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浙江是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多年来无论茶叶出口的规模还是水平,均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但是,自从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后,国际形势和全球经济变得瞬息万变,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受其影响,浙江省茶产品出口量也急剧跌落。

本文从浙江省茶叶出口具体情况展开探析,进而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一,本文对研究背景介绍;第二,笔者展开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研究工作,从出口结构、出口规模和出口市场等方面切入;第三,在探讨浙江省出口竞争力时把STOW分析法应用其中;第四,根据浙江省茶叶出口凸显的种种不足,对完善措施提出,致力于让浙江省出口摆脱当前困境。

关键词:浙江省;茶叶出口;国际贸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古诗有云: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一直以来,茶都被视为一种尊贵的待客礼仪。在中国,茶占据重要的文化位置。现阶段,我国产业产品已走出国门,去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不管是茶叶出口还是茶叶生产,浙江省都遥遥领先。从相关数据资料看,浙江省的茶产品出口贸易数量在2018年时累计16.86万吨。贸易总金额5.3亿美元,无论是出口数量还是出口金额一直处于国内第一的省份。浙江茶产业出口作为近年来浙江省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浙江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迅猛,浙江省的茶叶对外出口贸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中美贸易战的再次爆发严重阻碍了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也对浙江省对茶叶出口贸易造成巨大冲击。此外,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浙江省的绿色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要求之严,其高要求严标准无不给浙江茶叶出口贸易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改善当前局面,促进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受到传统文化及饮食的影响,中国人对茶的感情深厚,茶叶贸易在唐宋时期就开始非常出名,在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出口规模及地区仍相对受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将茶叶推向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中国的茶文化。放眼我国,浙江省是重要的茶叶产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当属绿茶最为盛产。当前,国际市场的开放化持续加深,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茶叶出口发展起起伏伏。笔者立足于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浙江省茶叶出口情况。随后,分别换位企业和XX视角,制定有利于浙江省茶叶发展的策略,希望进一步带动浙江省地区经济进步。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Bummer等(2016)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国茶叶从出口贸易水平看,他表示我国的绿茶和乌龙茶最占有竞争优势,而红茶则处于被动状态。但是,立足于全球市场看,绿茶和乌龙茶的发展却不是很理想,其提高出口水平,开发市场规模还是出现一定的困境。其在分析中也指出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重点茶叶产国在发现绿茶消费提高后,和我国开始竞争这个领域的市场,提高其国家的绿茶发展水平,让全球绿茶市场竞争越发剧烈化。

Zhao Chunming等(2012)在对中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研究时利用显示性比价优势系数评估我国农业出口水平,对我国在X市场和全球市场各自的竞争发展处境归纳分析。并且,就各种农业,逐一明确其出口竞争的优势在何处。

Lehinann等(2018)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的调研手段,对罗马尼亚各类水果的出口竞争优势开展综合调研和探讨,获得该地区在少部分水果商品中拥有明显的竞争位置,但是其很多品种的水平的出口竞争水平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茶叶贸易发展存在问题方面,John Baffes(2019)通过研究发展,他表示茶叶发展存在种种不足。其中,要属茶叶生产注资少、生产配置低问题最为凸显,生产效率低下和科研投入力度不足,导致茶叶产量大大减少。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罗列万、冯海强(2018)表示,在浙江茶叶竞争力的强化上,可以尝试品牌建设这一途径。对于茶叶品牌塑造,浙江所做工作不足。品牌数量琳琅满目,但是分布散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多,建议浙江建设茶叶品牌可以从以下工作突破:第一,联动各大茶叶品牌,对茶叶品牌梳理建设;第二,启动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模式;第三,对资金投入加大力度,支持浙江绿茶品牌意识。四是建立和完善区域品牌,推进浙江茶叶品牌营销体系的现代化;五是培育多元化经营形式,促进浙江茶叶品牌产业链的延伸。因此,茶叶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黄琦(2019)通过研究认为,茶业发展本身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有待拓展丰富。作为茶企业,应学会站在消费者视角,对各个品种的茶叶进行品味,了解消费者的满意度。所以,面对茶叶产业的营销瓶颈,茶企业应保持高度重视,积极整合跨境营销渠道和多途径。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营销渠道的整合等多方面开展茶产业的全渠道营销。陈军瑶(2018)对中国茶叶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他表示,我国茶叶出口显现出茶叶出口未有领头企业带领、生产效率低和贸易结构合理性不足等疏漏。就这些疏漏,他提议要对规模优势巧妙利用,启动机械化生产模式;提供XX支持来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

从茶叶贸易发展现状看,胡振涛(2015)表示,我国茶叶省际差异悬殊,贸易水平不佳。究其原因,他提出由两点造成,第一,中国茶叶生产结构合理性不足、品质不佳;第二,茶叶的绿色壁垒和消费结构。茶叶品牌内涵的填充和茶叶产品质量的增强,都是省级产业竞争力水平提高必备的条件。李道和(2008)提出,尽管我国茶叶进出口量一直在前进,但是在国际市场中却举步维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虽然呈上升趋势,再加上技术壁垒的加固,中国茶叶的外贸发展只会更加艰难。从表面看,我国茶叶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定优势,但是竞争力不堪一击,相对于出口量来说非常低,属于出口导向型产品。因此,中国茶叶的发展应立足于不同的茶叶品种,制定不同的策略,以保持中国茶叶产品的优势和竞争力。许珊(2014)认为我国茶叶在出口方面存在竞争劣势。

茶叶出口量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茶叶市场占有率呈稳定趋势。强强结合,发展茶叶核心企业。赵颖、钟桢、彭梓泰(2018)对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和中国茶叶实力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比比皆是,中国茶叶必须要完善自我;其次,中国茶叶手中拥有的国际市场份额并不多,不足以让其在国际贸易中站稳脚跟。所以,中国茶叶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强化刻不容缓,必须要推出优质茶叶,不断扩大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

从茶叶出口竞争力被作用的相关因素看,王莅横(2015)指出我国茶叶出口量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茶叶市场占有率呈稳定趋势。他指出茶叶出口问题较多,如出口市场单一、品种单一、品牌知名度低、产品额外值低等等。所以,在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加强上,应分别从企业、市场和XX三大主体找突破点。赵颖、钟桢、彭梓泰(2018)对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从事茶叶生产人员薪资的提高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浮,茶叶出口竞争力也受其作用弱化;茶叶出口的提高会吸引来更多顾客,进而会提升茶叶出口竞争力;随着汇率的上升可能会使茶叶出口竞争力水平得到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因此保证茶叶出口质量、提高生产茶叶的规模是很重要的。陈飞(2020)认为品牌竞争对占领国际市场有重要作用,而影响茶叶品牌塑造有五个方面:质量、营销、行业内部环境、行业外部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同时他还表示,茶叶品牌的建设应以优质茶树培植作为后盾,同时做好技术工作和茶园生态保护;尝试应用新技术,与第三方物流建立协作关系,携手对茶叶流通模式创新;整顿企业内部环境。

从浙江省茶叶发展情况看,夏悦、钟宏宇(2018)提到,现阶段浙江省茶叶具备产量稳定、品质有保证、茶叶结构合理等优势。但是这也表明,浙江省没有完全把握住市场,茶叶的收益比较低,技术壁垒是导致茶叶出口的主要阻力,因此提高出口茶叶的品质和建立自主品牌已成为浙江省茶叶出口发展的敲门砖。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后,笔者搜集了较多与茶叶出口竞争力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最终得出,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受多种因素从中作用,其中需求和生产的效用最为显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提高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作为切入点,对近些年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并对浙江茶叶在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据此提出建议。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本论文细化为五个章节,笔者在下文介绍:

绪论,为第一章节。在本章节,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详明阐述;研究浙江省茶叶出口情况,为第二章节。在对相关资料文献收集翻阅的基础上,从出口结构、出口规模和出口市场等层面出发研究浙江省产业发展;把STOW分析法应用到浙江茶叶出口研究中,为第三章节。该章节围绕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劣势、挑战、优势和机会等挨个剖析;根据浙江省茶叶出口问题,切实制定应对措施为第四章节;第五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归纳。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资讯化的线上资源收集与茶叶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文章,对相关资料总结并归纳。

2.系统分析法:就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在分析时把茶叶生产出口量、出口种类、生产总量、主要出口国家作为着力点。

3.比较分析法: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种类和国家对比,进一步把握国际市场上浙江省茶叶所处境地。

第二章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分析

第一节 出口规模分析

在我国,浙江省一直以来都是茶叶的出口和产出大省。从改革开放之后,该省茶叶外销出国门品种较多,贸易水平向来遥遥领先,不管是出口规模、出口创汇水平或者食材占有水平在整个国家处于主导位置(见表2.1)。近十年来,在各个层级XX的瞩目和推进汇总,通过资源和技能优势,利用开展良种项目、绿色项目、品牌项目、茶厂完善项目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地区方案等,该省茶领域获得极大推进。针对业务总结2020年该省茶园面积达到20.5万公顷,最近十年中面积提高了七十万亩以上,所有产出规模超过16万吨,农业所有产值规模超过77亿元,和十年前相比提高了四成以上,其中占所有产量四成的名优茶打造了九成以上产值,出口规模和创汇水平都在全国一半以上,还是居于整个国家的第一位,持续维持茶领域出口的引领位置。该省作为经典的产茶省份,茶叶已经变成该省具备独特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引领领域之一,给整个省份农业效益的提高、农民的创造效益和新农村的创建工作做出极大的努力,也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全新的发展效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表2-1 2015-2020年浙江茶叶出口情况

年份 浙江出口量(万吨) 全国出口量(万吨) 出口比重(%) 浙江出口额(亿美元) 全国出口额(亿美元) 比重(%)
2015 16.75 28.67 58.4 3.06 5.47 53.2
2016 17.95 28.95 62.0 3.35 6.21 51.3
2017 16.70 29.82 56.0 4.64 7.87 62.1
2018 16.74 30.30 53.5 5.23 8..33 62.7
2019 16.27 30.24 55.3 4.84 7.84 50.25
2020 16.12 29.64 54.3 4.47 7.52 59.4

资料来源:2015-2020年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第二节 出口结构分析

其中,绿茶、普洱茶、红茶、花茶和乌龙茶的外销出口最为集中。从这五种茶的出口量比,绿茶荣获第一。在2019年的全囯绿茶出口的总量超过了16万吨,比2017年增加了3.68%,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的54%;出口总值大约达到了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72%,绿茶占比五分之二。而在看全省茶叶出口总量,仅有4%不是绿茶。从全省茶叶出口总额看,仅有5%不是绿茶。基本与往年保持一致的增长速度,绿茶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摩洛哥市场是浙江绿茶主要的出口地,摩洛哥的经济繁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浙江绿茶的出口。

如图2-1所示,在2019年时,乌龙茶出口额在五百万美元左右,累计1397t;普洱茶出口数量为332t;花茶出口额为1185万美元,累计1773t;红茶出口额为1111万美元,累计2231t,出口额超过了100万美元。可以看出除绿茶外,浙江省红茶出口市场比乌龙茶、花茶要大,普洱茶出口数量最少。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图2-12019年浙江省茶叶品种出口量与出口额

  资料来源:浙江省农业厅

第三节 出口市场分析

一、茶叶主要出口市场

该省目前和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茶叶往来的关系,从表2-2可知,X、俄罗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香港、欧盟和日本等地区是我国浙江省茶叶的主要销售地区,其主要由眉茶、名优茶、珠茶、蒸青茶等茶抢占市场份额。其中,摩洛哥和西非市场被高档眉茶占据;中亚市场被中档眉茶抢占;而尼日利亚和X市场集中茶片出口;摩洛哥是重点珠茶出口市场,独联体和中亚市场是中档珠茶的聚集地;日本是蒸青茶的主场地,还有个别在欧盟等地区活跃;我国香港地区和德国更加青睐龙井茶;俄罗斯则对花茶情有独钟;红茶常年占据X市场。最近几年,有机茶出口水平与日俱增,向欧盟分销的规模逐步拓展,2019年已经超过七千多吨。另外,该省一些茶叶公司已经着手在外国设立茶叶工厂或者分公司,给创建我国绿茶的独特品牌带来了发展的良好环境。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图2-2 2019年浙江茶叶主要出口市场

  资料来源:国研网,商务机构相关资料整理

二、出口地区倾向分析

该省以往仰仗亚洲市场,日本、香港等地区的茶叶出口规模占据超过七成的比例,而X、欧洲等地区的出口水平较低。然而近年来因为全球政治、经济等综合领域的影响,该地区的茶叶出口规模有朝欧美地区过渡的倾向。浙江省茶叶出口日本出口金额对比2019年同期跌落2.37个百分点,累计1537万美元;对香港地区出口金额为141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8%.该省对日本、香港的茶叶出口水平大致反映出慢慢减少的倾向,另外,对X、欧洲地区的出口水平却在慢慢提高,该省2020年对德国出口金额为196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8%,对英国出口金额为27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6%。所以,该省茶叶的对外出口有朝欧美地区发展的倾向。该省茶叶出口地区朝主流市场过渡,同时占有情况提高反映出该省的茶叶对外贸易制度也在出现改革。

第三章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优势

一、地理优势

浙江省,是闻名天下的鱼米之乡,它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带,气候湿润,山清水秀,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再看其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都是茶叶生产的最佳场所。其中,浙江的杭州春茶尤为著名,其中缘由也与浙江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而浙江省杭州市紧邻东海,光照和水分适中,热量刚刚好。并且,该地区基本不会出现霜冻现象。不管是浙江省的哪块地域,其气候都是为种植春茶量身定制。中国气象局和原国家农业部于2017年一同展开进一步的勘察工作,设立服务中心在浙江省,进行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在全面审视茶叶种植的条件时,应对浙江省各地的每天每时气候情况记录。并且,统计茶叶生产的气候适宜度、气候品质指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风险等相关数据,对于茶叶的生产有很大优势。

二、历史人文优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毋庸置疑,浙江省地理位置自带一股扑面而来的书香气息。当然,浙江也盛产文人墨客。不仅如此,大部分文人墨客均对绿茶情有独钟。《茶经》便是茶圣陆羽所做,用来对浙江湖州的茶赞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也是浙江绍兴人,在他老人家的众多著作中也多次提及喝茶的所闻所感,他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处于21世纪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都在多元化方向倾斜。如同欧洲咖啡文化传入中国一般,其他国家的大众也在逐渐接触中国茶文化。尤其是我国浙江的绿茶文化,其更是名声大噪。这一点,使得出口贸易中浙江茶叶的地位有所提高。

在中国地区,浙江每年的茶叶出产量是最大的。早在唐宋时期,浙茶就声名远播,唐朝还兴起了斗茶。在唐代时期,贡茶就是现在的常州阳羡茶和湖州紫笋茶。在湖州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茶宴,各大书香门第均会聚居在此品茶谈茶。浙茶之所以能够在海外销售的风生水起,有大半功劳归于浙江的茶历史。

代代更迭,浙江茶叶的名声如雷贯耳。所以,浙江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在以其自身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三、产品多样

浙江省出口茶叶种类五花八门。其中,绿茶是最具代表性的。除此之外,还有如下种种:望海茶、临安天目青顶、松阳银猴、大佛龙井、金奖惠明茶、桐庐天尊贡芽、江山绿牡丹、双龙银针茶、武阳春雨、临海蟠毫、天台华顶云雾茶、乐清雁荡毛峰、西湖龙井、开化龙顶、东坑茶、长兴顾渚紫笋、普陀佛茶、安吉白茶、兰溪毛峰、泰顺香菇寮白毫、开花龙顶、缙云惠明茶、雪水云绿、遂昌银猴、温州黄汤、奉化五岭茶、新昌雪芽等等。产品种类之繁多,这就给浙江省的茶叶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竞争优势和厚积薄发的生命力,各种品类可供选择。感受到浙江省茶文化之深,使得浙江省的茶叶出口更有知名度也更具特色。

第二节 劣势

一、劳动力缺乏且成本高

众所周知,茶叶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因而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密集,重点集中在特定的采茶期,无法长期拥有固定的劳动力。中国茶叶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说过:我国茶产业每年大概短缺的劳动力数量为80万到100万。于领浙江省多年以来的茶产量一直处先地位,稳居第一,从中国各个省份的茶叶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到,表3-1所呈现的就是中国2019年对外贸易茶叶出口量排名前十的省市,浙江省的出口贸易额为5.2亿美金,茶叶出口量总计十七万t,稳居我国榜首。再看仅屈于浙江省之后的安徽省,其出口量还不及浙江省的50%,且超过第二名安徽省茶叶产量的1倍以上。

表3-1 2019年中国茶出口排名前十的省市

排名 省市 数量(t) 金额(万美元)
1 浙江 170047.2 52467.76
2 安徽 69974.27 29187.06
3 湖南 34201.64 9797.87
4 福建 29782.54 51508.15
5 湖北 20806.47 22759.68
6 江西 10607303 60315312
7 云南 7924698 38604355
8 河南 7282297 50391707
9 广东 6748914 96712344
10 重庆 4868266 4359922

注: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

每当一到采茶期,劳动力供不应求,必然以高价聘请采茶工,导致茶叶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茶叶特殊的产品属性,时间上早一天或晚一天采摘对茶叶的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像浙江这样的茶叶大省,一到采茶期,深受劳动力匮乏的影响,造成大量成本消耗,这会造成茶叶出口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二、深加工技术不完善

浙江以春茶闻名中外,夏秋茶就相对口感不佳,所以夏秋茶的对外出口量和出口额并不可观。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浙江省也在深度开发对于茶叶的深加工,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将茶叶里面饱含的丰富的茶多酚通过相应技术进行提取。这个方法可以将滞销的夏秋茶利益最大化,缓解产销不平衡问题。但是浙江省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完善,深加工的产量不多,茶叶深加工产品所面临的安全性、品质、成本与效益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多多向日本和英国学习的,以求通过深加工实现扩大茶叶市场规模,提升茶产品附加值。

三、质量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落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上对于茶叶出口的标准也在不断升级着。以X为例,X地区对于进口的茶叶,茶叶标准要求不仅要达到XFDA的认证,对于茶叶当中某些成分的检出限也是控制的非常严格,除此之外还需要各地区的一些其他标准。这一批批大量涌现的检测标准,使其检测的方向和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冗杂,从商务部官网相关公布数据看,浙江省省域内有二百余家企业主营茶叶加工、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直到2019年十二月末,仅有二十家企业获得了“QS”市场准入证,认证率占比总企业量的4%。要是按国际出口标准来衡量的话,达标的不足2%。这在日本、欧盟对中国设定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这种大环境之下,更是给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增加了压力。

而在国际市场对于茶叶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浙江省的茶叶质量以及相关的生产环境已经落后于其他先进的茶叶生产国家,这对于浙江省茶叶的出口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和挑战,如果对这方面不重视的话,这将会对浙江省茶叶出口造成越来越多不利的影响。

第三节 机遇

一、 茶产业占比大

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目前,全球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有喝茶的习惯,饮茶人口数据高达20多亿。所有茶叶生产国名录中国位居榜首,2019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茶叶生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45%(如上图二可知),而浙江省是中国茶叶第一生产大省(如下图三可知)。可见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占比之大,浙江省在茶叶出口贸易中的发展趋势之盛,市场机遇之大。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图3-1各国产业产量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二、 电子商务的兴起

浙江省是茶叶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发行地。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天猫淘宝的兴起,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促进了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对于浙江省茶叶的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浙江省目前作为国际茶叶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之地,最先懂得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茶叶的对外出口贸易,打破了中国在传统贸易往来中管理过程中的传统营销和管理模式,给茶叶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最领先的技术和突破口。打破了原本出口贸易中交易周期长,交流效率低的弊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轻轻松松成单,高效稳健抵达,也极大地增加了茶叶销售量。

三、 XX的大力支持

浙江是美丽的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深厚,XX也十分重视浙江的茶文化研究和传播。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成立仪式于2019年五月中旬拉开帷幕,这是我国前所未有创办的第一家国际茶文化学院。对此,浙江省人民XX办公厅颁布了《浙江省人民XX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接连对一系列政策下达,全力配合茶产业的发展推进。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大茶叶科研开发力度,加强对茶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主动对接国家“互联网+”战略。这对于我国茶产品的高新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和企业的茶产业高技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重点培养,都将有利于我国茶产业有质的发展和保证。茶产业的开发,茶文化多方交流,茶技术创新等等都已经可以充分看出浙江省XX对于茶产业的高度重视,正是如此,加大了对于浙江省茶叶的国际品牌茶文化建设和国际知名度,极大的有效促进了国内国外的茶文化研究与交流,也极大的使得了中国的茶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盛。可见,XX对于浙江省的茶叶产业发展全方面的大力政策扶持对于本省的茶叶产品出口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起着了决定性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四节 挑战

一、 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绿色的贸易壁垒大多数都是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其目的主要是通过XX设置进出口贸易的障碍,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及从而保护自己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利益。这种贸易壁垒看似合理的贸易方式,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由于浙江作为一个在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活动中数一数二的大出口省,因而这种绿色的贸易壁垒确实严重地阻碍了对我国产品出口和贸易的保护和发展,尤其浙江更是作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大省,对其影响尤为深刻。

其一:极大地增加了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产生产成本,对茶叶出口制约。

浙江省的进出口贸易以大宗产品出口为主,因此被算入劳动密集型行列,低成本,低销售是使其出口贸易稳步向前的主要原因,而茶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对产品出口的高要求严标准,质量技术标准高,检验检疫手续严,对于不同性质的产品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于短周期的产品而言直接限制了产品的进出口,而于长周期的产品而言极大的增加了产品出口贸易过程中的相关费用,高昂的价格和繁琐的流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严重阻碍了出口贸易的有效进行,严重影响浙江省与他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可想而知,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可估量,对浙江省这一茶叶出口大省具有较大的威胁力。

其二:发达国家支撑起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市场。

譬如X、欧盟和日本等地区国家,这些国家对于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来说,至关重要。而这些都已经是重点对我国茶叶生产企业实行非常严苛的茶叶生产质量相关技术标准和茶叶生产检验检疫相关手续的发达国家和茶叶出口地区。与我国周边地区展开茶叶出口合作和贸易往来的发达国家大都已经实行了绿色茶叶贸易壁垒。但是面对这样的层层贸易阻碍,对于浙江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的决定性影响是必然的,且对于浙江省的绿色茶叶生产和出口对贸易的影响不是一星半点。同时,由于我国绿色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建立和实行,必然就会在贸易上产生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层层贸易阻碍,甚至还会不可避免的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双边或者是多边贸易的摩擦,影响甚大。

二、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

X一直是抑制了我国近年茶叶的主要进出口国,中美茶叶贸易战的再次爆发,X进一步增加茶叶关税,直接地限制了对我国近年茶叶的生产和进出口,这种影响是必然的,必定会对于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出口金额的增长产生负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正在重点产业转型,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茶叶产业的发展转变为传统的技术密集型,也在对于茶叶相关产品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进行创新,中美两国茶叶贸易战的再次爆发就极大地直接抑制了我国对于一些高新技术、新兴茶叶行业上技术的提高,比如我国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的提取等等技术创新上的核心竞争力也受到了抑制。

三、 文化多元化导致消费的本质差异

各地的文化、各国的文化千差万别,喝茶与否、喝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参差不齐。比如中国人非常喜欢喝清茶,沏茶或者敬茶的礼仪必不可少;日本继承宋唐遗风,喜欢中国宋朝时的点茶,先将茶制成独特的抹茶粉用茶筅快速搅起泡沫;印度人喜欢喝香格里拉茶,俗称香料茶,英式香料茶(红茶+浓缩牛奶+糖)里的香料加上印度本土的香辛料;居住在泰国的印度人喜欢喝腌茶,对于基茶的选择以泰式红茶为主,把牛奶、白砂糖、八角等若干种香料加入其中,变成泰式茶水之后,往里面添加糖冰,一般用来充当冷饮;泰国马来西亚以泰式肉骨茶而举世闻名,就是一边吃肉一边喝茶,在各种排骨肉上加上各种名贵药材和乌龙茶混合制成的养生茶一起享用。所以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的各国对于茶叶及其衍生品的出口需求也是不同的,而这也可能会直接的影响他们对于中国茶叶的出口需求。

不难看出,浙江省的茶叶衍生品出口在需要我们面对多方机遇的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非常感慨的是机遇已经来临,也许我们应该时刻的警醒这种威胁的可能出现,这就意味着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一些相关的策略措施来帮助我们谨防这种问题的可能出现以及进一步的恶化。

四.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背景下,浙江省于一月23日拉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对浙江省茶产业发展的当头一棒。浙江省主产绿茶,特别是到了每年的二月份期间,是名优茶产销的重要节气。而不幸的是,绿茶销售旺季和早春茶生产与疫情到来几近重叠,浙江茶产业受到重创可想而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导致人力和防疫物资成本的投入增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增加劳动力成本,而茶叶运输、快递短期内无法恢复如常,均间接导致茶叶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面临较大压力一直以来,春季名优茶都是浙江茶区主打的茶品种之一。它不管是加工、采摘还是包装,均以人工方式为主。在疫情的冲击下,难以再像往年一般做到生产期拉长和梯度生产,名优茶生产量急剧减少。再加上物流环境和销售环境的作用,浙江省那些主要种植名优茶的业主销售量和所获收益大幅跌落。

在本次的疫情推力下,浙江茶产业用工贵、用工难的冲突显露无疑。对此,必须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持续深化浙江省茶产业智能化和机械化,对生产模式创新,让机器完美代替人工。另一方面,此次疫情对线下面对面传统交易方式带来的冲击,更是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进一步完善销售茶叶产品的线下实体体验和线上交易的融合创新。

第四章 浙江省茶叶出口发展对策

第一节 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生产条件

浙江茶叶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浙江省要根据省内资源优势改变茶叶生产思路,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发展茶叶生产。为了提高浙江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必要提高从事茶叶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引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引入新技术、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加强人才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对从事茶产业工作的人员进行人才培训,对茶农进行专业培训,增强茶农的相关技能。技术水平在茶叶行业是至关重要的。浙江省应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来种植茶叶,应对种植茶叶技术精通的专业人才大力孕育,一方面紧抓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要提高茶叶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促进茶叶出口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茶叶的品质。企业要同时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要提高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就有必要加大标准化力度,严格控制茶叶产生的各个环节的卫生质量,并且要监督这一系例环节的实施,确保茶叶的质量。

第二节 坚持一带一路,增强多边贸易

处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与各国建立密切互动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彼此相互支持,增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多边贸易往来,增加茶产业出口,彼此了解民族文化,传递我们的茶文化,提升沿线国家的茶产品需求。一方面针对中美贸易战的争端,国际贸易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可以缓解中国的茶产品出口贸易受阻的难题。同时也进一步与各国的建交,与世界各国XX通过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来进一步树立茶叶大国的形象,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第三节 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建立质量安全体系

我们也深知打破绿色经济和贸易壁垒的重要性和弊端及其对于我国的质量安全影响,就更加地应该对症下药,积极地应对。打破绿色的贸易壁垒无疑是一把技术上的双刃剑,在严重抑制了我国茶叶出口和贸易的进步同时,也非常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事实证明我们的茶产业、农产业的质量安全不能够合格,我们的茶叶产品也不合乎国家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无法保证我们经受得住严苛的茶叶产品检验和检疫审核手续。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加地重视我们的茶产业、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让他国无计可施,无空有洞可钻。对于茶叶产品种植质量,我省的茶企应从种植开始那一刻对其切实保障。并且,对茶叶种植中用到的农药、土地等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无公害性,尽可能满足国际化要求。我们要严格按国际产品质量标准去检验检疫我们的产品,必须要落到实处,要专业要全方位符合国际卫生标准。能够让我国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巩固,提高茶叶质量水准,杜绝劣质茶叶的出现,助力我国茶产品行业的发展振兴。

第四节 合理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特色营销

浙江省是电子商务热潮的领头羊,如今的物联网交易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茶产业还主要依托于传统的交易模式。作为浙江省电子商务的重要发源地,更是应该进一步地开发和鼓励跨境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往来。当前,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对自身营销途径和宣传渠道竭力开拓延展。同时,尝试涉足茶叶电商业务和跨境贸易。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为企业省下大笔茶叶产品营销和推广费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对营销和推广渠道拓展的效用。那么,剩下的营销成本和推广成本便可以用来对产品质量提升。

第五节 加大XX支持和管理力度

近年来,针对浙江省茶叶发展,浙江省XX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管理政策,力求把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有效加强,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浙江茶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XX的支持,例如在品牌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茶企业建立等方面都不能脱离XX。因此XX在促进浙江茶叶发展上有所作为:首先,XX要推动茶企业的发展,为茶企业提供适当的资金,加强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流通。其次,XX要对茶行业制定符合国际市场的生产标准,对茶叶中农药残留进行监督,保证茶叶的安全和质量,使浙江茶叶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内和国外市场区分的是,其注重消费者对优质茶叶的需求。

第六节 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现阶段,市场结构和需求瞬息万变。这一表征,对于我国浙江省茶叶加工产业的来说,既是考验也是契机。笔者认为,在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中,在确保个别进口茶叶的销量和质量稳定的情况下,茶企业也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带动多样化消费人群需求的国内市场机会,生产出满足更多的消费者所需的进口茶叶。在目前的国际茶叶市场上,对茶叶出口的结构调整优化。当前,茶叶出口被两种占据,其一,进口绿茶;其二,茶叶加工品种。这一点,为浙江省茶叶向国际茶业市场进军提供了有力支力。当然,凡是均有两面性,出口结构和需求的转变也导致浙江省的茶叶产品出口面临考验,不得不另寻途径。如今,国家贸易壁垒再次新增。在对茶叶产品进出口过程中,我国应对国外检验农产品残留的做法效仿,从根源抓起,精准把握浙江茶叶的质量和安全。就农产品检验检疫所需的相关手续和程序,可以进行精简,有效消除”新绿色壁垒”,把自身质量和价格优势凸显出来,进而吸引更多地消费者前来购买浙江茶叶,提高浙江茶叶的出口量和竞争力。

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其绿色的对于浙江省茶叶国内出口市场竞争力来说,贸易壁垒让其发展重重受阻。出于这一点,浙江省茶叶对自身质量和品质做出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从浙江茶叶的国内出口市场竞争力看,其持续回跌。当前,立足于浙江茶叶农产品方面,浙江茶叶出口是其最大的依仗。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回顾过往的十余年,浙江省茶叶产业在XX和群众的全力扶持下,再加上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产业发展活力十足。但是,因为出口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国外政策的出台,浙江省茶叶出口形势日益严峻,甚至可能会使其经济亏损。

本文深入探析了浙江省茶叶出口具体情况,根据当前找出的实际问题,切实制定如下完善策略:第一,对资源优势灵活应用,提高生产条件;第二,坚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增强其多边贸易;第三,积极地应对绿色的贸易壁垒,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第四,合理的利用浙江网络电商的平台,开展浙江茶叶特色产品营销;第五,加大XX支持和管理力度第六,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国际挑战。以努力实现今后几年浙江对中国茶叶产品出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期帮助浙江省改善茶叶出口现状,促进茶叶出口贸易愈发繁荣。

参考文献

  1. Cheng-Wen Lee, Chi-Shun Liao, The effects of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pre-ceptions of Chinese tea beverages on brand positioning strateiges[J]. British Foo-d Journal, 2009(111) :80-96.
  2. Sarah Theodore. Tea sales slow, but innovation is up[J]. Beverge Industry, 200、16(18) :24-25John Baffes. Tanzania’s Tea Sector: Constraints and Challenges’ Finding, 245 Dec, 2004.
  3. Kurat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U’s new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China’s tea expor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7(03) 67-70.
  4. 黄文静. 浙江省茶叶市场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5. 浙江: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6: 13-26.
  6. 冯海强、罗列万. 浙江省茶叶品牌建设现状于对策探讨[J]. 浙江省种植业管局, 2018: 21-24
  7. 黄琦. 茶叶全渠道营销策略探析[J]. 中国商论, 2019(01) :81-88
  8. 陈军瑶, 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16-35,
  9. 胡振涛. 我国省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 武汉轻工大学, 2015: 52-63
  10. 李道和.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8: 40-46
  11. 许珊.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研究[D]. 浙江农业大学, 2018: 27-40.
  12. 王莅横.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5: 25-59.
  13. 赵颖、钟桢、彭梓泰. 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150-153.
  14. 陈飞. 中国茶叶品牌塑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 2019: 26-53.
  15. 钟宏宇, 夏悦. 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5) :3-3

致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行文至此,意味着大学四年生活已至谢幕时刻。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奚老师。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这次写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己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收获和突破。希望这个经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激励我前进。

另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时刻关心我,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为我鼓劲、为我加油,进而促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我要感谢学校所有领导、老师对我们无私的栽培和奉献、关怀和照顾,在此我表达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在我学习生活的付出,带领着我们前进。也要感谢寝室的室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感谢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关心我、帮助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论文肯定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希望可以有机会继续去完善,我将不断努力继续充实自己。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79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1月19日
Next 2022年11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