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工业革命后的实业经济到如今的互联网经济,资本一直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也逐渐全球化,企业筹措的资金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主体。加之各大银行积极的贷款政策,以及如雨后春笋般涌起的各种中小型金融贷款平台,举债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依靠举债经营来维持公司的运行变得更加容易。由此不管是对企业、债权人、还是投资者而言,企业的偿债能力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企业偿债能力各因素指标进行解析,主要包括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分析。其次用实例证明其分析指标所存在的问题,引入方大集团的往年的财务数据,用传统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来评估方大的偿债能力,得出相应结论。并希望由此引发的相关分析方法问题,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积极的财务人士寻求到更科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问题;改进;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创办以及经营中所需的资本,来源方式越来越多。各大银行都有积极的贷款政策,各种网络贷款平台也多如牛毛。这就使企业举债经营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但是举债经营的债务程度却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久运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都越来越关注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这也令大家越来越关注一个公司和企业的偿债能力。然而由于主体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其所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同。以往固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法则可能就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资产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提供正确的改进措施。因此我们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方法也应与时俱进,更全面,更客观。
我们在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它的经营状况时,通常会考虑它的各方各面,例如,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但是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它是财务分析指标中评判企业现有的资产以及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与企业现在所背负的债务是否能够抵扣,企业是否能够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及时清偿债务的能力,同时也是判断企业是否能够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研究意义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每个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1]。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偿还企业长期债务以及短期债务的能力。从短期看,就是企业资产能够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从长期来看,就是企业目前拥有的资产以及企业在未来经营的过程中可能创造的财富和收益能够清偿企业所有债务的能力。
但是以往以来,我们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通常只是通过其表面的,静态的数值来进行计算分析。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故有的结论以及分析就会存在问题。为了更好的、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我们的分析方法也应与时俱进。
(二) 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霍强(2018)期刊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提到:现如今,都是主要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来计算相关的比率判断偿债能力。然而现如今互联网经济兴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彼此相互依赖,企业自身的价值和潜在的风险已经不能通过单一的、静态的比率分析来体现。要评价衡量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更加全面,更加科学[2]。
张旭锋(2018)期刊在《浅议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及完善》中指到:企业在产生债务以后,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资产去偿还。对于企业短期的债务,主要是用流动资产来抵扣,长期债务,就是用企业的全部资产。然而,清偿债务的资金的来源方式有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变卖资产,也可以在未来经营中获得资金的流入,还可以通过其他融资途径获得资金,比如向银行贷款、向第三方机构借款等。[3]。
韩彦(2016)在《探析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偿债能力》中提到:传统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相关分析指标,会导致企业的不信任程度逐渐提升,同时缺少对现金流量的正确认识,也不能够在分析偿债能力过程中一目了然[4]。
苗雨君、吕欣(2018)在《企业偿债能力探析》中说到:由于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很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债款。企业日常的资金运用状况,都必须与偿债计划紧密结合,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该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制定合理的,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偿债计划[5]。
杨锦地(2007)在《流动比率指标研究》中提出:流动指标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以它的便捷计算快速,备受人们青睐。但是,在它的标准下,很多企业实际情况中,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却依旧出现财务危机,有的企业偏离却也能够照常运作,由此可见流动比率的标准存在争议性[6]。
李鸿雁(1998) 在《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缺陷剖析》中提出了:在以往的分析中,太过于片面的进行指标分析,没有注重企业其它相关的资料数据,企业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不能片面单纯去考虑某一方面因素[7]。
2.国外研究现状
Filipovic Luke M和Mirjanić Borjana B(2016年)在其论文研究分析中提到:在如今,公司的有利特征主要判定指标是其偿付能力。偿付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其公司生存与发展相关预测的确定程度,以及对往期生产力,物质及财务能力的回顾。同时偿付能力代表了公司的信用能力,也决定了公司的整体市场地位。同时,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信用偿付能力评估模型,一种是传统的偿付能力评估模型,另一种是奥特曼的“z”模型[8]。
Nava Rosillón和Marbelis Alejandra(2009)在《Financial Analysis: A Key Technique for Efficient Financial Management》中提出,有流动性的企业被认为是有偿付能力的,但是有偿付能力的企业并不总是有流动性。也就是表明有资金流动性好的企业并不一定都具有良好的偿付能力,要结合市场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准确最新、有效、真实的财务信息来综合分析[9]。
Fedorova, E和Timofeev, Ya(2015)在《Standard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of Russian Companies: Industry-Specific Feature》中通过预测破产的监管方法,检查俄罗斯建筑、农业、能源、贸易和电信等行业的特定财务指数与信托范围的比较。最终通过统计以及分类运算,将各部门的标准分别制定出来,目的就是防止流动比率的行业化差距过大。由此可见,在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的标准值的行业适用性有待严格划分[10]。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进行阐述表明它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用方大集团的实例来具体说明分析,从具体的实例研究中发现问题,佐证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最后再分别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本文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的方法:本文通过财务分析书籍和财务方面的期刊,阐述的相关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分析其存在的局限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2)数据图表分析的方法:本文通过收集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对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使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与正常数据比值的比较,制作表格分析,将理论与现实数据相结合进行衡量该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以及资产的负债状况,并发现其中问题所在,提出建议。
二、相关概念阐述
(一) 企业偿债能力的定义
企业用其资产来偿还企业债务的能力,被称为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是指企业对债权人权益以及所担负债务的保障程度。企业的偿债能力水平表明了它能承受多大的企业债务,同时也能根据未来经营状况来判定他能承受多大范围的举债经营。它是一个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能力水平衡量的重要标志。
(二) 流动资产的范围和变现力
流动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等。流动资产是企业资产里面变现速度最快最灵活的资产,因此决定了它是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企业能否如期偿还债务的关键。
流动资产的变现力是指其资产在无须大幅度让价的情况下,资产产生或转换为现金的可能性。因此流动资产转换为现金的速度以及转换过程中资产的缩水程度都深深影响着企业偿债能力的水平。所以,只有科学的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的构成情况以及变现能力,才能真正客观评价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 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衡量标准
在计算企业偿债能力时,一般会有多方面的考核指标,因此会有多方面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数据。然而数据的高低大小,以及是否合理健康,表明企业资金处于何种状况,都需要一个参照范围,这就是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衡量标准。一般对于相应的数据分析,我们都有对应的经验总结的健康合理比值的参照范围,例如:流动比率的衡量标准为2:1。但是以往的计算基本都是粗糙的以该比值为标准,没有考虑行业的差异性,更没有考虑综合型大型企业各板块的差异性及占比。
(四) 长短期企业偿债能力中的考核指标介绍
1.长期企业偿债能力考核指标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考核是从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方向出发的,因此评价一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得从长远的观点去看。不仅要评估一个企业目前的资产状况,还要考虑企业未来可能流入的现金流量,长期的收益状况及盈利水平。所以一般考量有以下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也称举债经营比率,它表明来自债权人资金形成的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首先对于债权人而言,他们最关注的是贷款资金的保证程度,其本金和利息是否可以能够收回,他们可以从公式中判断,权益性投资者的资金比例占企业资产的多少。如果比例小,则说明风险主要由债权人承担,对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就越低,因此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值越低越好。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投资的收益水平,是否能够获得他们投资初期心里所预期的收益水平,因此更加注重投入资本产生的利润是否高于负债资本的利息费用。当利润高于利息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而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太高或太低都不是明智之举,太高表明管理层太过于冒险,太低则表明其太保守,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业主权益
业主权益即股东权益,产权比率即表明负债资本与权益性资本之间的关系。当负债总额大于业主权益时,债权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证,风险较大。当然这也得看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投资收益率的状况,来确定其大小是否合适。同时行业不同其产权比率也有很大的不同。
(3)利息保障倍数=利润÷利息支出
该指标是假定企业的利息支出是企业所获利润的唯一性支出,即只要企业有利润大于利息的情况,则就能支付利息费用。该指标越大就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强。同时说明企业举债经营有足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保证。基于行业之间的差异,该指标还需考虑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参考。
同时为了避免企业某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利息保障倍数的值,还应将企业近几年的值考虑进去,选择较低的年份作为参考。
(4)现金全部债务比率=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总额
该指标表明企业全部现金对企业负债的保障程度,现金是企业最灵活的资金,也是最有保障力的资金。该比率越高,企业支付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也越高。
2.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考核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及一年内到期的其它非流动负债,如长期应付款到了最后一年还款年限的债额。一般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指标越高,企业就拥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现有的计算方法表明流动比率比值为2:1时比较适宜。比率过高则表示企业存在资产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过低则表示企业具有难以偿还短期账款的风险。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减去存货部分。因为存货价值的估量存在很大的变数,对生产型企业资产状况影响较大。存货同时也有一定的变现周期以及变现风险,减除存货后的计算更能恰当的衡量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它和流动比率的作用一样,即指标越高,表明偿债能力越好,同时也不益于过高和过低。因此该指标可以作为流动比率的延伸考虑及补充说明。
(3)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类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其他货币资金),同时,它也是速动资产减去应收账款后的余额。这里排除了企业应收债款的坏账准备提取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可能发生坏账的可能,因此它更能表明企业即刻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变现能力的好坏和资产的流动性。
(4)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到期债务
该项指标包含了本期将要偿还的长期债务,因此更能表明企业有无近期偿还所有到期债务的能力,它比其他指标更加接近于现实的企业资产状况。
三、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介及偿债能力分析计算
(一) 方大集团公司简介
方大集团成立于1994年4月,公司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科技南十二路方大科技大厦。该企业主要的经营范围有生产经营新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金属制品、金属结构、环保设备及器材、机械设备、光电材料及器材、光电设备、电子显示设备、视听设备及上述产品的设计、技术开发、安装、施工、相关技术咨询和培训等。经过多年发展,方大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炭素及钢铁联合企业,已经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经营的格局,也是中国最大的炭素及钢铁联合企业,其中炭素产业已经形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炭素产业集团。由此可见方大最重要的两个板块就是碳素和钢铁。
(二) 方大集团偿债能力分析计算
1.方大集团主要财务数据
方大集团2018年、2017年、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分别如表3-1、表3-2、表3-3所示。
表3-1 方大集团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
项目 | 金额(元) |
流动资产 | 4,338,825,784.88 |
非流动资产 | 6,320,028,348.85 |
存货 | 651,405,832.29 |
资产总计 | 10,658,854,133.73 |
流动负债 | 3,210,369,333.82 |
非流动负债 | 2,253,297,178.03 |
负债总额 | 5,463,666,511.85 |
利润总额 | 2,969,831,113.93 |
利息支出 | 75,934,358.74 |
股东权益 | 5,195,188,621.88 |
经营现金流入量 | 2,974,390,387.48 |
经营现金流出量 | 2,587,287,667.91 |
经营现金净流量 | 387,102,719.57 |
到期债务 | 应付票据 1,547,495,316.83 |
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 200,000,000.00 | |
现金类资产 | 货币资金 1,389,062,083.76 |
有价证券 91,779,666.11 |
表3-2 方大集团2017年年度财务报告
项目 | 金额(元) |
流动资产 | 4,515,493,739.13 |
非流动资产 | 3,109,928,949.50 |
存货 | 819,610,960.67 |
资产总计 | 7,625,422,688.63 |
流动负债 | 3,161,324,455.51 |
非流动负债 | 1,225,159,030.94 |
负债总额 | 4,386,483,486.45 |
利润总额 | 1,424,842,598.85 |
利息支出 | 67,058,846.06 |
股东权益 | 3,238,939,202.18 |
经营现金流入量 | 3,549,895,018.15 |
经营现金流出量 | 2,992,061,872.42 |
经营现金净流量 | 557,833,145.73 |
到期债务 | 应付票据532,921,025.48 |
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 200,000,000.00 | |
现金类资产 | 货币资金 1,180,398,479.51 |
有价证券 62,740,631.29 |
表3-3 方大集团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
项目 | 金额(元) |
流动资产 | 5,601,325,677.40 |
非流动资产 | 1,185,725,600.68 |
存货 | 1,990,621,059.27 |
资产总计 | 6,787,051,278.08 |
流动负债 | 3,347,637,506.30 |
非流动负债 | 1,137,100,421.61 |
负债总额 | 4,484,737,927.91 |
利润总额 | 859,975,758.43 |
利息支出 | 28,255,397.43 |
股东权益 | 2,302,313,350.17 |
续表3-3
经营现金流入量 | 3,711,200,293.75 |
经营现金流出量 | 3,245,483,218.83 |
经营现金净流量 | 465,717,074.92 |
到期债务 | 应付票据557,301,320.45 |
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 0.00 | |
现金类资产 | 货币资金 1,095,229,837.90 |
有价证券 40,667,606.35 |
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018年 =4,338,825,784.88 ÷3,210,369,333.82=1.35
2017年 =4,515,493,739.13÷3,161,324,455.51=1.43
2016年 =5,601,325,677.40÷3,347,637,506.30=1.67
根据流动比率指标分析,首先,方大集团近三年的流动指标都没有达到现有计算方法的公认标准2:1的比率,这表明方大集团具有较差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由于行业差距较大,方大主要经营板块所处的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水平在1.5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2017年和2018年企业均未达到业内平均值,尤其是2018年,偏离较多。则表明企业该年份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难以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较大,资金的周转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018年 =(4,338,825,784.88- 651,405,832.29)÷3,210,369,333.82=1.15
2017年 =(4,515,493,739.13- 819,610.960.67)÷3,161,324,455.51=1.17
2016年 =(5,601,325,677.40- 1,990,621,059.27)÷3,347,637,506.30=1.08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企业2016年至2018年的速动比率均在1.0以上,超过了一般推断认定的行业规则1:1,说明企业的财务基础较为稳固,有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
(3)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2018年 =(1,389,062,083.76+91,779,666.11)÷3,210,369,333.82=0.46
2017年 =(1,180,398,479.51+62,740,631.29)÷3,161,324,455.51= 0.39
2016年 =(1,095,229,837.90+40,667,606.35)÷3,347,637,506.30=0.34
根据现金比率指标的分析,方大从2016年到2018年现金比率在不断的增长,尤其是2018年现金比率超过了0.45,说明企业拥有的现金类资产较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4)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到期债务
(由于方大集团2016年至2018年的年度审计报告中,应付票据包括了应付票据和短期借款两项数值,为了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本论文不做现今到期债务比率研究。)
3.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018年 =5,463,666,511.85÷10,658,854,133.73=0.51
2017年 =4,386,483,486.45÷7,625,422,688.63=0.58
2016年 =4,484,737,927.91÷6,787,051,278.08=0.66
根据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方大从2016年到2018年,资产负债率均超过了50%,资产负债率都较高。同时,从2016年到2018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一定的减少趋势。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业主权益
2018年 =5,463,665,511.85÷5,195,188,621.88=1.05
2017年 =4,386,483,486.45÷3,238,939,202.18=1.35
2016年 =4,484,737,927.91÷2,302,313,350.17=1.94
根据产权比率分析,方大集团从2016年到2018年的产权比率的值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说明企业的负债率很大,有可能是企业大量举债经营而导致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从2016年到2018年,方大的产权比率在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可以看出从2016年到2018年企业的负债总额并没有大幅度的缩小,反而增加了,而企业的业主权益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说明企业前期投入的资本可能有所成效并收回一部分本息,企业的举债经营为公司谋取了更多的股东权益。
(3)利息保障倍数=利润÷利息支出
2018年 =(2,969,831,113.93+75,934,358.74)÷ 75,934,358.74=40(倍)
2017年 =(1,424,842,598.85+67,058,846.06)÷67,058,846.06=22(倍)
2016年 =(859,975,758.43+28,255,397.43)÷28,255,397.43 =31(倍)
根据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计算可知,2016年到2018年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都非常的高,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偿付企业负债所产生利息的能力。即债权人的利息有着很高的保障水平。
(4)现金全部债务比率=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总额
2018年 =387,102,719.57÷5,463,666,511.85=0.07
2017年 =557,833,145.73÷4,386,483,486.45=0.13
2016年 =465,717,074.92÷4,484,737,927.91=0.10
根据现金全部债务比率指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从2016年到2018年的全部债务比率都非常低,表明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都很差,实际的长期支付能力可能并没有之前指标预测的那么好,或者说企业要想靠举债经营的收益来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说明:以上数据计算时,除利息保障倍数保留整数外,其余全部数据均保留两位小数)
(三) 方大集团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方大集团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1)流动比率偏低,营运资本逐年减少
综合上述计算,可以发现方大集团三年流动比率指标偏低,不仅从2016年到2018年流动比率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减少趋势,而且从2016到2018年企业的营运资本也存在一定的萎缩(2018年:4,338,825,784.88-3,210,369,333.82=1,128, 456,451.06;2017年:4,515,493,739.13-3,161,324,455.51=1,354,169,283.62;2016年:5,601,325,677.40-3,347,637,506.30=2,253,688,171.1),当期的营运资本小于上期的营运资本。同时从2016年到2018年企业的流动资产数额成一定的下滑趋势,而17年到18年的流动负债却增加了。由此可见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在变弱,短期的偿债能力水平也在不断下降。
从速动比率以及现金比率来看,目前方大集团仍拥有一个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其原因在于方大集团的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较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占比较大。企业的资金有一个很好的变现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很强,致使它的短期偿债能力看起来比较有保障。
而方大集团的营运资本在减少,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之后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能调配的资金越来越少,运用的灵活度也会逐渐降低。
(2)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保障度不高
方大集团从2016年到2018年,企业资产负债总额都居高不下,而企业现金全部债务比例却很低,说明企业目前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偿还所有的负债。即使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非常高,但是其负债率的值依然非常大,企业举债经营的现象非常典型。对于长期债权人来说要多关注企业在行业的竞争情况,以及整体的经营情况。其企业属于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状态,企业的投资者要合理评估,看是否符合本公司的投资计划以及风险把控范围。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来说,要合理预估企业的收益风险,不能盲目只看重收益不估计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
2.改善方大偿债能力的解决方案
(1)采取积极的财务政策
首先企业需要分析流动负债的结构比重,可以根据时间、金额、以往交易情况等分出轻重缓急,进行后续有序合理的资金偿还计划。其次,根据偿还计划和偿还金额来制定企业后续的筹资计划及筹资额度,确保充足的企业流动资金。最后,综合分析找出营运资本逐年降低的背后原因。保证企业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2)合理规划长期债务偿还
方大集团今年总负债金额居高不下,且现金全部债务比率很低,说明目前长期偿债能力水平很低。虽然有着超出标准的利息保障倍数,但是也要对长期债务进行划分,防止企业后期还债压力过大,出现资金运转困难,企业断流的现象。合理规划长期债务,可以让企业有条不紊的进行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企业出现后期资金困难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四、方大集团现有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及改进建议
(一)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1.流动比率标准的适应性
在传统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一直以其过往的实践经验总结把流动比率的标准定为2:1,过往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都是直接将计算结果与其标准直接比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行业差距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有不少财务分析学者总结出了各行业的财务指标平均水平。这无疑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保障。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所涉及的领域及行业都越来越广,现代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综合多方位发展。因此企业的资金可能也牵扯到各方各面。例如方大集团就涉及到钢铁、碳素、电子设备、服务培训等等不同行业,因此传统的流动标准比率以及单个行业的流动标准比率,都不是其最准确最适用的标准,拿来比较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而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按照以往综合的经验值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看似是每个行业通用的标准,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行业的差异性,但是忽略了企业经营板块的投资比重。有的板块比值与综合经验值偏差较大,且在企业资金分布中占据极大比重,对企业资产状况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考虑企业资产比重的分布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参考值。
2.分析数据的及时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首先,对一个企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我们往往是从企业发布的年度财务报告来获取的数据,看到的永远是前一年的数据,通过之前的数据来对未来进行的相关预测。不是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结合,而我们计算时,也是以过去某一固定时间段来计算,这就造成了数据的固定性、狭隘性不能及时更替。
其次,计算所参考的数据都是由企业自身记载发布的。是否完全真实可靠,不得而知。这关键取决于这个企业的信誉水平,以及该企业财务人员的信誉水平。如果企业发布的是一份修缮过的财务报告,外界就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相关的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就是错的,也就失去了偿债能力分析意义。
最后,单从报表上看的数值,你无法知道其背后真正的来源。例如,方大集团2017年和2018年的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都是200,000,000.00元。但是,却不知道它是否是属于同一笔债务,因为无法对其进行验证,无法得知具体的明细信息。
综上所诉,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企业信誉挂钩。在财务分析中并不能保证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在对企业数据采集分析的过程之中,要加以衡量企业的信誉状况,来判定数据的可靠性。
3.现金全部债务比率时间范围的不一致性
现金全部债务比率中,利用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和负债总额进行比较。其中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是由企业当期的经营现金流入量减去企业当期经营现金流出量。其中的资金变化都是本期发生的,该项目未有期初数。而企业当期的负债总额是由往期负债总额累计的,负债存在期初数,表明并不是所有负债都是本期发生的,也可能含有往期负债。因此仅由本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去弥补长此以往累计的负债,并不能准确显示一个企业的真正偿债能力水平。因为企业受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并不是一直固定的,而是变动的。同时对于大量举债经营的企业来说,前期的盈利无法负担其整体一次性投入的负债成本。因此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后续投入成本。才能准确估计该企业的偿债能力水平。
(二) 优化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
1.采用综合流动比率标准
为了对综合性的企业进行合理准确的偿债能力评估,可以根据企业所从事行业板块的资产份额进行权重划分。综合不同的权重乘以对应的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标准,最后将所有结果加以整合,得出最适合于衡量该企业的流动比率标准。这样防止综合性大型企业的流动比率被企业某一板块所代表,更具有科学性。
2.考量企业信用评级
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考量数值的准确性受企业信誉影响,为了偿债能力分析的结果客观靠近实际,可以在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加入企业信誉评级的考量。这样也能促使企业自身在日常的经营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增强企业诚信质量,企业信誉评级的建立也可以成为其它考验企业的标准参照。同时考量企业信用评级,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 绝不可忽视法人代表的个人信用状况、偿债意愿及行为道德[11]。
3.注重长久收益
成本一般是企业最大的一项财务支出,负债经营的现象大多源于企业无法立即支付过高的经营成本支出。然而成本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生产中,有的成本是一次性投入,有的成本是陆续投入,有的是均匀投入。由一次性投入成本产生的负债是一次性的,而它的收益是长期的,因此不能由当期一次性的收益来和所有成本产生的负债进行比较。而是要综合考虑企业长期的利润增长,股东权益增长及负债总额增长的值及速度,才能综合准确考量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不仅是资产变现,可以是经营中获得的资金,也可以是短期融资的资金[12]。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在当代具体实际的企业运用中,所呈现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本文旨在指出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体现出来的弊端,能够在未来加以精进的地方。以方大集团为例,通过对方大集团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来发现现有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如今的企业越来越向综合化,多元化发展,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板块,或特定行业。由于企业的板块较多,企业的布局规格化不同,每个企业对每个板块和行业的投资份额都不一样,因此更加不能不加以区分就直接以总数粗糙估计企业偿债能力状况。希望随着经济问题的发展,以后相应的分析方法也将会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合理,更加接近于企业的真实状况。同时未来可以改进的地方是:行业的流动比率参考值更加精确,企业的信用评级有具体的可行可考量体制。
参考文献
- 宋常.财务分析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 霍强.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15):127-128.
- 张旭锋.浅议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及完善[J].现代商业,2018(25):142-143.
- 韩彦.探析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偿债能力[J].统计与管理,2016(03):69-70.
- 苗雨君,吕欣.企业偿债能力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1):79-80.
- 杨锦地.流动比率指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 李鸿雁.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缺陷剖析[J].江西财税与会计,1998(06):27-28.
- Filipovic Luke M,Mirjanić Borjana B.Financial analysis and credit solvency evaluation of a selected enterprise case study of a company ‘Aleva Novi Kneževac'[J].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2016,9 (3):16-31.
- Nava Rosillón,Marbelis Alejandra.Financial Analysis:A Key Technique for Efficient Financial Management[J].Revista Venezolana de Gerencia,2009,48(14):606-628.
- Fedorova, E.,Timofeev,Ya.Standard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of Russian Companies: Industry-Specific Features[J].Korporativnye finansy,2015,1:38-47.
- 徐相昆.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科技和产业,2008(08):31-33.
- 李小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生产力研究,2007(07):135-13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