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全球范围内的电子行业已经高度发达,其中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全球对外贸易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也愈发显著。跨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对外贸易的模式,降低了全球跨境企业的经营成本,跨境电商现在也因此成为了全球跨境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要素。但电商作为一个还在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其中所包含的弊病也十分显而易见,信息泄露、侵权诈骗等游走法律边缘的行为在电商行业中屡见不鲜。而对于我国,由于近两年来我国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整体对外贸易的环境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动。本文通过对当今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现状的进行趋势性追踪与总结,具体分析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大环境下的具体作用影响,以及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环境中所面临的具体困境,以帮助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得出一套应对当前现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跨境电商平台,贸易政策,跨境物流
1前言
自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一直在不断改变着不同行业经营中的底层逻辑,其中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诞生的电子商务技术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中的商业逻辑。而在国际贸易中“互联网+国际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也伴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出现不断应用于各国跨境贸易之中,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时空局限性,帮助各国跨境企业突破自身业务壁垒、改进对外贸易流程,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对外贸易的业务模式,降低了全球跨境企业的经营成本。本文将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进行综合阐述,分析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对对外贸产业所带来的变革,同时研究当前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通过目前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出发,分析当前具体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对国际贸易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从多方面探讨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结合所产生的各种利弊端所在。而后逐一分析跨境电商企业在当前所面临的具体困境,最后以本国国情出发为中国“互联网+ 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合理策略以及提出一套如何应对当前困境的建设性的意见与具体方法,以帮助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能够在如今整体贸易行业不断接受变革的情况下从容应对。
2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现状
2.1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
在如今全球产业分工日渐成熟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贸易和经济形势下,各国跨境贸易企业正不断利用当今时代的特性,逐步推动“互联网+ 国际贸易”模式的发展,顺应时代的需求建立了一套初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经营体系与法律法规,从而诞生以全球信息化网络为基础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不仅从实质上解决了跨境贸易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所面临的各种阻碍,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底层逻辑。
“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模式打破了以往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帮助各国外贸企业顺利跨越贸易壁垒、优化自身交易流程,从整体上提升了全球贸易的水准。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在跨境贸易活动中的使用已是日后跨国贸易企业不可忽视的要素,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了进出口交易的持续增长,提高了各国小型对外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参与率,使跨境企业的经营成本显著下降。由图一的最新数据可以表明,近年来B2C跨境电商交易额正在不断高速增长,2018年全球跨境电商的交易额已经超过6760亿美元,并且预计2019年末与2020预期数据将分别到达8260亿与9940亿美元。虽然近年来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增长率正不断下降,但“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模式从根本上推动了国际间贸易的巨幅增长已经显而易见。
但是,“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模式在为的国际间的贸易提供电子化与便利化服务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如知识产权纠纷、信息安全隐患等诸多的问题,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模式,在享受电子商务助力国际贸易的同时迎接贸易全球化与信息化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使跨境电子商务朝着安全、高效与稳定的方向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中国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上的迅速增长不断地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助力,因此虽然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引进了电子商务技术,但由于整体大环境的帮助使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到了如今,根据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整体大致为28.4万亿元,并且预估在2019年底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会超过30万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16.2%,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已步入逐步稳定的成熟期。同时,经过多年来国内不断的电商大战,亚马逊、新蛋和EBAY等国外电商平台的巨头相继退出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国内市场出现了两超多强的电商平台局面,两强分别是淘宝天猫、京东的电商平台,多强则是近年来的如拼多多、唯品会等后起之秀。从雨后春笋的多平台涌现的局面,到现状两超多强的现状,我国电商发展正迈入相对平稳的阶段。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出口贸易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作为全球多年来的“世界工厂”以及“全球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现在的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经贸大国。同时自上个世纪末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国内,电子商务技术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正不断地在深入。跨境电子商务这样一个在国际贸易中所产生的新兴业务模式,正在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出现新的发展,速卖通、各平台全球购服务等跨境电商平台与业务也开始逐渐成为我国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中坚力量。
2.3当前国际时事环境下的现状
2020年,在X当地时间1月15日,X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会见中方贸易对话代表人刘鹤,双方签署了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这是中美之间在此次贸易战中第一份具有正式效力的贸易协定,这次协定为中美两国的贸易纠纷暂时地建立了一个争端解决机制,但此前双方征收的关税尚未完全撤销。本还协议中重点强调了中美之间贸易关税与知识产权争端等内容,这两项内容将会波及到我国的外贸企业与新兴的跨境电商产业。贸易关税直接冲击我国跨境对外贸易企业的经营,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由于长期游走于国际间知识产权保护的灰色地带,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也因此被长期诟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被重点提出势必倒逼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增强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但也会在短期内使我国跨境电商商家承受巨大损失。
本次贸易协定虽然整体上并未实质解决中美之间经济与贸易的结构性冲突,但却暂缓了本次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贸易所带来的直接冲击与经济影响,为我国跨境外贸企业与新兴的跨境电商产业在2020年的发展赢得了一个宝贵的契机。
3.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具体影响分析
3.1 正面影响
3.1.1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对外贸易的方式
在传统的跨境贸易中,贸易过程一般先是由买卖双方进行多次面谈,鉴定合同达成协议,再由银行进行转账与结汇完成交易。这其中,由于跨境贸易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国家的企业所进行的,贸易进行的范围具有很强大的地域性限制。因此在传统对外贸易进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这就造成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的交易成本。而也由于时空这两个因素的存在,整个贸易商谈过程中如果出现想要重新搓谈或者变更协议内容的要求,这其中潜在成本也就变得非常的多,因此整个商务流程就显得十分不稳定。
但在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中,买卖双方基本不用再进行跨国旅行来举行商谈,双方可以简单地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随时随地的进行商务中的细节搓谈或提出协定中的具体变更要求。不仅如此,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通过照片和文件的形式传输商务协议或具体票据,这比传统商务中通过邮寄文件来的更加简便。当一切协商过程完成后,通过互联网电子支付模式完成交易,这一系列过程极大地降低了传统贸易中所产生的时空成本,打破了传统贸易中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我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电子商务平台这一技术的出现正从本质上改变我国对外国际贸易的进行方式,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出一次新的契机。
3.1.2降低了跨境企业与产商的经营成本
传统的跨境贸易,产商往往由于两国间的时间和地理的限制,容易造成企业市场定位错误以及商品过量囤积的情况,这极易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但企业想要准确定位市场趋势减少市场定位失误与降低库存,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市场所在国进行市场考察和分析,一般的企业又难以承受这其中所产生的经营成本。除此之外,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产家与购买者之家往往难以直接进行交易,在巨大的时空距离中,商品需要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辗转多个中间商,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其中所产生的费用往往早已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很容易降低境外用户的购买欲望。
但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产商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到市场所在国的用户消费信息与数据,具体地分析与了解消费者消费趋势,从而有利于为企业制定出符合该国市场需求的市场方针与政策。不仅如此,在电商平台中企业产商与消费者的沟通成本急剧降低,企业产商可以及时收取消费者的实时反馈,这有利于企业产商调节自身库存,准确把控市场去求,降低经营成本。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的实时交流,产商和用户之间形成了一个去中间化的趋势,降低了产品价格,提升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3.1.3促进了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的推进,世界经济结构也正在不断变化,不同国家的企业的目标也产生了改变,全球供应链也因此得到重塑。各国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都开始提高了对国外市场的重视。而跨境电商的出现又从本质上进一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跨境电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供应链整合让物流信息全球共享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物流行业也因此催生出了一套新型的物流服务体系。这一新型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了全球物流供应链整合和全球物流服务完善的进程。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物流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成为物流公司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跨境企业来说,因为各项成本的效益的原因,一般不会自己进行物流运输,而是会交予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第三方物流的兴起,生产企业将所需要进行运输的商品交予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从而达到企业货物配送的需求。
而随着互联技术在对商业贸易中的应用,物流体系正不断向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中推进,如今主要有以下物流模式:邮政包裹,国内快递,国际快递,海外仓。海外仓就是在跨境电商务的不断发展下而催生出来的跨境物流服务模式,海外仓是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一个海外货物仓储,货物先从出口国通过境外运输并储存到目的地国家的仓库。目的地市场的卖家只用在电商平台中操作下订单,从而可以对处于本国的货物仓库发出需求,货物就可以直接从买家所在国的仓库地发出送货,这一模式的出现从根本上降低了跨境货物运输所需要的时间,极大地减少了跨境物流需要的成本。
而在中国国内,长距离的货物的运送一般如中国邮政、中铁快运等来进行的,这期间第三方的物流产业非常的稀少。但由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出现而带来的货运量高额增长,驱动了为适应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而出现的物流公司不断涌现,这其中如顺丰快递、圆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为领头羊,成为了电子商务物流的中坚力量。同时伴随电商行业近年来一系列的迅速发展,传统物流如中国邮政、远洋物流、中铁快运等都开始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前进。
3.2负面影响
3.2.1虚拟环境提高了商务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传统对外贸易,虽然需要买卖双方跨国进行面对面的进行不断的商谈,产生了巨额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但一般来说,买卖双方彼此都会形成一个成分而全面的了解,在面谈过后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双方都很少出现意外的交易变动情况。
可是在跨境电商当中,由于整个交易过程在互联网的电商平台上进行,全过程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换过程,双方因此极其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国际上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买卖双方的信息管理体制,即使是跨境电商平台也会因此受到限制,所以失败的交易定单十分巨大。不仅如此在虚拟的网络交易中,黑客技术对网络的威胁与互联网诈骗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财产都很容易面临损失。因此以电子支付为依托的跨境电商行业,在运作上相比传统贸易还不够安全与完备,而如今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替代传统交易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些现状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很容易造成国际贸易质量的下降,不利于跨境电商行业的整体发展。
3.2.2侵犯知识产权问题愈发严重
依赖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在获取用户信息和购买信息上具有传统商家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电商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跟踪消费者需求和动向,了解当下流行的商品和服务。跨境电商平台可以收集全球地区用户的消费数据与信息,进一步地扩大了大数据技术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什么商品最受欢迎、什么商品最有前景在大数据的技术下都能被全球产家、商家一览无遗。而市场信息获取的便捷化导致电商平台整体向流量看齐,资本具有逐利性,商家不再追求通过商品的独特性来获得用户的青睐,而是转向什么商品的流量高、在社交平台受欢迎便推出什么同质化商品的模式。
也正因此,侵权和盗版商品出现的现象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跨区域、虚拟等特性,这些特性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新挑战。据2018年的国内数据,2018年中国总共处理电商领域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有33025件,相比去年同比增长66.4%,我国电商领域的假冒侵权和侵权现象十分严峻。
经济全球化与跨境电商的出现带动全球商品流通的便利,却也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愈加困难。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法律法规的不同,以及地理距离所产生的追责成本上升等问题,让跨境电商成为了电商平台领域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问题的重灾区。
4.当前贸易环境下我国跨境电商所面临的困境
4.1整体对外贸易环境不佳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浪潮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抬头,这种趋势使国际贸易大环境中的不稳定性问题显得越发明显。当下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正在巨大的变动与振荡中蹒跚前进。
继2016年英国决定“脱欧”这一显著的反全球化标志事件以后,2018年3月X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签署总统备忘录,以“中国偷窃X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为由,依X贸易法条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商品总计估达600亿美元,中美贸易战也由此拉开帷幕。当前,X作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以及作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出口国,X为了扭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且意图在全球贸易中保持以往的优势地位,其在最近几年不断制定与实施对外贸易保护政策。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态势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广泛且深层次的冲击,跨境电商行业作为对外贸易中的一环,并且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领域较为薄弱的一环,新兴的跨境电商产业也将面临无法预料的冲击。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据2019年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对X的进出口总值为81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下降了11%。同年5月,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5月份的PMI为48.4%,处于荣枯线以下;当月制造业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创历史新低。又根据同年8月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工业产值增速同比下降到4.8%,不达市场预期,为17年以来最慢的增速。我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4.2中小型电商产品山寨化问题严重
据2019年第4季度中国电商市场的数据显示,2019 年年底,中国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在 20 万家左右。中小型电商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新生主力。但中小型电商企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技术能力不足以及资金困难等问题的存在,使中小型电商企业正不断走向困境,并且使其自身的发展受限,难以形成可观的产业规模。在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上,还由于跨境物流成本高,网店租赁及搭建的成本的受限,使跨境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能力十分薄弱,难以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此外我国出口的产品“山寨化”十分严重,很少具有树立品牌的意识,我国出口型电商企业在产品上仍旧趋于追求“热门”产品换取流量的套路,因此我国“山寨”产品的数量数不胜数,并且给海外客户与市场留下了一个具有长期负面影响的品牌形象。正由于这些现实的困境,在电商这个新兴行业中,中国的跨境电商行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累计行业技术与人才。这一困境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外贸电商企业的发展,使行业整体无法走上正轨。
4.3跨境物流存在的问题
4.3.1业务流程变长增加潜在的物流风险
我国对外的跨境物流与中国境内的物流相比,跨境物流在对外出口过程中的流程相对复杂。如图二跨境物流的一般流程为:国内卖家使用国内物流发货,货物到达国内目的地海关并进行报关;海关集装运送到海外目的地;目的地海关入境进行商检;国外的本地物流将物品送到境外的购买者处。具体来看,跨境物流的运输流程相对境内物流运输十分地冗长,具有多环节性特征,再加上各个国家有国情上的区别,导致了跨境物流运送的时间较长并且难以进行具体的物流跟踪,并最终可能造成货物包裹的丢失或者损坏,极大地增大了物流运输过程的潜在风险。
4.3.2政策性配套措施的缺失
跨境电商对外出口物流的又一大问题就是“通关难”的问题,与一般的对外贸易企业相比,跨境电商平台在对外出口的过程中,由于运输货物一般都为小而多的形式,并且其发地分散不集中,这种情形也就意味着跨境电商物流在运输的过程中难以做到时间快和费用低。
再者电商平台在过关时常常发生商检的问题,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过关安检设施都没有完全成熟,因此跨境电商平台的货物在过关时会经常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再者除海关安检通关问题,由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家大多为中小型规模的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少具备相对完善的对外贸易资格,加上如今面向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保障还不够完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在参与外汇核销、结汇等业务时相较一般对大型的外企业而言更加困难,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物流的参与过程中也就很难进行正常的入境清关商检流程中去。
因此中小型跨境企业受限于自身企业规模和行业整体的现状,企业在面对经营过程中的众多阻碍时,跨境物流所面临的问题就尤为突出了起来。如何帮助中小型电商企业完善自身经营资格,并且摆脱目前海关通关问题上的具体困境,提出一套适应跨境电商企业“小而多”发展模式特点的安检配套措施,以及有关完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资格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具体XX部门应对目前国内如雨后春笋般降临的电商潮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5.应对方法与具体措施
5.1国家层面对内进行产业改革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整体的对外贸易局势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宏观与微观的措施来应对全球贸易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挑战。
宏观上,面对与X的贸易冲突,要出台措施促进和加快我国整体的消费结构转型,通过扩大内需带动国内的消费能力,从而扩大我国的进口贸易额,转出口为进口减小海外贸易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应对X的贸易挑衅,要增加除X以外的第三方国外进行海外投资,转移出口能力,减少对X市场出口产品的依赖程度;加强扶持我国的第三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减少整体经济整体对出口的依赖;推动国内的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带动自主创新,寻找新的产业变革节点;我国XX应该与X继续进行谈判,积极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争取权益,为我国对外企业减少不可预知的风险,从而为我国对外出口企业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生存环境。
在国内相对的微观环境下,我国XX要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完善相关经营政策,为电商企业改善经营环境,减少企业经营压力;提高财政支出,协助企业不断提高跨境电商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服务体系;制定金融政策,满足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资金需求,解决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四,我国XX要在合理的区间内扶植对外贸易企业,遵守国际市场的法律体系,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尽快融入国际市场的大环境。
5.2提高对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
我国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在管理、人才和行业积累等方面与传统对外贸易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一般难以充分利用好 “互联网+”的贸易模式。
首先,由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家大多为中小型规模的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少具备相对完善的对外贸易资格,加上如今面向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保障还不够完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在参与跨境业务时相较一般对大型的外企业而言更加困难,在跨境物流的参与过程中中小型电商企业一般很难顺利地进行入境清关商检的流程中去。正因如此,相关XX部门应该针对性帮助中小型电商企业完善自身经营资格,制定法律法规使其摆脱目前配套措施上缺失的具体困境,提出一套适应跨境中小型电商企业发展模式的一整套优惠体系。其次,中小型电商企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技术能力不足以及资金困难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小型电商企业山寨化问题严重。面对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在积极打击非法山寨的同时也要制定出政策鼓励国内创新型的中小型电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为他们搭建和推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优惠措施。
只有帮助行业内中小型电商企业能够走出困境,使其摆脱自身的发展受限,从而让中小型电商企业也能形成可观的产业规模,行业整体才能不断得到进步。这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电商企业的整体的对外竞争力,使中小型电商企业深层次地参与“互联网+国际贸易”模式的同时也能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综合实力,从而优化我国在外对贸易国际市场中的产业布局。
5.3行业自身由内而外进行变革
面对当下的险峻的经济形势,我国跨境贸易与相关电商企业首当其冲之事就是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结构管理改革,推进人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行业外先进的技术,参考海内外对外贸易公司与跨境电商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于自身出售的产品,我国中小型企业不应该执着于通过“山寨化”互联网当前的高流量“网红”产品来获得利润,企业应不断吸取国内外优秀的热点产品的特质,取其精华进行借鉴和自主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小型企业走向一条不竭泽而渔、自力更生的道路。
而面对行业内整体水平层次不齐的问题,最先要做的就是在行业内不断提高电商平台的准入资格,严格审核入驻商家的企业信息,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或无照经营的商家禁止进入;同时要建立一套行业内的信用体系,保证行业的整体水平;国家部门也要完善电商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商企业的监管。
只有企业生产能够又自主开发新型产品摆脱“山寨”,才可以从实质上提高自身的可发展性与潜力,从而树立起跨境电商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提高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国际形象。不仅如此,当电商行业整体具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宏观上积累行业的资本和人才,行业规模扩大也势必影响社会整体对电商行业的重视,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促使高等教育提高对跨境电商专业的重视,从内而外增加社会中潜在的电商人才,从而在业内业外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5.4加强对跨境物流的监管与合作
面对跨境物流存在的运输用时长和费用高的问题,相关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优化选择最具效率的运输模式。同时跨境电商企业也可以在行业内形成一个行业物流联盟,作为行业整体与物流企业加强合作,继而可以成体系地形成跨境电商的专用物流路线以及物流监管条规,提高跨境电商在整体的运营效率,降低企业在跨境物流中所遭受的风险。
针对跨境中小型电商企业物流通关难问题,海关应集中申报和办理,并积极制定与跨境电商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借助新的管理技术和政策尽可能的给予电商物流快速放行;在商检问题上,要督促对外电子商务企业做好自身企业备案,保留完整的企业备案和还海关需求的法律文件为以后的过关申报随时做好准备。对于中小型企业过境结汇中存在的问题,中小型企业应做好自身的工作,明确结汇时所必需的单据,或者交予中介机构进行办理结汇。
参考文献
[1]孙丽云, 燕春蓉. 国际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之比较[J]. 国际贸易问题, 2001(12):43-47.
[2]刘泽杰,雷晓雪. “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与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19,(17):79-80.
[3]茅燕翎,王茜.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J]. 价值工程,2019,38(30):115-117.
[4]曾庆菊. 跨境电商物流研究综述[J]. 科技经济市场,2019,(10):27-29.
[5]昝金淼.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19,(10):23-24.
[6]李海群,冯梦瑶,秦道均.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的转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2):29.
[7]崔建高. 中美真实贸易情况及海关应对贸易摩擦措施研究[J]. 海关与经贸研究,,:1-14.
[8]许定洁. 我国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9,(14):139-142.
[9]Manuel V. Loureiro,João Claro,Paul Fischbeck. Coordinating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interconnection investments and trade in market coupled reg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19,104:.
[10]Anoop Singh,Tooraj Jamasb,Rabindra Nepal,Michael Toman. Electricity cooperation in South Asia: Barriers to cross-border trade[J]. Energy Policy,2018,120:.
Huub Meijers. Does the internet generate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trade, or both?[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2014,11(1-2):.
[12]崔秀梅,虞惠钦,刘阳“. 互联网+”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方经贸,2019(3):136- 138.
[13]司增绰,周坤,邵军.中国对外贸易升级:效率提高与潜力实现[J].上海经济研究,2019,364(01):115- 130.
[14]邢学杰.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国发展,2019,19(1):36- 45.
[15]方珂然“.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模式[J].经贸实践,2018(1):70- 70.
[16]张环宇.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测度及方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3(8).
[17]李骏阳.电子商务对贸易发展又影响的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
[18]赵武.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
[19]王丹丹.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结构优化与重塑[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20]黄心纯.基于流通经济视角谈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创新与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4).
[21]宋江燕.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创新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4).
[22]张恩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电子商务影响及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8).
[23]杨敏.新常态背景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J].价格月刊,2015(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