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同时得到了发展,舞蹈艺术也出现了各具特色不同内容风格的舞蹈作品。很多孩子也就接触了舞蹈,在接触舞蹈之初的前两年会因为太苦而自觉放弃,或者家长舍不得自己孩子吃苦原则放弃。然而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就会慢慢的形成了坚强的性格,遇到事情能积极面对,不选择逃避,并且能有较强的注意力,换上舞蹈服长时间的学习,能更好的养成学生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在舞蹈老师上课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得到了提高。舞蹈老师在上课教学的过程中要不能只看教的快慢,应注意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对动作自身的完成度,在教学中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并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学生。只有不断的收益新的教学方式,舞蹈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同时将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将舞蹈艺术发扬光大,同时还应老师相互学习对教学方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背景与意义
(一)言传身教的概述
舞蹈是形体的艺术。在进行常规舞蹈课上课的过程中,新的教学方法应紧紧围绕言传身教这一基础核心的教学方法为前提,直说不示范动作或者只能示范动作说不出来,这都会使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大大减弱,这也能看出来舞蹈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不能只重视两个方向单一一项,应两项同时起步前进才能更好地去教学生,舞蹈是一种人体有韵律的延伸,同时舞蹈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才是最为符合舞蹈的教学规律。在提高舞蹈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舞蹈教师的文化素养,高尔基说过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舞蹈教师在学习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文化的补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合理的运用身体四肢做出一个个的动作造型并从造型出发去表达出自己想要从舞蹈中表达的感情。所以说在舞蹈课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都很重要,应相互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言传
语言是学生和教师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是指用口头传递的方式来讲解动作、传递知识和渗透思想,通过语言激发少儿想象力,培养少儿感受美的能力,如若教师用生搬硬套,教师按照书本上照本宣科含糊两可的去念,学生肯定会理解不了,以这种方式去上课去讲解动作会是学生产生厌学的心态,可见从这看出教师的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1.讲解动作
教师在课堂教新动作时或复动作时,会经常通过口头语言讲解进行动作的解释。如一个动作的名称、一个定点的动作、一个动作的规格以及一个动作的标准。在上课中应用简单、科学、通俗易懂富有艺术性的讲解动作,在讲解中。多使用鼓励的语言方式讲解上课,语气要和蔼可亲减少上课批评严厉的姿态,使学生能更好地去身临其景的理解动作的的要求,让学生爱上舞蹈课,使教师顺利的完成上课教学目标和任务。
2.传递知识
教师在进行舞蹈课教学中时,会从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进行指导、在做动作时候会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提示或者评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把教师的话与音乐一同听进去。使自己的感官得到全面的锻炼的同时还可以接受到舞蹈的各类知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会不自觉的对舞蹈种类进行比较,在教学中会教师会充分的为学生讲解舞蹈的背景和民族风格,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文化的了解。因此舞蹈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以及相当的语言修养。
(三)身教
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塑造人物形象,学生要去想象进行模仿,舞蹈做为一种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参与力的社会活动,再跳的过程中主要由身体音乐和节奏来表达自己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过程中,应尽量要达到准确无误,配合音乐,同时上课还应该有充沛的感情与热情去塑造上课氛围。在上课教学时,舞蹈教师应融入到学生中去给学生进行引导练习,也可以选出优秀学生进行领舞学习。教师在上舞蹈课时要在学生中走动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跳舞动作姿态,当教师在前方领舞教学时候,应当多多注意自己的镜面和正面的示范,加强学生动作的记忆能力,同时也可以一排一排前后轮序的方式进行每一排的学生都可以保证到能学会和理解,教师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教学,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时,应从简单到难得一点一点的进行过度式进行训练,从语言进行口语方面进行管理班级舞蹈课上课方式和节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喝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紧凑的教学节奏。使学生喜欢上舞蹈喜欢上舞蹈课。教师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的充实自己。
1.对学生的影响
舞蹈本身就位孩子提供了发展想象力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自主的去跟随老师的脚步去模仿想象,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个例子:有的孩子把一根木棒当马骑,又可以当枪打,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根扁担,一会又变成了船桨。
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中时,要跟着孩子一起展开想象,例如在编创的组合中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歌词对内容配合音乐,学生自己根据音乐节拍进行动作的简单编创,只要出东西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在从中进行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动作的总结,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爱上舞蹈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与气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生“勾绷脚”的时候,大多教师都直接用勾脚或者绷脚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初学的学生对于教师的勾绷脚的要领是不能够特别的理解,若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用比喻或想象的方式告诉他们“脚尖与脚跟的赛跑”开谁跑的远,在绷脚做勾脚的时候,脚跟要想着比较渐远,慢慢的推出去。那么,当孩子们带着想象去慢慢的适应每个动作要领,就会容易很多。
2.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是有枯燥和乏味的,学生在练习中,教师的表现和行为举止动作都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时,也可以通过舞蹈的群舞练习排练,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互帮互助等各方面优良品质,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言谈举止要从内心的去喜欢教育事业喜欢学生,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学生真正做到雪糕为师身正为范。
二、传统少儿舞蹈教学的误区
(一)言传身教式的被动教育
传统的少儿舞蹈教学中经常存在着照搬成人舞蹈的学习模式,在舞蹈教育的纲要中指出少儿创作过程就是他们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情感的过程,因此舞蹈教师应避免过分强调舞蹈技术技巧,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应给予表扬。在现在正常舞蹈课教学过程中时教师会在教动作之前会先把这个舞蹈的名称来源注意重点难点怎么做,在进行讲解结束后在进行动作的示范最后让学生模仿学习。教师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舞蹈课堂的教学,教师只重视了怎么教,而忽视了学生的怎么去学。这样会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的思维和去开发新的动作,使学生只会去学从而忘记了怎么去思考这一问题。
(二)八股文式的规定动作
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少儿缺乏相关的经验,因此对舞蹈的理解仅限于教师讲解的动作。如教师让学生学习小猫的动作,也许学生就会把手放在两腮旁,并做出小猫叫的动作。对于小猫的活动及及周围环境的观察比较缺乏,没有什么创新。这样八股式的规范动作教育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舞蹈不感兴趣,进而使少儿的舞蹈教学陷入了单一重复的状态。
(三)空中楼阁式的闭门教育
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家长让学生学习舞蹈是报着功利色彩的,有的是为了日后的综合素质加分。因此造成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会带学生走近大自然,或者创设意境,深入人们的生活。在进行教学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技能水平去编排舞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空中楼阁式的闭门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观察与体验。
三、言传身教在中小学舞蹈课堂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舞蹈感受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学生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认识,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喜爱,学生通过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倾听,在脑海中想象优美的舞姿,使学生从倾听中得到美的熏陶,这种美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在观看“我的偶像”这个舞蹈作品时会提高学生的舞蹈跳舞能力从舞蹈中有对当时社会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寓教于乐,养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同时通过舞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果没有音乐,也就没有了编舞,舞蹈编导从内心出发找感觉出动作然后结合音乐对音乐二次进行编排传作编导出画面优美的动作。舞者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去影响观众。例如:在通过“情”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于各种“感情”和“情景”的形象描述,学生通过理解,准备的表达所需要的“情”,同时,例如“大笑”、“悲伤”、“思考”或是“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要用什么表情等等,学生通过老师形象的描述,加上自己平时的内心表达,然后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感受力。此外,民族民间舞也可以成为学生练舞的方向。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民族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各民族的生活习性跳舞方式,让学生寻找舞蹈的感觉,进而使学生的身体受到解放,丰富他们的动作感受能力。

(二)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双提升
在现在舞蹈学生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专业能力很强但是文化能力偏弱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样也是对学生以后的艺术道路有很大的影响。舞蹈者需要具备厚实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内涵的舞蹈者是难以攀上艺术的最高境界的。舞蹈老师在进行舞蹈上课训练的时候,要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告诉学生文化的学习同样也很重要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也要向学生灌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文化知识对今后舞蹈的编排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文化的学习去了解文化知识,要跳的舞蹈属性风格背景,当了解这些之后再去跳舞时就能更好的去体会舞蹈的表演。舞蹈的特殊性使得舞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专业的练习上,因而使得他们的文化基础显得相对薄弱,这样使得他们在进行表演时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搞艺术教育一开始比的是技巧,当技巧相当时,比的就是文化底蕴。例如许多演员由于文化底蕴的欠缺使得他们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为了塑造好的舞台形象还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去发现细节学习,在生活中拓宽自己的眼界,运用自己的灵性视角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小变化,进而挖掘内涵。通过对舞蹈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作品中的意境,进而使自己的素养得到提高。
(三)欣赏、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舞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练习。在学跳每一个动作或者整个舞蹈剧目时也一样,带着学生们充分想象。一点一点的去学习逐渐增加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编导的知识,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舞蹈“数鸭子”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河,河面有好多好的的小鸭子,那我们怎么去数呢?学生们开始相互讨论,这时候老师就会从中间进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大胆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学生们更能切身的体会本节舞蹈课中学习的每一个动作的意思,并也能生动的表演出来。学生在练习时应加强对软开度的练习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有利于在今后表演过程中不会因为体力和能力不够而跳不下来。学生通过对老师舞蹈动作的模仿,同时也加深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品格,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很多孩子也就接触了舞蹈,在接触舞蹈之初的前两年会因为太苦而自觉放弃,或者家长舍不得自己孩子吃苦原则放弃。然而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就会慢慢的形成了坚强的性格,遇到事情能积极面对,不选择逃避,并且能有较强的注意力,换上舞蹈服长时间的学习,能更好的养成学生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教师在进行舞蹈群舞的排练时,如果有学生不认真,教师会第一时间发现不认真的同学,一为一个人舞蹈失去了画面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的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主动帮助他人的集体协调习惯。在排练的同时也会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有些偏内向性格的学生能跟大家玩在一起,减少学生孤独感。学校开设舞蹈课程,能够为学生艺术之门打开一条通道,通过训练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和对自身能力全面发展对舞蹈艺术有着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舞蹈感知认识这缤纷的世界,并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态美感和动作美的造型能力。发挥舞蹈教育培养学生外形与内质的独特优势,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结语
舞蹈是一门非常美的一门课程,教师使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和身体示范,通过舞蹈使学生对美有了有个全新的认识,也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在舞蹈教学中,言传与身教是两个互为依存的独立体,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运用好言传与身教这两个方面,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质的训练培养出专业人才来。舞蹈是美的艺术,舞蹈教师要用美的形体动作进行美的示范。作为XXX的中小学舞蹈教师,我们应以严谨谨慎的专业眼光严格的要求自己教育教学,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据学生的各个特点,去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促进学生德智全身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伟男.论言传身教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6):249.
[2]赵园园,张奎.关于舞蹈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08,(5):154.
[3]田青.浅谈舞蹈教学中的师生感情[J].戏剧之家,2014,(10):132-132.
[4]孙永刚.舞蹈艺术教育身教大于言传[J].戏剧之家,2015,(4):212-212.
[5]朱莉.教师课堂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4,(10):223.
[6]梅丽娟.大学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刍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0-131.
[7]邓辉.舞蹈教师教学中的教态[J].西江月,2013,(12):62.
[8]期刊论文,李洁,浅谈舞蹈教学中的"口传"与"身授",美与时代(下半月)2005(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