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对海南临高县的地名进行初步的研究。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地名不仅仅代表着此地理实体的具体空间位置,还很可能反映了此地的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历史信息。所以我们通过研究地名,进一步分析此地地名的由来和内涵以及研究此地的文化发展、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等。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临高县和下属各镇地名的初步研究,从而了解到临高的地名由来和演变、历史文化等。并且,从中分析和总结出临高县地名研究可以给当地文化、历史、旅游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地名研究;海南临高县;地名内涵;积极影响

  引言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南海主权的争端愈演愈烈,我国XX根据南海诸岛的历史记载以及从古至今的地名命名和管辖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击。对于国家而言,通过对本国地名的研究能够证明和宣示国家的领土主权;对于地方而言,地名是当地文化的载体,是当地历史上的居民经过长久的社会发展得到的产物,通过对地名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人们了解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事件。本文希望通过对临高县地名的初步研究,能够给临高县的文化、历史、旅游开发带来积极影响。

  1绪论

  1.1地名相关基本理论

1.1.1地名的概念与特征

地名指的是人对某一个指定的空间或是对其位置中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独有称谓。一方面地名的存在可以使人明确此称谓对应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从地名中可以体现对应地方的某些自然或者人文信息。

地名的特征包括了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代表性等。社会性指地名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产物,所以它的产生和演变等都跟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民族性指地名的形成通常由最早生存在此地的人,用自己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命名,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使得地名存在着各自的民族性。时代性指一个地方的称谓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会发生改变,重新命名为与当下时代更符合的称谓。地域性指一个地名可能体现对应地方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代表性指一个地名被确定下来一直沿用,那么这个地名必然是代表了此地的空间属性或是成为此地的标识和符号。

1.1.2地名分类

表1地名初步分类表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地名分类按照不同的需求和原则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通名分类。包括自然地名、人文地名这两类。其中自然地名包括山、海、江、湖、平原等。而人文地名包含行政区分、历史古迹、道路桥梁等。

专名分类。包括方位地名、地形地名、水文地名、气候地名、姓氏地名、数字地名、年号地名、意愿地名、形象化地名、神话传说地名等。

方位地名:指按照此地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得名,比如北京和南京、湖南和湖北等,通过地名我们便可以了解到它的方位。

地形地名:指按照此地的地形而得名,比如马鞍岭、水浒传中“三碗不过岗”的典故中景阳冈等。

水文地名:顾名思义跟当地的水有关,比如浙江、黄河、江苏等。

气候地名:指按照此地的气候特征所命名该地,比如温州的地名由来就是因此地冬天不会过于寒冷,夏天不会过于炎热,气候温和,宜人居住所得名。白云山因为其山顶常年云雾缭绕,故而得名白云山等。

姓氏地名:指的是以一个地方以当地的大多数的共同姓氏或大宗族的姓氏来命名这个地方,比如周庄、杨村等。

数字地名:指的是地名中含有数字,这些数字可能代表着地理实体的数量,可能代表着排序或距离等,比如三门峡、九寨沟等,九寨沟就是因景区内有九个藏族寨子而得名。

年号地名:指的是按中国古代某个朝代某个皇帝的年号所命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江西景德镇,景德便是北宋真宗赵恒的年号。

意愿地名:指的是人们将心中美好的期许赋予地名,比如辽宁就是人们希望辽河流域平和安宁的美好意愿。

形象化地名:则是人们生活中遇到地理实体时,发挥了自己想象力对其命名,比如毛公山是因为这座山像XXX同志坐着望向远方从而得名、五指山是因为这座山像人单手合拢的手掌形状而得名等。

神话传说地名:是指根据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或是事件命名,比如因神农尝百草而亡得名的神农架和大禹治水劈山幻化“神门”、“人门”、“鬼门”而得名的三门峡。

按照语言分类。包括汉语地名、少数民族地名、方言地名、外语地名等。

其他分类。从略。

  1.2地名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一个地方的地名研究能够帮助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每个国家会通过命名本国边界地理实物来证明本国主权。同时地名研究可以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科学考察、旅游开发等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地名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把研究地名的内涵作为切入点,研究地名所蕴含的自然、人文信息可以对人们了解当地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帮助。从科学考察的角度来讲,地名记录了一个地方曾经存在过的地理实物,即使由于外力因素使得当地人群迁徙了或是地理实物消失了,人们也能根据地名来推测当地在历史上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地理演变等。最后研究地名所蕴含的地方文化更加有利于当地的旅游开发。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当地旅游发展的内在灵魂,而旅游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研究地名可以对当地的旅游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1.3地名研究的内涵

研究一个地方的地名,其内涵是对当地的文化的研究。一个地方的地名可以说是当地浓缩的历史,亦是说是当地文化的缩写。一般来说,地名能够长久稳定的流传,这也是由上文提到的地名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地名里往往蕴含着当地的自然或人文信息,地名的形成保留着当地人们希望它反映的一种文化内涵。所以我们通过对一个地方地名的研究也是对其所蕴含的文化现象的研究。

地名的内涵包括了如宗族文化、祈福文化、地理文化和政治文化等。宗族文化指中国古代是以血缘关系区分远近,同宗族的人们普遍拥有相同的姓,而作为农业国家我们百姓的流动性较小,同宗族所形成的村落许多以姓氏命名,比如周庄、南宅等,从地名中也体现了当地的宗族文化。同时我们可以从地名中看出当地的祈福文化,许多地名中包含了“安”、“宁”、“泰”等字,比如辽宁、西安、泰顺等。西安古称长安,是希望此地长久治安的意思。地名的地理信息往大了看,可以包含了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比如温州。往小了看,它记录了当地曾经存在过的地理实体,比如一个地方的某某河某某桥,在城市建设中被填没或者改建成路,但其称谓被保留下来作为路名或地名。政治文化指的是政治观念也会影响到地名的命名,透过对地名的研究甚至可以了解历史和政治。比如临高曾经叫做临机,因和唐玄宗名讳同音所以避讳改为临高,乐清曾经叫做乐成,因和梁太祖父朱诚名讳同音所以避讳改成乐清。同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符合时代旋律的地名开始出现,比如解放路、建设路等。所以通过研究地名,其内涵是在研究一个地方的文化现象。

  2临高地名基本信息

  2.1临高地名基本信息

表2临高地名表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2.2临高地名分类

表3临高地名分类表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3临高地名特点特色探讨

  3.1命名方法探讨

从相关的史实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得知到临高县的悠久历史,早在秦朝时期的富罗到如今的临高,临高县和下属各地的地名发生了几次变化。本文对临高县以及其下属各地进行简单的地名命令方法探讨。

临高地名按地形地名命名来讲,从我们得知临高县最初名为富罗,直至隋朝大业三年(607年)设县,发生了第一次改名,因为县治在毗耶山所以命名毗善县。这是按照地形地名取名的。同理的地形地名如昆社村、松明村等。昆社村意思是山坡上的村庄,松明村是村附近有松树而得名。

临高地名按人文地名命名来讲,这也是临高地名命名方法中存在最广泛的。我们可以看到临高县历史上改名为富罗县、临机县。这是当时因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并县等原因,在临机村设县,县名也以村名而命名临机县,这是一次根据人文信息进行的命名。同理的如美当村、美夏村。这里的“美”在临高方言里是母亲的意思,村名里都包含了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意。

临高地名按政治地名命名来讲,这也是临高地名命名方法中比较特殊和较少的。临机在唐玄宗开元年(713年)改名为临高县,这是因为唐玄宗名为李隆基,为避讳皇帝的名字,进行的一次政治原因的命名。也从那时起临高县的地名便沿用至今,只有在1958-1961年因为并县的政治原因短暂叫过金江县。同理的前进社区、胜利社区等,在这些地名身上都能看到某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或主旋律。

临高地名按水文地名命名来讲,这也是临高地名命名方法中比较特殊和较少的。波莲镇是由于古时的陈公贤见圩中有莲池所以命名此地为波莲圩,发展到今天的波莲镇。新盈镇是由于当地有海南岛西北部重要的渔港——新盈港而得以命名。

临高地名按方位地名命名来讲,比如博北村、龙田村。临高方言里“博”是嘴巴或入口的意思,“龙”字放在开头多为下面的意思。这两个地名便是方位地名,博北村指的是镇子北面入口,龙田村指的是村下有农田。

临高地名按意愿地名命名来讲,比如东英镇、多文镇、调楼镇等。多文镇是当地人们希望当地多出文人和名士。东英镇临近着琼州海峡。其地名的含义是“东日初升,英风万古”,这是当地古人们对自己家乡和家乡人的美好期许,希望家乡的产业在东日的照耀下每年都能丰收,家乡人们有高尚的气节和美好的声望。调楼镇有南国明珠之称,调楼镇的渔业也十分发达,有调楼、抱才、黄龙等三个渔港。调楼镇清朝时称为调顺村,因为当地的渔业发展。众所周知天气对渔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当地的地名是祈福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的意思。

  3.2地名特殊专用字探讨

美。许多地方的地名会受到当地特殊字的影响,临高也不例外。根据我们总结的临高县各地的村名,我们可以发现“美”这个字高频率的出现。我们可以发现临高县内各地都普遍的存在用“美”命名或者是包含“美”的村名。首先像是临城镇下属村子美当村、东英镇下属村子美夏村、波莲镇下属村子抱美村、加来镇下属村子美巢村等。这些村名中的“美”便是临高县地名的一个特殊专用字。在临高话中“美”字汉译为“买”,海南话译为“母”,在地名中有母亲、大、地等含义,但最常见的还是母亲的意思。所以临高县许多村的地名有“美”字可以说是打上了母亲的烙印,这反映了临高人们对母亲的爱意和对女性的尊重,亦是反映出临高县的历史文化,地名中体现出临高县古时母系社会时女权的权威,一直绵亘在临高人地名和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美”字的地名了解到村子的历史由来和古时此村落是否存在过女权文化。就像美台社区的“美”在壮语方言中指的是女性,美台的含义是“母亲的山岭”。

圩或墟。我们还可以发现“圩”和“浪”字的多次出现。“圩”的读音是xū,同“墟”。是农村和村落里集市的意思。古时有集市的村落有的以“墟”为名,有的以“圩”为名。临城镇、博厚镇、加来镇、南宝镇、皇桐镇、和舍镇这6个镇是根据人文信息进行的命名。其中几个城镇的地名来源都和“圩”有关。所以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临高许多地名的命名和古时候人们的交流交易以及社会活动有关,地名的命名也参考当时当地的集市或是商人群体的称谓。典型的便是加来镇是因为古代的明末时期,加来村人到此经商逐渐的形成了市圩而得名。南宝镇因旧时的南宝圩靠近南宝村而得名。

浪或郎。“浪”在临高方言指下陷的湿地、草地,在临高县里很多地名里有“郎”、“朗”的也是这个意思,比如博郎村、郎基村、朗英村等。“圩”在临高方言是“市”的意思,读作“喉”。人们顺口叫加来为“市浪”,读作“喉浪”。含义就是加来是这个大田洋的“浪”中集市。后来,“市浪”的称谓范围扩大到受驻在加来圩的衙门管辖的所有地方,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加来农场加上美台乡南缘紧挨加来的几个村庄,统称为“市浪”。

文。临高县内以“文”字开头的地名也很多,多数是园子的意思,比如文贤村、文新村、文书村、美文村等。文贤村和文书村更是有着美好的寓意,希望这个园子里,这个地方多出文人和贤人。

龙。临高县内以“龙”字开头的地名,多数在临高语中是下、下面的的意思。比如龙昆村、龙兰村、龙田村等,意思是此村下有田地、山坡等。

兰。临高县内以“兰”字开头的地名也有许多,“兰”在临高语里意思是家、房子,比如兰刘村、兰合村、兰秦村等,结合后面的姓氏就如同“刘家村”的意思。

博、北、卜。临高县内以“博”字开头包括“北”、“卜”等,它们是嘴巴或物体入口处的意思,比如博厚社区、博北村、博西村。博北村就是镇北边入口处的村子,博西村是镇西边入口处的村子。

明。临高方言里“明”是方言树木的意思。比如南宝镇下的松明村,因为此村的附近有松林,而临高话中称呼松树为松明,所以该村地名受到方言的影响。

昆。临高方言里“昆”是山坡的意思,所以比如昆社村地名的意思就是山坡上的村庄。

社。临高方言里“社”是山的意思,比如抱社村就是山上村子的意思。

昌。临高放眼里“昌”是山或者树林的意思,像“仓”、“苍”、“沧”等也是同样的意思。比如昌拱村就是山门的意思。

抱。当地土语里“抱”是村落的意思,比如抱珍村、抱利村、抱美村等。它们可以理解称美丽的村落、珍贵的村落等。

吴。临高方言里“吴”是牛的意思,比如抱吴村因为其村周围有许多像牛的石块,而牛字方言里叫做吴,所以村名为抱吴村。

迎。临高方言里“迎”是野菠萝的意思,比如美迎村就是因为当地多产野菠萝,所以得名美迎村。

从这些特殊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空间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一个特点是相同特殊专用字的村名在空间位置上许多是相近和聚集的。另个特点是所在地的周围有着代表性的地理实物,可以使得地理实物周边的当地人能借助它来给地点命名。同时当地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方言,根据所在空间有特点的地理实物为地点命名。

  3.3其他特点

根据上表的简单统计,我们可以总结出临高县下属各地的地名和所处空间特点有一定关系。比如调楼镇和新盈镇空间位置靠海,所以它们的地名和天气、港湾有关。而有些地方则因为其空间位置在古时有市圩而得名,比如南宝镇因旧时的南宝圩近南宝村得名,皇桐镇是因为旧时的皇桐圩而得名。有些地方空间位置上有山岭便以山岭为名,比如多文镇在古时称为那盆,因为地处那盆陵而得名。

  4临高地名研究的意义

  4.1文化意义

首先,地名研究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一个地方的地名,所以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地名。而地名的形成和演变都是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和历史地理以及当地语言等都关系紧密。所以研究一个地方的地名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地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发展、语言文化等。

同理,我们可以以地名为切入点了解临高县的地方文化。比如我们从大量含有“美”的地名中可以得知临高县有着在古代两三千年里少有而特殊的母系社会及文化。我们研究临高的地名不仅能了解到地名由来,更有助于人们了解临高古时的女权文化,感受到母亲在当地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当地人们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戴。

比如“吴”在临高方言是牛的意思,因为其村周围有许多像牛的石块,所以村名为抱吴村。从特殊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临高的方言文化。比如临高县下的头神村,因为此村的村头有座神庙,并且流传这座庙中的大神是神中头领,从而得名头神村,希望村子得到神仙的庇佑。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临高当地的祈福文化和虔诚信仰。临高县下的群称村因为其建村于丘陵中间,外形如同一座城,所以得名群城村,透过地名我们还能了解到临高的地理情况或地理变化等,对地理文化考察也具有积极意义。

  4.2历史意义

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地方的地名从古至今发展演变成为现在的称谓不是平白无故的,也不是一簇而成的。恩格斯说:“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历史总是不断的螺旋式的向前发展,就像各地地名的发展和演变也是当地在历史上发展和演变的缩影和见证。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去看一个地方而不是结合地名的含义去看一个地方,那么就无法真正的了解当地的往昔和今朝。

我们若是要研究临高县的历史或发展历程就应从地名入手。以临高县名为例,我们可以从地名演变中了解到许多关于临高古时的信息,这对于临高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秦汉时期的地名富罗可以有力的印证临高县的历史悠久,从改名毗善、临机可以看出古人对地名的命名会参考到当地的地理实物。从改名临高可以看出古时地名的命名要顾及到皇帝的名讳。这些都有助于考察临高的历史,并且充分的证明了临高在几千年前就受到历朝历代的管辖,也证明了海南历史悠久。

比如临高县下的依古村,据称村中谢姓村民祖宗能够追溯到长远时期夏商周中的周朝,故而村名有着“本远源长,相依千古”的意思。从地名中我们能了解到临高的历史悠久以及传承中华几千年对全国人民都影响深远的宗族文化。

  4.3旅游开发意义

XXX的背景下,在xx大力支持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与发展在大步的往前迈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有了更多的旅游机会。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会有更多的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前来旅游。海南的每个城镇都有机会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旅游开发,因地制宜开发出更多引人入胜的旅游项目和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临高县也应当总结自身的优势,积极做到扬长避短,更多的开发自己县的优势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作为开发和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旅游资源又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游客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文资源的开发会越来越引起重视,而地名文化便是可以着重开展的人文资源。比如临高角,我们可以打造“临高角今朝往昔”为主题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们能深入了解临高角。

临高角是省XX批准的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我们可以在开发时和地名有机结合,打造“临高角今朝往昔”。因为许多游客包括当地人知道此地是解放军解放海南的登陆点,也有人知道此地海水清澈、阳光充足适合度假,但许多人不知道临高角地名由来。所以我们可以将临高角的地名由来与景区结合起来,让游客们不仅能了解到临高角的今天还能了解到他的过去。

对于往昔,我们可以从地理命名的角度和游客们介绍临高角是琼州海峡突出的一个三面环海的岬角,也可以从神话命名的角度和游客们介绍此地流传的感人爱情故事,这样可以使得临高角更加生动和形象。同样通过感人的爱情故事能吸引更多的夫妻和情侣来到临高角的沙滩度假。

对于今朝,我们可以和红色景区有机结合,打造红色主题旅游。临高角解放公园是省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结合地名开发红色旅游一方面可以让游客在缅怀先烈的旅途中培养爱国情怀。还可以让省内的青少年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如何得名的,发展到近代又经历了什么,临高角在解放海南中的历史意义与地位,这能进一步的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从地名上让游客了解到临高角的往昔和今朝,并且让游客从地名命名中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让他们想一想为什么解放军会选择此地登陆,让游客们能够参与思考、参与互动而不是一味的听导游介绍。让游客们在旅游中思考和活动,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临高角地理位置在历史战役中的关键性。

  5总结

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富罗发展到如今的临高,临高县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也越来越繁荣。通过对临高的地名研究使得我认识了一个更生动,更立体的临高县。同时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地名是浓缩的历史,是当地文化的体现。通过写这篇论文也让我和临高县有了一次独特的邂逅。

通过对临高县各地地名的命名方式统计,我们可以看出临高县中人文地名和意愿地名较多,这让我们了解到古时临高的当地文化以及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子孙后代成人成才的期盼。通过这些地名也能了解到临高各地在历史上的社会发展和人群流动,也可以帮助追溯和了解临高方言区的形成历史以及梳理海南岛移民史。通过临高的水文地名和方言地名我们能了解到临高在古时的地形结构以及方言文化。

我们对临高的地名研究不仅仅是了解地名,也是对临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一同涉猎。因为个人能力的不足,本文是非常浅显的为大家介绍了临高的地名由来。本文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在于对临高的地名初步研究也只到行政村级别,没有更深入的到自然村。另一方面在于对临高方言所知甚少,所以对地名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刻。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有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各地的地名研究中去。因为地名研究不只是研究了地名,通过地名研究我们能够对当地的往昔和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解读。

  参考文献:

[1]刘剑三.地名:海南民族活动史的“化石”[J].海南师院学报,1992(01):102-107.

[2]刘剑三.从地名看海南闽语的分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59-63.

[3]李炳尧刘保全.《地名管理学概论》,2007.

[4]邓永新.城市地名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5]海南省地名管理办法[N].海南日报,2013-11-30(A03).

[6]地名管理权可以随意创设吗[N].王地.检察日报.2013-10-11(004).

[7]地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N].龙泽廷.中国社会报.2013-11-12(004).

[8]宋培杰.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9]唐磊.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石超艺.上海市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地名研究彰显时代需求[N].张清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4-01(002).

[12]地名命名的分类以及影响地名生命力的因素[N].刘连安.中国社会报.2019-04-15(002).

[13]中国地名网

  致谢:

大学生涯接近尾声,在此我想感谢我的大学老师们和同学们,感谢大家在大学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当然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肖军副教授,我的指导老师在工作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指导和检查我的论文。他会点出我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导我改进。从刚开始的论文选题到最后的论文定稿,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他的帮助。肖军副教授严谨的教学精神、渊博的知识以及认真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最后也要感谢在论文中给我提供帮助的同学们。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海南临高县地名初步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9740.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0月7日
Next 2022年10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