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于自贸区内各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海南自贸区(港)和海南会展业相关概况为基础,通过海南自贸区(港)在建设过程中对海南整体发展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分析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海南会展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自贸区(港);海南;会展业发展;影响
引言
会展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拥有1:9的联动效应,因此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2018年中国设立海南自贸区(港),自贸区(港)设立、政策的制定实施使海南经济迎来了发展。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使得海南扩大了开放程度,加强了海南与国际间的合作,势必也会对海南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海南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1 海南会展业的发展概况
1.1 发展历程
1.1.1 会展业发展初期阶段(1988-2001年)
海南省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同时,海南会展业初步发展,此时会展业处于探索阶段,是从无到有的转变。此时的海南缺少会展相关企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会展基础设施稀缺,会展活动举办的数量较少,会展业发展较为缓慢。1992年举办了第一届海南国际椰子节,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会展活动,随着时间推移,海南国际椰子节渐渐失去了活力,于2000年将海南国际椰子节正式改名为海南岛欢乐节。
1.1.2 会展业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5年)
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并将海南博鳌确定为一年一度召开论坛的永久会址,海南一时间声名鹊起。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使得国内外众多目光聚焦海南,大幅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博鳌甚至海南的会展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类大型活动的举办地也纷纷转向海南,中非会议、环岛自行车赛、世界小姐等国际性会展活动也相继在海南成功举办,促进了海南会展业的发展,共好会展与智海王潮等会展企业先后成立,中展、米兰等国际知名会展企业也纷纷落户海南。
1.1.3 会展业稳步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2015年,会展业受到海南省XX高度重视,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15年7月,海南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8月份,成立了会展局。9月份,《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10月份《海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出台,针对海南会展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规划。
2016年,会展活动的举办数量和会展收入不断提升,百人以上的会议数量为1.5万场,千人以上为82场;全年展览场数为115场,面积共达到了124万平方米;会展业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达到了145.1亿元的收入。
2017年,《海南省会展业中长期(2017—2030)发展规划》印发,对会展业引进会展机构、建设会展设施体系、培育品牌会展等一系列工作做出要求,力求会展业的总体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2017年全年展览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相比于去年增长了17%;举办的会议有1.76万多场,其中百人会议就有1.75万场,相比去年增长了16.8%,千人会议达到了107场,相较去年增长30.5%,
2018年,海南开始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印发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规划》,要求会展业发展应符合海南的产业特点,同时加大力度支持、发展跟海南的产业特点相符合的会展活动。2018年会展收入达200亿元,达到了2017年预估的数值,全省百人会议增加到两万场,其中也包括了125场的千人会议,千人会议增长25.7%。展览面积163.3万平方千米,增长了19.1%。
1.2 海南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的会展活动举办数量、规模、会展企业数量以及会展业收入都有所上升,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特色展会数量较少。海南会展业发展至今,展会数量虽然不在少数,但是同类型展会较多,且以中小型展会为主。这类展会全国各地均有举办,不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无法形成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会展场馆设施建设滞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是海南目前最大的会展场馆,但是相较于其他城市的大型会展场馆还是有些差距,且二期项目还未完成建设,对于会展活动的承办能力还是略显不足。
会展专业人才较少。由于海南会展业起步时间较晚,会展专业院校数量也不多,而且师资力量对比发达的会展城市来说还是略显不足。
2 海南自贸区(港)的发展概况
2.1 发展目标
自贸区对外开放水平是极高的,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xx、xxx要求对海南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来建设海南自贸区(港),海南的产业体系要围绕生态、文明的要求,将之建设成生态、服务型的体系。海南作为中国确立的第12个自贸区,建设过程可以借鉴前面11个自贸区的经验,却又区别于其他自贸区。海南的建设目标不单单是建设自贸区,而是以自贸港作为海南岛的建设目标来建设自贸区,自贸区是以自贸港的标准来建设的,海南自贸区(港)的各项规划都以建设自贸港来基础设计,政策的制定是为自贸港的建设而服务。自贸港开放程度比自贸区要高,海南以自贸港作为建设目标,决定着建设过程将在国际上进行多方面合作,大开中国对外开放之门。
2.2 发展现状
到2020年,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已有将近两年时间,目前为止,海南共确立了11个重点园区,将其作为自贸区(港)的先行试验区。11个重点园区分别是海口综合保税区、三亚中央商务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至2019年11月,开工、签约项目加起来共有七批,前后七批开工项目数量已经有793个,签约项目总数达到了393个[5]。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至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等重点任务的制度基础正在不断完善,经过近两年建设,已经完成了97%《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的试点任务[6]。2019年,外资企业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外资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预示着海南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程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2019年,一年时间内,海南就增加了24.44万户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表明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成果正不断涌现,自贸区(港)建设初显成效[7]。
3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为海南提供的有利条件
3.1 拓宽合作区域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使得海南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扩大,对国内外企业的吸引力也在进一步提升。xx指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时应加强国际合作,不应“闭门造车”。根据《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海南应利用好自身区位优势。“一带一路”横跨亚、非、欧大陆板块,周边国家及地区众多。海南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应加强与这些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各国家及地区共同建设海南自贸区(港),整合国际资源,利用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投入到自贸区(港)的建设中来,更好的为自贸区(港)建设铺路,同时也有利于海南各产业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带动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海南企业的竞争力。
3.2 航运能力提升
海南岛四面环海,与大陆板块之间没有跨海大桥联通,交通便利度不高,出入岛只能依靠飞机轮船。《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海南岛海洋资源丰富,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培育发展海洋经济,将海南建设为国际航运枢纽,并具备较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大力发展航运产业,促进航运要素集聚并引进国内外航运企业,为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服务。航运能力的强弱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影响力极大,对各行业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南的航运能力将日益完善。高效的航运服务能力,将为各企业产品的运输、存储等提供保障,运输能力的提升,也为海南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3.3 资金大量投入
自2018年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近两年时间以来,海南发展日新月异。自贸区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海南自贸区(港)作为全国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资金投入更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11月,海南自贸区(港)开工、签约的项目总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个,开工项目和签约项目累计总投资额分别为4352亿元和3744亿元,其中第二批开工项目和签约项目总投资都达到了千亿元[5]。通过签约投资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到自贸区(港)建设中来,利用多方资源投入到自贸区(港)的建设,大量资金的投入为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对于加快自贸区(港)建设、推动各类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4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应该降低市场准入方面的条件要求,缩减海南自贸区(港)对外资的准入限制。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在教育、旅游、医疗等多个重点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有利于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来提高海南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合作竞争推动海南产业发展、提升海南产业竞争力。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积极利用外资,对于海南相关投资领域的不足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同时对海南产业创新发展、扩大就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5 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海南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属于热带小岛,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气候宜人,适合旅游度假,旅游业也是海南的经济支柱之一。《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海南应围绕自身四面环海以及领海广阔的优势,发展邮轮航线,并且对邮轮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对外国旅游团实施优惠政策,只要乘坐邮轮进入海南旅游,可以享受长达15天的入境免签政策,以此政策鼓励游客选择邮轮出游,既能带动邮轮产业发展,又能增加海南旅游业收入;对香港、澳门两地游艇入境手续进行大幅度简化,方便琼港澳之间游艇通行;为了给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要求海南建设相配套的国际旅行卫生保障中心,为游客旅行提供医疗保障。
4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海南会展业发展的影响
4.1 促进展会特色化发展
与其他发达的会展城市相比,海南展览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以中小型展会为主,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同类型展会较多,品牌展会也比较少,对于海南会展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影响。xx指出海南建设自贸区(港)时应依托自身资源条件,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发展适合海南特色的产业。随着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提上日程,海南也提高了对会展业的重视,要求应根据海南的产业特点来举办展会,支持符合海南产业特点的展会举办,促进展会特色化发展。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品牌展会,以填补海南品牌展会方面的空缺,化解海南展览业发展的尴尬处境,有利于扭转海南会展业“会强展弱”的现状,实现会议、展览同步发展。
4.2 推动会展行业发展
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力度是极大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应该大幅度的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条件,开放力度更高的海南可以吸引国内外各行业企业的投资入驻,无论对国内外企业还是对海南本土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发展机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入驻,会通过海南会展企业展示、推销各自的产品,将展会作为企业进行业务洽谈的平台。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也将吸引国内外会展企业入驻海南,通过与国内外会展企业的合作竞争,能够推动海南会展企业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海南会展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
4.3 加快会展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会展业的规模、质量方面都有了不错的进步,会展综合收入稳步增长。但是会展业发展仍存在制约因素。海南会展场馆规模较小,会展活动的承办能力有限,这一短板始终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随着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会展业发展迅速,海南目前的会展场馆已经渐渐的满足不了会展业的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会展业的发展。为了解决场馆设施滞后的问题,使会展场馆设施能够满足会展业的发展需求,海南对会展设施的建设高度重视,提高了对会展业的投资额度,加快会展设施方面的建设。如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正在建设中的二期项目,建成后可以和原有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连成一体,填补了海南大型会展场馆方面的空缺,有效提高会展活动的承办能力;三亚计划将在红塘湾片区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以此弥补三亚会展场馆方面的不足。这些场馆的建设,将提升海南举办会展活动的竞争力,促进会展业的高速发展。
4.4 会展活动需求的提升
企业作为会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展会来说至关重要,由企业参与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展会的规模大小。随着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以及各类优惠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入驻海南,2018年一年时间海南就增加了14万户市场主体,2019年更是达到了24.44万户的新增市场主体,企业数量逐年递增[7-8]。随着各类企业的不断涌入,对各类展览会及会议的需求也渐渐提升,企业需要通过展览会来宣传促销自己的产品,同时企业培训、年度总结等又离不开会议,使得海南展览会及会议举办的数量明显提升,会展业收入也是逐年增长。企业对会展活动的需求提升,也给会展企业带来了大量商机,吸引了国内外会展企业以及会展相关企业的入驻,对会展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5 引进会展专业人才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持续扩大开放的海南自贸区(港)需要更多的国内外人才加入。尽管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具有独特的区位、政策等各方面优势,但是人才方面始终是海南的短板之一。由于海南会展业起步较晚,会展专业人才储备较少,专业院校以及教师资源等条件还是略显不足,快速发展的会展业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加入。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吸引了大量企业聚集,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为了解决会展业以及各类产业人才稀缺等问题,海南省出台的《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与《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对国内外人才提高了工作便利度,对国内外引进的人才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提供了保障。通过人才引进政策为海南引进并留住大量国内外人才,为会展业及各类产业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结论
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背景下,国内外会展企业、展商都对海南会展业充满了期待,希望海南会展业转型能够顺利完成。开放力度更高以及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海南自贸区(港)也吸引了国内外各类型企业涌入,对海南各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海南省人民XX政务服务中心.海南省商务厅组团赴厦门举行会展业招商推介会[EB/OL].2017-9-26.
[2] 海南省人民XX.2018海博会举办海南会展业发展大会 精英论道共谋海南会展发展宏图[EB/OL].2018-1-14.
[3] 央广网.2019海南入境会奖旅游交易会海口举行[EB/OL].2019-11-23.
[4] 胡杰.海南会展业扩容趋势明显[N].中国贸易报,2019-1-16(005).
[5] 南海网.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七批)集中开工和签约[EB/OL].2019-11-18.
[6] 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海南自贸区总体方案确定的试点任务实施率达97%[EB/OL].
[7] 罗霞.我省去年新增市场主体24.44万户[N].海南日报,2020-1-10(001).
[8] 海南省人民XX.去年我省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4万户[EB/OL].
[9] 郑浩泽.海南会展业发展中的XX角色研究[D].海南大学,2017.
[10] 廖斌.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7.
[11] 黄含遐.提升福州市会展业竞争力对策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7.
[12] 陈松,惠青.海南省会展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19(12):20-23.
[13] 姜雪峰.海南会展经济发展的三大特点[J].中国会展,2019(23):43.
[14] 杨清安.加快推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策研究[J].新东方,2019(03):30-35.
[15] 魏仁兴,肖龙,许丽芳.福建自贸区会展业发展动力研究[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06):47-52.
[16] 海南会展 英姿勃发——筑高端平台 育海南会展名优品牌[J].中国会展,2018(21):54-59.
[17] 庞玉兰.“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发展会展产业分析[J].北方经贸,2017(04):16-19.
[18] 方璐萍.福建自贸区背景下福州会展业的SWOT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1):49-53.
[1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EB/OL].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