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研究分析 ——以招商银行为例

摘要:2023年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开端之年,同样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行政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引和规划、市场机构积极配合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理财产业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全面提质增效的优异改革成效.从2023年底12月份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份额高达290,000亿元,于2020年同期相比,同比上涨12.14%,2023年全年发行理财产品达到4.76万只,为我国投资市场创收高达10,000亿元.本次研究充分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招商银行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银行理财是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的关键衡量指标,银行理财与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息息相关,更是提升行业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从《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20年共有300余家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全年储蓄余额达到19.19万亿元,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4162.48万,和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上涨86.85%,个人投资比例高达99.65%。银行理财是近年来最受投资者欢迎的投资方式,在金融扩张周期中,银行理财的规模飞速增长,2010年全国商业银行的理财规模才三万亿,到了2017年就已经突破了三十万亿,远远超过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保险等等投资品。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银行理财较安全,而且收益率相对比较高。银行理财通常由具备一定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金融机构负责操作,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存款。银行理财有一半左右的收益是在4%~5%之间,而现2023年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才1.5%,大量的存款开始搬家造成居民存款规模的增长放缓趋势下降。从银行的角度看,发行理财融资的意愿也比较强。首先可以通过过去利率的管制,银行没有办法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但可以发行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纳资金。其次,银行用理财产品吸收的资金并不是进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属于表外资金,这意味着理财资金不用接受像存款那样严格的监管,银行可以使用这部分资金相对自由的进行投资,合力让理财资金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就在我国的金融机构资管规模超过一百万亿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资金的余额就开始见顶回落了,近两年已经稳定到了30万亿左右,银行理财的大变局已经来了。在2018年以中央深改委的超高规模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产新规”),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新规”)。在理财新规和资管新规共同作用的市场监管大环境,银行理财需要持续调整和优化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二)研究意义

招商银行是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经营特色明显,品牌突出。中国招商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金葵花”预期收益锐减不少人对这款理财产品极为青睐,都想深入了解这款理财产品,自从问世以来,银行宣称金葵花收益率达到40%.但这款产品发售至今已有4年,整体亏损高达20%,与预期收益大相径庭。但整体业绩保持高质量增长,总资产增速创5年新高,拥有优势显著的零售金融、私人客户数近10万。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相对较晚,针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分析,从中探究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对我国银行理财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影响因素

围绕经济高速发展从不同层面对金融资产风险溢价造成的影响来看,国内外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扭转投资者意识、融资方违约等方面的风险展开研究.毛德勇(2023)研究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对投资者心理和融资人违约风险两个方面造成影响并反映到理财产品风险溢价的层面.并在研究中提出假设1:经济整体趋向利好,会造成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下滑,在经济下行阶段,理财产品风险溢价直线上升.XX的宏观货币政策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的调节作用,但其存在一定滞后性,宏观货币政策会从多个角度改变金融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意愿,对金融风险溢价造成深远影响.杜亚斌研究认为,货币政策能够改变理财产品风险、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意愿,由此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假设2:在整体货币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理财产品风险溢价居高不下;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下降。

从监管端、费率端、产品端三个角度,围绕欧洲银行资产管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特点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针对中欧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展开不同维度的对比和分析,了解该行业的差异。王广宇(2023)认为分析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对我国银行理财子公司稳定发展具备一定启发作用,持续优化和完善子公司的监管体系,推动其长期稳定发展;打造丰富的产品线,推动多元化投资;加大科技投入,在公司内部营造技术文化等。

分别从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标准化债券类资产认定规则、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等相关政策法规对理财业务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和论述,宋一程(2023)在研究过程中围绕资管新规明确的资管要求进行补充和细化,从中反映监管部门在监管标准上的统一性、促进标准化资产配置发展、最大限度预防影子银行风险隐患、压缩融资链条、控制融资成本的目的和方向,接管新规过渡期的优化和调整不仅是监管机构针对我国理财产品现状做出的理性调整,同时也为我国金融机构监管业务的调整升级指明了方向。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展望及建议

先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述当前资管业务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魏雯赟(2020)认为理财业务新功能需要经历业务需求梳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等一系列漫长的研发过程,等新系统真正开发出来后,又与当下的业务有所脱钩,不能满足新业务的需求。同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必须持续提升竞争格局、彻底根治行业毒瘤、降低风险、行业聚集效应不足、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等.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带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企业在当前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站稳脚跟,体现独到的经营特色是先决条件,具备独一无二的行业优势,主打差异化战略至关重要.建议商业银行资管业务选择差异化发展战略,塑造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的核心能力。

涂宏(2020)认为我国财富管理的市场前景为社会财富持续增长、金融市场成熟发展、居民财富管理需求逐步释放等。以交通银行近些年的表现和发展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客户渠道打造、客户基础、资产配置、产品设计等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趋势应是坚持正本清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投研一体化,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坚持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坚持科技支撑,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坚持专业分工合作,实现业务协同效应。

云佳祺(2019)选择集团公司商业银行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展开多个维度的研究和分析,同时针对多种业务模式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以全能综合型的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和专业独特型的瑞银集团和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讲述他们依托自身独特的业务优势,从业务定位、产品定位、经营原则和内部效应四个方面说明国际先进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经验。来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云佳祺研究认为,企业必须加强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定位,持续调整和优化资产管理产品、不断加强产品分级和资金投向,拓展老客户培养体系和深挖目前客户的潜能,加强各业务部门的协同发展能力,推动资产管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三)文献述评

上文的综述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银行理财的重要性,银行理财业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者也把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与发展前景及建议相结合研究,银行理财业务的专业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拓展。更多关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让银行理财加强监管和治理,扩展了资本的融通渠道,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是为了加快银行经营转型,满足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争揽、维护优质个人客户,对大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探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市场利率的规范化。不过我国在银行理财方面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银行理财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所以本文希望能通过对我国招商银行的案例研究,探究出可能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带来的影响,了解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招行可能面临的发展前景把握机遇,为招行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理财业务提供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

一是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已经达到清零的目标。在资管新规出台前期,我国金融理财市场中共有4万亿元的保本银行理财产品,而到了2023年12月底,这类型的理财产品已经实现了清零的目标,理财产品市场的刚兑预期开始出现突破和转型的趋势。

二是资值型理财产品呈现逐年攀升之势。在传统理财产品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以及新型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的行业格局下,产品净值转型呈现较为理想的趋势。从2023年12月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净值理财产品全年余额达到26.96万亿元,占所有理财产品比重92.97%。

三是行业内部理财不但出现压降趋势,困扰行业多年的多层嵌套逐年减少。从2023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目前同业理财已经下滑到541亿元,和资管新规出台之前整体下滑97.52%,池化运作、复杂嵌套等风险系数较高的业务呈现大规模消退的趋势,近些年市场中的脱实向虚和资产空转等现象得到较大幅度的改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规模趋势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研究分析 ——以招商银行为例

图 1-1: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规模趋势(2017-2023)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等

从2023年12月底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经远远高于信托、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传统资管产品,并连续多年占据存续总量领先地位(其中公募基金数据截至 2023年11月,信托数据截至2023年9月,保险资管数据截至2023年8月)。

 4、国家资管新规出台产生的影响

伴随我国资管业务全面铺开,我国银行资管业务的过渡时期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效果较为理想,从整体改革进程来看,取得一定成效。可以预见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将逐渐转型为侧重权益类资产方向、期限结构延长、开放式产品比重持续提升。信管新规实施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将开始呈现小幅下滑的态势,未来的发展更趋向于稳步上升。此外,未来理财产品更趋向于“固收”类型的产品占比为主。此外,我国投资者对金融投资的认知更加理性客观,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升,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在未来的市场规模将全面提升。

1.1 组织机构转变:牌照制监管,理财子公司迎来快速发展

银行的理财业务转型为部门化和子公司化两种经营模式。目前我国已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得国家批准,理财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合资银行的数量分别为6家、11家、7家、1家、4家;目前开设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达到23家。不同类型的理财公司在产品结构、投资资产等方面呈现不同特点。未来将会有更多银行参与到理财之公司的队伍中,行业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展示无法获得子公司牌照的银行,目前常规的措施主要以银行内部成立资产管理部负责理财业务。预计未来理财子牌照的申请主题主要是中小城农商行。

1.2 风险隔离机制的建立:切断隐性风险

银行和子公司构建起了科学合理的风险隔离管理体系。在此之前,银行不仅要承担常规贷款的信用风险之余,还要加强对其他理财类风险的关注。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则将这些风险和连带责任推向市场、推向客户,相应的风险也开始与母公司剥离,逐渐转移至理财子公司。净值化的转型也开始让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转型代客理财的模式,这本是理财业务的本源,投资者必须对承担风险,相对应的是,他们同样可以享受更高的投资收益,对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稳定发展。

1.3 理财产品类型更丰富,银行理财子直接投资股票规模提升

之前,银行理财产品过于单一化,大部分以通道业务和非标投资为主。随着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之后,理财产品呈现多元化、定制化发展,并持续朝着全资产配置、全产品体系的方向发展。子公司可以在一级、二级等权益市场投资,极大降低通道业务和非标投资的占比。此外,银行质管部只能间接参与股票投资,或投资公募基金,理财子公司在投资的投资深度和广度得到全面加强,如果仅通过间接参与投资,无法发挥子公司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资管新规出台以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直接参与到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且该比例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1.4 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化:期限利差与收益利差震荡扩大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起初呈现小规模下调、再迅速回暖的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银行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将会,银行理财将成为兼顾高收益和高安全性的资产,其收益率将持续回升。

从整体期限利差的角度出发,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国内理财市场上不同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不断分化的趋势,从中反映市场定价开始展现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匹配性更高,在期限设置上更长。理财产品的期限也会不断延长,届时将会呈现较为明显的期限利差,整体收益率分化更为显著。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以来,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企业债的整体收益率不断扩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基准利率的作用和价值。

促进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建议

招行发展理财业务的总目目标应当为“最大限度满足理财客户对财产保值的需求”,如果招商银行能够达到目标,随之而来的利润将会水涨船高。该目标的完成并非一撮而就,它需要细化和分解为两个一级目标,分别为拓展目标客户群体和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前者主要是为了拓展更多客户规模,为其提供专业优质的金融理财服务,招行前几年推出的“北极星”计划,其主旨正是不断拓展目标客户群体,将多环结合的方式,加强客户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比例。截止目前来看,该行的零售客户群体累计达到1.6亿,同时在未来将呈现年均1500万的速度发展。推动理财产品多元化发展是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相适应的理财服务。招行始终坚持发展AUM导向的零售客户财富管理体系,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多种投资理财需求。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善投资者的认知和行为

当前我国财富管理客户群体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状态停留在初级阶段,整体来看缺乏足够的成熟和理性思维,这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高速发展格格不入,在投资理念上无法和投资实践相比,存在跟风或冲动的投资行为,这也是目前我国财富管理群体的普遍现象。从相关数据调查分析,超过七成的客户属于不成熟的投资理财阶段,同时在财富管理的认知好理解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也是造成投资者缺乏成熟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较为成熟理性的财富管理客户会将每月三成的支出用在理财投资中,而不成熟群体的投资占比仅为24%。因此培育后者的投资习惯和投资理念,不断发展为成熟投资群体,能够有效提升投资理财业务的全面发展。

招行应当针对投资群体的分析和研究应当从“理财成熟度”作为切入点,从理财客户的认知和行为上入手,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维度。将“理财成熟度”指数思维培育和引导这部分客户群体从盲目走向理性成熟的重要标尺,针对不同的投资群体采用参考指数评价需要进行调整,最终的目标在于有效提升客户的理财成熟度。认知方面,从分散配置、期限配置、定投配置、流动性配置因素来评估是否有资产配置理念,是否理解资产配置等理念;从现金类产品、保障类产品、固收类产品、权益类产品还有另类产品等种类产品来评估在具体产品层面,是否有相关理论知识及了解程度,如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来源。行为方面,评估客户针对现金类资产,实现目标现金支出与实际支出间的偏离程度,及投资类资产风测的资产配置建议与实际持仓的偏离程度,以活钱管理偏离度和投资管理偏离度为小指标判断客户目标管理能力;根据资产配置下的投资行为表现,评估投资实践的成熟情况,例如:攒钱行为、稳健理财行为、定投行为、持仓行为、交易频率、赎回行为、持仓集中等。

此外,成熟财富管理群体具备极强的定力和稳定的投资收益,这部分群体有将近68%的人持有理财产品高于一年,相对而言这项比例在非成熟群体中不足40%.这也决定了这部分群体很少出现跟风投资的行为,从而创造了稳定高效的收益,这部分群体在近些年的投资收益率上优于非成熟财富管理群体。正是出现以上现象,才更能激起非成熟人群改善自我认知和行为的兴趣,让更多的客户将他们的大部分支出用于投资理财中,为赚取更高的投资收益。

大部分群众每天会关注金融咨询,青睐行业动态及政策新闻,招商银行应当不断拓展和升级财富平台,加强与头部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持续打造高质量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满足投资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有效降低投资客户的市场焦虑情绪,能够理性面对市场短期变化。帮助投资者掌握对理财咨询的便捷渠道,提高专业认知和合理理财行为。

(二)如何获客

我国银行业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大部分成年人都有几家银行账户,银行拓展客户的难度不断提高,往往只能从争夺同行资源.获客的首要条件是触达,之后才能谈到挽留和维护。

随着第三方支付产业不断渗透,在移动支付上表现更为明显,对银行触达客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人投资需求除了理财和买房之外,大部分需求体现在消费支付和工资发放等层面.但是这些业务已经无法和第三方支付产业抗衡,如今仅剩下工资发放存在一定竞争空间.代收代付的频率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需求依附现象.因此银行针对消费支付和工资发放两个触达方向,可通过公对公的业务模式渗透大型集团,牢牢把控客户的这部分群体的资金源头.此外,不断打造高频消费场景,加强消费者的参与深度和广度,发展为资深客户.除此以外的关键点在于挽留,招行应当从多个维度细分客户群体,对金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并增加客户的粘性。

(三)如何提供分层服务

当银行完成获客阶段后,关键任务在于挽留客户,金融服务作为银行发展的本质,留住客户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首先银行需要全面考虑成本收益比,更要慎重考虑金融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匹配性.从成本收益比分析来看,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每个客户的需求。在商业上我们经常听到二八原则,即对20%的客户投入80%的资源,这20%的客户会为公司带来80%的利润。这个二八原则到了银行这里可能被进一步演化为:98:1.98:0.02。即银行的客户被划分为3大类:占客户总群体98%的长尾客户贡献银行AUM的20%,占银行不到2%的中坚客户贡献了银行AUM的50%,占比万分之2的高净值客户贡献了银行AUM的30%。所以,银行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必须进行分层处理。

从产品匹配程度看,没有最完美的金融产品只有最合适客户的金融产品,比如:私募基金属于收益高、风险高、门槛高的三高产品,而且很多私募基金自带2-3年的封闭期,或者每个季度只能开放申购赎回一次。这种产品比较适合高净值客户,他们资金雄厚,承担风险能力强,现金流丰沛。对于长尾客户,他们更多的诉求可能是门槛低,可以随时申赎,波动较小的理财产品。所以,招行对于已经获得的客群必须在分层的基础上针对性提供服务。客群分为以下三个分层:

长尾客户的客户基数较大,单个客户贡献率不高,部分客户具备一定发展潜能.这部分客户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低风险和标准化方面.银行针对这部分客户应当打造个性化和标准化并存的金融产品,提供人工智能、自助服务等金融服务,强化客户的消费体验感。

中坚客户:这部分客户群体相对较少,当做贡献率相对较高,部分客户具备高净值客户的发展潜能.这部分客户群体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中高风险和高回报方面.这部分客户投资目的明确,重视投资回报,对专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很大.银行对此应当采用标准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产品策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高净值客户:这部分客户数量极为稀少,单个贡献率极高.他们的投资需求主要集中在组合型的投资产品,更侧重中高回报.这部分群体对金融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和丰富性有较高的要求,更希望通过定制化服务规划自身财务.银行应当根据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定制产品和服务。

(四)保值产品

保值产品的市场定位主要集中在低风险和低收益,长尾客户的首选目标主要是保值产品,保持产品也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基础.明确保值产品的市场定位,必须明确下列问题:

优异的金融产品组织水平:投资者之所以信任银行理财关键原因在于低波动低风险的特点.相对而言,债券型基金和净值型理财产品波动幅度极大.债券型基金波动范围较大,收益呈现过山车,相对来说,银行固收类理财整体波动较小,相对而言投资收益也较小.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通过摊余成本进行计算,不同的是债券基金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公允价值计算.从整体来看,非标资产整体表现良好,但银行的产品组织能力与客户的保值需求是否匹配,由此来看,银行的保值产品规模很大程度受到银行组织产品能力的影响。

稳定的净值表现:大部分银行保值产品的客户群体并非快速发展而来,通常以银行存款为契机,不断发展到净值型理财的方向.这部分客户极为关注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基于此,银行从通过配置非标资产和低波动资产,并结合摊余成本法进行计算没.负面效应:低波动与低收益相辅相成,如果低波动资产配置量过大,无形中会导致整体收益与客户预期不相符.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稳定,很大程度受到非标资产的配置以及摊余成本法的计量的影响.不过非标资产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和弊端,其会造成资产流动性较差.通常非标资产在存续期间公开兑现难度较大,一旦配置过多的非标产品,如果出现客户集体赎回的现象,极易造成理财产品流动性枯竭,出现无法赎回的局面.因此,采用丰富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才能兼顾多方客户需求。

标准化的量化策略:规模较大的保值型理财产品组合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财管理人员的投资水平,其中的问题主要反映在高素质的基金经理人才缺口扩大和不断增长的保持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保值产品将趋向于标准化转型.唯有如此才能大规模的客户需求.虽然招商银行开始着力投行业务,但收到招行整体规模和传统零售为主等方面的影响,资产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招商银行在全面发展投行业务的基础上,更应当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不断开放财富管理平台,为客户打造多元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增值产品

增值产品的定位主要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客户群体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高净值客户和中坚客户,在财富管理业务中,增值产品是其中的塔尖.增值产品和保值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银行的权益投资能力并不突出.加上银行做想从中发力可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合作:

高于市场均值的稳定回报:增值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是高净值客户和中坚客户,中坚客户对于高回报的需求更强烈;通常高净值客户的资产远远高于阀值,决定他们更为看中投资的稳定性.因此对于理财管理人的能力往往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能力,因此 高素质的理财计划管理人是行业内的稀缺资源,这部分资源将会成为增值产品的关键保障。

兼顾多方的分配策略:在当前的金融理财市场上,理财计划管理员属于稀缺资源,目前我国银行普遍缺乏对这类人才的储备计划,从短期发展来看加强弱项快速提升增值产品的市场份额,外部资源的进入必不可少,其中包括券商和私募基金.首先需要协调管理人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其次合理分配管理人和银行之间的配比,建立协同共赢的格局。

创新的人才制度:由于银行目前没有优秀的权益类资产管理人,只能通过外部资源的合作.从长期发展来看,招行必须打造优秀的资产类管理队伍,长期与外部资源合作必定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而内部人才培养同样存在收益回报的矛盾.传统绩效考核以及晋升渠道对优秀的资产管理人吸引力不大,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环境下尤为如此.银行可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资产管理企业制定的商业合作伙伴制度,培养优秀的资产管理人成为企业领导,能够有效加强客户对银行的信心;增值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较高,大部分与权益类资产为主.这也决定了这类理财产品存在高收益和高波动的现象.极易对投资者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相关调研机构公布数据表明,通过银行购买基金盈利比例达到90%,但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两种购买渠道均涵盖公募基金,导致差异的关键原因往往体现在银行客户持有基金的心态更为成熟理性,投资趋于稳定,极为看重长期投资,银行会辅助客户来申购,调整客户心态,及时提醒客户未来应当承受的预期风险。服务等级远高于第三方渠道。培养投资者不仅能够提升客户利益正是银行的工作任务之一,银行必须予以重视。

(六)构建银行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1泛供应链金融体系——供应链金融 & 现金管理 融合

建立集现金管理和供应链融资为一体的端到端的电子化服务平台。融合核心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财务供应链管理、实物供应链管理的各类系统和需求

2企业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同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的融合

扩大业务服务半径,支持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丰富小企业E家的投融资业务品种和业务模式;交易型业务为主导,化存量为流量,提升有限资源的周转效率,通过交易量的快速增长获取收益;多业务板块协同,以高价值体验、创新型服务为核心,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全方位需求,形成互联网平台集聚效应。

3创新型支付结算——结算业务 & 电子银行渠道融合

定制营销、虚拟账户、交易现场结算一体化和基础结算、资金增值、信息服务等

4全球现金管理——跨境金融& 现金管理融合

海外项目运营和配套商品输出由跨境结算、跨境融资、跨境担保、外汇交易及网银渠道等基础性服务;海外资产的配置和精细化管理通常由企业负责管理跨境和全球化配置.通过网上企业银行为发展频道,全面整合国际市场金融平台资源,统一布局全球账户,打造全球资产综合管理等各项服务。

、我国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

(一)我国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多

理财投资人数迅速增长,2023年,我国居民恩格系数是29.8%,和2020年相比,同比下滑0.4%,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与2020年相比同比上涨17.8%,针对短板行业的投资有所加强.2023年在社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占比有所提升.从理财新规实施以来,我国投资理财收益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针对客户群体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下滑幅度较大,理财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产品和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不断满足居民致意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二)绿色养老跨和境理财通理财未来可期

稳步实施“跨境理财通”和“养老理财试点”等多项金融理财工作,2023年9月,我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对4个城市的4家金融机构进行试点工作,试点养老理财产品整体呈现稳定性和长期性,具备典型的养老特性,有利于规范现有业务,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同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启动“跨境理财通”试点工作,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对加强和拓展个人资产项目跨境交易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平稳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持续丰富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的多样性,深化金融市场开放程度。

在我国金融政策持续深化发展的进程下,银行将全面加强养老服务赛道的角逐,从试点尝试到全面入局,从专属金融理财产品到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在银行布局养老产品/服务过程中,具备较大的发展潜能,银行目标客户群体呈现老龄化发展,必须加强老年人理财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我国银行产业的客户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老龄化现象,不少年轻群体消费需求较大存款较少,虽然老年群体整体占比不高,但存款金额占比却超过7成.由此来看,老年群体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贷款和理财方面的投资主体,为国内各大银行带来全新的商机和机遇.从相关数据调查发现,大型商超和菜市场是老年人高频消费的主要场所之余,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在逐渐扩大,且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求特点.老年客户群体对于金融产品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社交媒体上,在线下的消费场景中同样体现出来.老年群体普遍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他们普遍对金融产品的升级和转型较为看重,并延展出跨越金融领域的增值服务需求。

从支付宝发布的《2020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分析,在过去三年时间里,理财产品是老年群体使用率最高的服务,年龄超过50岁的群体理财金额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理财金额.除此之外,这部分群体对品质养老极为看重,因此比较青睐于衍生类的增值服务.从相关数据显示来看,我国老年人口整体收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而推动老年群体需求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尤其体现在金融理财服务上更为明显,由此也造成金融理财对于拓展老年客户的难度不断提升,必须针对这部分群体差异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随着我国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全面实施,全球理财全面进入市场消费模式.从参与主体分析,跨境理财通全面打通各地理财市场,内地投资者可向大湾区投资从而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大湾区居民北上分享内地经济红利.在资产配置上的要求持续提升,也预示着我国个人投资的全面升级和改进,从当前的投资趋势来看,港澳地区向内地资产投资的需求更为强烈。

参考文献

毛德勇,杜亚斌,李鹏.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溢价[J]. 经济问题,2023,(10):46-53.王广宇,李波. 中欧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比较研究[J]. 新金融,2023,(07):55-61.宋一程,刘宗治. 资管新规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环境变迁与思考[J]. 新金融,2023,(01):40-43.魏雯赟.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发展展望及相关建议[J].新金融,2020,(08):48-52.涂宏. 银行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J]. 中国金融,2020,(13):49-51.云佳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及启示[J].南方金融,2019(06):66-73.郑冰琳.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4):27-28.刘旭洋. 推动银行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J]. 中国金融,2023,(07):34-35.孙惠敏.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差异化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王天奇.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研究——基于利率渠道的实证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03):63-69.刘丽娜. 理财产品的合规销售与渠道建设[J]. 中国金融,2023,(03):44-45.陈韬宇.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合规管理[J]. 中国金融,2023,(17):73.莫贤锐,骆祚炎. 商业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分析[J]. 武汉金融,2023,(01):27-35.柏榆. 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3.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1611904151879310583809.pdf (caixin.com)French Declan,McKillop Donal,Stewart Elaine. Personal finance apps and low‐income households[J]. Strategic Change,2023,30(4):Andrej Cupák,Pirmin Fessler,Maria Silgoner,Elisabeth Ulbrich. Exploring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Literacy Across Countries: The Role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itution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23,158(2):Gerrans Paul. Undergraduate student financi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Medium term evidence of retention, decay, and confidence in financial literacy[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23,67:赵智玉.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J]. 经济学,2020,3(1):Lu Wang,Xinrong Liu.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nk Financing Business under Supply Chain Finance[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conom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GEBM 2019)[C].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ociety),2019:210-215.Wang Hao. Bank Financial Business Risk Assistan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lustering Algorithm[P]. 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Relations and Social Sciences (ICPRSS 2023),2023.Personal finance blogs: Helpful tool for consumers with low financial literacy or preaching to the choir?[J] . Arvid Hoffmann,Katarina Otteb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 2018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研究分析 ——以招商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研究分析 ——以招商银行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3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6036.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0月29日
Next 2022年10月3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