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传统小说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有志怪传奇,历史演义,社会通俗之分。作品中的女性,也是多不胜举,有体轻能为掌上舞以轻盈为美的赵飞燕;有病态娇弱美能沉鱼的西施;还有美到能够雁落、月闭、花羞的,昭君、貂蝉、玉环等等。但是,事实上纵观我国的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小说史实际上是一部男性视觉及情怀的文化史,在这部文化史志怪类、历史演义类、侠义类、情爱类等诸多类作品中女性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即便是名留青史的女性,在文学作品中也多不是以主角地位来描写的,女性多只作为男性的陪衬,为显男性英雄本色中的一点风流气度。随着宋明理学的兴盛,封建社会制度对女性管制越来越严,文学领域男尊女卑的观念受到了震动,女性文学地位不再同社会地位同步发展,为女性发声的作品越来越多。虽然不能完全颠倒男女社会地位,但女性完全被束缚压制的局面慢慢发生变化,文学作品对女性的笔墨越来越多。
一
《红楼梦》中塑造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女性人物,据何绵阶、邢颂恩在《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中统计,《红楼梦》精心塑造了有名字的人物约有七百多人,其中仅女性人物形象就有四百八十多。皇妃贵妇、姑娘小姐、丫环戏子、婆子嬷嬷、尼姑村妪,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这样庞大的人物体系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总体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是在继承传统小说女性形象原型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小说作品女性地位的设定,唐传奇小说中写女性的篇目多是青楼歌姬,市井俗人,富贵佳人等单一的女性人物做主人公,其他女性配角很少甚至没有,矛盾冲突设定简单,情节线索单一。至明清小说发展到高潮,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长篇章回体小说,多主角多线索的创作方式加大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数量,人物塑造更加饱满。《红楼梦》大量吸收唐传奇小说女性人物,采用多主人公多线索长篇章回的形式进行创作,塑造了大量生动形象的人物典型。
二、提到小说作品中的女性,第一个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美人”,入文皆美人,历代小说作品皆是如此,便是有那什么个相貌普通的也定是通身灵气逼人。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女性也都具有绝好的容貌,如莺莺“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元稹撰,原题《传奇》,《异闻集》载此篇,保存原题,收入《太平广记》488卷,收录时改作《莺莺传》,沿用至今。]。”、李娃“妖姿要妙,绝代未有[《李娃传》又称《汧国夫人传》,是唐代传奇小说之一,共一卷。作者白行简(776-826)。作于贞元十一年(795),收入《太平广记》484卷。]。”等等。《红楼梦》中的女性是历代小说中人数最多的,书中曹雪芹着力描写了一大批形神毕现,呼之欲出的女性,典型生动的人物,也成为这部小说的灵魂。《红楼梦》女性延续了美人的传统描写了,外貌描写上继承了前人小说人物外貌塑造方法。
描写女性的外貌美不外乎从肌肤、眉眼、鼻子、唇齿、头发、腰肩、脸型、脖颈、手脚等,这也是文学作品中被人多次描述的对象,男性眼神扫描下的女性身体特点和男性理想或幻想中的的女性仪态、服饰美,是女性美的全部内容。明清时期,人们对女性审美的规范越来越精辟,其中明末清初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将女性外貌美的基本内容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肌肤、眉眼、手足、态度。曹雪芹出身在清朝这个时代背景下,这种审美规范的自然也影响到了他。曹雪芹在塑造女性形象描述外貌时基本上从这几点出发,“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9回]。”,曹雪芹从唇脸、眉眼等细节处去入手将丰满的宝钗跃然纸上;写黛玉也从眉眼入手“笼烟眉”似蹙非蹙、“含情目”似喜非喜,再加上“态生两厣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回]。”,弱柳扶风的身形将燕瘦之态呼之欲出;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回]。”;鸳鸯“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6回]。”等。大体上曹雪芹完美地重塑了我国古代两大类美女:其一贾元春、薛宝钗等雍容华贵的“环肥”型美人;其二是如林黛玉、晴雯、尤三姐等弱柳扶风的“燕瘦”型美女。
第三,曹雪芹在女性外貌形象的描写上大量运用细节描写,人物衣着服饰描写的很清晰,将衬托人物五官相貌更加明朗,使整体的人物真实而饱满。以画卷式的白描方法将人物一一铺陈出来,看过文字就能想象出大致模样,深深地印在读者脑海中,每一个都活了一样。还有一些经常出现的有较多情节描写的女性,曹雪芹全文没有作具体的五官相貌描写,却用点睛的手法用一个细节特点将其全貌跃然纸上,《红楼梦》中的紫鹃,没有具体相貌的描写,文中紫鹃好几次出场时都做针黹,衣着也只有简简单单的“穿着弹墨绫薄棉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夹背心[[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7回]。”寥寥几笔。做针线她是最美的动作,青墨淡痕是紫鹃的颜色,她像是一幅素淡的水墨画。
第四,从莺莺、李娃、杨玉环等唐传奇的女性形象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们明朗自由、健康丰满的精神风貌,无不展示盛世大唐的气度,女皇出现后女性地位的提高,精神的自由。曹雪芹笔下史湘云大说大笑、醉卧青石、海棠春睡、着男装、淘气、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不拘小节,俨然一个魏晋风流名士,宛如一个大街策马的大唐贵女,这样的自由奔放,明朗乐观。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爱打扮,不尊礼教,敢与男人饮酒取乐,却不愿被人玩弄,用泼辣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清白,遇见没落世家子弟柳湘莲后大胆追求,被误解清白时刚烈求死,俨然就像是李娃,霍小玉。还有晴雯,作为大观园中一个大丫鬟,她聪慧灵巧,心比天高、性子刚烈泼辣,反抗性极强。她敢撕主子的名扇、敢得罪宝玉乳母李嬷嬷、宝钗、红玉,得罪袭人和王夫人等,正如王善宝家向王夫人进谗说晴雯是“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4回]。”。文中第三十七回还写到了秋纹偶然得到王夫人的奖赏,赐了两件旧衣服,就在她洋洋得意时,晴雯却想起王夫人曾经赏赐过袭人好衣服。她对主子区别对待,为了收买奴才厚此薄彼表现出了强烈的的不满,于是挖苦秋纹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好的都给别人挑剩的才给她,都一样的丫鬟身份,谁也没比谁高贵的是,甚至还说她自己宁可不要,即便冲撞了太太,也不会受这气。主子用来笼络奴仆的“恩惠”,都被心高气傲的晴雯踩在了脚下。这样嫉恶如仇,敢爱敢恨,天不怕地不怕的犟脾气的丫鬟还真是闻所未闻,看到这些,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红楼梦》女性大胆泼辣。
最后,因为唐朝社会的开放,出现了子娶父妇、父娶子媳、寡妇再嫁、养面首、蓄男宠等社会现象,有了“脏汉乱唐”的评论,唐之后封建礼教更加严苛,特别是随着宋明理学的盛行,礼教的束缚越来越冗杂,对女性的扭曲压制越来越多,女性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变。女性的形象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社会审美由健康丰满的自然美到温婉娇弱的病态美,女性渐渐沦为男性玩物的病态的异化过程,女性反抗之声从无到有越来越多。
唐传奇展现了女性自由,身份地位提高的社会现象,《金瓶梅》大肆宣泄情欲,冲破封建礼教,反映了封建礼教束缚女性自由的力度越来越大,《红楼梦》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反抗封建礼教,解放女性的思想。曹雪芹在文中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作为书中和林黛玉并称为两大女主人公之一的薛宝钗。她出身皇商世家,世代豪富,容貌出色,才情出众,气度丰满宛如杨贵妃,性子稳重聪慧,世故圆滑,隐忍顺从,即使知道贾宝玉好玩荒唐,不知经济世事,仍然接受了包办婚姻,是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观塑造的贤妻良母。这样一个完美的一个封建礼教的代言人,但事实上作者是不喜的,借男主人公之口,不屑其世故功利,心机深沉,而是喜欢直率真性情的黛玉,不喜她张口读书仕途闭口妇德为重,成婚后宝玉离世出家,独留薛宝钗独守空闺,借男性视角表达不喜封建礼教教导处的大家闺秀。

二
《红楼梦》以大量女性形象为文本,通过塑造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女性人物,太太小姐,姑娘丫鬟……讲述世家的生活情态,展现了一幅贵族生活情境。相较红楼之前的小说,《红楼梦》中女性形象愈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更可贵的是那么多的女性形象虽有相似,但却无一点重复,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不见雷同,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出自《鲁迅全集》]。”。
《红楼梦》在继承传统小数思想和写法上,大胆创新开拓了新的小说创作之路,塑造了大量的不同以往的女性新形象。
首先,在男尊女卑的男性社会文化背景下,《红楼梦》独辟新径以不同于唐朝传奇小说中以青楼歌姬,市井俗人,富贵佳人等单一的女性人物主角而创作的描写女性的短篇小说。曹雪芹力图展现当时贵族大家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图景,将整个天朝豪门世家做为故事背景,按照实际生活用大量的日常活动来塑造人物,将各身份阶层的各类女性糅杂在复杂的背景下,泼墨似的重笔描绘女性生活情态细节,大胆以女性作为小说主体进行创作。而且文学作品中美人多才女,不管是闺阁小姐,还是青楼歌姬,都是个个才华横溢。《红楼梦》也不列外所作女子也都是才艺双全,并且曹雪芹首创了用诗词韵文来表现人物的先河,在女性形象的描写上开创了以诗词入文,将女性诗化。文中关键性的人物在开篇曹雪芹就用图画、判词暗示了十二个女子的命运与结局,通过判词有了大致的描述,然后各自交叉展开,只写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咏絮才”穿戴更无一字提及,但其神韵之气、才情之高已然跃然纸上,不仅不虚假空洞,反而使其更具女神气,少了一些烟火气,更加突显才情女子超凡绝俗的空灵感。
其次,鲁迅先生说:“《红楼梦》人物描写价值之高,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是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1925年西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后编入《中国小说史略》作为附录。出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第9卷]。”。《红楼梦》中人物好中有恶,坏中有善,每一个女性人物都非完人,每个人性格上都有好和不好两面,都是充满争议的、矛盾的。王熙凤的狠毒,黛玉的刻薄,宝钗的心机,探春厌恶不认生母亲弟……并不使人厌恶,反而使他们的女性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可爱。即便是娇弱的黛玉也有言笑晏晏,撒娇玩闹的时候,健朗的宝钗也有为家事烦忧,生病娇喘的时候,娇弱不全是娇弱,健朗不全是健朗,真可谓是人物百态俱全,人人百形俱有。
林黛玉是广受读者喜爱的女主人之一,她出生列侯世家,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有着绝色的容貌,纯真质朴的性情,心之所想,口之所说,令人生不起一丝不喜,但是她又任性、敏感、尖刻,平日里孤高自许、敏感多疑、爱耍小性子,经常和贾宝玉闹脾气,哭哭啼啼耍小性子,全没有大家闺秀的温柔端庄、知书达礼、喜怒哀乐不全形于色,反而伶牙俐齿。温良端庄同是两大女主人公之一的宝钗被她讥讽过,揭穿过夜赌的老婆子,斥骂过令人厌烦的李妈妈。在《红楼梦》第三十回中袭人作为大家默认的宝玉的通房小妾,当她与宝玉之间有私情的暧昧的关系时,所有人都心领神却不明说,薛宝钗施惠拉拢袭人,只有林黛玉会当面讽刺袭人,直接戳破袭人的小心思,讽刺说只拿她当嫂子待。第七回中周瑞家的分送宫花,最后给黛玉送去,她气王夫人对她不喜,怒周瑞家的势力谄媚、踩低捧高,直接恼怒毫不留情地说别人都挑剩下的才给她。这样的黛玉,按理应该是令人不喜的,但是黛玉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又令人心疼,替她生气,代她恼怒,这样的矛盾冲突使黛玉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活。她是真实的就一直是活的真真的,在爱情的追求上,她有着小女儿的娇羞,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无人认可她的爱情,放弃她的婚约时,她所受的礼教教育,又使她不敢也不会像那样莺莺私定终身大胆追求、勇敢反抗,隐忍压抑,最后含恨而死,给读者留下了深深地遗憾。
再有王熙凤,她第一次出场就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红楼梦》四大主人公之一,四大家族贾家的掌家少奶奶、王家的小姐,出身高贵,精明强干,狠毒泼辣,有着不输男人的才干。丹凤三角眼、吊梢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眼眉尽显她的狡黠刁钻,伶俐精明。她极尽权术机变,包揽诉讼,放高利贷,毒设相思局,为人善妒,害死尤二姐及其肚中胎儿,为了攫取权力与财富残忍狠毒可谓是五毒俱全。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应该被人厌恶,但是她却成了从古至今最受读者喜欢的一位恶毒的女性形象。掌家之人却是孙媳妇,辈份是很低的,上上下下贾家之外皇家宫廷、世勋公爵,贾府之内祖母、公婆叔婶、嫂姑小叔等等,尊卑、长幼、嫡庶、亲疏、主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紧密地交织着,她能牢牢占据中心的位置,此中艰辛不可言喻。要处理好婆媳祖孙妯娌姑嫂等等所有的关系,又要治理好上上下下所有人,惩治刁奴,不立威不弄权不蓄财,贾家这个没落的大家族几乎不能维持。她能言善辩,常常能逗贾母开心,每一次重大的人物聚会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她是不可缺少的,王熙凤这个女性形象令人恨,令人爱,复杂矛盾而又真实。
再次,从唐传奇展现女性自由,身份地位提高的社会现象,再到《金瓶梅》大肆宣泄情欲,冲破封建礼教,反映了封建礼教束缚女性自由的力度越来越大。但由于清朝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峰的社会现实原因,蒲松龄的《聊斋》就曾隐晦地表达尊重女性,冲破束缚的想法。至《红楼梦》曹雪芹直接鲜明地提出了平等自由,尊重女性,热爱女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文章开篇明确地确立这个主题,直言道此书为女性列传,为人性立说。男主人公贾宝玉认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二回]。”。
曹雪芹特立独行从不同角度,将不同身份地位的黛玉和宝钗、黛玉和晴雯、宝钗和袭人、晴雯和袭人等相类甚至对立的人物相互衬托来显示人物性格差,进行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独特性。同样风流标志容貌相像,黛玉病弱娇喘,晴雯健朗泼辣;同样的大家闺秀,黛玉纯真娇弱,宝钗丰满有心机;都是为了希望得到做人的最起码的人格的平等,同是渴望地位的提高,有坚决反抗的,还有媚骨屈膝处处讨好人的,袭人巴结王夫人、宝钗等人,偷偷和宝玉产生私情,处处以主人自居,陷害晴雯,而晴雯敢于大胆反抗,自尊自爱,坚守清白。鸳鸯作为贾家最高掌权人的第一红人,不以此自傲,恃强欺弱,心地善良,自重自爱,誓死反抗给贾赦做妾,为主子殉葬,是忠心侍主的丫环形象的典型代表。文中刻画了众多的丫环,丫环也不再像在以往小说中仅仅作为衬托出现,个个性格分明,无一雷同,传统小说要么采用浪漫主义方法,理想化将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冲突下,显示人物性格,要么完全通过生活细节描绘人物性格。曹雪芹将这些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女性放在一起比较,给予丫环众多的笔墨来描述,丫环不再是奴隶,可以和姑娘小姐说笑玩乐就像姐妹间玩耍,不再有严苛的等级来制约,充分表现了作者尊重女性、关爱女性、崇拜女性的人道主义的主张。
三
从唐传奇到《金瓶梅》,再到《红楼梦》,在文学作品女性的形象越来越多被肯定,越来越多的不同身份阶层的女性被书写。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是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描写女性形象,不像唐传奇那样有青楼女子嫁入豪门的荒唐,也不会有市井小人那般粗俗,也没有才子佳人那样艳丽。
《红楼梦》通过对传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继承与创新,塑造大量饱满生动,个性鲜明的女性,堪称女性描写经典之最,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研究《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继承与创新,学到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外貌描写,对立同类人物对比分析、白描、细节描写等,对我们当代人研究古典小说女性形象就有了十分重大的意义,对现代小说创作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李秋花.《从“木石”与“金玉”之说看曹雪芹的爱情审美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9):97-98.
[3]苗壮著.《才子佳人小说史话》[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蒋晓兰.论林黛玉的真与美[J].安顺学院学报,2003(2):17-18.
[5]叶琳.《源氏物语》、《红楼梦》女性形象之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3):49-53.
[6]赵连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J〕.东方丛刊,1995,(3):81—82.
[7]宋瑞彩.突围与陷落——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看文人心态[D].山东师范大学,2005.
[8]陈锐清.《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2007.
[9]毛珊.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薛宝钗和贾元春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4
[10]王辰昕.浅析《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北方文学旬刊,2013(11):26-2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