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以第三中学为例

  摘 要

中学体育改革已经经历了探索阶段,发展到素质教育的验证阶段。由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课程标准,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完全结合起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节,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33.发展体质,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意识,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要求。这为广大体育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充足的教学空间,并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体育教师更加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身心发展的理解和兴趣,训练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对当前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本研究侧重于体育课在体育课堂中的灵活运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易于接受教学内容;体育游戏可以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运动,并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获得。它可以生动活泼,增加快乐体育思想的氛围,并成为中学生全面,道德,智力和身体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在教学实验中抽取了靖宇县第三中学八年级9班和10班85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编排适用于体育的体育游戏并将其引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靖宇县第三中学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之后,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

2.靖宇县第三中学体育游戏初中体育课堂应用之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多数学生不再无聊和没意思,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3.在体育游戏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靖宇县第三中学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之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班。

5.靖宇县中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结果:实验班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对照班的学生有差异。

6.通过实验后实验班的积极情感分数提高而对照班的提高幅度不大,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引入,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也加快了。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对每个学生负责,并改善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仍然很普遍。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系统化和公式化,过分考虑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很少有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有学者认为,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学生很难有愉快的运动经历。中学生正处于积极,好奇和兴趣培养的阶段。体育能否获得学生的喜爱,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决定中学体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也为体育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师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掌握和使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体育实践课中应特别注意体育运动的运用,并改革教学方法。 因此,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运动游戏是激发学生对运动兴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体育游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个性和智力具有重要意义。

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锻炼,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游戏是快乐体育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必须突出健康教育理念,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课程。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在体育教育中,许多体育教师还介绍了快乐体育的概念,并将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育。但是他们对快乐体育的理解还不清楚。许多体育老师只是将“快乐体育”解释为一种追求乐趣的简单教育。他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忽视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而过分注重学生的形式和幸福感。一些教师将快乐体育理解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游戏课,忽略了教学规则,并曲解了快乐体育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快乐体育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快乐体育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学习和锻炼,包括自定义的学习目标,自定义的锻炼计划,自定义的锻炼步骤等。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鼓励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当然,快乐的运动要注意快乐的学习氛围,但是注意“音乐”并不是放任自流。体育游戏还具有快乐体育的一些特征,例如学生的自主性。运动会对教学人员的数量,方法,场地和设备有不同的要求,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快乐体育的内涵,合理利用体育运动,不能盲目追求“学生的幸福”,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效果的下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乐体育在我国体育教育中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许多人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并表现出自己的举止。 快乐体育的介入可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乐体育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许多人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并表现出自己的举止。 快乐体育的介入可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在靖宇县第三中学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对学生体育兴趣激发作用不明显,学生对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视,对体育运动重视程度不够。靖宇县第三中学现阶段积极尝试教学方式的改进,采用一些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加,但是教师监控失效的情况不断出现,出现了很多“放羊式”教学,学生在体育课上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效果较差。基于这样的现状,靖宇县第三中学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善体育技能教学效果。现阶段,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课程设置有待改进,教学内容需要完善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十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堂的热情,对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而体育游戏的运用正好可以缓解这些问题,这也是体育游戏受体育教师欢迎的原因之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这种背景下,快乐体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体育竞赛是快乐体育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竞赛已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一直受到儿童和年轻人的欢迎。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活力。体育游戏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阶段。如何使中学体育活泼发展,内容丰富,改变无聊,表现良好的局面,使学生喜欢体育,并能掌握体育技能和幸福感的支持。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游戏具有此功能。这也是在体育思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对该学科的调查研究,试图进一步理解中学体育中的体育游戏。选择靖宇县第三中学作为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游戏教学法得到了有效应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游戏教学法符合年轻人的认知特点,可以根据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游戏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为了提高中学体育的效率,学生可以体验运动的乐趣,锻炼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帮助他们达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实现心理健康的发展,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这非常重要。

本文探讨了体育游戏为何应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以及体育游戏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是否合适。本文探讨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如何科学有效地将体育运动运用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水平。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实现体育教育。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占主导地位,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游戏教学创新,深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中学体育的现状,从教学实践出发,拓展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Miller,E. Christensen,J. Sproule,L. Annis-Brown,N. Eather,D. Lubans在其著作中说到,通过体育游戏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有较积极的影响[1]。

LG Shebalina LV Baykalova,TS Prosekova,O A Roganov,SE Kharakhordin在其发表于教育健康和人类福祉国际科学与实践会议一文中,肯定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全方面的积极影响[2]。

Ribeiro João 在发表论文中讲到,通过建立游戏模型,探索运动员和运动队内在组织倾向如何被利用来促进运动队协同形成的动态模式的出现[3]。利用游戏模型,促进运动员之间的战术协同能力,在实验后发现除了提高运动成绩外,还可以促进更有效和更高效的运动员技能训练计划。

Zhangyucheng在论文中说,体育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 体育竞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各种运动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体育游戏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部分都有较积极的作用[5]。国内外高校已经看到体育比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它不仅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培养学生坚持运动的习惯方面也起着很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国外对体育游戏的运用涉及方面较多,在中小学以及高水平运动员中都有较好的运用。老师和教练可以肯定体育竞赛对教学和培训的积极作用。 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019年9月2日,经xxx同意,《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印发。这是在XXX、新形势、新要求下颁布的政策文件[6]。其中确定的九大工程项目,高校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涉及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构建、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志愿服务工程青少年体育发展工程[7]。在这体育强国的方方面面,高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曹建芳在其《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健康的影响》中说到,19世纪末期,柏拉图首先提出了游戏教育,在他的教育理论著作《理想国》中指出学习是儿童的游戏场[8]。利用一定规则和制度的约束,采用游戏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培养。他认为游戏是玩耍,主张遵从儿童爱玩的天性,发展其潜能[9]。由于古近代的教学还不够系统、科学,只是在教学中较为随意的加入游戏。因此并没有形成“游戏教学”的概念。

常益《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影响的研究》中说,德国教育家弗罗贝尔系统地研究了游戏辅助教育的积极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 他还是第一位在比赛中提供助攻的球员。 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人[10]。通常我们认为他是将游戏与教育相结合的学前教育之父,但他的这种教育模式中游戏是教育练习的一种形式,不能称其为一种教学模式[11]。直到 20 世纪 初期,前苏联的教育工作者们对游戏运用于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发现游戏其本身的具有积极的意义,运用于教学中还能有利于儿童熟练掌握技能的作用。

由此可知,体育游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人们发现了体育游戏的诸多利处,才会对其不断的深入研究。

刘洪波的《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儿童羽毛球学习影响的研究》,文中肯定了游戏对羽毛球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12]。同时其阐述了在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注意事项,不能一昧的求戏,要注重利用游戏引导学生掌握羽毛球技术[13]。他使用运动游戏协助羽毛球教学,并发现使用运动游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羽毛球步法。 同时,他警告我们,当我们使用运动游戏协助教学时,我们不应暂时“贪婪”,而应使用运动游戏合理地指导学生掌握羽毛球技能。

李英顺的《游戏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告诉我们,体育有两个目的。 首先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其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运动意识[14]。我国的足球运动员的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培养年轻一代的足球兴趣是目前较为注重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参与一项运动,首先要让他喜欢这项运动[15]。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足球技能教学,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增强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这对于普及足球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16]。同时游戏教学法在运用中要注意适时、适度、新颖、有趣等原则,与足球技能教学恰当的结合,课程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高肇阳硕士毕业论文《游戏教学法与循环练习法对小学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差异性研究》。指出游戏教学法与循环练习法皆可不同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颠球、运球等基本技术有明显的提高[17]。两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分析对比之后发现,游戏教学法比循环练习法的教学效果要更好。

因此,体育比赛也已经用于足球教学中。 体育游戏不仅可以用于初中学生,还可以用于中学体育课。 体育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足球持球和持球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文献,体育游戏可以与各种体育运动相结合。 将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学方法,更符合体育赛事的特点。目前各个运动项目的教师都在探索符合自身教学运动项目特点、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尤其在中学各项体育运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们积极的把体育游戏与自身运动项目结合。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提高各种基本体育技能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将体育游戏引入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符合当代学生对新颖性,时尚性和兴趣的追求。

  1.4 本文结构及思路

在确认选题后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体育游戏应用中学体育课堂的国内文献资料,全面掌握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阐述研究背景,综述理论基础。接着,针对调查对象状况和本文研究目标,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观察,了解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主要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来获取信息。最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目前造成中学体育课堂低效问题,并结合实验法验证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应用之后,获得学生体质、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变化情况,提出结论。

  第2章 体育游戏的基本理论概述

  2.1 体育游戏的相关概念

2.1.1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个分支。以体育锻炼为基础,促进身心整体发展。它是一种将体育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教育意义。体育游戏的本质属性是游戏的分支,是一种游戏活动,具有游戏的基本属性。它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游戏的基本特征是娱乐性,竞技性,教育性,主动性,竞争性,规律性和自由性。

体育游戏不同于普通体育,也不同于普通智力游戏和娱乐游戏。它们以新的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体育锻炼为基本内容(基本手段),并以提高身体适应性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形式。一种特殊的做法。体育竞赛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发展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由于体育游戏的功能和特点,游戏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该游戏集成了一系列基本活动,例如奔跑,跳跃,射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并受到中学生的喜爱。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法,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使用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并根据一定的规则组织学生进行与教学有关的练习,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游戏教学法可以克服过去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并提高使用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

在游戏教学法中,师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独立改变游戏的内容和方法。自主学习也是当今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找到并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游戏的教学方法必须具有一定的游戏内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兴趣。在游戏规则的范围内,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用来体验游戏的乐趣。游戏教学法也具有竞争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开展游戏竞赛,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法。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与朋友合作以培养集体精神。

2.1.2 快乐体育

从日本引入快乐体育以来,快乐体育在中国受到了广泛欢迎。快乐运动强调运动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主观快乐和人格发展的功能。具有这些特征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一种体育活动,是集体力量,智力和身心娱乐活动。鼓励学生以智慧和勇气与对手搏斗,以默契的方式与同伴合作,克服困难,克服自我,并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美妙的愉悦和心理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调节人们的心理情感。俗话说,“需求的满足是幸福的源泉”。体育游戏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快乐体育的最终目标的最佳方法之一。运动会与快乐体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完美而快乐的运动。

  2.2 游戏教学理论依据

2.2.1 赫伊津哈“游戏人”理论

该理论是荷兰著名的史学家赫伊津哈提出的,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游戏人”理论的人[24]。该理论把人类的社会性活动都称为游戏,每个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人(教师与学生)都是“游戏人”,教学活动相当于一种游戏类型。因此,该理论提出将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游戏化”,即教学活动要能够让学习者产生愉悦、轻松的感受,愿意主动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必须摒弃过去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体育兴趣。

2.2.2 愉快教育理论

自古以来,中国就已经有了幸福教育的教育理念。例如,先秦学者即使乐于学习,也主张“为快乐而学习”。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快乐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更加科学,及时。倪谷银是现代幸福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幸福教育理论指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分不开的。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发挥科研和教学积极性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探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学习获得质量。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满足理论发展的需要。

2.2.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生理发育不同、智力发展、价值观等方面各有差异。这也造成每个人观念不同、想法千差万别。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历史经验和不同的观察视角,将导致完全不同的理解。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原始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入手,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在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动机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主观学习过程。学生动机的构建一方面源于自发式动机,一方面源于间接动机。自发式动机持续性不强,需要外界的间接刺激与引导,培养学生长期持续的间接动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综合教学能力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课堂体育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是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2.2.4 主体性教育理论

最为直接的激励教学法理论基础为主体性理论。激励仅是一类外在行为映像,其根本目标则是让学困生具有更强的主体性。正如康德所说的“对于所有的物体,最真实的主体就是物体自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教育界就开始鼓励学困生进行自我认识,提高主体意识,并呼吁应大力提高学困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了90年代初,理论界对教育与人的关系更深一步研究,使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主体教育的教学改革,这标志着主体性教育思想正式从理论走向了实际。随着各国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重视主体性教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教育改革趋势。主体教育最终目标为让所有的学困生均可充分的,自由的和全面的进步与发展。动机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宽恕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自我意识,而且要促进他们学习自我控制和自我意识,增强合作意识,防止自我意识的发展,盲目宣传。

  2.3 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原则

2.3.1 针对性原则

游戏教学使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学习,但是很难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控制和管理课堂,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因此,在设计游戏的具体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形式、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具体选择游戏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形成师生双赢的局面。

2.3.2 灵活性原则

游戏之所以能够被不同年龄的人喜爱,正是在于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多彩。游戏教学同样如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游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调整。初中生从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年龄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偏重点不同。因此,在不同年龄体育课堂教学应用游戏教学方法都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充分体现游戏教学的灵活性、真实性、多样性和有效性。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切实学习需求。

2.3.3 主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教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学会掌握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方法,以满足初中体育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真正实现体育锻炼素质教育。因此,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应充分体现主体性原则。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充分,自由和全面的进步与发展。体育游戏的应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游戏的设计到教学活动的实施,在课堂总结和其他教学活动之后,每个环节都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义务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后,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也体现在教学差异上。它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体育教育的需要,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教学。

2.3.4 难易适度原则

“游戏”设计是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关键,“游戏”难度设计是核心部分。如果“游戏”设计的过于简单,则难以发挥游戏教学方法的功能,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不利于课堂秩序的控制,没有达到教学目地。如果“游戏”设计的过于复杂,体育技能点过多,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符合应用游戏教学方法的目的,学生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因此,体育游戏中的“游戏”设计要针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参照,设计难度适宜的“游戏”。

  第3章 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实验研究

  3.1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对参与实验的靖宇县第三中学八年级9班和10班85名学生和全校8名体育教师展开调查,了解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

3.1.2 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靖宇县第三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为下文开展实验研究验证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应用的效果做好准备。观察在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之后,中学生在学生体质、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变化。

3.1.3研究方法

文献法:在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体育运动的文献,并查阅有关体育运动的硕士,博士论文。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数据支持,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分为测试前问卷和测试后问卷。根据研究和数据处理的需要,作者设计了一个自我管理的问卷。在问卷设计过程中,为便于受访者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效率;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即统计分析,本文将问卷中的大多数问题设计为封闭问题。在设计调查表的过程中,我们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访谈法: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文的研究,我拜访了第三中学的一些师生,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并听取了他们关于目的,方法和研究的意见。 本文的结果。 对靖宇县第三中学运动会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有关体育行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提出。

实验法:两项实验研究之一,控制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实验课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 实验后,水平和垂直地比较和分析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身体适应能力和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

3.1.4调查步骤

在进行实验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于县第三中学的体育现状,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关于中学体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是根据史新玲(2015)的问卷调查改编而成的。中学体育的现状,通过对学生体育老师的调查,从两个方面了解了京榆第三中学体育的基本情况。共有85名学生被分配到了靖宇第三中学的8年级的两个班级。分发了85份问卷,返回了84份,有效的有83份。问卷有效率为97.65%。收集问卷,整理和分析问卷数据。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指出了中学体育的现状。实验前,为了更好地验证体育游戏的应用效果,笔者与8名体育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面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了解在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学生体质、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实验之前的教师访谈,主要是了解中学体育课堂教师教学的现状。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1.中学体育课态度调查

表3.1初中生体育课态度调查(N=83人)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讨厌体育课 19 22.89%
体育课提不起兴趣 23 27.71%
一般,上不上都无所谓 31 37.35%
喜欢体育课 10 12.05%

看表3.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目前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调查显示讨厌体育课的学生有19人,占总比例的占比22.89%,占比27.71%的学生表示体育课提不起兴趣。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31名学生表示对体育课感觉一般,上不上都无所谓,这部分学生占的比例比较高,占37.35%。表示自己喜欢体育课,会主动了解和掌握体育课的有关内容,这部分学生占比为12.05%,人数是10人。这表明当前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是讨厌,体育课积极性和热情都不高。

2.中学体育运动习惯情况调查

表3.2 中学体育运动习惯情况调查(N=83人)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经常进行体育运动 11 13.25%
偶尔进行体育运动 25 30.12%
几乎不进行体育运动 35 42.17%
从来不进行体育运动 12 14.46%

依据表3.2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生当中能够有很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占极少数,仅有11人表示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占比为13.25%,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是偶尔在进行体育运动,人数有25人,占比为30.12%。几乎不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占大多数有35人,占比为42.17%。有12名学生在调查中表示自己从来不会进行体育运动,占比为14.46%。数据表明,目前初中学生没有养成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3.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感受调查

表3.3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感受调查(N=83人)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没意思 21 25.30%
无聊 36 43.37%
一般 17 20.48%
很有趣 9 10.84%

表3.3中显示数据表示,在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当中,有21人表示体育课没意思,这占比为25.30%,表示体育课无聊的学生有36人,占比为43.37%,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只有占20.48%的初中生表示体育课一般,不足三分之一。此外,占比例10.84%觉得体育课很有趣。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初中体育教育中,大多数初中生认为体育课没意思,比较无聊。这与其对体育课兴趣不大,没有切实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4.中学生体育课后复习和练习课堂内容调查

表3.4 中学生体育课后复习和练习课堂内容调查(N=83人)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常常复习和练习 14 16.87%
偶尔复习和练习 23 27.71%
很少复习和练习 30 36.14%
从不复习和练习 16 19.28%

体育课后复习和练习体育课内容,是牢固掌握体育活动技能的最重要方式,也是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接受调查的初中生当中,只有14名表示常常在体育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占比为16.87%。会偶尔在体育下复习和练习的学生有23人,所占的比例是27.71%。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少进行体育课下复习和练习,这类学生有30人,占比为36.14%。剩下的16名表示从不在体育课下进行复习和练习,占比为19.28%。这些数据说明了,初中学生在体育运动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重视体育运动的意识,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做出一些改变,反思教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现阶段初中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整体不强,体育运动习惯也较差。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体育课结束之后能够进行联系体育课知识和内容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认为体育课非常没意思,且十分无聊,在体育课堂上学到体育运动技能,能够很好且准确掌握的学生有很少。

3.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由教师访谈可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2名体育教师,占比为25%表示会积极尝试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8名体育专业教师中,只有3名毕业于体育专业,仅占41.67%。 其余的体育教师,既有音乐,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其他学科的兼职体育教师。 这说明初中体育教学中师资短缺是造成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与老师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初中体育教师的现状:首先,目前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为基础。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学习过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的教学实践上面,教师没有将新理念贯彻进去。根据访谈的结果,占比73.25%的教师表达了强烈的改变意愿。中青年教师表达出来强烈想要转变教学理念的想法,他们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愿意尝试的。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适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它不仅可以为其他体育教师提供参考,而且可以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新的教学设备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对中青年教师来说并不难。他们具备一定的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有精力去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但是,访谈中我们发现年龄稍长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式更新上面表现的积极性不高,意愿也不强烈。他们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技术困难问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满足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的各种需要是分不开的。

现阶段,初中体育整体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积极性不强,学习比较被动,对于重要的体育运动技能掌握并不理想。对于制约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的因素。占比例是50%的体育教师表示与教师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一些教师因为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不知如何利用体育游戏设计教学内容,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忙半天也设计不好,很多次都是利用游戏展示一些简单的内容,有时会占用过多的时间,整个课堂下来,学生虽然积极性挺高的,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个就是教师对于体育游戏的使用有顾虑,对自己课堂的把控没有信心,担心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不敢轻易尝试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依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3.3 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实验研究

3.3.1 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靖宇县第三中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八年级(3)班和(4)班,共有学生85人,其中(3)班学生43人,(4)班学生42人。将(3)班定为实验班,(4)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级基本学情相同,体育教师是同一个人,使用的体育器材和教材一致。在实验班应用体育游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对照班采用一般教学方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

表3.5靖宇县第三中学两个班级基本情况
班级 人数 百分比
实验班 43 50.59%
对照班 42 49.41%

(2)实验目的

从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入手,了解将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效果的变化,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课感受发生的改变,学生体质、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运动技能掌握

是不是呈现了良性发展。验证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从教学实践出发,找到适合体育课堂应用体育游戏的最佳方法或策略,为进一步在初中体育课堂应用这一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实现体育游戏教学的最大优势,减少不利因素,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和学好学科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方法

在实验结束后,采用的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的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这样做的目的游戏教学应用于课堂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有没有改变,体育学习习惯有哪些变化。学生对游戏教学法应用是否认可,有什么看法。同时采用了测试法,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堂应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看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无变化。成绩可以直接反应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体育运动能力的运用。实验法就是选择两个实验对象,通过两个班级学生的各方面的变化对比,来说明游戏教学应用于体育课堂的效果。

(4)实验时间和过程

本教学实验时间为2019年9月4日至 2020年第1月4日,共计18周,36个学时,每周2个学时,其中第1周为体育知识理论课,第18周为课程考试。实验地点为靖宇县第三中学。具体实验时间见下表:

表3.6教学实验时间安排

阶段划分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 2019.9.3-9.7 1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使学生基本了解相关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体育运动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 2019.9.10-12.14 2-15 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学习阶段 学生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和技术的从左,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阶段 2019.12.17-2019.12.28 16-17 复习总结 复习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强化体育运动的有关总做技能,了解相关的比赛战术。
第四阶段 2019.12.31-2020.1.4 18 考试周 根据教研室制定的考试标准及本次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考察测试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实验前期准备。学期开始时,对两班学生在实验前的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第一次发放调查问卷85份,回收问卷83份。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在采用体育游戏之前,为了确保两个班级的体育能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都进行了预测试。下面表4.2就是实验前第一次测试,学生体育平均成绩的情况。

表3.7实验开始前第一次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质平均成绩对照表

班级 S T P
实验班 0.698 0.969 >0.05
对照班 0.747

表3.8实验开始前第一次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社会适应平均成绩

班级 S T P
实验班 4.173 1.508 >0.05
对照班 4.372

表3.9实验开始前第一次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积极情绪水平差异

班级 S T P
实验班 3.573 0.622 >0.05
对照班 3.746

看表3.7中数据,不难发现,在实验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 0.05)。这表明在实验之前,这两个类别之间的物理差异并不显着。 从表3.8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实验之前,第一实验班和对照组之间的社会适应的平均得分没有显着差异(P> 0.05)。实验之前,请参见表3.9。在第一次测试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积极情绪没有显着差异(P> 0.05)。第二步是实验实施阶段。根据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和初中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游戏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并尽力围绕学生生活开展游戏教学方法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进行游戏教学做准备。 在实验班中,体育课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而在控制班中,体育课则采用普通体育课教学方式。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级都由同一位体育教师授课,教材相同,课时相同,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步实验后期总结阶段。在学期末,使用体育游戏后,在实验班和对照组之间进行了体能测验和问卷调查,以比较他们的体能,情绪方面,社交适应水平和运动技能。总共分发了43份问卷,并收回42份。在实验结束时,在进行后测和问卷调查后,在实验班进行了访谈。根据9名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调查了他们对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中应用的态度和看法。 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回答三个开放性问题。

体育游戏内容的设计:

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分析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使用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特殊的教学。

1.在排球教学中实验班针对排球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采用:

游戏1:“排球接力”

游戏的目的: 熟悉垫球部位、发展灵敏性、提高兴奋性、协调性、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方法:比赛分为八组,每组一个球。 站在排球场的底线。听到信号后,双手握住球并将其放在腕关节上方10厘米处。不要夹住球。 带着球向前走,越过球网到达对面区域的底线,将球传给下一个人,下一个人接球,带着球向前奔跑,然后整个团队依次前进,快速团队获胜。

游戏规则:球落地后应立即捡回,并在掉球处重新开始做。

游戏2:“抱球赛”

游戏目的:提高兴奋性,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游戏方法:把球员分成两队以同样的数字,最后一行后面站成一列,把2排球两端,并启动游戏,回行,用左手接2个排球,并迅速跑到线另一端放置球,然后跑回团队结束后第二个人击掌。第二个人后退,跑到相反的端线,把球拉回并把它放在短线上。接下来的选手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直到他们全部完成,并且先完成的一对获胜。

游戏规则:球不能放到场内;中途球掉落,必须将球捡回原地再跑。

2.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实验班针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采用:

游戏1:“二人双足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弹跳能力、爆发力、提高学习兴趣。

游戏方法:他们被平均分为四组,用右手握住彼此的左脚,将左手放在肩膀上,形成两足动物。发出命令后,两个人站在身体的两侧并跳到终点线,然后迅速形成左脚和右脚双足人跳回起跑线。第一组要优先。游戏规则: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游戏2:“跑跳交替”

游戏目的:提高兴奋性、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游戏准备:在场上划一条起跑线,在线前15米的地方并排划三个直径1米的圆圈,圈内各放一根跳绳。

游戏方法:将玩家分成三组,排成一行,面对圆圈,并站在起跑线后面。释放密码后,每个团队都会连续越过,跳绳跳,跳五次,将跳绳放到手里,快速跑回,拍打第二个人的团队,并站在团队的尽头。第二个人以前拍了张照片。第一支返回起跑线的球队获胜。

游戏规则:并足跳绳后,一定要把绳放在圆圈内。必须拍手后才能起跑,违者重做。

3.3.2 实验结果分析

(1)中学生体育课态度调查

由图4.1的数据表明,实验后学生对运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实验后的问卷调查中,实验班学生中有23人喜欢运动,占53.49%。只有11名学生(25.58%)对体育有一般感。实验结束后,有9名学生说他们不喜欢运动,占20.93%。这说明了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之后,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可见,体育游戏有利于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以第三中学为例

(2)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感受调查

  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以第三中学为例

  根据图4.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受发生的变化。接受调查的实验班学生有2人表示没意思,占比为4.76%。表示体育课无聊的学生有5名,所占的比例是11.90%。认为体育课一般的学生有9人,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1.43%。剩余的16人均表示体育课有趣,占比例为38.10%。这些数据表明体育游戏初中体育课堂应用之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多数学生不再无聊和没意思,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3)中学体育运动习惯变化

综合分析下图4.3和4.4,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后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变化。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所占的比例上升为47.14%。偶尔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数为12人,占比为28.07%。从不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数减少仅有3人,占比为6.98%。实验之后在课下练习体育课内容的人数为22人,占比为51.16%。能够在生活中运用体育技能学生有24人,占比为55.81%。这些数据表明,在体育游戏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以第三中学为例

图3.4初中生课下复习和练习体育知识情况(多选)

3.3.3测试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后共进行两次体质测试,笔者对学生各项成绩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处理,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变化,来分析体育游戏应用的有效性。通过对分数数据整理和分析,看体育游戏应用后,学生的体质成绩如何,用于说明学生体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变化。

(1)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质平均成绩对比

表3.10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质平均成绩对比

班级 S T P
实验班 0.974 0.149 >0.05
对照班 0.763

分析表3.10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在体育游戏应用于实验班体育课堂之后实验班学生体质方面与传统教学的班级无差异(P﹥0.05)。从实验结论可以看出,体育比赛的干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爆发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体育游戏的介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运动时间,因此选择不同的游戏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奔跑,跳跃,敏捷,力量和弹性,促进成长和发展,克服内脏的生理惯性,并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体育游戏的独特魅力可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在体育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定期参加体育运动会,在体育教室进行干预,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加快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惯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促进初中生的生长发育。在校学生,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成绩对比

表3.11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成绩对比

班级 S T P
实验班 3.625 3.431 ﹤0.05
对照班 2.372

看表3.11游戏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组的社会适应性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 <0.05)。体育游戏在初中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相互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以及通过沟通和谈判完成游戏任务的机会。有些游戏需要每个小团队的合作,而团队游戏不仅是由个人能力完成的。 在体育比赛中,同龄人之间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相互鼓励。还有一些游戏需要个人完成,因此必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积极情绪平均成绩对比

表3.1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积极情绪平均成绩对比

班级 S T P
实验班 3.278 3.723 ﹤0.05
对照班 3.627

从表3.12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班的积极情绪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 <0.05)。 实验后,实验班的正向情绪得分得到了提高,而对照组的正向情绪得分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这表明体育游戏教学要好于传统体育教学。

(4)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体育游戏的特征决定了体育游戏对中学生的不同心理影响。通过研究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的娱乐性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改善。这种影响占被调查人口的100%。100%的教师认为体育比赛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张力。体育游戏不仅具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情节,而且可以改变游戏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这些选择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占37.5%。体育游戏集成了各种步行,跑步,跳跃,射击和攀岩。例如,“穿越障碍游戏”是一种综合游戏。通过奔跑,跳跃,投掷和练习,可以克服障碍,充分发展身体素质,有效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健康良好的人格。结果显示,其中19.6%的人“有助于人格的改善”;“确立良好的自我观念”占 28.6%;“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占91.1%;“培养健康良好的性格”占46.4%。这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

(5)体育游戏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游戏对学生的身体有不同的看法。 60.2%的学生认为运动有益于提高身体素质;52.6%的学生认为运动游戏只有26.5%的学生认为体育比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21.6%的学生认为运动会有助于缓解疲劳;21.8%的学生认为运动会有利于锻炼习惯的形成。

从体育游戏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可以看出,教师使用体育游戏的重点不同,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也不同。众所周知,体育游戏将各种体育锻炼如步行,跑步,跳跃,射击,爬山等带入有趣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活动能力。体育比赛不仅有利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发展,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还有助于改善身体平衡和身体强度。 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单方面理解与教师对体育游戏的使用有关。使用的体育游戏类型单一,对体育游戏的特征和功能的使用并不全面,并且学生对体育游戏的理解也不一致。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对比表3.13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对比

测试项目 测试时间 测试成绩(±SD) T P
50米跑 实验前 7.719±0.651 2.805 0.085
实验后 7.678±0.628
立定跳远 实验前 2.398±0.457 -3.369 0.912
实验后 2.410±.0452
5米三向折返跑 实验前 7.865±0.499 2.487 0.008
实验后 7.805±0.472

从表3.13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得分为实验前7.719和实验后7.678,实验前后的p值为0.085(P> 0.05)。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平均成绩为50米。运行事件没有明显差异。在站立跳远中,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得分为实验前2.398,实验后2.410,实验前后的p值为0.912(P> 0.05),表明无统计学意义。站立跳远实验前后的实验课之间的差异。在50m跑步中,实验之前实验班的平均测试成绩为7.865,实验之后平均成绩为7.805。实验前后的p值为0.008(P <0.01),表明实验班5米折返跑中成绩差异性明显。实验前后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体育游戏对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影响。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网球学习兴趣得分对比表3.14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网球学习兴趣得分对比

测试项目 实验前(±SD) 实验后(±SD) T P
体育学习参与程度 27.66±6.13 35.15±2.15 -3.72 0.000
体育学习积极性 28.99±5.71 33.07±3.40 -3.71 0.000
体育学习消极性 23.69±5.68 31.38±3.44 -7.445 0.000
学习关注程度 14.13±4.32 18.69±3.38 -7.403 0.000
学习兴趣水平 94.4±18.36 118.29±10.33 -7.352 0.000

从表3.15可以知道,实验班在加入了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下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体育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参与程度、体育运动学习积极性、体育学习关注程度,都有较显著的提高(P<0.01)。表明在加入了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渴望参与网球学习中。在体育运动学习参与程度中实验班

提高较明显,课余时间参与网球锻炼的学生也有较明显的增多。同时也提高了他

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关注程度,这对于普及相关体育运动是非常好的。其中在体育学习消极性得分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因为消极情绪维度的题目是逆向计分的,得分有所增长,表明消极性降低。实验班在整体的网球学习兴趣水平上也有较显著的提高(P<0.01)。

3.3.4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从以上答案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体质都得到了改善。同时,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对体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游戏非常有效,更适合他们。

通过对采访结果的分析,学生们对体育游戏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也认同体育游戏的应用。大多数学生觉得这种教学法对于他们的学习是有用的,他们十分乐意老师在课堂上开展体育游戏。学生的体质素质成绩提高了很多,也养成了好体育运动习惯。在课下的时候,他们积极主动进行体育活动,课堂上积极参与,在课下及时地复习和连续学过体育知识或运动技能。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加浓厚。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适应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知识水平,而且影响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工作。 这种社会适应性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 其中,运动游戏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 例如,体育游戏具有特定的故事情节,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接触和体验社会中的各种相似情况,例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宽容,角色转换,规则,惩罚等,以了解和适应社会。结果显示,37.2%的学生非常愿意与他人交流,54.4%的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8.4%的学生不愿与他人交流。 当然,那些表示不愿意的人在游戏中表现不佳。因此,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比赛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正确使用体育游戏以一半的努力获得两倍的结果。体育游戏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非常喜欢运动游戏。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因素。 培养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之后,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

2.体育游戏初中体育课堂应用之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多数学生不再无聊和没意思,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3.在体育游戏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之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班。

5.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结果:实验班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对照班的学生有差异。

6.通过实验后实验班的积极情感分数提高而对照班的提高幅度不大,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大大增加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4.2 建议

1.我们应该认真选择科学的体育比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并且应该很有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设计应基于体育教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组织化。在教学游戏的设计中,必须注意层次和梯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优秀的学生感受到游戏的挑战。普通学生会受到刺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所有学生都在学习中取得了成功。我们应该最大程度地调查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我们应该确认学生在体育游戏设计中的领先地位。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转变。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相对放松的学习活动状态下,有利于激发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3.使用体育游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游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他们对体育的态度,帮助他们养成了体育习惯,掌握了有效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何冠年.试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20(4):35-35.[2]宋吉利.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 2019, 000(056):P.224-224.

[3]汪纯友.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2):58.

[4]陈晓红.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探析[J].高考, 2019(15):33-34.

[5]黄方增.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 2019(21):64-65.

[6]李佳.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明日, 2019(11):0114-0114.

[7]方斯棒.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风尚, 2018(9):56-59.

[8]兰晋宇.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 2020, v.18;No.594(21):136-138.

[9]邓超.浅谈游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

[10]张平.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可行性分析[J].学周刊A版, 2020, 000(007):144-145.

[11]宋兆良.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 2019(37).

[12]杨世均.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 2016, 000(039):271-271.

[13]丁萌.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体育的效果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9.

[14]王立志.试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 2019, 000(021):P.83-84.

[15]乔慧. 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海外文摘·学术, 2019(2):0081-0082.

[16]杨林双. 探讨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J]. 信息周刊, 2019, 000(011):1-1.

[17]孔佩丽.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活力, 2019(6):154-155.

[18]邢悦.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03):610.

[19]谭富云.探索少数民族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8, 000(008):19.

[20]王军.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16):86-87.

[21]龚博.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17):1-1.

[22]马婷.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14):245-245.

[23]汪向东,王希林,马宏.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4]魏静, 孙茂君, 姜凯伦.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 2018, 000(003):89-90.

[25]陈芳.简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8, 000(055):125,145.

[26]郑艳华.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8, 000(008):75.

[27]李修胜.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18):163.

[28]方斯棒.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风尚, 2018(9).

[29]李松波.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 2018(5).

[30]李骏.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v.20;No.77(01):37-39.

[31]姜邵梁.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 2018, 000(040):148.

[32]杨超. 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明日风尚, 2018, 000(001):P.239-239.

[33]郭春兰.试论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 2005, 7.

[34]李成明,徐登峰.试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高校论坛, 2007, 10.

[35]张明伟.论新课改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36]史博.论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读与写杂志, 2010, 2.

[37]赵新正.论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J].热点透视, 2008, 2.

[38]吴平.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设计[J].中小学电教, 2010, 2.

[39]唐立锋.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与艺术教育,2010,5.

[40]丁曙,张同宽.体育游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社会化发展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6.

[41]蔡锡元,李淑芳主编.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42 ]杨保建.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2, 38(6):58-60.

[43]吴辉.体育游戏教学与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关系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4, 25:97-98.

[44]陆军.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增进学生健康的探讨[J].池州师专学报,2001, 15:87-88.

[45]赵洪朋.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63-765.

[46]Richard Baile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 Schools: A Review ofBenefits and Outcom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6, Vol.76,N0.8

[47]季浏.主编.体育心理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48]高艳.体育游戏对初中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M]

[49]Terry D. Orliek. Positive Socialization via CooperativeGames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Vol. 17, No. 4, 426-4291981Vol. 17No. 4426-29.

[50]王家仁.英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J].体育教师自助网,2008.4. 11

[51]戴丰.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14.

[52]季浏.主编.体育心理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53]肖玲.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10:7.

[54]麦春.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 27.

[55]杨保建.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 2002,6.

  附录1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前测)

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长春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的研究生。为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目前的体育学习情况及对体育兴趣,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效率,特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本问卷为匿名调查,所收集的数据仅用于研究,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您填写的信息将为本人撰写的论文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请你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如实填写。请将你认为描述符合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谢谢你的合作与支持!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1.你喜欢体育课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E.讨厌

2.你觉得体育课怎么样吗?

A.没意思B.无聊 C.一般 D.有趣

3.你在课下会进行体育运动吗?

A.经常进行体育运动 B.有时进行体育运动 C.几乎不进行体育运动 D.从不进行体育运动

5.你课下经常练习吗?

A.常常 B.时常 C.从不

6.你喜欢在体育课堂上加入游戏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7.你觉得体育游戏应用于中学体育课产生的教学效果如何?

A.有效果 B.有一些 C.没效果D.不清楚

8.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课堂后,你有哪些收获?

A.体育内容变的有趣,

B.在游戏时学习,轻松效率高

C.体育运动技能变得简单

附录2 关于应用体育游戏教学后中学生积极情绪变化的调查

1.觉得事事顺心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2.感到非常孤独或者与别人疏远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3.为一些事情生气,而这些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让自己烦恼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4.感到很幸福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5.感觉莫名其妙地烦躁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6.对某些事感到特别热衷或兴奋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7.感到沮丧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8.对前景感到乐观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9.因为成功地做完某件事而感到高兴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10.感到心烦意乱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11.因为做事受到别人赞扬而感到自豪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12.感到快乐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13.感到坐立不安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14.感到心里满足

A.没有 B.很少有 C.有时有 D.经常有

附录3 关于应用体育游戏教学后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

1.当我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适应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找话题跟别人聊天,使尴尬的处境消除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4.当别人看见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5.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结交新朋友对我来说很容易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6.在学校中看到同学会主动问好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7.当我开始做事情或活动时,我很少提前作计划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8.在重要场合时,我的言行举止感觉不自在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9.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还是能和他(她)交往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0.我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因为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是有些紧张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2.跟大家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虚心采取别人的看法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3. 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一致感到尴尬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4. 在非常乱的环境里,通过调节我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5 有时候把作业准备的很充分,可在课堂练习时,还是会出差错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6.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的时候,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1.你对体育游戏了解吗?

2.你对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影响有何看法?

3.你对体育游戏的态度如何?

4.你觉得体育游戏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如何?

5.你认为影响体育游戏运用的因素有哪些?

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以第三中学为例

靖宇县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以第三中学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297.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1月20日
Next 2022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