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行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以及优化措施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

摘 要:近年来,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发展和逐渐完善,世界经济逐步向全球一体化发展,我国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内部和外部环境局势均越来越复杂,企业所能接触的融资渠道扩大,融资途径增多,负债经营这一充分运用外来资金的方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项基本经营策略。而偿债能力是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相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较低,则公司将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从而很难扩大投资实现持续经营,故而偿债能力成为了企业相关利益者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之一。近年来,家电企业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在面临发展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各家电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增大。各家电企业资产负债比率上升,故而分析偿债能力成为了判断各家电企业是否会发生财务困境的重要指标。

本文分别以珠海格力电器为例,分析其在2016-2018年的年度总结报告中公开的数据,从资产结构以及企业短期、长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方面,将格力电器与美的电器进行对比,对格力集团的偿债能力做出分析。并对目前格力集团偿债能力上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可能的成因并提出优化措施。

研究发现,格力集团目前就偿债能力方面来讲存在着流动资产比例较小、现金比例较大、资产负债率较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控制存货比例,降低现金存量,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强化偿债意识等相关优化措施。

关键词: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格力集团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国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家电行业的创新产品变得炙手可热,家电企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孙琪(2016)认为家电行业靠数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家电行业面临着重大的产业变革拐点,家电企业之间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为了提升各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宽销售渠道,开发研究新产品,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资金需求也随即增大。为了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各家电企业扩大了融资规模,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借入资金,扩大了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上升,据数据分析,我国家电行业知名企业美的、TCL、格力、国美等的2018年公布半年报中,资产负债率均达到60%以上。诚然,企业在使用融资杠杆后既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也可以减少企业营业所需的成本,但紧跟着,他也可能给企业的未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如何将风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负债故而分析偿债能力成为了判断各家电企业是否会发生财务困境的重要指标。

企业的经营者在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一定了解并且做了充分的分析后,就能够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安全,同时还能了解企业各部分资产能否获得收益,从而采取相关财务措施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投资者来说,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所付出的投资能否得到回报;企业的偿债能力与企业发行的债券有直接关系,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企业能否依照协定,保障合约的履行,偿债能力弱的企业则很有可能无法保障合约内容的履行,无法保证债务的偿还,会直接影响到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所以偿债能力的研究对于经营者、债权人、投资者都是相当有必要的。

本篇论文主要以位于珠海的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其2016-2017公司年报以及其发布的2018年中期财务报告为基础,使用比率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将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进行横向对比,从两方面深入解读格力电器的偿债能力,并且对格力电器公司如何优化资产结构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探究。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主要概括本文背景及文章意义,简单叙述本文思路,总结本文主要内容,以及对所查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第二章,阐述企业偿债能力的定义并对其做出多方面分析。分别探究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并且对评价企业偿债能力高低的各项指标进行阐述及对其的理解。

第三章,以电器行业领先者格力电器为例,对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以及其中的主要构成项目进行分析,并用评判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对格力电器和同样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美的电器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第四章,格力电器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运用和美的集团的偿债能力对比,分析了格力电器目前在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实际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1.3 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许多国内学者都做出过大量的相关研究。蒋理标(2005)提出,经过融资获得资金后负债经营对于当代企业来说已经是一种惯用的经营手段了,因此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对于各个企业来讲都是一项影响经营决策制定和调整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偿债能力的相关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各个部分所占比重和各项目的变动情况以及判断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来确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企业是否能够获得融资实现持续经营的目的。简燕玲(2005)提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相关指标的关注,还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企业到期债务的归还应该有一个详细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保证债务的偿还,二是要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李伟中(2018)认为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可信度和信用程度的重要标志,其衡量的方法主要是将企业资产中可供于清偿债务的资产与企业经营中需要清偿债务的存量相比较。黄仁同(2018)认为,只有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强,企业才能获得更多债务融资,投资方才会对企业更有信心,债权人的权益越能得到保障,企业开展债务融资时获得的资金也会更多,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约融资成本。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与会计稳健性有关,会计稳健性越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好,融资成本也会因此越低。张咏琦(2016)认为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发现能够有效找到企业在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现金与可变现资产以及负债的比例情况,如企业目前的资产结构不合理,则可进行适当的调整,其目的是提高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效率。曾康霖和黄萌(2019)对于许多企业目前采用负债经营的模式有相关见解,他们的观点是:企业通过负债经营能够实现企业财务杠杆效应,只要企业资本的效益上升,那么企业经营者能够收获的利润就能大幅提升。因此,虽然负债经营看起来不稳定但只要将负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他就能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的收益增长,对企业经营意义重大。学者曹庆平(2016)分析杠杆原理和负债经营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多个角度分析如何正确应用杠杆效应。

而国外相关学者对于偿债能力的分析的重要性和分析方法也有许多观点。Kumar and Subramanian(2002)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就是会计报表,将其作为分析对象,使用特定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后能够总结出有利于企业实施商业行为以及发展前景的估计和判断,提高所做出的经营策略的科学性。Skomp and Edwards 早在2000年就提出,中小型企业都要解决怎样在未来某段时间内衡量自身流动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如果要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偿还债务,就必须具备足够的现金或资产,其中资产还应当能够快速变现,在企业发展中,经营者们常常使用两种方式: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对企业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进行衡量。Franco(2014)指出,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流动比率的高低来简单评判一家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该公司这一指标越高,则表明企业运营的资金越多,则可用于抵偿债务的资金也越多,即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投资者的相关权益越能得到保障。Hawkins(1998)认为在财务分析时,不能只注重财务比率所显示的表面信息,还需要将行业平均指标等相关标准进行对比,然后再做出更加全面的分析。Paul(2004)指出,对比率的简单分析并不能预测到准确的情况,要有效了解相关环境、战略,应将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内进行分析。

  2 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2.1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性

偿债能力就是指企业在债务到期后能否如约偿还的能力,这项指标能够将企业所有者的经营能力以及企业目前的生存情况直观表现出来。相关分析人员在对企业的这项能力进行解读后,就能够对轻易地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并做出相应的经营策略调整和投资决策。当通过各种指标分析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时,企业在融资时所面临的市场融资环境较好,融资途径广,能够降低筹资成本。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则企业的筹资成本较高,面临的市场融资环境较差,很有可能错过良好的投资机会,丧失市场竞争力,甚至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发生债务危机,导致破产清算。

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两个方面需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从静态方面来说,他就是指企业目前所拥有的资产能否将全部的债务都还清;从另一方面——动态方面来说,是指如果企业的现有资产以及企业的经营收益用以还债那么企业是否有能力还清债务。企业的负债可以分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因此如果要分析一个企业的负债能力,也应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

  2.2 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2.2.1 资产流动性

将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转变为通用货币的能力称为资产流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转变兑换为现金的资产就可以称作是流动资产,企业只有具备充足的流动资产才能够为其偿还债务提供了业务保障。通过对企业变现能力的分析,得出结论为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越高,企业在短期内就越有能力偿还债务。在企业众多种类的流动资产中,企业积压的可能贬值的存货以及应收账款这两项的变现相对来说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这两项对资产流动性来说至关重要。

2.2.2 流动负债规模和结构

决定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否偿还债务的关键是企业的流动负债规模的大小。对于企业来说,流动负债越多,规模越大,企业在债务相关方面要解决的事务就会越繁杂,那么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偿债负担就越大。在企业背负的各种流动负债中,有一部分负债不仅需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支付利息。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的债务都是到期就需要立刻还清的,偿还债务的强迫程度和紧迫性被视为企业负债的质量。可见,企业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流动负债的影响。

2.2.3 其他因素

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在短期内的偿债能力,包括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公司的声誉,生产周期,资产结构等。张炳红(2019)认为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还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企业可以使用的银行贷款上限以及信用额度;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受未来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或有事项和固定的承诺事项;经营租赁。因此,我们在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不能孤立的以某些指标得出结论,应当将各个可能有关联的因素也添加进考虑范畴。

  2.3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3.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指的就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上流动负债所得到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能否在短时间内将流动资产转变为现金资产进行债务偿还。通常来讲,这个指标数值越高,就可以说明这家企业短期变现的能力强,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偿还短期债务;相反的,如果流动比例很低,企业的变现能力就弱,很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偿还债务。

流动比率的标准值一般是2,通常认为一家有能力偿还债务的企业的流动比率应该比2更高。假设一家企业的流动比率为2,那么这家企业的流动负债就是流动资产的二分之一,说明虽然企业一半的流动资产并不能够短期变现,但是还是有足够的能力全部偿还其债务,因此计算流动比率所得出的数字越高,越能够说明企业能够如期偿还所欠债务。惠瑞玲(2018)认为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企业的流动比率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的流动比率如果过高,表示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大,则意味着长期投资较少,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厂房和生产设备的投资较少,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盈利的能力。

2.3.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指的就是企业的速动资产比上上文提到的流动资产所得到的比值。速动资产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快速兑换为通用货币的资产,所以速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越大,速动比率就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所以通过这个指标就能够直观的看出企业在短时间内清偿债务能力的强弱。在流动资产中,有一部分资产可能变现速度不够快或是有部分已经贬值,比如存货,而速动比率正是将这部分不稳定的资产剔除,因此相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他能够更精确的反映企业在短时间内清偿债务的能力。

正如上文所说,速动比率可以剔除资产中不确定能否快速变现的部分,因此它比流动比率更加完善。即使企业的流动比率很高,但是如果这部分流动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存货无法变现,那资产的流动性仍然较差,说明其还是无法快速偿还债务。速动比率的标准值通常是1,但不会大于1。

2.3.3 现金比率

企业可以通过计算现金类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来得到现金比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或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从企业的现金类资产角度来看,它包含了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即包含了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部分和货币部分。而扣除应收账款部分后的速动资产就是现金类资产。就应收账款部分而言,可能存在无法及时回收的现象,从而产生坏账损失。所以在计算企业的速冻资产时应当将这部分扣除,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结果才能体现出企业真实的债务清偿水平。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是利用现金类资产来偿还债务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企业的到期债务,就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不利于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说现金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即比率越高,企业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债务清偿水平也就越高。但现金比率的数值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比率过高,就代表企业拥有大量的现金类资产,这就说明企业合理利用现金类资产的水平较低,不能发挥出流动资产和现金类资产的盈利作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一般情况下,现金比率维持在30%左右才是最合适的。

  2.4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2.4.1 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不仅能反映企业各项资本的构成情况,还能体现各自的占比关系。企业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类:从股东处获得的权益资本和从债权人处取得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是由股东为企业创立和发展投入的基本资金,只要企业不发生破产清算,该资本可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永久使用,权益资本所占比例越大,企业所有者对于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即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而就现代企业而言,借用财务杠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举措,仅仅凭自有资金是很难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借用债务资本不仅获取财务干杠杆利益,还能节省筹资成本。总的来说,权益资本是偿还长期债务的基础保障,而债务资本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会对其债务清偿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4.2 企业获利能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不会通过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利,其生产经营所得是企业偿还债务的基础。可见,企业的获利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关系十分密切。一个企业如果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其偿还债务的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则其长期偿债能力注定十分弱。所以,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债务清偿水平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前者对于后者具有极大的影响。

  2.5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5.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例,可以通过计算企业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比值来得到。该项指标不仅能体现企业对于债权人资金的使用程度,还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水平,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债权人资金的保障力度也可以通过这项指标反映出来。通过这项指标能够清晰的看到企业总资产中利用举债方式来筹集资金的比例,也能体现企业在面临破产清算时能够为债权人利益提供的保障力度。

从资产负债率的数值来看,如果它大于等于100%,则表明这个企业没有净资产,属于资不抵债的情况,其财务风险系数也极高。通常来说,资产负债率低则代表企业的债务少,表明企业拥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和较高的债务清偿水平,且财务风险系数也较低。保守的观点一般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当低于50%,但国际公认60%才是最合适的资产负债率。

2.5.2 产权比率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值得到产权比率。这项指标能够体现出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所提供的保障力度。因为企业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债权人和投资者,所以该指标能够清楚的反映二者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企业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情况和企业利用举债方式筹资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这项指标反映出来。此外,还可以借助这项指标来评价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合理性。

从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水平来看,这项指标的比率越低,表明企业总资产中自有资本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代表企业的长期偿债水平越高,财务状况也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企业有扩大经营规模或加大投资的计划,其通过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能力也会越高。通常情况下,企业将产权比率的标准值设置为1:2。

2.5.3 所有者权益比率

通过计算企业所有者权益和总资产的比值可以得出所有者权益比率,该项指标能够对企业现有资产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反映投资人投资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情况。在判断企业长期偿债水平时也可以借助该项指标。比率数值越高则代表投资人投资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说明企业的债务清偿水平也比较稳定。如果债权人将资金投入给了所有者权益比率较高的企业,那么其债务的回收问题就能得到有效保障,因为企业有稳定的自有资产能够有效清偿债务,并给予债权人权益较高的保障。即便是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清算局面,也不会严重损害到债权人权益。综上所述,可以通过这项指标来判断企业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力度,即债权人能够通过比率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由此可见,如果所有者权益比率越高,则代表企业的负债压力越小,财务状况也就越稳定;如果所有者权益比率越低,则代表企业的债务压力越大,财务风险系数越高。所以,当所有者权益比率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时,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比例越高,企业就不能很好的运用财务杠杆,这将会形成较大的财务成本,所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比率也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

 3 基于格力电器的案例分析

  3.1 格力电器公司的基本概况

1991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并于1996年11月份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在发展初期,公司主要从事于家用空调的组装和生产工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空调生产领域扩展到生活电器、通信设备等领域,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国内家电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格力是第一家在净利润和缴税方面都上百亿的企业,公司旗下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产品种类较多且市场影响力较强。公司现有9万名员工,其在国内外建设的生产基地共计14个,例如在重庆、合肥、武汉等地和巴西等国都建立起了生产基地。受国家政策制度的影响,格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起了5个再生资源基地,主要分布在长沙、郑州等地,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生产上游到生产下游的全部环节。其实行的为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一体化,实现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格力已经研发出了二十大类的产品。

近年来,由于市场上对于产品的需求不仅仅追求与质量,创新同样被消费关注。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格力拥有的专利权高达14000多项,其自主研发的项目就超过了5000个,例如双级变频压缩机、环保冷媒空调等。这类产品不仅占据了较大的国内市场份额,还获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喜爱和支持。所以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这类先进技术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还促进了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格力作为家电企业的佼佼者,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3.2 格力电器资产类项目分析

表3.1:资产结构表

2016年 所占比例 2017年 所占比例 2018.年 所占比例
流动资产 142,910,783,531.64 78.36% 171,534,646,159.36 79.80% 171,531,118,786.62 78.30%
非流动资产 39,458,921,517.71 21.64% 43,433,353,169.02 20.20% 47,535,644,865.13 21.70%
资产总计 182,369,705,049.35 100% 214,967,999,328.38 100.00% 219,066,763,651.75 100.00%

(1)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3.1可以看出,格力集团2016年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78.36%和21.64%,到2017年时,这两类资产的比重发生了改变,分别为79.80%和20.20%,2018年则分别为78.30%和21.70%,通过2016-2018这三年的数据资料可以清楚的看到格力集团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始终维持着流动资产多、非流动资产少的状态。从流动资产的角度来看,比率高则代表企业有较强的变现能力,但是会对资产的获利能力产生消极影响。这不仅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还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从非流动资产的角度来看,比例过低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得企业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较大的机会成本,车间厂房的投入没有达到最优效果,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有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2)资产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表3.2:资产主要构成要素表

2016 所占比例 2017 所占比例 2018 所占比例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95,613,130,731.47 66.90% 99,610,431,730.40 58.07% 101,945,480,371.83 59.43%
应收票据 29,963,355,478.45 20.97% 32,256,413,538.14 18.80% 27,988,220,198.89 16.32%
应收账款 2,960,534,651.37 2.07% 5,814,491,641.18 3.39% 9,636,871,209.07 5.62%
预付账款 1,814,945,790.78 1.27% 3,717,874,635.44 2.17% 4,738,151,789.11 2.76%
存货 9,024,905,239.41 6.32% 16,568,347,179.12 9.66% 13,115,387,542.03 7.65%
非流动资产 发放贷款及垫款 4,737,184,235.79 12.01% 6,673,429,372.96 15.36% 9,147,567,831.62 19.24%
固定资产 17,681,655,478.06 44.81% 17,467,371,455.63 40.22% 17,152,475,198.79 36.08%
无形资产 3,355,276,284.72 8.50% 3,604,467,335.23 8.30% 3,663,249,214.85 7.71%
递延所得税资产 9,667,717,152.15 24.50% 10,838,333,080.79 24.95% 11,565,169,450.52 24.33%

通过对格力集团的资产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和比较,2016-2018年格力集团的货币资金持有量所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66.90%、58.07%和59.43%,2017-2018年占比明显有所下降但所占比率仍旧过高。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量过多,会造成企业错过投资机会,有较大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格力企业近两年的货币持有量占比下降,应是在意识到自己资产结构上的持有过多货币资金这一缺陷,将部分货币资金投入到相关的研发投资中,优化了资产配置和资金管理。

企业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占比之和从2016-2018年占比基本无变化,两者之和均在22%左右,根据企业对外公布的2016-2018年的资产负债信息来看,可以了解到企业应付账款及票据的实际情况,具体信息如下表3.3所示,能够清楚的看到应收账款及票据的总和要远远低于应付账款及票据的总和,由此可见企业的负债压力较大,符合目前电器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故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估标的十分必要。

表3.3: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数值

2016 2017 2018
应付票据 9,127,336,849.68 9,127,336,849.68 9,429,534,235.68
应付账款 29,541,466,861.10 34,552,886,331.56 36,229,817,497.57

就存货来看,三年来,企业的存货所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变化不大,变动范围在3%以内,所占比重较小。正如我们所知,存货过多会占用较多资金,造成资金周转困难,降低资金使用效率。现代市场经济中,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拥有大量存货不便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力电器将存货控制在一个小的占比,说明企业对于市场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偏好都有了解,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存货过多造成的资金问题。

在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比重最大,近年来,格力电器业务不断发展,涵盖了很多领域,企业在多城市投入厂房设备,并投入建成了一系列再生资源基地,虽然这无疑也是企业造成了债务负担的一大原因,但就长远来看,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另外,无形资产也在固定资产中占了重要比重,近年来家电企业各种创新技术层出不穷,格力电器十分注重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其专利种类十分丰富,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 格力电器负债类项目分析

(1)权益与负债结构分析

2016 所占比例 2017 所占比例 2018 所占比例
流动负债合计 126,876,279,738.73 69.57% 147,490,788,889.61 68.61% 138,716,515,492.56 63.32%
非流动负债合计 569,822,520.11 0.31% 642,412,675.58 0.30% 706,631,417.38 0.32%
所有者权益 54,923,602,790.51 30.12% 66,834,797,763.19 31.09% 79,643,616,741.81 36.36%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 182,369,705,049.35 100% 214,967,999,328.38 100% 219,066,763,651.75 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6-2018年公司流动负债分别占资本总计的69.57%、68.61%和63.62%,三年来占比逐年降低,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在逐年减小,而所有者权益占比由2016年的30.12%s上升至2017年的31.09%以及2018年的36.36%,这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2016-2018年来非流动负债即长期负债占资本总计的比重基本不变,均为3%左右,虽然 其数额 增大,但随着其资本总额的增加,长期负债并没有给其带来相应的过大压力。由此我们得出,企业的负债资本高、权益资本低,这种现象会加大企业的负债压力,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但同时相应的企业能充分发挥债务资本的杠杆效应,减少资本成本的产生。

  3.4 格力集团的偿债能力现状分析及同行业对比

每个行业都有其各自的行业特点,就电器行业而言,并不能单纯以格力集团的数据分析就做出其偿债能力的判断。根据格力集团对外公布的相关数据信息来分析其债务清偿水平,并借助相关的分析指标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继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了相关的评价。同时,以同行业同样处于领先地位的美的电器为参照,将二者的偿债能力进行横向对比。

3.4.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 现金比率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6 2017 2018 2016 2017 2018
格力 1.06 1.05 1.14 1.13 1.16 1.24 0.75 0.68 0.74
美的 1.18 1.18 1.2 1.35 1.43 1.39 0.20 0.41 0.36

(1)流动比率

根据表3.5的数据信息可以了解到格力集团在2016-2018年间的流动比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比率数值一直高于1,这表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始终高于流动负债,即企业债务清偿的能力在逐年增强。但与美的企业相比,格力的流动比率并不占据优势地位,其在数值上要明显低于美的企业,所以对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没有美的电器高。但2018年随着格力电器的流动比率达到1.24,有望将保障程度再度提高,且在上文资产结构分析中已知格力电器的存货较少,格力集团将其严格控制在极小占比,这也可能是格力集团流动比率没有美的集团高的重要原因。

(2)速动比率

2016年-2018年,格力企业的速动比率均超过1,这说明了格力电器用于偿还短期债务所具有的速动资产储备充足。相较于美的集团而言,虽然格力集团的速动比率不具优势,但于流动比率相比,相差数值减小,这说明了格力电器存货所占比重远远小于美的电器。由于格力电器采用专卖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模式,而同行业其他的品牌则主要依赖电器大卖场,格力电器有较多机会进行市场调研,扩大销售渠道,所系相对而言存货较少。总的来说,格力电器的速动比率近3年均稳定在1以上,所以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较强且比较稳定。

(3)现金比率

从相关数据中可以清楚的知道格力集团在2016-2018年间的现金比率变化情况,其数值基本上都维持在0.70左右,这说明格力集团短期内可以动用的库存现金,短期有价债券极为充足,对于偿还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高。对比同行业美的集团现金比率最高为0.41而言,格力集团可以动用的资金更为充足,短期偿债能力更强。但同时持有大量的资金也会造成过多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应适当考虑现金存量。

3.4.2 格力电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 产权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6 2017 2018 2016 2017 2018
格力 69.88 68.91 63.64 2.31 2.21 1.74 30.12 31.09 36.36
美的 59.57 66.58 64.96 1.33 1.83 1.76 40.43 33.42 35.04

(1)资产负债率

从表3.6中可以明显看出格力电器在2016-2017年间的资产负债率接近70%,而2018年资产负债率则为63.64%,这说明了格力电器全部的资金来源中,进行融资从债权人处取得资金所占比重较大,企业更倾向于运用财务杠杆来解决资金问题。2016-2017年,美的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格力集团,说明了美的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强。但在2018年时,格力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其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美的企业差距不大。

(2)产权比率

从表3.6中明显可以看得出,格力电器的产权比率基本维持在2 以上,2018 公布半年报中为1.74,企业在资产结构上是否有相关调整还需根据年末发布年报来看。但就目前的产权比率水平来看,2016-2017格力电器的负债规模明显高于美的,自有资产所占比重较低,而2018年则负债比重相对减小。从偿债能力的角度来说,2016-2017年,美的电器的长期偿债能高于格力集团,2018年格力集团的产权比率减小,自有资产比重增大,对于债务的保障程度自然也随即增大。格力和美的的长期偿债能力相差不大。

(3)所有者权益比率

格力集团的所有者权益比率在2016-2018年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一共上升了6%左右,这一趋势对于格力电器的长期偿债能力得以提升是十分有利的,这说明了格力电器的负债规模在逐渐减小,则财务风险在逐步下降,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掌控逐步稳固。而美的电器的该比率虽然在2016年远大于格力集团,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恰恰说明两企业都在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探索一个行业内相对稳定的所有者权益占比,两企业的该比率有逐渐趋同的趋势。目前来说两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水平都比较高。

  4 格力电器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4.1 格力电器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对格力集团的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就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格力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强,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在长期经营上上没有过大的风险,而对于短期偿债能力来讲,格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虽然较强,但也存在不足。总的来说,格力电器的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为以下几点:

(1)企业流动资产所占比例较小。虽然考虑到企业有可能因为存货规模小导致流动资产明显所占比重低,但排除了相关的存货之后企业的速动比率也比美的集团偏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对此同行业美的企业有所欠缺,但总的来说,企业对于短期负债的偿还较有保障,流动资产占比有提升空间。

(2)现金比率过大。国际上一般将企业的现金比率标准定为30%左右,虽然随着行业的变动企业的标准有所不同,但70%左右的现金比率明显过高。现金比率高可以直观反映出格力企业对于短期负债的偿还无压力,即其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强,但同时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量过多也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相应的机会成本过大和管理成本过大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发展均无法达到最优。

(3)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2016-2018年美的格力资产负债率虽然在逐年减小,但总得来说还是偏高,最高时达到70%左右。对比同行业美的企业,可以看出该行业均处在一个高负债的资产结构中,这是由目前行业所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高,增加了偿还长期负债的压力。

  4.2 格力电器偿债能力的优化措施

4.2.1 积极了解市场需求,控制存货比例

由以上分析可知,格力电器在同行中的存货所占比例占有极大优势,这有赖于其对于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度。格力电器的经营模式在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营策略的改变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由于企业自身的产品种类增多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格力电器决定退出各电器大卖场,建立自身的销售渠道,增加了专卖店的数量,这有利于格力电器更加密切地接触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能够与时俱进研发新产品,从而控制生产,这是格力电器的优势,应将其加以严控充分利用。

电器行业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是势在必行的,格力电器在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自有专卖店这一便利条件,增强售后用户满意度咨询,进行销售中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这对于未来的产品完善更新以及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把握先抢占市场份额,对于控制存货比例同样十分有利。

4.2.2 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虽然格力电器的短期偿债能力本身看起来似乎并无大问题,但与同行业的美的电器相比,其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均偏小,其与竞争对手相比短期偿债能力略显弱,这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无意是不利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少非流动资产中发放贷款及垫款的比例,增加自身资产的流动性,提高短期债务偿还的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格力电器的资产流动性之所以相对较小,有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对于各大生产基地和资源再生基地的建设投入较大,导致了短期内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增加而流动资产减少。但就长期发展而言企业应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创造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提高流动资产的比重,从而提高企业对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 。

4.2.3 合理运用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主要涉及自有资本和负债资本这两部分,目的是利用这两部分资本来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利用债务资本经营有利于节约筹资成本,仅需要支付少量的利息费用,且债务资本还能充当“税盾”的角色,负债经营对于大企业来说是十分经济可行的方案。

近年来,随着融资渠道的扩宽和各种吸引企业进行融资的低利率方案的提出,企业大都选择以一个较高的负债比例来维持经营,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节省很大部分的成本的。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格力电器的负债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诚然这是降低企业融资以及各方面成本的好方法,但是应正确运用财务杠杆,并不能过度依赖负债经营,过度的利用财务杠杆,有可能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即虽然在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运用财务杠杆是不可避免的,但应注意适度原则。

4.2.4 降低现金所占比例

从分析中可知格力集团的货币资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当适当的予以减小。就货币资金存量过大这一问题上来看,这虽然有利于短期偿债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的声誉良好,更有机会继续获得大量的债权人借款,但同时这也表明了企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是没有物尽其用的。这不仅会错失大量的投资机会,还会增加货币资金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过高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很有可能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

企业应该根据日常的现金流量做出分析,预留一定备用金以及评估未来项目可能运用到的现金,将现金存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即总的来说,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就企业经营生产近况对企业资产存在方式做出专业的分析,将可能的机会成本损失降低到最小。

4.2.5 树立牢固的偿债观念,强化偿债意识

偿债意识对于企业的声誉和发展都极为重要,诚信的经营观念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企业所有者偿债意识薄弱,诚信观念没有熟记于心,偿债意识没有树立,这将会导致企业没有将偿债问题优先考虑,同样也会引起偿债能力的减弱。

企业应该就及时偿还债务做出相关规定,在盈利后首先对于债务进行清算,保证债权人的权益,这对于企业的后续融资便利是十分有利的,同样也有利于树立起企业的口碑,打造企业的良好商誉。

  参考文献

  • Hawkins,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Text and Cases[M]. McGraw-Hill Book, 1998.
  • Kumar,K., and Subramanian, R..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does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matter [J].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2002(1): 37-49
  • Modigliani, F., and Miller, M. H..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Correc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3(3): 433-443.
  • R.B.. 财务报告与分析[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 Skomp, E., and Edwards, D. E.. Measuring and Small Business Liquidity: An Alternative to Current and Quick Ratio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0(8): 22-26.
  • 曹庆平.论负债经营与财务杠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78-179.
  • 黄仁同.偿债能力、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J].财会通讯,2018(36):21-25.
  • 惠瑞玲.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18):117-118.
  • 蒋理标.关于企业偿债能力问题探究[J].会计之友,2005(12):59-60.
  • 简艳玲.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与安全经营[J].财经问题研究,2005(5):86-87.
  • 李伟中.偿债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8(35):240-241.
  • 孙琪.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家电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 苏剑,冯路.万科集团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9):100-101.
  • 温瑞丰.青岛海尔财务分析与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 张炳红.大华公司偿债能力案例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53-155.
  • 曾康霖,黄萌.去杠杆的理性认知与实际考察[J].征信,2019(2):1-7.
电器行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以及优化措施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

电器行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以及优化措施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1781.html,

Like (2)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8日
Next 2022年12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