢性病与抑郁症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开展研究,意在评估社会心理资源对抑郁症的直接作用和缓冲作用,并研究这些作用是否对各种慢性疾病有所不同,提出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国外对教育老年人健康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成果。这些研究包括了理论层面的学术研究,例如对老年人的健康的教育的理论进行了对应的科研探究;它还包括实证研究,例如探索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相关服务人员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看法[[19.Whitehead,D.,Wang,Y.,Wang,J.,Zhang,J.,Sun,Z.andXie,C.Healthpromotionandhealtheducationpractice:Nurses’perceptions.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08,61(2):181-187.]];从侧面对健康的教育和健康对应理论的探索,如2016年MSharma[[20.SharmaM.TheoreticalFoundationsofHealth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M].2016.]]出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一书就非常重视健康教育和推进健康的关系和研究相关的理论。

2.1.1.3关于如何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研究

国外有很多学者在怎样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做了不少的探索。其一,有的学者建议成立起综合性质的老年人健康和保健服务,如X学者FiskAA认为[[21.FiskAA.ComprehensiveHealthCarefortheElderly. JAMA,1983,249(2):230-236.]]应建立健全混合型服务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目的是为了让老年人拥有不间断、全覆盖、多学科的医疗保健,使老年人获得最大的身心独立性;MillsDH认为[[22.MillsDH.Medicalinsurancefeasibilitystudy:Atechnicalsummary.WesternJournalofMedicine,1978,128(4):360-365.]]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管理应该被收进医疗保险中。2007年HunterDJ.等人[[23.HunterDJ,BrownJ.Areviewofhealthmanagementresearch.EuropeanJournalofPublicHealth,2007,17(Supplement1):33-37.]]推崇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观点,这种做法不仅能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减少医疗开销,又能够杜绝医疗保险目前的支配形式,将发生之后再进行赔偿变成没发生前就阻止,将被动的挽救改成提前的支配,从而明显减少赔付比例。JormAF[[24.AnthonyF.Jorm; HelenChristensen; A.ScottHenderson; PatriciaA.Jacomb; AilsaE.Korten; AndrewMackinnon.FactorsAssociatedwithSuccessfulAgeing.AustralasianJournalonAgeing,1998,17(1):33-37.]]等人从健康老龄化影响因素角度分析了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

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是缩减老年人由于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身体不适的高效率方法,不仅能够缩小老年人非突发性疾病的出现比例,又能够使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护理工作方面,国外学者强调要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文化服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开展基础卫生工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医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知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ManthorpeJ等人[[25.JillManthorpe; RogerClough; MichelleCornes; LesBright; JoMoriarty; SteveIliffe.Fouryearson:TheimpactoftheNationalServiceFrameworkforOlderPeopleontheexperiences,expectationsandviewsofolderpeople.AgeandAgeing,2007,36(5):501-507.]]强调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提高老年人在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老年人在享有基本尊重的基础上,以预防、治疗和护理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更加专业化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

2.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研究老年人在健康管理的内容上大部分汇聚在对健康管理的概念、现状和解决办法等地方。这些问题中,国内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一些研究人员对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本职工作的方向进行延申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偏向于研究老年人在健康管理的现状和提出改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解决方法。学术圈提出的相较于改进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应对方法主要是提倡XX扩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增加对老年人健康意识及健康常识的普及力度,加快老年人健康管理对应相关配套的建设速度。

2.1.2.1关于健康管理概念界定的研究

定义健康管理的概念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理解。首先,从医学理论的角度定义健康管理。例如,莫建勋等人[[26.莫建勋,王庆林,向月应,杨明,叶烨,王彬.基于整体医疗理论的健康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04):276+283.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07.04.021]]将健康管理视为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此过程包括对相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健康干预措施以及解决影响因素的过程。黄建始在其文章“什么是健康管理?”[[27.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中国健康教育,2007,023(004):298-300.]]中指出,健康管理是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信息的监视,评估,解决和提供咨询的连续过程。健康管理的目标是调动人们和公民的积极性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在此基础上,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相对稀缺的卫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林晓嵩[[28.林晓嵩.健康管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6,9(021):1748-1750.]]认为健康管理是帮助被管理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最终达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

2.1.2.2关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自2009年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施。学术界对我国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我国存在着一种矛盾,即现有的老年人保健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保健需要。钟杰等人[[29.钟杰,李伟,韩丹,邵娟.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9,12(019):1828-1830.]]指出,由于我国老年人社会的快速到来,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在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老年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心理干预、医疗服务环境等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和接受。

另一方面,我国XX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投资不足。此外,为老年人提供的卫生管理服务形式单一,手段落后。正如白书忠[[30.白书忠.中国健康管理的现状分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12):5.]]在其研究中所强调的,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在现阶段是迫切的,但现有的健康管理服务形式单一,手段落后,主要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模式,缺乏本土化特色。同时,因为我国健康管理起步晚、发展缓慢等问题,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较差。

2.1.2.3关于如何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对策的研究

首先,学术界最常见的对策是呼吁XX扩大资金来源,增加对财政、物质和人力资源的投资。任晓晖等人[[31.任晓晖,张星,高博,李宁秀,阎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分级管理现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10,13(07):716-718.]]在对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分级管理现况进行调查时发现,老年人健康分级管理在资金方面仍存在障碍,故应拓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筹资渠道,从公共卫生资金、健康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途径获得资金支持。徐春红等人[[32.徐春红,许慧丽.澳大利亚老年保健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中国医院管理,2008(08):56.]]的研究中表明澳大利亚老年人服务体系对我国存在可借鉴性,对我国而言,XX应扩大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本注入,有效缓解老年人健康管理财政赤字问题。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所需人力供给不足,有可能会促进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的就业情况。

其次,学术界积极建议XX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王晨力[[33.王晨力.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1,9(11):52-54.]]认为,由于身心状态影响,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意识关注不足。马国禄在其关于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中强调,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目标群体的需求,并通过分析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和生活习惯,科学管理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程序。姚业祥认为[[34.姚业祥.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思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148-2149.]]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XX部门应引导老年人改变旧形式的被动接受健康知识和宣传,鼓励老年人掌握自身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自身疾病的发展程度和可能的后果,学习如何控制影响自己健康的相关因素。

此外,许多学者建议中国XX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彭慧、傅华[[35.彭慧,傅华.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卫生服务需求探究.社区医学杂志,2009,7(09):11-12.]]研究认为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并将这种积极性合理转化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关键动力。魏魏认为[[36.魏魏.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9,7(21):5-6.]]可以增加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李锦锋、庄苏指出[[37.李锦锋,庄苏.福州市上海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海峡科学,2008(06):87-88.]],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服务强度大,应持续培养和有序吸收高质量的医护人员。

  2.2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健康管理的概念

X学者率先提出健康管理概念,旨在遏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平衡医疗健康需求和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38.刘颖奇.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评价及对策.江苏:江苏大学,2017.]]。1929年X洛杉矶水利局组织成立了最早的健康维护组织[[39.赵芳,刘清峰.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培养现状.智慧健康,2016,2(1):9-13.]],1972年XXX依据《社会保障法修正案》制定了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40.叶应辉.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研究.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5.]],并于1973年通过了《健康维护法案》[[41.吴彬江.基于SWOT分析的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策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94-97.]]。

随着各界越来越关注健康管理,国内关于健康管理的研究也开始不断深入。首先是关于健康管理概念的界定,虽然国内学术界以及相关XX部门目前对健康管理的概念尚未达到统一,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莫建勋[[42.莫建勋,王庆林,向月应,杨明,叶烨,王彬.基于整体医疗理论的健康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04):276+283.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07.04.021]]等人认为,健康管理是从个体或群体的角度出发管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该过程循环关注健康危险因素的发现、干预和解决,并且强调关键便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和解决。林晓嵩[[43.林晓嵩.健康管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6,9(021):1748-1750.]]认为健康管理是帮助个体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从而降低人群患病率,最终达到改善人群健康状况,减少医疗卫生支出的目的。黄建始[[44.黄建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6,10(3):215-218.]]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进而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为个体和群体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的过程,并且强调健康管理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其宗旨就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最好的效果。傅华等人[[45.傅华,王家骥,李枫,陈建勋,傅华.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03):32-36.]]认为健康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对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以及控制的过程。

尽管健康管理概念尚未得到统一,但通过文献梳理,本文对于健康管理概念的界定是指XX通过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有关健康管理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且还需要社会、家庭以及个体的参与,通过对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后加以改善来促进个体或群体健康的循环过程。

2.2.2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概念

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XX需要针对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政策,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载体,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调控过程[[46.洪梅.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现况分析及启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1516-1518.]]。老年人健康管理是XX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为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对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卫生保健服务的过程。

2.2.3相关理论

2.2.3.1生命历程理论

早期的生命历程理论受生活史研究的影响,注重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生活经历,从个人生活变迁视角进行研究[[47.包蕾萍.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社会学研究,2005(04):120-133+244-245.]]。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命历程理论强调研究个人生活轨迹、社会和历史时期对个体的影响。Elder受生命周期理论与生活史理论的启发,于1974年正式提出生命历程理论,主要包括四个范式性主题[[48.徐静,徐永德.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老年贫困.社会学研究,2009,24(06):122-144+245.]]:

一时与空位:样本纳入标准的其中一条便是年龄需要在60岁以上,该年龄段的老年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明显。一方面,农村仍旧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解决生存问题是生活的重点,老年人在当时可能温饱尚不能得到满足何谈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根深蒂固,家庭经济不足以为全部子女提供教育投资时,往往会优先选择供养儿子,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以及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二相互依存的生命:人不会独立在群体之外生活,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社会角色的退场往往会使老人更加依赖于家庭、邻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可依赖的家庭关系不断削弱,子女往往忙于工作或者学习而疏于对老年人的照顾与陪伴,同时,我们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当代老年人来说,不仅要面临城市化生活邻里间交流减少的现状,还要努力克服信息壁垒为他们扩展人际交往圈层带来的难题。

三生命事件的时机: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生命事件,由于生重病、丧偶、等等不同的生命事件发生,会影响人的生命历程进而出现不同的生命轨迹。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囿于所处的时与空位,其职业选择范围更为狭窄,退休后再就业机会不多,因此不能寄希望于可以通过职业改变生命历程。丧偶事件是老年群体面临的较为重大的生命事件,对于处于老年阶段的个体而言,不论丧偶事件发生在哪一阶段,只要个体在老年阶段处于丧偶状态,该事件都会对老年个体产生重要影响,如使得老年群体更容易陷入孤独等负面情绪,进而使得老年群体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49.陈立新,陈功,郑晓瑛.北京城市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007):696-698.]][[50.肖汉仕,何艳芝.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560-1563.]]。

四个体能动性:在生命历程中会出现许多生命事件,个体不仅会被时空影响,自身能动性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通过教育和职业改变工作状态,通过再婚改变丧偶状态等等。对于老年群体,由于时与空位下受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其能通过教育、职业进行历程转变的几率较小;同时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老年阶段的丧偶状态一般具有持续性,个体较少通过再婚的方式进行改变。但针对很多慢病的致病因素来看,若老年个体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降低慢病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而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生命历程理论在国外发展迅速,在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应用广泛;研究主体贯穿儿童、青少年、中青年及老年全生命周期;常常与社会政策、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结合研究。

1999年李强等学者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我国[[51.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06):1-18.DOI:10.19934/j.cnki.shxyj.1999.06.001]],之后生命历程理论及其研究范式出现在了国内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生命历程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其中以定性研究较为多见[[52.邹佳,周永康.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综述.黑河学刊,2013(04):189-192.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13.04.070]]。研究对象虽在不断扩展,如陈占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53.陈占江.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护研究.学术交流,2008(11):193-197.]],杨素雯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研究[[54.杨素雯.女性流动人口的生命历程事件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蹇世琼对教师认同感与其生命轨迹关系的研究角[[55.蹇世琼.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教师认同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等等;但在老年群体上应用得还较少。

2.2.3.2能力贫困理论

1999年,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提出能力贫困理论,他认为能力贫困与传统意义的贫困不同,尽管经济与贫困联系紧密,但贫困的实质不是经济收入微薄,而是缺乏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的可行能力[[56.曾珍.中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9.]]。因为贫困的人口缺少获取或享受正常生活的可行能力,从而无法实现正常的生活,所以贫困是基本可行能力的绝对剥夺。

患有慢性病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弱化,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所以他们是丧失可行能力的人群。基于能力贫困理论,要解决这类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不能仅仅依靠XX发挥作用还需要给予老年人医疗照护帮助,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升他们的可行能力。将老年人养老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有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康养老的目的,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积极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的养老目标。

2.2.3.3自我效能理论

1977年,X学者Bandura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其认为过去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研究中,主要侧重探讨知识获取或行为反应模型,而忽视了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的主观能动性[[57.邓仁丽,朱丹,侯晓静.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5,20(23):65-67.]]。基于此,Bandura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将自我效能明确定义为: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做出某种行为的信念,涉及的不是本身拥有的技能,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达到目的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可以影响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决定个体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遇到障碍能坚持的时间、影响人的思维和情感反应模式,在本研究的个体能动性特征变量的选择中体现明显,老年人能否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取决于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的强弱。

  2.3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图1.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第3章研究设计与描述统计

  3.1前言

本研究利用CHARLS2014年的生命历程数据来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CHARLS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团委共同执行的大型跨学科调查项目,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推动养老问题的科学研究[[58.白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糖尿病风险预警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

2014年CHARLS生命历程调查是一次专项调查,用回顾的方法记录CHARLS受访者自出生以来的生活经历[[59.宋扬,刘建宏.儿童时期多维贫困的长期影响——基于CHARLS生命历程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03):72-85.]]。数据范内容涵盖了迁移和住房、个体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教育史、健康历史、保健历史以及工作史等八个模块。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剔除无关、缺失样本及极端值后,有效样本量11254份。

  3.2统计学研究方法

3.2.1目标变量

老年人健康管理是本文的目标变量,根据现有数据,本文选取成年后健康状况相关的4个指标来综合描述老年人受访时健康状况,再对指标打分结果进行分级,作为通过逻辑回归研究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因变量。

3.2.2影响变量的选择

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4个范式性主题探讨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作为逻辑回归的自变量:

1.时与空位: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从事的第一份6个月以上的工作类型;

2.相互依存的生命:家庭支持:童年时期家庭经济状况、年轻时得到家庭成员的指导与支持(经济);社区支持:居住安全,邻里帮助,邻里融洽;制度性支持:医疗保险购买情况(包含多种保险制度)、退休金;

3.生命的时机(事件):是否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是否丧偶;

4.个体能动性:是否有坚持一年以上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3.2.3变量的定义及赋值

通过文献梳理,除去本文选取的自变量外,其它可能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纳入,详见表1。

表1.变量定义及赋值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3.2.4模型构建

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处理影响因素,具体模型设计如下:本文的目标变量是老年人受访时健康状况,该变量为多分类有序变量,因此本文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基于本文研究假设,首先,构建基准模型A探讨控制变量对健康状况影响;其次,在模型A基础上分别纳入生命历程的四类范式主题变量,构建模型Aa、Ab、Ac、Ad,以依次探讨生命历程的时与空位、相互依存的生命、生命的时机(事件)、个体能动性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

  3.3结果

3.3.1描述性统计结果

纳入样本中60-69岁的低龄老人5250人,占46.65%;70岁-79岁的中龄老人4105人,占36.48%,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人,占16.87%;女性5539人,男性5715人。

3.3.2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群体是重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高发群体,健康状况关系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对老年健康贫困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总体上看,由于健康原因导致卧床、住院、甚至离岗脱产等行为的人数为3351人,占样本人群的29.77%,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老年群体的健康贫困发生率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①从性别角度看,老年女性身体状况不好(包含一般、比较不健康和非常不健康)的比重低于老年男性3.99%,老年女性较男性健康状况更好一些;②从年龄角度看,高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的比重高于低龄、高龄老年人最高,而高龄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比较健康的比重高于低龄、中龄老年人,可能的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一些,更注重身体健康的养护;③从医疗保险购买情况看,享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好的比率高于未享有的老年人,可能说明身体健康不好的老年人会更加希望依靠医疗保险来改善健康状况、分担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④从家庭经济状况看,儿童时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的老年人往往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说明健康状况与家庭经济情况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表2.老年健康状况现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3.3.3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

本节首先构建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逻辑回归的基准模型,然后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依次纳入根据生命历程范式性主题选取的特征变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OR)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从模型A的回归结果看,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均产生显著影响,低龄女性往往健康状况较好。具体而言:女性老年人身体状况优于男性;低龄老年人身体状况优于中高龄老人。

从模型Aa的回归结果看,本文构建的时与空位变量中受教育程度对老年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相较于文盲老年人健康状况更好一些。可能的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能够获取更多的正确的保健知识,有更好的收集健康信息的渠道,更有利于改善健康状况。

从模型Ab的回归结果看,本文构建的相互依存的生命变量中儿童时期家庭经济水平、居住安全、邻里互助、邻里关系对老年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家庭经济自评水平良好、居住社区安全、获得邻里帮助多、邻里关系融洽的老年人健康水平差的可能性更小。居家养老仍旧是当前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好给予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可能更多,更有利于老年人获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邻里关系方面,当老年人身体出现问题时,邻里提供的帮助越多,越有利于降低老年人陷入健康问题的风险。

从模型Ac的回归结果看,本文构建的生命的时机(事件)变量中儿童时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晚年时期经历过丧偶事件对老年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未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晚年丧偶事件的老年人健康水平较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年人儿童时期营养水平较差,可能会对之后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晚年丧偶往往会对老年人带来比较沉重的打击,生病时也会缺失配偶的照料,更容易对健康状况产生消极的影响。

从模型Ad的回归结果看,本文构建的个体能动性变量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老年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有坚持健康生活习惯的老年人出现健康状况较差的可能性更小。

3.3.4影响因素的倾向性得分匹配分析结果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国家、社区、家庭以及个人。本文认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如何改善提高也应从国家、社区、家庭等方面进行探究,因此本章主要分析XX、社区、家庭等主体提供的福利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针对XX、社区、家庭三条提升路径,本章分别选取医疗保险、邻里帮助、家庭经济状况三个变量对三条提升路径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通过采取倾向值匹配方法,在获取倾向值得分的基础上为每一位购买医疗保险、邻里关系和谐融洽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的老人匹配一个与之相似的样本作为对照,通过采用最邻近匹配、半尺匹配、核匹配三类匹配方法反应影响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强弱。

3.3.4.1医疗保险购买情况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

在全部11254个样本中,共10912位老年人购买了医疗保险。最后一列结果显示,老年人是否购买医疗保险在健康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购买医疗保险的高龄老年人健康状况差的比重低于未购买医疗保险的中低龄老年群体。此外,两类老年群体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身体锻炼、邻里互助、邻里关系等本文构建的特征变量方面的差异都十分显著,这说明老年人在是否购买医疗保险上存在样本选择性偏好,两组数据具有不平衡性。

表4.倾向值加权前老年人医疗保险购买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为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小节使用半尺匹配、最邻近匹配、核匹配三种方法评估医疗保险对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如表5所示,匹配前,医疗保险对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匹配后,在半尺匹配法以及核匹配法下,医疗保险对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而最邻近匹配法下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现阶段,逐渐提高的医疗保险待遇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补偿医疗费用支出,同时医疗费用报销范围也逐渐扩大,医疗保险的健康保障效应逐渐发挥作用。

表5.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对比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3.3.4.2邻里帮助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本节选择有无邻里帮助变量作为核心变量,以观察邻里帮助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全部11254个样本中,共9715位老年人获得过邻里的帮助,表6为倾向值加权前分邻里帮助情况的描述性统计。表格最后一列结果显示,有无邻里帮助的老年人在健康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邻里帮助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未获得邻里帮助的老年人。此外,两类老年群体在本文选取的特征变量方面的差异都十分显著,这说明老年人在是否有邻里帮助方面存在样本自选择问题,两组数据具有不平衡性。

表6.倾向值加权前老年人获得邻里帮助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为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小节延续前文三种方法评估邻里互助的影响效应。如表7所示,匹配前,邻里帮助对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匹配后,三种匹配方法缓解效应均不显著。说明现阶段,社区邻里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较弱,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城市化建设后邻里见往来不如以前亲密频繁导致的,事实上邻里能为生病老年人提供必需的日常照护或帮忙买药等帮助,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60.孙亚楠.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1.]],并且随着留守老人数量的增多,邻里互助一定程度上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表7.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邻里帮助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对比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3.3.4.3家庭经济水平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

本节选择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作为核心变量,以反映家庭经济保障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纳入样本中自评家庭经济水平高地的人数相差不大。表8为倾向值加权前分家庭经济保障获取情况的描述性统计,根据表格数据显示,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良好会导致老年人健康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差的比重低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老年群体。此外,两类老年群体在性别、医疗保险、健康习惯、是否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等选区的特征变量均差异显著,这说明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良好存在样本自选择问题,两组数据具有不平衡性。

表8.倾向值加权前老人所在家庭经济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为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小节沿用前文三种方法评估家庭经济条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如表9所示,匹配前,家庭经济水平对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匹配后,三种方法均对健康状况有明显的缓解效应,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对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强,现阶段,家庭经济条件仍然是老年人获取养老支持的主要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老人,能够购买相对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接受更好的医疗养护。

表9.倾向得分匹配前后家庭经济水平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对比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3.3.5提升策略

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多维贫困理论等,通过构建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的弱势累积分析框架,分析XX、社区邻里、家庭三类主体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效应。基于上述统计分析成果结合专家访谈的建议,本文认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应从XX、社区(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角度等出发,调动各层各级各个角色的积极性,投身到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去,以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缓解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具体而言:

3.3.5.1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

现阶段,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XX需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体系,改善现有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同时增强未来老年群体抵御可能遭遇健康问题风险的能力。社会保险方面,应通过增加XX财政投入、提高制度报销比例等增强老年人对医疗保险的认知意识以及利用效率,缓解老年因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给自身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强老年人医养护全流程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老年人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降低患病几率,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61.石郑.流动人口健康自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江汉学术,2020,39(02):17-28.]]。社会救助方面,XX应进一步合理提高针对老年群体可提供的社会救助水平。首先对救助对象进行明确定位、清晰分级,将遭受健康问题困扰的老年人群体进行等级划分,分为极强、中、差三个层级,针对困扰程度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救助标准,给与不同规格的救助服务;其次拓宽社会救助金筹资渠道,现有的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救助资金仅仅用以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应鼓励社会机构、其他组织参与到社会救助金筹集工作中,完善社会救助金多广度资金来源体系机制;最后对社会救助金进行实时调整,保持社会救助金同整体经济水平步调一致。

3.3.5.2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社会应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氛围,鼓励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可以扩大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关注度。如组织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卫生宣传、科普,提高老年人基本的健康管理常识;各地区的公办医院、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对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预防以及疾病治疗;成立老年人服务志愿团队,为身体不便、家庭养老缺失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做饭、日常照料等服务。社区应坚持“睦邻友好”的传统习惯,在老年人缺失养老支持或家庭、XX养老支持不足时,发挥邻里朋友的互助作用,降低老年人遭受健康问题的风险。如建立健全社会“结对子”网络,直接对有行动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服务;同时可以建立健康管理专款专用的资金渠道并扩宽资金来源,通过召集社会中的个人或机构募捐,扩大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资金池,有利于发展健全、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3.5.3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基本保障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实现社会化养老的主要方式,它对我国现阶段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产生影响,子女养老仍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方式,家庭仍是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寄托和服务保障的最基本单位。随着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家庭养老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必须充分关注居家养老以及提升家庭养老功能,减少功能弱化不能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劣势。在家庭重心下移的结构下,子女应更多的关心、照料老人,更加理解和尊重老人,让老人在家庭生活中获得高价值感、幸福感。

3.3.5.4鼓励老年人树立积极老年观念

个体能动性对于改善老年人健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应树立积极的老年观念,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老年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老年人,更乐与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娱乐等事务中来,即使是虚弱、残疾和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如果拥有积极的老年观念,将有助于延长其健康预期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62.钟晓青.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生态经济耦合机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03):304-308.]]。具体而言:应鼓励老年人肯定自我,积极主动的建立正常的人际社交网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老年人提升健康管理意识,从自身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4章讨论

  4.1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健康管理机理建构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老年人早期重要生活事件的累积,以及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显著影响其晚年生活,尤其是对老年人晚年健康状况影响重大。20世纪60-70年代,Elder提出生命历程范式,并归纳出四个范式性主题:时与空位、相互依存的生命、生命的时机(重大事件)、个体能动性。本人基于生命历程视角构建老年人健康管理机理,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

图2.生命历程范式下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生命历程主要可划分为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所经历的事件、所处的环境等将影响老年期的累积弱势。具体而言:青少年期是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教育资源匮乏、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教育费用等原因致使个体无法获取足够的教育资源,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成年期是社会个体扮演多重社会角色的重要时期,婚姻和个人发展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个人发展受制于青少年期的受教育程度,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个体将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或其他低技能低层次的职业,致使其收入水平低下;婚姻状态是影响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一是当代女性承担更多家务劳动,二是多子多福观念下致使家庭成员众多;老年期是社会个体身体机能弱化、弱势累积开始显现的阶段。首先,老年人由于其早期生命历程中受教育水平低、从事低报酬的生产劳动,致使老年期经济收入不足、养老金与医疗金待遇低、家庭权威逐渐弱化;其次,家庭功能弱化,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丧偶事件的发生,老年人能够从家庭中获取的经济支持、照料支持、精神支持逐渐减少[[63.吴茜,姚乐野.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农村经济,2020(04):51-59.]];最后,贯穿生命历程始终的生活观念以及老年阶段的社区环境也会增加累积弱势,消极的老年观念、落后的社区环境等都有可能会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困难程度。

  4.2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2.1时与空位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

4.2.1.1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

农村老年人在老年期享受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待遇等明显低于城镇老人,更容易遭受健康风险。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高龄老年人所处的最大的社会背景,城乡二元结构是为了优先发展城镇以带动农村发展,当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体系、教育体系等均依存城乡二元体制进行制度设计,这就造成了当前社会保障城乡二元分割、职业分割,农村包括卫生医疗、保健、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农村老年人由于生命历程早期受教育水平低、户籍限制流动等因素,大多从事报酬较低、非正式的农事劳动,非正式是指结束农事劳动的农村老年人不能享受同单位、公司等退休老人同等的养老金待遇、医疗保险待遇,由此造成农村老年人在老年期面临更大的经济负担,而众所周知经济状况会影响医疗资源的利用,是健康管理的直接影响因素,则农村老年人更容易陷入健康贫困。

4.2.1.2现代家庭结构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

人具有社会属性,没有人可以脱离群体生活,并且居家养老仍旧是现在主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高。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愈演愈烈,老年人能够从家庭中获取的照料、陪伴逐渐减少,更有甚者老年人存在丧失子女经济保障的风险,其经济保障、精神慰藉等更容易陷入困局,进而给健康管理带来风险。

4.2.1.3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

处于贫困的家庭往往伴随家庭收入不足、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等特征,这些因素通常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教育投入短缺,并且在温饱上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低,“读书无用论”以及家庭劳动力的短缺,致使子女往往很早开始从事劳动,丧失受教育的机会,循环往复陷入教育缺失的恶性循环[[64.史志乐,张琦.教育何以使脱贫成为可能?——基于家庭贫困陷阱的分析.农村经济,2018(10):1-8.]]。

4.2.2相互依存的生命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

4.2.2.1老年人从家庭获取的养老支持越多,越不容易陷入贫困

现阶段,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家庭收入状况、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等都是影响老年贫困的主要因素。家庭收入状况较好、子女提供经济支持越多的老年人,陷入经济贫困的风险更小,在生病时,能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及时进行医治,因此健康状况可能更好。受现代家庭结构变革、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高龄老年人独居、同配偶居住的比例逐渐增加,成为留守老人,来自于家庭的精神慰藉减少,很容易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带来困难,本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4.2.2.2老年人获取的社会支持越多,越不容易陷入健康贫困

传统社会“睦邻友好”的氛围为老年人从社区获取养老支持提供便利,在子女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邻里间相互扶持,有利于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也能在老年人生病时提供必要的照护。

4.2.2.3老年人从XX获取的养老支持越多,越不容易陷入健康贫困

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生活压力、看病压力,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晚年的健康生活。本文的样本数据显示,领取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往往更好。

4.2.3重大生命事件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

4.2.3.1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会增加老年人陷入健康贫困的风险

中国这次大饥荒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一般认为大饥荒始于1959年,直到1962年饥荒才基本结束,中国所有省市都没有幸免于这次饥荒。饥荒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很可能起源于幼儿时期,在幼儿时期因饥荒造成的营养不良会对健康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并继而影响到成年时的健康和收入Victora等人发现,从出生后到两周岁之间的营养不良会对人力资本形成有很大影响,继而会对成年后的身高、智力发育、工作和收入等产生不利影响。很多经济学家利用在发展中国家的随机实验,也发现幼儿期营养不良会对成年后健康和收入有不利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是营养不良,不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国这次大饥荒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大饥荒经历的幸存者已经步入“知天命”的年龄,但是饥荒带给他们健康的影响可能还长期存在,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对老年人现阶段的健康管理需要追溯老年人过往经历的原因之一。

4.2.3.2丧偶会增加老年人陷入健康问题的风险

丧偶是老年人在老年期面临的最重大的生命事件[[71.徐彬.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农村经济,2019(05):77-84.]],对于相互扶持的老年人来说,丧偶不仅意味着将失去一半的生活支持、陪伴支持、照料支持,同时丧偶事件本身也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创伤,经历丧偶事件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从而给健康管理带来困难。

4.2.4个体能动性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现有文献大多认同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锻炼等是慢病高发的危险因素[[72.张瑞.基于慢性病轨迹的我国慢性病干预研究.江苏:南京大学,2017.]][[73.邓俊芬,张美霞,钟永芳.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农村卫生,2023,13(01):61+63.]],老年人本就是慢病高发人群,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护身体健康,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拥有健康生活习惯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往往更好。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论文的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推进,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老年人是慢病高发群体,因此引发的老年人健康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生命历程范式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困境进行研究,首先对老年健康管理现状及致困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倾向值匹配法从社会保险、邻里帮助、家庭经济水平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改善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

5.1.1老年健康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老年人面临经济水平落后、生理机能下降、家庭代际支持弱化、社会保障不足等困境,更容易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带来困难。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三成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一方面,老年群体面临现代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的风险,加之年轻劳动力向外流动,老年人能够从家庭直接获取的代际支持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我国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老年人能够获取的制度性支持不足以弥补日常开销、医疗费用等,因此老年人更容易遭受慢病困扰。

5.1.2生命历程的累积弱势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困局

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不高,是生理机能下降、社会保障不足的结果,但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年群体在生命历程中的累积弱势。本文的研究发现:老年人所处的时与空位影响老年健康,生命历程早期受教育程影响老年期的收入来源,高龄老年人享有的退休金、医疗保险待遇低于中低龄老人,更容易陷入健康问题;老年人从相互依存的生命中获取的支持越多,家庭层面的家庭经济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越不容易受健康问题困扰,社区层面的邻里帮助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局面;老年人经历的重大生命事件影响老年健康,童年时期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晚年丧偶事件的发生会加剧老年人健康问题,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带来困难;老年人个体能够性越强,健康水平往往越高。

  5.2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2.1创新之处

目前从生命历程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文献较少,关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概念辨析、现状分析以及改善措施,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

1.视角新颖:以往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大多从医学角度展开并且理论基础覆盖相对薄弱,而本文是从生命历程角度出发,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丰富了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

2.方法创新: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各主体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的强弱,且提出了老年人健康管理应该多主体协同发力,在以往研究XX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纳入了社会力量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老年人的个体能动性纳入,力求使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主体更加立体化全面化。

5.2.2不足之处

本文采用公开数据数据库开展研究,研究变量可能会受限于数据库本身。

  5.3相关研究展望

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水平,可以尝试采用队列数据进行追踪研究,这样可能在数据分析时更具有代表性,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韩霞.隔代照顾与成功老龄化.上海,上海大学,201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B/OL].(2023-1-31)[2023-2-14].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

3.陈艳玫,刘子锋,李贤德,黄奕祥.2015-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口预测.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05):480-483.

4.纵蒙蒙.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江苏:东南大学,2015.

5.廖婷.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构建研究.甘肃:兰州大学,2019.

6.杨帆.“最后的”邻居.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0.

7.吴茜.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老年贫困问题与治贫路径研究.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8.石智雷,吴志明.早年不幸对健康不平等的长远影响:生命历程与双重累积劣势.社会学研究,2018,033(003):166-192.

9.姜向阳.大连金州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调查研究.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5.

10.江南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品牌定位战略——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6.DOI:10.7666/d.D01121435.

11.KamimotoLA;EastonAN;MauriceE;HustenCG;MaceraCA.Surveillanceforfivehealthrisksamongolderadults–UnitedStates,1993-1997.MMWR.CDCsurveillancesummaries,1999,48(8):89-130.

12.DianneL,Speake,MarieE,Cowart,KathleenPellet.Healthperceptionsandlifestylesoftheelderly.1989,12(2):93-100.

13.BarbaraK.; OrleansC.Tracy; KeintzMarthaK.; CristinzioSuzanne; FleisherLinda.TheOlderSmoker:Statu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Intervention.Chest,1990,3(97):547-553.

14.EganBM,LacklandDT,CutlerNE.Awareness,Knowledge,andAttitudesofOlderAmericansAboutHighBloodPressure.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2003,163(6):681-687.

15.MBurger; GMensink; ABrönstrup; WThierfelder; KPietrzik.Alcoholconsumptionanditsrelationto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inGermany.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4,58(4):605-614.

16.MoriskyDE,LevineDM,GreenLW,SmithCR.HealthEducationProgramEffectson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intheElderly. ArchInternMed. 1982,142(10):1835-1838.

17.Briggs,WandaP; Magnus,VirginiaA; Lassiter,Pam; Patterson,Amanda; Smith,Lydia.SubstanceUse,Misuse,andAbuseAmongOlderAdults:ImplicationsforClinicalMentalHealthCounselors.JournalofMentalHealthCounseling,2011,33(2):112-127.

18.BisschopMI,KriegsmanDMW,BeekmanATF,DeegDJH.Chronicdiseasesanddepression:themodifyingroleofpsychosocialresources.SocialScience&Medicine,2004,59(4):721-733.

19.Whitehead,D.,Wang,Y.,Wang,J.,Zhang,J.,Sun,Z.andXie,C.Healthpromotionandhealtheducationpractice:Nurses’perceptions.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08,61(2):181-187.

20.SharmaM.TheoreticalFoundationsofHealth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M].2016.

21.FiskAA.ComprehensiveHealthCarefortheElderly. JAMA,1983,249(2):230-236.

22.MillsDH.Medicalinsurancefeasibilitystudy:Atechnicalsummary.WesternJournalofMedicine,1978,128(4):360-365.

23.HunterDJ,BrownJ.Areviewofhealthmanagementresearch.EuropeanJournalofPublicHealth,2007,17(Supplement1):33-37.

24.AnthonyF.Jorm; HelenChristensen; A.ScottHenderson; PatriciaA.Jacomb; AilsaE.Korten; AndrewMackinnon.FactorsAssociatedwithSuccessfulAgeing.AustralasianJournalonAgeing,1998,17(1):33-37.

25.JillManthorpe; RogerClough; MichelleCornes; LesBright; JoMoriarty; SteveIliffe.Fouryearson:TheimpactoftheNationalServiceFrameworkforOlderPeopleontheexperiences,expectationsandviewsofolderpeople.AgeandAgeing,2007,36(5):501-507.

26.莫建勋,王庆林,向月应,杨明,叶烨,王彬.基于整体医疗理论的健康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04):276+283.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07.04.021

27.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中国健康教育,2007,023(004):298-300.

28.林晓嵩.健康管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6,9(021):1748-1750.

29.钟杰,李伟,韩丹,邵娟.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9,12(019):1828-1830.

30.白书忠.中国健康管理的现状分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12):5.

31.任晓晖,张星,高博,李宁秀,阎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分级管理现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10,13(07):716-718.

32.徐春红,许慧丽.澳大利亚老年保健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中国医院管理,2008(08):56.

33.王晨力.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1,9(11):52-54.

34.姚业祥.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思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148-2149.

35.彭慧,傅华.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卫生服务需求探究.社区医学杂志,2009,7(09):11-12.

36.魏魏.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9,7(21):5-6.

37.李锦锋,庄苏.福州市上海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海峡科学,2008(06):87-88.

38.刘颖奇.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评价及对策.江苏:江苏大学,2017.

39.赵芳,刘清峰.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培养现状.智慧健康,2016,2(1):9-13.

40.叶应辉.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研究.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5.

41.吴彬江.基于SWOT分析的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策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94-97.

42.莫建勋,王庆林,向月应,杨明,叶烨,王彬.基于整体医疗理论的健康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04):276+283.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07.04.021

43.林晓嵩.健康管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6,9(021):1748-1750.

44.黄建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6,10(3):215-218.

45.傅华,王家骥,李枫,陈建勋,傅华.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03):32-36.

46.洪梅.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现况分析及启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1516-1518.

47.包蕾萍.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社会学研究,2005(04):120-133+244-245.

48.徐静,徐永德.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老年贫困.社会学研究,2009,24(06):122-144+245.

49.陈立新,陈功,郑晓瑛.北京城市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007):696-698.

50.肖汉仕,何艳芝.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560-1563.

51.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06):1-18.DOI:10.19934/j.cnki.shxyj.1999.06.001

52.邹佳,周永康.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综述.黑河学刊,2013(04):189-192.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13.04.070

53.陈占江.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护研究.学术交流,2008(11):193-197.

54.杨素雯.女性流动人口的生命历程事件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55.蹇世琼.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教师认同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56.曾珍.中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9.

57.邓仁丽,朱丹,侯晓静.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5,20(23):65-67.

58.白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糖尿病风险预警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

59.宋扬,刘建宏.儿童时期多维贫困的长期影响——基于CHARLS生命历程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03):72-85.

60.孙亚楠.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1.

61.石郑.流动人口健康自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江汉学术,2020,39(02):17-28.

62.钟晓青.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生态经济耦合机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03):304-308.

63.吴茜,姚乐野.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农村经济,2020(04):51-59.

64.史志乐,张琦.教育何以使脱贫成为可能?——基于家庭贫困陷阱的分析.农村经济,2018(10):1-8.

65.WeiLi,DennisTaoYang.TheGreatLeapForward:AnatomyofaCentralPlanningDisaster.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5,113(4):840-877.

66.CurrieJ.Healthy,Wealthy,andWise:SocioeconomicStatus,PoorHealthinChildhood,andHumanCapitalDevelopment.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9,47(1):87-122.

67.CesarGVictora; LindaAdair; CarolineFall; PedroCHallal; ReynaldoMartorell; LindaRichter; HarshpalSinghSachdev.Maternalandchildundernutrition:consequencesforadulthealthandhumancapital.TheLancet,2008,371(9609):340-357.

68.Grantham-McGregorS.M,PowellC.A; WalkerS.P; HimesJ.H.Nutritionalsupplementation,psychosocialstimulation,andmentaldevelopmentofstuntedchildren:theJamaicanStudy.TheLancet,1991,338(8758):1-5.

69.PollittE,GormanKS,EnglePL,RMartorell,JRivera.Earlysupplementaryfeedingandcognition:effectsovertwodecades.TheYalejournalofbiologyandmedicine,1993,67(1-2):1-99.

70.MaluccioJA,HoddinottJ,BehrmanJR,RMartorell,ARQuisumbing,ADStein.TheimpactofanexperimentalnutritionalinterventioninchildhoodoneducationamongGuatemalanadults.FcndBriefs,2006.

71.徐彬.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农村经济,2019(05):77-84.

72.张瑞.基于慢性病轨迹的我国慢性病干预研究.江苏:南京大学,2017.

73.邓俊芬,张美霞,钟永芳.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农村卫生,2023,13(01):61+63.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生命历程视域下老年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9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4956.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9月14日
Next 2022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