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构建

在国际上,随着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在场外交易市场中形成了不同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作为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也不断的完善。而在我国,资本市场虽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多层次的场内市场已初步成型,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正转

  一、引言

  在国际上,随着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在场外交易市场中形成了不同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作为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也不断的完善。而在我国,资本市场虽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多层次的场内市场已初步成型,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正转向场外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但是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模式不成熟,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对我国场外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进行研究,以找到与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场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以促进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1、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是完善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

  我们知道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对资本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这种作用,就必须要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而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必须需要一个场内交易市场和一个场外交易市场的共同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的市场体系。只有这样,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我国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

  2、完善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是完善XXX法律体系的需求。

  众多的不同领域的法律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要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就需要各个方面法律制度的完善。因此完善场外市场法律制度是完善XXX法律体系的需求。只有建立了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才能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行提供法律保障,才能促进XXX法律体系的完善。

  3、完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是规范场外交易市场合理运转的需求。

  市场失灵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市场要想高效的运行就离不开国家的监管,只有建立起适应市场需要的监管模式,才能克服市场的缺陷,保证市场的良好运行。因此,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只有建立与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特点相适合的市场监管模式才能保证我国外交易市场的合理高效运转,发挥其最大的市场功能。

  4、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是推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它不能很好的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进行监管,因此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使监管制度与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相适合才能促进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向更高的层次进行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场外交易市场已经存在了十分长的时间,并且历史显示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证券市场都起源于场外交易市场,而且随着场内交易市场的产生和进一步完善,场外交易市场不但没有萎缩,而是依然十分的发达,在证券交易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场外交易市场的继续繁荣引起了外国学者的极大兴趣,理论界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研究十分的广泛。学者们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研究涉及场外市场的发展、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而研究的角度有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管理学等等。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很少从某一学科角度或场外交易市场的某一个领域来进行研究,而是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场外交易市场进行全面的研究。其中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设和监管模式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深入的。同时我们发现他们的这些研究结果又反过来也推动了场外市场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理论研究和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

  2.国内研究现状

  而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出现的比较的晚。在80年代中期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才开始出现,并且它和场内交易市场的依存度十分的低。这种情况造成了20多年来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一直发展缓慢,甚至一度被完全取缔,只是在最近几年来场外交易市场的作用才被人们重新挖掘,场外交易市场又得到了重新的建立,并开始进行探索和创新。但是我国在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建立上依然十分的滞后。实践的滞后性也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性,这些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场外市场的研究比较的少,只是近几年研究才进一步的多了起来,但是分析这些研究你会发现学者大多数关注的是场外交易市场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必要性的研究,而对于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设和监管模式建设研究的相对比较的少。这样的研究现状十分不利于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论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本文的研究目标

  本文研究的目标就是在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基本理论、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理论和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理论进行界定;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建设以及监管模式分析找出滞后性原因;把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建设以及监管模式与X和X地区的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地区优势为我提供借鉴的基础上,探讨在我国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的可行性和建设的方法。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场外交易市场内涵的界定,对产外交易市场的内涵进行比较科学的界定;
  2、从经济学角度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理论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出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必要性是市场失灵理论;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措施是国家干预理论。并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进行分析。
  3、从法律角度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完善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建立的基本原则理论。
  4、对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历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建设和监管模式建设滞后性的原因。
  5、对X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模式和我国X地区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发现两个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模式的优点
  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进行研究。

  (三)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拟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和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构建的视角,结合法律知识和宏观经济学的原理,通过对场外交易市场基本原理、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基本原理、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及监管模式与X、X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状况的历史分析,对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制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
  1、.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理论、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基本理论进行了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场外交易市场建立的必要性,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建立的措施,并分析了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为本文下一步论述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2、历史研究法。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整个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并重点突出了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建立和监管模式建立的分析,为接下去对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设计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比较分析的方法。就是把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及市场监管模式与X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及市场监管模式和我国X地区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及市场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X和我国X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模式的优点,为接下来进行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4、结合法律知识和经济学原理的方法。结合法律知识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结合经济学知识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基本理论,为接下来要进行的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分析基础。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1、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必要性是市场失灵;而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核心是国家干预。
  2、结合法学知识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建立的基本原则的理论。
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构建
  3、在对我国目前场外交易市场现状,特别是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我国X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以及X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认识到了两个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的优点,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的构想。

  五、论文的大纲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设计了八个章节,分别是: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五节:论文结构
  第二章:场外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场外交易市场的内涵界定
  2.1.1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内涵界定
  2.1.2不同场外交易市场界定的内涵分析
  第二节:场外交易市场的特征
  第三节: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第四节:场外交易市场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2.4.1场外交易市场与其他证券交易市场的关系
  2.4.2场外交易市场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理论
  第一节: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必要性——市场失灵理论
  第二节: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措施——国家干预理论
  第三节: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的选择理论
  第四章: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基本理论概述
  第一节:场外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场外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场外交易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滞后性分析
  第一节: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构建现状
  第三节: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滞后性原因分析
  第六章:X和我国X地区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及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X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及监管模式分析
  第二节:我国X地区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及监管模式分析
  第三节:X与我国X地区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比较
  第四节:X与我国X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比较
  第五节:两地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及监管模式构建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建立以法律干预为重点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六、参考文献

  1、文宗瑜.证券场外交易的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1998
  2、万金波.建立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法的立法完善.科技创业月刊.2005(11)
  3、李东方.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孙曙伟.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高西庆.论证券监管权.中国法学,2002(5)
  6、周小川.市场正发生重大转变监管须分层次进行.上市公司,2001(5)
  7、龙柯宇.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法律控制的建构.商业时代.2008(19)
  8、洪锦.完善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的法律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10(04)
  9、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
  11、高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卞耀武.X证券法律.法律出版社.1999
  13、卞耀武.日本证券法律.法律出版社.1999
  14、唐雯.股票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初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15、杨俊.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立法现状及监管制度研究.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03)
  16、王建敏、管程程.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探析.金融发展研究.2010(08)
  17、李学峰、秦庆刚、解学成.场外交易市场运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09(06)
  18、晋入勤.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构建应遵循五项原则.区域金融研究.2010(02)
  19、廖静怡、罗浩.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建构.西华大学学报.2010(08)
  20、秦洪军、刘忠燕.X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及启示.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05)
  21、李响玲、周庆丰.试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完善.证券市场导报.2010(09)
  22、林财发.X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现状评析及其启示.现代财经.2010(11)
  23、李天博.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构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164.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2月13日
Next 2021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