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切《慢人》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写作手法

库切的一生被艺术的光环所笼罩,但他干脆而冷峻是思想却不是这些光环所能照耀到的。他的名著《慢人》获得2005年布克奖提名,在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库切文学创作的语言风格,但是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成分有所收缩,而哲学思考的比重有所加重。作者创造性地将元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雷蒙特是一名退休的老摄影师,他已60多岁,在澳大利亚的南部城市阿德莱德一个人孤寂地生活,他性格温和,不太喜欢热闹,生活过的平平淡淡。但是不幸降临了这位老人,他在骑车出门时被汽车撞倒,右腿被截肢。这场灾难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他因此变得行动困难,需要别人的照料。他出门不便,于是经常呆在自己的小公寓里思索着一些自己一生都没想过的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

  在《慢人》中,前半部分主要描写雷蒙特的其人其事,作者在这半部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让雷蒙特的可信度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让读者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对科斯特洛的来意进行猜测,也同样对她的态度产生反感情绪,对她的所作所为感到惊奇,当她对雷蒙特说“是你找上我的”的时候,读者一样感到气愤与纳闷。只有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才明白小说的情节设置,科斯特洛正在创作一部小说《慢人》,库切作品的前半部也正是科斯特洛小说的开头,雷蒙特与玛利亚娜的情感发展不符合科斯特洛对小说情节的设计,于是科斯特洛找到雷蒙特来交涉这个问题。这时,小说的重点也不再是对伤残后的雷蒙特的生活的叙述,而是将科斯特洛以及她小说中的人物雷蒙特之间那种既矛盾又依赖的关系作为描写的重点,这种直接参与到小说创作中的创作手法,已经没有现实主义的创作元素,而是完全符合元小说的创作理念,和那种荒诞不羁的故事情节,作者通过这种创作手法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传统发起了挑战。
  科斯特洛只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创造者,也是小说中小说的作者,而真正的作者是库切,他与小说中的作者科斯特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库切通过塑造科斯特洛这个小说中的创作者,来化身小说人物方便自己参与其中,他借助科斯特洛进入到雷蒙特的生活中,并通过科斯特洛表达了许多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当今小说家创作时的环境压力以及作者对故事情节的掌控能力。班维尔曾经说过,库切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最为古怪的自我形象,那就是科斯特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库切也在通过一种隐含的手法在审视着科斯特洛的创作手法。可以这么说,《慢人》是描写小说创作的小说作品,站在旁观的角度去审视小说的创作过程,是典型的元小说的特点,也更像一部评论性小说。但是,库切并没有完全集成元小说的创作手法,而是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创新风格。传统的元小说创作手法中,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参与性特别强,他可以随意地进出于小说的情节,对小说冷嘲热讽,在他们阴沉的幽默中渗透着虚无主义的思想,通过这些来表达当代小说创作的环境压力与危机感,以此来颠覆传统的创作思想。但是在《慢人》中,作者库切对小说的侵入性并不强,他没有直接评论小说创作的各个方面,他没有采用传统元小说的碎片是创作手法,也不屑于玩文字游戏,而是通过小说中的作者科斯特洛与主人公雷蒙特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科斯特洛的逼问,让雷蒙特不断对自己的情感与理念进行剖析与反思。同样雷蒙特也对科斯特洛的创作权威不断提出挑战,为科斯特洛的创作环境制造压力。两人的矛盾逐渐升级,他们的形象也越越丰满。虽然两人的对话是现实主义的元素,但是对话内容却穿越了时空,打破了现实主义的限制,通过这种方式,将两人的苦恼、玛利亚娜的生活以及科斯特洛的创作困境等各种因素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在情节的铺垫与过渡上浪费笔墨。在《慢人》中,作者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模糊化,通过小说创作来表达自己对小说的审视,在一部作品中采用了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手法,让读者对真实的作者库切与虚构的作者科斯特洛的创作手法进行对比。

  二、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

  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部作品,发现《慢人》所表达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它讲述了人类如何在这个世界立足以及如何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的问题。通过伊丽莎白以及雷蒙特这两个人物,作者表现了一个人处在相互矛盾的两个精神世界的状况,体现了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像小说主人公雷蒙特一样,每个人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有惰性,这种惰性会让人展现出本我的面目,即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但是社会给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去努力奋斗,获得成功,这就是“超我”的一面,小说中伊丽莎白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她不断的在社会的压力下促使自己去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梦想。最终的结果是许多人因此而获得成功,因为他们懂得将社会给予他们的压力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成功,就像雷蒙特一样,他们接受了压力,却没有转化为动力,不懂得去奋斗来获得满足,而是不断地与这些压力相对抗,最后只能生活在矛盾与冲突中。这也许就是库切所要表达的思想,人类应该在慢人雷蒙特与快人伊丽莎白这郎中生活方式中寻求一种平衡;但是库切并没有在小说中将这种思想表达出来,而是留下一个疑问让读者去思考,去品位。
  在《慢人》中,作者对主人公雷蒙特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学创作并不是必须塑造英雄人物才能成功。就像雷蒙特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辉煌的成就,甚至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人物,没有任何值得他骄傲的地方。但是花甲之年的异常飞来横祸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也许许多人看来,小说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手笔去描写这样一个普通人物,没必要也不值得这样去做,与雷蒙特相似的普通人物我们身边多的是,就像我们看待别人与比人看待自己一样普通,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描写。但是库切却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发现了更为深刻的东西,即人性的弱点以及被人无视的社会现象。其实我们分析库切的整个创作生涯就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所描写的基本上都这些普通人,还有一些甚至是社会最底层的落魄者,作者通过一本书的篇幅去描写这些人物,其锋芒直指时代的弊病与社会的缺陷。库切用简单而精炼的文学语言,通过精致的小说结构以及深邃的思辨向读者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是文学中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库切《慢人》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写作手法

  三、人物个体在假面之下的生存与发展

  《慢人》的情节非常简单,主人公保罗,是个单身的老摄影师,花甲之年的他因为一起车祸右腿截肢,他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幸运的是他还有不少的积蓄,可以让他能雇一个护士照顾他的生活。单身看了好几个护士都不合他新意,他想要一个既长得漂亮又能尊重他的护士。其实对于护士来说,照顾一个孤僻的老人本身就有很大的挑战性。后来一个四十多岁的护士让他非常中意,而且不仅是中意,更重要的是保罗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护士,他甚至幻想与这个护士一起生活,结婚生子。后来,科斯特洛出现了,这个小说家好像对保罗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从此她出现在保留的生活中,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他不仅时时刻刻出现在保罗的身边,更像一个冤魂一样缠着保罗,让保罗按照她的计划去做事。她安排保罗与一个神秘女子会面,又要他对护士进行进行进一步行动。她向让保罗作为她小说中的主人公,按照她设计的情节去进行,但是保罗并不听命。
  这部小说的情节比较沉闷,在不断的冲突中缓慢发展,知道故事的结尾,保罗还在努力摆脱科斯特洛的束缚,但是他能如愿么?谁也不知道答案。整个故事只是个片段,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我们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去理解故事的内涵,可以用任何的眼光去看待保罗这个孤僻的老人,可以认为作者是为了刻画这个老人所处的都市环境,或者说是表达老人心中的思想和幻想;也可以从宗教的角度去看待作品,认为保罗就是圣经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是他命运改变的过程,可以认为残疾是他的幸福,情感是对自我的追寻,也是对异乡的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思想之情。总之,保罗从玛利亚娜那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心理上有一种归宿感,安全感。可以说任何的分析都能自圆其说,但是也都有局限性。我们不禁要问,流散者难道只能对流散者产生感情?这样说难免有狭隘的嫌疑。其实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我们还发现,保罗的感情不仅仅是针对那个护士,在电梯里的那个神秘女郎也曾让他心动,从一定意义上,那个女郎激发了他对女人的渴望,女护士只是他幻想的一个对象,他的心中其实还是喜欢那个神秘女郎。
  其实无论小说的目的是什么,作者都必须去考虑用何种形式去创作,对创作形式的困惑与不满只是他们的创作欲求受到了创作形式的束缚。人们称库切为后现代作家,库切对此表示不满,所以他的作品对后现代风格质疑深重。虽然这个情绪无法影响评论者对他的论述,他们可以不顾库切的感受而用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比如他们就用“后现代”和“流散”来证明自己。我们再回到作品中,将作品中的科斯特洛看做是库切在小说里的一个化身,她所表现出的创作困境也正是库切所要表达的,小说的人物与作者发生了对抗,传统的现实主义无法再继续下去。或者这种创作方式只是库切的一个创作技巧,是用一层面纱来掩饰藏在小说背后的元小说元素,但是当我们剥开这层面纱可以发现,库切其实用两层意思去描写现实,科斯特洛的现实与雷蒙特的现实。只有用这种方式,库切才不会给那些刁钻的评论家留下口实,才能让作品符合大众的口味。小说本身就是以表达生活为宗旨的,库切在这里表达了一个残疾老人的欲求和渴望,这何尝不是库切自己的欲求与渴望,因为年老体衰也是残疾的一种,雷蒙特的慢人形象何尝不是库切所惧怕的?科斯特洛只是库切一个性格或者只是创作困境上的一个代言人,这个困境正是库切所遭遇的,最后库切通过她与雷蒙特的组合来拨云见日。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这部名作《慢人》。

  结论:

  雷蒙特是一个喜欢自主的人,他抗拒科斯特洛对他的安排,也抵触那些护士或者医生随便去摆布他的生活。其实这是雷蒙特性格本质的一种表现,是雷蒙特想要维护自己的立场或者是想要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将科斯特洛、各个人物以及小说中的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做了类比处理。库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小说中个体存在的人物,是否也有心理情感方面需要尊重的部分?库切通过构建一个小说中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平等对话来建立一种相互矛盾但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对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发起了挑战。而且他更加彻底地改变了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风格,他通过消减作者的权威来给予人物更大的自由,也给了自己更大的创作空间。

  参考文献: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2]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土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59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月5日
Next 2021年1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