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的现代管理思想。其管理模式就是“以事就人”,以人为主,旨在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它反映的是“人才决定企业前途”的经营理念。
(二)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策略
1.科学组织设计,发挥人力资源最佳效率
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前提。只有组织机构设计合理,整体效率才有保证,才能做到合理分配人才,使分工协作关系得以顺利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具备条件。施工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组织定位应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率为出发点,以满足企业发展和参与。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竞争需要为落脚点,重点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设计定位标准
施工企业的组织管理定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在体制上创新,与全球接轨,符合国际惯例。
(2)组织设计以人为本
任何竞争都可以归结到人才的竞争,归结到人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的调动,最终归结到对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竞争,也就是归结到制度上。这就要求我们体制要创新,效率要提高。
(3)组织设计的产权改革
有形的资产必须和无形的资产捆绑在一起,以调动和促进第一生产力要素的提高。因此,必须要让科研人员、经营能手持大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组织设计的改制形式
施工企业改制应结合自身特点,采用多种形式。
2.培育人才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专业人才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营管理变革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已不同于以往的企业员工,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3.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和规划;施工企业的员工培训应坚持直接有效并与施工生产紧密结合的原则,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和超前性;培训重点主要如下:基层职工整体素质,中高级技工,执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认证。
4.完善薪酬和激励机制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关键环节
随着中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外建筑企业、合资建筑企业在国内市场将逐步壮大,国内建筑市场将逐步呈现国际化竞争的趋势,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经营者了解这些变化,转变观念,改善管理,完善薪酬和激励机制,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5.建设过硬的项目经理队伍
施工企业如何通过培养、锻炼、选拔等手段,打造一支出色的项目经理队伍,使其成为赖以生存发展的源动力,进而挺起企业的脊梁。
二、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一般指从企业决定对某项工程进行投标开始,一直到该项目结束为止,这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人力以及所有其他的费用开支等,为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把各类生产费用限制在成本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已经发生的偏差进行分析和纠错,总结出经验教训来防范那些将要发生的偏差。
(二)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1.实施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2.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3.强化施工队对分包工程的责任成本控制
4.采用科学合理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三、物料管理
(一)物料管理的概念
(二)物料管理改进策略
1.供应商的选择原则
(1)选择讲究企业伦理道德的供应商
(2)选择价格合适及质量适中的供应商
(3)必须在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择供应商
2.供应商的确定
3.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1)与供应商加强沟通,建立相互信任
(2)发展健康的供应商关系
(3)树立双赢思想
四、成本、质量与进度的集成管理
(一)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首先,划分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需要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在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尽量安排主导施工过程的施工进度尽可能连续施工,同时,按照项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尽量科学设计作业流程,尤其是各个项目小组的流水作业图表要勾稽关系严密,最大限度地统筹安排,以期达到进度计划编制的最优化。
(二)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在项目进行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项目受天气影响,资金影响,技术影响,人力资源,自然灾害等。网络计划法常常被用于进度管理,网络优化是求网络图的最短路径,这就是理想的进度控制。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一是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平行搭接和技术间歇是否合理;二是初始方案的总工期是否满足既定的预期要求;三是主要工种的人员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有序;四是工程机械和物资的利用是否均衡、充分、有效、节约。应当指出,上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有的可以同时进行。
五、过程集成管理
(一)过程集成管理的概念
过程集成就是集成主体从集成这个角度出发,把组织内外所有过程要素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来进行整合,综合运用过程方法、手段和工具,使各个集成要素互补优化匹配,从而达到整体最优。
(二)过程集成管理实现平台
政策法规平台
市场环境平台
责任体系平台
人才培养平台
六、信息化集成管理
(一)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概念
在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将应用集成管理的理念作为贯穿其中的指导性思想,通过在技术、业务和服务三个层次的全面集成而达到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的改进。
(二)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运行研究
1.分步实施与双轨运行
2.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
结语
中国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管理方面不断改进策略,主要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围绕成本控制这个中心,构建一套贯穿全体施工人员以及公司各部门的项成本控制体系以及通过加强物料管理,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有亮,成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综述[J].江苏建筑,2003(12):12-14
[2]方炜,欧立雄.多项目环境下新产品研发项目资源分配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S1):6-10.
[3]范迎春.甘肃A建筑公司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0-04-01
[4]孙立波.工程项目全寿命期过程集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02-01
[5]兰定峰.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05-08
[6].马良金.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浙江大学.2012-05-10
[7]候希承.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4-04-01
[8]姚庆芳,林琳.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煤炭经济研究,2002(8):36
[9]肖芳林.浅议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J].经济师,2002(2):280-281
[10]李金亮.降低施工成本之策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4(1):40-42
[11]闫培金,王成.企业物流内控精要[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
[12]谢勤龙,王成,崔伟.企业采购业务运作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3]张占军.施工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与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12-11-01
[14]成虎.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61-63
[15]李瑞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39-40
[16]李红兵.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57-60
[17]何清华陈发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8):61-64
[18]杨九玲.成本、质量与进度的集成管理研究-以施工企业为例[J].
财会通讯.2012-06-2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