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阻挡,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变化,P2P借贷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具有创新性的借贷模式,它的创新在于将计算机技术与个人、小微企业等小额借贷的需求相结合,P2P借贷是先汇集社会闲散的小额资金并加以利用,然后出借给有这方面需求的小微企业或个人的一种线上和线下并行的模式。对于社会而言,这种模式主要有促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满足个人或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和提高资金利用率三个作用。但是这个模式目前仍存在一些弊端,一是项目的利率过高,存在违法的情况,而且一旦出现逾期,容易导致P2P平台的现金流周转出现问题;二是针对这种低准入门槛的P2P平台,没有有力的监管措施,同时没有可依赖的官方征信体系。截至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累计达6698家,其中不良平台5795家,在运营平台903家。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频频出现欺诈、跑路等负面事件,行业状况不良,投资者资金安全没有保障,加强监管迫在眉睫。
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现有的传统审计风险概念和审计方法不足以适应网络借贷行业审计的现状。审计人员对P2P网络借贷行业审计经验和能力的相对缺乏,以至于对整个行业的风险把控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希望以人人贷为例,来进行P2P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的研究,针对在对其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对构建一个P2P网络借贷行业审计监管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提高P2P行业审计风险的把控,同时为P2P网络借贷行业审计的发展做出一点努力。另外,让P2P平台提高风险意识,做到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安全,帮助网贷平台稳健发展,维护整个市场秩序,促进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Daniel Vilsanoiu(2015)认为,在现代审计工作中,需要重视信息系统审计的使用,它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会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在对P2P平台进行审计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Yuliya Komarova Loureiro以及Laura Gonzalez(2015)两位学者认为网络借贷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正是因为投资者对这类融资方式有需求,这种模式在消除金融排斥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Herzenstein(2015)认为对于P2P平台而言,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财务状况、负债比率等对其还款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此外,他还认为引入外部审计能对P2P的经营产生影响。
Hui-Zi Ma,Xiang-Rong Wang(2016)从信用风险这一方面来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相关模型,探讨了P2P平台、资金需求方本身的信用水平和偿还债款的能力,还有法律政策这几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平台信用风险水平会受到审计机制众多因素的影响。
ToddBenson(2016)在他所发表的文献中提出,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依旧存在众多问题,在审计方面,他认为应该审计人员应当掌握更全面的专业知识来应对P2P审计,提倡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来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1.2.2国内研究
邱兆祥、孙成旺(2014)认为P2P在我国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供担保措施,二是纯信息中介服务,他们对加强监管提出了几点建议:明确监管主体;明确平台的中介地位,禁止非法集资;加强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平台的信息披露质量;与金融机构隔离,防止传递风险。
赵威(2015)认为外部审计的长处之一在于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熟练使用,引入外部审计,可以将这种优势运用到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系统审计上面,有效控制平台的法律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廖愉平(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顺应如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而诞生的具有创新性的事物,其中关于P2P借贷模式,他认为它的特点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媒介,该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金融实践,能够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更多样化。
王春译(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存在以下五点:一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的经营风险,二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的法律条例不够完善,三是审计线索较传统审计更为隐蔽,四是审计技术不够完善,五是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黄婧娟,冯选选,唐滔智(2017)从问题平台的自身原因、担保机构的公信力、政策导向的推动作用三个方面对P2P网贷审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P2P网贷行业审计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并对三种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
蒋少颜,颜晓燕(2017)认为P2P企业审计监管模式可以由内部审计部门、民间审计部门、XX审计部门以及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四个审计监管主体构建起来。她们分别对四个审计主体的优势及作用进行了十分细致的阐述。
1.3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整理以往对P2P借贷平台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多方面来了解研究课题,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印象。
2.实证研究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不断采集和积累事实来发现理论依据,并通过研究该平台的经营现状,从报表数据及各种主要数据开展调查研究,从而得出的结论作为本文的主要论据。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该平台与国内外其他平台的相关资料对比来确定,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和评价该平台的审计水平,用对比分析出来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可改善的地方,同时对该借贷平台的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进一步的优化。
1.3.2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述说国内外的P2P借贷审计风险的发展历程。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P2P网络借贷审计的理论概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P2P网络借贷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第3章:人人贷平台概况。本章节介绍了人人贷公司的背景简介以及发展情况,然后对其进行审计风险的分析与研究。
第4章:以人人贷平台为例分析对应方案。本章主要是根据人人贷平台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而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对策。
第5章:总结。主要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人人贷平台的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的综合分析,提出建议。
P2P网贷平台审计风险的理论概述P2P网络借贷是新兴起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P2P的意思是:点对点,即不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不同于以往的金融模式,它主要借助线上平台来撮合投资人与个人或小微企业等资金需求方,然后从中收取服务费。这种P2P借贷模式由孟加拉国的Muhammad Yunus教授首创,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人们将这种模式称为格拉玟银行模式。
P2P审计是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审计活动。P2P审计是指具有资质的专业审计机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审计标准、会计准则,再根据审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手段,对P2P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有无虚假披露、平台运营是否合法合规等等状况进行监督及审查,督促企业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2.1审计风险的概念
关于审计风险的概念,目前仍然存在不同的定义,X的审计准则对其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无意中未正确纠正对包含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将定义为“当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程序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解释为:审计风险指的是有关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且有关工作人员发布不合适的意见。根据以上,对审计风险完整的解释可归纳为,一是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二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三是该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给相关信息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2.2P2P网贷平台审计风险的特征
2.2.1客观性与普遍性
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程序时,一般都会需要运用到的手段是抽样审计,根据抽取的样本来对总体进行推导、判断,然后发表审计意见,但是两者之间总是不可避免存在些许误差,即使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误差降低,却无法消除它,加上P2P行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以及产品的多变性,导致审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承受相关地审计风险。由此表明,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
审计风险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对企业的审计过程中,每一个审计流程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风险因素,例如在P2P企业的审计活动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重要的经营数据遗漏;借贷项目的变动性大;信息披露不真实完整;抽样技术局限性;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等等。它贯彻整个活动过程,不管哪一个部分出现失误,都会导致审计风险水平提高,影响到最终的审计结论。所以,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
2.2.2潜在性
对于企业的审计活动来说,审计风险的重要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审计人员需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假设不存在审计责任,那么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为所欲为,不必遵守相关的职业准则,也不需要为最后的审计结论负责任,不存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情况,自然也不会产生审计风险。但是大多数时候,审计风险并不能被立即发现,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发现,比如审计人员在工作时采取了不正确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但这个失误并没有造成什么恶劣后果或者没被发现,因而未产生相关的审计责任,那么这个时候它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并没有转变成实际的风险,也没有对被审计企业造成可见的损失,通常受审计技术、审计准则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个损失被发现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会有一个潜在阶段,所以审计风险是具有潜在性的。
2.2.3偶然性与可控性
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风险是因为客观环境存在的问题或者审计人员非主观故意也不自知产生的失误而发生的,在这点上需要明确的是无意性这一特点。换句话来说就是,审计人员并不是存心的,但是又未能识别出这个审计风险,同时在不知间还承担了这个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就是审计风险的偶然性。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人员因与被审计企业勾结等原因而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审计意见,这种行为导致的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无关,它属于审计舞弊行为,它使得对被审计企业进行的所有的风险控制手段都失效了,与此同时,这种舞弊行为违背了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相关的审计人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且普遍存在的,但是它并不足为惧,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方法来尽可能降低风险水平,不必因为风险的存在而畏手畏脚,只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审计工作仍可被顺利完成。这也表明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当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并深入理解它的可控性后,就会明白其风险水平是能够通过采取适当手段来控制的,此外还能够推动审计理论的发展完善。
2.3P2P网贷平台审计风险的应对
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审计工作中所要面临的审计风险更加复杂,P2P平台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2P平台因外部环境导致的自身的经营风险;P2P网络借贷行业相关的规范尚未完善;P2P平台凭借信息系统运作,该行业属于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信息更具复杂性和保密性,导致一些审计证据容易被忽略掉或者被隐藏;社会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健全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内信息不互通,造成信息滞后,对借款人信息审核流程存在问题;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P2P审计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被拉低;需要审计人员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努力提高自己的执业水平,在具备审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对互联网技术、信息系统及金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针对以上几个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一个应对措施:
2.3.1完善行业的监管体系
一方面XX部门要增强监督力度,制定具体的监督管理细则,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中介的角色定位,提高准入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建立透明的信用公示平台,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披露,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可信的平台进行投资,而信用不好的平台在这种生存压力下,会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让平台提高对借款人的信息审核的准确性,降低坏账的可能性,降低经营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利益,通过以上几个点,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另一方面,引入外部审计,参考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审计手段,结合P2P借贷的特点,审查平台的经营状况,是否借款违约风险过高,从而影响到平台的持续经营能力,平台的资金托管机构是不是合法合规的,有无非法集资的可能性,此外还需社会公众也积极参与到对企业的监督活动中,督促企业提高自己的信息披露水平。
2.3.2检查与重新计算相结合
现如今,P2P网贷行业平台隐瞒自身实际经营状况,虚假宣传、发布不真实信息的情况十分常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者信任,吸引投资。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利用过往的经验,提高警惕来进行网络借贷平台的审计工作,首先可以核对企业的工商信息,例如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是否真实完整且合法合规,检查企业对外披露的经营数据是否真实,尤其是出现的坏账。接着需要对坏账等指标进行重新计算,验证平台的坏账计算是否正确。通过利用检查和重新计算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及时发现并且解决问题,降低因为不正确计算等的问题持续存在而产生的审计风险。与此同时,还应该督促平台加强自我检查和重新计算,做到对投资人负责,提高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做到诚信经营,为自己赢得口碑,为自身的发展壮大铺垫好基础。
2.3.3观察与询问方法相结合
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对借款人的信息审核流程中,存在人工审核这一环节。由于P2P审计的特殊性,所以审计人员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员工的观察与询问,审计人员应该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优势,观察和询问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综合信息,做出正确地审计判断,采取恰当的审计方法,达到有效识别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首先观察公司员工有没有按照规定公司制度进行工作,进而对整个被审计单位的规范性进行一个判断,初步预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然后通过与管理层、基层的员工聊天与询问,做到全面了解高层的管理能力、素养以及基层员工的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对单位的整体风险有个初步预估,并且通过询问还可以分析公司制度性问题,有助于审计人员对风险点的把握。
2.3.4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审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而P2P网络借贷模式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跟行业中其他的金融机构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连的特殊性,它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大量的资料以电子形式存储在电脑上,所以需要发挥计算机审计的优势。首先在数据量巨大、类型多样、难以处理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逾期率等相关审计信息,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的结果来对潜在的审计风险进行更加准确地识别,提出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并且审计工作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节省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避免分析的数据太过单一导致问题没能被发现的情况,审计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密切留意高风险客户,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3、人人贷审计风险研究
3.1人人贷背景介绍
人人贷成立于2010年4月28日,总部设立在首都,全称为人人贷商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的成立的P2P网贷平台之一。其纳税人识别号为“911101055548793445”,平台的创始团队成员多为高学历人才,且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整个团队年轻且富有创新力。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人人贷作为一个典型的P2P企业,是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中的佼佼者,主要的业务为提供个人小额借贷以及线上理财等服务,盈利方式为向借款人按相应的费率收取服务费。2016年与民生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交易资金通过银行流转,平台无法触碰资金,有效保证了资金安全,深受众多投资者的信赖。2019年连续12个月在网贷之家的行业排名榜上稳居前三,在网贷天眼的评级排行中获得A+等级,具有非常强的实力。目前,人人贷服务范围已经辐射到全国,截至2019年,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4789万人(包含出借人与借款人)、累计为用户赚取了126.8亿元。在九年间,积极配合国家监管政策的发展,始终坚持做到合法合规经营,为我国的普惠金融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2人人贷审计风险具体表现
3.2.1财务披露存在错报风险
表3.1 P2P平台注册资本汇总
注册资本(万元) | Y<1000 | 1000≤Y<3000 | 3000≤Y<10000 | 10000≤Y |
平台数 | 47 | 506 | 924 | 395 |
占比 | 2.51% | 27.04% | 49.39% | 21.06& |
根据国家有关金融行业的法律中规定:证券行业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为5000万元;信托行业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为3亿元;保险行业最低注册资本为5亿元;银监会曾对P2P行业监管条例进行讨论会议,关于P2P平台注册资本的问题,会议中通过讨论与研究初步将其限额定为3000万元。将P2P平台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可以发现P2P行业的准入门槛是最低的,从表3.1可知在所有已知注册资本的平台中,注册资本小于3000万的平台占比将近30%,低准入门槛带来的必定是竞争激烈的环境,表明像人人贷这样的平台所要面临的行业风险非常大。通过天眼查得知,2019年人人贷的注册资本由10000万元变更为20000万元,已经高于最低注册资本了。但是按照金融机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公式,将人人贷的注册资本当作分母,将每年平台在贷余额*50%作为分子,计算得出人人贷2017-2019年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000/(2375188.63*50%)=0.84%;10000/(3512233.2*50%)=0.57%;20000/(3326107.02*50%)=1.2%,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指出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值为不低于4%,人人贷显现未达到这个要求。这说明了人人贷自身的核心资本并不能完全匹配其业务量。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是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一方面人人贷处于激烈竞争行业中,另一方面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加大了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与坏账风险,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人人贷有粉饰财务报表,虚增企业业绩的动机,潜在反映了人人贷在坏账、应收等财务信息方面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这些情况所产生的审计风险属于固有风险,它是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而与审计人员不相关的一种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一定的工作程序去对它进行分析以及判断,但是却不能降低它。这时存在较大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使审计业务产生极大的审计风险,所以审计人员应将其财务披露风险鉴定为重大风险。
3.2.2审核流程存在错误或舞弊风险
由表3.2可知,人人贷的逾期率从2015年-2017年一直是下降的,但是从2017年开始逾期率呈上升趋势。
表3.2 2015年-2019年人人贷逾期率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0.41% | 0.26% | 0.14% | 0.18% | 0.19% |
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而言,逾期率的上升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表明人人贷对用户的信用审核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了解得知,人人贷对借款人的审核流程主要分为贷前和贷后,通过自建的风险评估体系,由人工对每一笔借款进行核实,确保借款人的信息无误。但是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客户大多数都是小额借贷并且人数众多,这就导致贷前借款人信息审核工作量巨大,贷后追踪更是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在此情况下,人人贷可能会放松审核标准及降低追踪力度来节省付出,此外,人人贷的审核流程不够透明化,审核人员也是放款人员,兼管了不相容职务,人工节点控制较弱,内部人员有可能虚构借款人来进行贷款,伪造项目,挪用资金后再归还。这些都是平台逾期率上升的原因,说明审核流程可能存在错误或舞弊情况,平台存在经营风险。人人贷有可能会向审计人员隐蔽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导致审计人员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审计程序与方法,从而得出不正确的审计结论,在对其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风险被大大地提高。这种情况所导致的审计风险为控制风险。它是审计人员无法改变的,它同样是与被审计的单位有关,但是与审计人员无关的。人人贷审核流程中不够规范透明,缺乏良好的制约手段,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而且通常情况下,舞弊行为及手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察觉,会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审计风险增加。
3.2.3审计证据获取难度大
首先,人人贷作为一个典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在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人人贷的日常经济业务大多通过互联网完成,并且十分依赖电子支付手段,交易内容、账户资金流动记录等等信息基本上都是进行电子化存档,数据规模庞大且冗杂,体现了大数据的电子化、海量化、隐蔽化的特点,导致经营资料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成熟,资料存储跟以往很可能发生变化,一些经营数据很可能被储存在一些云平台上,导致审计线索更加隐蔽,而审计人员难以发现。并且,由于数据的庞大,审计人员提出有效的审计证据的难度增加了。另外数据库里的资料有被内部人员或者外部黑客删除或者篡改的可能性,这些行为往往难以被察觉。导致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准确,增加了审计人员工作的难度,最终使得审计证据的可靠性降低。
其次,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审计制度适用于P2P平台,对P2P行业的审计经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采取不恰当的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可能性增加,未能收集到充分正确的审计证据,导致人人贷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却没有能够被发现,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3.2.4存在隐瞒审计信息可能性
表3.32015年-2019年人人贷年报成交金额 金额单位:亿元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18.0461645 | 301.918856 | 231.557669 |
由表3.3可知,2017年-2018年人人贷的年总成交金额一直是上升的,直到2019年开始下降。事实上,通过查看官网半年报,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下降趋势从2018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人人贷成交金额的下降主要原因为:国家开始出台一些监管措施,违法平台难以“生存”,2018年年中P2P行业出现“暴雷潮”,众多平台出现非法集资被查处继而跑路,极大地降低了投资者的信心。为了应对这个状况,人人贷开始转向短期限、高利率的现金贷。由图3.1可以观察到人人贷的借款期限在逐渐缩短,2017-2018年25-36个月的借款期限占比远远高于同年其他借款期限占比,而到了2019年却开始下降,并且1-12个月的借款期限占比大幅提高。此外通过查询得知,人人贷的平均利率在12%左右,而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
图3.12017年-2019年人人贷借款期限占比情况
但是当竞争对手也通过高利率、短期限来进行竞争时,整个行业就会处于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平台为了提高成交量会出现违规经营、虚构业绩的情况,另外当平台盈利无法满足借款利息,产生坏账的可能性也会提高。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一方面人人贷为了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有可能会出现披露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对报表进行粉饰,对审计人员隐瞒重要审计信息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误导审计人员的判断,如果他们没有能够辨别出这些不真实的信息,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审计意见,就会导致产生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注意人人贷的贷款业务的实际利率是否过高,项目是否合规,有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法律风险也是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若审计人员没有关注到人人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出现审计失误的可能性会增大,那么检查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3.3原因分析
3.3.1行业经营风险高
根据有关网站统计的数据, P2P平台累计数量近两年无大幅增加,保持在6000个左右,但竞争依旧十分激烈。由于目前行业监管尚不完善,存在一些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或为了扩大竞争力,以高收益率为代价,吸引投资者的情况,而这会导致借款人贷款的代价增加,平台的逾期率也势必相应会被提高,影响资金状况,从而影响投资人借款收回,造成恶性循环。
通过查询官网可知,人人贷平台长期借款占比较高,期限主要集中在25-36个月,平均收益率在12%左右。而通过搜索网上的统计数据可知,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15.71个月,平均收益率维持在10%左右。从这个方面来说,人人贷的期限较长,竞争力不如其他平台,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出现提高利率的情况,这增加了借款人违约的风险,借款人很可能因为到期不能偿还本金和利息,最后会损害出借人的利益。平台为了追求利益,会隐瞒一些不利的信息,在坏账计算、借款人信用水平核查之类的经营数据方面的信息披露可能出现隐瞒、虚假的情况,只公布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影响到审计人员的工作,所以导致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3.3.2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
人人贷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对出借人的风险评估有一个流程。虽然人人贷有比较完整的审核流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平台客户数量庞大,审核工作的难度提高,对借款人的贷前审核及贷后追踪都十分耗费人力,且人人贷是通过自建的信用评估体系来把控每笔借款,这个体系是人人贷自身创建的,信息难免会出现不全面的情况。
与国外P2P网络借贷行业成熟的公民信用体系相比,我国尚未建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且P2P借贷行业内的信息不共享通用,各个平台处于一种闭塞的状态,对借款人的信息审核存在漏洞。因此作为一个借贷平台,人人贷的风险识别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都十分有限,仅凭借平台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不足以对借款人的信用做到真实了解,而且人人贷目前暂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旦项目出现被恶意违约的情况后,平台对借款人没有约束力,因为在平台的不良记录很难影响到借款人在其他方面的信用,平台只能催收,对恶意逾期者没有威慑力。这些都导致了人人贷在信用审核方面存在高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也相应提高。
3.3.3审计技术的不完善
在针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审计活动中,由于审计技术不完善,导致工作中的检查风险被提高。这里解释的审计技术包括审计方法与审计工具。目前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审计标准并不明确,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法规,以及可以使用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均不全面,传统的审计方法不适合。传统行业的审计证据主要是原始凭证、财务报表等纸质资料,而像人人贷这种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主要都是在线上平台上完成的,资料都是电子化存储,在海量的数据中,审计人员凭借传统审计方式,很难捕捉到充足的审计证据,并且由于人人贷属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审计工作时,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审计知识经验,还要对计算机技术以及金融行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此外,我国目前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都是针对传统的如金蝶、用友财务软件开发的,市面上暂时这类软件还没有哪一款是为网络借贷行业量身打造的,所以无法满足审计人员对该行业平台审计的需求,降低了工作效率,这些都导致检查风险的提高。
3.3.4行业监管不严
目前监管政策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仍然存在灰色地带。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监管一直存在漏洞,不能对借贷平台的资金流动产生约束。这样一来,借贷平台就有权限也有动机去调用这些资金,加上网络借贷平台操作具有隐蔽性,对审计人员的取证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审计人员需要对每一笔的借贷进行查证,看是否存在一个借款人同时多次借款的情况,出借人的出借资金有无期限错配情况,每笔借款去向是否清晰明朗,有无流向不明账户。
除了XX监管体系,第三方审计机构对P2P行业的审计经验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审计可以确认和评价平台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有无存在着不合理授权导致员工能够随意修改数据等情况,引入外部审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对完善企业经营流程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通过查询官网资料得知,人人贷从2010年成立以来,仅在2018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北京苏融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外部审计。人人贷处于一种信息密闭状态,为其进行不良经营行为,例如挪用资金提供了机会。
4、以人人贷为例分析优化对策
4.1检查与重新计算相结合
通过上述的分析,P2P行业竞争激烈,人人贷为了吸引投资者会隐瞒一些信息,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全、不真实的可能,这会导致平台的可信度下降,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与重新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审计。审计人员要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来对人人贷的信息披露真实完整性进行检查,还要检查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以及其他的电子证据,另外人人贷官网都会按期公布半年报以及年报,对其公布的坏账率、逾期率等数据要重新计算。验证其所披露的各种指标计算方式是否正确,检查所披露的信息是否能够真实体现平台的经营状况,有无虚报、谎报和披露不及时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改正,防止人人贷为了自身利益,粉饰报表,发布虚假的信息吸引投资者,降低因问题持续存在而带来的审计风险。而人人贷应该做到:积极配合国家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的规定,合法合规经营,及时披露真实、完整的经营信息等。管理者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且将观念传达给企业员工,要对企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披露信息时,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数据口径要一致,这样能够使审计人员得到的审计资料更加标准,降低出现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同时规范统一的数据有利于人人贷与其他同行对比,定下更加有利的经营发展战略,降低经营风险。
4.2观察与询问方法相结合
通过对人人贷的分析,发现平台因审核的问题有可能出现借款人违约风险,平台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核流程的规范性及有效性。目前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并没有国外那种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各个平台信用信息不互通,所以只能平台自身对借款人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对于平台制定的一些工作规定与标准,例如信用审核流程是否有效及规范,员工是否严格执行工作规定,审计人员应该要通过观察和询问进行审计。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来判断员工是否严格执行对借款人的审核工作流程,有没有降低审核标准,审核过程中,风险控制体系是否起到了作用;通过与平台工作人员的交谈,了解领导层的能力水平、员工的业务水平以及公司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对公司审核流程上的不足提出建议,判断公司的整体风险状况。根据观察与询问得出的判断,分析把握公司审计中的风险点,并运用相对应的措施,有效降低因信用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审计风险。
4.3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审计风险与审计技术联系十分紧密,P2P网贷凭借线上平台运行,它是一种不同以往的、非传统的金融模式,与以往行业内其他机构相比具有与互联网紧密相联的特殊性。所以审计人员要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审计。首先,要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因为人人贷这种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主要都是在线上平台上完成的,资料都是电子化存储,在海量的数据中,用传统审计手段难以被捕捉到充足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技术进行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审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因人工甄别信息过繁琐而导致的失误,增加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合适的计算机技术能让审计人员做到对每一笔业务都进行详细审计,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审计风险。其次,随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一款好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对于P2P审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审计机构应该加强与相关互联网技术企业的联系,就实际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阻碍提出诉求,积极推动软件的更新完善。
4.4改善审计环境
降低审计风险仅仅依靠审计人员的工作手段方法是不够的,如果这个行业的审计环境不完善,那么审计风险始终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P2P网络借贷行业,XX部门要增强监督力度,制定具体的监督管理细则,提高准入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建立透明的信用公示平台,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披露,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可信的平台进行投资,促使平台做到规范经营,提高信息披露真实完整性;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让平台对借款人的信息审核更加准确,降低坏账的可能性,降低经营风险;出台对P2P行业的审计准则与标准,让审计人员有法可以,有标准可遵循,减少因法律问题而造成审计判断失误的情况。积极提倡引入外部审计,参考以往对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审计手段,结合这个行业的特点,审查平台的经营状况,是否借款违约风险过高,从而影响到平台的持续经营能力,平台的资金托管机构是不是合法合规的,有无非法集资的可能性,让平台信息公开透明化,从而使整个行业的审计环境得到改善,推动P2P审计的发展。通过以上几个点,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总结P2P网贷作为从国外进来的金融模式,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及监管体系的变换,都对P2P网贷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于国外已经成熟的P2P模式,我国P2P借贷行业仍处于本土化的过程。目前尚未有一套完整、标准的审计流程。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加大了审计风险。
本文从人人贷平台财务披露存在高风险、借款人信用资格审核存在漏洞导致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技术与审计工具的不成熟导致检查风险等这几个方面来对人人贷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再分析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接着提出对人人贷的审计应该通过检查与重新计算相结合,观察与询问相结合的方法,还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这三个措施来应对审计风险。
希望能通过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浅薄的分析,帮助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帮助P2P网络借贷平台发现自身经营上存在的管理漏洞,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张红英.互联网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及其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上),2015(09):45-47.
[2]孙艺峰.P2P网贷平台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
[3]叶青,李增泉,徐伟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研究[J].会计研究,2016(06):38-45.
[4]廖愉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风险监管研究——以P2P平台、余额宝、第三方支付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5(02):51-57.
[5]段珺.P2P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J].财会通讯,2018(19):90-93.
[6]蒋少颜,颜晓燕.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构建[J].企业经济,2017,36(05):183-187.
[7]邱兆祥,孙成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1):23-27.
[8]黄婧娟,冯选选,唐滔智.P2P网贷审计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7(16):71-72.
[10]杨旭,陈耿,韩志耕.P2P网贷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2016(06):10-11.
[11]王春译.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风险探讨[J].财会通讯:上,2016,0(10):120-121.
[12]王会娟,廖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4):136-147.
[13]赵威.P2P网贷平台引入外部审计的研究分析[J].时代金融,2015,(33):244-245.
[14]Todd Benson. Building g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Ethiopi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through regular financial au- dits[J]. Journal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2014(11):25-29.
[15]Hui-Zi Ma,Xiang-Rong Wang.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of credit risk in P2P lending based on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J].Journal of Discrete Mathematical Sciences and Cry,2016(3):777-78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