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视觉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性概念,多用于美术界。我在这里所说,舞蹈作为视觉艺术的一部分,发展日渐成熟深蕴,已然成了“多觉艺术”。它不单单是我们所了解的狭隘的肢体展示,广义上说,它包含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在这里,就属音乐和舞蹈最亲密,所谓“断骨连筋”、“藕断丝连”也是。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都彼此扩大了艺术边界,打破了既定的游行界限,给表现者和欣赏者更大的精神自由。艺术来源于生活,人类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同样也在劳动中获得灵感,创造了包括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我们的祖先在打猎,耕种时,发出的粗犷有力的呼喊声,便萌发了最原始的音乐;随着“哼唷——嗨哟”的节奏,同步诞生的基本节拍、姿势动作,就是“舞之蹈之”了。这在古文献中都有迹可循。比如,刘安的《淮南子•道应训》中有文——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纵观历史,早在周朝时就给乐舞做了清楚的分类,并给乐舞做了清楚的编制。如:六代乐舞、小舞、散乐、四夷之乐、宗教性乐舞的五类乐舞。秦之后,歌舞音乐成为音乐派别的主流。唐代便出现了有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宋代独立歌舞剧体系得以成型。古人说:“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这便是所谓“舞以达欢”的功用了。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我们的祖先把音乐、舞蹈、诗歌统称为“乐”。《乐记》中所说:“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是舞蹈灵魂”是一句诗化的语言,它形象化地解释了舞蹈同音乐的关系。
“有乐而无舞,似聋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这就体现出音乐与舞蹈水乳交融的关系。音乐之于舞蹈,犹如空气于人不可须臾离开,二者共生共存。所有的舞蹈都有节拍或歌唱相伴和,当然,音乐不只是节拍作用和简单的旋律衬托,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舞蹈提供丰富的内涵,在形象、主题、风格等方面给予舞蹈创作以启发。
二、音乐与舞蹈的同一性
(一)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点是节奏
舞蹈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节奏,是音乐与舞蹈密切结合的自然基础,是舞蹈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学生练习舞蹈动作时,单单凭老师“一嗒嗒,二嗒嗒”的节拍,感情很难投入,若只加上简单的音乐节奏,增强舞蹈动作的质感,舞蹈中蕴含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二)音乐与舞蹈都存在“情感”的表现
音乐和舞蹈直接表达情感。音乐的抽象性和舞蹈的具体表现性往往能充分结合,二者并不会产生矛盾。比如欣赏《天鹅湖》这个舞蹈剧时,人们会感受到,轻灵的音乐漫过舞蹈演员的身躯,感其心灵,牵其律动,舞蹈在舞台上形成高度音乐化的视图;音乐就成了附着于舞蹈载体的精魂。
在舞蹈的世界里,情感是需要肢体来表达的。舞蹈可以表达出人类许多不便宣泄的情感冲动。《乐律全书•吕律精义》讲:“诗咏言,歌言志,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内心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
三、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搬上舞台的舞蹈是综合艺术,除了舞蹈本身,音乐、美术以及文学构思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音乐尤为重要。
(一)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
要想体现一个完美的舞蹈表演,就一定需要完美的音乐相配,给我最大震撼的是双人的花样滑冰,选择最适合的音乐,配以最具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时而柔缓,时而激烈,时而媚如丝,时而奔腾如马……一个拥抱,一个腾空,一个旋转……其中个性,情绪,气氛都和冰上演员的舒展动作完美契合,冰上有刀,刀上是翩翩起伏的舞者,近处可看见飙起来的冰沫子。在我看来,那是人类塑造出的最完美的舞蹈形象。整个过程中,音乐很大程度上激发与强化了他们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如果没有音乐,我认为,两个人的舞蹈即使再和谐也难以表达出丰沛的感情。
(二)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20世纪“交响芭蕾”大师巴兰钦曾说:“一个编导创造不出节奏,他只能在动作中反映它们。身体是他的工具。如果得不到帮助,身体的姿势只能保持极其短暂的瞬息。可是组织大规模的节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是音乐心理的作用。”不得不说,巴兰钦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也成就了他伟大的艺术成就,对此,他是归功于作曲家的。所以说,音乐的形象和舞蹈的形象要融为一体,舞蹈的作品的设计要和音乐的节奏相辅相成,同步展示,才能最大限度迸发出最动人的韵律和情感内容,
音乐是在舞蹈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准备好的。我国著名舞剧家编导李承祥说:“音乐是编舞的基础,舞蹈编导只能根据音乐编舞,先编好舞再请作曲家来配乐的做法不符合舞蹈创作的规律。”
(三)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例如舞蹈剧《一个扭秧歌的人》,讲述了一个令人心坳又百转回肠的故事,一个黄土文明特质而又情感丰厚的人生悲喜剧。
舞台后部,蜷曲着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袒胸露体,雪染双鬓,惟有腰间那一股红绸,尚能依稀透出“活”的信息。
沉寂的空气中飘来一缕幽咽的二胡乐声,由远及近,又由近趋远,个中加杂着感伤、凄凉,也充满了撩人心绪的幻梦、回忆与憧憬。令人惊奇的是,那颓然的老者竟在乐声中体现出了“生机”,眉宇颤动,肩胸扭拧,头身摆摇。倾刻间,他居然挺身跃起,手舞红绸,顿足踏地,俨然一个“活”的生灵。待乐声扬处,他却突然倒地,杳无了声息。

转而,乐声透出了亮色,分明显现了些许“喜气”。一群乡间的歌舞后生们围拢着,一位年轻的舞者,手中一条红绸潇洒飘逸地舞动在他们的中央。他犹如一架放电的机器,四肢发射出无限动能,“疯魔”样地舞动着,仿佛要将一腔热血全部“舞”尽。后生们呆看着,猛然间,也从心底爆发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激情,每个人都舞动起自家的绸条,让身体肆意流动,迸发出心灵的吼声。他们跳着、唱着,流着泪,穿过那老者,去找寻那属于自己的“生命境界”。
时光的轮回总那般无情,空寂中又弥漫起二胡那扯人心肺的忧郁与莫名,强拉那迟暮的老人脱离人生中那惟一的梦境。
编导者张继钢从众多民间舞者身上,感悟到秧歌的生命情调和活力,领会了秧歌艺人的质朴与执著,因而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动。他借一个秧歌艺人的一生,描绘了全部秧歌艺人的人生况味。
四、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舞蹈是重形式的艺术,舞蹈形式的气象万千,在给人以丰富想象空间的同时,必须具备深邃的文化内涵。它应是一种文明的载体,一个生命群体的意识体现。当舞蹈动作和姿态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与音乐艺术相结合时,给人的情感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
要把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舞之魅力。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每一首音乐都是一部美妙的作品,要理解音乐的内涵,就要充分调动我们头脑的想象力,听懂音乐的语言。音乐用声音给我们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用声音再现了生活的悲欢。音乐作品中包含着优美、和谐、冲突、幽默、悲剧、喜剧等内容。在舞者心里,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个令人向往的境界。
想要诠释好一个舞蹈,必须时时刻刻感受与它相对应的音乐的存在。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基础,就像文学家写一本小说,用文字诉说小说的情节,很多情节都是回归现实的。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它的“情节”主要是由旋律表达,我可以说,旋律就等于情节。旋律是听众的向导,也是舞者进行舞蹈的前导。
音乐与舞蹈缘不可解、份不可分。“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升华”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分明不过,在一个艺术王国里,二者只有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绽放出旷世之光彩。
参考文献
[1]桑田,彭小哲.浅谈音乐与舞蹈在创作中的相互作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卢珠平.也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09(16)
[3]李绘,李媛.关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探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9)
[4]石立林.舞蹈与音乐的艺术关系[J].音乐生活.2008(10)
[5]匡丽枝.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民族音乐.2007(02)
[6]杨凤琴.谈舞蹈与音乐的关系[J].音乐生活.2005(1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