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情况,根据需求情况分析健康管理服务现状与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管理服务新业态建设的启示,并展望健康管理服务的普及与开展对保障居民健康、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这一目标的收获与成效。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健康管理需求研究等相关文献,收集有关健康管理需求研究的问卷,结合实际情况重新编写问卷内容。通过回收、筛选有效问卷,整理研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量分析与差异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影响因素、内容等研究结果。最后根据实际研究结果提出健康管理服务有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结果与结论:居民对健康管理知识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知晓度低下,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使用率低,但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愿高,期望经济实用、实效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针对研究结果,首先,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发挥XX的宏观调控作用;物价制定部门应当合理厘定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其次,由医疗行政部门牵头,各级医疗机构与各大健康管理机构从市场需求方面入手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资源、搭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健康管理新模式,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标准、提升健康管理质量,紧贴市场需求、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实效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最后,普及健康管理知识,更新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
【关键词】健康管理;需求研究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稳健增长常态,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以前追求吃饱穿暖转变为现在追求身体健康、精神富足。然而在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却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变化等一系列影响社会长足发展的健康问题。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共中央、xxx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根据XXX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统筹缓解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1]。
健康管理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研究发展的重大进步;是健康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保护劳动力资源与提供健康生产力的基本策略;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延长人口健康寿命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从直观上了解到本街道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通过分析需求总结出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并展望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对保障居民健康水平这一目标的有效性。
研究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可以推动我国健康危险评价工具的制定,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量化标准,促使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参与健康管理。同时,通过需求研究了解居民所迫切需要的健康管理服务而建立符合所需的高素质健康管理专业人员团队,并培养合格的健康管理师,完成社区卫生医护人员向健康管理师的蜕变。XXX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出现,应该抓住大好时机,建设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提供便利条件。
此外,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能够令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方更好地根据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方的需求而定制专属健康管理服务,确保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提供。研究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能够促进创新驱动和引领健康服务业与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建设健康中国2030。希望通过研究,唤醒居民对健康管理的意识,并能坚持参与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享受健康自由的生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研究程度正逐步加深,以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等为主题的各类会议、论坛增多,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评估、健康维护、健康产品、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健康管理服务范围、健康管理服务运行模式以及健康管理服务学术理论[2]。
我国的健康管理服务存在供需错位,对健康管理服务供应范围大部分定性为以疾病为中心、对特殊群体、高收入群体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仅惠及少数人群,并未能普及至大多数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大多以个人健康状况、支付能力与对健康的认知水平为衡量标准决定自身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程度。尽管如此,XX的科技规划与政策支持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作为重要力量,助推研究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力求通过研究,完善我国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实行全民健康管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主要以家庭医生制、4CH8社区健康管理[3]两种健康管理模式为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开展,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撑,无统一的量化标准,并且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对健康管理服务、单位、行业进行合法合理有效地规管[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鲜少关于健康管理需求的研究,现有研究集中在健康管理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为主。
X作为最早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国家,其健康管理源自全科医生、健康保险业与健康体检共同发展,通过管理健康或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改善健康、预防疾病并延缓衰老[5]。X通过全民健康计划提出“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和“消除健康差距”两个目标[6],为健康管理建设提供政策上的支持。X健康管理的覆盖之深,有效激发全社会成员对参与健康管理的热情,树立并增强总体健康意识,为健康管理专业工作者提供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夯实基础,并由此在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缓解医疗压力,推动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最终促进X国民总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减轻个人、社会、国家的医疗费用负担。
日本通过健康手册拉开健康管理的帷幕,在日本,人人都拥有健康手册。健康教育是日本健康管理的核心,为群众科普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帮助群众明白生命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树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促使群众积极参加健康管理并有意识地改正与健康无益的生活习惯[7]。
2 健康管理概述
2.1 健康管理概述
健康管理作为医学与管理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在健康管理理论的支撑下,利用健康调查、身体检查、信息分析与评估、非药物干预和连续跟踪检测等方法与技术,收集相关有效数据、治疗方案与典型案例,用以研究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总结治疗与管理经验,并据此降低影响人类健康的风险因素以促进全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
2.2 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服务围绕人的健康维护与促进,强调以个体或群体健康跟踪为中心,主要有医学服务、非医学服务和整合式服务及第三方服务体系组成,服务链由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健康检测与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与健康指导、慢病早查与早期康复、养老康复与健康照护服务等链条组成,涉及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服务内容。[2]
社区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流行的重灾区与开展健康检测及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重点人群集聚区。充分运用健康管理创新理论与优势技术及手段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进行人群慢性病风险预防、早期筛查与风险监测、慢性病人群早期康复管理,防微杜渐,降低慢性病对重点人群身体健康的威胁程度。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番禺区大石街道常住居民,无重大或特殊疾病,无听力、视力、言语障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愿意且能够完成问卷的人。
3.2 研究方法
3.2.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
(1)健康管理理论概述。阐明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服务的内涵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因素
(2)番禺区大石街道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了解番禺区大石街道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影响因素。
(3)提出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2.2 问卷设计
(1)人口学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健康状况等;
(2)受访者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是否了解健康管理与使用街道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否有意愿参与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满意度、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因素以及会使用何种健康管理服务等。
3.2.3 质量控制
研究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向自愿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解释问卷研究目的与填写方法,并且全部采用不记名填写,对于无法自主完成问卷的居民可在研究人员帮助通读与填写下完成。
3.3 数理统计法
研究的数据经整理后利用SPSSAU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比(%)表示,健康管理服务使用的单因素分析与接受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于2020年2月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在200名受访者中,18-44岁青年人口占73.5%,45-64岁中年人口占19%,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5%;企事业单位员工、个体经营者、离退休人员、学生各占39.5%、11.5%、9%、26.5%;未婚受访者占40%,已婚受访者占54%;受访者中只接受过初中等教育占26%,接受过高等教育占74%;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占91.5%,未参保占8.5%;月收入为3000-5000元占20.5%、5000-10000元占40%、10000-15000元占17%;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占64.5%、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占20.5%、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占15%;慢性病患病率为27%,其中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占12%、代谢性异常(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等)占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哮喘等)占7.5%、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占6.5%(见表4-1)
表4-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人数 | 百分比% | |
性别 | ||
男 | 96 | 48.0 |
女 | 104 | 52.0 |
合计 | 200 | 100.0 |
年龄(岁) | ||
18-24 | 53 | 26.5 |
25-34 | 45 | 22.5 |
35-44 | 49 | 24.5 |
45-54 | 27 | 13.5 |
55-64 | 11 | 5.5 |
65岁或以上 | 15 | 7.5 |
合计 | 200 | 100.0 |
职业 | ||
专业技术人员 | 5 | 2.5 |
公务员 | 10 | 5.0 |
企事业单位员工 | 79 | 39.5 |
个体经营者 | 23 | 11.5 |
离退休人员 | 18 | 9.0 |
学生 | 53 | 26.5 |
自由择业者 | 8 | 4.0 |
农民 | 4 | 2.0 |
合计 | 200 | 100.0 |
文化程度 | ||
初中及以下 | 10 | 5 |
高中、中职 | 42 | 21 |
高职、大专 | 50 | 25.0 |
本科 | 75 | 37.5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3 | 11.5 |
合计 | 200 | 100.0 |
婚姻状况 | ||
未婚 | 80 | 40.0 |
已婚 | 108 | 54.0 |
丧偶 | 7 | 3.5 |
离异 | 5 | 2.5 |
合计 | 200 | 100.0 |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 107 | 53.5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 43 | 21.5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29 | 14.5 |
商业医疗保险 | 52 | 26.0 |
未参加医疗保险 | 17 | 8.5 |
合计 | 200 | 100.0 |
月收入(元) | ||
3000以下 | 23 | 11.5 |
3000-5000 | 41 | 20.5 |
5000-10000 | 80 | 40.0 |
10000-15000 | 34 | 17.0 |
15000-20000 | 13 | 6.5 |
20000以上 | 9 | 4.5 |
合计 | 200 | 100.0 |
健康状况 | ||
好 | 31 | 15.5 |
比较好 | 98 | 49.0 |
一般 | 41 | 20.5 |
比较差 | 29 | 14.5 |
差 | 1 | 0.5 |
合计 | 200 | 100.0 |
慢性病 | ||
心脑血管疾病 | 24 | 12.0 |
恶性肿瘤 | 1 | 0.5 |
代谢性异常 | 10 | 5.0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15 | 7.5 |
精神异常、精神类疾病 | 2 | 1.0 |
口腔疾病 | 13 | 6.5 |
慢性职业病 | 0 | 0 |
遗传性疾病 | 0 | 0 |
其他 | 0 | 0 |
合计 | 54 | 27.0 |
(注:本次研究中有9人同时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36人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人同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
4.2 健康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知晓情况
200人,对健康管理有所了解占30%,听说过但不甚了解占34.5%,不了解占34.5%;对社区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较为清楚占47.5%,不清楚占52.5%。而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了解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占57.9%,通过咨询医生了解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为47.4%。(见表4-2)
表4-2健康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知晓情况
人数 | 百分比(%) | |
健康管理知晓程度 | ||
非常了解 | 1 | 0.5 |
了解 | 59 | 29.5 |
听说过一点 | 71 | 35.5 |
不了解 | 69 | 34.5 |
合计 | 200 | 100.0 |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知晓程度 | ||
清楚 | 12 | 6.0 |
比较清楚 | 83 | 41.5 |
不清楚 | 105 | 52.5 |
合计 | 200 | 100.0 |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知晓途径 | ||
家人或朋友讲述 | 29 | 30.5 |
咨询医生 | 45 | 47.4 |
媒体宣传 | 55 | 57.9 |
社区宣讲 | 39 | 19.5 |
合计 | 95 | 47.5 |
4.3 健康管理服务使用的单因素分析
200人,使用过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有33人,使用率为16.5%,未使用过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有167人,未使用率为83.5%。将居民是否了解健康管理,是否清楚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两者作为自变量,对居民是否使用过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因变量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健康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程度对使用健康管理服务存在显著性影响(P<0.001)。(见表4-3)
表4-3健康管理服务使用的单因素分析
是否使用过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 合计 | χ2 | P | ||
是 | 否 | ||||
健康管理知晓程度 | 40.011 | 0.000 | |||
非常了解 | 1 | 0 | 1 | ||
了解 | 23 | 37 | 60 | ||
听说过一点 | 9 | 62 | 71 | ||
不了解 | 0 | 68 | 68 | ||
合计 | 33 | 167 | 200 | ||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知晓程度 | 49.232 | 0.000 | |||
清楚 | 7 | 5 | 12 | ||
比较清楚 | 26 | 57 | 83 | ||
不清楚 | 0 | 105 | 105 | ||
合计 | 33 | 167 | 200 |
4.4 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
在200人中,有意愿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占70%;对日常生活保健、常见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管理知识有需求的占77%、76%、49%;在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方面,基本定期体检占72%、疾病早期筛查与预防占55%,亚健康调理占45%、中医理疗占44.5%、合理用药指导占40%、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占52%、慢性病防治与监测占48%。(见表4-4)
表4-4研究对象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
人数 | 百分比(%) | |
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意愿 | ||
愿意 | 140 | 70.0 |
不愿意 | 60 | 30.0 |
合计 | 200 | 100.0 |
健康管理知识需求 | ||
日常生活保健 | 154 | 77.0 |
传染病防治 | 98 | 49.0 |
常见慢性病防治 | 152 | 76.0 |
体育锻炼 | 51 | 25.5 |
医疗急救 | 81 | 40.5 |
心理健康 | 53 | 26.5 |
合计 | 200 | 100.0 |
健康管理服务需求 | ||
亚健康调理 | 90 | 45.0 |
中医理疗 | 89 | 44.5 |
基本定期体检 | 144 | 72 |
便民药房 | 40 | 20 |
合理用药指导 | 80 | 40 |
心理健康调适 | 31 | 15.5 |
孕产妇健康教育与管理 | 35 | 17.5 |
儿童保健 | 32 | 16.0 |
慢性病防治与监测 | 96 | 48.0 |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 104 | 52.0 |
体质辨识与测评 | 21 | 10.5 |
健康风险评估 | 46 | 23.0 |
疾病早期筛查与预防 | 110 | 55.0 |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 23 | 11.5 |
健康知识讲座 | 32 | 16.0 |
个人疾病管理 | 42 | 21.0 |
就医绿色通道 | 9 | 4.5 |
家庭全科医生 | 44 | 22.0 |
合计 | 200 | 100.0 |
4.5 影响居民参与健康管理、使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因素
在200人中,认为缺乏时间是参加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占74.5%,经济条件不允许占22%;认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重点在实效便捷占83%,经济实用占61.5%,持续管理科学有效占76%;而单次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接受最高范围中,300-500元占53%,<300占40%。若将健康管理服务加入医疗保险项目,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有96.5%的受访者认为会使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见表4-5)
表4-5影响居民参与健康管理、使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因素
人数 | 百分比(%) | |
参与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 ||
缺乏时间 | 149 | 74.5 |
嫌麻烦 | 130 | 65.0 |
没效果 | 14 | 7.0 |
经济条件不允许 | 44 | 22.0 |
其他 | 1 | 0.5 |
合计 | 200 | 100.0 |
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重点 | ||
正规专业 | 138 | 69.0 |
实效便捷 | 166 | 83.0 |
经济实用 | 123 | 61.5 |
持续管理科学有效 | 152 | 76.0 |
合计 | 200 | 100.0 |
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接受最高范围(元) | ||
<300 | 80 | 40.0 |
300-500 | 106 | 53.0 |
500-1000 | 12 | 6.0 |
1000-2000 | 0 | 0 |
2000-5000 | 1 | 0.5 |
5000-10000 | 1 | 0.5 |
>10000 | 0 | 0 |
合计 | 200 | 100.0 |
4.6 接受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的单因素分析
200人中,40%的受访者能够接受300元以下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53%的受访者能够接受300-500元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将月收入作为自变量,对接受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作为因变量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居民月收入对居民能够接受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存在显著性影响(P<0.001)。(见表4-6)
表4-6接受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的单因素分析
接受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元) | 合计 | χ2 | P | |||||||
<300 | 300-500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5000 | 5000-10000 | >10000 | ||||
月收入(元) | 76.067 | 0.000 | ||||||||
3000以下 | 16 | 6 | 0 | 0 | 1 | 0 | 0 | 23 | ||
3000-5000 | 22 | 19 | 0 | 0 | 0 | 0 | 0 | 41 | ||
5000-10000 | 34 | 44 | 2 | 0 | 0 | 0 | 0 | 80 | ||
10000-15000 | 6 | 25 | 3 | 0 | 0 | 0 | 0 | 34 | ||
15000-20000 | 2 | 6 | 4 | 0 | 0 | 1 | 0 | 13 | ||
20000以上 | 0 | 6 | 3 | 0 | 0 | 0 | 0 | 9 | ||
合计 | 80 | 106 | 12 | 0 | 1 | 1 | 0 | 200 |
4.7 结论与讨论
4.7.1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程度不高,知晓渠道以媒体宣传为主
通过调查,30%的居民对健康管理有一定的了解,35.5%的居民只是听说过一点、不甚了解,34.5%的居民不了解;一定程度上清楚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居民占47.5%,不清楚占52.5%。通过数据得知,本街道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了解程度不高,甚至有部分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仍停留在片面的层次上,例如简单的体检服务、检查费用高昂等。
而在清楚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95名受访者中,大多数是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或者向医生咨询、由医生告知而得知。可见,媒体宣传是健康管理服务推广的主要渠道,医务工作者是健康管理服务传播的主要力量。
4.7.2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度低
研究中发现,200人中,仅有16.5%的受访者曾经使用过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率低下,这与居民对健康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通晓程度不高,健康管理知识了解不足有一定关系。
4.7.3居民对参与健康管理的意愿大,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大
尽管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率低,但并不影响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参与意愿。通过数据,不难得知,70%的受访者有意愿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对健康管理有一定需求。且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多样,例如,亚健康调理、中医理疗、基本定期体检、合理用药指导、慢性病防治与监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健康风险评估、疾病早期筛查与预防、个人疾病管理、家庭全科医生等均于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范围之内。
4.7.4居民企望经济实用的健康管理服务
虽然当前经济发展稳定,居民的月收入水平有所上升,,然而也希望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专业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数据分析,40%的受访者能够接受300元以下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53%的受访者能够接受300-500元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居民能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收费标准范围比较低。
4.7.5居民期望实效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
从研究中发现,影响居民参与健康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以缺乏时间与担心过程繁琐两者为主,分别占74.5%、65%。当前居民普遍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不愿意浪费过多时间与精力在过程繁琐的事情上。而且,大部分居民对健康管理仍存在过程繁琐与耗费时间的定性思维中,如果能够推出实效便捷、耗时短暂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更好地迎合健康管理服务消费者的需求。
4.7.6影响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因素
从研究中发现,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程度、时间、健康管理过程、经济收入水平、健康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等是影响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因素。其中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程度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有显著性差异。
5 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5.1 加大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发挥XX的宏观调控作用
当前国民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增加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提高卫生事业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前提。高效合理的卫生投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增加个体经济收入,进而刺激个人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与消费,最终助推健康产业建设与经济发展。
各级行政机关是健康管理政策制度的舵手,对健康管理的全过程起把控作用。首先,相关行政单位需从当前卫生事业发展大局出发,对健康管理服务产业进行战略部署。制定与完善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健康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与健康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根据当前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地区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把握健康管理政策界限,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的健康管理政策与服务。同时,大力推进健康管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对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健康管理资源滥用,促进健康管理服务行业有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各级财政部门可为健康管理产业提供诸如税收减免、财政预算提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健康管理服务行业提供适当的便利。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可适当向健康管理产业提供医保政策倾斜,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医疗保险享受健康管理服务,提高生命质量。
各级医疗单位要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优势,支持医护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跨院区就业,积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短期内解决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并且定期从各大综合性三甲医院、专科三甲医院派遣有资历的专家向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吸取前线医护人员的医疗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民间流传的经过验证的养生方法与现代医药科学手段,为广大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者提供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医药院校应当制定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快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速度,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到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法[8]。
5.2 整合服务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健康管理新模式
目前,健康管理服务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和健康服务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态,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的重心。重组现有健康管理机构,共享健康管理信息,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资源,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情况适时更新健康管理服务,淘汰不合时宜的健康管理。合理运用健康管理资源,防止健康管理机构资源浪费或资源冗余的情况发生。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与使用以及健康管理模式应当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打造健康管理服务网络信息平台,为各社区居民建档立卡,并将个人健康档案同步云端,社区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人员交流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帮助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人员向社区居民提供指向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方便社区居民享受优质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专属定制服务[9]。
此外,还可探索建立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病种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促使社区居民能够通过自身健康状况,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5.3 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标准,提升健康管理质量
健康管理在中国出现、发展起步的时间较晚,尚未完全确立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与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标准。而作为现代服务业和健康服务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态,是医疗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的健康管理服务行业,若未能及时规范行业标准、服务标准,势必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从长远的角度上看不利于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此外,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标准,能够更好地约束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与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防止滥用健康管理服务而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也能够帮助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者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健康管理质量包括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医疗行政监管部门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与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与指导,监督各级医疗单位与各大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完善健康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质量管理,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者提供贴合所需的管理服务,提高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者的服务满意度。
此外,还可探索建立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病种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促使社区居民能够通过自身健康状况,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5.4 普及健康管理知识,更新健康观念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快节奏、高效率的高压生活下,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正经受着严峻考验,慢性病作为我国首要的疾病负担,正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与治疗慢性病已然成为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开展与落实的主要任务。熬夜、失眠、过饱过饥、长期高油高盐饮食、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致使慢性病的患病几率急速攀升。因此,亟待于全社会范围内持续开展基层社区健康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新媒体等数据收集、分析、传播技术手段进行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更新群众的健康观念,提高群众健康管理意识,树立健康投资的理念。
5.5 合理厘定健康管理服务费用,丰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量大,但能够接受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最高范围较低,普遍认为健康管理服务应当优质且价格低廉。有关物价制定部门在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厘定时应当充分听取社会群众、医护人员的意见,将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制定在合理区间内,并将健康管理服务费用费用公开透明,供社会大众查询与监督。同时可根据健康管理服务情况适当调整价格。
为使更多群众参与健康管理,享受卫生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可考虑将健康管理服务列入医保目录,界定医保报销比例。通过医保报销使群众接触、使用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改善人群健康,减轻慢性病对公共医疗资源施加的消费压力,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与人均寿命。
健康管理机构可针对需求者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在保证成本与盈余的情况下合理推出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务优惠套餐,吸引群众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消费。
5.6 紧贴市场需求,提供实效便捷的服务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希望能够节约更多时间用以创造更高利益与价值。健康管理服务使用率低,与广大居民对健康管理存在的类似健康管理耗时长、过程繁琐等定性思维有较大关系。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可相应推出预约服务或上门服务以节省需求者前往或等待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或者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简化健康管理服务流程,推出“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尽可能为广大群众在使用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便利。
6结语
健康管理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下的医学服务实践,通过运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以检测、评估、干预个人或群体的总体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并在医疗活动中对其进行持续监控,目标是以最低的医疗投资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通过数据研究,可以得出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程度、时间、健康管理过程、经济收入水平、健康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等是影响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因素。其中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程度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以及月收入的高低与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收费范围有显著性差异。居民对健康管理与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度不高,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率低,但对参加健康管理的意愿强烈,对健康管理的需求量大。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健康管理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发挥XX的宏观调控作用;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资源、搭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健康管理新模式;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标准,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普及健康管理知识,更新居民健康观念;合理厘定健康管理服务费用,丰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将健康管理加入医疗保险项目,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紧贴市场需求,提供实效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国肿瘤,2019,28(10):724.
[2] 武留信,曾强.中华健康管理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27
[3]宋徽江,庄康璐,汪天英,杨丽萍.4CH8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1895-1897.
[4]戴云云,何国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挑战[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05):452-454.
[5]童生华. 中美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模式、立法与标准对比分析[C].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2016:1310-1315.
[6]陈霄,杨志敏.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04):1-5.
[7]常亮,林丽丽.从健康管理角度谈农村慢病老人需求——以烟台市高新区为例[J].管理观察,2015(25):185-187.
[8]滕红艳,潘小炎,李迪,徐慧洁,林珊珊.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9):264-267.
[9]汤捷. 智慧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发展新趋势[N]. 中国人口报,2019-10-09(003).
[10]滕红艳,潘小炎,李迪,徐慧洁,林珊珊.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9):264-267.
[11]陈恩茵,黄芬,周君怡.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16):964-967+971.
[12]钟锋,叶非,胡滨.公立医院“健康管理+互联网”系统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36(09):41-45+63.
[13]吕欣.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与健康服务整合的探索[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04):25-29+45.
[14]刘晶. 以居民满意度的视角分析山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山西医科大学,2019.
[15]陈轶戈. 广东省综合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
[16]俞建英.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展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6):188-190.
[17]李小宁. 三省部分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现状与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18]汤真清,李潇骁,钟姮,万和平,秦彦,刘静静,王玲,何江江,康琦.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8,21(05):428-432.
[19]施翔,嵇克刚,官春梅.医养结合模式下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4):146-151.
[20]李腾.社区健康管理实施现状与展望[J].新疆医学,2018,48(04):461-464.
[21]赵雪纯,邵妍.辽宁省社区健康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管理观察,2018,38(10):82-83.
[22]冯洁花. 社区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
[23]李莹,范耀木.某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161-162.
[24]高晶,张复亮,汪志良.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认知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2060-2062.
[25]杨秀娟,祝成红,杨春平.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1):169-170+172.
[26] 方立亿,孙英,张远,等 . 新时期城乡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形式需求调查分析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07):550-553.
[27] 周光清,夏瑶,崔华欠,等 .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7):852-855.
[28] 崔华欠,付晶,周霞,等 . 广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意愿及需求情况分析 [J]. 广东医学,2017,38(10):1583-1585.
[29] 付晶,崔华欠,周霞,等 . 广州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J]. 护理研究,2018,32(10):1573-1576.
[30] 申动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众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31] 郝爱华,李翠翠,潘波 . 广东省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调查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04):407-412.
[32]陈琦.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对策–以镇江市为例[D].江苏:江苏大学,2015.
[33]晏月平,郑依然.健康中国背景下流动人口健康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9,40(06):52-65
[33]Wasfy Jason H,Ferris Timothy G. The Business Case for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J]. Primary care,2019,46(4).
[34]N.J.E van Vooren,B.M. Steenkamer,C.A. Baan,H.W. Drewes. Transforming towards sustainable health and wellbeing systems: Eight guiding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nine Dutch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initiatives[J]. Health policy,2019.
[35]Liangyu Jiao,Qingping Xi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Health Management Mod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P].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s and Ecological Studies (CESSES 2019),2019.
[36]Murthy N R,Okunade A A. Managed care, deficit financing, and aggregate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J].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2000,3(4).
致 谢
论文完成要感谢的当然是指导老师杨东梅女士。杨老师抽出宝贵时间协助作者订立论文题目,她所考虑到作者的能力是否足以完成论文及论文是否贴合作者所学专业,并在作者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提供了较多与论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数据分析指导,使作者在写作论文期间少走弯路。
杨老师是认真负责的论文指导老师。作者收到过多次杨老师在深夜时分的论文修改信息提醒,指导我仔细修改论文内容,作者在论文写作中从老师的教导学会了较多的科学分析方法,相信会在作者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起到更大的帮助。
附录: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的学生。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之后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为了解本街道居民关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因此设计该问卷。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此份调查问卷。此问卷不记名,所有回答仅用于统计分析,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问题的选项。感谢您对我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1)男 (2)女
2.您的年龄:
(1)18-24 (2)25-34 (3)35-44
(4)45-54 (5)55~64 (6)65岁或以上
3.您的职业:
(1)专业技术人员 (2)公务员 (3)企事业单位员工
(4)个体经营者 (5)离退休人员 (6)学生
(7)自由择业者 (8)农民
4.您的文化程度:
(1)初中及以下 (2)高中、中职 (3)高职大专
(4)本科 (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5.您的婚姻状况:
(1)未婚 (2)已婚 (3)丧偶
(4)离异
6.您是否参加医疗保险:
(1)是 (2)否
7.您参加的医疗保险 :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商业医疗保险
(5)未参加医疗保险
8.您的月收入:
(1)3000以下 (2)3000-5000 (3)5000-10000
(4)10000-15000 (5)15000-20000 (6)20000以上
9.您主动参加体检的频次:
(1)每年两次或以上 (2)每年一次 (3)每两年一次
(4)频率不定 (5)认为有必要才参加体检 (6)从不
10.您认为您现在的健康状况是:
(1)好 (2)比较好 (3)一般
(4)比较差 (5)差
11.您现在是否患有慢性病:
(1)是 (2)否
12.您所患有的慢性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等)
(2)恶性肿瘤
(3)代谢性异常(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缺铁性贫血等)
(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哮喘等)
(5)精神异常、精神类疾病(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等)
(6)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
(7)慢性职业病 _________________
(8)遗传性疾病
(9)其他(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_________________
二、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
1.您是否了解健康管理:
(1)非常了解 (2)了解 (3)听说过一点
(4)不了解
2.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健康管理服务的相关信息:
(1)家人或朋友讲述 (2)咨询医生
(3)书籍、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 (4)社区宣讲活动
3.您认为健康管理服务应包含哪些服务内容:
(1)亚健康调理 (2)中医理疗(针灸、艾灸、推拿按摩)
(3)基本定期体检 (4)便民药房
(5)合理用药指导 (6)心理健康调适
(7)孕产妇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8)儿童保健
(9)慢性病防治与监测 (10)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11)体质辨识与测评 (12)健康风险评估
(13)疾病早期筛查与预防 (14)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15)健康知识讲座 (16)个人疾病管理
(17)就医绿色通道 (18)家庭全科医生
4.您是否清楚社区开展的健康管理服务:
(1)清楚 (2)比较清楚 (3)清楚
5.您是否有意愿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1)是 (2)否
6.您是否使用过社区开展的健康管理服务:
(1)是 (2)否
7.您认为影响您参与健康管理的因素:
(1)缺乏时间 (2)嫌麻烦
(3)没效果 (4)经济条件不允许
8.您认为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中最重要的是:
(1)正规专业 (2)实效便捷
(3)经济实用 (4)持续管理科学有效
9.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社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1)有必要 (2)一般 (3)完全没必要
10.您能接受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的最高范围:
(1)<300 (2)300-500 (3)500-1000
(4)1000-2000 (5)2000-5000 (6)5000-10000
(7)>10000
11.如果健康管理服务加入医疗保险项目,您是否使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1)是 (2)否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