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科学技术亦逐渐运用至多行多业中,服务贸易在世界的自由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变化正是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而已。国际贸易逐渐往自由化、科技化、多元化、便捷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国内的行业发展、行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和劳动人员的工资水平起着不小的影响,就业人数和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都会产生变化。

我们首先从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国际贸易的一个很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产业升级、行业兴衰的速度明显地加快,越来越成为一个大趋势。本文从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资本与劳动力在要素市场上的占比大小,从而得出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国家贸易的逐渐扩大加深的原因,一部分的行业会因此而衰落,一部分的行业会因此兴起。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影响着无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工资涨降幅度,虽然行业发展的前景是可变化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观察到现如今时代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从行业兴衰的趋势中可以推测出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向,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迅猛的上升空间促使着劳动者涌向该行业,人们的就业方向也因此有所改变,工资水平也会因为行业兴衰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涨幅变化。

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影响着进出口贸易品的发展,不同的技术类型的工资薪酬也随着产业升级、兴衰的情况而变化。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产业升级转变的进度。并且在产业升级的结构下,不同类型的技能的工资薪酬也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的,其中低素质人才的工资受到国际贸易和产业升级的影响是最大的。

【关键词】产业升级;行业兴衰;就业行业方向;工资水平

1 前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资料数据去研究现今国内外的情况和事实资料是怎样的,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国际贸易对于就业行业方向选择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大到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小到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和各行各业的就业人数变化,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发现国际贸易对国内劳动人员的就业行业选择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程度是如何的。

2 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竞争激烈,发展趋势迅猛,国际贸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迅速发展,从一开始的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长到1992年的37000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可以说是十分之快速迅猛了。然而市场一旦发展起来的话,竞争也会变得更加地激烈。从各种反倾销的条例法律出台和应用可以发现,多国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来,而且竞争方式和产品也日益多样化,最初可能只拼产品质量优劣,越发展到后来,就已经不单止是拼产品的质量好坏,还有产品的包装外形、营销广告等等的其他方面。

其二特点是产业结构的变化,现在国际贸易交易已经由初级产品转向去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出口数额有所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交易数额则在不断上升。在1978年到2018年这四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占比从46.5%上升至94.6%,可见产业结构是在不断升级优化的,最初我国是出口以农业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现转为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而且全球的产业结构都是往这技术化的方向前进的,科技化的产品是未来的趋势走向,产业结构的转化正在向高新技术产业靠拢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价值也更高、更快、更适应全球化。

其三的特点则是区域集团化的形成。首先就有欧洲成立欧盟等联盟,后又X、墨西哥和加拿大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当然亚洲这边也是紧随步伐,南美洲和非洲也有成立自己的贸易区。而这些贸易区多是本国与周边国家形成的贸易区,排他性较重,形成后对区域内的国家的贸易发展有着不小的帮助,那么自然而然区域与区域之间容易形成对立的情况,抱团严重的情况下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阻碍了其自由性。

那么随着国际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升级加速、区域集团化现象越来越常见和固化等等的这些现象,对就业行业方向选择和工资水平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贸易市场的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在于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加深。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就从就业人数的变化入手,分析研究了国际贸易与就业的关系,纵观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得出了出口和对外贸易增长有利于促进就业人数的提高这一结论。知道此结论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加大出口力度,以求促进国内的经济水平增长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也推动着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政策,从而也加剧了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化。而Ralna在1994年时,对1978年—1986年这八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贸易自由化对墨西哥、摩洛哥和乌拉圭的制造产业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每一行业的保护程度下降1%,同期的就业率就会增加4%至5%。那么这一结论也就是告诉我们,贸易壁垒设置得越少,保护程度越低,就业率就会相应地提高。贸易自由化不仅推动着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也会相应地扩大国内生产,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发展中国家凭借着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出口资本比率低的产品,这样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低工资劳动型的劳动力实现了就业的话,就业率也会有所上升。在靠着廉价劳动力作为出口优势的这段时期里,发展中国家本国内企业雇佣的更多是低工资劳动型的劳动者,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劳动者会多倾向于选择低工资劳动型的工作,因为这种类型的工作岗位多,就业容易。

随着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普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并且收益颇慢,而发达国家就往着更加高端的方向前进了。发达国家由于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既提升了发达国家的生产效率,也提升了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很多行业为了保持产品的质量水平的同时,也要求不断创新,因此增加了对高技术人员的雇佣数量。Gregory et al.在2001年的时候就统计过在某一时期内英国技术人员的就业增加了29%,而低技术人员则下降了16%。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出口产品时,就不得不提升本国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也会去雇佣高技术人员进行生产,这也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就业情况。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总额的增长,就业人口会从初级产业部门转向其他更高的产业当中去。有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时,越南出口大米从而导致原本独立生产的劳动者转向雇佣他人生产,这样不仅提升了生产的效率也增加了原本独立生产者的利益收入。

而区域集团化对就业行业选择的影响则不太明显,但是区域集团化对就业薪酬,也就是工资水平的影响较大。区域集团化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对抗性增强,但是区域内的交流合作会增强,并且会逐渐降低贸易壁垒甚至做到几乎消除贸易壁垒的程度,这就大大地促进了区域内国家的资本流动和劳动者流动。由于区域集团化是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组成模式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拥有的优势不同,资源、人才、科技等要素流动更互补,而且因为没有设置过高的贸易壁垒的缘故,流通起来更加地方便和自由,大大地增强了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塞缪尔森就指出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加深了国际间的专业化分工,由于国际间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人才流动和劳动者的合理分工配置,使得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贸易的加深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跟上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因此会更高价地雇佣高技术人员,使得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有所差距。D.greenaway et al.在研究了167家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变化水平后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了之后,使得技术型劳动力加速涌入企业,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因此也提高了薪酬福利。

2.1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

由于网络的兴起、交通的愈发便利,国际贸易的方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其实也是加强了贸易的自由程度,原本只是传统的现货交易,那么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只是货物上的交易,而如今除了现货交易还有其他的易货贸易、期货贸易等方式的贸易,加大了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使得原本只在本国内发展的行业,得到了在国际间发展的机会,这样无疑是扩大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那么这个行业在国内积攒的资本力量也会越来越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了,那么也会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员工从该行业中的获利也会越多,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会逐渐提高工资水平。像来料加工这种贸易方式就优化了资源配置,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廉价,就将加工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率和生产水平与技术,提高了生产水平与技术就有利于提高工人们的工资水平。

2.2 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

资本和劳动力都属于生产要素,要素市场间的各个要素产生变化都会对整个要素市场造成影响。

现今国内出口的产品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因为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原因,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收益。那么在短时间内,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只能扩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规模,因此只能雇佣更多的劳动者来进行生产。而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劳动者属于低水平、低工资的劳动者,这部分劳动者大多是学历文凭不高,综合素质不高的农村户籍人口。由于我国特殊的国际贸易结构和依赖劳动成本的贸易增长方式,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不断增长,导致对于低工资的劳动力需求也迅猛增长。但是纵观大环境的发展,由于现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中发展,外来农村人口在城市中的生活成本增高,并且很多保护劳动者工资水平稳步上涨的相关政策法律缺失,农村现在的劳动力人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来城市工作的外来农村人口逐步减少。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1 2018年及2019年城镇和农村的就业人数

  农村就业人数从2001年开始就呈现持续下降的势头。截至到2019年的年末,2019年农村就业人数为33224万人,2018年为34167万人,2019年比2018年农村就业人数减少943万人;2019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44247万人,2018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43419万人,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828万人。城镇就业人数占城乡就业总量的比例为57.1%。劳动力供给的不断减少和劳动力需求的持续增加,就造成了劳动力的短缺情况。

劳动力短缺了,那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就很难指望依赖劳动力来作为贸易增长的方式,这时只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通过依靠资本和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创新活动,但目前来看,依靠资本和技术来实现增长的目标,成本仍旧是非常大的。

不过虽然成本大也会往这条道路上走,因为劳动力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不止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工资成本高,低技术、低素质劳动者的工资成本也在不断升高中,劳动力价格成本高会导致企业转向运用资本要素来进行生产,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的结构升级转型,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

虽然农村劳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但是依然达不到国有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作要求及条件,这就容易造成农村人口转向去其他服务业或者私营企业就业,因为就业门槛低,就业工资也比在制造业中的工资高,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变化除了是向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之外,也在不断向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服务行业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

而高校由于近年来教育扩招政策的原因,招收了更多的大学生,大学生毕业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2 2001年-2018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增速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从大学毕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从20年开始至今,就处于一种不断上升的状况。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的程度高,在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成本也多,只想找所谓的体面工作,而国内目前的产业升级还在转型阶段,高技术的岗位提供的不多,无法满足众多高校的毕业生人才。

表格1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行业

应届生就业景气较好的十个行业 2018CIER指数 2017CIER指数 数值变化 应届生就业景气较差的十个行业 2018CIER指数2 2017CIER指数2 数值变化2
中介服务 8.49 7.69 0.8 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 0.1 0.05 0.05
教育/培训/院校 3.11 0.59 2.52 银行 0.13 0.64 -0.51
外包服务 2.84 0.03 2.81 能源/矿产/采煤/冶炼 0.26 0.06 0.2
互联网/电子商务 2.7 2.79 -0.09 物流/仓储 0.3 0.32 -0.02
酒店/餐饮 2.45 0.36 2.09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0.37 0.37 0
贸易/进出口 1.81 0.71 1.1 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0.37 0.27 0.1
家居/室内设计/装饰装潢 1.59 0.33 1.26 电气/电力/水利 0.39 0.05 0.34
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 1.58 0.32 1.26 汽车/摩托车 0.41 0.33 0.08
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 1.58 0.39 1.19 通信/电信设备、增值服务 0.52 0.22 0.3
礼品/玩具/工艺美术/收藏品/奢侈品 1.49 0.48 1.01 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 0.52 0.84 -0.33

数据来源: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CIER指数是反映就业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需要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工作较少毕业生愿意去选择,被列为就业形势不太好的职业之一,正是因为它的门槛高,上升空间小。因此很多毕业生也会倾向去找服务业行业的工作。2019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依然保持着较快增长,比上年增长6.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在2019年的增加值为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386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可见在三个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加快了企业转变贸易增长模式的速度,也加快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涌入速度。

3 行业兴衰的原因

国际贸易使得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都建立起了不同程度的联系,国外的行业兴衰也影响着国内行业的发展前景。

3.1 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技术进步

现如今许多产业的产品都与科学技术挂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产业的产品可能会被其他新型技术性产品替代掉,例如在1854年的时候,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出的电灯就极大地替代掉了对煤气灯的需求;而原本的蒸汽动力行业也被新出现的电力行业逐渐取代,人们逐渐使用电力来应用于工业制造,放弃掉了原本使用的蒸汽动力;触屏的平板手机替代掉了翻盖按键式的手机。那么要怎么去判断一个产业在未来会不会被新出现的科学技术型产品淘汰掉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产品的稳定性,检验产品的性质及技术复杂性,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产品在未来也是否会被人们所需求,需求量是否保持不变或出现大幅度变化,历史的资料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到过去的产业产品需求。

战后的工业时代的历史告诉我们,新技术的出现也在不断地推出新的行业,旧的行业很快就会被淘汰更替,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因此我们在选择一个行业去就业时,就要考虑它的行业前景是否乐观。目前人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那么人们的就业行业选择就很容易倾向互联网、计算机等行业,因为这是目前的大势行业,而一些传统的行业会因为高新技术的行业的冲击而导致就业人数有所下降。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3 2012年末—2015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及其占比

  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长和就业占比都是呈现一个持续上涨的势头,就业占比从原本的36%到现在的43%。

而在此之前第一产业是在就业占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在1952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就占比达到83.5%,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仅仅占的比例分别为7.4%和9.1%。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速度加快。到1978年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就下降了13%,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各自提升至17.3%和12.2%,并且第三产业在1994年和2011年的时候分别超过了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第一产业在2014年成为就业人数占比最少的产业。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4 2020年一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2020年的GDP初步核算数据中,也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的GDP绝对额是最高的,证明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人们的就业行业选择纷纷由第一产业转至第三产业。

3.2 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XX政策的影响

XX为了避免行业之间的竞争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会对某个行业进行特殊的政策干预,这些行业更多的是对公众生活和经济起着较大影响的行业,例如:煤气、电力、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的这些公共事业。那么为了避免多家企业、集团的互相竞争,XX会把特许经营权给到某个集团企业,但是又为了经济市场的平衡,会对该企业进行各种产品的价格调节和管制,因此该企业在此行业中的获利通常不会是巨额利润。

有时XX为了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会对国外类似的产业实施进口限制等手段,为的就是国内的幼稚产业可以在国内的市场上发展起来,国外的进口产业也会因为高额的进口关税而难以进入国内的产品竞争市场。

XX的干预政策并不会严重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发展,但是影响程度还是有的,特别是对于公共事业的行业的影响是较为巨大的。

3.3 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社会意识的改变

在全球环境的恶化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观念,就是社会上的企业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会对自然环境、社会生存环境造成压迫等影响,在企业越做越大的同时,人们会更加要求企业承担起社会和保护环境的责任。人们也往往习惯于去选择那些形象更好的企业产品去消费,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加重,对于污染环境的企业及行业会有一定的反感心理,这种意识形态也使得行业及企业会受到公众的压力而趋向于变革。因此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效益、成本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对该企业的高要求的压力。如果企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社会意识相背行,这个企业就会受到人们的一定程度的打压和反感,这样会促使该企业走向衰落的道路。以前的工业制造业可能会通过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取得高效益,但是由于现在的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工业制造业会提高该企业的排污净化能力,避免去污染环境而导致被XX、人们、社会惩罚。

3.4 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消费需求的改变

除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们对某一行业的需求也会不断改变,例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养宠物,那么宠物护理服务等的行业就会兴起,因为需求的人数增加。

也会有社会问题导致的消费需求,例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需求,促使了老年人护理服务等的行业兴起。

3.5 结论

国际贸易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联系,国外的产业更替速度日益增快,这也促使了国内产业的更替速度加快。使得国内外的行业发展趋势越来越趋于一致,而现在大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首先是淘汰了大量的技术落后的产业;其次是因为社会消费需求的改变产生了许多新生产业,或者是小产业由于社会需求的改变发展成了大产业;第三是XX政策的影响导致了某些产业的衰落和兴起。

从上面的X25个兴衰行业可以看出,一个行业的衰落必然会裁减雇员人数,一个行业的兴起也必然会增加更多的雇员人数,因此行业的兴衰就极大的影响着就业行业的兴衰变化,既行业的兴衰也就是就业行业的兴衰。在X正在兴起的25个行业中,这25个行业的雇员人数都呈现了正增长,而且最低的增长也才92.6%,最高增长超过200%,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护理服务这个行业的雇员人数达到180万,兴起的行业越多,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因为国际贸易的原因,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要素都在国际上自由流通,某项技术如果已经在国外普遍化了的话,不久后也会传到国内来,如互联网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产业都是国外先发展起来,国内后跟上这类产业的发展。如果在国外的市场上一个产业衰落了的话,在国内的市场上,这个产业也容易衰落。这是由于一个产业的衰落绝大多数是因为技术的进步、XX政策的改变、消费习惯的改变导致的,而在如今全球贸易化的过程中,技术要素很容易就在国际上流通起来,消费习惯等社会因素的改变全球也很容易趋同和达成一致,比如保护环境的理念就有很多国家都赞成这一观点。因此一个产业在发达国家先开始衰落,并且衰落原因是因为技术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这两种原因的话,这个产业在其他国家也很难长久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中,技术的进步发展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是最大的、影响程度最深最广的。

4行业兴衰对就业人数和工资的影响

上面讨论了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大概有四种,技术进步、XX政策的影响、社会意识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改变,这四种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在行业的发展前景。

4.1 行业衰落及其对就业人数和工资的影响

表格2X正在衰落的25个行业

排名 行业 雇员人数变化 雇员总人数 工资增长2009-2018 平均年工资 主要影响因素
1 水力发电 -82.70% 6538 29.90% $121,336 技术进步引起人员需求下降
2 快速冲印业务 74.90% 547 28.30% $29,837 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普及
3 港口与航运业务 -70.10% 6110 2.10% $70,773 大吨位船只+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4 商业和秘书学校 -68.30% 4909 24.60% $43,647 办公商业软件与自动化技术普及
5 轴镭钒矿开采 -63.30% 334 59.10% $107,479 行业需求减少
6 黄页发布商 -55.40% 17372 20.10% $76,229 互联网数字媒体的普及
7 贺卡生产与发行 -53.90% 4363 13.10% $64,344 数字媒体与社交平台的兴起
8 私人家庭服务产业 -52.90% 292491 56.40% $26,395 O2O+社交平台的冲击
9 电信经销商 -50.10% 50599 20.10% $83,393 数据业务+渠道扁平
10 新闻纸张生产商 -48.60% 4255 20.50% $88,229 传统报纸出版业的衰败
11 图片图像洗印加工业务 -47.40% 7874 63.10% $60,682 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普及
12 摄影胶片和相关化学品生产 -47.20% 10251 10.10% $65,865 数码摄影技术进步+智能手机普及
13 报纸出版商 -46.90% 146505 23.00% $52,813 数字媒体普及
14 大专院校 -42.70% 26100 8.20% $41,695 私立学校减少+初级学位就业率下降
15 实体书法 -41.30% 71299 14.20% $19,827 电子书的增长
16 储蓄机构 -41.20% 112066 33.20% $70,794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普及
17 柑桔种植 -39.40% 2315 31.90% $32,156 大规模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导致人员需求下降
18 煤炭开采活动 -39.30% 4830 22.50% $76,053 煤炭产量下降
19 烟煤和褐煤的露天开采 -38.60% 23667 23.40% $87,273 煤炭产量下降
20 有线电视和其他订阅节目 -37.80% 53533 63.30% $125,495 数字流媒体的兴起
21 电话设备制造 -37.30% 17946 33.10% $132,330 智能手机的普及
22 摄影工作室 -37.00% 40833 27.00% $27,433 数码摄影技术进步+智能手机普及
23 烟煤地下开采 -36.50% 26874 20.00% $92,029 煤炭产量下降
24 空中交通管制 -36.50% 1917 32.90% $77,093 自动化软件+物联网硬件
25 土地分区 -36.00% 19506 47.90% $88,506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数据来源:经管之家

如上图所示,X正在衰落的25个行业大多是因为技术进步、XX政策影响、社会意识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改变导致的。

而在2009年到2018年的这十年间,这衰落的25个行业中,有九个行业的雇员人数减少了一半以上,其中水力发电、传统冲印业务和港口航运业务这三种行业的员工数量减少了大约七成以上,其中雇员人数下降最少的土地分区行业也有36%的下降率,可以说一个行业的衰落或多或少的会造成劳动者的失业率上升,一个行业的衰落对于雇员人数的影响无疑是较大的,甚至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来说,雇员人数的减少数量是巨大的。

也由于这些衰落行业的雇员人数的持续下降,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所以该行业的工作人数减少,导致该行业内的劳动者要做更多的工作,工资也随即上涨,因为要做的工作更多了;也由于就业者在选择行业就业时,会放弃掉这些即将衰落的行业,导致没什么人想去该行业就业,衰落行业就要提高工资来吸引劳动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衰落行业在这十年间的工资增长均是增加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一个行业即将衰落,但是衰落行业的工资薪酬反而是不断上涨的。

4.2 行业兴起及其对就业人数和工资的影响

表格3X正在兴起的25个行业

排名 行业 雇员人数变化2009-2018 雇员总人数 工资增长 平均年工资(美元) 主要影响因素
1 啤酒厂 210.90% 77911 -38.20% 45,007 精酿与手工啤酒兴起
2 互联网和网络搜索业务 200.90% 247104 113.30% 237,120 互联网+数字化
3 自动售货等移动食品服务 197.90% 22370 29.10% 18,914 移动支付+O2O
4 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服务 190.00% 180万 -0.90% 18,742 人口老龄化
5 HMO健康医疗保险服务中心 175.60% 208631 48.30% 105,381 X《平价医疗法案》提升了健康保险人数
6 美甲沙龙工作室 164.30% 105245 36.70% 20,344 对美容和个人护理服务的需求
7 大棚等室内农作物种植 143.30% 18233 25.40% 33,614 室内农业新技术普及
8 干豌豆和豆类种植 135.00% 853 49.90% 39,757 消费需求增加
9 图片库、新闻剪辑和电话服务等信息服务 128.30% 22516 117.10% 125,927 网络服务发展
10 酿酒厂 120.30% 15839 -2.50% 66,487 消费需求增加
11 工业制砂开采 117.30% 7965 37.30% 73,286 建筑、制造等行业需求
12 理发店 114.30% 28633 43.70% 27,705 人口增长
13 非兽医的宠物护理服务 113.50% 125519 26.90% 22,369 消费需求增长
14 海洋捕捞业 110.90% 426 126.60% 91,838 消费需求增长
15 地产评估、海事测量等各种专业技术服务 108.20% 167967 40.10% 79,791 消费需求增长
16 旅行拖车和露营车制造 106.60% 47346 39.50% 52,818 对汽车需求的增长
17 包机、航空俱乐部等导航空运输业务 106.50% 5502 35.60% 85,843 消费需求增长
18 健康检查与监测医疗服务 106.00% 60796 25.10% 60,964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
19 汽车制造 106.00% 19484 32.60% 55,197 对汽车需求的增长
20 本地物流配送业务 100.20% 84484 24.00% 35,943 O2O+快速兴起
21 翻译和口译服务 99.90% 40368 8.20% 45,770 国际化
22 除地铁和公交之外的城市交通系统 97.10% 684 43.90% 56,335 城市交通发展
23 蓄电池制造 95.60% 25590 21.50% 63,944 电动汽车的兴起
24 汽车座椅和内饰件制造 93.20% 77652 18.90% 53,269 汽车制造业的增长
25 轻型卡车和多功能车制造 92.60% 70807 5.20% 78,814 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倾向的变化

数据来源:经管之家

X正在兴起的25个行业,也是因为技术进步、需求改变、社会意识改变和XX政策影响等原因造成的。

这正在兴起的25个行业之中,就有20个行业的雇员人数与以前相比增长了100%以上,其中,有啤酒厂、互联网与搜索行业这两个行业的雇员数量增长了200%以上,增长幅度非常的大,这也侧面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兴起会促使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衰落行业造成的大量劳动者失业现象。

而一个行业的兴起不一定会带来工资的上涨,但多数情况下,一个正在兴起的行业的工资水平大多是上涨的。我们从上图可得知,在这25个行业当中,工资增长率有负有正,有5个行业的工资增长率为负,分别是啤酒厂、酿酒厂、翻译和口译服务、轻型卡车和多功能车制造、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服务这五个行业。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行业的兴起会促使该行业的人们工资薪酬增加,但是并不是所有行业都会这样。

因此人们在选择就业行业时不仅会考虑这份工作的薪酬等条件,还会估判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如果发展前景跟不上现在时代的发展,很容易被劳动者在选择就业时的第一时间内就淘汰了,如果劳动者选择了一些发展前景并不理想的行业就业,这个行业衰落了的话,劳动者就很容易面临失业的情况。一个行业衰落了的话,就业机会也会相应减少,下岗员工增多;一个行业兴起的话,就业机会也会相应增多,进入该行业就业的劳动者也会增加。

5产业升级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产生的影响

5.1我国的进出口产品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产品的比较

我国的进出口产品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进口产品主要是进口核心部件和资本品,国内对其进行加工组装。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边干边学,因此获得进口品的技术外溢效应。而国内的出口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我国的劳动力价格较低,廉价劳动力数量多,所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了大量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的重要贸易方式。

而我们可以通过Lall (2000) 提出的一种基于SITC三分位的方法,对贸易品技术含量进行分类。在这种分类方法下, SITC三分位的一共两百多种贸易品被细分为:初级产品、 资源型产品、低技术产品、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这五大类型。其中, 资源型产品被进一步细分为以农业为基础的产品和其他资源型产品;低技术产品被进一步细分为纺织服装等产品和其他低技术产品;中等技术产品 被细分为自动化产品、加工工业产品和机械产品;高技术产品被细分为电子电器产品和其他高技术产品,所以是一共细分为了十种类型。

表格4中、日、美和德国在不同技术含量的出口贸易品的RCA指数

RCA 纺织服装等产品 初级产品 农业为基础的产品 其他资源型产品 电子电器产品 其他低技术产品 加工工业产品 自动化产品 机械产品 其他高技术产品
中国 3.06 0.24 0.5 0.46 2.05 1.55 0.59 0.31 0.96 0.43
日本 0.17 0.16 0.42 0.74 1.15 0.85 1.3 2.67 1.71 0.6
X 0.3 0.81 0.89 1.16 0.98 0.91 1.29 1.04 1.17 1.2
德国 0.57 0.37 1.04 0.57 0.61 1.19 1.22 2.11 1.4 1.59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RCA指数为比较优势指数,可以从表格中看出,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品是纺织服装产品、电子电器产品和其他低技术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X和德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例如日本拥有的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是自动化产品和机械产品,而中国对于初级产品和自动化产品的出口是不具备比较优势的。

表格5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品总技术附加值及位次(51个国家或地区的排名)

出口 (2002) 出口 (2009) 进口 (2002) 进口 (2009)
RTVi 位次 RTVi 位次 RTVi 位次 RTVi 位次
0.4442 27 0.5203 25 0.5539 22 0.564 23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RTVi的i (i=1, 2…n) 类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指标。从上表可以得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品总技术附加值的位次是有所上升的,从27位上升到了25位,在51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在中等位次,位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较2002年来,贸易品技术含量有所提升,但技术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而进口贸易品的总技术附加值位次变化不大,下降了一位。在51个国家或地区的排名较上,排在中上位次,证明进口的产品依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5.1.1贸易品的变化与产业升级

在这八年间,中国并没有因为进口核心部件和资本品而使企业、产业获得技术溢出效应,在干活的同时并没有学习到发达国家的技术。虽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的变化都很小,但是可以看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提升地快,也表现出了中国的产业是越来越往着中、高技术这方面发展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依然高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在这八年间,国内的技术发展依然没有迅猛发展,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这也揭示了我国产业升级的速度依然非常慢,并没有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变。

5.2不同技术类型的工资水平的变化

国际贸易也影响着国内行业的就业人员工资,我们从不同类型的工资水平的变化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贸易对就业人员的工资影响是怎样的?

表格6 2018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

地区 全部就业人员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合计 68380 145125 96703 63755 54945 55148
东部 74754 168503 109651 71556 60447 57202
中部 56605 104652 72660 50708 44959 50466
西部 62227 121718 84099 55169 48269 54241
东北 61801 116748 73683 57039 52813 5402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上表统计了2018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把中国分为四个区域,可以看出其中东部的平均工资是四个区域中最高的,东部的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74754元;中部的平均工资是四个区域中最低的,中部的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56605元。

对外贸易最早开放的港口口岸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要比其他区域快得多、广得多;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间位置,东不临海,西不临国,贸易程度较低,开展国际贸易的难度较大,所以可以看出它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最低。

对上述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岗位、地区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的平均年工资的差异是否显著。

首先我们对不同岗位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平均年工资的差异是否显著,进行单样本T检验分析。

假设H0:不同岗位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平均年工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H1:不同岗位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平均年工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得到的结果如下:

单个样本统计量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平均值 5 83135.2000 38666.46930 17292.17076
单个样本检验
检验值 = 68380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平均值 .853 4 .442 14755.20000 -33255.5629 62765.9629

结论:检验结果表明P值为0.442>0.05,t(4)=0.853,表明假设检验H0成立,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岗位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平均年工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次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的平均年工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

单个样本统计量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不同地区的平均值 4 63846.7500 7707.56617 3853.78308
单个样本检验
检验值 = 68380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不同地区的平均值 -1.176 3 .324 -4533.25000 -16797.7077 7731.2077

结论:检验结果表明P值为0.324>0.05,t(3)=-1.176,表明假设检验H0成立,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平均年工资与总体平均年工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格7 2018年分行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

行 业 全部就业人员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合 计 68380 145125 96703 63755 54945 55148
采矿业 76556 147377 97228 82671 53978 69789
制造业 64643 135643 93779 67192 65202 5392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0404 178098 119791 76634 73594 91663
建筑业 56743 105936 68760 48389 47197 51901
批发和零售业 71595 146750 93076 66207 51991 5118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2852 157088 123794 69360 78022 71319
住宿和餐饮业 45305 91708 56237 42955 38847 4001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1962 297189 167915 99850 86603 72231
房地产业 70428 151098 90881 59814 45206 4711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6196 236783 130274 70002 51147 5238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22040 237704 131522 80704 65229 6637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2198 125610 86656 52653 37758 4818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6727 102699 64274 51411 38693 43306
教育 76207 142513 79955 65099 63724 48270
卫生和社会工作 76454 126480 79572 53631 49218 5163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2624 169071 140727 78284 47225 5343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分行业门类来看,在2018年五大岗位中,在这16个行业中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41962元;16个行业中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45305元。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平均工资为91663元;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为40014元。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工资为37758元;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86603元。

而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三类岗位的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均为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分别为91708元、56237元和42955元;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2.1不同技术类型的工资水平差距拉大的原因

从以上统计的的数据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现在最热门的行业,行业的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发展前景最好。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工资是住宿和餐饮业的3.13倍,而201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工资是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的2.88倍。

工资水平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国际贸易的持续加深化,资本和技术的流通越来越快,国际专业化分工逐渐深化,因此不利于低层级工作者的工资提高,但是有利于中高层级工作者的工资提高。

图五表明了2015年到2016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东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是最高的,表明了东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是最快的,高于其他地区的;也侧面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加深化有利于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中高层技术的人员的工资的上涨。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5 2015年到2016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

  由于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分工逐渐深化的原因,廉价劳动力在国际间流通更广、更迅速,发达国家低层级工作者的工作就很容易被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以更低的工资替代,这不利于发达国家的低层级工作者的工资上涨,更有甚者容易因此找不到工作;也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高素质人才容易往高收入国家流动。不仅是因为工资收入更高,也是因为工作环境、氛围更好的原因,高素质人才容易因为种种红利而留在国外;由于国内某些技术行业发展并不如意,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脚步,中高素质人才也更倾向于去国外深造,也更容易留在国外就业而选择不回国发展。

国外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是高素质人才工资上涨的原因之一,国外因为资本资金实力雄厚的原因,在聘请高技术、技能的人才上更愿意花高价请人才,因此高素质人才外流的同时,工资也提高了不少;为了不让国内的高素质人才外流,国内的同样岗位的高素质人员的工资也会尽可能地提高,因此不管是选择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工资水平都会相应提升,特别是科研劳动者的工资。

6 结语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得知,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是从国际贸易的特点、行业兴衰和产业升级这三个部分出发的。

国际贸易的传统特点,其一是国际贸易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竞争激烈,发展趋势迅猛,竞争激烈使得贸易自由化加深,很多国家的贸易保护程度逐渐下调,有利于促进就业。其二特点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了对高技术人员的雇佣数量。

其三的特点则是区域集团化的形成,提高了雇佣高技术人员的成本价格。近年来的特点是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和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产生了变化。贸易方式多样化,促使了企业扩展自己的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话必定会雇佣更多低水平劳动人员,因此有利于低水平劳动者的就业;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变化,促使了行业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依赖劳动力转换到依赖资本、技术。因此加大了对高水平劳动力的潜在需求量。

第二个部分行业的兴衰会影响到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行业兴起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就业,促进工资水平的上涨。行业衰落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就业,雇员人数裁减;但是一个行业的衰落不会影响该行业的工资增长,工资增长的趋势是稳定的。

第三个部分是产业升级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国际贸易额越大的话,产业升级的速度也越快,这样就会促使国内方向往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上发展,促使高技术劳动人员的工资提高,而其他劳动力水平的工资受到的影响则较小,因此会拉大行业工资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翟光.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9.

[2]汤胜君.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9.

[3]张明志,刘杜若,邓明.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个体工资变动的影响——基于CHNS2000-2011年个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09):36-46.

[4]陆丽娟,杨丽华.我国贸易自由化对劳动者就业与报酬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34):98-100.

[5]尹希果,印国樱,李后建.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08):135-139.

[6]钱宗起.当前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1993(06):7-11+20+88.

[7]冀恩科.论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及其影响[J].商业时代,2011(02):35-36.

[8]屠秋钰,童昱清.我国产业结构下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价格的关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11):75-77.

[9]林发彬.中国进出口贸易品技术分布状况及变化分析[J].亚太经济,2011(03):122-125.

[10]刘扬,梁峰.不同类型单位工资的显式与潜在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08):41-56.

[11]刘扬,梁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04):705-713.

[12]于晓燕.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对就业及工资的影响机制与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04):111-112.

[13]李小萌. 中国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14]牛蕊. 国际贸易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中国工业部门的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09.

[15]周申,李春梅,谢娟娟.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2007(03):107-123.

[16]赵瑾.贸易与就业: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政策导向——兼论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19,40(03):5-18.

[17]赵晓峰. 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18]王笑笑. 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7.

[19]代鹏. 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

[20]刘彦磊.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4.

[21]冯其云. 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变动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4.

[22]万兆泉. 中美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成本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23]吕世斌. 贸易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工资不平等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

[24]熊亚君. 我国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异质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25]Michael M. Knetter.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Wag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2).

[26]Hartmut Egger, Daniel Etzel. The impact of trade on employment, welfar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unionized general oligopolistic equilibrium[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2, 56(6).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国际贸易对国内就业行业方向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相关性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367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0日
Next 2023年2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